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晴支着头回想彼时见闻。

“奇迹。我简直找不到别的词形容。那样高大壮观,简直是要颠覆你的生活经验——远远看着不以为然,忽然来到它脚下,仰头也看不到塔尖,好像天地之间除了它的存在是真实的,其余什么也不再有。”

郑捷捷一脸神往:“说的我也动心,想去看看。”

“你以前没有去过?”

郑捷捷蹙眉,轻轻说了句:“不过也快了。”

徐晴忽而觉得不安,立刻问:“你有事么?”

郑捷捷摇摇头;徐晴目光没有离开她。

姜洛生看着两人慢慢笑了,她们之间的默契就相识一条看不见拧不断的纽带,简直不需要言语,使得她们周围的人都深受感染,恍惚中他觉得空气都变成液态。他正想说什么,忽然听到身后有人叫他的名字。

这一声也让徐晴郑捷捷亦回神,循着声音来远看去,在冰淇淋店的那一端,坐着七八个和他们一样大的学生,男女生皆有,均用好奇错愕兼有之的眼神看着姜洛生,招手让他过去坐会。姜洛生跟他们解释:“是我同学,我去一下。”

盯着姜洛生的背影,郑捷捷别过面孔,悄声对徐晴说:“他有一双很妙的眼睛。尽管完全不是那种帅气逼人的类型,但非常引人注意。”

徐晴但笑不言。

郑捷捷拍拍徐晴的肩头,像个老师一样的笑:“注意看紧他。这样的优秀男生并不好找。”

徐晴不明所以:“他还会跑?”

郑捷捷撇撇嘴,示意徐晴看七中的那帮同学,“你没有发现,女生对他都特别热情?而对我们都很排斥?”

徐晴观察一会,他们一会看看姜洛生,一会看看这边,对姜洛生不停询问,笑容不怀好意。看样子姜洛生简直让他们逼问的苦笑不得。

“好像是这样。”

“所以啊……”郑捷捷挖了一角冰淇淋,慢条斯理的吞下去。

徐晴收回目光,思索着说,“如果有人要抢走他,我也无法可想。”

“这是什么话?就像你参加数学竞赛一样,名额可不是抢来的。”

“不一样啊。我只是尽力而已。再说,若能被人抢走,本就不是我的。”

“那未必,倘若你都不去试一试,结果谁知道?”

徐晴抱着头叹口气,看起来一脸迷惑。郑捷捷觑她一眼,笑着转了话题,“他有没有想好保送什么学校?”

徐晴摇头,“他拒绝保送。”

郑捷捷吃一惊,“为什么?”

“保送的专业都不合他的意。”

“他准备考什么专业?”

“建筑。”

“以后就是建筑师了,”郑捷捷深思熟虑般的说,“我想起来,你上的学校建筑系是全国最优秀的。”

徐晴本来在吃冰淇淋,一问之下,险些给哽住。

“他是打算考我上的那所。

郑捷捷闷笑,在徐晴貌似严厉目光下也没有收敛,笑够了才说:“他的成绩应该没有问题吧。”

“他的成绩本来就数一数二,再说还有加分。”

一刻钟后姜洛生回来,不等她们问什么先微笑解释:“他们是看到我身边忽然多了两个美女陪伴,错愕非常。所以问我跟你们什么关系。”

徐晴不知道姜洛生居然能这样油嘴滑舌的,一时啼笑皆非。倒是郑捷捷十分受用的笑了,一双眼睛宝石般灿烂,更是动人。

“那你说什么?”郑捷捷饶有兴趣。

“实话实说。”

徐晴反诘,“什么实话?”

姜洛生身子像后一靠,坐得舒服些,拿起桌上的玻璃杯喝两口冰凉凉的水,脸上眼底笑意都像在说“你明明知道的”,但是嘴角动也不动,一点也没有回答的意思。

郑捷捷看的好笑。

心知再也问不出什么,徐晴瞪他一眼,拾起刚才被中断的话题,“捷捷,刚才你的话是什么意思?”

“没有啊。”郑捷捷一脸无辜。

徐晴纳闷,怎么她认识的人都这样倔强,深谙沉默是金的道理呢。

几个后徐晴到底还是知道了。

那日老师让她去办公室填一份表格,一踏进门就听到老师们在谈论郑捷捷的事情,均说:“这孩子太难得了,明明可以不用参加高考的,却坚持参加。这次模拟考,又是文科班的前三。”

怎么回事?徐晴一头雾水。

晚自习后,徐晴去郑捷捷班上找她,在窗外,就看到郑捷捷在埋头做题。高三学生如困愁城,无一例外的,书桌上垒着厚厚的书,像一座座坚固的碉堡,老师站在讲台后也难以看清学生的脸。

因为班级之间都非常熟,进出都无所谓,徐晴走进教室,在郑捷捷身畔坐下。

郑捷捷搁笔看她,“怎么来了?”

“有事情问你。”

“什么?”

“你为什么不用参加高考?”

郑捷捷当下一句不答,无声无息的叹口气,动手收拾桌椅。徐晴的目光一刻也没有离开她的手,忍不住的,记忆一飘再飘,直把她带入她们初识的时候。

出教室后徐晴目不转睛的盯着她,郑捷捷的呼吸非常平稳,神态也跟平时没有两样。两个人都没有出声,缓步而行,看起来与悠闲的月下散步无异。良久郑捷捷开口说:“是,高三一结束,我就去英国念书。”

徐晴不意外,“英国?”

“去剑桥。”

“念什么?”

“欧美文学。”

认识郑捷捷不久,徐晴便知道她热爱文学,写出的散文哪怕是讲一桩琐碎事也格外生动有趣,郑捷捷的电脑里堆着无数小说的开头,可是她写完的却寥寥无几,文风跟平素作文课上的要求大相径庭。

徐晴读过一篇她自己写的小说,一个失忆男人寻找十年前爱情与记忆的故事,写得含而不露,哀婉动人。徐晴以为,她的文章至少有出书发表的水准,不过奇怪的是,她从未试图发表过任何一篇文章,对作文竞赛也不热衷。

她说:你知道,我在乎的不是这些。

听到郑捷捷平静的提出将要出国念书的消息,徐晴第一个念头就是“怎么连我最好的朋友都走了,国外当真那样好么”,可徐晴到底是徐晴,数学磨练出的理智且有逻辑的思维在关键时候发挥作用,片刻间她思绪平复,为自己最初的想法羞愧,她转身正对郑捷捷的面孔,真挚的说:“这正是你的梦想吧。我真为你高兴。”

郑捷捷顿一顿,回答:“不全是,也有我家人的意思。其实高中阶段他们就打算把我送到国外,我拒绝了。大学这次,实在不能再拖。”

“我居然一点也不知道。”

“我哥哥也曾经在剑桥念过,是那里的高材生,他说我一定会喜欢剑桥。所以我终于决定去了。”

“你的作法非常明智。”

两人面对面站着,道路上阒寂无人,郑捷捷有些动容,抬抬手又放下来,嘴角绽开一个笑:“我以为你会非常难过。故此不敢告诉你,而且我自己也不会太好受。”

“难过?当然,”徐晴握住郑捷捷的手,“不过现在科技发达,那里都能见面聊天;地球也只有一点点大,坐飞机来回也不超过一日。”

“不过心理原因也不能忽视,”郑捷捷遗憾的开口,声音不高,但是很有说服力,“在国外,到底是另一种语言,另一种文化,另一种文明。中间隔着的,绝不仅仅是千山万水。就算到了彼方,依然是雾里看花,说不定隔阂更大。”

“嗯,所以才有那么多思乡的诗。”

“不过也要向好的一面想,”郑捷捷挑挑眉毛笑,“就像奥尔科特说的,见闻远胜书籍,经验超过地位么。”

“什么时候走?”

“明年六月吧。”

高三最后一个学期开学不过两周,学生们脸上就显示未老先衰的疲惫之色,却咬牙坚持着。好似一场耐力赛,谁坚持最久,谁就能取得胜利。徐晴成了压力最小的学生,不过压力小不等于任务少,徐晴时常帮着老师干这干那,并且还要准备竞赛。郑捷捷一如既往的认真读书,准备高考。

时间过得飞快。

有时徐晴打电话问问姜洛生,答复都是“一切均好”;郑捷捷的行程日益也接近了。翻着日历,察觉气温的渐渐升高,徐晴只觉得心慌。

不过高考那日天气凉爽,老天鼓足劲下了好几天的暴雨,似乎就是为了考试两日的凉爽。

姜洛生和郑捷捷在同一个中学考试,徐晴固执的要等在校门外,郑捷捷调侃的问她:“你是在等我还是姜洛生?”

徐晴笑笑不言。其实她自己也不清楚。

校门外站满考生的父母,看着孩子进进出出,满脸写满期盼,叮嘱的话说过一次还要说第二次,生怕孩子忘记,那神情比孩子本人还要急,还要难过,他们的情绪随着孩子的神情而剧烈变化,唯恐自己考虑不周,疼爱之情溢于言表。

开始一日没有人认出徐晴,第二日有家长认出她就是那个得到国际大赛金牌得主被保送至名牌大学的少女,顿时人群如同秋风刮过麦浪。徐晴欲匆匆离开,却被困在人群中无法轻易脱身。

徐晴看着他们的脸,忍不住想,如果她的父母不曾离婚,会不会陪她到考场?在外面翘首以盼她的出现?

至少有一点徐晴可以确定,倘若真是这样,那她未见得会养成现在这种坚毅且理智的性格。

各有前因勿羡人。

高考成绩出来,姜洛生的成绩优异非常,全市状元,上任何学校任何系都不成问题;郑捷捷成绩也非常可喜,老师们表示莫大遗憾:“就算这么高也没有用处,又不升学。如果在国内就好了。”

郑捷捷不以为然:“我自己知道它的意义,足够了。”

为了高考,郑捷捷更是瘦下去一大圈,以前的衣服穿起来显得略微宽大,不大合身的衣服丝毫压不住她的美丽,小小面孔显得无比精致。

走的前两天徐晴陪着她去商场购物买衣服,逛得累了,两人在街边一家咖啡店铺坐下,两人都不爱喝咖啡,叫了几杯放凉了都没有人动一动。

摩挲着精致的咖啡杯,徐晴说:“到欧洲了,不习惯恐怕也得习惯。”

“还有茶呢。”

说完就两两相望,没了言语。

“记着常常跟我联系。”

“嗯。”

“记得不要找外国男友。”

“好。”

郑捷捷忽的笑了,慢慢说:“其实,我本来想建议你也一起过去英国的。”

徐晴一愣:“我哪里可以?”

“当时问过,校方得知你是数学竞赛金牌得主,表示十分愿意接受你入学。”

徐晴看着她:“那时为什么不跟我说?”

郑捷捷顽皮的笑一笑:“就算问了,你会去么?姜洛生怎么办?”

徐晴沉默许久,感慨而言:“若不是为了外婆,我真的会跟你去。”

郑捷捷泪盈于眶。

这样坐着说了许多话,直到郑捷捷的手机接二连三的响起来。郑捷捷问徐晴:“你会送我么?”

“会。”

“我倒是希望你不要来。因为送我的人可能很多,我怕到时候和你打招呼的时间都没有。”

话虽如此,那日徐晴还是去了机场。在机场找了大半天,终于在海关入口见到郑捷捷被许多人围在中间,她慢慢微笑着,时不时点头或者说答两句话。

徐晴见识过郑捷捷家的众多亲友,姜洛生却不知道,见到这么多衣装革履,看似身份不一般的人,愣一愣后轻声说:“郑捷捷有着什么家庭背景啊。”

徐晴看看他。姜洛生一脸坦诚:“我有些好奇,所以随口一提。”

徐晴摇头一笑,准备跟姜洛生说什么,话到嘴边忽的顿一顿,她看到郑捷捷对她扬扬手,笑脸璀璨夺目,好像聚集了机场所有的光亮,看似没有太多离愁别绪,这让徐晴大大安心的同时升起了莫名的难受。徐晴就那样看着她,也不过去,郑捷捷也不过来。直到郑捷捷的身影没入海关入口,徐晴才挪开目光。

徐晴喃喃自语:“这样就分别了。”

姜洛生似有所感:“跟那天好像。”

“哪天?”

“你去北京的那天,我也是这么送你的。”

徐晴问她,“当时你什么感觉?”

姜洛生伸手揽住徐晴的肩头,附在徐晴耳畔低音讲:“荡气回肠。”

回到家,适逢落日余辉射的客厅四壁生光,徐晴疲惫的靠在沙发上闭目养神,外婆从书房出来,笑问:“想什么?”

“回忆高中经历,追忆年华似水。不能置信,原来我的高中生涯已经结束了。”

外婆不以为然:“这是我们老年人才干的事情,你小小年纪,却想这么多。三十年后回忆方才有资格。”

徐晴嘟嘟嘴:“就是忽然感慨罢了。”

外婆于是说:“放心,你还有叫人羡慕的大把青春年华,上大学之后,你很快就会忘记今日的感慨,继续投入如火如荼的生活之中。”

第9章

9

大学生活徐徐展开。

理论上说,大学比高中生活随意惬意得多,起码没有升学的巨大压力。起初徐晴觉得新鲜,视野逐渐开阔,但不久后她意识到自己的专业一点也不轻松。

因为是国家投资的数学基地班,有着国内最优秀的数学专家,老师一流,硬件设施一流,凡就读的学生都觉得与有荣焉。系里的同学都是高素质人才,在高中阶段就对大学数学知识有所了解,起点和别人自然不一样,人人皆有来历,获奖的数目可以填满简历,行动中流露出难以言喻的孤傲之气。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开学不久,学生们的傲气给磨去大半。

然而,就算徐晴底子比别人厚实,但也不敢懈怠,图书证刚一发下来就向图书馆钻,碰着一本本大部头的书苦读。姜洛生打电话找她,得到的结果无外乎两种:自习室,图书馆。

姜洛生学的是建筑,课程也多,而且一入学被师兄师姐们强行拉入学校若干社团。于是两人见面的次数屈指可数,时间也有限,充其量也就是聚在上下自习一起吃饭之类,完全不像一般恋人。

大学风景极美,几个清澈见底的大湖,郁郁葱葱的林荫小道,绝美的樱花园,哪里都适合谈恋爱,情侣时常出现,可是他们总难以出现在这样地方,依照姜洛生的说法“真是浪费了这么好的地方。”

入学时徐晴就被室友盘问:“有男朋友没有?”

见到姜洛生后一个寝室的女生统统眼睛都亮起来,对于徐晴这样漫不经心完全不珍惜男友的行为,室友大呼:“真怀疑他是否是你男朋友。若我是你,一定会小心约束他。”

其实以徐晴的容貌,开学时很吸引了些人注意,行情一路看涨,不过不等他们有所行动,就得被告知她已经名花有主了,倒是让部分人颇为失望。

一年多时间很快过去。

与郑捷捷的联系也是时断时续,郑捷捷非常忙,白天都没有什么多余的时间,邮件的发送时间总是在晚上,信中内容丰富,英伦游记,欧洲景色在她的描绘中都鲜活起来,有时随信附上照片,无一例外的,笑容璀璨,眼睛亮如星辰,背景不论多么眩目都比不过她倾城一笑。

室友都问:“这是哪位美丽的明星?”

明星哪有她漂亮。徐晴心里说。

她发邮件问郑捷捷,“怎么邮件都是在晚上发?很忙?”

郑捷捷立即汇报行程:除了学本专业之外,还选了一门古典主义,我打算要在四年内得到两个专业的学位。早上下午通常都有课,晚上有时也有选修课,虽然不算是焦头烂额,但也不轻松。至于约会,哈哈哈,我实在不喜洋人,虽然他们生的好,不过空有一副皮囊罢了。华人更不要说,不是书呆子就事玩世不恭,我实在无暇陪他们玩感情游戏。你呢?

徐晴对着电脑屏幕苦笑,回复说:彼此彼此。我们系人才众多,不努力会被淘汰。现在我就进实验室,老师屡屡让我帮助做课题,机会难得,我不能放弃。姜洛生对我颇有微词。

就算在千里万里之外,郑捷捷依然是知根知底的,她表示说:你是否忙学习忙得太过分?不然姜洛生绝不至于不满。他是什么人你应当比我清楚。

徐晴立刻反省。故在几天后姜洛生约他出去城郊爬山时立刻答应下来。

这次爬山是建筑学院学生会举行的一次以运动为主题的活动,作为学生会的一员,姜洛生无论如何逃不掉。参加的每个人都可以带着女友一起去,姜洛生问徐晴是否参加时,没有指望她答应,想不到徐晴一听,立刻作出肯定的回答,他欣喜之余也诧异:“这次答应得真快。不忙功课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