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在主位坐下,而玉珠便坐在了她的身旁。

  有了婆婆在场,王夫人再不敢如先前那般声张,却犹自有一口怨气没出,只能立在一旁强自按捺。

  老祖宗坐定后,屏退了一旁服侍的仆人,又关上的饭厅的大门,这才抬眼看向自己的媳妇,不温和不火地道:“你自加入我们萧府,便是我们萧家的媳妇,那王家虽然是你的娘家,可是在你该是心向着哪一边,不用我讲也应心内有数。若是不懂,那就回娘家呆上个一年半载,捋清楚了,再回也不迟。”

  王夫人听得一阵心惊,婆婆这是要赶她出府的意思,当下连忙出声道:“母亲,媳妇要是有错,自管教训便是,怎么说出这般听了让儿媳难心的话来?”

  老祖宗看了微微垂头的玉珠一眼,突然声音冷了几分,接着道:“若不是心偏得离了谱,浑忘了自己是萧家的媳妇,怎么方才能当着仆人的面,说出那等昏话?六丫头是个怎么样的孩子,你不清楚?再说你那个大哥家的儿子王云亭又是个什么东西?竟然趁着中秋节,家人们都在花园赏月的光景,将堂嫂骗至书斋意欲不轨!若不是玉珠抵死反抗,用锥子扎伤了那狗儿的大腿,还真是如你所说,要被捉奸在床了呢!”

  老祖宗的一席话,说得在场的众位萧家人又各自倒吸了一口冷气。萧山浓眉微挑,惊讶于看似足不出户,终日埋首佛堂的祖母竟然将王家一直隐藏的家丑真相知道的这般清楚。

  而萧老爷则是今日才听到这内里的隐情,不由得心疼地望着他那受尽了委屈的六丫头,顺带着怒瞪了一眼他的夫人。

  而萧雨和萧珍儿两个小辈,则是完全不敢相信他们眼里一向柔弱温顺的六妹,竟能做出用锥子扎人大腿,弄得鲜血淋漓这样彪悍的事情出来。

  王夫人也没想到婆婆竟然知道的门儿清,可犹自不死心地辩解:“若不是她存了心勾引,云亭那孩子怎么会这般的胆大,分明是她听见了门外有脚步声,便倒打一耙,将屎盆子扣在我那傻外甥的身上……云亭可是差一点被她扎成了瘸子!”

  “够了!若论倒打一耙,哪个及得上我的舅舅?我们萧家如今不过是受人陷害,遇到了些许的波折,王家便见风使舵,明明收了银票,偏偏克扣那三箱的金料……这是看我萧家不行了,准备着打一个收尾的秋风?”就在这时,萧山突然开口,冷冷地又给母亲一记闷棍。

  关于这一点,王夫人可真就不知道了。她虽然偏私自家外甥,可是关于铺面上萧家与王家的不睦,却并不大了解,顿时有些委屈得不知该说些什么是好。

  老祖宗此时又开口了:“我看这顿饭也别吃了,我跟六丫头许久不见,自有许多话要讲,刘妈,捡些六丫头爱吃的放入食盒里,我们祖孙回屋里头吃去。”

  于是这一场家宴还未开席,便不欢而散。

  若是先前,萧山是决计不会让玉珠跟着老祖宗单独说话的。可使今天是老祖宗主动开口让玉珠回府的,又当着众位儿女的面申斥了母亲,替玉珠找回了脸面。他总不好阻拦着玉珠不让她入祖母的院子里。

  可是心内却依然不大顺畅,不由得深深地望了她一眼。

  但那玉雕般的人儿,却微微低着头,在衣领里露出一截雪白的粉颈,诱得人忍不住想要凑过去狠狠地咬住,再用嘴唇吮吸着印上一抹抹红印。

  这些年,他每次都在梦里梦见这样的情形,可是待得梦醒总是一阵莫名的空虚失落,更多的懊恨当初自己的无力,没有阻拦住玉珠出嫁。

  幸而上天待他不薄,如今玉珠被休回萧府,他也总算有了回旋的机会。这一次,就算是天王老子,也绝对阻止不得他……

  看大儿子紧盯着玉珠的眼神太过露骨,王夫人又是一阵的堵心,不由得刻意地咳嗽起来。

  就在这当口,玉珠已经步履轻快地随着老祖宗出了厅堂。

  与老夫人食用晚饭,倒是少了许多的繁文缛节。萧府的老祖母一直茹素,吃食上都甚是精简,老人家胃肠不好,不喜油腻,这也正合玉珠的口味。

  只是菜品摆布上后,一老一少都没有动筷。

  老夫人仔细打量这两年未见的孙女,柔声道:“孩子,你受苦了。”

  玉珠微微一笑,道:“王家乃是富贵人家,丈夫为人谦和,待我也甚是周到,未曾吃到什么苦头。”

  老祖宗点了点头:“你能这般想便好,想当初,你祖父将你抱回来时,正是你袁家蒙祸之际,是因为你父亲得罪了朝中权臣尧家的缘故,因那尧家飞扬跋扈,你父族母族的亲友俱不敢收留你。是你祖父顶住了压力,将你收养。自打你入了萧家的家谱,吃穿用度上,你的爹娘都不曾亏待过你,是拿自己当做亲儿一般心疼的……就是在你的婚事上,你母亲草率了些,极力地怂恿,说她外甥王昆乃是个通晓诗书的俊才,我也是老了,耳目闭塞了些,竞不知他的身子骨有那么的差……”

  玉珠这时抬起一直低垂的头来,挽着衣袖,轻提玉腕,夹起一筷子的素炒笋尖,放到了老祖宗的碟子里,柔声道:“老祖宗不必自责,彼时我年轻尚小,不懂母亲的苦心,嫁过去后,才发现王昆的确是个好丈夫,是我没有福气,在王家惹下大祸,也辱没了萧家的门楣……如今被休,皆是我咎由自取,干爹娘什么事?这两年一直没有回门,一则是丈夫体弱,身边一时离不得人,二则是因为出嫁前母亲曾说过,若是无事最好不要回来,免得干扰了大哥接管店铺的心思。我的心内,是时时惦念着祖母您和爹娘的,真是不敢有半点的怨尤之心。”

  老祖宗的眼里,这才又了些许的笑意,只拉着玉珠的手说:“你这孩子,打小就是惹人喜欢的,王家不识宝,是他们的福薄,你回来了,祖母便会尽心再给你拣选一门亲事,你还年轻,以后的路还长着呢……只是萧山那孩子办事也是不瞻前顾后,竞贸贸然让你改回了袁姓,不知情的,岂不是坐实了那些没由来的谣言?以后休要再提改姓的事情,不然你祖父在九泉之下也难以瞑目啊!”

  玉珠沉吟了一会,默默地点了点头。

  作者有话要说:  早起更文,谢谢给狂仔投雷的亲,每一颗都铭记在心,炸出心花朵朵呦~~~

☆、第 4 章

  玉珠的点头终于让老祖宗的笑意蔓延到了眼角,她轻拍着玉珠的手说:“既然回来了,就别在出府了,在家里好好的将养,你母亲那里也是太没章法,待我申斥了她,让她给你陪个不是……”

  玉珠连忙道:“这不太折杀了我,万万不可……”

  一时这顿祖孙的晚饭饭吃起来倒是顺心合意。

  食完饭后,玉珠本来想回转自己一直寄居的老宅,可老太太也不放人,只让她先回自己原先的闺房,至于存放的杂物,叫仆役命人搬回来便是。

  玉珠在萧家的主母面前从来是不会说半个“不”字的,当下用餐完毕,以茶漱口后,便一身告退,自回闺房安歇去了。

  萧老太太一时也有些乏累了,在贴身婆子柳妈的服侍下,用湿巾帕子擦拭一番,便宽衣躺下准备休息。

  柳妈出去倒水,不一会回来,小声地对老夫人说大少爷在外面候着呢。

  可老祖宗却只让柳妈借口她已经睡下,便将大少爷萧山先打发了。

  等柳妈回来,便依着往常的习惯将温过的手伸进被子里替她揉捏,然后小声道:“少爷眼看着是又要入魔的光景,老祖宗您怎么还要留六小姐在府里?”

  柳妈是老祖宗当年出嫁时带来了,一辈子没有嫁人,是个府里的老人儿。萧老夫人倒是没有避讳她,叹了口气道:“若是放在外面,只怕山儿便也要长住在外,乐不思蜀了。将自己的六妹养成个外室……好说不好听,不用皇帝下旨,我就算蒙着老脸下黄泉也愧见列祖列宗。原本指望他娶了媳妇能收心,可你看他屋里的陈氏,也是个拿捏不起来,亏得她还是总兵的女儿,没有半点虎门将女的气息。既然是这样,倒不如叫六丫头回来……”

  说到这,萧老夫人想起更重要的事情:“对了,不是说明儿,温将军便要到了,你告诉景年屋里的,此事关系着我们萧府上下,她若再一味小肚鸡肠,专营着她王家的那点子破事,便自裹了行囊回娘家去……还有,六丫头穿得太素净了,既然回了娘家,不必为那王家小子祈福,去库房里取几匹鲜亮的绸缎,给她做几件新衣,也不至于叫家里的贵客轻看了……”

  柳妈点头称是,替萧老夫人盖了被子便悄悄退下了去……

  单说玉珠回了自己的房中,也不知是不是大习惯了自小便睡的枕榻,竟是一夜都没有成眠。

  第二天一大早,珏儿取来温水替六姑娘净面时,略微心疼地看着那双秋眸之下,平添了两抹黑晕。六姑娘平时就总是搬弄那些个雕品,劳神费眼,加之皮肤太白,黑了眼圈便明显得很,

  珏儿心疼地赶紧取来桌上的茶壶,用绢帕裹了泡开的绿茶叶替玉珠轻轻敷着眼下道:“明明睡得挺早,怎么这眼儿还成了这样,要不一会吃了早饭,再躺下休息回笼睡上一觉吧。”

  玉珠微启嘴角笑道:“还当我们是在旧巷里肆意度日,想怎么着都成?只怕一会便要有人来了吧。”

  六姑娘的话刚落了地,果然外面的亭廊传来的轻快的脚步声,不一会五姑娘便神采飞扬地推门进来了:“六妹,你可听说温将军下午便要来我们府上做客!”

  看着萧珍儿兴奋难当的脸儿,玉珠轻轻地移开覆在眼下的茶包道:“你说的……可是温疾才将军?”

  萧珍儿挥手屏退了自己的丫鬟,然后自搬了凳子坐在了萧玉珠的身旁,微圆的脸儿上竟染上了抹红晕,她低低道:‘妹妹可知,温将军的内人因为小产血崩,几个月前亡故了。”

  这样的人间惨剧,搭配上五姑娘那一脸捡了荷包的窃喜,实在是有些让人愕然。

  不过在内屋整理衣箱的珏儿倒是知道内里的缘由的。

  这位温疾才是西北的一员虎将,他是萧家大少爷在外求学时的同窗,二人交情莫逆,当时温将军还未如现今一半权势滔天,温栋梁也会三五不时地来萧府做客。

  萧珍儿见了温将军几次后,便俨然将温郎视作了梦中如意郎君。这般国之栋梁,生得高大健硕、仪表堂堂,怎么能不让人心生爱慕呢?奈何彼时温将军眼里的芙蓉俏棠是萧府的二姑娘萧璐儿,想当初真是差一点,这位温将军便成了萧家的姑爷。只是后来,那温将军不能与皇上一较高下,情场失意之余,便不再似从前那般频繁地往来萧府了。

  至于萧珍儿,单论容貌而言,与胞姐萧璐儿若牡丹与雏菊之别;若再加上谈吐气质,便是牡丹与狗尾草之差。

  可是温将军虽然不曾留心萧珍儿,五姑娘却就此埋下情种一颗,再看其他男儿难免心生比较,以至于难拣选出整齐的出来。

  后来她听闻温将军迎娶了一位来自江南的大家闺秀,痛哭了几次后,才淡了做将军夫人的心思。可哪里想到,苍天不负痴心人,这般矜持着不嫁,竟然等来了正室血崩升天的一日,怎么能不叫五小姐欣喜若狂?

  珏儿想到这,却忍不住翻了个白眼。那个温将军打起仗来勇猛无比,的确是个栋梁,可是他的风评在西北的各大府宅里也是风号浪吼。只那府里养着的若干小妾不提,在欢场之上也是能熬度的一员健将。

  至于那正室血崩,据说也是与府内的争风吃醋有关。这么一看二小姐还真不愧随了萧府老祖宗的七窍心肝,一早便看出温将军并非良人,趁着选秀入了宫去了。也不知五小姐这般的心急入了温府,那短缺的心眼能不能禁得住府内的勾心斗角。

  珏儿心里正想着,便听外屋里五姑娘接着言道:“人都说温将军此番,既是出游散心,也是要在府宅里找寻一位合适的女子续娶……他别的府宅不去,单来了萧府……妹妹你说,他会不会向爹娘提亲?”

  六姑娘闻言道:“这……不大好说,而且我不曾与温将军见过,并不知温将军是怎样的人品,可是依着姐姐的品貌,找个年龄相当的少年才俊似乎更加稳妥……”

  “六妹是不是认为我不配温将军?”五姑娘最听不得旁人提起她不能嫁温疾才,说话顿时有些发急。可一看六妹因为自己提高了嗓门立刻顿口不语,又有些过意不去。昨日因为母亲大闹一场,她才知六妹在王家受了怎么样的委屈。如今祖母才温暖了六妹的心肠,自己这般脸酸,当真是不妥。

  于是不由得又降低了嗓门柔声道:“六妹,你说这话,足可见是见识不够。若是你见过温将军便知,那些个府宅里将养的公子怎么及得上温将军分毫?……不过说来也是凑巧了,为何温将军来府上时,你总是不在府里?不是去庙宇上香,便是随着祖母去吃素斋泡温泉了……”

  听了这话,六姑娘只是笑了笑说了句“凑巧罢了”,也没有再开口说出温将军有何不妥之言。

  倒是五姑娘想起了自己此来的用意,贴着六妹的胳膊道:“昨日见你穿的那一身窄裙甚是别致,好过那些大红大绿的裙衫,我那些个衣服都穿得有些发厌,不知能不能穿几天你的衣服改一改通身的气韵?”

  玉珠愣了一下,道:“昨日母亲派人来叫我吃饭,收到帖子时,时候已经不早了,是以走得急些,也没有来得及换衣衫,那一身窄裙是我裁来雕玉做粗活时穿的,只因为衣袖服帖,动作也便利些,你没见过,所以觉得新鲜,可是若穿着它来见贵客,面料总是不够庄重富贵,不若我再给你挑选些合适的可好?”

  在穿戴上,萧珍儿一向信服玉珠,恰好去旧巷的仆役们也送来了六姑娘的衣箱。

  于是玉珠略微翻找了一下,选出件淡藕色的长裙让萧珍儿换上,又巧手轻施粉黛,就算是野草也生出了几分芍药的妩媚。

  萧珍儿揽镜自照,不由得感慨道:“我们姐妹三个,只有你随了祖父入书房学习了书画,有了丹青的功底就是不同,怎么只是改了改我的眉毛,整个脸儿就似变了模样呢?”

  就在这当口,柳妈也给六姑娘的屋里送来了衣料,又与她讲府里下午来贵客,让六姑娘打扮得整齐些一同见客。

  听了这话,萧珍儿刚刚涂抹的水粉的脸儿似乎又白了几分,有些发急地握紧了绢帕,一双眼儿不由自主地扫向了还没有梳妆的六妹。

  若是换了旁人,这般模样只怕是蓬头垢面的无法见人,可是玉珠就算是头发散乱,未施粉黛,竟也有种别样的慵懒之美。

  好不容易盼走了二姐,可是却来了比娇媚牡丹还要命的瑶池圣莲,狗尾草的命运便只有在狂风里打滚了。

  不过玉珠倒是好笑地看着蹙眉瞪她的五妹:“这般的脸急,好像我抢了你嘴里的糕饼。可是为何?”

  “祖母为何特意叫你梳洗打扮?难道她自觉母亲对不住你,要给你寻一门富贵的姻缘?”

  玉珠站起身来,将挑剩的衣服逐一叠起递给珏儿让她收起,语调依然温温柔柔道:“温将军何许人也?这等朝中的大员的妻子哪一个不是身家清白?我不过是刚被休离回家的弃妇而已,只姐姐你愿意高看我罢了,在外人面前可莫说这等无望的笑话。”

  经玉珠这般提醒,五姑娘也醒过腔来:是呀,六妹在夫家闹的事情实在是太不堪,若是温将军有心,只要打听了一二,单是她与族弟在书房里不清不楚这一件事,也止了六妹的豪门之路。”

  想到这,在替六妹惋惜之余,不由得有升腾起了几分窃喜。当下也不远在六妹的房里耽搁,便要带着丫鬟去宅院的花房暖室里摘取些鲜花熏染衣物去了。

  昔日温将军虽然身有官职,却并未如今日一半权倾朝野。出入萧府也不过是下马扣环罢了。

  可是如今他一路青云直上,手握西北重兵,再不可与昔日小子同日而语,所以将军的车马未到,老祖宗已经亲自拄着拐杖带着府里的一干众人来到府门外迎接。而玉珠也随着众人出来,远远地站在了众人之后。

  萧山从昨夜起一直不得与她说话,如今看她依旧是一身简素的衣服,并未见太多修饰,心内不由的一宽,只转过头来,立在老祖宗的身后,一心等将军的车马。

  可是立在瑟瑟的寒风里半响,却始终未见有车马的踪影。命仆役去前方打探,好一会才见他一路飞奔地回来,扶着狗皮帽子颤着声道:“来了!来了!好长的一队车马!”

  听了这话,冻得有些发僵的众人不由得抖擞起精神,伸着脖子往远处望。

  仆役之言不假,的确是威武雄壮的一队车马,一路拉得老长,在黄土路上掀起了烟尘滚滚。

  西北的官员不似京城里的大员那般讲究,就算品阶再高,出巡时也是五辆高盖马车而已。

  可是出现在众人眼前的车队,却是鎏金的盖角,车身雕刻有精美的图纹,连车轼上也镶嵌着鸽蛋大的宝石,就算是在略微混沌的阳光下,也闪耀着别样的光彩。而车下的侍从们也都是身着锦缎,脸上洋溢着一种说不出的傲慢气息。这种迥异于平常的华贵奢靡的气势,再次震撼得萧府的众人发不出声音来。

  当车队渐渐停歇下来时,萧山才发现自己的好同窗并没有坐在马车里,而是骑着一匹高头大马走在了前面。

  他在萧府众人的面前停下,也没有下马,只是冲着萧府老太太一抱拳道:“老祖宗别来无恙!”

  老夫人连忙施礼,客气地请将军入府歇一歇脚。

  可是温将军在马背上与萧山客气地寒暄几句后,便客气地说道:“几日前就收到了箫兄盛邀的书信,原本是想叨扰几日,奈何近日要陪伴贵客,今日只是路过,就不叨扰府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