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客女也不问,安静的跟着唐宓。

唐宓一边赶路,一边左右看着,当她看到远处的点点营帐后,这才松了口气。

她果然没记错,这里便是平阳长公主练兵的地方。

“我是安国公府的唐宓,有要事求见长公主。”

刚走到路边,便有几个潜伏在草丛里的女兵跃出来。唐宓见了,一点都不觉得意外,她甚至还非常镇定的说道。

“安国公府的唐小娘子?”其中一个领队模样的人,上下打量了唐宓一番,然后对唐宓道,“跟我走吧。”

唐宓楞了一下,原以为军营重地,她一个外人贸然前来,怎么着也要先盘问一下,然后再去通传,最后由长公主决定是否见她。

没想到,对方只是问了她的身份,连验证都不验证,就直接带她进去!

唐宓哪里知道,平阳长公主因着儿子的关系,对唐宓十分感兴趣。

虽然不太可能会在军营看到唐宓,但她还是下令,不管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只要唐宓前来,都直接把人带到她面前。

“见过长公主!”唐宓按下心底的疑惑,一路跟着那女兵来到平阳的营帐里。

“无需多礼。”平阳饶有兴趣的看着唐宓。唔,不得不说,她家小子还是很有眼光的,早早的定下了唐宓这个好孩子。

啧啧,瞧瞧这孩子,长得多好啊!放眼整个京城,没有几个小贵女能比得上。

最要紧的是,这孩子聪明啊,还行事低调,处处都合长公主的心意。

现在,长公主是越看唐宓越顺眼,恨不能唐宓快点及笄,尽早嫁给李寿。

这样,她也能早一天抱上孙子不是?

平阳长公主已经开始脑补,结合了李寿、唐宓优点的宝宝,该是怎样的聪明、好看!

唐宓哪里知道平阳正对着她的脸脑补孙子什么的,她惦记李寿,顾不得寒暄,直接道,“长公主,我刚才有种不好的预感,觉得好像是十八哥哥那里出了事。”

说道这里,唐宓怕长公主觉得匪夷所思,根本不信,她又道,“长公主,我知道我没有证据,也不能确定十八哥哥到底有没有事,但——”我就是有不好的预感。

还不等唐宓说完,长公主就一脸正色,问道,“你预感十八郎可能出事了?”

唐宓赶忙点头。

长公主片刻都没有犹豫,直接命人集合亲卫,她还不忘跟唐宓解说,“十八郎今天要去疫区。京城通往疫区的道路有三条,但只有一条是官道。”

唐宓接过话茬,“老神仙坐马车,走小路不合适,所以十八哥哥他们走的肯定是官道。”

长公主赞许的看向唐宓,多聪明的孩子啊,给她当儿媳妇正合适。

公主亲卫很快集合完毕,长公主也套上铠甲,提上马槊,准备亲自前去。

在长公主踏出营帐的前一刻,唐宓略带迟疑的问了句,“长公主,您相信我的直觉?”

感觉、预感什么的太缥缈了,很多人都不会相信。

就是唐宓,她也没有十足的把握,她之所以赶来找长公主,更多的还是担心李寿,想着“没事最好,有事救人”。

长公主笑了,“我是军人,战场上,有时候直觉很重要。再者,左右没什么事,去看看又能怎样?万一是真的。我也能救十八郎一命,你难道不也这么想?”

唐宓用力点头。

长公主的笑容愈发灿烂,自己这么想,那是因为母子情深,唐宓也这般想,呵呵,就很值得玩味了!

儿砸,看来你不是一厢情愿啊。

既是救人,平阳长公主不敢耽搁,率领亲卫麻利的上了马。

唐宓也想跟着,却被长公主拦了下来,“战场无眼,你还是回京里吧,不管事情如何,我都会给你消息,你只管放心。”

也对,自己的武力值自己清楚,小打小闹还行,真若放到你死我亡的战场上,还真不行!

唐宓被长公主说服了,带着两个客女朝京城赶去。

路上,唐宓的脑子也没闲着。二九兄没出事也就算了,如果真的出了事,问题就有些严重了。

要知道,二九兄可是护送老神仙去治疗瘟疫的,这般还有人刺杀,那就是说,有人不想朝廷能平复灾区的祸事!

细思极恐啊,唐宓不敢再往下想了。

她不知道的是,在京城的某个角落,正有人在酝酿一波流言,这则流言非常可怕,还涉及到了她......

第182章 风起

平阳长公主率领亲卫,很快便赶到了京城通往疫区的官道上。

别看她刚才跟唐宓说的那般笃定,但心里对唐宓的话仍是半信半疑。

还是那句话,直觉什么的太抽象了,很难让人百分百确信!

不过,事关自己唯一的儿子,哪怕白跑一趟,平阳也不会有什么怨言。

一路上,她甚至还不住的催促,生怕因为自己的缘故而让儿子有什么意外。

“公主,有情况!”平阳身后一个健壮的汉子抽了抽鼻子,面色凝重的说道。

“怎么了?”平阳的心悬了起来。

“有血腥味儿!”健壮汉子又仔细闻了闻,一指前方,“距离咱们这儿不到一里地。”

平阳长公主知道自己属下的能力,他说有血腥味儿,那一定有流血事件。他说不到一里,那就绝不会超过一里。

再联想到唐宓说的话,平阳哪里还敢耽搁,双脚用力一踢马镫子,喊了一声“驾”,人便已经冲了出去!

随着距离的缩短,不用属下提醒,平阳长公主也察觉到了不对劲,因为她隐隐的听到了喊杀声、惨叫声,以及兵器碰撞的声音。

更令平阳胆战心惊的是,她在路边看到了零星的尸体,其中便有李家部曲装扮的人。

“十八郎!!”平阳的眼睛都要红了,举起马槊,狠命的向前冲去。

终于赶到近前,平阳看到了让她目眦欲裂的一幕——

官道上横七竖八倒着二三十具尸体,七八黑衣人手持利刃正在围攻一个浑身是血的男子。那男子不是别人,正是李寿。

面对几个人的围攻,李寿明显的露出了疲色,他挥刀的动作都有些迟钝。

那些黑衣人接到的是必杀令,下手格外狠。眼见李寿支撑不住,其中一人抓住空档,一刀劈向了他的后心。

平阳赶到时,正好看到这一幕。

“十八郎,小心后面!”平阳一边喊,一边挥舞着马槊,直接杀进了战圈。

平阳的亲卫也拍马赶到,其中有几个拿着强弓,见此情况,片刻都没有犹豫,纷纷弯弓搭箭。

嗖、嗖、嗖~

箭矢划破空气,狠狠的刺入皮肉里。

李寿这次一共带了二十个护卫,遭遇截杀的最初时间里,便折损了大半。

李寿担心老神仙,就让仅剩的几个护卫去保护马车,而他自己去迎战几十号刺客。

所幸李寿的武力值不低,在人群中左劈右挡,硬是坚持了半个时辰。

但,现在,他早已筋疲力尽,全靠一股子劲儿强撑着。饶是如此,在听到那声“小心后面”的时候,他也没有力气转身去抵挡了。

就在黑衣人的刀尖即将刺到李寿的身上时,一支箭从黑衣人的太阳穴射了进去。

平阳也已经杀了过来,她如同煞神降临,一杆马槊上下飞舞,一个个黑衣人被挑飞出去。

有了平阳一行人的加入,短短的时间里,七八个黑衣人,除了一个刻意留下来的活口外,其他人全都死了。

李寿丢掉手里的横刀,一屁股坐到了地上。

呼、呼~~

累,他真是太累了。

“十八郎,你哪儿受伤了?怎么全身都是血?”平阳跳下马背,三步并两步的来到近前,上下打量着李寿。

最后,她的目光落到了李寿的胸口上,这里的衣服有个破洞,边缘处还有血迹。

单看形状,平阳就可以断定这是箭伤。

箭矢的穿透力强,能在衣服上留下这样的破口子,平阳肯定那支箭射出来的力度绝对很强,强到足以射穿胸口!

平阳的心提了起来,直接扑到儿子身边,伸手去摸他的胸口。

李寿有些不自在的躲开亲娘的手,讪讪的说,“阿娘,我没事。”

平阳的手指戳了戳那个破洞,“这还没事?别告诉我,这是敌人用刀尖划破的,你阿娘我驰骋沙场二十多年,伤口是什么样的兵器造成的,我一眼就能看出来。”

李寿当然知道自家阿娘的厉害,他赶忙说道,“确实是挨了一箭,不过,儿子幸运,那箭好巧不巧的射在了这个护身符上。”

说着,李寿从脖子上拽出一根红绳,红绳下端系着一个仅剩一半的白玉葫芦。

“护身符?你哪来的?”平阳狐疑的看着那葫芦。

“别人送的。”李寿一脸得意。

得,平阳知道了,是唐宓送的。

不过,事情真就这么巧?那箭头射到了玉葫芦,偏离的方向,李寿侥幸逃过一劫?

平**本不相信儿子的说辞,因为衣服的破口真心不像他若描述的那般啊。

但,儿子既然不想说,平阳也不会逼问,她叹了口气,道,“那孩子救了你两次啊。”

“啥?”李寿一时没反应过来,但很快,他就明白了,“阿娘,您是说,您会来这里,是因为胖丫头?”

平阳点点头,将唐宓来找她的是简单的说了说。最后道,“没想到那孩子的直觉这么准。”

说到这里,平阳看了眼李寿,认真的说道,“看来,那孩子是真把你放在了心上啊。”

李寿一扬下巴,表情很是欠揍,“那是,我跟胖丫头多少年的感情了,自是深厚!”

平阳看不过李寿臭屁的样子,兜头泼了盆冷水,“感情?也对,你们两兄妹的感情确实不错。”

哼,臭小子,得意什么,没听到人家唐宓一口一个“十八哥哥”吗。

而且平阳看得清楚,唐宓提起李寿的时候,眼底满是澄澈,分明就是情愫未开的样子。

想要从“十八哥哥”变成“十八郎”,这小子且有得忙哩!

李寿的笑脸一僵,旋即梗着脖子的说道,“兄妹怎么了——”情哥哥也是哥哥!

李寿的话还没说完,贾罡便凑了过来,“我说,你们母子两个的体己话说完了没有?咱们还要赶路呢。”

平阳赶忙给贾罡见礼,这位可是她的救命恩人啊。

而后,转身对李寿道,“你的护卫就剩下几个了,路上不安全,我亲自护送你们过去。”

李寿摆摆手,“阿娘,这件事不太对劲,我总觉得还没完,或许那些人的下一个目标是京城,阿娘,您还是赶紧回京吧。”

都是聪明人,有些话根本不用说太透,平阳衡量了一下轻重,点头,“好,我先回京。不过,这些亲卫你带着,万一路上再有情况,也好有个帮手。”

李寿没有拒绝,收拾了一下,将老神仙扶上马车,带上公主府的亲卫,一路朝疫区赶去。

目送一行人远去,平阳扫了眼地上的死尸,神情很是凝重......

第183章 云涌

“哎,听说了没有,安国公府分家了。”

“这有什么啊,树大分枝,他们家太夫人没了,也该分家了。”

“哼,你懂什么啊。他们家太夫人都没了好几年了,怎么早不分家,晚不分家,偏偏这个时候分?”

“你是说,这里面有问题?”

“有问题?哼,我告诉你吧,问题大了去!”

“快说快说,到底有啥问题?”

“你知道安国公府有个唐小娘子吧?”

“知道啊,咱们京城有名的神童,前些日子她不是还智斗胡使吗?怎么,王家分家,竟是与她有关?”

“没错,就是跟她有关。我告诉你说,这位唐小娘子从小就喜欢养小动物,什么白鹅、鹦鹉、蛇,她都爱养,最近更是养上了老虎。”

“哈?老虎都敢养?啧啧,这位唐小娘子真厉害!”

“老虎算什么?她连疫区逃出来的野猫都敢养哩——”

“啥?疫区逃出来的野猫,那、那会不会也被传染了瘟疫啊!”

“那可不好说。人家是豪门贵女,连太医都惧怕她家的威势,硬是说那只猫没事,任由唐小娘子将那只猫养在家里。”

“什么?她不要命了啊。那可是从疫区逃出来的活物啊。真要有个万一,慢说她自己遭殃,就是整个国公府都跟着倒霉哩。”

“所以啊,安国公府才忽然分了家。也是,谁人不惜命?换做是我,我也宁可分家搬出去,也绝不跟瘟疫沾边儿。”

“王家的其他人岂不太可怜了?”

“他们可怜什么?自家人作孽,自家人受!要我说啊,最可怜的还是住在王家周围的邻居。你想啊,那野猫野惯了,怎么关得住?一个不留神,钻到别人家,啧啧——”

不知从哪里传出来的,不到一日的功夫,整个京城的各大茶楼、酒肆里,进行着无数个跟上面相似的对话。

平阳将留下的那个活口带回军营,一番拷问,终于撬开了他的嘴。

只可惜,这个活口只是最外围的小喽啰,知道的并不多。

但平阳从他交代的内容中,还是找到了蛛丝马迹。

事情果然不简单!

平阳立刻召来自己的副将,仔细的做了一番安排。

而后,平阳便带着三百甲士往京城赶去。

等到她抵达京城的时候,已经是傍晚时分。

平阳正准备去太极宫,结果却听到了一个流言:安国公府的唐小娘子蛮横娇纵,故意豢养疫区逃出来的野猫,逼得王鼎、王怀恩两家宁可分家,也要搬离国公府,以躲避疫病!

平阳皱起眉头,“猫儿不是这样没分寸的孩子,这是谁往她身上泼脏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