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还真是颇有挫败感的。

卫珩瞧着她道:“你就是太过心急了。”

长安想,怎么可能不着急,眼看战事就要结束,卫府如日中天,到时候父皇病逝,皇后和宸妃争权夺试陷入焦灼之中,最终的情况只会和前世一样。

她抬起头问卫珩:“卫珩,你是怎么做到赶在今天回京的?”

要是卫珩一个人赶回来,她并不会惊讶。

然而卫珩是带着千军万马入京的。

这之前,她们所有人居然毫不知情。

但凡父皇有半点消息,她也有所察觉,并提前有所防备。

从他们大破敌军那日算起,哪怕是日夜兼程,也不可能在今日回京,并迅速控制整个局面。

长安回宫这一路上,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心里已经隐约猜到了答案,只不过不太确定。

卫珩似乎有些疲惫,又或者他是借着自己疲惫故意靠近长安的。他靠在长安肩上,慢悠悠地吐出一口气,说道:“不赶回来,难不成真指望我见了你之后叫你一声杜夫人?”

“若你愿意,叫我杜夫人倒也无妨的。”长安道。

卫珩自然不肯叫她杜夫人。

他心里别扭了一阵子后,说:“若我真想做什么事不让你们知道,自然是能做到的。正所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大破敌军的消息我是捂了十多天才发往京中。你父皇让我们在关外等鲁大人来验兵那时,我就开始安排军队开拔如今,你父皇最擅长的便是鸟尽弓藏,而我还不想像祖父那样乖乖交出兵权。至于路上遇到的大小官员,我自然有法子叫他们闭嘴,让他们的密信送不出去。”

听完卫珩的解释,长安忽然体谅父皇了。

若她是皇帝,也会忌惮手握兵权的大将。

这类人委实危险。

长安肩膀动了动,不悦道:“你的头能不要放在我的肩上吗?”

虽然城里无人,但手握兵器的士兵到处都有。

尤其是经过京中官员宅子的时候,门口至少站了数十个。想来卫珩得防备朝廷大员此时惹事,所以先困住他们。

这是士兵都是卫珩带出来的,到时候还不知道自己的名声会被传成什么样。

卫珩抬起头,“是不是我头太重了?”他想了想,“那我隔段时间换一边。”

“你…”长安也不知道该如何发脾气才好。她抬头看着不远处的宫门,心想,好在她自己没把名节之类看得太重。

但是总觉得卫珩此刻像是故意在占她便宜。

早知道她就努力长得矮一些了。

卫珩轻哼一声,说:“你也知道我带着这么多人入京是不容易的,可见我有多累。这一切可都是为了你。”

言下之意,我靠着你有和不妥?

也不知道是不是卫珩有意的,眼瞅着宫门就在前头不远处,但是这马却越走越慢,长安甚至觉得自己下马走都比现在快。

她试着踢了踢马肚子,然而这马似乎只听卫珩的,饶是长安再怎么着急,它也是顺着自己的步调慢慢朝前踱。

“你就不能让马快一点?”长安气急败坏地对卫珩说着。

卫珩道:“它为了能让我及时赶回来阻止你成亲,马蹄都踏坏好几个,现在还驮着我们两个人,怎么可能跑得快。”

长安无奈。

分明刚才还跑到飞快。

还两句话不离她成亲之事,一看就知道是存心的。

长安于是故意用冷嘲热讽的语气道:“若非你把杜知敏都请去喝茶的缘故,我们此时此刻或许应该入洞房才是。”

明知道这是假的,卫珩还是气得紧紧抱住她:“你休想。”

长安笑了笑,反问他:“令夫人身子可还好?”

卫珩低头看了看长安,道:“瞧着还行,和先前一样,就是话里话外想着法的埋汰她夫君。”

长安愣了愣,心想卫珩嘴里说的这人是路展屏吗?她心怀疑惑地抬头,刚好撞上卫珩的目光,瞬间明白,卫珩嘴里说的是她。她锁紧眉头:“我问的是路展屏。”

卫珩立即说道:“她不是我夫人。”

“你们不是成亲了…”长安讥笑道,“这么快路展屏就被休了?男人真是靠不住。”

卫珩急忙解释:“我同她没有成亲过,那不算成亲。”顿了顿,卫珩补充,“那日我同她说清楚,我可以照顾她一辈子,她一日不好,我便一日不会放弃找大夫替她看病,但只能以哥哥的身份照顾她。”

长安冷哼一声,心想,于我何干。

卫珩继续道:“一会见了晏绒衣,让她再去替路展屏把把脉。”

两个人已经到了宫门口。

宫里的效率快得让长安吃惊。

这么短短的功夫,连前宫门的守卫都穿上了白色的丧服。

长安目光从卫珩脸上划过,带着一丝冰冷的味道:“你回宫的时候,是不是提前让人把孝服丧服准备好了?”

卫珩道:“这你可冤枉我了。宫里人多眼杂,我还没那么多事。我想,这事得问问皇后娘娘。”

守卫认识长安,却在放门时看着卫珩。

长安已经不愿意再去费神想这些细节。

正阳宫前,各宫的妃嫔都在。

哀嚎声亦是此起彼伏。

宸妃和皇后两个人对峙而立。

“本宫不相信皇上这么好的身子会忽然暴毙!”宸妃一改平日温和做派,气势凌人地责问皇后。

皇后淡淡一笑,说:“丧钟已响,皇上的龙体就在正阳宫里,妹妹若是不信,自己可以进去查看。”

宸妃道:“哼,查看?本宫自然会查看。皇上暴毙背后定有隐情,说不定就是你这个毒妇做的手脚。到时候,本宫一定要在百官面前说清楚。”

皇后懒懒地看了她一眼,转而问旁边的顾公公:“顾公公,丧钟已经敲响好一阵子了,怎么朝中大臣还未入宫觐见新帝?”

顾公公擦了擦额头的汗,眼角偷偷瞄着灵妃娘娘。灵妃此刻一副置身事外的神态,甚至连假装哀嚎都懒得做,神情淡然,仿佛眼前一切都跟她毫无关系。顾公公着急不已,心想灵妃娘娘此刻怎地不着急的。

宸妃问:“皇后娘娘倒是说清楚了,新帝是谁?”

皇后道:“皇上驾崩时本宫就在旁边。本宫手里这份遗诏里写得很清楚。”她瞧宸妃伸手过来想取那遗诏,便反手将遗诏藏于袖间,“宸妃娘娘你是忘了自己什么身份了吗?”

妃子,妾也。

宸妃闻言,脸色瞬间变得难堪多了。

皇后转身再次问顾公公:“本宫让你去请三公九卿入宫,你可照实安排了?”

顾公公忙跪下道:“回娘娘,已经照实安排了。”

“那怎么没人来?”

顾公公偷偷抬头,忽然看见了长安和卫珩,便道:“娘娘,您看,这不是有人来了?”

皇后一看,气得袖子里的遗诏差点掉出来。

来的人恰恰是她最不想看到的两个人。

当年她的皇太子逼宫,便是因为卫珩而失败,想不到今日好不容易有了这么一个大好时机,这卫珩居然又冒了出来。她纳闷不已,卫珩他怎么就突然从边关赶回来了。

长安环顾正阳宫周围的守卫,道:“这里的守卫都是皇后的人。”

卫珩不以为意地露出一丝浅笑。

这些守卫能不能安然站在这儿,不过是他一句话的事。

长安看见灵妃无恙,心里顿时松了一口气,上前握住灵妃的手,“母妃和八皇弟都还好?”

灵妃点头,“你八弟在里头和景王一起。”她压低嗓子,“你父皇暴毙得突然,宫里一下子就乱了。京查司只是控制住了北门和南门,但后来局势混乱,大家都被突然闯入的外军击散。不知那些人是皇后的,还是宸妃的。”

长安道:“女儿明白了。”

灵妃想起长安是和卫珩一起出现,便问:“难不成是他的?”

长安点头。

“那皇后这是?”

长安道:“恐怕皇后娘娘以为是自己的人控制了后宫。”

皇后本家先前被皇上收拾得差不多,想不到如今皇后还能收拢这么多人,也是不容易的。

皇后没工夫去计较长安见了自己为何不请安这等小事,而是盯着卫珩:“未得传召,卫将军如何入宫?”

卫珩道:“微臣这是护驾来的,只可惜晚了一步。”

就在这时,皇后的人神色慌张地跑过来,在皇后耳边小声说了几句话。许是这时他们才发现事情不对。

皇后听完大为震惊,怒不可遏般地看着卫珩:“卫珩你、你这是要造反么!”

“微臣不敢。”卫珩淡淡地说着,“百官大约半个时辰后在大殿等候旨意,还请皇后娘娘稍事休息。”

这时,卫珩的人进入了正阳宫。

各宫妃嫔瞧着眼前的架势,纷纷哭得更凶。

长安有些头疼地按了按眉心。

卫珩道:“各位娘娘节哀顺变。”

守在皇上尸首旁的三位皇子中数八皇子年纪最小,也是最坐不住的。他忍了许久,终于忍不住,扶着墙,小心翼翼地走到殿外。

此时他已经能隐约看见人影。

他飞快地迈着小步子朝长安和灵妃跑来,灵妃顺势抱起他。他却将手伸向长安,并说:“皇姐姐抱。”

长安抱着他,说:“怎么不老实在里面呆着。”

八皇子道:“里头闷,味道也不好闻。皇姐姐你成完亲了吗?”

长安笑笑:“小孩子,不许多问。”

八皇子努力嗅着鼻子,眼睛盯着卫珩的方向:“皇姐姐,他是谁?”

卫珩友好地对着八皇子微笑,并用嘴型告诉他两个字“姐夫”。当然,八皇子看不清楚,也不会看人的嘴唇判断他说了什么。

长安道:“他是坏人,不用理他。”

卫珩当即委屈地撇了撇嘴。

长安自己都没想到,她这一句随便说的话,竟让八皇子惦记了许多年。

、第96章

四岁的八皇子被养得颇为结实,没一会儿长安便累得抱不动了。她放下八皇子,吩咐道:“在这儿好生呆着,别乱跑。”

此时八皇子也不敢乱跑,他发现身边多了许多陌生的人,周围也都透着一抹紧张和不安。被长安放下后,他便紧紧攥着灵妃娘娘的手,出神般地看着周围的一切。

短短不到一炷香时间,后宫便如洪水过境,变得有些面目全非。

卫珩在去大殿前,俯身对长安道:“一会你和灵妃娘娘也陪着八皇子去大殿吧。”

长安瞬间明白,卫珩这是想扶持八皇子登基。

不过谁登基都一样,都是傀儡,而八皇子年纪小,眼神又不好,最易控制的。

她并非不识时务之人,眼下卫珩这么做,对她来说,已是最好的选择。

她低头看着八皇子,感叹不已。

八皇子才四岁多,这么小的年纪,就要被推上风口浪尖,长安想想就有些心疼。等八皇子大一些懂事理了,只怕到时候他心里会觉得更苦。

没人愿意当傀儡。

朝廷中五品以上的官员,一一被卫珩之人控制,并进行游说。

在当天临时的朝廷议事中,能入宫的大都是已经得知新帝人选,并且不敢说半个不字的人。

因为皇上驾崩,此次议事,卫珩还是颇为厚道地把皇后请来。原是希望皇后等审时度势,看清形势,好好当个摆设的,然而皇后偏偏咽不下这口气。

自打太子和福清公主去世后,她便收敛气势,步步为营,好不容易等到今天,原以为万事无碍,只等着她在群臣前晒出她手中的圣旨,扶植八皇子登基,让灵妃和宸妃殉葬,将六皇子支出京城,去贫瘠的宁边当个王爷。至于景王,她有些忌惮,本来是打算让景王暂且留在宫中,等形式稳定后再另行计划。

她以为完美的计划,是建立在没人外人同她作对的基础上。

好歹她是皇后,皇上驾崩后,她便是名副其实的临时接管人。

原本她并没想这么早让人知道皇上驾崩,可是皇上刚咽了气,给皇上送药的小太监便出现了,紧接着晏美人和景王不知道从哪儿也冒了出来。而后的事,便一次又一次超出她的预料。

皇后对摆出一副忠臣模样的卫珩道:“卫国公甚是会教人,教出你这样一位难得的朝廷栋梁。”

当着群臣的面,卫珩也不想让皇后娘娘面上太过难看,便道:“娘娘谬赞了。卫珩不过是做了臣子该做的。”

“大言不惭!”

“卫珩岂敢在娘娘面前放肆。”说着他瞄了一眼旁边的顾公公,“皇上驾崩,娘娘太过伤心,公公请娘娘回宫歇息。”

卫珩想,既然皇后娘娘这么不爱配合,那就算了,反正大家都知道他不是什么忠臣。

皇后气得立刻站起来,指着大殿上的各位臣子,骂道:“你们一个两个都是老糊涂了吗?这卫珩仗着皇上给他的军权,不思君恩,反倒谋逆篡位,你们不反抗也罢,竟还附和这贼子,真是没王法了!”

卫珩连说冤枉:“娘娘此言不实。微臣戎马半生,从未判主。这次暗中回京,也是收到了皇上的密旨。”

皇后自然不信卫珩的话:“一派胡言,皇上怎么可能给你密旨。”

卫珩当即从衣兜里拿出一份密旨,并传给忠臣阅览。

这密旨伪造的毫无破绽,大家就算心里不信,也找不出突破后,只能默然不语。

皇后自己也将这密旨看了又看,同意找不出问题。

“请娘娘将密旨还给微臣。”卫珩直接越过太监宫女,径直走到皇后跟前,伸出手。

皇后愣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