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好说歹说才把她娘劝住。做晨哥的正头娘子,她怎么不想呢?可曹二爷只是那么一说,他只要不是要休了莹姐,就不会真的这么做,因为那不仅是莹姐丢脸,曹二爷的脸上也没光。把她给晨哥,也是对她的惩罚,可是这个惩罚,她却是一点也不怕呢!晨哥是童生,这次还得了第七的好名次,就算这次不中,下次也大有希望。

而中了秀才就有可能中举,有可能当官。就算是做妾,这样的生活也比配个小厮或者随便嫁了强!

有人欢喜有人愁,有人想当妾,自然也有人要娶妻。京城的王家今天就张灯结彩,热闹非凡,红灯笼一直照亮了整条街,从上到下都忙了个底朝天,典礼结束,有的卸了差事能松快一会儿,有的还有大把的工作要忙活。可毕竟忙了一天,就算王家规矩严,这时候也有开小差的走神的,厨房里就有两个负责刷洗的婆子在那里议论:“真没想到三少爷能这么风光,看这今天的事办的,比二少爷强不说,几乎都要赶上大少爷了!”

“嘘,这话是能说的?”

“怎么不能说了?大少爷是庶出,可大少爷的军功在那里放着,三少爷可没什么功,身上也就是个监生。二少爷那可是正儿八经的嫡出!不能同有本事的大少爷比吧,怎么连三少爷都能盖过去了?”

“你知道什么啊?三少爷是没军功,可这两年可没少往家里放银子!二少爷可连举人都不是呢。”

“那二少爷也是嫡出!这庶出了少爷盖过了嫡出,不是乱了规矩?”

“都停停吧。”旁边一个妇人道,“主子的事也是咱们能随便说的,传出去那可是要挨板子的!”

这妇人显然是在妈子里有些威望的,她一开口早先那两个妇人都闭上了嘴,厨房里又恢复了沉默。她们不知道,这话已经被当事人听到了,此时王道心就站在离门不远的地方,他旁边还跟着王府的小祖宗小六,此时后者两眼喷火:“咱们家就是让这些下贱的东西给坏了规矩,我现在就找人来收拾他们!”

王道心没有说话,只是转过了身,王小六一怔,愣了下才追上:“大哥!大哥,你没必要为这些东西生气,今天是三哥的大好日子,等明天我就让娘发卖了她们。”

王道心一笑:“她们又没说错。”

王小六看着他的脸惴惴不安,今天三哥娶亲他也高兴,可自他见到在夜里发呆的王道心就开始担心起来。作为王家的老大王道心自然是最早成家的,可也是最早成鳏夫的……呸呸呸,这话真不吉利,他们家以后都不会有鳏夫,再不会有了!唉,他那大嫂,去的也太早了!

作者有话要说:那啥,鉴于曹二爷不是啥重要人物,俺就不写他的心理分析了,但为毛我觉得他这个人……嗯,还怪萌的捏?囧-?-

第125章

月色朦胧,暗香浮动。

王家的花园当然是好的,在这夜晚,就有不知从那颗树上、花上的香气夹杂着夜晚有些清冷的空气飘来。王小六偷眼看他大哥,虽然是他的亲大哥,对他也极好,可不知为何,他真觉得他大哥身上散发出来的气息越来越……嗯,怎么说呢,就是恐怖吧。不仅是他,连他娘也有同样的感觉。

记得他小时候,他娘还会对他说,要他堤防这个大哥,而待王道心转向武职,远赴边关之后这话就少了,到了现在,他娘反而叮嘱他要好好和这个大哥相处。他当然会和大哥好好相处,就算小时候他娘挑唆的时候他也没想过同这个老大交恶,他傻啊,打,打不过;斗,斗不过。和老大对着干,这不是找虐吗?

不过,要怎么好好相处呢?今天三哥大婚,是不是就刺激到他了?特别是那两个婆子放屁,本来还好好的,他们会去厨房也是想找点吃的。今天酒席很好,可他们都没吃多少东西,特别是老大,往来的都是武职,那些人一开始还守规矩,喝到兴起,碗都用上了!

结果他们还没到厨房,就听到那两个婆子在那里乱嚼舌根。

哼,明天就让她们好看!

王小六纠结了好一会儿也不知道同他哥说什么,见王道心要往前走,冲口而出道:“对了大哥,明天咱们还要找三哥要红包,他能有这么漂亮的婚礼,那可都是咱俩的功劳!”

王道心回过头,王小六恨不得把自己的舌头吞掉,他找什么话题不好,偏要找这个,这不是往他哥伤口上撒盐吗?这和那两个婆子有什么区别?不,他比那两个婆子更蠢,好歹那两个婆子还不知道他们兄弟就在外面,他这可是当着他哥的面说的啊!

不过面对他哥的目光,他还是硬着头皮道:“大哥还记得青茗县吗?”

王道心似笑非笑的看着他,王小六脸一红:“大哥,我那不是年少不懂事吗?现在我已经知错了,再不会犯那种糊涂了。哎呀,我不是说那个了,我是说大哥还记得当时和我一起被抓的那个小姑娘吧,叫倩姐的那个?”

“你记得倒还清楚。”虽然没有刻意去想过,但此时王小六一提,他就想起来了,那个在火光里拉人的小姑娘。

“三哥就是同他们家合作才会这么有银子的!具体的情况我不是太清楚,反正就是前两年三哥去那边巡查,见人家的生意不错,提出了合伙,据二叔说,本来也只是小生意,谁知道这两年却做大了!下面开了好几年分店,照这个形式发展下去,很有可能成为下一个雨前楼呢!”

王道心抬了下眉?下一个雨前楼?王小六也许不操这方面的心,他却知道雨前楼的利润的,如果是这也能解释这一次老三的婚礼为什么办的这么风光,可家里又怎么会让老三自己掌握这份生意?还是同一般的外人合伙?他虽是刚回来,可早先怎么没听到什么风声?

“好吧好吧,这话有些夸大,我听说那知味小食,就是卖点小吃食,和雨前楼完全不一样,不过也是真赚钱啊。娘说三哥去年给家里交了两万呢!我一个月的月钱才二十两,三哥这一下就教出了我一百年的月钱,他这么有钱,咱们不找他要红包找谁要?何况他之所以会认识倩姐家,那也完全是因为我啊!唉,要是我早知道他们家有这份本事,我就先同他们家合伙了!”

王道心暗暗点了下头,这就能说得通了。知味小食,一听这名字就是难登大雅之堂的,也不怪家里不是特别重视。两万两,在王小六听来是不少,但那不过是王府打发姑娘明面上要支付的数字,哪怕是最最不受宠的庶女,没有丝毫的贴补,出嫁的话也要有两万两。而这一大家子的开销,又哪是一年两万两能打发的住的?当然两万两也不少了,重要的是老三能交上来也是一种态度,家里这次会大张旗鼓,估计一是鼓励老三,二来也是给其他庶子们做榜样吧。

不过王老三能交上来两万两,章家自己,也该有个一两千两了吧,这对普通百姓已是不少,那小姑娘也不用再在夜市里出摊子了吧。想到这里,他不由得有一种古怪的欣慰感。

“大哥?大哥?”见他半天不说话,王小六又道,他回过神,微微的点了下头,“好吧,明天就去找老三打秋风。”

此时的王道安丝毫不知道自己已成了兄弟眼中的肥羊,正在小登科的他正春风得意。虽然因为妻子是第一次,不能酣畅淋漓,可他基本还是满意的。今天的婚礼,妻子的陪嫁都令他有一种扬眉吐气的爽快感,同时还有一种无法掩饰的自得。而在他得意的时候,不免就想到了倩姐,然后就想到了进洞房前才收到的那封信,因为时间仓促他还没来得及看,不过想来一定不会让他失望。

他去年交给家里两万两,不过他自己的收益又何止两个两万两?这些银子,都是他未来分家的保障,而从倩姐早先给他写的那个规划来看,他以后还能拿到的更多!

想到这里,他突然觉得分家要快点进行了,起码他要早些分出去了。

此时倩姐并不知道远在千里之外,还有人想着她。她正在计划去一趟府城,用的理由是两年没去了,要去看看那边的生意,不过柳氏打趣的目光却总令她尴尬。她真的不是为了弘毅啊,只是这一次机会难得啊,毕竟她一个姑娘家不好独自出远门,这章文庆要带队出发,不是省了很多麻烦吗?

至于弘毅要府试要院试,那是他自己的事好不好!那小子到现在还没有提亲,他们还不知道是什么关系呢!想到这里她狠狠的咬了一口兔腿。她这兔腿和街上卖的不同,是特意风干过的,颜色偏黑,但非常有嚼劲,而且在风干之前腌制过,所以味道都入到了每个肉丝里。这是知味今年新推出来的主打食物,一斤能卖到六十文!

这是绝对的天价了,要知道普通市面上的兔肉一斤不过二十文,这六十文的价格一叫出就令人吃惊。不过知味也有理由:“二十文的,那是酱的,咱们这,是风干的,水分都出来了,就这点那就要多出多少肉?而且,这风干要不要时间?腌制要不要时间?何况您尝尝这味道啊,尝过再说买不买!”

经过这几年,知味这两个字已经是很有份量了。他们推出来的东西,不能说每一样都绝对鲜美,可总和别家的不同,而且味道也在水准之上。六十文是很多,但一个兔腿、一个兔腰不过一二两、二三两。大点的需要一二十文,小一些的十来文就能拿下。当下就有人出于好奇买下一块,咬到嘴里,果然不同,而且人们很快就发现,这东西配酒那是相当的合适啊。特别是对普通百姓来说,整治不了太多菜,要是请朋友也许还会买个猪耳朵,炒个肝什么的,要是自己,那往往就是一盘花生米就完事的。现在有了这个,不仅自己喝酒的时候多了道菜,就算招待朋友,也完全能拿得出手。

根据章老三的反馈,西门那边赶车的最喜欢吃这个,还有一边赶车,一边咬兔腿,一边往自己嘴里倒酒的。倩姐听了不由得有些黑线,这就是传说中的酒驾啊!不过就算没那兔腿,爱喝酒的也会就着花生米来两口,有的更仙点,甚至会就着铁钉喝,当然不是把铁钉咽了,而是喝一口酒,砸吧两口铁钉,也不知是感受上面的铁锈味啊,还是让嘴巴有不同的味道。

反正这东西虽然不能说生意爆好,销路却也相当不错,弄得倩姐现在都不忍心去自己的庄子里看白兔了——经过几年的折腾,她那庄子也有点样子了,地面上不仅种了果树,还养了羊、鸡、兔子,池塘里养着鱼,种着藕,去年还洒了虾,虽然不是她想要的那种青虾,可把那种小虾洗净油炸也很有滋味,天儿就很喜欢用那个夹馒头吃。

这些东西数量大的就用到了店里,小的,有的他们自己用了,有的就给了雨前楼,这也是经过王道安同意的。所以雨前楼也不时的会搞个推新会,不说别的地方,起码在青茗县,是再没有酒楼能和雨前楼对抗了,周家的卿元斋也老实了。而这些东西经过雨前楼一炒作,身价也上去了,待知味这边量大可以提供的时候,不仅生意不错,价格也会相当不错。

当然,知味的东西和雨前楼的总有差别。

兔肉很香,倩姐心中却有一种说不出的别扭。对弘毅,她是一直有着绝对的心理优势的,可弘毅现在迟迟没有动作,却不免令她疑惑了,就连柳氏,早先总是打趣的看着她,现在目光里也隐隐带了几分忧虑,她说要出去的时候,也总是千叮咛万嘱咐,那样子仿佛就怕她学苒姐似的——苒姐是中二,她早过了中二好不好!

不过,弘毅那小子到底在想什么呢?

她不知道,此时的弘毅正纠结的站在章文庆面前,他本说是来请教功课的,但请教完了还不走,章文庆也不免起了疑心:“你还有什么事?”

“先生……”

章文庆疑惑的看着他,弘毅一咬牙:“先生,我喜欢倩姐,想娶她为妻。”

这话实在是太直白太干脆,章大秀才一时没反应过来,还随意的点了下头,而待他回过神,他立刻跳了起来:“什么?你说什么?”

“我想娶倩姐为妻。”弘毅认真的看着她,“希望先生同意。我知道自己现在身无长物,甚至,我找不到合适的长辈……”

说到这里他停了下。他之所以迟迟没有行动除了早先的顾虑外,还有一个原因就在这里。提亲总要有人来提,一般的习俗就是找一个德高望重的或者身份高的人来说这件事,这一是表示男方对这事很重视,二来也是给女方面子。可他父亲那边的亲戚迟迟没有音信——他除了知道他父亲姓周,单名一个康外,别的什么都不知道。母亲那边的信息知道的更少,而且这些年也一直没有人来找过他。他唯一认识的,能说的上长辈的就是章家三房那里的。

他知道,要是他开口那边人一定很乐意帮这个忙,可那就是给倩姐一家找麻烦。这几年过年,章家三房都想以天儿为突破口从这边捞点好处,就是柳氏和倩姐管得严,这才没能得逞。但就是这,他也不止一次的遇到章家三房的人,让他帮天儿好生看着章家的财产,这样将来天儿得利了也不会忘了他这个亲哥哥的!

是不要忘了他们这帮亲戚吧!

他对天儿还千叮咛万嘱咐少和那边的人接触,最好见都不见。这他自己当然更不可能主动上门接触了。

他来章家这些年,跟着认识的人也不少,但要说比较熟悉的,还够份量的长辈也就是王掌柜、吕先生、王郎中了。但王郎中是不用说了,虽然他相信王郎中的品格,可不说别的,让王天冬知道这就是个麻烦事!至于吕先生,早先对他还好,但自他这次得了榜首,这位先生待他就有种微妙的变化,他说不清楚那是什么,但他觉得自己还是先和他保持距离的好。

要说王掌柜非常合适,可是他同王掌柜的关系,一没有章家深;二来,他又让王掌柜帮他说什么?厚道、老实,前途远大?就是后者有那么几分飘渺的份量,可连他自己都没有绝对的把握。他什么都拿不出来,又让王掌柜怎么帮他分说?

所以在考虑几天后,他就自己找到了章文庆,他什么都没有,能交代的能表现的,也就只有自己:“这几年学生跟着先生受益良多,先生也是最知我的。我无法向先生保证什么,只能向先生说一下我的打算。若没有意外,这次院试后我会继续乡试,假设得中则再学习三年再进京。若乡试不中,我会考了廪生再找一份坐馆的活计,存上两年前再正式迎娶倩姐。我知道……我能拿出来的很少,但我真的很喜欢倩姐,希望先生能把倩姐许配给我。”

第126章

章文庆失魂落魄的回到后院,找到正在做面膜的柳氏。

这自然又是倩姐捣鼓出来的,其实这时候的妇人也有保养的法子,什么珍珠粉、米粉、鸡蛋清。章家现在的情况,用珍珠粉那是太奢侈了,过去柳氏就是用米粉和鸡蛋清。后来倩姐又帮着加了玫瑰汁。又找了上好的丝绸布建成面膜的样子,在玫瑰水里泡了再贴脸上。当然,这种丝绸就不用用过就扔了,用过洗洗,还能再用。

柳氏觉得这种方法要比米粉弄出来更好,所以不时的就贴上一贴。她做这一般都是背着人的,也没想到章文庆会在这个时候跑回来,所以两人都吓了一跳。

“你、你的脸怎么了?”章秀才的声音里带着颤抖。

“贴了面膜。”柳氏摸了一下脸,这是她刚贴上的,也不舍得现在就拿下。

“哦。”虽然次数不多,好歹他也见过,章文庆的声音终于平静了,不过还是不看她的脸,“好好的,大白天做这个干什么?怪渗人的。”

“那晚上贴吗?”

……

“倒是你,回来做什么?”

这一句终于令章秀才想起他回来是做什么的了:“刚才弘毅向我提亲了?”

“真的?”柳氏一把抓下面膜,兴奋道,“他都说什么了?怎么提的?不不,他找谁提的?”

“他自己来提的。”章文庆把弘毅的话说了一遍,柳氏的神色渐渐严肃了起来,听他说完,她点点头,“这孩子,有志气着呢,咱们果然没看错人。”

“那、那就同意了?”

柳氏看了他一眼:“你怎么想的?”

章文庆犹豫了一下,就算他自己看不出来,但这件事柳氏其实也对他透过口风。他一开始有些惊愕,后来觉得也不错。弘毅人品才学都不错,唯一欠缺的就是家世,可如果说早先他们还要计较的话,现在则大可不必。当然,他也想过把倩姐嫁给某个乡绅之家或者某个饱学之士,可这几年柳氏一直在不停的对他洗脑,他渐渐也就认可了,家世不重要,关键的还是姑娘幸福。

“你不愿意?”见他半天不说话,柳氏又道。

“也不是不愿,而是现在说这个还有些早,我觉得不如待他真拿下了秀才的功名再提,这样也好看。”说到这里他停了下,见柳氏若有所思的样子,连忙又道,“咱们是嫁姑娘呢,就算是定亲,也不能寒酸了!”

“你说的对。”柳氏笑了起来,“待他真得了秀才,大家也都好看,不过这事要给两边的孩子都透透气,省的有什么误会。”

“那是、那是。”见自己的提议完全被接纳,章文庆也很是高兴。

当下柳氏就找到了倩姐,把这事情说了一遍,最后还感叹道:“我本来还有些担心,怕他少年得志忘了形,可听你爹说的那些我也就放心了。这孩子稳妥着呢。你爹说了,弘毅的才学中秀才是一定的,要中举就看运气了,再往上那真要运气特别好,否则基本是没希望。他知道要中了举就停,这就是稳妥了。难得的是就算不中他也有打算,还想着要自己存些钱再与你成亲。说句实在的,你爹就不如他,他早先要是有这条件啊……”

“娘,现在爹也不错啦。”见她又要感叹,倩姐连忙道,柳氏一笑,“是啊,我这日子,现在已经算是舒心了,你东西收拾的如何了?”

“差不多了,娘,你真不与我一起去吗?”

柳氏有些犹豫,本来倩姐要去府城,她是不打算去的,也不是别的,主要是不想再折腾了。现在在家里吃的舒服住的舒服,身边的丫头妈子都是奉承,闷了可以去找大姐二姐打打牌说说话,就是去找王夫人,也和过去大不一样了。而要再跑府城,只是来回路上她都有些受不了,何况她有去过好几次,丝毫不觉得新鲜了。但现在被女儿一问,她又纠结了,倩姐这眨眼就要说亲,再以后想陪着女儿去府城,恐怕都……

“去嘛去嘛,娘就陪着女儿一起去吧。”倩姐连忙对着她撒娇。

柳氏一咬牙:“好吧,再陪着你去一次,顺带也给你添些嫁妆。”

“娘就会来打趣我!”事情说开了,她也不怎么害羞了,只是耸了下鼻子,心中已打算好好去看看那些首饰了!

这一次再去府城,就和上次不一样了。章家自己有车,带上孙长算的已有两辆,不过他们这次去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不说章文庆这些人,就是柳氏母女就要带上一大堆。小桃红、春花、尤妈子谢妈子,孙长算的妻子曹氏也被勾起了兴致,她还要再带一个丫头,就是这些人已经要装满两辆车了,更何况这些人还要带着诸多东西,所以最后又从西门那里叫了三辆车,浩浩荡荡,走在青茗县的路上也是很招眼的了。在他们出西门的时候就有人议论:“这是哪家的车队啊?”

“那赶车的老贺我认识,这是章家的。”

“章家?哪个章家?”

“还能是哪个,开知味的那个啊!”

“章老三家的?说起来章老三这两年是发了财啊,早先还在这里支摊子,现在都能支起门面了,还请了人。我看他都快成老爷了,听说他新买的房子。啧啧,想不到这么有钱!”

“你傻了吧?章老三开知味的时候都是什么时候了?是他二哥家!章老二,章文庆!章家唯一的秀才!这也就罢了,人家现在开学馆,还教出了一个榜首的学生,啧啧啧,榜首啊,那就是板上钉钉的秀才老爷呀!这是他们家的车队,这啊,一定是送他那些学生去府城赶考呢!不知又要出几个秀才呢!”

一片羡慕声。

当然,下面也免不了要议论为什么章老三跟着他二哥没两年就发了财,跟着大哥快二十年了也还苦哈哈之类的话。不过那,就不是倩姐一家所关心的了。此时章文庆坐在车中,听着其他人议论,心中,也是说不出的得意。

一路无话,到了府城,直接下榻在雨前楼,这次是早联系好定下的房间,也没什么争执。

第二天,章文庆等人该去访友的访友,去联络的联络。倩姐等人则直接去了一笑堂,那些金光闪闪的首饰闪的柳氏几人都眼花,就连小桃红都拿出月钱买了个鎏金嵌红珊瑚的小耳钉。倩姐和柳氏更是大肆采购,不过最出人意料的还是曹氏,她竟然一口气买了两套头面!

要知道一套头面并不单是一个簪子、钗子,而是包括了耳环、步摇、项圈等等这些东西。曹氏的这两副头面,就花去了三百两!见众人的目光都转到自己身上,曹氏也有些不好意思,她红着脸,低声道:“我过去,就喜欢这些。”

倩姐走过,挽着她的胳膊:“这两年你跟着孙管事憋在县里,也着实委屈了。”

她倒不怀疑曹氏怎么会有这些钱,不提孙长算每月的月钱,就是他每年都会有个五十两的大红包,何况他们从京里过来时必没有少带。而在青茗,这些钱想花也花不了多少。

“没有没有。”曹氏连忙道,“我不知道多欢喜呢,真的,大姑娘。我、我,唉,不说别的,就是我到现在都没能给大郎生个一男半女,要在京里……”

说到这里,不免有些落寞。她和孙长算感情很好,章家母女是和善的,她上面没婆婆,下面没妯娌,还有小丫头帮着处理杂事,虽说青茗县比较简陋,想找个好首饰店都难,可日子不知多如意,就是这孩子一事,令她心焦,已经两年了呢!

“这孩子啊,就是缘分,心急不得的。”柳氏过来笑道,“看看还有喜欢的没,我送你!那个嵌珐琅的簪子怎么样?”

曹氏连忙推辞,话题很自然的转到了其他方面。从一笑堂出来,他们就到了金针坊,这是府城最大的绣纺,据说各地开的都有分店。她们这一行虽然穿戴不俗,但也没有引来特别的重视,就来了一个普通伙计接待他们。掌柜则正对一个衣着华丽,三十几许的妇人介绍着:“您看看这绣工,难得的是这构思,我知道您是绝对见过双面绣的,可这么漂亮的,我说句大话,就算是马夫人您,可能见的也少。”

那马夫人翻来覆去的看着那个扇子,扇柄是象牙的,温润如玉,一看就名贵非常,但难得的还是那扇面。小小的巴掌大的扇面,一面是两只黄鹂,另一面却是翠柳,规规矩矩的双面绣,取的还有意境。再看下面的落款,她更是心动:“这是慧绣?”

那掌柜立刻比起一个大拇指:“要不就说马夫人您见识广啊,这慧绣才兴起一年多您就知道了!可不是,这就是名动苏杭的慧绣,这次我们东家费了大力气,也才得了三件,另外两件都送到了京城,这一件就留在了这里。说句实在话,我们东家是不急着卖的,这也就是您,换成别人我根本就不拿出来。”

“我也是去年进京的时候听人说的,说是一个年龄不大的小姑娘,以一手双面针法接连挑战苏杭十二名绣法大家,胜负如何并没有对外公布,但每一个都对她交口称赞,不到一年就闯出了慧绣的名号,说她不仅绣的快绣的好,还绣的极有灵性。那一家夫人就有一个屏风,当时也是都赞呢。这个多少钱?”

“夫人您真心要的话,我也不来虚的了,一口价,两千两!”

第127章

就算是马夫人,听到这个价格也不由得吃了一惊。而一直竖着耳朵听的曹氏更是倒吸了口气。

自听到双面绣的字眼,倩姐等人的注意力就转了过来。而曹氏进章家,虽然只是个名义上的,但过去她在王家的时候,就在针线上有些名堂,对这个也有兴趣,所以刚才也跟着倩姐一起往这边凑了过来。

“两千两……这也太高了吧。”马夫人盯着那个扇子摇头,“就说这扇子极难得,这个价格也太高了些。前不久卖出的那面屏风才多少钱?还有年前张绣的挂件,我记得也不过才八百两吧,那可是百年字号!老钱,咱们是什么交情,你可不许这么唬我!”

钱掌柜大呼冤枉:“夫人,这也就是您,换成别人我还要再加个二百两。您也知道这金针坊并不是我的,所有的东西都有底价,东家也有交代,不是我想卖多少就能卖多少的。我也给您交个底,到京城的那两件都已经卖出去了,其中一件还做了安家四姑娘的嫁妆,抬进了长平候府,那个挂件卖了足足三千五百两呢!”

一番话说的马夫人两眼放光,看着那扇子更为不舍,但想到两千两,到底肉疼:“真不能再少了?”

钱掌柜摇摇头。

马夫人皱起了眉,倩姐道:“掌柜的,能不能让我看看这绣件?”

“你做什么?”马夫人身边的丫头立刻竖起了眉,喝声道,“知不知礼?我们夫人还没看完呢!”

语气相当不客气,小桃红当下就要上前,却被倩姐抬手阻止了,她只有同春花一样以“杀死你”的目光看着对方,而那边的丫头也不遑多让。

倩姐倒没生气,反而笑着开口:“你们夫人要吗?”

那丫头顿时垭口,马夫人道:“我要不要,你也要让我看完再说。”

倩姐一笑,摆出一副我看你就是买不起的姿态,马夫人咬了咬牙,到底没有豪放的喊出“我买了”这样的话,而是不再理会倩姐,转向钱掌柜:“老钱,这事我要回去再想想,你能不能等我三天?”

老钱为难的皱起眉,又看了看倩姐。马夫人心下火起,但还是笑道:“就三天,不管我要不要,都会来给你个信。你也说了,这扇子不愁卖,就三天,也不会耽误你太多。”

“可是,马夫人……”

“就三天,难道咱俩的交情连三天你都等不了?”

她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老钱也不得不应承,一咬牙:“好,我就等夫人三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