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朝代,不同的地域,自然就有不同的政治背景和人文风情变化,虽然王大宝很清楚,自己的那一手高产粮食绝对是大杀器,不管是放到哪里都能翻出花来,可是却也不会狂妄到以为只要有了这个就安枕无忧了。

看看那些粮商们的作为,王大宝就很清楚,这些官商们的贪得无厌,特别是他无意中知道这些粮商在私下里搜罗了好些番薯种苗之后,贩运到外地,一口气居然提价到了足足二十文一斤的价格,他就忍不住想要骂人,这些人居然敢挣二十倍的利,真是翻天了,就是贡米这个时候也没有这个价格。可见是用了这高产来做噱头的,亏得他们在收东西的时候居然还有脸当不知道,只是一个劲的用东西越多越贱做借口。

而也正是这一个消息,让王大宝彻底看清楚这大明朝之所谓会灭亡的原因,这些官绅大户们,一个个从来只知道吸血,却从不去想,若是将这些最底层的百姓逼得没有了活路,这天下又该怎么办。

想想历史中那些起义的农民军一旦攻下城池,第一件事儿就是杀了,抄了这些富户,往日读史还觉得颇有些不智,做的有些过火了,可是真真到了这个时代才能知道,这些人到底有多憋屈,到底有多恨。这两个阶级,在王朝末期的近百年里,那简直就是仇敌一般。

王大宝很同情这些百姓们,也痛恨这些富户,士绅,可是他更知道,若是这矛盾不舒缓,内乱之后,最终最有可能的,还是历史上那样的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最后便宜了外族人,吃亏,吃苦的还是汉人百姓,所以他如今唯一能做的就是两件事儿,一个是将这些士绅的注意力从土地上引开,让他们将精力放到别的事物上,如此一来好给这些农户们留一些喘息之地,二来是将北面这些有可能伺机而动的异族,想法子让他们衰弱下来。

说的容易,可是这样的事儿却从来都不是容易的,他一个人更是不可能做到,所以忍不住就回到了现代,和那几个兄弟商量了起来。

“我说老三,咱们不是说好了嘛,即使要选择一个最终主力经营的位面,也要选唐朝,或者是宋朝嘛,一个是盛世,还是地域广阔,威名赫赫,最容易也最可能实现咱们志向,开疆扩土,成为地球一霸的王朝,一个是工商业资本主义发芽,最有可能实现民主,成为富强国家的存在,既然都已经心里有了定计了,你在这明朝末年又有什么好折腾的,说一句不好听的,这大明朝的皇帝说不得是咱们这上下五千年里不成器最多的一个王朝了,还有那数不清,数以几十万计的皇族宗亲,这难度可不是一点两点啊。”

汤仁嘴巴上的苹果都要掉下来了,他是真不知道这兄弟又怎么了?怎么突然这就想当圣人了?不是重要位面,居然也这么操心,难不成还嫌不够忙的?他可是有点看不下去了。怎么也要劝劝,这才过去了多久,整个人都瘦了一圈了,可见那里日子很不好过。

“可不是,我可是查了资料了,那大明朝最终落了那么一个结局,除了土地兼并,官商横行,税赋收不上来多少以外,这宗室占了大半税赋,田地,也是最大的弊政,偏偏这宗室是最不好收拾的一个问题,你可别犯糊涂啊。”

齐风也一样感觉很不好,他对于这个不是当道士,就是当木匠的皇帝都没有什么好印象,就是最后那个崇祯,说白了也是个急脾气,刚愎自用到了极致的典型,更不用说其他零零碎碎的事儿了,万贵妃,红丸等三大案,哪一个不是丑闻?就是开国皇帝,也不是什么好人,杀功臣杀的赫赫有名不说,还是个史上最抠门的皇帝之一,那给官员定下的俸禄之简陋,简直是闻所未闻,要不是他定下那么个俸禄标准,弄得好些官员不贪污活不下去,也不至于到最后贪污居然成了正常事儿,说不得这朝代还能在多延续几年呢,唯一让后世看的顺眼的,或许也就是他那个反贪的大手笔,大决心了,扒皮充草什么的,威慑力杠杠的。

“我知道这事儿不容易,没几年就是王朝末世的时候,想改变实在是难得很,可是我站在那兵营卫所,不知怎么,就是心软了,这要是乱世到了,最吃亏受罪,遭受劫难的,还不是那些最底层的百姓?北面这些接近边关的地方,年年征战,最后十室九空,实在是太惨了些,算了,就看在老朱通知能说出那一句的份上试一试吧。”

王大宝好像又看到了那一片片荒地,看到了那些衣衫褴褛的人们,还有那些因为征战,家中失去顶梁柱的家庭,心下有些酸涩微疼,还有那种止不住的不甘,他在那里住了这么久,怎么甘心,就这么看着这些人将来死于非命。朝堂风云,逐鹿之战,他们何其无辜。

“哪一句?”

刘德恒眨着有些茫然的眼睛,很有些好奇,他不知道这还有什么名言,一句话就能让人当成理由来用。

“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就凭着这一一句,也足可以看出他们的硬气了,就算是崇祯,不是个好皇帝,好歹这大明朝的代代皇帝们都没有忘了这一句祖训,宁可吊死煤山,也没有仓皇而逃,比宋朝那几个有骨气多了。”

这一句确实很厉害,在这片土地上,陈汤喊出的‘犯我大汉天威者,虽远必诛‘,那是臣子的热血,口号,而这一句则是一个君王,一个皇族的誓言,而他们虽然一代代总是出些让人无语的帝王,让人失望,可是却也守住了这一个誓言,英宗战败,即使被俘,也没有忘记誓言,没有背叛国家,这也算是硬骨头皇帝了。

“确实,从这点来说,他们比宋朝的那些软骨头好多了,那什么赵构,提鞋都不配。”

汤仁叹了口气,挠了挠头,不得不赞同这一点。其他人也一并点头,确实从这一句话上来看,这老朱确实不赖,只是儿孙不争气了些,有点倒霉。

“这么说,你是一定要参合了?”

说这句话的时候,汤仁的语气,已经和前头有了一点微妙的变化,可见也是被打动了,王大宝听了忍不住微微一笑说道:

“左右不过是试试,成了我能心安些,在一个推动了这样的事儿,想来这时空积分也能多一些,到时候真的到了唐宋,咱们也不至于因为不够积分而不得一起过去见识一二。”

或许是因为和古人呆的时间长了些,如今王大宝说话怎么听都是多了几分文绉绉的味道,好在这几个兄弟如今为了将来能跟着去见识一下,也正上心那些古文之流,听着到是也没什么别的反应,可这几个说话的样子,若是让外头别人听了还不知道怎么样呢。

“好吧,咱们这几天也一起合计合计就是,对了,这一次你带来的鹿我刚联系了人,价格很不错,野生的鹿,谁不喜欢,只是这毕竟是国家保护动物,要卖也只能偷偷的,所以下次你还是带别的吧,像是野鸡,野兔什么的,这个就比较好出手了,毕竟这样的东西,如今也不是没处见,很多西南那边山沟沟里的猎户什么的,还是再打的,也有风干了往外卖的。”

说道王大宝带来的东西,这几个又有了别的话题,一个个忍不住询问王大宝的打猎经历,他们在这一点上那是相当的羡慕妒忌,这都市什么都好,就是这一点不好,想要感受一下野趣都没个地方,

“我们学了那么多理论知识,却没有地方实验,也不知道到底学会了多少,能用到多少,所以老三,这一次你过去一个礼拜的时间,咱们也不会在,准备跟着一帮子驴友去找个山沟沟试试身手,你要是猛地回来,有什么事儿自己处理,恕不接待了啊。”

齐风是这一次打猎活动的联系人,听到打猎的话题立马就把老底给翻了出来,听得大家伙儿都忍不住拍了他一下,王大宝更是好笑的说道:

“什么恕不接待,你们又不是接客的,哎呦别打,说错了还不成嘛,知道了,一个礼拜,我正好趁着你们走前把其他几个时空走一圈,然后妥妥的在明末好生谋划一周,不会没事儿干的,倒是你们,自己小心些,知道是一回事儿,具体到操作又是一回事儿,别大意了。”

他当然知道这兄弟几个的心思,也不会阻止他们,相反还很是支持,按照他的想法,不管未来是不是真的能跟着去,能有一手丛林生存的本事,那也是一种技能,一技傍身总是好的。

第78章

既然接下来要有足足一周不做来回,那么有些事儿自然也是需要安排一二的,好在这几年来,他逐渐安排了每一处每次停留时间,少则三五日,多则一月,长时间的消失,对于每一个位面都不是什么太大的事儿,很容易糊弄过去。

算计一下自己目前的安排,他只是往民国那边走了一趟,又运送了一批机器,好让那边发展的更加顺利些,也就搞定了。

他这管着好几处位面的事儿,不单单是时间不够用,分身乏术也是大问题,也因为这样,所以他在安排事务和人员挑选上很是花费了一番心思,在各处的产业,有的直接就是把机器这样的东西卖给旁人,宁愿自己挣钱少些,也免去了其他的杂七杂八的琐事儿,和人合伙什么的,若是长时间不出现,还容易出现些经济纠纷或者是其他问题,与其到时候和人关系弄僵或者朋友隔阂,还不如从一开始就不要牵扯的太深,最起码在银钱上保持一定的距离的好。

虽然说,这个这些位面他能交好的多半都是些品德上值得称道的人,就是作为商户,这些还保持着古风的商人们也很是重视信誉二字,可是很多事儿是经不得考验的,王大宝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他感觉当一个机器供应商就是个很不错的事儿了,既能挣钱,还能和人保持良好的关系,最后还能实现自己的目的,绝对是三全其美。

而他这样的行为在别人看来,虽然有不少人不解,可是在他说自己怕麻烦,所以喜欢简单的事情之后,旁人自然也不会斯托硬拽,毕竟王大宝在各个位面似乎都没有缺钱之类的事儿发生,而托了他买机器的那些朋友们对于这么一个朋友,只有感觉人好,感觉自己欠了情的,一个个在他其他的事务上也免不得多帮上一些。

比如他那福利院的孩子们,一个个出来之后,有读书的本事的,继续上学,读书不成的,好歹也是能读能写,这些商户们自然而然就帮着解决了他们的工作问题,在各个厂子里做活,日子都过得不错。

那些原本很有可能流浪在街面上,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死去的孩子们一个个长大,一个个有了自己的家,有了自己的前程,即使他们见到王大宝的机会不多,也几乎没有当面道谢的时候,可是却一个个很是感恩,免不得每每遇上和王大宝有关的事儿都多加留心,多加帮忙,一来二去的,这王大宝倒是平白的多了无数的手眼,也算是他善有善报了。

更不用说因为都是从福利院出来的孩子,有了工作,有了结余之后,这些孩子们自然也懂得回报一二,到了节假日之类的时候,都会买一些吃的用的送到福利院去,行善的风气倒是被带了起来,以至于他建立的福利院周边若是有富裕的人家,几乎每年都会收拾些家中用不到的被褥衣裳之类的往这些地方送,寒冬腊月的时候施粥之流也慢慢的多了起来,在民国这样的几乎属于乱世的时候,能有这样的事情,往日真的是想都不敢想。

王大宝眼见着自己引到了不少人,他心中真的是很高兴,很满意,很欣慰,感觉自己没有白折腾一场,而他穿过去的番薯,土豆之类的高产作物,也越发的传扬的广了,虽然国家地域太大,每年总有这样那样的灾祸,可是只要是有了吃的,毕竟减少了不少的无谓的人口折损,这也算是功德无量了。

特别是民国这个位面,几经百年的颓废,如今正是奋发的时候,有了这么一个有力的支撑,想来这个国家崛起的速度只有更快的。虽说他对于这国际形势,对于周围窥视的豺狼虎豹依然没有太多的办法,可是好在他这一番折腾也算是增强了国家自身的实力,将来即使还有那么一次侵略战争,必定也不至于那样的凄惨了。

为了这个准备,他付出的精力真的是只有他自己知道,那些武器图纸,那些钢铁机器,那些后事解密的文件,一样样都花费了他大量的时间,大量的金钱,还有各种各样的关系。

也因为这个,他在青岛的地位虽然依然看着不起眼,可是在统治阶层眼中,却绝对是一个重要人物,也是因为这样,所以他即使神神秘秘的,却依然没有人会动他半分。或许他们以为,王大宝时不时的不见踪影,是在为国家秘密探听情报或者是冒险购买紧要机器吧。

像是这一次,王大宝运过去的就是轧钢的机器,是现代某个已经拆了的小炼钢厂的报废品,即使是这样的东西,在民国位面却依然是属于高科技产物,几乎是无处可寻的珍品。

交付了这么一件在那个时候的国人看来几乎是国家工业崛起希望的机器,感受了一番众人的热情和激动,转过身,王大宝又一次回到了那末世迹象的明末,过着他优哉游哉的日子。

“真人,真人。。。”

才不过是安安生生的休息了一日,一大早,道观的门就被拍得深深作响,开门一看,居然是在村中犹如村长地主一般的方总旗。

年近五十,一脸老态,丝毫没有所谓武将官员的样子,倒是和寻常百姓一般,只是这会儿更多了几分愁苦。

“总旗大人这是怎么了?”

“还能怎么,边关又打了一仗,这不是,村里来了好几户,都是北面逃过来的,其中还有一家军户,足足二十来人,这也就罢了,咱们这儿如今眼见着日子也能好过了,多上几个人吃饭,也不至于饿死,能帮上一把我也能当看不见,可是谁知道,这来的人里头,居然有两个病号,还是伤寒,你说说我可不是要愁死,万一传给了他人,这村子里可怎么办?万一闹大了,我可吃罪不起,不得已,只要大清早的来叨扰了您的清净。”

这一番说的,王大宝也微微上扬了一下眉头,这方总旗也好,那百户也罢,先头王大宝刚来的时候就知道了,这二人其实并不是什么恶人,甚至这附近的几个底层军官都说不上什么恶人,虽然多少有些贪渎的事儿,可是这也是这大明朝的风气使然,他们在这边关诸人中还算是做的不太过分的。

如今看着他能收容下这些逃难的百姓,更是能看出品德来,虽然这里头或许也有别的算计,比如将这些逃户安置到一些荒地上,开垦出来种植番薯什么的,好让他收租子,得更多的好处,可毕竟也是给了别人一条活路,而这个时候为了两个病号,能过来请自己,也能看出这不是个不顾人生死的人,既然人家心善,他自然也不可能袖手旁观。

“这是哪里的话,我在这儿停驻,那自然也算是这里的人,村子里有事儿,我怎么可能不管,这样,我这就去那药箱子,立马跟你过去瞧瞧。”

不用他过去拿箱子,就住在附近的陈家大郎一早起来正准备去放牛,听到这边有动静已经走了过来,听到方总旗和王大宝的话,他立马机灵的往里头窜,还没有等到王大宝回身,他那白色的药箱子就已经被他给背来了不说,还一副要跟着去的样子,这可就不成了,王大宝一把就拉住了他。

“大郎,你不用去了,这伤寒容易过人,特别是孩子,你且在放牛去,回来后若是我还没过来,你帮着照顾一下牛娃。”

说话间,王大宝就接过了那药箱子,快步和总旗往外头走去,连给陈家大郎说话的机会都没有。

明明只是秋日却得了伤寒,这病症不用说其实王大宝也能猜出来,必定是夜间行路的时候出了什么岔子,果然,则问出来的只有更惨的,这两个得病的,都是为了掩护家人,在夜间潜入水中,引开敌人的时候受寒太过才病倒的。

两个顶梁柱就这样病了,这对于刚刚从生死一线中逃出来,尚且没有收拢心神的家人来说,那简直就是晴天霹雳一般,看到王大宝一身道袍,背着药箱,那真是感觉天神下凡了,等到王大宝先给他们用火罐拔了寒气,随即又开始开药方,一个个都满脸的泪痕,只知道磕头了。

王大宝可不想承受这个,他总觉得这样让他浑身不自在,所以忙引了个话题过去,问道:

“这个时节可不是往常鞑子南下的时候,怎么这会儿就打起来了?”

这一问,那几个围拢着的逃难的立马就满脸的怒容,其中一个明显也是一家之主的男人说道:

“说起来这事儿,那真的是*了,北面虽然常常打仗,可是也有好几个互市,那是给咱们大明和那些蒙古鞑子交换东西的集市,往常只要不是开战的时候,集市人来人往还是很热闹的,那边虽然危险可是挣钱也多,一匹布就能换五头羊,就是浆洗干净,没有补丁的衣裳也能换上一只羊,所以总有些过不下去的人寻摸些本钱,去大户人家那边弄点旧衣裳过去,换上些牛羊再转到关内,换些钱,也能养家糊口不说,还能时时吃上肉,确实是个不错的营生,就是那些鞑子也愿意的很,若是一直这样,只要不是有什么冲突,说不得一连几年都不一定会有大战,可是谁知道就是有些人利欲熏心呢,居然用给那些鞑子设套,这下好了,骗了一个,一个部族打了过来,这不是害人嘛。”

匪夷所思的故事啊,王大宝感觉自己简直就像是再听天书,这世代结仇的两个民族,在边关居然是这样的情况?他居然什么都不知道,还感觉鞑子每一个好东西?难道是他太片面了?感觉三观都刷新了有没有?

第79章

一个巴掌拍不响,或者真的是放到哪里都用得上的道理,不过不管王大宝心里怎么想,这会儿毕竟不是他该操心的事儿,他住的这里固然也是军镇,可是却离着边境还算是有一定的距离,最重要的是,这会儿人家努尔哈赤才刚起兵,离着成为后金,还有那么些时候,一时半会儿他们这个放向能南下折腾的也就那些蒙古人,只要防范得法,还是相对比较安全的。

像是这一次这样的事儿,从整个国家的角度来说,那真的,不过是小的不能再小的冲突,或许连让京城那些高官们打个喷嚏都嫌浪费,也只有实实在在处在这边境的人才能知道这里的苦楚。

给这两个生病的人连着看了两三日,看着已经渐渐康复的病人,王大宝就不再过去了,那些人怎么安排,那都是总旗的活计,这周边抛荒的土地不少,就是实在没有,山脚下弄点坡地,也足够让这些无家可归的人有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了,更不用说最近好几家正在起屋子,正是有活可干的时候,靠帮着做些活计,也能混口饭吃。

说起起屋子,原本还不至于这么早,那些村民即使如今家中的土地里已经种下了那高产的番薯,有了不小的希望,可也不至于在没有收成的时候,就能有进项,有余钱可以盖房子。

只是谁让这里出了一个王大宝呢,他有心好生的把这个村子带起来,又只有这么一些人,那么手段自然是多的很是繁复,比如高价收药材,比外头镇子上,县城的药铺收的都搞上两成,为了这个两成,别说是这个村子,就是隔壁村子的好些汉子,也跟着成为了采药人,一门心思在农闲的时候好生的挣上一笔。

在一个就是进一步扩大道观,将大殿后面的小院又扩了一个跨院出来,按照王大宝的说法是,他准备将跨院作为自己的住所,而原本的后院则重新翻新一下,供奉帝君。有了这么一个活计,这方圆五里之内的男人都心动的不行,上一次王大宝那个吃了还能拿走三个黑面馒头的工钱可是让不少人眼红的很,这一次必定不会差,怎么可能没有人来。

而这些人在这里做了活计有了饭吃,又能带粮食回家,自然自家家里的粮食就俭省了下来,变相的也积攒了些家底。再加上一会儿用上木匠,一会儿用上铁匠,甚至是连篾匠似乎都有了用武之地的情况下,那工钱也散花一般给出了不少,这样一来,这周边有多少人家日子越发的好过了,真的是数都数不清。

还有几个机灵人,在询问了王大宝需要采购的东西什么的额,自动的开始当起了跑腿的货郎,帮着做了采买,这差额看着不多,可是做的多了,也有不少收入,再然后,还有几个则是王大宝买了好几头牛,租给了农户,让他们好多点畜力,使得各户忍不住多佃了点田地种植,即使因为时间短,只是种植了一些菜蔬,然后去卖,可是各家也多了好些收益。

最后一条就更厉害了,王大宝从不浪费人力,现代社会手工制品最是昂贵,他就用这边的人手,做手工香皂,做手工刺绣品,然后收上来,放到现代去卖,简直是把这附近所有能用上的人力都用上了,如此一来,他自己固然是挣得不少,这些人家家里也平白多了好些银钱,甚至这些经过他设计,弄好了木模之后弄出来的色彩各异,美丽实用的手工香皂竟然还在镇上,县城流传了开来,在这明末居然也成为了一些富户人家的首选,让这些已经有了些手艺的妇人孩子们也能挣上不少的银钱。

在他这样不遗余力的帮扶下,好些人家不过是短短的半年,因为家中人手充足,挣下的银钱就足够将家中茅草一般的窝棚房子进行推倒重建了,即使这重建,也不过是土胚茅草顶,可是能建起一个家人住着都宽敞的房子,这本身在这样的穷乡僻壤就已经是了不得的喜事儿。

而这样的房子成本不高,有个五六两银子,加上亲朋好友的帮扶,十天半个月就能起起来,自然这村子里想要翻新的人就不会少了去。而那些新来的,草草搭建了一个窝棚对付着能遮风避雨之后,做的活计,自然就是打土胚了,这活计不用本钱,只要费力气,弄得好了,不愁人不要,就是再不济,以后自己也能用上,如此一来,整个村子到处都热闹的不行,简直就是个大工地一般,倒是平白添了几分生机。

而这还不过是王大宝自己看到的,他看不到的地方,其他村子这样的事儿也不在少数,也就是说在半年的时间里,王大宝已经成功的让这周边的几个村落从一潭死水,开始变得流动了起来,真是莫大的功德。

等过了七日,算计着那些兄弟们估计也回到了自家地盘,他忙着将这段时间收的药材等等东西收拢了一下,用送货的名头,又一次离开了那个道观,转头回到了现代。

才坐下果然就看到听的了他屋子里动静的几个人推开门走了进来,看着一个个明显瘦了一圈,精神却很是健旺的兄弟,他忍不住笑了起来:

“看样子过得不错,我还以为你们会被哪个野人看中,抢了去做女婿呢。”

他这本不过是说笑,不想却引出了三个人一阵的大笑声,随即说起了他们这一次的经历来。

原来他们这一次去的居然是有十万大山之称的西南,而不是原本说好的近便的山里,到了那里,他们才知道所谓的山连着山是个什么样,也才第一次知道哪些居住在山上的山民们日子有多苦。

“你是不知道,哪些人居然都还没有通电,整个村子唯一的通讯工具,居然是一个打工仔带回家的一个最老款的手机,你说说,就靠着这么一个手机才能和外界沟通,这山里得落后成什么样?”

汤仁还是第一个出来说话,那表情,在大笑之后流露的却是深深的震撼和思索,他是富家子弟出身,或许从来没有想到过,如今这样的社会,居然还有这样的地方存在,以往他一直以为,王大宝家已经是很落后很落后了。

“可不是,从山里走出来,去最近的一个镇子,居然就要走五个小时,这还是他们走惯了山路的,要是旁人,只怕一天也未必能到,而那个所谓的镇子,不是我说,老三,比你们家那村子也大不到哪里去,总计居然不过是一千多人,这也能算是镇子,真是吓死人了。”

齐风也跟着补充,甚至还感慨了一下别的:

“那些孩子们真是不容易,就在村子里读个三年,然后就要去山下寄宿读书,这才多大,一个个就要离开父母了,好在咱们国家是义务教育,不用学费,负担还算是可以,虽然也有辍学的,可是大人都知道,这识字很要紧,所以这小学倒是没有人耽误,只是初中就不成了,那都要去县城读书,大半的孩子家里都没法子负担,最后只能不了了之,能读的只能是少数,一家有一个都是家里看的重的,这一次去,我们别的没做什么,就是给那个村子里的小学捐了一万,好让他们修校舍,给山下镇子上的学校还是一万,这两万拿出去,我们才感觉心里好过些,其他几个和我们一起去的也是这样,有几个还特意重新回到了县城,买了足足一车的学习用品还有好些书籍,捐给了学校,按照他们说的,即使孩子辍学,好歹也能有一个让他们自己好生看出的地方,办一个图书室不用花多少钱,却也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听着他们这样的话,王大宝心里也不好受,他家乡以前也差不多,也就是他中学之后,才慢慢的好像好了好些,这也是因为市里经济发展了,这才能顾得到他们这样的偏僻地方,而那十万大山中就不好说了,山中的村子肯定不少,就是想要顾上一顾,这么多村子,也分不过来,这才是根本啊。

刘德恒看着这气氛不对,忙说起了别的。

“当然好处也不是没有,山里空气那是真好,呼吸一口,都能好像吸进了一股子甜香味,哪里吃的菜,那味道,入口既化,哪里像是这城市里的东西,菜渣都能的当筷子用。还有那些鱼,山溪里的鱼,什么都不用放,只要那么一煮,雪白雪白的,香的不行。”

汤仁一听这个,眼睛都亮了,凑过来也跟着说道:

“老三啊,我们总算是吃到了你吃的那个待遇了,这没有污染的就是好啊,绝对的原汁原味,那山民也淳朴的很,我们找了两个山民当向导,一天给五十,那一个个都高兴的眼睛都要笑没了,还一个劲要帮我们背东西,晚上还要帮着守夜,这待遇,当时我就感觉,比那些一天三百的都好。”

他这一说,还带着一阵的挤眉弄眼,自然又是一阵的大笑,这三百一天那是有典故的,他们有个同学,大学毕业就在家里人开的旅行社上班,因为一进去就当了个小领导,还有人巴结,收入不少,自然在这些工作不顺利的同学面前炫耀过几回,明明不过是六千一个月,愣是能号称日工资三百,也不知道怎么算的,反正是拽的不行,在他们面前可没少嘚瑟,汤仁这么一说,这是调侃他呢。大家心有灵犀,只是都不戳破而已。

第80章

也不知道是不是王大宝和这几个兄弟心有灵犀的关系,这一次他带回来的很多东西里头,就有一些山珍野菜,本来不过是带过来给兄弟们尝尝鲜的,这正紧的山里货和世面上的那些人工种植的总是有区别的,可这一拿出来,几个兄弟却立马又有了别的主意。

“要我说,这山野菜对咱们来说也是一条财路,就我所知,外头如今正紧的野菜,价格可不便宜,反正我爸那边想要好货色,就是那些所谓的绿色蔬菜也不一定能看的中,可是这些山里出来的却妥妥是要的,价格比外头卖的还高一些,若是可以,这东西大量收了,不怕卖不出去。”

王大宝一时有些没反应过来。

“这也要?”

不过立马脑子一个激灵,猛地想通了,他记得他爸也说过一次,说是自打镇子上的路通了之后,他们山里的好些人就在说,这要致富先修路是妥妥的正确,因为这样一来,他们山里的东西如今卖出去的价格比以往高了很多,也不愁没人要了,这么一想,他也就明白了一点,那就是现在这个世道,因为人们的步伐扩张的越来越快,原始地貌越来越少,太多太多的东西都用了现代手段催熟,人工大规模种植养殖,所以越是原始的,越是山野的,就越是珍惜,越是值钱。

按照这个思路来想的话,确实,不单单是明末,就是其他时空,只要是大工业开发之前的山野之物,在这个时空那都是能卖上好价格的。要是这么一想,那岂不是说他每一次能带回来的东西就越发的多了?不止是那些古董之类的东西,连这样年年都可以自我生长的也一样?

与此同时,因为这个,他又能给那些位面中的穷苦人家带来多少的收入?如今的王大宝就差没有魔怔了,几乎每时每刻都在想着怎么给那些贫寒的人们增加收入,还是名正言顺的收入。

看到他这个样子,其他人也反应了过来,这时空积分可是涉及到他们什么时候能穿越的大问题,自然一个个也很是积极的,忙跟着开始出主意了。

“说起来现在比以前多了很多能吃的野菜种类吧,我看网上说以前给猪吃的东西,如今都上了餐桌了。”

这个打击面实在是有些广,怎么感觉是在说大家都是猪呢?

“说是这么说,不过你们知道大概有多少种不?你们能认识几个?”

这个王大宝有发言权啊,他小时候还真是挖过野菜的,凡是山沟沟里长大的孩子,哪一个不懂?即使是一般农村孩子也不会一点都不知道的,这属于生活常识,毕竟即使家家都有自家圈一个菜地的习惯,也不能保证时时刻刻家里的菜园子里的菜都能吃不是,野菜出来的时候,去采摘一些,增加点蔬菜种类,减轻点家庭经济负担,这个还是很常见的事儿。

只是这即使再知道,也不可能全知道,所以他只是插嘴顺口说了几个,其中就有大家都熟悉的一些什么蓬蒿啊,什么荠菜啊等等,而另外几个不知道的就比较直接了,立马上网,网上什么没有,一个搜索就能搞定,连带着连图片都有,让人一清二楚。

至于王大宝这次带来的?那不用说,立马就开始收拾一下,进大家的肚子,哦,不对,每一样还要留一些样品,好让汤仁给他家老爹送去,那才是专家,开饭店的能不懂这个?

这样折腾了一个晚上的结果是,等王大宝再一次穿过那光门,来到各个位面的时候,轰轰烈烈的野菜收购就开始了,这可真是给了不少人惊喜啊,原本长在山野里,踩在脚下不怎么在意的野菜,如今居然也能换钱了,这让多少人家喜笑颜开?不说别人了,就是明末的那个卫所里头,几乎穷疯了的那些人家,一个个全开动了,就是家中四五岁的娃娃都跨着个篮子,跟在大人后面,费劲的挖着野菜,一门心思挣钱。

群众的力量是庞大的,特别是在有几个位面可以提供充足的人力,地利资源的情况下,当汤仁他家老爹一脸惊喜的过来运货的时候猛然才发现,他往日怎么都没法子进到的嘴天然,最绿色的东西在这小小的仓库居然已经多的用几个房间来装了。傻眼啊!

“这,这,这么多?”

他发愁了,这东西少了精贵,多了也好,可是太多了,他怎么消耗?这绝对是个大问题。好在他脑子快,立马又乐呵呵的笑了。对着一边的汤仁说道:

“好小子,你们本事不小啊,来说说,这东西能一直有吗?”

“那当然,有了渠道不弄来岂不是可惜?”

有这么多,还是长时间供应,这下好了,老汤同志二话不说,立马拉货,回去就在自家店隔壁开了一个绿色山野菜专卖窗口,当然第一批没有经过宣传他有点担心销量问题,可是只要这个窗口名声出来了,他已经可以预见,以后这附近所有对食材有追求的人,或者是店铺都会到他这里来购买,那钱挣得不要太快哦。

只是就是老汤同志也没有料到这个年代,全绿色,无污染,山野菜这几个字的魅力,特别是在他将食品检验后的检验证明放大挂在了店铺里之后,那来的人真是让他掉了下巴。

说来也是他自己长时间经营得当和王大宝他们的功劳,因为王大宝,这些年汤老板的饭店里那些食材新鲜,美味,还正宗早就有了些名气,大家别忘了王大宝打猎弄来的那些野味,呢可是有不少分到了他这里的,这些常在外头吃饭的人,那舌头就和食神里没多少差别,怎么回不知道这老汤同志必定是有了个很不错的供应地点呢,也是因为这样,他这里的生意才一直这么好,而如今猛地开了这么一个店,一些过来吃饭的人自然是会过来看看的,哪怕不买,也有喜欢八卦的人想着见识一下所谓的纯野生野菜是个什么样子的对吧。

这人一多,自然就有人想着买点回去尝尝,而人总是有点从众心理的,看着人家买,自然也就有人跟着买,还有一些其他饭店的人知道有这么一个卖菜的地方,也想试试,是不是真的是纯野生,是不是能从这些野菜里头找出老汤同志最近食材质量上涨的秘密,一来二去,这野菜的销量立马就上去了。

更甚者有些从里头吃了感觉不错的人想自己买回去试着做菜,或者是自以为很有见识的人,特别相信纯野生才是最健康的,那更是要跟风买点回去,显示一下自己有多潮,多有素质,买了不算,还免费帮着宣扬一二,自然买的人也就越来越广了。

原本以为要亏本,要卖上一阵子,甚至会腐烂一批的老汤同志那真的是意外的挣了大钱了,这些东西他从王大宝他们那里弄来的时候,价格可不高,只是和寻常菜蔬差不多的价格,可是到了他的地头,这卖出去的价格可是翻了足足一倍多呢,这能不挣钱?

什么?你说这东西那些孩子从哪儿来的?别以为老汤同志年纪大了,眼神不好,脑子不灵活了,其实他心里有数,这些孩子必定有自己的秘密,可是那又怎么样?那其中之一是自家儿子,还是唯一的儿子,他能拆儿子的台?至于追根究底?你要是和别人做生意,也去追根究底吗?哪怕是为了职业道德,也不能断了人家的生财之道不是,既然别人不行,自家儿子自然也该这样,总不能还比不得别人吧。

所以老汤同志在对待那四个孩子的时候,妥妥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状态,从不问一些深入的问题,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有些东西,这些孩子们总是第一时间想到他这里,让他跟着也沾了不少的好处。

但是暗地里,你还别说,老汤不是没有想过,这些孩子到底是从哪里弄来这些好东西的,那些野鸡,野兔,甚至是野生的鹿就罢了,外头所谓的偷猎那就从来没有禁止过,一些偏远的地方,好些人家还靠着这些打猎吃饭呢,根本就禁绝不了,所以有也是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可是这一次居然连野菜都弄来了,还每一样都这么新鲜,这就不是一般的情况了。

他也有点踌躇是不是该问问,可是反过来想想,这又不是什么犯法的事儿,何必让儿子为难?所以最终他还是什么都没有说,只是叹了一口气,然后给孩子们扫尾,在外头让人放出风声,说是专门从什么九寨沟啊那些还是原始森林边缘的一些山寨里收购来的,绝对是山林里的好货色这样的话,总算是糊弄了过去。

第81章

有人默默的帮着收尾,这几个小子倒是做事儿越发的利索干脆了起来,大量的山野之物从他们这里流出,而汤家的饭店成为了最大的转运点,与此同时,也让汤家的饭店生意越发的好了起来,就是其他几家也多有受益,不说别的吃的总比旁人好些。

这里头或许只有王大宝家例外,因为他家本来就住在山村,吃的从来都是自家地里出来的东西,只是因为儿子挣钱多,所以家中日子越发的好过了,宅子怎么好就不说了,乡下地方,再好也不过是这样,但是其他的就不一样了,像是家中的家电什么的,那和外头城里人比起来也不差什么,连着电脑网线这样的东西,也一并齐全。

家里另外还承包了一片果园,王大宝的老爹顾着人看着果园,虽然因为人工等等导致成本不小,可是每每到了收获的时候,用自家的车子直接送去城里,这样一来,挣得比一些就地变卖的人家多了很不少,甚至还收附近村民家的果子,当个小贩挣钱。

是的,王大宝家如今那是真不缺钱了,不单是有了一辆二手的福特皮卡车当座驾,另外还有一辆货车,专门往来运送货物什么的,挣钱很不少,司机都是村子里或是隔壁村的人,是从部队上回来的小子,这一来又照顾了乡里乡亲的情分,让这些孩子不用在外头打工,不着家,又能稍稍省些开销,这小地方的工钱毕竟比大城市少些不是。

因为这样琐事儿多了起来,所以索性王大宝的弟弟大学毕业,在大城市没能找到工作之后,索性就回了家,在家乡镇子上开了个公司,专门做这些果品的事儿,倒是也干的红红火火,当然他也有自己的心思,知道自家大哥在外头挣钱不容易,虽然挣得多,可是总是不着家,他不可能比大哥挣得多,混得好,索性就回来,照顾家里的生意,还能孝顺爹妈。

如今这老王家日子好过,那就是整个镇子上都是有名的,二老如今唯一发愁的就是,这两个儿子至今还没有结婚,没有个孙子,其他的那是真的没什么可求的事儿了。为了这个王大宝每一次回来都是一顿唠叨,而他弟弟更是身处水深火热之中。

而这个时候的王大宝是根本顾不上这些的,或许这就是男人和女人的区别,有些男人,当他感觉自己身负重任,有了能让他为之奋斗的事业之后,很多事儿就会下意识的放到了第二第三位,如今这婚姻问题在王大宝的心中就是第三位,比父母家人还在后面的第三位。不或许还会更后面一些,他还有兄弟。

另一边的明末卫所,这会儿正是第二次大丰收的时候,虽然这会儿已经是天寒地冻的十一月底了,可是在田野中却依然是人头攒动,热火朝天,那埋在雪下的一个个番薯,就是他们全部的希望和期盼。

“真人,真人,这一次少了些,大概是天太冷了,长得没有上一次的好,亩产只有三千七百多。”

陈家大郎知道王大宝关心什么,第一个算计了自家种的那一亩地的收获之后,就过来报告了,而王大宝听了这个数字,跟着点了点头,带着几分笑容说道:

“确实是太冷了些,今年雨水不多,冷的又早,影响了收成,不过还好,这收获也算是可以了,明年年初种的总能再好些,连着这么几次,咱们就不用愁吃饭的事儿了。”

他这说的是实在话,虽然比前头那五千的亩产是差了些,可是这比往常一二石,也就是二百多斤产量的其他粮食来说,这已经是天一般的数字了,没看见村子里种植了番薯的人家那一家家的笑脸嘛。

这整个村子,或者说已经不是整个村子,而是整个卫所了,因为王大宝第一次种植的番薯产量他们是实实在在的看在眼里的,所以跟着种植的也最是起劲,几乎十之*的田地,这一次都是跟着种了这高产的番薯,就凭着这个,今年过年他们就不用发愁吃饭的事儿,更不用说这收获了番薯之后,王大宝还会给大伙儿一些高产的冬小麦的种子,他们只要肯吃苦,不怕冷,就能再种上去,那些种苗都已经在各家的屋子里育苗成功了,即使因为地力,或者是时节拖延的缘故,产量上不一定能如意,可是这不是高产的种子嘛,即使再差,也能和他们以往的收成相比不是?这样一来,他们还愁什么?只要到了开年,再继续种上番薯,他们都能想到以后一年年的,在不愁吃穿的日子了。

虽然随着丰收,镇子上的粮商们已经开始放话,说什么番薯价格继续下跌,已经到了两文钱三斤的地步,可是那又这么样?即使这样,他们也能换来不少钱的,家里盖房子,做新衣裳,吃上几顿荤腥,那是怎么都不用发愁了。

就是那些百户之流的地主们,这会儿对着这租子什么的,也不是那么看重了,甚至说了,只要把这番薯除了留下吃的,还有来年的种子,其他都卖给他们,他们甚至愿意降低一成的租子,买的价格还比粮商们高,一文一斤,这真是让这卫所所有的人都跟着高兴的大好事儿啊。

虽然他们也知道,这些老爷们即使再好心,也不至于平白给他们好处,必定是还有更大的好处让大人们心动,可是这和他们这些苦哈哈又有什么关系,只要他们自己能过得好,大人们有本事挣多的钱,也是人家该得的。

看看,这些百姓们是多么的知足啊,只有王大宝心下知道这些百户们为什么这一次这么大方,缘由很简单,那就是他们的关系网太大,都是世代军户的人家,周边其他卫所的将官们,多半不是有亲,就是有旧,看到他们这边有这样好的高产作物,能不眼红?还有那些带着不属于屯田卫所的战兵的大人们知道有这么便宜,这么顶饿,这么高产的番薯能不心动,想着用这个抵充那些不足的粮饷?还有些大人们会不想着运回家中一些,让自家也沾沾便宜,多些储备粮,多些出息?所以说,这刚开始收获田中的粮食,那些消息灵通的大人们家中,已经有太多太多的人情托到了他们的面前。

百户在这些百姓们眼中那已经是了不得的大官了,可是在这真正的官僚系统中,那真是小的不能再小的官职,即使在军中,这些卫所屯田已经半废的军队中的世袭官员,那也是底层最不受重视的存在,一个个找上门来的人都是他们得罪不起的人,要是没有足够的东西满足这些一个个的大佬,他们怎么吃罪的起?所以宁可自家少挣些钱,也要想法子把这些下头的多余番薯都收上来,然后一个个给那些大佬们送上门去。

至于给那些大佬会不会亏本?这个是不可能的,外头如今粮价多少钱?这番薯做种子卖又是多少钱?他们可比那些百姓知道的清楚多了,不是那些粮商能糊弄的,即使卖个一斤二文,比寻常的白米之流,也是只要了一成的价格,绝对是良心价,能妥妥的获得上司们欢心的,让上司以为是自己吃亏的价格了。

而且这一亩地能用多少种子?即使那些大人们田地再多,周边几个百户那么一凑,也能把这些全给凑满了,还不漏下任何一家,让每一个高官们都满意。为了这个,这些卫所中的武官们也算是破天荒的动了不少脑子,甚至还串联起来开了不少的会议。

当然他们其实是挣钱的,这个就心照不宣了,你们可不能说出去。与此同时,他们对于那些黑心的,只想着压低价格的粮商们也很是不满意,你们一个劲的打压价格,别以为他们不知道上一次这些粮商挣了多少,他们都听说了,这些黑心的,卖到了南面,最高的可是卖的比白米还贵,上了三十文了,如今居然用两文三斤的价格来收购,当他们都是软柿子不成?最关键的是,这要是让那些大人们知道了,那还不以为自己挣大人的钱了?那可是会毁了他们前程根基的大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