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从母后的口中听到他的名字时,她初时极为震惊,甚至怀疑会不会是同名同姓,后来联想到与他相处时的种种情形,她才恍然大悟,她所遇到的那个人,定然是唐国公家二公子。

不然,他怎么随便一出手,便是金锭;一出拜贴,县令便亲自迎接;而且,独自面对着突厥大汉毫无怯意,将她救出?想到这里,她的心一疼。那天,曾以为两情相悦,曾经是她最快乐的时候,如今,却成为她心底最深的痛。

当她从宜阳县不辞而别时,本想就这样,悄悄地慢慢地消失掉,彼此相忘,永不相见。谁知,老天偏偏要把他送到自己面前。

她不想去参加宫宴,她不想再看见他,相见不能相守,心只会更疼。

独孤琪却不知杨洛的心思,见杨洛不愿出去,便劝说道:“阿洛,可别任性了!你若不去,只怕你父皇会不高兴的!”

看杨洛仍旧苦着个脸,独孤琪只道她独自在兴,没经过大场面,心里怯场,便坐在榻上,把杨洛的手握在掌中,轻轻拍两下,笑道:“舅母知道你独自在大兴,没经过这些宫宴,多几次就习惯了!”

两人正说着话,一位宫女走了过来,说道:“公主,萧夫人,皇后有请!”

独孤琪一笑,说道:“看!你母后来催了吧?”说着拉着站了起来,便向门外走去!

杨洛轻轻挣了两下,还是随着舅母出了门。

就快到前殿了,越走越近,杨洛心越怯,脚步渐渐慢了起来,只希望这条路永远走不到头,再也不要走到他面前。

可惜,再长的路,也要走到尽头。在灯光了映衬下,她已经看到了坐在案前那风姿卓越之人,正是与自己相处十来天那人。

杨洛脚步一顿,忙低了头,想把自己偷偷地藏起来,不让他注意到自己。

皇后看见独孤琪和杨洛走了过来,含笑对着杨广说道:“陛下,阿洛和阿琪出来了!”

杨广抬眼一看,果然看见两个女子娉婷而来,其中一人,便是自己幼女杨洛。虽然一直对她冷淡,但她毕竟是自己的女儿,而且出落得如此美丽,胜过自己后宫粉黛。

想到这里,杨广遂眯眼一笑,高声叫道:“阿洛,过来!”

杨洛心里正想着躲避李世民之事,冷不丁被父亲一叫,浑身一哆嗦,下意识地便向李世民望了过去,他也正好望过来,两人目光撞个正着。

李世民正与李建成举杯,突然听到杨广叫着“阿洛”两个字,心里一震,原来刚才自己不是幻听?他顺着杨广的目光望过去,只见一个着蔷薇色宫装女人正走在殿前。四目相对,虽然杨洛已换成女儿装扮,但他还是一眼认出,她正是自己日思夜想的那个人。

他手一抖,酒从杯中洒落。

他觉得,自己的心像被人用手握住一般,越着那人越走越近,手也握得越来越紧,有一种无法呼吸的痛感,从心中四溢开来。

李建成看见李世民整个人突然呆住,痴痴望着那个走上前来那女子,心里有些奇怪地望了过去,只见这女子身着粉色宫装,面若桃花,眉目如画,红唇皓齿,举步轻摇,竟比他见过的所有女子都要来得漂亮。

再转脸一看,只见二弟李世民呆呆地看着杨洛,脸色苍白,面上神色极为震惊,握着酒杯的手,不住地抖动着。

李建成看见李世民如此失态,心中有些纳闷,与正盯着李世民的三弟李元吉交换了一个眼神,两人都觉得其中有古怪!

看杨洛一直呆呆站着,没有应杨广,独孤琪便用手轻轻捅了一下杨洛,说道:“阿洛,你父皇叫你呢!”

杨洛才从梦中惊醒一般,回过神来,便没有再看李世民一眼,径直走上前,在杨广面前拜倒,“儿臣见过父皇、母后。”

“阿洛,父皇、母后不在你身边,才艺可有荒废?”杨广笑问道。

杨洛回答道:“回父皇,您和母后虽不在身边,但阿洛不敢偷懒,琴棋书画皆有练习!”

“是吗?”杨广似乎心情极好,笑道:“朕让阿洛今晚在席上弹奏一曲,可好?”

“阿洛遵命!”杨洛应道。

不一会儿,便有宫人在殿前布上琴台,放上古琴。

杨洛走到琴台边,漫步坐下,说道:“不知父皇想听阿洛弹奏哪一曲?”

杨广略一沉吟,笑道:“凤求凰,可好?”

杨洛一愣,目光微微流转,用眼角看着李世民正呆呆地望着自己。她马上将目光转回来,看着杨广,朗声道:“是,父皇!”说完挽袖抬手,在琴弦上轻轻拨了起来。

只见杨洛手法熟练,双手如行云流水般在琴上流动,琴声悦耳动听,杨广心情不禁大悦。

李世民自杨洛出现后,便紧紧盯着她,心里感慨万千。三天了!从她突然消失在洛水边,已经三天了!这三天,他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她!本以为她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消失在他的生命中,正在痛彻心扉之际,她就这样突兀地出现了,他不禁又喜又惊!这一次,她应该跑不掉了吧?

转眼间,杨洛放弦松手,一曲既罢,掌声雷动。

不可否认,杨洛的琴艺虽未登峰造极,却也并未泛泛。

杨广本就喜欢古琴,对女儿的表现赢得满堂喝彩,颇为满意。

“阿洛,上前来!”杨广对着女儿叫道。

“是,父皇!”杨洛低着头,起身抬脚,从琴台上走了下来,走到父亲面前。

“阿洛果然没有令朕失望,为父甚为欣慰!”杨广龙心大悦。

“谢父皇夸赞!”

皇后见杨广似乎颇为开心,心中也甚为欢喜,起身执着女儿的手,拉到身边坐下。

“洛公主才貌双全,可喜可贺啊!”李渊忙说道,“不知哪家儿郎有此福气,能尚得洛公主,想必这下,陛下可有得头疼了!”说完李渊哈哈笑了起来。

杨广也是哈哈一笑,斜眼望着李世民,突然说道:“二郎,我这个小女儿,如何?”

李世民没想到杨广会这么问,一愣,随即站起来,脸上扯出一个笑容,说道:“公主才艺双绝,乃绝代佳人!”

杨广唇边噙笑,问道:“如果朕将二郎尚阿洛,如何?”

听了杨广这话,李世民一惊,随即望向杨洛,只见她也瞪大着眼睛望着自己,眼中似有光芒闪动。

她,该是很想自己应承下来吧?

李渊及李建成、李元吉兄弟俩也没料到杨广会这么说。众人皆知,自从在雁门关一役中,李世民救下杨广,他便对李世民极为看重,想将女儿嫁给他,也是人之常情。奈何李世民前几年就订了亲,可是,虽然也是名门望族之女,可哪比得上当朝公主?李渊一直心心念念想与皇家结亲,这一刻,他真的后悔为李世民订亲订早了一点。

李世民深深吸了一口气,从座上走出,拜在杨广面前,说道:“多谢皇上厚爱,世民若能尚公主,自是欢喜不已…”

听到李世民这样说,杨洛原本那正在慢慢死去的心,似乎又慢慢地活了过来,似乎又看到了希望。原来,不需要母后和皇兄帮忙,自己也能如愿嫁给他?

李世民顿了一下,接着艰难地说道:“只是…世民早有婚约,今年五月便会完婚,只能…有负皇上厚爱了!”他的声音有着微微的颤抖。

李世民的话,像一把尖刀般,字字刺进杨洛的心底。杨洛心一下子陷入谷底,浑身冰冷。她咬着唇,努力不让自己的眼泪滴落下来。

他居然拒绝的父皇的提亲,原来他不想娶自己的!原来一切都是自己一厢情愿!她紧紧握住自己的手,身子不住的颤抖着。

皇后紧挨着杨洛,发觉杨洛身子在抖动。她转脸一看,只见杨洛呆呆地望着座下的李世民,脸色苍白,似乎连嘴唇都失去了血色。她的心一下子沉了下来,隐隐感觉到了什么。

杨广将手中的酒杯旋着,笑了笑,说道:“如果朕同意你和可以毁婚尚公主呢?”

杨洛一震,心里似乎慢慢又有了一丝希望。她紧紧盯着李世民,企盼着他能够从嘴里迸出自己想要的话。

李世民紧紧望着杨洛,眼中情绪万千!这应该怎么回答呢?

作者有话要说:

御前拒婚

看着李世民半晌没有回答,杨洛心中已经有了不祥的预感。

果然,李世民身子一震,直挺挺地跪了下去,深深地把头叩在地板上,咬着牙说道:“世民有负陛下厚爱,请陛下恕罪!”说完他的头又深深地叩下去,发出“呯”的一声。

与此同时,杨洛似乎听见自己的心,也跟着“呯”的一声,碎成两半。整个人像掉进了冰窟一般,寒凉透顶。

看着跪在座下的李世民,杨广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半晌,他才半眯着眼,笑道:“二郎果然是重情重义之人,朕果然没看错!起来吧!”说完抬了抬手。

“谢陛下不怪之恩!”李世民谢恩后起身回座,眼睛不自觉地看着杨洛。

只见她半低着头,定定望着桌案上的烛光,随着烛光的摇动,在她脸上投下忽明忽暗的光芒。

李世民看着杨洛,知道她现在肯定非常伤心、难过,可是,自己心里何尝不是这样呢?当自己说出那句话时,李世民觉得自己心都在滴血,从来不知道违心地说话,自己的心会这么痛!他把自己的手紧紧握成拳头,死死的握住,直到手上的青筋暴了出来,可是这样,自己心里的痛却没有减轻分毫。

“二郎不懂事,陛下莫怪!”李渊起身,不无遗憾地说道。

“哪里会怪?唐国公多心了!二郎乃真性情!朕早说过,二郎并非池中之物,将来必有一翻大作为!”说到这里,他转脸对着杨洛说道:“阿洛,怪只怪你没这个福分了!”

杨洛听到杨广叫自己的名字,身子一颤,似乎才从梦中惊醒,抬眼看了一眼李世民,只见他眼中满含愧疚。她冷冷一笑,转过脸去,不再看他,站起来对着杨广行礼道:“阿洛福薄,从未敢肖想二公子!”

李世民看见杨洛看着自己的那一眼,眼中全无温度,那冷笑更像刀子一般剜进自己心里,他知道她肯定是伤心至极,才会这样吧?想到这里,他心如刀绞。他在心里默默地说道:阿洛,对不起!可是我别无选择!

“哈哈哈!”萧瑀看见气氛有些尴尬,忙圆着场子,笑道:“阿洛才貌双全,定会有更好的儿郎相配!”

这时,李渊给李元吉使了一个眼色,李元吉一顿,然后微笑着从座上走出,在杨广面前拜倒,“陛下,臣早听说洛公主的美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元吉不才,想向皇上求娶公主!”

李元吉这一说,除了李家父子外,其余人皆是一愣。

萧瑀既是杨洛的舅舅,又是李元吉的表姑父,他一看这情形,忙笑着说道:“三胡,你倒是不客气!”

李元吉笑着说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杨广含笑看着座下的李元吉,手指在桌子上轻轻叩着,半晌,对着杨洛说道:“阿洛,你觉得三胡如何啊?”

杨洛心一紧。在她心里,若不能嫁给他,其实嫁谁都一样吧?只是嫁了李元吉,便成了他的弟媳,免不了和他见面。

想到这里,杨洛便也走出座,站到案前,对着杨广盈盈一礼,启唇说道:“婚姻之事,阿洛但凭父皇作主!只是李家儿郎皆菁英,阿洛惶恐!”杨洛这话说得虽委婉,便谁都听得出,她不想嫁到李家去!

李元吉一听杨洛说这话,赶紧说道:“公主乃天人之姿,惊世之艺,元吉若能娶之,此生无憾!”

“哈哈哈!”杨广高声笑了起来,“好一个此生无憾!好!朕虽是皇帝,却也是一个父亲,既然三胡如此钟爱阿洛,朕相信你定会好好对待阿洛的!那朕就成全你!三日后,在朕的寿筵上,朕会册封阿洛并召告天下,让阿洛嫁与唐国公第三子…”说到这里,杨广顿了顿,然后高声说道:“李元吉!”

“元吉谢皇上隆恩!”李元吉将头重重地磕在地上。

李建成和李世民兄弟,在李渊的带领下,也出座下拜谢恩。

其余众人纷纷起身向杨广和李渊恭贺着。

李世民的头磕在地上,生生地疼着。

原来,听着自己喜欢的女人将要嫁给另一个男人,心竟然是这般的难受,哪怕这男人是自己的亲弟弟!他抬起头时,正好与杨洛的目光对在一起。

只是,她的眼中平静如水,没有一丝波澜。难道,她已把自己放下?所以,不在乎了吗?

听到父亲说出自己未来的安排,杨洛却发现,自己没有一点感觉,整个人都是恍惚的,直到皇后提醒,她才反应过来,向杨广谢了恩。她起身后,正好看见李世民抬头,两人对视了片刻。她忙把目光转开,正对上另一人含笑的目光。

这人便是李元吉,她未来的丈夫。她一愣,仔细打量了一下这个将要和自己共渡一生的男人。外传李元吉相貌丑陋,杨洛倒不觉得,只是他不似李建成与李世民那般有典型中原男子的儒雅之风,而略有些高鼻深目,颇似胡人,想必这也是他小字“三胡”的来历吧!

不管怎样,自己以后的人生就和这个男人紧紧地连接在一起了。想到这里,杨洛回了他一个微笑,便走一旁,挨着姐姐南阳公主坐下。

李世民看见杨洛对着李元吉嫣然一笑,心里一股酸涩涌了上来。原来看着她和别的男人眉目传情,是这般难受。

李家父子回座后,李建成作为世子,便跟着李渊一起跟萧瑀、宇文化及说着话,应酬着。座上便只留下李世民与李元吉。

“元吉,你真喜欢…公主?”李世民忍不住问道。

李元吉看了看李世民,唇角一撇,“我喜欢谁,你不知道吗?”

李世民一下子默然了。

“你喜欢她吧?”李元吉问道。

“谁?”李世民装作不懂。

“二哥,我从小就跟你在一起长大,别人不了解你,但我了解你!”李元吉说道:“你喜欢洛公主,是不是?”

李世民望着李元吉,面上强作镇静,内心却翻江倒海。因为李建成是世子,从小便跟着李渊学习处理政务,而自己却可以四处游历,带兵打仗,所以,李元吉从小便跟着李世世。确实,他比所有的人,都要来得了解自己。

“喜欢她为什么要拒赐婚呢?”李元吉笑道:“你既然拒婚了,我就替你娶了她吧!总不能让你做出对不起阿婢的事吧?”说完,李元吉倾身在李世民耳边说道:“二哥,既然你能娶我喜欢的人,我当然可以娶你喜欢的人,这很公平啊!”

“三胡,这样有意思吗?”李世民斜眼看着李元吉,沉着脸提高了声音。

“二哥,你明知道我喜欢阿婢,却非要娶她,这样又有意思吗?你不喜欢阿婢,为什么不成全我呢?”李元吉反问道。

“谁说我不喜欢阿婢?”李世民说道。

“喜欢一个人,不喜欢一个人,看眼神就清楚了!”李元吉侧眼看着李世民,说道:“你知道我为什么会发现你喜欢洛公主吗?”

李世民紧抿着双唇,看着李元吉,却并没有说话。

李元吉一笑,“因为你看她的眼神跟一般人不一样,我从没发现你用这种眼神看过阿婢!不错,也许你喜欢阿婢,但你扪心自问,你对阿婢的喜欢,和对洛公主的喜欢,是一样的吗?二哥,我想,你自己心里是最清楚不过的吧?”

李世民嘴唇蠕动了几下,却始终没有说出话来。

“二哥,我虽然从小就跟你在一起,但你有时做事我真的搞不懂!为什么你不爱阿婢,却愿意娶她?既然你爱洛公主,又为什么不愿意娶她?刚刚多好的机会啊!”

看李世民冷着脸不说话,李元吉笑了笑,把唇附在李世民的耳边说道:“二哥,反正你也不娶洛公主,等我将她娶进了李家,这样你还可以经常见到她,到时可以一慰你的相思之苦!哈哈哈!”看着李世民脸色慢慢变了,李元吉大笑了起来。

李建成转身回来,看见李元吉似乎笑得很开心,笑道:“三胡,能娶到如此美貌的洛公主,开心吧?”

“开心!开心得不得了!”李元吉笑得停不下来了!

看着李元吉在自己面前放肆地笑着,李世民狠狠压住心头的怒火,转眼向杨洛看去。只见她正与南阳公主在照顾着南阳公主的儿子宇文禅师。

这宇文禅师已经□□岁了,算是半大小子了,还歪在杨洛怀里撒娇。

他盯了半晌,杨洛自始自终没有再看过自己一眼,一直到宫宴结束,再没看过他一眼。难道,真的就这样成为了陌生人了吗?

作者有话要说:其实历史上,这时候李世民早已成婚,但作者为了写故事,便改了一下。

意外相见

作者有话要说:很意外,今天突然出现了很多朋友来看文,一扫前几天的颓势,作者深感惶恐,但为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作者还是先给各位亲打个预防针。

首先,这文的来历。作者在听群众路线课时,百无聊赖之机,听到老师说起隋炀帝因为不走群众路线,所以灭亡了,便一时手痒,百度了隋炀帝,谁知又百度出了他这个女儿和李某人有过关系,但大家都不知道怎么一回事,于是,作者便想写来玩玩。

其次,关于考据的问题。作者在文案上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只是借用了身份,其他全都是作者胡编乱造写着玩的,完全经不起考据的。发这文之前,基友就叫我别写这个题材,说我会被考据党拍死的,会被挂墙头的…但作者一直是个不让人省心的熊孩子…所以,各位亲们,千万别把这文当什么小杨文(我才知道这类文还有个专门的名字),这其实就是一篇架空文(比如没有了李玄霸,直接就到了李元吉)!真的!相信作者!

还有这文纯属作者没事想着玩的,一早便有了大概的设定,男主女主,故事情节作者会按照原来的设定写下去,不会变化的。

最后,这故事是个悲剧。虽然这文是架空的,但作者借用了身份,大的历史事件不会变,所以…请亲们谅解!

作者暂时就想到这么多!

听了作者的话,如果不喜欢此文的朋友,麻烦请点右上角,恭送!若还愿意继续追文,作者很感谢!

三日后,杨广寿辰之日,下诏封杨洛为永安公主,许婚给唐国公第三子李元吉,定于大业十四年二月完婚。

萧皇后来到杨洛的寝殿时,杨洛正在灯下梳妆。

皇后走上前,示意紫忆退下,手执着玉梳,为女儿梳了起来。

洁白的玉梳从杨洛墨黑的头发上滑过,握在手里像丝缎般舒服。

“母后怎么有空过来了?不陪父皇吗?”杨洛笑道。

“你父皇今晚有萧嫔相伴。”皇后淡淡地答道。

杨洛沉默了半晌,问道:“母后,父皇去了萧嫔那边,你心里会不会难受?”

皇后执的手一滞,然后将玉梳从杨洛的头顶梳到发梢,“傻丫头,胡说什么呢?你父皇是天子,自然会有六宫!自我嫁给他那一天,我就知道,他不会是我一个人的丈夫!”

“可是母后,如果我喜欢一个男人,我不想他有别的女人的!就像…就像当年皇祖母那样!”杨洛说道。

“你以为谁都能向你皇祖母那样的?你皇祖母当年能那样霸道,还不是因为先皇宠着她!”皇后笑了笑,耐心地说道:“不过,阿洛,你是大隋公主,身份尊贵,你出降后,可以不让三胡纳妾的。”

猛地听到李元吉的小字,杨洛一愣,才想起自己已是定了名分之人了。

“不过,阿洛,你虽然是公主,但出降后,可不能在李家拿公主做派!你看你姐姐,当日许国公病重之时,她可是衣不解带,亲自服侍,做到一个儿媳妇的本分,朝中谁人不称赞?”皇后又说道。

“是的,母后的教诲,阿洛谨记!”

“阿洛…”皇后看着铜镜里女儿如花的面容,想说些什么,但似乎又有些犹豫。

“什么事啊,母后?”杨洛看皇后欲言又止,心中甚是好奇。

“阿洛,你和李家二郎之前见过吗?”犹豫再三,皇后还是问了起来。

杨洛一愣,母后怎么这么问?

她思忖了半晌,才回道:“我从大兴来洛阳时,在路上遇到他,便结伴而行!”

“只是这样吗?”皇后问道。

“不然又怎样?”杨洛笑问。

皇后顿了一下说道:“母后也知道,那李家二郎确非凡人。当年他年仅十五岁,便能独自领兵解了雁门关之围,救了你父皇和幼弟,你父皇也因此对他极为看重。只是,他早有婚约,你再喜欢他…”

“母后多虑了,阿洛和他只是结伴之谊,并无其他。”杨洛说道。

“唉!”皇后叹了一口气,说道:“母后也是过来人,有些事情怎么会不明白?你若和他只是结伴之谊,在宫宴上,当他跟你父皇说不愿意娶婚尚你之时,你怎么脸色突变?”

听皇后这么一说,杨洛沉默了。

“阿洛,既然你父皇已下诏,将你许给了三胡,你始终会嫁去李家,日后免不了要和二郎见面,你…你一定要注意分寸,莫失了天家颜面。”

杨洛转过脸,面对着皇后,正色道:“母后请放心,既然父皇将阿洛许给三郎,阿洛自是一心一意待他,自会做好为人妻之本分,绝不会授人以口实的!”

“好!母后这就放心了!”皇后这样说着,心里却仍隐隐不安。总觉得自己这个小女儿与李家二郎间还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牵扯。

杨广寿筵过后,心情一直极好,也没让杨洛立即回大兴,而让她留在了洛阳。

萧皇后看杨广对杨洛似乎有些改观,心中甚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