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这话不是少傅的本意,那他本意难道会是为了成全我与族叔多待一段时间的考虑?

我在心内摇头,也不会是这个意思。

被我粘在身上片刻未离的晋阳侯表情寻常,仿佛未作深究,抬手给我脑袋上蹭来蹭去凌乱了的头发给顺了顺——为了不被城中的巡城御史认出,此际的我依旧是女孩子打扮,虽然依旧让少傅眼累心累各种不适。

“嗯。”晋阳侯淡淡一声,“那就一起吧。”

少傅惊讶了,我也惊讶了。

这么容易就同意了,仿佛之前的算计都白费了似的,少傅心里很有落差,脸上露出了几分失落。

我的惊讶很短暂,随即就坐在一边瞬间神清气爽了,又能跟族叔相处一段时间,而且,还可以探查对族叔来说这个必须要祭拜的重要的人究竟是谁。

少傅与我心思各异时,晋阳侯又淡淡笑着,补充了一句:“不过,最好我们不要一起入寺,元宝儿若执意也要去祭拜,可于我之后。并且,最好不要让太多人看见你,先去寺里偏僻一点的客房待着,人少了再出来。”

少傅顿时又精神了,寻根究底的神态简直不能更明显,果然只有复杂深奥有内涵的东西才能激发少傅的激情。但他还要尽量克制住自己的心情,“哦?这是为何?难道广化寺的僧人香客还能认出女装的元宝儿不成?”

晋阳侯不置可否地微笑,意义不明,缓缓道:“寺里僧俗混杂,鱼目混珠,人多的地方,危险也就多,少傅还敢让元宝儿涉险么?再者,万一有人认出元宝儿如何办?谨慎些,总没有坏处。日后,还望少傅看紧元宝儿,不是任何地方,她都可以去的。”

“侯爷说得是!谨遵侯爷教诲!”姜冕恭敬作答后,转过脸看着我,又恢复了前一刻的双目粲然。

我接收到少傅传递来的信号,这是要求我配合一同前往古寺探秘的讯息。事关族叔,我当然很是赞同。

见我们商议定,裴大叔便驾着马车直奔广化寺去了。

我出宫的机会少,仅有的一两次也都是跟着少傅,造访的场所自然也少,寺庙道观只在书上看过,听别人说过,尚未亲眼见过。今日首度造访出家人的场所,不由也很是振奋。同少傅族叔一起,就更加振奋了,简直一刻也停不下来。

广化寺门外,马车停驻。族叔抱了我下车,阻不住我东张西望。少傅也一同下车,迅速看了眼四周。

一面对一切都存有好奇,一面我也在观察中。寺外拴马柱上多数空落,并没有族叔所谓的鱼目混珠人多嘈杂的预示,除了在我们马车旁,还停着一辆造型入时雕饰考究的华车,几乎再无其他车驾。

难道广化寺是个很清静的地方?

可是寺庙明明在城内,不该清静成这副样子才是。

我虽然见识少,但这点常识还是有的。

少傅想必也有同感,看着周旁冷清的样子,一时间陷入了沉思。

裴大叔与族叔轻描淡写地交代了几句,再与我点了下头,便驾着马车离开了。

族叔看裴大叔远去,转身对我们道:“那我先入寺了,你们可以稍后入寺。”交代完后,正要离开,忽又想起什么,返回来,交给我手里一样东西,“凭这个入寺。”

我低头一看,是只绣着福字的小香囊,入手有硬物感,扯开囊口,往里一看,是块刻着赐福二字的小木牌护身符。研究完后,一抬头,族叔已经不见了。

少傅已在周旁绕了一圈后回到我身边,从我手里拈走香囊丝线,提了祈福袋研究,先摸,再看,后嗅,得出结论:“这是出自广化寺的祈福香包。”

觉得少傅不像是胡诌,好像是推理越发厉害的样子,我不耻上问:“怎么看出来?”

我也摸了摸,看了看,嗅了嗅,完全无头绪。

少傅这绕一圈回来后手里就多了把折扇,不知他从哪个犄角小铺买来的,拿扇子敲了敲鬓角,面对我一双好学的眼睛,悠然道:“唔,从前我家里也有一个。”

“这么说,不是你推理出来的?”我毫不保留对于仰慕方式错误的失望之情。

意识到我□□裸的眼神后,姜冕将祈福香囊掂在扇面上,不紧不慢道:“这种刺绣这种香气这种护身符的祈福香囊,为师之所以认识,是因为十几年前为师的祖上曾路过这广化寺,正逢上广化寺德高望重的住持八十大寿,广化寺广开寺门,迎纳十方僧俗众。为师的祖上因着西京世家的声誉以及自己挣下的贤名,得到了老住持的接见,彼时一同被老住持接见的还有几位当朝皇亲。老住持高兴之下,分发了五枚一模一样的祈福香囊于当时招待的五名座上宾。事后,为师祖上将这枚香囊带回西京,珍藏了起来,后又恰巧被为师闲来无聊翻了出来,便听祖上讲了这段往事。”

我听得悠然神往,“这么说,十几年前,一同被广化寺老住持接见的除了少傅的祖上,还有我族叔。好几位当朝皇亲,还有谁呢?都是哪五人呢?”

少傅却丝毫不顾及我的神往之情,扇面掂起香囊,一手当空接住,唰的合上扇子,提了祈福香囊到眼前,“不过即便为师没有听过这段旧事,为师也知这香囊出自广化寺。”

我又亮起了正确的仰慕姿势,巴巴望着他,好学不殆:“少傅是怎么做到的?”

少傅转身,向着广化寺大门,“走吧,入寺了,随机应变,你自己去琢磨吧。”

我速度跟上。

广化寺,京都寺庙,隐隐透着盎然古意。

寺门处,我同少傅果然被拦住了。门旁的小沙弥恭敬地一伸手,再双手合十,“二位施主,今日鄙寺不接香客,还请二位明日再来。”

少傅悠然站立一旁,我则递出祈福香囊,机智地不发一语,免得多说多错。

小沙弥果然一见此物,便往后一闪身,让出门内,弯身一礼,又合十:“二位施主请。”

收了香囊,我同少傅先后迈入寺门,其内殿堂廊庑,规模宏大,佛香鼎盛,梵音不绝,除此外,一路清幽。

偶遇僧众,也是对我们一礼后便各自行去,完全没有待客的意思。难道香囊只够入门费?我不由沉思。

少傅却好像乐得自在,各殿里转悠,完全将族叔交代的话当做了耳旁风。

佛像,香炉,香案,壁画,经书,功德簿,无不探究。我也随着少傅将这些一一看过去,却看不出头绪,一点蛛丝马迹也寻不着。不过说起来,究竟要寻什么蛛丝马迹?少傅要找什么?

一殿一殿逛过去,我终于想到之前的一个问题:“少傅,为什么寺里人这样少?难道广化寺香火不旺?”

少傅伫立外间观看已风化过半的一墙壁画,随口应道:“广化寺,京都古刹,传说众多,影响颇广,结缘颇灵,香火不可谓不旺。香客少,只是今日。你忘了今天是什么日子?”

我脑子里转了转,“今天是族叔拜祭什么人的日子。”

“那你族叔人呢?”少傅看完壁画,心满意足。

“对呀,这半天都没见着族叔,入了寺怎么反倒不见了?”我扭头四下查看,有些惊慌,莫非把族叔弄丢了。

“去寻着你族叔,才知他要祭拜的是什么人,以及,寺门外那辆名贵马车的主人是谁。”原来少傅也注意到了。

于是,我们一路观察一路深入古刹,见着僧人也虔诚合十,问他们话却无人作答。如此透着一股子诡异,愈发激起我与少傅古刹探秘的决心,或者说是闲心。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炷香时间后,我们已深入古寺最后一进殿宇。隐隐觉察有人影,非僧侣,我们赶紧蹲到了一排茂密松树后,屏住呼吸。

透过松枝针叶,密密遮挡的视线内,一只石桌旁,一个修长且穿着华贵的身影正坐着品僧茶,身形眼熟,举止眼熟,连那喝茶的样子都眼熟得要冒烟。

正是——

我母妃!

而另一旁,与我母妃正对而坐的,正是——

我族叔!

——母妃和族叔古刹幽会!有□□!

我险些叫出来,被少傅一把捂住了嘴。

作者有话要说:赶上了,我的小红花!

第40章 养了我十几年的母妃

万万没有想到,族叔撇开我,独自入古寺,竟然是为了私会我母妃!

虽然猜测到族叔和母妃有着一段恩怨情仇的过往,族叔也至今都未曾忘怀,甚至因为母妃得罪了父皇,每入朝都要挨打。但是,既然是很多年前的过往,甚至是在我出生之前的旧情,那应该是深深压抑在心底才对,怎能在父皇与母妃有了我以后十几年还在背着父皇私会。我的三观深深受到了冲击。

同情族叔是一回事,但是背叛父皇是另一回事。我的内心深深纠结了。

少傅应该感受到了我的纠结,将我嘴巴捂得密不透风,简直是要捂死我的节奏。

虽然少傅迫切想要不受干扰听到宫廷秘闻的心情可以想见,但置他唯一的徒弟幼小元宝儿的生命于不顾,实在不能让我苟同。

于是我抬腿踢了他一脚,他岿然不动,还将我腿压下来,免得踢到松树,产生声响,暴露了我们的行踪。

我拿两手把他捂我嘴的一只手牢牢按住,再一口咬下……

世界顿时开阔。

我深深呼吸,同时发现少傅被咬后动静略大,即将发出声音,我眼疾手快,赶紧从袖里掏出一块羊腿肉塞进了他嘴里。

——偷藏干粮这种事,我是跟小太监米饭学的。

但是事后,我就后悔了,我今日唯一的干粮就这样赠给了少傅。

忽然有肉吃的少傅,自然就不再跟我计较咬手之仇了,顿时就美食不问出处地吃了起来。

我心碎了一地。

蹲在松树后,收拾一下破碎的心,继续偷窥外面的情形。

母妃举止自然,就如同平日在宫里一般,完全不似有私会旧情人的兴奋与激动之情。我不由打叠精神,难道母妃已对我父皇彻底死心塌地,对待晋阳侯这位旧情人已然古井无波?

可是既然古井无波,为什么又要瞒着我父皇跑出宫跟晋阳侯相会?

大人这情情爱爱的世界好复杂,机智的元宝儿也想不明白了。

我惆怅地叹口气,扒着松木继续偷窥。

晋阳侯的表现却是令人生疑,与母妃相对而坐,却并不饮茶,也不看母妃,眼神比较空,视线似乎是对着不远处的佛殿侧门。

我顺着族叔的视线,又扒开了松木一条缝隙,望向佛殿侧门。半晌,也没看出什么。很寻常的佛殿,很普通的侧门,有什么期待价值能比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的旧情人更大的呢?

这二人的一场幽会,一个喝茶,一个望向别处,完全没有视线交集。

果然是对怨偶。我又为他们叹了口气。

又观察片刻,只见母妃优雅地搁了茶杯到石桌上,抬起眼,非常云淡风轻地落了视线到对面人的身上。

正行偷窥的我,心口扑通扑通。

就在这时,一道从未听闻过的清泠幽泉碎玉流泻般的声音传导在古刹佛院中,未着力却仿佛掷地有声,未有痕却仿佛入木三分,感染了佛院中一草一木,以及此时完全呆愣住的元宝儿我。

“老侯爷忌日,难得却邪小侯爷年年来此祭拜,小侯爷一片诚心,老侯爷在天有灵定感欣慰。不过,小侯爷心意到了,也足够了,不必再执着过多。从前的事,是非真相如何,我其实已并无兴趣知晓,并不想再深究,陛下也是一样。否则,又将牵扯旧事,旧情,于你我她三人未必有益。过去了的,就让它都过去吧。”

我听得呆了,难道是羊肉吃多了出现了幻觉,还是说,此刻我正处在一个天马行空的梦境中?

这番话,这道声音,竟然,居然,出自母妃之口?!

身边少傅似乎同我一般,被一道无形之力禁锢住了,呼吸都彻底屏住了。

我们二人蹲在这草地里,完全呆了,傻了,懵了。

哑巴母妃说话了?

嗓音是男声?

我脑子里嗡嗡响作一片,丝毫没有了思索的能力。

晋阳侯望着佛殿侧门的视线起了些波动,面上浮起寂寥的笑意,勉强开口:“时至今日,你们也依旧以为,我是因为良心难安,或者作戏人前,或者为了求得原谅,才年年来此祭拜老侯爷?我是为了牵扯旧情,或者追求真相,或者洗清罪名,才一次又一次出现在你们跟前,污了你们的眼?谢公子是世家出身,不似我无根无土,无脉无源,若非被老侯爷收留,焉有日后,所以谢公子永远也不懂一介草民的心思。飘零之人唯有结草衔环以报故人之恩情,岂敢再有奢求。”

母妃重新看了看他,不是审视,也不是居高临下,更不是同情,似是看陌生人,又似是看多年故人,“小侯爷言重了。我说过,因果是非我谢庭芝并不在意,往事已去,不如着眼今时,不是我谢庭芝不信你,也谈不上谅解不谅解。小侯爷多年来思虑过甚,焉知不是作茧自缚?阿夜待你多有苛责,兴许也多有误会,但她性情如此,想必你比我更加明白。未必她便当真恨你,只是,一桩桩的事,涉及她生父,又涉及元宝儿,你叫她如何过去这道坎?她因你,元宝儿险些不保,这是我同她的第一个孩子,对我们有多重要,对大殷江山有多重要,岂是寻常情义可比拟?她这样待你,你觉委屈,可当年阿夜早产,险些滑胎,当年太医要保阿夜,但若此,阿夜此生大约再不能有孩子。阿夜执意要元宝儿,宁愿拿命来换,也愿意此后再无所出,方有今日元宝儿。可我们为了自己考虑,将元宝儿养成这般模样,难道就不是亏欠了元宝儿?”

晋阳侯眼中晶莹闪亮,仿佛有泪滴凝聚,映出树叶间投射下日光的华彩,也映出半世的哀伤。

人世的辛酸悲凉,总是以过错或错过作注解。

“谢公子所言一桩桩,却邪自知罪无可恕,从未奢求原谅。阿夜所赐廷杖,却邪亦甘愿受罚。但若叫我不再思虑过重,不再作茧自缚,怕是难以做到。”晋阳侯微微仰头,不令泪滴落下,青丝凌乱了一缕在风中,光与风却都在他身上,“我这残生,并无所求,若能恕罪,若阿夜愿意,不防赐我一死……”

母妃忽然转头看向另一端,亦即方才晋阳侯一直盯着的佛殿侧门。

佛香袅袅中,出现了一个身影,便装素服,煌煌威严,修身玉立,气度沉凝,卸冠束发,眉宇安宁,轻启淡唇:“朕若赐你死,何必至今日。”

一听此言,晋阳侯身形颤了一颤,一回首,定定看住佛香中那道身影,千回百转自彷徨,撇不下多情数桩。

他起身,敬君尊上,永远不会太过失礼,兴许觉得罪臣便应有罪臣的样子。

苍柏古松后,险些僵成石头人的少傅同我,又在偷窥中见到了我父皇,震惊又加一层。

为什么此时此地,还会有个父皇?难道说广化寺外的精致马车就是我爹娘微服私访特用的?可是微服私访为什么要来古寺?我父皇母妃以及晋阳侯三人同时出现在这里,是巧合,还是,预谋?

不对!母妃——还能叫母妃么?不是母妃,又究竟是谁?

养了我十几年的母妃,是个男人。

装哑了十几年的母妃,会说话,嗓音还极其动听。

晋阳侯,我以为是我亲爹的族叔,是造成我早产甚至险些这世间根本不曾有过元宝儿的罪魁祸首。

晋阳侯未能送出的诀别书的信笺里的阿夜,是我的生母。

阿夜是谁?难道是……

我不敢想。

父皇径自走到石桌边,择了方石凳坐了,“母妃”给父皇倒了茶,递过去。父皇接过喝了一口,赞了一句,便又接着品茶了。

放佛局外人的晋阳侯早已收了视线,施了一礼,“陛下保重,罪臣告退。”便要寂然离去。

“慢着!”父皇手执茶杯依旧停在唇边,两眼也没往晋阳侯那边多看,“你不是一直想见朕么?不是一直要当着朕的面洗脱你多年来蒙受的冤屈么?不是方才还要朕赐你一死么?不是一直在这里等了朕许久么?”

晋阳侯返身,面容上有浅浅的哀伤,却不是随便给别人看的,也许只是对着眼前人,藏无可藏,避无可避,他嗓音微颤,却极力稳住:“罪臣不敢。陛下天颜,罪臣今日得以一见,只一眼便知足。往年今日,陛下不见罪臣,罪臣不敢奢求,亦不敢苦候。罪臣罪孽深重,若陛下愿意赐罪臣一死,罪臣甘之如饴,若陛下不愿污了金口,罪臣亦可苟延残生,以心恕罪。”

“母妃”就坐在一旁,不再言语,听了这番话,却是微微转了头,看向一旁的松柏,眼中意味亦讳莫如深。

父皇饮下残茶,冷冷一笑,瞥了眼晋阳侯,嘴角幽冷,“晋阳侯句句罪臣,字字恕罪,倒像是朕将你逼迫至今,你心中,是否恨朕入骨?”

晋阳侯一怔后,面上凄然,旋即撩衣跪了下来。

作者有话要说:赶死了,终于赶上了!

大家猜一猜上一章被口口掉的是哪两个字~

第41章 姻缘要从娃娃抓起一

晋阳侯跪地,深深俯首后,半直起身,头未抬,已是无法再碰触对方目光似的,亦无法承受其重量,“罪臣即便今时今日,也从未对陛下有过怨怼。”

父皇对这一切仿若不见,面色是罕见的冷峻,不近情面,面对纠葛颇深的故人,竟是一丝暖意都没有,冷冰冰开口道:“怨怼在心,不在口。你这一年又一年,不问世事,不论时政,寡居西山,万事皆不上心,就是你的赎罪之举么?年年我父亲的忌日,难为你倒记得,可他是怎么过世,你还记得么?”

“养父之恩,罪臣未有一日敢忘,罪臣之过,亦未有一日敢忘。”晋阳侯只身跪在佛院内幽冷青石上,身影孤寂哀凉,若孤雁独栖,“罪臣西山思过,罪过尚且无法赎清,岂有心思问世事辩朝政。若陛下不满罪臣所思所为,那罪臣斗胆请问陛下,究竟要罪臣怎么做。”

父皇将头转向一旁,只侧面朝着跪地的晋阳侯,眼角冷意似有若无,沉声道:“与其西山寡居虚掷年华,不如实实在在做些赎你罪过之事。”

“请陛下明示!”晋阳侯微微抬头,却仍是未将目光完全投于父皇,二人之间的阻隔,只怕远不是这咫尺数步间的距离,也不是君臣之间的距离。

“晋阳侯应知,如今朝中旧族势力根深蒂固,太师、宰辅、吏部、礼部、户部、兵部,但凡枢机之位,无不是被旧族尸位素餐,霸着要位,徇私枉法,利益牵扯,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朕简直对他们莫可奈何。”论及朝事,父皇便自动脱离儿女情长恩怨纠葛,身为一个君王,只有国家,无家事了。

静静听着的晋阳侯半晌作答:“新朝初立,旧族根深,皇室为旧族所困,历来皆如此。”

“旧族以太师为首,满朝皆以他郑闲马首是瞻,虽有国君,却天下只知有太师,而不知有朕!”父皇说到激动处,语声也不由激昂了,握着茶杯的手更紧了,面色比方才凝重不知多少,“我穆氏一族虽立足不过百年,比不得绵延数百年之世家,但却是龙脉一系。十九年前,我朝战败,对南国大曜俯首称臣,去国号纳岁币。我堂堂龙裔皇族,却不得不向别国皇室低头,这份屈辱,但凡我大殷子孙,都不该遗忘。”

“母妃”在一旁静静聆听,晋阳侯亦跪在地上聆听,蹲在松柏后的我与少傅也不由跟着转了思维。尤其对于我来说,今日的偷窥偷听,获得的信息量实在太大,根本无法一桩桩来理解,在我即将精神错乱时,父皇谈起了国事。虽然作为父皇家事的一员,但我对父皇的家事完全无法厘清,退而求其次,跟父皇同步思考国事,兴许是此际唯一的解脱之法。因为至少,还有我可以听懂的东西,不至于让我灵魂错乱。

整个偷窥的过程中,在我经历好奇——震惊——错乱——再震惊——超脱——同步,这样一个链条后,我也注意到身边少傅的气息几乎与我同步,看来,他也好奇于我的好奇,震惊于我的震惊,错乱于我的错乱,超脱于我的超脱。

经历了颠倒错乱的皇族家事后,国事就算再焦头烂额再一团乱麻,也是我与少傅的一条救命稻草。

我们这一方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晋阳侯呢,被我父皇言辞训斥加怀疑后,现在又开始晓之以理,一会儿是否就要动之以情了?我不由猜测父皇这个帝王心思,真不是拘泥于小情小怨,过渡、飞跃都是这么的理所当然。可是这些,晋阳侯就能顺其自然地接受么?显然,父皇根本没有顾及过晋阳侯的想法。

“陛下何其残忍。”我身边的少傅忽然极小声的感慨了一句,仿佛耳语一般。指的是父皇对晋阳侯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