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子简直气笑了,从口袋里掏出五毛钱丢给他,蓁蓁也一脸无语地交了钱。老明收了一堆毛票,乐呵呵地说:“底价一千。”

暴脾气小伙子毫没有犹豫,张口就加了一百:“一千一。”

后面两个男人对视了一眼,似乎没想到突然加价就按百算,两个人嘀咕了一下,其中一个看了眼蓁蓁:“我出一千一百五。”

“一千二。”小伙子似乎想用气焰压倒竞争对手,报起价格毫不犹豫。蓁蓁看着他一副财大气粗的样子,微微地笑了笑,比钱多她还没输过。玉玺这东西代表着皇权,数量本来就很有限,更何况这是雍正用过的。蓁蓁对雍正这个皇帝还是有些好感的,一个是因为他本身的历史功绩,再一个是因为蓁蓁在后世的时候没少在晋江文学城看小说,清穿里四爷特别忙碌的到各个小说里当男主角,刷了不少存在感。

那两个人依旧只加了五十,小伙子又把价格提到了一千三,那两个人有些犹豫,嘀咕了很久还是摇了摇头。

小伙子看着两个人放弃了竞争,很自得的笑了。至于蓁蓁,他压根就没把她放在眼里,虽然蓁蓁带着口罩但光从眉眼和身形上看就知道是个很年轻的女孩子,甚至还带着几分学生气。小伙子见她问的倒是不少,但是一次都没有出价,便以为她纯粹是来看热闹的。

刚这样想完,就听见口罩下传来清脆的声音:“一千五。”

小伙子直接皱了下眉头,他没想到这丫头比自己还嚣张,居然一次就涨了两百,老明倒是乐了:“丫头,你可终于开口了,刚才我还以为得被这个暴脾气买走呢,可吓死我了。”

蓁蓁看着他忍不住笑道:“怎么你卖东西还分人呀?”

“那是,谁不愿意把宝贝卖个顺眼的。”他白了小伙子一眼,意思是他不顺眼。

小伙子气的头发都竖起来了:“两千,卖不卖?不卖我走了。”

老明立马把视线转向蓁蓁,蓁蓁摸了摸手上的桌子:“两千五。”

这个价格在现在可不低了,起码在帝都能买个位置一般的小四合院了,小伙子不敢置信地瞪大了眼睛,似乎没想到这个丫头这么有钱,老明见小伙子不出价,立马指着蓁蓁说:“卖你了,掏钱!”

蓁蓁背着的大书包里虽然没那么多钱,但是她空间有啊,她慢吞吞地拉开拉链,趁机从空间里挪了一些钱过去,一摞两摞,转眼间桌子上的钱摞的高高的,小伙子看了眼她的书包似乎不太明白这么多钱咋塞进去的,要知道他可是拉着个钱箱子来的。

老明看着粗咧咧的,但是对钱可细致了,他一开始一摞摞检查蓁蓁付的钱,小伙子见玉玺和自己就这么擦肩而过有些不甘心,他看了看蓁蓁哑着嗓子问道:“你谁家的呀?”

蓁蓁就不喜欢他那眼睛长在额头上的样子,和谁都充大爷似的:“谁家的和你什么关系呀?人家卖玉玺的都没你问的那么多。”

“就是就是。”老明数完一摞钱忍不住插了个嘴:“看着年纪不大,屁事比我还多。”

小伙子看着就没受过什么气,一句话就给怼的满脸通红,转身气呼呼的走了,剩下两个看了下蓁蓁,互相交换了下眼神,也跟着小伙子后面出去了。

蓁蓁把玉玺抱在怀里,看着老明一副财迷的样子,忍不住问道:“你认识的人卖古董的多不多?要是有给我介绍介绍呗。”

“你是说像我这种败家子啊。”老明似乎数累了,他抓起桌上的烟盒叼上一颗烟,点上火以后轻轻吐了一圈烟雾:“败家子哪朝哪代都不少,不过这败家子也有区别。”抽了口烟,老明还有点自得:“像我就属于识货的败家子,起码这好东西孬东西的还是懂的,也知道这东西有多贵重,卖也能卖上价。当然也有那种给钱就卖的主儿,什么康熙瓶子乾隆的碗,一张嘴几十就往出卖,一点都不带心疼的。”

蓁蓁点了点头,她遇到的冯二就是这样的人,让他报价结果一口价二十一个,当时蓁蓁一度以为自己幻听了。可冯二觉得,这玩意能卖上这么钱就不孬了,不当吃不当喝就一个碗,搁啥不能吃饭啊,这就是不识货人。

吐了两口眼圈,老明说:“我们这群手里有东西的,祖上多少都认识,当初不少人都是一起逃到津岛的。现在我们这群后代子孙,有过得好的自然不搭理我们,像我们这种二混子肯定是经常往一起凑。现在形势好了,老百姓手里的闲钱也多了点,就有愿意买古董的,早几年那是白送人家都不敢要。反正就我知道的,好几个小子都想卖东西,我也可以给你介绍,不过你总不能让我白辛苦吧?”

“赚我这么多还不够啊。”蓁蓁示意他看看桌上那两千五百块钱。

老明嘿嘿一笑:“一码归一码,我也不问你多要,一件货你给我一块钱,等到了地方我保证不插嘴,毕竟有些孙子可是十来块钱就敢卖一个的主。”老明嘿嘿一笑:“要是我多嘴了你再多花钱就不划算了是不。”

“你们的哥们情谊真是比塑料还脆弱呀。”蓁蓁啧啧地看着他:“不过你要的辛苦费也不算高,也省的我自己找了,就这么着吧。”

一听蓁蓁答应下来,老明连钱都不数了,他找来个破口袋把钱都扫到里面:“我要去把钱存起来,你先找个地方吃饭,十二点半你在鼓楼底下等我。”

蓁蓁答应了一下,把玉玺放在书包里刚要往外走,忽然她停住脚步说道:“要是你认识那个叫冯二的就不必带我去他家了,他之前把他家的东西二十一件卖给我了。”

老明乐不可支地笑道:“那孙子还自称祖上是内务府的,那眼界还不如我们太监的子孙呢,怪不得这两天他手脚那么大方,喝酒都敢吃俩肉菜了,合着从你这赚着钱了。”

蓁蓁点了点头,大大方方地说:“我赚了不少便宜。”

老明嗤笑一声:“冯二估摸着他还赚便宜了呢,上个月他和我说的时候是打算十块钱卖一件的,估摸着说二十是给你还价的空间,没想到你连价都没还。”老明越说越乐,捂着肚子坐在椅子上哈哈大笑起来。

蓁蓁无语地看着他:“你的太监祖宗和内务府有仇是怎么着?”看着老明笑的说不出话来,蓁蓁看了眼手表:“那你下午可记得给我找个真有东西的人家,什么民窑民国的我可不要,还不够浪费时间的。”

“我知道。”老明终于换了过来,打着笑嗝摆了摆手:“你放心好了,能花这么多钱买我玉玺的,怎么会是平常眼光。”

蓁蓁轻笑一声掉头就往外走,刚出来十几米她用意识就看到之前在老明家看玉玺的那两个男人鬼鬼祟祟地跟在自己的后面。蓁蓁这回是真乐了,想想多少年都没有人打劫自己了,今儿终于又撞上来俩傻子。

看了眼手腕上的时间离约定的时间还早,蓁蓁用意识看了看,找了个小胡同钻了进去,两人对视一眼,立马跟了上去。

小胡同刚走了一遍,两人看了看四周静悄悄地便大着胆子追了上去,一个伸手去抓蓁蓁的包一个准备去抓蓁蓁的胳膊捂她的嘴,生怕她跑了。

蓁蓁一回头大长腿一踢,那个眼看抓着包的男人仰面踹飞了出去,另一个两只手伸了一半还没整明白怎么回事呢,两条胳膊就被抓住了,随即一股剧痛从胳膊上传来,他刚想叫出来,就被一团破布堵住了嘴,随即被一脚踢了出去摔在了他同伴的边上。

蓁蓁走过去俯视着他们:“是不是没告诉过你们,打架我从来就没输过。”

看着口罩上方那双灵动的大眼睛,两人险些没哭出来:谁能想到你一个二十出头的小姑娘踹人和踢球似的,一脚好几米远。

似乎看出了两人的想法,蓁蓁的语气十分轻松:“是不是觉得我踹人比较疼?其实不妨告诉你,上一次我伸腿踹的是野猪,不过它可没你们那么好命,一脚就没气了。”

捂着胸口的男子听了这话忍不住往后挪了一下,结果碰到了一家门口的柴火剁,一根直径足有二十公分粗的木头掉了下来,向蓁蓁滚去。

蓁蓁拿脚尖抵住了木头,看着两人的眼神也变得寒冷起来:“自己去派出所自首。”

“凭…凭啥?”一个男的听到去派出所有些害怕:“我们这不也没抢劫成功吗?”

蓁蓁冷笑以下:“这配合的手法不是第一回吧?以前真没抢过?”看着两人飘忽的眼神,蓁蓁脚尖轻轻一点,一米多长二十公分粗的木头眨眼间就变的七零八碎。

“我再说一遍,自己去自首。”蓁蓁收回了脚:“不信你们可以跑跑试试,不过要是被我抓到你们就没这么好运了。”

看着蓁蓁的背影消失在胡同深处,两人互相掺乎着站了起来:“宁哥,这是哪路子的人啊,也太厉害点了吧?”

“不知道啊,瞅着也不大,这是学武术长大的?”另一个也一头雾水。

“那我们要去自首吗?”头一个看着地上的碎木头有些打怵:“要是被她抓住我还不得一脚把我骨头给踩碎了呀。”

“你是不是傻?”那个叫宁哥的照着这小子后脑勺就拍了一巴掌:“咱可不是抢过一个人,要是进去没十年八年出不来。这次的活真不顺,没敢抢老明的结果惹了个更厉害的。”他咬了咬牙:“不行咱直接去火车站,先跑了再说。”

蓁蓁虽然已经走远了,但是两人的话他听得一清二楚。对于这种人就是直接送进派出所只怕也不会说实话,不如先让他们跑,啥时候吓破胆儿了,啥时候就交代了。

于是绝望的宁哥和他的小弟在坐了三天三夜火车到了鲁省后,刚出了火车站准备吃点热乎的,就看见一个大眼睛戴着口罩的姑娘站在前面看着他们。

两人吓的裤子都快掉了,转头就往回跑,这次他们又上去南下的火车到了金陵,两人小心翼翼地伸出个头,瞅了一圈没见到人,这才松了口气,找了个饭店要了只盐水鸭,六笼包子准备大吃一顿。

鸭子刚端上来,宁哥刚伸手夹了一筷子鸭肉放进嘴里,忽然最前面桌上一个熟悉的背影让他的鸭子“啪叽”一下子掉在了盘子里。戳了戳小弟,宁哥的声音都打颤了:“王九啊,你瞅那背影像不像煞星啊。”

王九正拿着个鸭腿刚啃了一口,闻言一脸茫然的回头,正好前面那人也转过头来,脸上基本上都被一个白色的口罩挡住,大大的眼睛里微微带着笑意。

两人连鸭子都顾不得吃了,站起来就往外跑,一路气喘吁吁地进了火车站找了个隐蔽的地方,宁哥靠在墙上直喘粗气:“这人是不是吃饱了撑得,她没别的事吗?干啥总跟着我们?”

王九举着鸭腿都快哭了:“哥…宁哥…要不咱自首吧。”

“休想!”宁哥抢过他手里的鸭腿恨恨地咬了一口:“我觉得之前咱是太急,有啥车就上啥车了,所以让她知道我们行踪了。这回咱先找个地方藏起来,两天以后再上车,保准她找不到咱们。”

蓁蓁在饭店里用意识听着两人嘀嘀咕咕的盘算着路线,轻轻一笑:“服务员,帮我装三只盐水鸭,等我吃完饭带走。”

“行,不过你得先给钱。”服务员小姑娘瞧着都快气哭了:“其实我也不愿意这样,不过你瞧,我不过就端个菜的功夫,那两人居然没给钱就跑了,我还得自己掏钱赔。”

蓁蓁回头看了眼空着的桌子,朝着小姑娘笑了笑:“我替他们付。”

十天后,花都火车站,两人刚下火车就被拎到了一个小巷子里:“跑的挺远啊,下次是不是准备干海南岛去啊?”

宁哥跪在地上腿都软了:“姑奶奶,您别追了,我这就去自首。”

王九在旁边哭着点头,这人比警察吓人多了。

*****

蓁蓁顺路进了一堆衣服回到了帝都,在空间里把衣服分类后给各个店送去,刚一回到家就被李老太抓住了:“你这又上哪儿了,跑了大半天才回来。”

蓁蓁笑嘻嘻地搂住李老太的胳膊:“这不去了趟厂子。”

“你们单位都给你放假了还去啥厂子,那不有厂长管事吗,咋还要你老去呢。”李老太看了看里面轻声说道:“不是嘱咐你了,在家别说开厂子的事,你四婶是眼皮子浅的,你那几个堂嫂咱也不是多熟,万一有那种那种没皮没脸的人咋整,别惹那种糟心的事。”

“奶,我知道。”蓁蓁笑着搂住了李老太的胳膊:“财不外露嘛。”

李老太这才乐了:“我和你说这几天你不许往出跑了,我还有好多事嘱咐你呢。对了,我刚和俊杰说了,这结婚前三天你们不能见面啊,别晚上趁我们睡觉了往后花园子溜。”

蓁蓁算了算日期顿时懵了:“那我今天见不着俊杰了?”

“该!”李老太用手在她脑门上点了一下:“好容易放假我让你多和俊杰出去玩玩,你倒好,比上班还忙,也不知道你忙啥。也就俊杰疼你,你干啥他都护着你,要搁别人早不乐意了。”李老太无奈地摇了摇头:“行了,你跟我赶紧进屋吧,你三婶今天做了你爱吃的菜。”

蓁蓁笑了笑:“三婶手艺比我妈好。”

想了想正厅里满满的两大桌子人,每桌十几道菜,李老太忍不住叹了口气:“这次咱亏了,要知道让他们结婚头一天到就行了,哎呀这么多人,一天能吃十斤大米去。”

蓁蓁笑的眼睛都弯了:“奶,你可真抠。”

第115章 团聚

李老太听完哈哈大笑:“行了, 赶紧去洗把脸来吃饭。”

这时候虽然过了最热的时候,但是秋老虎还时不时地发回威, 蓁蓁出去一趟热的满头大汗的回来。蓁蓁回到房里简单的梳洗了下就去了正厅,这里作为过去王府待客的地方面积足够大, 摆上四五张圆桌没问题。

怕之前摆在这里的老家具磕了碰了的, 蓁蓁在他们来以前就把原有的家具挪到旁边的侧间去, 这里直接让家具厂送来两个大饭桌和实木凳子摆在里头, 吃饭的时候也不用挪家具了。

刘秀兰和两个保姆把最后一个菜摆上, 李老太和蓁蓁也进来了, 刘秀兰笑着招呼了一声:“蓁蓁回来了,赶紧来吃饭吧。”

蓁蓁笑着叫了人, 又和几个同辈的点了点头,跟着李老太坐在了里面那桌上。一家人许久未见了, 每天吃饭都是热热闹闹的。桌上摆了白酒,也给孩子们准备了北冰洋的汽水, 蓁蓁则喝自己酿的葡萄酒,每天一小杯就够了。

刘秀兰用还没使过的筷子给蓁蓁夹菜:“你说一晃蓁蓁这么大了,马上就要结婚了, 我一想起来总和做梦似的。”

王素芬笑着说:“可不是咋地, 当年你帮着接生的时候好像还和眼前的事似的。”

刘秀兰看着王素芬心里别提多羡慕了:“咱家还是你家的孩子最有出息, 五个孩子都是大学生,肉包豆包两个也都上大学,现在在咱北岔谁提起你们家都竖大拇指,都老羡慕了。”

王素芬捋了下头发:“都是孩子自己努力, 咱大字不识一个的也帮不上啥忙。”

刘秀兰的目光直接略过了两个儿子,落在了孙子的脸上:“大宝啊,你可得好好学习知道不,你看学习好以后就能来帝都上学,住大房子多好。”

李明荣的儿子点了点头:“我知道,和小姑似的,您在家一天念叨八回,我都能背过了。”

另一桌的张春华更是眼热,原先光知道蓁蓁拿大黄鱼托李木文换了个大房子,可这回来了才知道房子居然这么大。一层层的院子自不必说,就后头那大园子都赶上自家附近的小公园那么大了,里头又是花啊又是菜的,鸡鸭鱼蟹都有,这几天吃饭除了外头买点猪肉,其他的都是自家园子出产的,别提多省钱了。

看着比自己大十来岁的王素芬,如今头发黝黑锃亮的,脸上的褶也没有以前那么多了,手也细嫩了,做饭打扫卫生有保姆,洗衣服有洗衣机,这生活比以前的大地主还奢侈呢。

戳了下碗里的鱼肉,张春华刚想开口就被李木林瞪了一眼,再看看旁边两个盯着自己的儿子,只能不甘不愿地把话咽了下去。她就不明白这爷三个咋想的,老太太家住这么大的宅子,空着这么多屋子,蓁蓁又马上出嫁了,自家没事过来住住能咋了?有吃有住的还有人伺候,一个个真是有福不会享。

晚上吃完饭,一家人在院子里看会电视就各回各屋睡觉去了。一关上门,李木林就盯着张春华说:“我来之前和你说过,到这以后少用你那张破嘴说话,你给我记住了。”

张春华忍不住嘟囔了一句:“我能说啥啊,我也不就是想和娘商量商量让咱也过来住住吗?你说这么多房子空着,不瞎了呀?”

“瞎了也和你没关系。”李木林一字一句地说:“这个房子是蓁蓁的,人家四个亲哥哥都自觉的一毕业就买房子搬出去了,你一个婶娘哪儿那么大脸呢?”

“所以说他家人就傻。”张春华白天不敢说话,晚上终于忍不住逼逼两句:“你说这么大的宅子就真给那丫头片子了?这不白瞎了吗?以后都得成人家的了,自家这么多儿子孙子就分不着?”

李木林一听暴躁的在屋里直转圈,指着她就吼了一嗓子:“张春华再让我听见你说这话信不信我抽死你。”

张春华立马熟练闭住了嘴,可是脸上的神色分明有些不服气。隔壁屋住着的明书和明信听见动静过来了:“爸、妈,大晚上你俩吵吵啥呢,这又不是在咱自己家,小声点。”

李木林指着张春华气的脸通红:“就你妈那破嘴,整天琢磨人家房子的事,你说她就不能不眼馋别人家的东西嘛。”

明书看了眼张春华,转头和明信商量:“不行让你嫂子先带妈回去,别搁这捣乱了。”

张春华一听都快哭了:“我就闲嗑牙咋就想给我撵回去,我不说了还不行吗?”

明书看着她:“真不说了?”

张春华可怜巴巴地点了点头:“我还不是心疼咱老李家的东西嘛,你们爷几个还一个个不领情。”

明信叹了口气,把张春华按在椅子上:“妈,打我爸到冰城和你结婚的时候起,他就从家里分出来了。咱家的家产就是冰城那个老房子和里头的东西,至于老家的和帝都的都和咱没关系知道不?说白了,就是我二大爷家以后就算钱多的能买好几架飞机,你也不能问人家要一辆自行车,你懂不懂?”

张春华憋了憋嘴不甘不愿地点了点头,兄弟俩这么多年也知道自己妈的爱占便宜的小性格,平时在冰城时候两人时不时的连哄带吓唬的还能管的住,这回来帝都看到蓁蓁家条件这么好,张春华这又忍不住想放飞自我了。

明书怕弟弟好言好语的不管用,又给她加了个重锤:“妈,咱这次是以亲戚身份参加婚礼的,你可以多吃饭但一定要少说话。你别看我奶现在年纪大了,但是她身子骨比你还好呢,你要是真惹烦了她,她能拿烟袋锅子直接给你抽回冰城去信不信?”

张春华立马怂了:“你奶这么多年脾气咋就没改改呢?”

“有啥好改的?平时我二大娘从来也不气她,婆媳一辈子都不红脸,要不是看到你,我奶能甩烟袋锅子?”明书翻了个白眼:“咱总共在这呆不了两天,等蓁蓁三天回门咱就回家了,就这一个礼拜的功夫,你能不能消停点?”控制下脾气,明书努力挤出一个笑脸:“你乖乖的,明天我带你去爬长城去。”

“那得多少钱啊?”张春华忍不住说:“要不和你二大爷说让他…”在李木林和明书、明信爷三儿突然冷下来的目光中,张春华心痛的咬了咬牙:“行,咱自己花钱去。”

明信忍不住摇头叹气:“我姥也没这么抠啊,真不知道你随谁。”

张春华冷哼一声:“对你是不抠,那因为你是大外孙。”其实这么多年在丈夫儿子的教育下,张春华也知道自己占便宜没够的性格不讨喜。可这些在她不过脑子的时候都是下意识的举动和内心深处的话,要不刻意的加以克制,她自己也忍不住。

“其实我这个性格还真和你姥有关。”张春华坐在凳子上叹了口气:“你姥姥、姥爷就我一个孩子,他俩一开始虽然打谱招上门女婿,但是心里总还是不放心,就怕老了没着落,恨不得把钱都存起来养老。其实你姥爷工资不低,在那个年代别说养我一个,就是养十个八个都养的起。可是他每个月都只拿出块八毛的来花,肉票宁愿卖出去也不买块肉回来自家解馋,都是一样的工资我小时候在家吃的饭还不如隔壁养七个儿子那家吃的好呢。”

明书和明信倒没想到这一出,两人目目相觑,不知道咋评论自己姥爷的行为,按理说未雨绸缪也没错,可这也太过了。

张春华最后总结了一句:“打小穷怕了,看着别人家啥好东西就眼热想占个便宜,要是白吃白喝的时候我就忍不住往嘴里多塞,所以才惹人厌嘛。”

李木林闷闷地说了一句:“过去有几家富裕的?不都那样的日子过来的嘛,说到底还是爹妈没教好,别整那没用的借口了。”

明书按了按李木林的肩膀,安慰张春华说:“现在咱家日子不过的也挺好嘛,我和我弟每个月也都给你钱,你就可劲吃可劲花就行,想买啥买啥,不用羡慕别人的。”

张春华立马抬头看着两个儿子:“我想买洗衣机,我不想自己洗衣服了。”

明书和明信盘算了价格,按照两人的收入也负担的起:“行,只要你这次乖乖的别闹,我们回家就给你买洗衣机。”

张春华乐了,屁颠屁颠去里屋铺床,李木林看着两个儿子叹了口气:“你妈一辈子就这样了,你们别往心里去。”

明书和明信笑了笑:“自己的亲妈还能嫌弃嘛,哄着她就完了。”

李木林点了点头,末了低声嘱咐了一句:“洗衣机不少钱呢,我私房钱就够。你们现在也有自己的孩子了,除了每个月给的养老钱、过节过年的买点东西以外,其他的就别破费了。养家不容易,多攒点钱给孩子留着上学,要不然你们媳妇心里也不自在。”

明书和明信连忙笑着说:“不会,爸您想哪儿去了。”

李木林笑了笑,拍了拍明书的肩膀:“爸也是从那个时候过来的,你们的不易我都懂。行了,时候不早了赶紧回去睡觉吧。”

翌日一早,刚吃过早饭,还没等明书要出去转呢,就见桂花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来了。王素芬看她累的满头大汗赶紧给她倒了杯水:“咋这么早过来了呢?不用去店里?”

“今天不是礼拜天没那么忙,让店员看着就行。”桂花接过水咕咚咕咚一气儿喝完这才赶紧叫了人。

李木森他们刚到的时候,正好刚开学没多久,学生们从老家回来口袋都宽裕些,桂花店里的衣服款式又特别时髦,学生们刚回学校就迫不及待的来买衣服。桂花虽然雇了店员,但依然忙的脚打后脑勺,只在李木森他们到的当天来吃了顿饭,就匆匆忙忙回去了,连话都没来得及说上几句。

刘秀兰是看着桂花长大的,说话也没那么外道,她给桂花递了个毛巾笑着问她:“你开啥店啊还这么忙?”

“服装店。”桂花笑了声:“开始是肉包捣鼓的,从南边进衣服回学校摆地摊,结果被他爹逮着了,还是她姑好说歹说的给劝下来,明东见肉包确实没耽误学习才拉倒了。我这不一听卖服装挺挣钱的,就把这摊活揽过来了开了个服装店,反正在家闲着也没事,倒不如有点事干。”

“哎呀可真好。”刘秀兰给桂花竖了个大拇指:“桂花打小就能干,现在都能自己开店了。”

张春华以前在老家的时候老被桂花怼,两人一碰面就斗嘴,这次居然也点头附和了一句:“桂花这孩子不错。”

桂花有些诧异的看了张春华一眼:这画风不对啊,按照她性格不得张嘴要衣服吗?这是年纪大了改脾气了?

不过只要张春华不惹李老太生气,桂花也不愿意和她闹不痛快,谁不愿意乐乐呵呵的说话。打开带来的几个包袱,里面装的满满的衣服都一包一包分好了的:“蓁蓁刚定了结婚日子我就赶紧去南方进了一趟货,特意给你们买的衣服。”

拎出一包看了眼上面的名帖,桂花塞进了刘秀兰怀里:“三婶,这是给你的。”

刘秀兰看着里头至少有五六件的样子,忍不住说道:“咋给我这么多衣服呢,这得花你多少钱啊?”

“谁让我和三婶亲呢。”桂花亲亲热热地说:“侄媳妇孝敬您的,你只管收下就行。”

刘秀兰笑着打开袋子,里面的衣服虽然看着都很洋气,但也十分贴合刘秀兰的年龄,一点也不花哨。

桂花把几个包袱里的衣服一样一样的分了出去,李木森和李木林是样式差不多的夹克、毛衣和裤子,几个堂弟和弟媳妇、孩子的都给准备了,每家的衣服虽然款式各有不同,但顶多是花纹的区别,其他的看起来并不分高低贵贱。

拿出最后一包衣服,桂花看着一直默默坐在没吭声的张春华,笑着塞进了她的怀里:“四婶,这是给你的。”

“还有我的呢?”张春华简直觉得这是意外惊喜了,刚才桂花给刘秀兰的时候她就想张嘴了,可是想起昨晚儿子说的话还是硬生生的忍住了。她一直和桂花关系不算太好,压根就没想到桂花也给自己准备了一份,接过一大包衣服,张春华有些不好意思地看着桂花:“你看这么多年四婶也没给你买过啥,还让你破费了。”

听见这样的话从张春华嘴里说出来,连李老太都没忍住多看她两眼,桂花笑容更真诚了,语气也多了几分亲热:“四婶这是啥话,以前明东在冰城上学的时候你和四叔没少照顾他,孝敬你们是我应该的。”

李老太也和颜悦色地点了点头:“孩子的一片心意,你就别外道了。”

结婚这么多年,李老太还是第一回用这么温柔的口气和自己说话,侄儿媳妇还是第一回和自己这么亲热,张春华心里热乎乎的,抱着怀里的袋子转了个身,看着儿子儿媳妇都善意地看着自己笑,顿时眼圈就红了。

“妈,我带你回屋试试衣服。”明书的媳妇过来搀住张春华的胳膊,回头和李老太商量道:“奶,我先和我妈回屋一趟,一会过来。”

李老太眼尖心又亮,知道张春华这是抹不开面子了,便点了点头:“去吧,我们这也没啥事,你好好陪你妈试试衣服,要是不合身让你桂花嫂子给换,她店里衣服多。”

明书媳妇扶着张春华出门了,李老太当着这么多小辈的面,也没提张春华过去的事,笑呵呵的唠别的家常。

******

热闹了两天,终于到了蓁蓁结婚的日子。天刚刚亮,李老太和王素芬就起来了,两人洗脸梳头换上准备好的新衣服,王素芬捂着胸口坐在椅子上:“哎呀,娘,我咋这么紧张呢,和我当初嫁给木武的感觉似的。”

李老太差点把嘴里的蜂蜜水喷出来,好容易咽下去看着她直乐:“你是当丈母娘激动的。”推开窗户,李老太看了看蓁蓁的屋子依然一片漆黑,忍不住跳脚:“你说蓁蓁这孩子咋不知道紧张呢,你都天都亮了她还能睡的着。”

王素芬对着镜子照了照,用梳子拢了拢头发,这才挽起袖子出了门:“我去把蓁蓁叫起来。”

睡梦中,蓁蓁看着眼前焦红油亮、异香扑鼻的烧乳猪直流口水,她拿起刀叉割下来一块喷香的烤猪肉,刚准备放进嘴里就听见一阵惊天动地的砸门声:“蓁蓁起床了!蓁蓁赶紧起来!”

叉子上的猪肉没了,蓁蓁也醒了,撅着嘴光着脚跑到门口打开房门,蓁蓁无比哀怨地看着王素芬:“我梦见一道烤乳猪特别香,我还没等吃呢你就把我吵醒了。”

“烤什么乳猪?我看你像头小猪,这都几点了,你咋都不着急呢?”看着蓁蓁光着的脚丫,王素芬赶紧去拿了拖鞋扔在她脚下:“和你说不许光脚总是不记得,你这就要结婚了,以后可得自己长点心照顾好自己。”王素芬说着说着难过的情绪难以抑制,眼泪就掉了下来:“以后妈就不能去叫你起床给你拿拖鞋了。”

蓁蓁伸手把王素芬搂在怀里,眼圈也有些发红,嘴上却努力让语气变的轻松一些:“你瞧瞧,咱两家现在都是一个大院子了您还伤心,要是我像别人家似的真嫁远了,你不得把咱家的墙给哭塌了呀。”

控制住眼泪,蓁蓁换了个笑脸按住了王素芬的肩膀:“哎呦,我妈今天穿新衣服了,我瞅瞅?哎呀咋这么俊呢,比王母娘娘还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