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木文家的两个儿子明军和明纪都是解放以后出生的,那时候李木文职位已经不低了, 所以明军、明纪兄弟俩从小生活、教育环境都比较好。李木文觉得,李木武家的五个孩子成长的环境和上的学校肯定是不如明军和明纪,在这样的情况下,李木武的五个孩子居然都考上了大学,就能看出这几个孩子平时上学时多扎实多吃苦了。

李木文把叫明军把带来的茅台来出来:“这可是咱老李家最大的喜事,咱今天可得好好庆贺庆贺,等过了年咱回帝都,娘就带着三弟一家住我家里,也让我好好孝顺孝顺您。”

李木文的妻子薛文华听到这话微微皱了下眉头并没有说话,她倒不是嫌弃老家的人,可这老老少少加起来六七口的人,家里塞不塞的下两说,真住在一起实在是闹的慌。

李老太虽然没看见薛文华的神色,但也一口回绝了:“不用了,我们这一大家子老的老小的小,住在你家文华挨累不说,我们也不自在。去年过年你回来那会儿,蓁蓁拿了两条从山里挖的大黄鱼让你去买房子,你买到没有?”

李老太一家到帝都肯定得先在四合院落脚,李老太索性把话说明白了,让大家都知道是蓁蓁的房子,省的年头久了再生别的心思就不和美了。

李木文还没说话,全家人又炸了锅:“大黄鱼?大黄鱼是金条吧?”李木森目瞪口呆地问:“这玩意咱只听过可没见过,娘你咋之前不给我们看看长啥样呢?”

“长啥样,就是黄澄澄的样子有啥好看的。”李老太堵了回去:“再说这是蓁蓁挖的和你们有什么关系今天我把话撂这,这大黄鱼已经托老大换了钱买了房子,直接写的蓁蓁的名。谁都甭打的歪主意,要不然可别怪我烟袋锅子不留情啊。”

张春华看着李老太严厉的眼神,嘴皮子动了动,想把话咽回去却又实在有些不甘心:“她才多大呀,捡了大黄鱼不也应该是家里的嘛,还能真给她一个孩子?”

“就真给她能怎么的!”李老太瞅着她讥笑了下:“你要是不服气你也山上挖去,挖多少都是你的,我们也不和你分。”

看着张春华的黑脸,王新雯抱着面条乐呵呵的跟着挤兑了一句:“明北快去给老婶找个铁锹再找一个筐,等一会老婶要去山上挖金子呢。”

李木林瞪了张春华一眼,连忙赔笑道:“娘,你知道明书他娘就这个德行,别和她一般见识。”

蓁蓁见四叔有些尴尬,连忙转移了话题:“大爷,您帮我买的房子是那种四合院吗?”

“是,在帝都的一个湖边,里头老大了。”李木文说道:“都叫人收拾出来了,只是没想到你们这么快去住,只让人打扫干净了,家具被褥啥的都没置办呢。”

蓁蓁一听兴奋坏了,连忙拽着李老太问道:“奶,咱啥时候去啊?”

李老太盘算了下,蓁蓁三月份就开学,咋也得在之前把房子收拾好,她叫明东拿了日历过来看了下日子,琢磨了一会说道:“咱早点走,初十就出门,不耽误蓁蓁上学。”

等到初十那日,老李家收拾出十几个大麻袋,米、面、油都得带着,毕竟粮食关系都在老家,到帝都可买不到粮食,铺盖卷儿一人一套也都得背着,现在可没有现成的棉被褥子卖。蓁蓁虽然看着大包小包的头疼,可也不敢贸然帮着收到空间里去,毕竟人太多,很容易看出破绽来。虽然大家可能猜不出空间之类的东西,可保不齐会瞎琢磨什么。

一家人大包小包的拎着东西上了火车,就连明军、明纪两个都一人帮着扛了一麻袋粮食。到了帝都,明西带着明北、王新雯和面条到自己家落脚,李老太带着李木武、王素芬和蓁蓁暂时住进了李木文家。

知道李木武他们只是暂煮在自己家,薛文华走恢复了热情,一到家就让勤务兵帮着把东西先放到地下室里,自己带着他们去大院的澡堂子洗澡去。

短暂休息了一天,蓁蓁迫不及待的想看看自己的四合院,想想上辈子自己只能蹲在四合院门口留口水,这辈子居然也能拥有一座,简直和做梦一样。

军区大院和后洋离着不是很远,李木文领着李老太、李木武一家浩浩荡荡的走着去了后洋。此时还是正月,天气又冷,逛后洋的人不是很多。李老太看着这弯精致的湖水,砸了砸嘴:“比咱家南大河窄多了,瞅着也不深,里头能有鱼不?”

李木文哑然失笑道:“咱那永翠河最后能并到黑江去,这两个没啥可比的。”

李老太顿时有些失望地叹了口气:“我家蓁蓁没别的爱好,就喜欢上山下河,我看着帝都山也不高水也很深的,以后她没地方玩了可咋整。”

蓁蓁有些不好意思的挽住了李老太的胳膊:“奶,往后我要正儿八经上学了,也不能总和以前一样老逃学瞎跑了。”

“看看看,说漏了吧,我就知道你以前指定逃学来着。”李老太像是抓到蓁蓁的小辫子一样哈哈大笑起来:“有一回我上你学校趴窗户就没瞅见你。”

蓁蓁讪笑了一下,连忙佯装对周围一切都十分好奇的样子:“大爷,那个四合院在哪里呀?”

李木文指了指前方:“就是那家。”

李老太看着高大的大门顿时张大了嘴:“哎呀,这么大的门,里头得有四五间屋吧。”

李木文笑着拿着钥匙开了门,又顺手把要是递给了蓁蓁,笑着说道:“你得在后头再加一个零,这个院子以前是一个郡王府的一部分,现在里头留着中路的四进的宅子和后头的一个小花园。”

李老太听了当时腿就软了:“哎呀,这是过去的王府呀?那我们到底能不能住这啊?”她警醒地看了看四周,小声地问李木文:“会不会挨批/斗啊?”

“不会的,娘。”李木文扶着她进了垂花门往里走:“那个时候过去了,再没有那种糟心的事了,您就在这住着,往后日子好着呢。”

李老太这才放了心,她拉着蓁蓁的手,穿过游廊。这座王府没有遭到什么破坏,里面的东西保存的都很完好,就连游廊头顶上的花纹还清晰可见,两边的木头柱子虽然褪色但看着依然十分有气派。

推开正院的门,里面的博古架和架子床已经擦的干干净净,蓁蓁立马就扑了上去,摸着架子床上精美的花纹眼睛都直了:“这可是个货真价实的古董啊。”

李木文顿时笑了:“蓁蓁年纪不大知道的还不少,连古董都懂。”

蓁蓁羞涩的笑了笑:“以前从废品收购站倒腾了不少书出来,上面说过这个。大爷,这每间屋子都有家具吗?”

李木文摇了摇头:“就这个正房的架子床最气派,其他房间基本都空着,倒是后面的有一间后罩房也有张架子床,更精美一些,只是没这个大,估计是给女孩住的闺房。”

李木武站在里头有些手足无措:“这大院里也太多屋子了,冬天得点几个炉子啊,这也没有山去拖柴火,是不是得买煤啊?”

原本兴奋的东摸西看的王素芬一听这话顿时也冷静了下来:“那可咋整?咱可领不到煤票。”

李木文闻言立马笑道:“正想和你们说这事,这一片的四合院有的国家征用了,有的分配给了个人,因为这一片地方比较特殊,所以年前还下了文件征求意见,问愿不愿意统一安装暖气片,安了以后冬天不用烧煤烧炕屋里就特别暖和,不过咱这屋子多,只怕暖气费也贵。”

李老太还没想好呢,就听蓁蓁一口应了下来:“装,每个屋子都装上,不知需要多少钱?”

“安装管道这一块不需要个人出钱,不过后期暖气费得自己交钱了。”李木文书:“买房子的钱还剩了一些,回头我给你。”

一家人把这座大宅子从头到尾逛了一遍,等蓁蓁看到花园里太湖石的假山依然完美无损时,乐的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大爷啊,您这买的可不只是四合院啊,简直是座豪宅啊。”

李木文被蓁蓁逗笑了:“反正当时剩下的比较好的就是这一座了,你也是正好赶上了时候。”

等从四合院出来,李老太着急搬出来住,连忙问李木文说:“有没有木匠能打家具的,最好不要票啥的?”

李木文刚来了帝都才两年,对这一块也不是很熟,他回头问了问勤务兵,勤务兵摇了摇头:“都是在商场和供销社买。”一句话李老太心里就凉了半截,这两个地方哪个少了票都不好使。

蓁蓁眼睛转了一转,走在李老太旁边和她商量:“我四处转转,看看有没有废旧市场卖旧家具啥的。”

李老太一听连忙拉住她的手:“那可不行,你来帝都第一次出门丢了可咋整。”

“奶,我都是大学生了,往后还要一个人上学呢,正好我熟悉熟悉帝都,以后好带你们四处去转转。”蓁蓁笑吟吟地说:“再说我大爷家一打听谁都知道地方,我走不丢的。”

李木文闻言和勤务兵说了两句话,几个勤务兵和警卫分别从口袋里掏出一些大团结来递给了李木文。李木文数了数大约有五百块左右直接给了蓁蓁:“你是大人了,又是在黑省的高考状元,大爷相信你,你自己转转,就当是锻炼了。要是实在买不到,我再给你想办法。”

蓁蓁惊喜的把钱接过来,俏皮地朝李木文敬了个军礼:“保证完成任务。”李木文笑了笑,留了一个勤务兵帮蓁蓁带路,便带着其他人走了。

目送着李木文一行人走远了,蓁蓁才琢磨起四合院的摆设来,这样真正的古宅就要把那些古董家具才匹配,不过想着自家底子薄,要是真把空间那些品相完美的黄花梨的、楠木的、紫檀的家具摆出来就太惹眼了,不如先从废品收购站买一些,其他的以后再说。

意识先在几个废旧收购站扫了一圈,倒发现了几个有家具的地方,她佯装不知道的样子,问旁边的勤务兵:“最近的废品收购站在哪里?”

勤务兵老老实实的指了一个方向,正是蓁蓁之前看的地方。

两人用了一天的时间把附近的废品收购站转了个遍,蓁蓁为了高考已经有两年没逛过帝都了,居然又发现不少好东西。一天下来,蓁蓁买了五把断了腿的椅子,楠木的也有,黄花梨的也有,还有一些看着不知从什么地方掉下来的紫檀的、楠木的木料,也都买回了家。

原本以为只能找到这样的东西,结果很让蓁蓁惊喜的是,她居然从一堆木头堆里看到了一个暗紫色的铜炉,无论看颜色看底款看细节都像是宣德炉。

蓁蓁在冰城买的白家的藏品里头就有一只宣德炉,只是那只是黑褐色,而这只是暗紫色而已。小心翼翼地用袖子擦了擦上面的污垢,蓁蓁眼睛亮的仿佛会放光:“同志,我挑好了。”

大街小巷的跑了一天,勤务兵晚上陪着蓁蓁回了李家,上去和李木文汇报:“只买了些破桌子烂椅子和一堆没用的破烂。”

“没用的破烂?”李木文靠在椅背上:“什么样的东西?”

“脏乎乎的铜炉、破木头块、一些乱七八糟的印章、砚台什么的,幸好都是从废旧收购站买回来的,不值什么钱。”勤务兵耿直的说道。

李木文轻轻笑了笑:“你只管保证她安全就是,旁的别管。”

李木文想的挺好,谁知第二天蓁蓁就把勤务兵给甩了,用勤务兵的话说那是跑的比兔子还快,一眨眼就跑不见人影了。

蓁蓁在帝都的大街小巷逛了七八天,终于把主院的正房和东西厢房给收拾利索了。正房东侧本身就有的架子床给李老太住,西间是李木武和王素芬住的屋子,蓁蓁把洋楼里一个民国时期的红木床摆了出来,看着既大方又不惹眼。洋楼里有不少红木箱子,都挪了出来,一个屋里摆了两个。

东厢房蓁蓁准备给明北一家住,放的是在山窝里苏未然他们用了十年的洋床。因为年头久了,所以床看着有些旧了,但其实这些都是冰城资本家从海外买回来的进口货,躺上去又软和又舒服。

蓁蓁住西厢,除了一个放了一个架子两个箱子以外其他的什么都没往里摆,她准备找人把后罩房那个架子床搬到自己屋来用。

听说蓁蓁一个人把屋子都收拾利落了,全家迫不及待地都过来了,李老太一瞧床也有了,箱子也有了,立马拍板定了:“把被褥粮食都扛过来,今天就住这。”

李木文一听连忙劝她:“娘,您才在我家住了不到十天就要有,要是让外人知道还以为我不孝顺呢,咋也得再住一个月。”

“可是我住那不自在。”李老太特别耿直的实话实说:“虽然你家有个小院子吧,可才巴掌大的地方,都没法种菜,我不爱呆。你看这地方多好,后头有那么大块的地,等开春了我都给种上菜。”

蓁蓁脑补了下太湖石旁边围了一堆大白菜的场景,默默的捂上了眼睛。

李木文都服气死老娘了:“咱家吃的菜有人送,不用买。”

李老太撇了撇嘴:“自己种的好吃。”

其实李老太也不是非较真吃自己种的菜,只是她和大儿媳妇总共没见几面,住在一起彼此客客气气的李老太觉得特别别扭。像王素芬就不一样了,俩人相处了一辈子,彼此都互相适应,性格相投、口味一致,关系好的和亲母女似的。

见李老太非得搬过来,李木文只得让人用车把被褥和粮食帮着拉了过来,还送来了煤气灶、锅碗瓢盆暖水瓶搪瓷缸子、炉子等日常用品,另外又让人送来几袋子煤炭和一些蔬菜。

当天晚上李老太躺在大床上盖着厚厚的棉被兴奋的睡不着觉,第二天起床的时候眼睛都睁不开了:“我一想我睡在王爷的床上就激动的睡不着,那啥,蓁蓁,要不咱把这床挪了,找人给我砌个炕呗。”

蓁蓁:“…”

***

家里都安顿下来了,转眼也到了快开学的日子,明北、王新雯、蓁蓁三人一起去学校报道。帝都有电车,他们住的地方和学校都是有名的地方,都有停靠站牌,来往十分方便。

国大的西门和帝都大学的东门斜对着,因此明北也不着急去学校,决定先去帮着蓁蓁和王新雯办手续。走在校园里,蓁蓁好奇的大量着周围的一切,如今的帝都大学比蓁蓁前世到底一游的时候看着沧桑许多,不过瞧着也更有韵味。

蓁蓁和王新雯不是一个系,因此宿舍也不在一个楼层。蓁蓁的宿舍是201,朝南的一个屋子,此时正值中午,暖暖的阳光洒进来,照的浑身都暖洋洋的。

蓁蓁选了靠窗下铺,打了盆水把床铺擦的干干净净的,趁着屋里没人,她从空间取出了一床鹅毛褥子铺在下面,又把自己带的褥子铺在上头,最后铺了一个素色的床单,清新的颜色看着既简单又大方。

收拾好床铺,蓁蓁又从空间里找出来一个粉底碎花的床单,直接改成了一个布帘子,把自己的床铺围了起来,这样晚上睡觉的时候可以拉上,无论做些么都更隐秘一些。

蓁蓁把屋子收拾干净,那边王新雯也收拾妥当了,三人从楼梯间碰上便准备一起去国大那边看看,刚出了宿舍区没多久,一个背着行囊穿着中山装男生急匆匆地走了过来:“同学问一下,去法律系报道往哪边走?”

王新雯立马笑了:“咱俩是同系的,我刚报道完,你从这边过去往湖那边一拐就能看到报名处。”

“谢谢同学。”男生道了谢以后拎着行李匆匆地离开了。

王新雯和明北走了几步,忽然发现蓁蓁没跟上来:“赶紧的,你想啥呢?”

蓁蓁吞了吞口水,有些颤抖:“我忽然想起来,我们这一届的学生应该会有一大部分成为未来的牛人吧。”看着明北二人茫然的眼神,蓁蓁在心里默默地念叨了一句:“连未来的二把手都是我同学,我还有什么好怕的。”

直到三人进了国大的西门,还没走到报名地点,一个更为眼熟的人进入了蓁蓁的眼帘,蓁蓁忍不住开始畅想:也许我的未来,也会成为同样牛逼的存在吧。

作者有话要说:你说你还想咋牛逼?

哈哈,话说那一批学生真的是太多太多厉害的人物了,不过男主还是没出现,别着急哦。

第72章 72

由于刚一到学校就看到了未来的大大和二大大, 蓁蓁一直到食堂吃饭的时候还有些恍惚,明北拿粮票和钱去换了饭票, 打来三份饭放到桌子上,看到蓁蓁一脸放空的模样, 忍不住摸了摸她的额头:“咋着了这是?是不是刚上大学太高兴了?”

蓁蓁把明北的手拽了下来, 夹了一筷子菜塞到嘴里,语气里难掩兴奋之情:“哥, 咱们这届是恢复高考的第一届大学生,十年才考这一次, 全国各地的牛人都考来了,咱可得把握好现在的机会,没事多看在图书馆看书,多和同学、学长学习交流, 可千万不能被甩太远, 要不然等三十年以后,你都不好意思说你是谁谁谁的同学。”

明北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其实我也不是不爱读书, 主要是以前在家上学的时候,无论是初中毕业还是高中毕业都干差不多的工作,我对上学就提不起劲儿来。如今咱都到帝都了,我哪能和以前似的混日子, 那不等于白考上国大了。蓁蓁你放心,我指定好好学,要不然别说同学了,就是和你嫂子比我都不好意思。”

王新雯听了甜蜜地一笑, 一个劲儿的把自己盘子里的肉夹给明北:“以后上课的时候咱不能总跑出来见面了,估计等周末回家的时候才能见面,你可得照顾好自己,多吃肉啊。”明北看着王新雯,脸上恋恋不舍的样子让蓁蓁都不好意思看了。

蓁蓁默默地低下头,看着盘子里的菜:红烧肉炖土豆、五花肉炖豆角,她看了明北一眼,忍不住调侃道:“这才几天没吃肉啊,你居然买了两个肉菜。”

明北顿时叹了口气:“蓁蓁你说我们到帝都以后是不是就不能像以前那样天天野鸡野兔狍子可劲造了?”

蓁蓁使劲憋住笑,认真的点了点头:“起码得到郊区去才有山,不过搁帝都这个地方,肯定不让随便抓野兔啥的,以后野味啥的,你就做梦的时候想想吧。”

明北失落地叹了口气,看着自己满里堆的满满的肉又赶紧往王新雯碗里夹:”媳妇你多吃点,身子还没恢复好又得上学,亏了营养可不行。”

王新雯看着明北甜蜜地一笑,两口子你一口我一口吃的完全忘了眼前蓁蓁这个人。蓁蓁摸了下自己孤单的小心脏,有些哀怨地叹了口气,单身狗两辈子又被迫继续吃狗粮,这也太糟心了。

吃完了饭,蓁蓁和王新雯到明北的宿舍转了一圈,也算认了门,往后有啥事也知道到哪里找人。明北的宿舍不断有人进来,蓁蓁和王新雯也不好多呆,两人和明北约定了周末回家集合的时间,便一起回学校了。

蓁蓁到学校的时候比较早,此时寝室并没有旁人来,蓁蓁关上房门,身影一闪就回到北岔的山上,用意识叫了下李明中。

明中正趴在院子里晒太阳呢,忽然脑海里响起了蓁蓁的声音,顿时惊喜的站起来,一边四处看着,一边呜呜的直叫。蓁蓁见它没找到自己,便又在它脑海里说了一句:“到山上来。”

李明中不顾天胡在后面的呼喊,立马疯了一样往出跑,只用了十几分钟就到了蓁蓁的旁边。

蓁蓁摸了摸李明中的头,从空间里端出一盆兔子肉来放到它面前:“特意给你送肉来了,快吃吧。”李明中欢快的叫了一声,把头埋在盆里狼吞虎咽起来。

当初一家人离开北岔的时候,蓁蓁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李明中。这么些年,除了大黄在山里不用操心外,李明中和红烧鸡块都是蓁蓁看着长大的,又看着它们一点点老去。红烧鸡块□□的活到了十岁成为了北岔最长寿的公鸡,等它寿终正寝以后,被埋在了红松山里。

李明中如今十五岁了,在狗里面也算是迈入老年的行列了,蓁蓁也曾想过把它放在空间里随时陪着自己,可一看到光秃秃的空间顿时又舍不得了。李明中在山里撒欢了一辈子,怎么能在它老了以后关在这没有伙伴的地方。倒不如把它放在李木森家里和天胡作伴,反正蓁蓁会瞬移,可以随时回来看它。

不光是蓁蓁,连李老太他们都舍不得和李明中分别,可是现在的火车空间小,都是人挤人的,都不知带了多少行李,压根就没法带李明中去帝都。李老太郑重地把李明中交给了李木森,要他照看好它,也别逼着它打猎啥的,就让它在家养老晒太阳。

李木森知道二哥一家对李明中的感情,立马一口答应了,还特意把李明中的狗窝挪到了灶房里,这样暖和不会被冻着。其实对于狗来说,住在哪里还算其次,它们最关心的是饭里有没有肉。

李木森家里条件一般,每个月凭票买回来的肉基本上都用来犒油了,剩下的油滋啦大人都舍不得吃,更别说给李明中了。而在七十年代初期,所有的猎/枪都被没收了,也没法和以前似的打猎了。

蓁蓁理解李木森的做法,只能暗地里给李明中开小灶,离开北岔前蓁蓁抓了十几只野兔野兔放在空间里一锅给炖了,反正空间在她的控制下所有物质都能保持不变,也不担心炖好的肉会变质,什么时候来看李明中就给它舀上两勺,也省的现做了。

蓁蓁一边看着李明中吃肉一边拿梳子替它梳身上的毛:“过两天我就要开学了,不能天天来看你,以后我五六天来看你一回,给你肉吃好不好。”

李明中欢快地摇了摇尾巴,嘴里发出愉悦的叫声:“那得拿大盆装,太少不够吃。”蓁蓁笑了一下,又从空间里拿出一个大饼子掰成小块放在肉盆里,李明中连汤带饼吃了个干净,连盆都舔了一遍这才满足的趴在地上。

蓁蓁也不急着回去,她准备趁着现在有空多采些人参、灵芝之类的药材,以后无论是送人还是换钱都比较方便,总不能老拿大黄鱼出去,实在是太惹眼了。

蓁蓁找了十只百年的人参都收进了空间,其他的药材也采了不少,进空间洗了洗手,蓁蓁看着李明中问道:“我要去看看大黄,你去不?”

李明中立马竖起尾巴,一脸嫌弃地摇了摇头,蓁蓁笑着摸了摸它身上的毛:“其实它挺喜欢你的,没事你可以找它来玩,老和天胡在一起我怕你也变傻了。”

想了想天胡傻乎乎的样子,李明中人性化地叹了口气:“其实傻乎乎也挺好,没啥烦恼。”

蓁蓁一听顿时笑了:“你聪明,你和我说说你有啥烦恼?”

李明中立马谄媚的看着她:“能不能换个口味,炖个飞龙啥的。”

“你想的真美。”蓁蓁笑着把李明中的脑袋推到一边:“现在飞龙越来越少了,我以后得把它们都保护起来才行,至于炖飞龙啥的你想都别想。”看着李明中失望的样子,蓁蓁笑着拍了拍它:“其实野鸡也挺好吃的,下次我给你换种做法吃。行了,你早点回家吧,五天以后我来看你。”

李明中点了点头,亲热的舔了舔蓁蓁的手心,这才欢天喜地的往山下跑去。蓁蓁看着李明中的身影跑远了,又瞬移到大黄旁边,大黄冷不丁被吓了一跳,顿时恼羞成怒的朝她吼了一声,站起来走到一边趴在地上,用屁股对着蓁蓁。

“咋着了?吓着你了?咋还那么胆小了呢。”蓁蓁看着大黄直乐。

已经开了灵智能和蓁蓁交流的大黄立马傲娇的哼了一声:“我是讨厌你身上傻狗的味道。”

“哎呦呦,瞧你那德行,这一片也就李明中敢过来和你玩一会,你瞅你连个母老虎都找不到有啥好得瑟的。”蓁蓁看着大黄直乐:“好了,别傲娇了,再不过来我走了。”

大黄一听说蓁蓁要走,立马乖乖的趴在蓁蓁旁边,两个爪子抱着脑袋不吭声。蓁蓁坐在大黄身上一下又一下的摸着它身上的皮毛:“如今老虎越来越少了,以你别再轻易下山了,老老实实的在你的深山里呆着,万一你让人逮了去关在动物园里啥的,我可没法救你,知道不。”

大黄吼了一声,声音里满是讥讽:“愚蠢的人类…”

“啪!”蓁蓁立马拍了大黄的脑袋一下:“我也是人类。”

大黄缩了缩脑袋,哼哼唧唧的趴在地上:“我的意思是正常人。”

“难道我不正常?”蓁蓁挑了挑眉毛,大黄两个爪子按住自己的脑袋苦苦思索了半天,实在不明白自己哪里说错了。

看着大黄的大脸上居然有些发愁的表情,蓁蓁顿时笑了起来,揉了揉它脑袋上的毛,蓁蓁又叮嘱了一次:“记得不许乱跑啊,等我以后看李明中的时候就回来顺便看看你。”

一听到自己居然是顺便,大黄不满的哼了声:“那条傻狗。”拍了拍大黄的脑袋,蓁蓁消失在大黄的面前。

见时间还早,蓁蓁也不着急回去,直接瞬移到自己搭建的树屋前,以后科技越来越发达,这个由几十颗树搭成的树屋要是不清理掉的话是早晚会被人看到,可是看着鲜活的树木,想起搭造树屋时的想法,蓁蓁又有点舍不得毁掉。

犹豫了片刻,蓁蓁挥了挥手,把树屋收进空间里,随即将这一块土地整理平整,又瞬间长出一排排和旁边一样的树木。

树屋落在空间的一角,很快的又长出新的叶子,蓁蓁眼尖的发现居然树屋顶上垂了一个野蜂巢,立马惊喜的把它取了下来,找了几个洗干净晾干的罐头瓶子,把蜂蜜都倒了出来。

闻着浓郁的野蜂蜜香味,蓁蓁拿出自己在空间里吃饭的大清康熙年制的青华碗来,舀上两勺蜂蜜倒上大半碗温水,拿同款的调羹搅拌均匀,坐在沙发上一边看着书一边喝着蜂蜜水吃着刚采摘下来的蓝莓,悠闲的度过了一个晚上。

空间里的闹铃响了,蓁蓁站起来把闹铃关了,用意识看了看宿舍里,见依然没有人来,这才放心大胆的直接出现在宿舍里。

开灯看了小半宿的书,等到了熄灯的时间蓁蓁才把帘子拉上躺下睡觉。也许是帝都大学格外让人踏实,蓁蓁这一觉睡到了九点钟,这时候食堂早就没饭了,蓁蓁正准备去空间里弄点吃的,忽然听到了敲门声。

蓁蓁打开房门,王新雯一边把包子和一饭盒粥放在桌上一边看着蓁蓁直笑:“这是睡懒觉了?我早上过来了两次,见你宿舍都锁着门我就没敢喊你,我摸着包子还有点热乎气,你赶紧吃一会该凉了。”

蓁蓁答应了一声坐下喝了口粥:“昨天下午我出去了一趟,结果回来晚了,忘和你说了。”

“我看你宿舍没人我就猜着你指定跑出去玩了。”王新雯笑着说道,她看了看依旧空荡荡的屋子,有些好奇地问:“你这宿舍咋还没来人呢,我们屋的人都来了。”

话音刚落,一个背着两个大麻袋的女子推来门走了进来,她一抬头看见屋里两人正好奇地看着自己,立马笑了起来:“我叫魏玉锦,也是这个宿舍的。”

蓁蓁立马笑了:“我叫李明蓁,这是我嫂子王新雯,法律系的。”

魏玉锦把麻袋放在地上,见屋里擦的干净锃亮的,便知道眼前的这个漂亮的小姑娘把宿舍都打扫干净了,她直接选了靠门口的床,从麻袋里掏出来打着补丁的铺盖摆上,这才坐在上头舒了口气。

“你说咱咋这么幸运呢。”魏玉锦一边从麻袋里找水缸子一边语气轻快的说:“我下乡在大西北呆了十年了,什么数理化都忘的差不多了,脑袋里只剩下咋开拖拉机咋种地。”她匆匆忙忙去洗了缸子,回来继续说道:“我干活可厉害了,是我们知青点的生产队长。”

蓁蓁提起自己的暖水瓶帮她倒了一缸子水,魏玉锦笑着道了声谢,一边吹着热水一边问道:“妹子,你俩从哪里来的?”

“从黑省。”蓁蓁笑起来眉眼弯弯的,仿佛自带光芒一样,让人挪不开眼:“我没下过乡,高中毕业以后准备了半年直接高考了。倒是我嫂子在青年点呆了三年,种树刨地啥的。”

魏玉锦看着俏生生的王新雯,有些咂舌:“一点也看不出来像吃过苦的,王妹子可真是天生丽质。”

王新雯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正说着话,宿舍里陆陆续续的来了人,有刚下乡一年就考回来的帝都姑娘郭小桥,说话像说相声似的天津姑娘孟然晓,爽快大方的冰城姑娘许佳佳…

都是热情朴实的人,一遍又一遍的自我介绍后,很快都熟悉起来,没半天功夫就大姐老妹的叫的十分顺嘴了,大家又一起讨论起自己报的这个专业来。

蓁蓁的宿舍都是新闻专业的学生,和文学专业、古典文献专业都属于中文系,三个专业大一期间除了专业课以外文学课和公共课是在一起上的。

上课第一天,天还亮呢,魏玉锦就起床了,簌簌的穿衣声像是个开关一样,所有人都坐起来穿衣裳,魏玉锦见大家都起来了,索性把灯打开,走到蓁蓁的床头前,隔着帘子喊了一声:“李明蓁,赶紧起床了。”

看了眼枕头旁边的手表,蓁蓁从帘子里伸出个乱蓬蓬的脑袋,白嫩的小脸上一脸茫然:“魏大姐,这才五点来钟。”

“我知道。”看着蓁蓁披散着头发,像只小猫一样可爱,魏玉锦忍不住伸手揉了揉着蓁蓁的头:“咱们三个专业一起上文学课,要是不早点占座就不能坐到第一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