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宓了解李寿就如同了解她自己,知道这位不是个善罢甘休的人。

李寿讪讪一笑:…

那啥,娘子,你说晚了,我、我已经出手了!

第347章 老婆奴?

唐宓木着一张脸,很是无语的说道:“你做了什么?”

她和李寿彼此了解,只看李寿那表情,她便知道这位已经下手了。

李寿揉了揉鼻子,嘿嘿笑着打马虎眼:“其实我也没做什么——”

李寿没说谎,他确实没有针对钱娘子做什么,只是挑选了几个小厮。

过去李寿虽然回归李家,但并没有常住在家里。要么去宫里,要么去公主府,在李家,只是偶尔住那么一两天。

因为不常住,所以李寿便没有在李家挑选太多的奴仆。他身边的人要么是平阳给的,要么是圣人赐的,要么是他这些年暗自培养的势力,这些人加起来足足有二三百人,完全够用。

不过现在不一样了,他娶了妻,要在李家常住,身边少不了跑腿的人。而这些简单的差事,如果用平阳、或圣人给他人来做,未免有些大材小用。

李寿早就想过了,要在李家的世仆中挑选几个做小厮。

只是,这事并不急,李寿原想着跟唐宓商量过后,然后再随意挑选。

但今天早上他亲眼看到钱娘子居然敢给他的猫儿挖坑后,顿时来了主意,回去后便命人去寻大管家。

“大管家人老成精,给了我二十个人选,基本上都是李家世仆,祖上几辈子都是李家部曲或客女,其家庭网络在李家更是四通八达,”

李寿细细的将这件事说了出来。

唐宓微微颔首,“嗯,这样的人最适合做小厮,因为他的消息足够灵通,办起事来也异常便利。”

种花家永远都是个人情社会,特别是李家这样的大家族,无论是主人间还是仆役间的关系都很是复杂。

一个毫无根基、毫无关系的人,在李家根本寸步难行。

左右李寿也不需要那些小厮做什么机密事,只需跑个腿儿、传个话儿,自然是什么人方便用什么人。

听李寿提起这事,唐宓已经猜到了李寿的做法,“想必李大管家给你的名单里,应该有‘四房’内院管事娘子家的子侄,而你选了其它几家的人,独独漏下了钱娘子?”

李寿脸上做出夸张的表情,给唐宓点了一个大大的赞,“哎呀,我家猫儿怎么就这么聪明?!没错,钱氏不是想给自己的小儿子谋个好前程嘛,我偏偏让她眼看着最好的机会从她手里流走!”

相较于在什么茶水房当差,跟着李家未来的主子当亲随,才是真正的有前途。

瞧瞧李家现在的大管家,当年不就是老祖宗的贴身小厮吗。

现在人家是什么状况?

一人之下、数百人之上,威风赫赫,就连那些年轻的主子见了李大管家,也要客气的喊一声“阿叔/阿爷”哩!

李大管家还有自己的私宅,子孙中有出息的,被老祖宗开了恩,除了奴籍去外面要么经商,要么做官,别提多风光了。

…奴婢做到李大管家这个份儿上,那才是真正的厉害啊。

好吧,李寿现在还年轻,距离他成为李家的家主还有几十年要等,但李寿本身也不差啊,堂堂大梁安西侯,在平康坊还有自己的侯府。

跟着这样的主子,哪怕他一时还成不了李家家主,但前程绝对差不了。

没准儿,他们就是下一个李大管家哩!

不得不说,榜样的作用非常强大。

李十八郎选小厮的消息一传开,李家的仆役们便纷纷行动起来。

只是,还不等他们做什么,李寿就迅速的敲定了名单:尚衣房楚娘子的次子,李二;尚食房魏娘子的娘家侄子,魏五;尚宝房杨娘子的幼子,柳三;李大管家的外孙,牛大。

四个人,都是李家的世仆,祖上好几辈子都在李家当差,不管谁见了这份名单,都会心服口服。

惟独钱娘子。

“四房”四个内院管事娘子,其它三人的子侄全都被李寿挑中,独独漏掉了她的二郎!

特别是魏娘子,她们家入选的不是亲生子,而是个侄子啊。

钱娘子不蠢,李寿这般明晃晃的打脸,她除了一张老脸被抽得生疼外,心里更是疼得滴血。

呜呜,我的好二郎啊,是阿娘害了你啊!

十八郎,十八祖宗,老奴错了呀,老奴不该瞧着十八娘是新妇就欺负她啊。

钱娘子不顾其他仆妇幸灾乐祸的表情,肠子都要悔青了,关在自己屋里狠狠哭了一场,暗暗的下定了决心。

这日清晨,众人齐聚桂院议事厅。

唐宓坐在主位上,掩嘴打了个哈欠:不行,她必须尽快理顺这些庶务,然后放权给四大丫鬟。否则,整日这般早起晚睡,她也受不了。

相较于之前的表面恭敬,今天的仆妇们看向唐宓的目光满是敬畏。

或许,她们怕的不是唐宓本人,而是那个站在唐宓身后,肯为她撑腰的男人。

有人说过,宅斗宅斗,真正斗得不是女人,而是男人。

只要男人无条件的信任、支持自己的妻子,那么婆媳、妯娌之间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的争斗。

仆役们就更不是什么问题了。

这么说可能对女人有些残酷,但事实就是如此:在古代,男人的态度,决定了女人在这个家庭的地位!

今天的事务依然很多,第一个站出来的还是钱娘子。

不过,这次她不是来找茬的,而是表忠心的。

依然是李家的姻亲有喜事,依然是草拟礼单,钱娘子却无比恭敬的捧上礼单,还详细介绍里为何送这些礼物,并细说李家和这位姻亲的关系。

而她说的这些门道,并不是外人可以轻易打探得到的。

钱娘子姿态放得很低,可以说是百般讨好。

说实话,就算是顾氏当家,钱娘子也没有这样卑躬屈膝过。

对于钱娘子如此明显的变化,唐宓并没有任何表示,命人接了礼单,淡淡的回应钱娘子的种种曲意讨好。

众人将这一切全都看在眼里,心里嘲笑钱娘子的同时,也不禁暗暗警觉:十八郎如此明晃晃的给十八娘撑腰,她们还是在十八娘跟前小心些,没得惹怒了未来家主,自己没脸不说,还要连累家里人!

仆妇们不但自己心生警觉,还悄悄提点姻亲好友。而她们都是世仆,姻亲遍布整个李家,所以很快,李家的下人间便传遍了——

十八娘,不好惹!

很快,柳氏也听说了,她不禁沉下脸来,扭头对身边的心腹婆子骂了句,“啐,好好的郎君,竟成了个老婆奴!”

第348章 毒瘤

人常说,感情都是处出来的。

柳氏是李寿的嫡亲祖母,可硬要说柳氏对这个不在自己身边长大的孙子有多么深厚的感情,柳氏自己都不信。

柳氏“疼爱”、看重李寿,更多的是因为老祖宗和李祐堂看重他,还有就是为了李寿是所有孙儿中最出色的那个,有这样一个孙子,柳氏脸上也有光彩。

而感情什么的,柳氏对李寿真心没有多少。

如今,李寿摆明车马的要帮唐宓撑腰,虽然没有故意针对她这个祖母,可柳氏心里还是很不舒服。

想了想,柳氏对心腹道:“去,把十八郎给我叫来。”

她必须告诉十八郎,作为男人,他应该去外面拼搏,而不是像个没用的老婆奴一样,整日守着娘子,为了女人的那些鸡毛蒜皮而费心。

王氏倒是非常羡慕唐宓,“十八郎竟这般为她着想,唯恐她受了半点委屈,她果然有福气。”

不像她,有夫君等于没有,别说给她撑腰了,只要别给她惹麻烦、丢脸面,就算是心疼她了!

李敬轩偏宠小袁姨娘,对王氏很是冷淡,别人不知道,许妈妈却十分了解。

一想到自家娘子嫁到李家后受的委屈,许妈妈就很是心疼。

偏偏李敬轩的偏心就放在那里,许妈妈想劝慰王氏都找不到合适的话。

想了想,许妈妈只好将抬出李远章,“娘子还有二郎呢,二郎聪慧,又肯用功,他日定能有大出息。”

果然,提到出色的儿子,王氏眼中的惆怅与黯然顿时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骄傲与喜悦,“二郎的书读得确实不错。”

她昨天带着儿子回了趟娘家,嫡兄当场考校了儿子一番,然后道:“二郎的基础打得不错,不过,想要在科举中拔得头筹,略欠些火候,还需要再努力。”

王澹还提议,最好给李远章寻个名师,好好的单独教导一番。

不是说李家家学里的先生不好,而是家学里的学生太多了,先生根本就照看不过来。更做不到一对一的辅导。

王氏再能干,也只是个内宅妇人,去哪里给李远章寻找名师?

王澹倒是可以帮忙,但也仅止于“帮忙”。

他毕竟只是李远章的舅父,还不是嫡亲的,到底隔了一层,实在做不到对李远章掏心掏肺。

让李敬轩出面?

王氏自己就否决了这个提议。

小袁姨娘所出的李远文比李远章大了一个月,听说书读得也不错。

如果遇到了好先生,王氏猜都不用猜就能断定,李敬轩定会让李远文拜师。

就算是李敬轩难得良心发现一回,有意将先生留给她的阿章,小袁氏只需梨花带春雨的嘤嘤两声,李敬轩便会改了主意。

不是王氏把李敬轩想得太坏,实在是成亲十二三年,这样的事情发生得太多了。

多到王氏都习惯了!

所以,她宁肯极力讨好嫡母、嫡兄,让王家帮衬自己的儿子,也不寄希望于李敬轩这个伪君子!

“唉,只可惜没有好先生。”

王氏一想到这些,心里就乱麻一般,也就没心思八卦李寿和唐宓。

等等,李寿?唐氏?!

王氏拿着帕子的手猛地收紧,如果她没有记错的话,李寿和唐宓都是海内名士李克己的学生。

李寿又身负圣恩,交友广泛,他、他应该认识不少名师吧?

这个想法猛然在王氏脑中发芽,很快就疯长起来。

李寿这般看重唐氏,唐氏又急需在李家站稳脚跟,那她是不是可以——

王氏的眼睛眸光闪烁。

好半晌,她才呼出一口气,让自己镇定下来。

“许妈妈,你再安排人去跟阿韩聊聊天儿,必须让她知道李家家学碰不得。”

嫁入李家这些年,王氏虽然没有管过家,但她耳聪目明心思玲珑,将李家的许多事都看在了眼里。

再加上她不管家,反倒能以旁观者的身份看清许多事。

李家家学是李家最要紧的一处所在,族中不少学识渊博的人都在学里任教,师资力量不是一般的雄厚。

有些专业的书院都未必比得上。

所以,李家家学在京城颇负盛名,不止李家子弟在里面上学,李家的姻亲故友也会将家中孩子送来读书。

人多了,问题也就多。

其中最严重的问题,便是耗资靡费。

李家先祖重视教育,知道人才对于一个家族的重要性,创立了家学,并立下祖训,倾尽全族之力也要确保家学的正常运行。

当然了,李家家大业大,根本无需倾全族之力。但家学里的待遇确实极好的。

族中子弟,不论嫡支旁支、嫡子庶子,只要一心求学,都可来家学读书。而在家学里,笔墨纸砚、点心茶水、夏冰冬炭,全都是免费的。

而且,学得好的,还有奖励金可拿。

李氏先祖这般规定,原是为了鼓励子弟读书,确保没落的旁支也有崛起的机会。

但几百年过去了,李家子孙繁茂,其中有成才的,也有不成器的。

某些不成器的子孙,日子过得艰难,却不思进取,整日想些歪门邪道,将主意打到了家学上。

家学里的东西,全都不要钱啊。

有的人,早已过了求学的年纪,三四十岁的人了,为了免费的吃食、冰炭,也要赖在家学里。

还有更大胆的,直接勾结家学的管事,以次充好、虚报账目…

家学已经变成了吸血鬼,不断的从李家吸取银钱,俨然成为李家最大的问题。

柳氏刚刚当家的时候,就曾经想过裁减家学的用度,结果被族人告到了老祖宗跟前,在众族老的“哀求”下,老祖宗只得训斥了柳氏。

柳氏丢了个大丑,自此再也不敢提“裁减”二字。

顾氏当家时,被人撺掇“革新”,也险些在家学这个泥坑栽跟头。

如今轮到唐宓管家,王氏担心,会有人不甘心看到她顺利接管李家中馈,而故意透出家学的问题。

然后让唐宓去趟家学这摊浑水。

若是唐宓败了,自然会落个没脸的下场。

若是唐宓侥幸成功了,那对李家而言,不啻于割掉了最大的毒瘤!

第349章 我们不一样

说家学是毒瘤有点夸张,但它却是成为了李家当家主母眼中最棘手的问题。

碰不得。

可放任不管,又于心不甘。

毕竟家学所耗费的银钱全都是李家的,这一笔开销,若是节省下来,完全可以置放置地。而不是被一群不知感恩的白眼狼任意挥霍。

王氏作为庶子媳妇,没有资格管家。

可她也是李家的一份子,眼看着李家的银钱就这么被人浪费,说不心疼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