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她看出一向好脾气的唐宓是真的恼了那个什么牛二,给黄一发完信息,又悄悄给京郊的李寿写了个纸条。

“娘子,庄子上送了新鲜的羊肉,您看中午怎么吃啊?”

阿韩从外面进来,喜滋滋的跟唐宓说道。

“哦,有新鲜的羊肉?”

阿娘说过,唯爱与美食不可辜负,生气也不能忘了美食啊。

再者,冬日正是进补的日子,羊肉什么的最是合适。

一想到田庄上养的羊,唐宓就觉得口齿生津。

“把羊肉冻起来,然后做成肉卷,中午咱们吃火锅。”

唐宓记得,她的嫁妆里,还有阿娘给她的几个铜火锅哩。

嫩嫩的羊肉放在外面冻起来,然后用特制的刨子轻轻一刨,便是薄薄的羊肉卷。

家里的高汤都是现成的,再调上蘸料,配上新鲜的蔬菜、豆腐、丸子…

那美味,想想就流口水啊。

呲溜——

阿韩摸了摸嘴角的口水,她可是吃过羊肉火锅的,那味道,啧啧,让人回味无穷啊。

唐宓见她憨憨的模样,顿时笑了起来,心里却有些遗憾:唉,这么好的东西,可惜二九兄不在家啊。

中午时分,食案上放着热气滚滚的铜火锅,火锅周围放着一圈的小碟子,碟子上放着羊肉卷、各色蔬菜、豆腐、鱼肉丸子。

唐宓拿起筷子,正欲开吃,门口却响起一记熟悉的声音,“我回来的正是时候啊…”

第370章 算账

“十八郎,你回来了?”

唐宓喜出望外,放下筷子,起身相迎。

李寿裹着一身的寒气,他将大氅解开,丢给丫鬟,用力搓搓手、搓搓脸,然后才就着丫鬟捧上来的热水洗了手、擦了脸。

他笑着对唐宓道:“都说来得早不如来得巧,猫儿难得吃一次羊肉锅子,偏巧我就回来了。”

唐宓亲手递给他一碗热茶,“可不是,偏你腿长。快坐下,好好暖和一下。”

李寿端着茶碗,喝了一口,热热的茶汤滑入肠道,瞬间让他整个人都觉得暖暖的。

走到食案前,李寿坐到唐宓对面的位置上。

他探头看了看案上的一圈碟子,又嗅了嗅火锅里翻滚的高汤,“嗯,真香。这是岳母大人食谱上的佳肴吧。”

大梁也有类似火锅的吃法,不过用的不是这种小巧的紫铜火锅,而是略显笨重的铜鼎。

而且,大梁的羊肉铜鼎也没有唐氏火锅这么多的花样。

又是蔬菜、又是肉卷、又是丸子、又是各种豆腐,还有更加入味的蘸料,真是吃一次就能上瘾。

李寿自幼与王家交好,又跟王令仪兄妹是同窗,这些年没少在王家蹭饭,自然也吃过唐氏羊肉火锅。

啧,真真美味啊。

“庄子上刚送来的羊肉,最是鲜嫩,你快尝尝。”

唐宓将羊肉、丸子、豆腐等比较难熟的食材放进火锅,待滚一个开锅后,又将各色蔬菜、菌菇放了进去。

李寿自然不会客气,抄起筷子,夹起羊肉卷,不过他没有放到自己的蘸料盘里,而是先给了唐宓。

唐宓笑着吃了,也给李寿夹了一筷子。

夫妻两个明明可以自己吃,却非要相互喂食,吃个火锅也能吃出蜂蜜的味道。

火锅里的炭火燃得很旺,锅子的食材在奶白色的汤汁里翻滚,升腾起丝丝热气。

唐宓和李寿越吃越热,身上、鼻尖全都是汗。

“呼,好撑!”

火锅这种东西,吃过的人都知道,很容易吃撑。唐宓放下筷子,用温热的湿帕子擦了手和脸,很没有形象的靠在了隐囊上,精致的小脸上满是餍足。

“过瘾,真是过瘾啊。”

李寿的饭量比唐宓大得多,吃光了小碟子里的肉菜,又让丫鬟拿了些手擀面丢到锅子里,蘸着酱料,将面条全部吃完。

他长长吐了口气,满足的只想打嗝。

果然,在魔性的火锅面前,名士、淑媛也很难保持形象啊。

“你怎么回来了?”

唐宓已经隐约猜到了李寿为何归来,但还是问了一句。

李寿没说话,待丫鬟将食案撤下去后,他也歪倒在唐宓身边,一只手肘撑着腮,他静静的看着唐宓。

好一会儿,他忽然开口,“猫儿,咱们从李家搬出去吧。安西侯府一切都收拾妥当,咱们随时可以入住。”

唐宓楞了一下,旋即问道:“好好的,为什么搬家?”

她的心里却震动了一下,她知道,定是李寿知道了那些污糟事儿,心疼她,所以才主动提出要搬家。

“这也是好好的?”李寿从怀里掏出一叠纸,放到唐宓身上,“先是花房陷害,接着又是黑衣人行凶,我竟不知,堂堂李家竟有这么多魑魅魍魉。”

他娶猫儿,不是为了让她受苦,更不是让她无端遭受陷害。

李家,远比他想象的龌龊不堪。

他实在不想让猫儿在待在这里了。

“黑衣人不是太夫人的手笔,”唐宓忍不住为柳氏辩驳了一下,“他们是——”

李寿抬起手,打断唐宓的话,“我知道他们都是什么人。可这并不能抹杀她对你的恶意算计!”

行凶未遂就不是犯罪了吗?

如果不是他事前安排了暗卫,哪怕没有那些黑衣人,等待猫儿的将会是什么?!

平康坊!

呵,牛二那贱奴居然敢勾结泼皮,裹挟他的猫儿去平康坊的酒楼、伎馆?

一想到这些,李寿俊逸出尘的脸上满是杀意腾腾。

更多的,则是愧疚。

他放不开自己的姓氏,想要振兴自己的家族,所以明知道李家是个坑,也要住下来。

却生生连累了她的猫儿。

猫儿自落地后,就被岳父岳母娇宠着,长这么大,何曾受过半点委屈?

这样一个娇娇女,为了他,却要忍受这些。

他,真是太自私了!

唐宓没有去看那些纸,撑起身子,伸手握住李寿的手,柔声道:“二九兄,你心疼我,可我也心疼你啊。”

她和李寿相交十多年,他有什么愿望,她如何能不知道?

“再者,我也没有受到任何伤害,”

唐宓不想看到李寿痛苦的样子,故作轻松的说,“你提前安排了黄一他们,我身边还有黄四娘和黄六娘,那些人,根本就伤害不到我。”

“还有家里——”唐宓越是体贴,李寿越是难受。

虽然谁家也不能避免婆媳、姑嫂、刁奴欺主这些问题,但李寿还是想让唐宓过得舒坦、顺心,而不是整天为了这些乌七八糟的事费神。

“家里的事也没什么,有你撑腰,谁都不敢给我脸子瞧,”

唐宓提起这些事,一脸的不在意,“另外,现在这些事已经不归我管了,日后我只管待在桂院过我安生日子就好。”

李寿仍在犹豫,“李家太乱了,到底不如在咱们自己侯府住得舒心啊。”

唐宓摇头,“这里也是你的家,二九兄,你不用太自责。话说女子只要嫁人,就定会遇到种种问题。”

就算她没有嫁给李寿,而是嫁给了顾寿、柳寿之类的贵公子,难道就没有问题了吗?

婆家不是娘家,翁婆也不是亲生父母,没有人会无条件的喜欢她、宠溺她!

李寿深深的看着唐宓,清澈的杏眼中,他的人影清晰可见。

“好了,你还要忙外面的差事,不要为了这些琐事耽误了正经事。”

李寿终于被唐宓说服了,不过他却不肯就此放过那些人。

“猫儿,你且等等,我去一趟百忍堂。”李寿抄起那些纸,一脸的冷血与狠戾。

牛二敢算计唐宓,就是死了也不能抵罪。

柳太夫人受了重伤,如果让她知道,她的这场无妄之灾是牛二间接引来的,她暗自懊悔的同时,会不会气得要将牛二鞭尸?

李寿表示,他很期待看到自家阿婆得知真相后的反应…

第371章 阿娘来了

柳氏,果然很生气。

“什么?牛二竟敢勾结坊间闲人,继而招来阿史那部落的歹人?”

柳氏刚刚吃了药,正准备午休,被孙子的一番话气得眼都红了,她一边说,一边嘭嘭的捶着床榻。

李寿坐在榻前,手里捏着一沓纸,故作心疼的说道,“孙儿听说阿婆受了重伤,连夜命人去调查,这些便是黑衣人、跟牛二接洽的市井闲人等的口供。”

柳氏只是腿受伤了,两只手还能动弹,她接过那些纸,细细的看起来。

越看,她的脸色越难看。

牛二借着给她办事的机会,夹杂私货,却引来了跟李寿有仇的胡人!

牛二跟唐宓有仇,柳氏自是知道的,否则她也不会找他来办这事。

只是,柳氏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牛二竟这般胆大,居然想趁机毁了唐氏的清白。

如果他真的能行也就罢了,偏偏空有胆量却没有算计,最终人家唐氏毫发无伤,她柳氏却磕伤了头又摔断了腿!

至于牛二,更是直接奔赴黄泉!

“阿婆,这牛二太可恨了,”李寿仿佛没有看到柳氏阴沉的面色,继续拱火,“咱们李家待下人一向宽厚,没想到,这牛二不但不感恩,反而掉过头来算计主人。”

额头肿了个包、断腿疼得让人只冒冷汗,养尊处优几十年的柳氏,何曾受过这样的苦?

说她不恼怒牛二,那是不可能的。

之前她只当是受了唐宓的连累,并没有往牛二身上想。

如今有了切实的证据,柳氏才知道,原来自己这场劫难,却都拜牛二那个贱奴所赐!

“没错,确实可恨!”柳氏咬牙切齿的说着。

因为怀疑受了唐氏的连累,柳氏连这个孙媳妇都能记恨,就更不用说一个卑贱的奴婢了。

“来人,告诉萧氏和顾氏,牛二勾结歹人谋害主家,死有余辜!”

柳氏叫来她内院的管事婆子,恨声说道:“这样的刁奴,没有丢到乱葬岗去喂野狗,已是我李家仁厚了。还厚葬?还给抚恤?呸~~”

管事婆子跟牛二一家关系还不错,但眼见柳氏气得狠了,她根本就不敢帮牛二求情。

“还有他的家人,统统给我撵到庄子上去,一个都不许留在京里。”柳氏赤果果的迁怒了。

管事婆子赶忙称是,心里暗道:唉,牛家的,彻底完了!

李寿看得很欢乐,脸上仍做出愧疚的模样,“阿婆,都怪孙儿不好,数次去草原作战,跟胡人结下了死仇,这才招来这场灾祸——”

李寿的意思很明白,黑衣人是他招来的,柳氏想迁怒只管迁怒与他,别怪毫无关系的人(也就是唐宓啦)。

柳氏确实有些怪李寿,但这话却说不出口。

她总不能说,你不该去西北,不该跟胡人打仗吧。

若是她说了这话,慢说老祖宗,就是李祐堂也饶不过她。

李寿的爵位是什么?

安西侯啊!

安西、安西,李寿正是在草原上悍勇杀敌,才得到了这个安西侯!

果然,李寿的话还没说完,便被一脚踏进来的李祐堂接住了话茬,“十八郎这是说的什么话?这件事罪魁祸首是那些胆大妄为的胡人,帮凶是牛二这贱奴,与你有何相干?”

李寿是李家第四代中最出色的人,对于这个孙子,李祐堂只有满满的骄傲!

“孙儿见过阿翁。”

李寿是练武之人,耳力远超常人。李祐堂刚踏上台阶,他便听到了动静,所以才故意说出那句话。

祖父确实没让他失望啊。

柳氏心里那个堵啊。

自己不责怪,和别人逼着不能责怪,绝对是两个概念。

眼角的余光瞥到柳氏那便秘一样的脸色,李寿愈发满意了。

跟李祐堂闲话了几句,李寿便告辞了。

走出寝室,李寿还隐约听到李祐堂跟柳氏说话,“…十八郎为李家支撑门庭,不为别的,单冲这一点,你也要对十八郎好一些。”

“我对他还不够好?”柳氏气得都忘了控制音量。

“你若真的对他好,就不该故意为难唐氏!”李祐堂可不是老糊涂,老妻的小动作,根本就瞒不过他。

“我——”柳氏卡壳了。

“还有,不是说好让唐氏管家的吗?怎么还不到半个月,你就把管家权交给萧氏和顾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