可娴妃哪儿冷静的住!

恶气难消,眼见着她又要往外闯,诗翠说了句话,娴妃彻底冷静下来,“娘娘,现在是太后跟皇后之间斗,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咱们不如静下心来,等着看好戏。”

娴妃斜睨一眼,难得夸赞:“是有点道理,且看看皇后怎么应付。”

梓玉还能怎么应付?

她被请进雅韵斋,看见一群青衣苦尼,就知道太后今天没安好心。

这是一场仗,宫里宫外一堆人盯着,等着看她和齐不语的笑话,梓玉再怎么样忿然,也不能输!

上前给张太后见了礼,台面上略微寒暄几句,梓玉这才坐下,将面前诸人一一端详。她并没费什么劲,便将那位张如儿认了出来。这人跟皇帝寝宫那幅画里是一个模样,梓玉只想到寡淡二字——果然符合皇帝的一贯审美标准。

她抬手一指,笑问:“母后,这可是那位如儿表妹?”她与皇帝成了亲结为夫妻,叫这人一声表妹,也不为过,还显得熟络。

太后点头,正要命人去请皇帝过来,没想到梓玉又道:“儿臣先前已经让人去知会陛下,估计该到了。”太后被噎话,只能笑着赞了一声“皇后考虑的周全”,梓玉又道:“如儿表妹在清苦之地可还习惯?”

哼,假惺惺,还不是你爹搞出来的好事!太后暗骂,面上却道:“如儿她身子娇弱,经大师指点在庙里修行,却不是个长久之计…”她顿了一顿,只等对手接招。梓玉哪儿听不出深意,偏偏不接话不给这人梯子下,太后只好叹了一声,自顾自道:“如儿真是命苦,还是宫里好,有龙气镇着…”

果然说到重点了,梓玉撇撇嘴,仍只是沉着气听着。

“太后言重了。”直到此时,这位张如儿才开口,她声音有些发虚,却也柔,好似缠人的水。

梓玉听在耳中,再瞧那人,只见她满脸苍白,不过站了一会儿,额上就沁出密密的汗,想来身子骨是不大好…如此,她倒真不好意思再欺负挤兑这人了!

梓玉皱眉,端起案上的茶盏,揭开杯盖,吹了一口气。热气袅袅之间,梓玉看到了许久未露面的皇帝。他依旧坐在轮椅上,身着一袭尊贵的明黄,头戴一顶玄色雪帽,衬得那张脸清峻又贵气。

皇帝经过张如儿时,摆了摆手,后面推的人停下来,他笑道:“如儿表妹,多年未见,你身子可好些?”

梓玉默默翻了个白眼,她最见不得这人文绉绉假斯文。

张如儿双手合十,用出家人的礼法拜了一拜,回道:“多谢陛下记挂,我身子一向如此,倒不觉得好或坏。”

皇帝微微颔首,又赏了许多名贵药材,这才示意钱串儿继续往前。皇帝一路目不斜视,唯独经过梓玉时,冲着她剜了一眼。

——这才像那个讨人厌的皇帝!

接到这个不善的眼神,梓玉也不客气地偷偷瞪了回去。

太后今天召张如儿进宫,并不是要立刻定下纳她为妃一事,而是希望能循序渐进。自从前几天跟皇帝吵过之后,她才发现自家儿子对这件事的抗拒,所以,她知道得慢慢来。今天的主要任务,是让他们之间多沟通和交流,展示一下二人之间的深情厚谊,顺便给皇后一个下马威,让她知难而退。

谁知道,事情有点不受太后控制…因为,除了刚才那两句干瘪瘪的客套对话,皇帝就再没有跟如儿聊过一句!

太后很受挫,也很心急,于是遣众尼去后面的大佛堂,又特意道:“初苗,如儿好些年没进宫了,你带她去御花园转转?”

皇帝还没开口,张如儿却道:“太后,我与众位姐妹是来诵经祈福的,怎能单独溜去玩乐?”声音虽柔弱,但蕴着几分坚韧之意。她一身青衣,腰间束了一道,所有头发盘入帽中,露出巴掌大的清秀小脸,模样淡然极了,并不似作假,言罢,又拜了拜,这才随众尼一道往大佛堂去。

这一出,倒让梓玉对她刮目相看了——知进退,明事理,比娴妃强,就不知是真,还是假。

见人都撤了,梓玉盘算着要告退,一旁的皇帝却冲她招了招手,又回头对太后道:“朕确实好久没去御花园了,皇后,你推朕过去转转。”

梓玉:“…”

顶着太后杀人的目光,梓玉推着皇帝,心不甘情不愿地挪去御花园。待出了雅韵斋,走到御花园内,梓玉委婉道:“陛下,臣妾还有事…”

秋衡没搭理她,只道:“朕想去梅园瞧瞧。”

梓玉自然不肯,僵持了会儿,秋衡倏地笑了,“朕好久没找齐首辅麻烦了…”

“!!!”

两人便便扭扭地继续往前,钱串儿和王守福等人远远跟着,一路无言。

冬日寒风凛冽,吹动颈边的狐白毛边轻轻摇摆,细小的绒毛扫过脸颊,有些痒,梓玉缩着脖子问:“陛下,我真心冷,能回宫么?”

秋衡偏过头来,仰面望她,一双乌黑的眸子像是沉不见底的湖水,过了一会儿,又吩咐道:“你蹲下来,朕脖子仰的难受。”

“你腿根本没断,明明就能站起来…”

“朕明天就找齐首辅麻烦…”

梓玉倒抽一口气,愈发佩服这人的无耻!将眼前这人在心底狠狠骂了一通,她这才不情不愿地扶着一侧半蹲下来。

这回轮到她仰望这人,他也侧着身子,低头望着她。

四目凝视之际,秋衡取下自己那顶玄色雪帽,轻轻罩在对面那人头上。梓玉今日的头发都盘到一侧,堆成一股发髻,雪帽初初罩上来时,有些大了,不大稳当,秋衡替她扶了扶,又理了理两侧的碎发,末了,这才满意地笑道:“好了。”

那顶雪帽里有这人独有的温热,而他的指尖时不时蹭到她的脸颊…梓玉根本不敢动弹,她只是死死握住一侧扶手,傻傻盯着眼前这人胸前张牙舞爪的龙纹。待听到那句“好了”,她才不禁吁出一口气,好似得了大赦一般,连忙站起来,绕到后面推着他继续往前。

“皇后,朕前些天发脾气,怎么阖宫上下就你一个人没来?”

梓玉一低头就能看见他的头顶,皇帝今日束了个寻常男子的发髻,髻中斜插一枚玉簪——他喜好风雅,所以玉簪子最多。平日不觉得,今日不知为何,却将他衬出些温润君子之意。

梓玉微微一笑,打趣道:“陛下此言差矣,除了我,还有娴妃呢。”

秋衡闻言,又偏过头来,待见她笑了,明晃晃的一张笑脸很是好看,心里憋着几日的一口气便就消了,他哼道:“你…怎么不问如儿的事?”

心里滑过一道浅浅的不适,梓玉有些难受,口中却仍揶揄道:“你们不是青梅竹马么?莫非,除了娴妃,你还许她为后,别人现在来讨债了?”

秋衡忍不住嗤笑:“皇后,你我成亲前,朕听闻你是个诗文歌赋名动天下的才女,如今才发现你成天尽看那些无聊的话本子,还有什么银托子之流,就连安贵嫔都能写篇文来哄朕高兴,你呢,就编排这些?”

“你看得也不少!”梓玉小声抱怨。

秋衡瞪她,然后,说了句极为文雅的话,让梓玉好些天没消化掉。

“有些劫,无关情爱…”

这是什么意思?

、第23章 鸡飞狗跳

皇帝这几日心情明显好了许多,每天都会来咸安宫小坐,又问梓玉那句话她想清楚没。梓玉一开始没当真,只答没有。皇帝就日日赏她白眼,一脸“她这个才女是浪得虚名不过尔尔、朕被欺骗蒙蔽了”的表情。

实在讨人厌。

如此刺激多了,梓玉自然不甘,终沉着心将那句玄乎其玄的话给琢磨透了。

他的意思,应该是自己和那位如儿表妹什么都没有,但是呢,他们之间似乎又有些无关风月的牵扯,所以,大概…两人都为这所累。

那到底会是什么牵扯呢?梓玉这回想破头也猜不出来。

这一日,用过晚膳,皇帝照例这么问,梓玉便将自己的猜测如实答了。

梓玉说话的时候,皇帝单手支头,斜倚在榻上,也不看她,只垂着眼看闲书。直到梓玉说完,他才懒洋洋地抬起眼,嘴角噙着笑,哼道:“还不算太笨。”

见自己猜对了,梓玉懒得跟这人怄气,她又忍不住探询问道:“陛下,太后和整个张家将如儿表妹捂得严严实实,神秘兮兮,你们之间…到底怎么了?”

秋衡面色变了一变,有些怔忪。

梓玉估摸问了不该问的东西,正担心龙颜大怒呢,没想到这人只深深睨了她一眼,复又垂下眼。

“她救过朕的命…”顿了顿,秋衡苦笑道,“救了朕两次。”

“…”梓玉心里大惊,她望着那人,那人也抬起头,冲着她浅浅一笑。

梓玉知道不好再问了,再问下去,恐怕就要涉及到那些皇室秘辛…难怪太后要将这人弄进宫,有这一重救命的恩情在,皇帝待她怎么都不会差,何况,这位如儿表妹又是个知进退、明事理的人。

梓玉正暗自思量,皇帝说道:“朕本意是想替她找个好人家嫁了,绝了母后的心思,没想到,反而害得她在青灯苦佛之地受苦,那日见她身子比以前愈发差了,多有不忍,她到底是因为朕才会变成这样…皇后,朕这几日一直想和你商量,想过完年找个时候,将她接进宫来…”

知道了前因后果,梓玉更加不好拒绝,她点头答好,只觉得先前那些都成了无用之功!

秋衡踌躇犹豫了一会儿,又道:“往后如儿进了宫,你别跟她…让她安稳度日,可好?”

梓玉有些错愕。

皇帝难得这样低声下气,这样的欲语还休,这样的伏小做低,只为了…恳求她让着那个人,给那人留条活路?!

眼眶泛了红,梓玉气急道:“陛下,你将我当成什么人了?我齐梓玉性子虽然骄纵,但也不少那种无缘无故会找人麻烦的,更不是个会草菅人命之人!”

“那你为什么总是针对婉儿,跟她过不去?”秋衡没想到她反应会这样激烈,一愣之下,他便将原先的疑问脱口而出了。

身子倏地凉了一凉,她只当自己听错了,转而一想,怎么可能听错呢?他居然就这么看我?

梓玉愤愤望着那人,眼梢轻轻上挑,显得凌厉而挑衅,四目相对之际,忽又惨惨笑了,“原来,我在你眼里就是这样?”

她的笑是冷的,目光是空的,红烛轻摇,映在她白皙的脸上,映在她泛红的眸子里,凄美又决绝,仿若春日里拼劲全力却又挽不回颓势的倾城牡丹,秋衡心里莫名一窒。

他刚要辩解,梓玉拂袖离开,秋衡心下一慌,忙翻坐起来,一把扣住她的手腕,低低道:“朕说错话了。”

梓玉心底委屈更甚,她猛地甩开那人的手,直直往外去。

走到院中,看着空荡荡的四周,还有两颗孤零零的松柏,梓玉这才想起来这儿是咸安宫,凭什么自己要走?她正想要回去,可一回头,便望见那人立在檐下,一袭明黄,更显欺人太甚…梓玉忽然又懒得再跟这人多说一句,她一甩袖子继续往宫外去。

王守福等人见状,连忙跟了上前,又问“娘娘去哪儿”,却通通被皇后直接吼了回来。

梓玉一个人转来转去,就转到了御花园里,特别凑巧的是,迎面遇上了禁足中的娴妃…

娴妃安分了几天,本来盼着皇后和太后一番混战,斗个你死我活,可左等右等仍没什么消息,她便又沉不住气了。今日夜里,月色很好,她就想到御花园其他地方碰碰运气,没想到,皇帝没遇见,倒是撞见了和自己不对盘的皇后。

娴妃在梓玉手里吃过大亏,看见皇后,她的脸颊不由自主地火辣辣的疼,娴妃不敢惹这位,于是连忙跪下见礼。

她今日将自己打扮的跟个月下仙子似的,动作婀娜娉婷,美是美,可撞在刚刚因她受了皇帝羞辱的梓玉眼里,就不太妙了…

梓玉心里压着火,所以没有让她立刻起来,只是厉声责难:“娴妃,你本应该在永华宫里禁足,怎能擅自出来走动?犯了宫规,你知不知道?”梓玉心情不大好,说话也就没什么好气,娴妃听在耳中,更是胆战心惊,她故作柔顺道:“皇后娘娘息怒,臣妾知错。”言罢,又微微抬头,眼里还适时的挤出一些泪花,企图博些同情。

她抬起头的瞬间,眼角余光正好瞥见两个人,远远地,自皇后身后过来,一个是御前太监钱串儿,另一个则是坐在轮椅上的皇帝…

梓玉“摁”了一声,不情不愿地抬手示意眼前这人起来,熟料娴妃顺着她抬手的方向,自己狠狠掴了一掌,动作干净利落,啪地一声清脆响亮,又迅速捂着脸往后一瘫,满脸惊恐道:“皇后,你打我干什么?”实在让人错愕!

模样娇怯,声音倒是中气十足,梓玉登时明白了这人意图栽赃的把戏,她回过身来,果然见到皇帝在身后呢!

那人并不开口,视线只是冷冷扫过她们二人,也不知在想什么。

梓玉嗤笑一声,又回头看向娴妃,面上和颜悦色极了,她点头道:“对啊,本宫打得就是你!”说着,冲着心窝就是一脚…

娴妃始料不及,直接被踹个正着,她整个人往后一栽,发簪宝钿掉了一地,头发披散下来,凌乱极了。待反应过来发生了何事,娴妃哭得更凶,口中哇哇大叫,梓玉气不过,她还要上去踹第二脚,手腕又被人给拉住了。

“够了——”皇帝拦道。

梓玉瞪着他,眸子里怒气腾腾,面上却依旧笑,“皇上果真是心疼娴妃呢,连腿疾都能不治而愈,活蹦乱跳的,真是感天动地!”话中极尽嘲讽之能,秋衡想替自己辩驳几句,都无从下口。

见皇帝过来了,娴妃忙扑过来,抱住他的腿,大声哭嚎道:“初苗哥哥…”

秋衡皱眉,对梓玉道:“你先回宫。”

“皇上想护短?”梓玉挑眉,“我又没做错,凭什么回去?娴妃她在禁足,私自偷溜出来,我还嫌教训的不够呢!”

娴妃闻言,哭得更大声了,“初苗哥哥,我只是听闻你病了,一直想偷偷见你一面,并不是要故意忤逆皇后…”

字字句句还在给皇帝上眼药给自己使绊子,梓玉压不住怒气,抬腿又是一脚。

“齐梓玉,你够了,像什么样子!”皇帝怒喝道,手上力道也加重了许多。

被他扣住的地方越发疼了,梓玉甩开他的手,愤愤道:“我就是这个样子,你不服就废了我!”言罢,头也不回地走了。

秋衡立在那儿,一股气憋在胸口不上不下,险些要被气死!

一旁的娴妃还在哭天抢地,他听得实在心烦,这种幼稚的把戏,她们怎么料定他会看不出来?当他是蠢的,还是眼睛瞎了?

“你也够了!”

、第24章 掩耳盗铃

对于御花园里发生的这起极度恶劣的暴力事件,皇帝并不想闹得人尽皆知,所以他命钱串儿趁着夜色赶紧将娴妃送回永华宫去,又扼令她好好地闭门思过几日,待到除夕家宴上再名正言顺地给皇后陪个罪,这事也就罢了。

秋衡自认这样的处置两头都已经照顾到了,可娴妃怎么肯?

她白白挨了皇后两脚,又自己掴了自己一掌,这口气无论如何都咽不下去,怎么可能再忍到除夕夜?还要她去赔罪,看皇后的脸色?

所以,当巡夜的侍卫们到御花园时,就见到禁足中的娴妃抱着腿残的皇帝死活不撒手,哭着喊着要请皇帝主持个公道。

“公道?”秋衡低头看她,长眸微眯,眉心轻蹙着,“婉儿,看来你这些日子还是没能想清楚呢…”他的面色极冷,连一贯清亮的声音都压得极低,落在靠的近的人耳中,不寒而栗。

娴妃不解地抬起头,泪眼婆娑,肿的厉害,她抽抽搭搭地问:“初苗哥哥,你为了个外人,就不帮我了?”

外人?

秋衡笑了,“婉儿,别忘了她是朕的皇后。”

这一世,只有她能和自己埋在一起,怎么会是外人呢?

最后,娴妃是被侍卫们架回宫的,当然,与她一道回去的,还有皇帝赏那道口谕,命其多禁足两个月。娴妃闻言,差点晕厥,只能咬牙切齿地又将皇后拖出来骂了一通。

御花园里终于清静,月色安静撩人,北风窸窸窣窣,秋衡只觉心烦意乱。这种烦闷,却不是为了无理取闹的婉儿,而是…有理取闹的齐梓玉。他今天真是得罪了这个人,真不知该怎么面对…偏偏她又不怕他,难哄至极!

真是头疼!

秋衡轻轻叹了一口气,正欲要走,忽然见到地上静静躺着个小玩意儿,在月色映照下,很亮。察觉到皇帝的视线,钱串儿麻利地捡起来,递到皇帝跟前。

秋衡才发现这是一只女人佩戴的金褶丝葫芦耳环。这种式样的耳环,在宫里很是常见,基本上每个妃嫔都会有好几对,不算稀奇。可秋衡扫了一眼,却只想到一个画面,那人低低垂着头,乌发层层堆叠,露出漂亮的脖颈,一双耳环轻轻扫过脸颊,将她衬得肤色如雪,让人移不开眼…叹了一声,秋衡接过来,拈在指尖仔细端详。

钱串儿不愧是御前第一大太监,察言观色是他的拿手一绝,“皇上,这好像是皇后娘娘掉的,要不,奴才给娘娘送回去?”

秋衡斜睨了钱串儿一眼,将那葫芦耳环握在手里,哼道:“要你多事,快推朕过去!”

——他居然还没忘了装病一事。

钱串儿低下头,忍不住抿嘴偷笑,这位小祖宗其实一点儿都不难伺候!

钱串儿推着皇帝回了咸安宫,熟料不大不小算吃了个闭门羹,只见王守福领着众人杵在殿前接驾,恭敬道:“皇上,夜深了,皇后娘娘睡下了…”这意思是闭门谢客,稍微自觉一些的也就走了,偏偏秋衡不是,他横了一眼,慢悠悠点头道:“朕也要睡。”

王守福皱着脸,惨兮兮道:“皇上,别为难奴才了,娘娘她交代过…”

“交代了什么?”

“皇后交代说、说…”皇上来了直接扫出去…可他哪儿敢呐?

王守福缩着脖子,结结巴巴吞吞吐吐的,一脸的又惊又怕,秋衡不用听就知道肯定没什么好话,齐梓玉今天发那么大的脾气,估计根本不想再见着他了…这样一想,他真的有些懊恼自己之前说错话了。

“皇后她…平日里喜欢什么?”如此一来,鬼使神差地,秋衡突然这么问道。

王守福依旧皱着脸,想了好一会儿,才战战兢兢回道:“喜欢出宫,这算吗?”

出宫?

她就这么不喜欢呆在这宫里么?

秋衡一时愣住。

过了半晌,他偏头望着身后空荡荡的院子,想到齐梓玉曾经的抱怨,吩咐道:“明日让人移些花花草草过来,捡些皇后喜欢的多种些…”

王守福忍不住干咳一声,打断道:“回皇上的话,皇后她…”

“她又怎么了?”秋衡蹙眉。

“皇后后来说院子里还是空一些的好,敞亮…”

“…”

跟着齐梓玉的奴才,一个个牙尖嘴利,真是欠收拾!

秋衡瞪了王守福好一会儿才进了东暖阁,梓玉果然已经睡下,也不知是真睡还是假寐。秋衡唤人进来伺候完梳洗,待人都退下,这才亲自吹熄烛火,只留下床头一盏,悉悉索索地爬上了床。

他并没有躺下,只是半倚着枕畔,侧着脸望向身旁那人。

梓玉背对着他,整个人蜷在被子里,鼓鼓的一团,还是像藏在屉笼里的小包子,暖暖的,还很香。

秋衡只觉得她的倔强十分好笑,他问:“睡了?”自然没人应话,他索性探过身,一手手肘撑在榻上,另一只手捏着被角,轻轻一扯,将被子掀开一些。被中是另一番景象,乌发铺陈蔓延,落在枕上,落在被上,落在她的脸上,缠绕之间,一双眼睛忽闪忽闪地簌簌眨了眨——这人根本没睡。

秋衡仍是笑,两只手都支在榻上,身子凑过去,揶揄道:“既然你没睡,为何不出来接驾?”

梓玉现在一点都不怕这人,就是拿爹出来威胁,她也不想理他。撇撇嘴,梓玉并未接话,只是怔怔注视着前面。

床头的红烛轻轻柔柔映照着,拢出一个昏黄的淡淡光晕,还有两个人的身影,交叠在一起…颇为暧昧,梓玉脸红了。

梓玉心里的那股无名之火,到了现在,尤其是踹完那两脚之后,早就泄了,整个人只不过觉得累。这种累,从心底里溢出来,让她避之不及,又有些绝望。梓玉只有一个念头,她并不想见到皇帝,只想找个安静地方躲起来,可是,这皇宫这天下都是他的,她能躲去哪儿?

一想到这些,梓玉便觉得无力,她阖上眼,安慰自己眼不见心不烦,有些掩耳盗铃的意思。

可那人却不给她这个机会。

方才阖眼的瞬间,有一根调皮的发丝掉进了眼里,涩涩痒痒的,不太舒服,梓玉刚刚要抬手拨开,有人已经替她捻起了那根头发。随着发丝一点点抽离,梓玉慢慢又睁开了眼,只看到眼前墙壁上映出的影子,依偎在一起,更是…那人的指尖触碰在眼眸边,又轻轻拂过她的脸颊,冰冰凉凉的,带着冬日的凛冽与寒意,梓玉觉得冷,她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缄默片刻,那人从后面拥住了她。

梓玉不敢动弹,绷紧了身子,只死死睁大眼,盯着面前纠缠在一起的影子。

这种亲昵,对于梓玉而言,是种无声的煎熬,可对于皇帝却不一样。

秋衡的脸深埋在她的颈窝处,鼻尖充盈着她的体香,像是晨间披着霞光的朝露,很是清爽可口,让人怎么都闻不够,就算她的发丝胡乱纠缠在脸上,秋衡也毫不在意,他忍不住又深嗅一口,手中力道不由得收紧了一些。

他本想好好跟梓玉道歉的,再服个软,哄她高兴,可是,此景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