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回程的时候,车夫无端改变了路线,还恰巧就在那个小巷子遇到了袭击。

这、这——

饶是唐宓冷静聪明,也忍不住开始胡乱脑补了。

莫非,今天下午的事,还有柳氏的手笔?

想到这个可能,唐宓有些坐不住了…

第368章 潜伏的敌人

买凶杀人,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内宅争斗了!

但很快,唐宓就自己推翻了这个猜测,柳氏实在不像是能办出这种事的人。

再者,柳氏可是这次事件中唯一受了重伤的人哪。

那些黑衣人如果真是柳氏派来的,那么他们应该不会一箭秒了柳氏的车夫,让柳氏陷入危险之中。

唐宓眯着眼睛,手指轻轻摩挲着熏笼的纹路,她的大脑开始飞快的运转。

很快,她猜到了一个可能:柳氏确实在路线的事情上做了手脚,却被人钻了空子。那些黑衣人应该与柳氏无关。

唐宓有些无语,因为如果她的这个猜测是真的,那么柳氏、柳氏,就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啊。

原本还觉得柳氏是受了她的牵连,现在看来,柳氏根本就是自作自受。

就在这时,一个身着碧色丫鬟服饰的年轻女子走了进来,她手里拿着一个特制的竹筒。

“娘子,黄一有消息传来。”碧衣女子躬身回禀道。

唐宓点点头,慵懒的从熏笼上抬起手,接过那只竹筒,解开,拿出里面的纸条。

“四娘啊,在李家可还习惯?”唐宓没急着展开纸条,而是跟碧衣女子聊起了天。

“习惯,桂院上下待婢子都很好。”碧衣女子,也就是黄四娘,原本是李寿豢养的暗卫,唐宓嫁入李家后,便被李寿送到了唐宓身边,顶着丫鬟的名儿,实则是女护卫。

与黄四娘一起的,还有黄六娘。

两人十六七岁的年纪,长得很普通,就是那种丢到人群中便找不到的长相。

不过,别看她们长得不起眼,功夫却十分了得。

李寿曾经跟唐宓说过,她们两姐妹可以抵得上十几个唐氏客女。

唐家客女可是按照兵法操练出来的女战士,黄四娘和黄六娘能以一当十,足见其厉害。

今天下午遭遇袭击,唐宓之所以不担心,黄家姐妹便是她的底气。

只是,还不等黄家姐妹出手,隐在暗处的黄一他们便抢先出手了。

唐宓记得黄一他们还带走了一个活口,看来,他们已经拿到了口供。

展开纸条,唐宓细细的读了起来。

“竟是阿史那部的余孽?”

唐宓的眉头微微蹙起,庚辰之乱,除了造反的两王和诸世家,圣人还将阿史那部落彻底铲平。

阿史那王被俘,圣人为彰显其仁厚,并没有将他杀死,而是留在京城当吉祥物。

每每有重大场合,便会把阿史那王拎出来。

阿史那王在两军对垒中受了重伤,险些救不回来。

许是死过一次了,阿史那王格外惜命,再也没了宁可玉碎而慷慨赴死的勇气。

圣人不杀他,他满心感激,曾经的一代草原霸主,竟心甘情愿的为圣人做威震四夷的勋章!

阿史那王都这样怂了,阿史那部落应该已经不足为惧。

但李寿却谨慎的叮嘱唐宓,小心那些胡人。

因为,战后清理尸体和战俘的时候,李寿发现,其中并没有阿史那鹰的踪迹。

身为阿史那王的心腹,阿史那鹰竟活不见人、死不见尸,仿佛人间蒸发了一般。

李寿跟阿史那鹰打过交道,觉得这人不会轻易认输,没准儿以后还会在大梁兴风作浪。

李寿的预感成真了。

唐宓坐直身子,将纸条从熏笼的缝隙塞进炭盆,纸条瞬间被炭火烧成灰烬。

而且唐宓的猜测也没有错,马车没有按照预定的路线走,确实是柳氏的手笔。

去顾家赴宴,整件事都是唐宓在负责。

从马车、出行到护卫,都是唐宓安排的。

如果在这期间出了事,唐宓就是直接负责人,必须为整件事买单。

如果受到惊吓或是被骚扰的是唐宓,呵,那这脸丢得就更大了。

柳氏心中有了这个想法,便立刻付诸行动。

她到底管家几十年,在李家,不管是人脉还是威信,都不是唐宓一个刚过门没多久的新妇能比拟的。

虽然有李寿在,李家的那些世仆不敢再找唐宓的茬。

可也仅止于不找茬。

当柳氏和唐宓的命令发生冲突的时候,大多数的奴仆还是会选择柳氏。

所以,车夫听了柳氏的命令,在回家的途中,悄悄改了道。

从安全的朱雀大街,转到了略僻静些的小巷子。

而在小巷子里,柳氏还命人安排了一些市井闲人、泼皮无赖,让他们好好的“招待”一下李家刚过门的十八娘。

柳氏的安排一切都很顺利,只是她的人在寻找闲人泼皮的时候,不小心走漏了消息,恰巧被潜伏在市井的胡人得知。

李家十八娘是谁?

朝廷权臣、草原煞星李十八郎的妻子啊。

那些胡人没打算杀了唐宓,他们计划劫走她,然后跟李寿谈条件。

只可惜,他们忽略了李寿对唐宓的看重,根本没有想到,唐宓一个内宅妇人身边,居然有那么多身手了得、神出鬼没的暗卫保护。

唐宓没说话,静静的思考着。这件事,牵扯到了胡人,那么就不是她一个人能处理的了。

“四娘,你给黄一传信,让他继续追查这件事。”

黄四娘躬身应道:“是。”

见唐宓没有其它的吩咐,黄四娘悄声退了出去。

唐宓则命人准备纸墨笔砚,她要给李寿写信,将这件事原原本本的告诉他。

一夜无话。

次日,唐宓早早便起来了,先去榕院给萧氏请安。

榕院一概往昔的沉寂,天还没亮,三进院落便灯火辉煌。

丫鬟婆子来来去去,整个院子分外热闹。

唐宓一行人缓步进了榕院,见此情况,心中便有了判断:唔,看来在管家权的主导上,萧氏暂时击败了顾氏啊。

如若不是这样,榕院也不会这么热闹。

进了正院,唐宓的猜测便得到了证实:榕院的正堂里,站满了前来回事的管事娘子,萧氏高坐在主位上,跟前小几上摆着一排的对牌。

而董宫女手里拿着花名册,正对着册子点卯呢。

李敬薇也坐在萧氏身边,一边打着哈欠,一边看母亲如何料理家务。

顾氏,呃,顾氏也在。她坐在主位的另一边,表情有些冷…

第369章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

唐宓给萧氏请了安。

照她观察,现在萧氏正忙着,约莫没工夫跟她闲话。

所以,行完了礼,唐宓就等着萧氏打发她回去。

然鹅,唐宓却失望了。

也不知道萧氏出于什么想法,竟让唐宓留了下来。

唐宓无法,只得坐在一旁,看着萧氏和顾氏处理家务。

除了日常的琐事,今天的议题增加了一条:昨日给太夫人赶车的牛二没了,他这属于“因公殉职”,根据李家的旧例,应该予以厚葬,另外抚恤其家人。

牛二?

就是昨天被黑衣人一箭秒杀的车夫?

唐宓微微蹙起眉头,昨晚黄一传给她的纸条里写得很明白,那个牛二是柳氏的心腹,亦是她计划的执行人。

黄一还注明,去坊间寻找闲人无赖的便是牛二。

而且,黄一调查牛二的时候,还查到了一些隐秘。

比如说,在柳氏的计划里,柳氏只是想找几个闲人阻挠一下唐宓的马车,让她在京城百姓们的面前丢丢脸,恶心恶心她。

那时柳氏对唐宓到底没有太大的冤仇,她从未想过真的伤害唐宓。

牛二却擅自做主,特意去找了坊间那些专做下流生意的泼皮,意图把唐宓及其侍女弄到平康坊的“酒楼”。

别误会,牛二可不是想请唐宓去吃酒,那些酒楼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酒楼,而是有胡姬的娱乐场所。

这也是阿史那部落的人能打听到这个消息的原因。毕竟那些泼皮专做下流生意,跟胡姬、妓子都十分熟悉。

至于牛二为何要害唐宓,原因也简单,他的老娘便是花房的主事,因为唐宓,被打了二十杖,整个腰身差点都被打烂了,估计没个一两年都好不了。

受重伤也就罢了,最要紧的是,那婆子因此而丢了花房的差事,直接把柳氏打发了出去。

柳氏身边的得用之人太多了,好的差事基本上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

那婆子受伤又没了脸,花房的主事顿时就空了出来,还不等那婆子回到家里,花房那个坑里便有了新萝卜。

待日后,那婆子养好了伤,再回内院,即使柳氏惦记着她,她也回不了花房了。

而其它的职位,都有人占着,那婆子就只能等着。

这一等,就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补上好差事咯。

就算勉强补了差事,也比不上在花房当差!

柳氏重视花房,花房里种植的全是名贵牡丹,一盆就价值不菲…作为花房的主事,那婆子能捞的油水不是一般的多啊。

所以,在那婆子及其家人心中,唐宓不只是害她挨了打,还断了他们一家的财路啊。

那婆子及其家人对唐宓绝对是恨到了骨头里。

牛二得到老夫人的命令后,不但严格执行,还加了自己的私仇,直接想把唐宓毁了!

这样一个人,在唐宓看来,那就是死有余辜。

李家却还要厚葬与他,还要给抚恤?

“按照旧例,赏他家一百贯的烧埋银子吧。”

萧氏翻了翻册子,指了指上面一处旧例,轻声说道。

顾氏掩在袖子里的手暗暗收紧,她真是没想到,向来低调的萧氏居然敢跟她抢管家的主导权。

柳氏让萧氏和顾氏一起管家,两个人里,总有个占主导地位的。

顾氏原以为萧氏会像过去一样,主动回避,所以她便故作大度的谦让了一句,“阿嫂居长,管家一事就全靠阿嫂了。我就给阿嫂打个下手。”

结果,萧氏非但没有谦让,反而一口应了下来,“弟妹既这么说,那我就不客气了。”

顾氏当场傻眼。

萧氏又道,“以后议事,就到我的榕院吧。正院前厅原就是议事厅,用来回事再合适不过。”

顾氏听萧氏一条条安排得极为妥善,显是早就准备好的。

顾氏顿时火大,觉得是萧氏戏耍了自己。

可话已经说出去了,且萧氏确实是长嫂,只一个尊卑,顾氏就争不过。

顾氏憋着一肚子的火,昨天一晚上都没有睡好。

今天早上气鼓鼓的来到榕院,眼见萧氏轻松自如的处理家务,根本不同她商量就做下决定,心中更加气闷。

眼角的余光瞥到安静坐在角落的唐宓,顾氏眼珠子一转,笑着说道:“阿唐,之前都是你管家,阿家也说了,现在让你帮忙。你来说说,牛二该如何抚恤?”

顾氏才不信唐宓真的舍得放弃管家权哩。

萧氏也看向唐宓。

唐宓勾了勾唇角,迎向顾、萧二人的视线,道:“管家之事,全听两位长辈做主。”

她,不搀和!

唐宓的态度,萧氏很满意。

顾氏却有些失望,她张了张嘴,还想说什么。

萧氏却抢先道,“好了,我这里也没什么事了,阿唐,你且回去吧。”

“是。”唐宓应了一声,起身便告辞了。

回到桂院,唐宓又叫来黄四娘,“去,让黄一把牛二勾结闲人的证据找来。”

她一想到牛二那肮脏的计划,就觉得恶心,这样的人还能被当做“忠仆”厚葬,她着实不甘心。

“是。”黄四娘听出唐宓话语里的急切,不敢耽搁,赶忙出去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