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好了,几个男孩也全都下水打水仗,一时间,江边响起了孩子们清脆的笑声。大家一边泼水,一边笑着,最后,一个个的全都笑的没劲了,身上也湿透了,一个个就像落汤鸡一样,狼狈的很。

“静涵,你这个疯子,弄成这样,一会儿回家还不得挨训啊?”文翰看着大家伙儿的狼狈样子,哭笑不得的说着。

“这有啥?大不了一会儿洗衣服呗,没事,我帮你们洗。”静涵依旧笑嘻嘻的。每天干活,难得轻松一会儿,小孩子本来就应该是淘气爱玩的啊?自己虽然有成年人的灵魂,可是前世也是个欢快跳脱的性子,如今又有这么些同龄人在一起,贪玩很正常的。

文翰无语,看看天色,大概未时末了,“走吧,咱们回家。过一会儿天就没这么热了,当心着凉。”说着,就拽着文昌和文宣上了岸。文成这边拉着静婉和静娴也上岸,静涵不用他们,自己走到了岸边。大家穿上鞋袜,然后回家去了。

一进参场子,正好薛氏和朱氏在那摘菜呢,看见一群水鸭子进来,妯娌两个就笑了。“你们这是去江边疯了吧?看看这一个个的,赶紧回屋换衣服,把换下来的衣服全都扔到大盆里,明天给你们洗。”薛氏倒是没生气,孩子们都懂事的很,每天帮着干这干那的,今天好不容易放松一回,没必要生气。

水鸭子们自然是赶紧的换衣服去了,没多会儿,一个个穿着干爽的衣服出来,帮着薛氏她们干活。

“行了,这点菜我和你三婶就能干过来,你们该去玩还是看书的,别在这聚着了。”薛氏撵他们。于是,文翰就领着弟弟妹妹们进屋念书去了,不多时,屋中传来了朗朗的读书声。

接下来的几天里,村里人也都纷纷来掐参籽了。参籽成熟也是有一定的时间的,熟透了的参籽,轻轻一碰就会掉落的,所以不能太晚来掐参籽,那样会损失很多的。村里的人自然不能像许家这样,直接到江边去洗,一般都是弄回家里搓洗,然后晒干。

文翰每天早晨还是必须去镇上,文成也跟着,有的时候志明就让文成把他们弄得药材送到药铺去。静涵和静婉文宣他们则是抽空就去林子里采草药,捡蘑菇。这个时候的山上会有松蘑和榆黄蘑、树鸡磨等非常美味的蘑菇。一般还是松蘑比较多,这东西长在松树密集的林子里,红褐色的菌盖,胖乎乎的菌柄,菌盖上经常有黏糊糊的一层粘液。这种松蘑味道十分鲜美,采回家里,把上面的泥土和树叶弄掉,用开水焯一下,可以炒着吃。吃起来滑滑嫩嫩的,要是加些大酱和辣椒进去,那就更好了。

静涵非常喜欢吃这种松蘑,所以每天早晨都要进林子去一趟,采的多了,就晒上。虽说晒干的没有鲜着吃味道好,不过炖鸡倒是挺好。再者,冬日里没有太多的菜蔬,到时候随便什么干菜都是好的。

七月十五这天,老爷子让志新回村里去给祖宗上坟,志新在坟地碰到了志德。志德看见志新,就难过起来,一个劲的说着自己当初也是不得已,没想到竟然害的家里连房子都卖掉了,到山上看参。

“老四,你也不用这样。这些年,你在韩家那里也受了人家不少的好处,难免在家说话不硬,如今家里弟媳妇说的算,这些我们也不怪你。这些年我们没帮上你什么,你们不肯帮忙也就算了。可是咱爹咱娘上山都好几个月了,你们连去看看都不去,这是咋了?连爹娘都不要了是吗?老四,你这么干,让咱爹咱娘的心里多难受?你这样的儿子,还真是不如没有。”志新心里也是有怨气的,虽说如今在山上也不错,可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当初要是志德能帮一把,哪里会落到卖房子卖地的地步?一奶同胞的弟弟,连个外人都不如,这换了谁也都会难过的。

志新的话,让志的愧悔难当,“大哥,我,唉,大哥回去跟爹娘说,就当是没养我这个儿子算了。”说着,转身往山下走。

志新看着弟弟的背影,心里也是难受的很,这些年来,他们兄弟五个也没什么纠纷之类的。如今老二没了,老五远行,老四又是这个样子,志新不由得眼中一酸,差点掉下眼泪来。“唉,脚上的泡是自己走的,以后咋样,你自己看着办吧,我也帮不上什么。”志新低低的说道。

等志新回到参场子,正好看见妻子领着家里的这些孩子们在切豆角茄子,晒菜干呢。已经过了立秋了,这个时节才是晒菜干最好的时候,早了白搭,晒干了也会长毛坏掉。而立秋之后就不一样了,菜干不容易长毛,能够放的住。今年住在山上,春天的时候也种了很多的茄子豆角什么的,一时半刻的吃不完,最好就是切了晒上。这样,到了明年开春,多少还能有些菜吃。

薛氏在切豆角,这豆角长得很宽,扁平的,切成丝最好了。薛氏在那切,静涵他们就端着盆子往破席子上倒,然后摊开晾着。朱氏这边切得是茄子,切成了两种,一种就是单独的一片一片,晒干了炖着吃。另一种则是做茄盒那样,两片连在一起,这种晒干了,过年的时候,就能拿出来炸茄盒了。

陈氏一见大儿子回来了,就问道,“志新啊,咋样,咱家坟地那头没啥变动吧?这离着远了,也看顾不到,别再那地方漏了啥的。”

“娘,没事,都挺好。我带着镰刀和铁锹呢,草都割了,也都添了土,娘放心就是。”志新犹豫着要不要说出碰到老四的事情。

知子莫若母,陈氏一看志新那种吞吞吐吐的样子,就知道他有事想说。“有啥事还不能跟娘说的?看你那样,要是让孩子们瞧见了,还不得笑话你?”

“娘,今天我看见老四了,他。”志新也不知道怎么说好。

“老大,别说了,你也不用替老四圆全,他是个什么样的我还不知道?他早就被韩家给拿捏的没个主意了。算了,别想那些,就当是没养过那么个儿子算了。别跟你爹说,他那个暴脾气,说了还得生气。你爹年纪也不小了,能省点心就别烦他。”陈氏一听是志德的事情,就不再让志新说下去了。

志新点点头,“娘,我知道了。那你们忙吧,我去参地里看看。再有一个月就该起棒槌了,这个时候棒槌长得最快,咱们得当心着些。往年也有这个时候来偷棒槌的,这东西太值钱了,千万的小心。”说着,志新就去遛串儿了。大白天的,只需要到四周看看,有没有哪里有漏洞之类的就行,主要是看看参场子外围有没有闲人出没,就怕有提前来踩盘子的。

陈氏叹了口气,伸手抹了一下眼睛,低低的叹道,“唉,要是个个都像老大这样,该有多好?偏偏生出那么个没良心的来,连亲爹娘都不要了,只顾着媳妇和丈人家。”

“奶奶,席子不够用了,再找点啥啊?”静涵在那边喊道。

陈氏听见了,赶紧转过身来,“那就用叉子呗,用叉子晾茄子干,席子上放豆角丝,这不就够用了吗?”说着,就去找叉子去了。

第61章拦参籽

,最快更新长白山下好种田最新章节!

这天静涵闲着没事,就去参地里遛遛。她走的正好是今年要做货的那一片,这里是重点看护的地方,要是不注意的话,万一丢了棒槌,可是要赔钱的。

木头棚子底下,是一片绿油油的叶子。这个时候的人参,已经长到了极致,好的地方,大概能有一尺多高,紫黑色的茎,上面轮生六片掌状复叶。看着眼前生机蓬勃的人参,静涵自然是欢喜的很,今年的年头不错,看来人参又能丰收了。

风儿吹过,参叶片片摇摆,露出里面点点红色。红色?那是什么?静涵赶紧走到跟前,拨开参叶一看,是一朵参籽。静涵看了,才想起来,掐参花的时候,一般就是一遍过去,有的人参出的晚些,参花长得小,所以当时就会落下。之后谁也不会再注意它,到了这个时候,就会长成参籽了。

似乎有什么再脑子里一闪,静涵就在池串儿里,来回的翻找。果然,发现了不少这样落下的参籽儿。这些要做货的人参,上面的参籽竟然比打冻的那些朵还大,籽粒似乎也更饱满。静涵小心的把参籽掐下来,不能太用力的,要不就会掉了,毕竟熟的太过了。

看了一下,一丈棒槌里面,竟然能够掐下十来朵。静涵赶紧的到旁边那一串儿看看,果然里面也有。这些参籽,如果不摘下来,也就瞎了。今年秋天起货的时候,参籽会被碰掉。而人工种植的人参籽,在野生的情况下是无法存活的,即便是在这土里出了苗,也会烂掉。

静涵赶紧回到自己家的房子,悄悄地找了篮子,然后拽着文翰他们出来,大家一起来到静涵刚刚看的地方。“大哥,你看,这些棒槌叶子里面藏着参籽儿呢,咱们把参籽掐下来呗?”

文翰朝着静涵指的地方看过去,果然发现了星星点点的红色。“这个好吗?这些可不是咱家的棒槌呢。”文翰有些犹豫。

“为什么不行?一丈里面也就是十来朵,一家十五丈,能弄多少?谁会在乎这些?再说了,他们哪会有功夫来掐这点参籽啊?可是咱们就不一样了,咱们闲着也没事。而且今年这些做货的也得有两千多丈呢,要是都像咱们看到的这样,那就能弄很多了。反正咱们不弄,参籽也会落到地里,啥用都没有不是吗?”静涵跟哥哥分析着,其实在前世的时候,看参人要是能够忙的开,都会去捡人家漏下的参籽的。还有一些人,会专门等人家起完了棒槌之后,再用四齿子在地里翻一遍,捡那些漏掉的参须子或是小棒槌的。这种行为,叫做拦,也就是捡漏儿的意思。所以会有拦棒槌,拦栽子这些说道。

以前起参的时候,静涵没跟着,自然不知道这里有没有拦棒槌的。但是这种行为,在前世,可是看参人的一项福利。有的看参人,一年秋天都能拦很多的棒槌和须子,光是这些,也能赚一些钱呢。

文翰听了静涵的话,低头想了一下,觉得静涵说的也有道理。“行,那咱们就听你的。咱们掐的时候注意点,别把人家的参叶子给弄倒了。”

文成还有静婉她们全都点头,这个不用文翰嘱咐,她们也明白的。

静涵又叮嘱了一句,“掐的时候小心点,那参籽熟的太过了,一碰就掉,不行就直接撸下来。”

大家点头,然后各自找了地方去摘参籽了。还是像以前一样,两人一组,对面跪在池面子上,然后用手拨开参叶子找参籽。对于这些小孩子来说,眼尖手快的,干这个活是很适合的。没多会儿,静涵和静婉就找了五六丈了,看着篮子里面逐渐增加的参籽,静涵心里就别提多高兴了。参场子里大概有两千来丈做货的棒槌,基本上都是像他们看到的差不多,每一丈里都会有漏下的参籽。这样算下来,他们弄到的参籽,会比自己家留的多一两倍呢。这可就很多了,或许明年,家里可以多要些参土,然后多撒籽。再过几年,家里就可以多栽一些人参了呢。

许家的孩子都不傻,自然能够想明白这些。所以一个个的都卯足了劲儿,眼睛盯着参叶之中,生怕落下了几朵参籽。

这样挨个地方找参籽,虽说一丈里面只有十朵八朵的,不累。但是也要挨着扒拉,所以也不算太快。一上午,静涵和静婉也才找了三十来丈,文翰他们也都差不多,三组加到一起,能找个一百丈就不错了。

不过,看着篮子里满满的参籽,大家就觉得累点也是值得的。一上午摘得这些,大概能有自己家留的五分之一那么多,这才一百丈呢,要是全都摘下来,那得有多少啊?所以小家伙儿们一个个的眼睛里闪着银子的光芒,全都兴奋的不得了。“咱们赶紧去吃饭,然后下午抓紧摘。这都熟透了,再过几天,还不得风一吹就掉地下了?”文成说道。

大家一致同意,于是各自拎着篮子,往房子那边走去。

陈氏正跟薛氏她们说话呢,就看见几个小家伙拎着篮子回来了。陈氏就有些奇怪,“今天上午也没看着他们出去啊?咋还拎着篮子回来的,看样子好像里面有东西呢。”

薛氏听了,就站了起来,正好看到文翰他们的篮子里红红的,“不知道是什么,红红的。”

这时静涵他们走的近了,婆媳三个才看见,原来篮子里装的是参籽。“你们这是从哪弄的?咱们场子里不是全都掐完参籽了么?这是谁家没掐,你们去给掐了?文翰,你是老大,得带着弟弟妹妹们干点正事,怎么还能去偷着掐人家的参籽呢?这要是让村里人知道了,咱们还要不要在这看参了啊?”薛氏上来就给文翰一通训。

“娘,你能不能问明白了再训人啊?这是我们在今年做货的参地里,发现人家掐参花后落下的,什么是偷的?你这么上来就劈头盖脸的训大哥,你让大哥心里怎么想?咱们家的孩子,是那种手脚不干净,偷人家东西的吗?”静涵一听母亲的话,立马就炸毛了。

薛氏听了静涵的话,就愣在那里了。看着女儿,再看看面带委屈的儿子,心里这个后悔啊。“这,唉,娘这不是心急嘛。”薛氏知道自己理亏了,不知道该说点啥好。

“行了,静涵,你也别在那生气了,你娘是怕你们不走正路,跑去偷人家的东西。文翰啊,你是好孩子,你娘委屈你了。”陈氏赶紧的帮着圆全。她疼这些个孩子,也没有那种长辈的架子,赶紧的拉着文翰,拍了拍文翰的头。“好孩子,赶紧领着弟弟妹妹去洗手,咱们吃饭。”

陈氏回头看了看薛氏,“美林啊,你平日里也不是这急脾气,今天这是咋了?孩子们就算是真的有错,也得好好跟他们说。家里这几个孩子,省心的很,以后说话可不能这样,问明白再。”

静涵洗了手出来,倚在奶奶的身边,“奶奶,今天早晨我看到那些做货的参地里有落下的参籽,这才想着让大哥他们一起去摘下来,要不然也是瞎了。走得急,忘了跟你们说了。”静涵把事情好好的说了一遍,“奶,这样有问题吗?村里人会不会不让啊?”

正好老爷子也领着志新兄弟回来了,听到了静涵的话。“静涵啊,这些应该是没问题的。这样,咱们村有不少人都在新参地那头打搂土呢,下午你去问问他们,看看他们怎么说。这事吧,还是让他们知道比较好,别到时候让人说点啥就不好了。”老爷子坐在那,喝了点水才说。

静涵一想也对,自己觉得没什么,可是万一有那小心眼的呢?到时候可不就落下话把儿了吗?“爷爷,我听你的,下午就去问问。”

“问个啥?那么一点儿玩意儿,咱家以前不也有么?还不是等到起参的时候就碰掉了,谁还会注意这个去?”志新也喝了杯水,一头午打搂土,这嗓子都冒烟了。

“还是问问吧,稳妥一点。对了,咋没看见村里人过来喝水啊?”陈氏有些奇怪,以前这些人中午都会过来喝点水,休息一会儿的。

“娘,他们都在新房子那头呢,离着近便,这面有点远,他们不愿意过来。新房子那头也烧的水,够他们喝了。”志新解释道。

大家把桌子放到了外头,然后一起吃饭。自然也没什么好吃的,还是玉米饼子,菜自然是豆角茄子什么的。豆角用咸肉炖的,吃起来香的很,茄子则是上锅蒸熟,然后就这么蘸着大酱或者蒜酱吃。东北人爱吃蘸酱菜,很多东西都能拿来蘸酱,大葱、大蒜、萝卜、白菜、生辣椒、新下来的嫩黄瓜,这些洗一洗,蘸着酱就能吃饱饭。薛氏做的酱也非常好吃,今年在山上,没有磨,所以做的是豆瓣酱,静涵有的时候就爱挑里面的豆瓣吃,吃多了就使劲喝水。

第62章狂风

,最快更新长白山下好种田最新章节!

吃过中午饭,志新领着孩子们来到村里人刨土的地方,跟他们说了拦参籽的事情。

“许大哥,就这么点子事情,还用的着你领着孩子们过来问么?那点参籽,以前也就是任它掉了。孩子们愿意去摘,那就摘呗,多少不还能换两个钱儿么?孩子们跟着你们在山上,吃苦受累的,挣了钱买点好吃的也行啊?大哥,我说你也不用把孩子管的太紧了。你家这些个孩子,聪明伶俐又懂事,哪里找这么好的去?”那边一个挺高个子的男人笑着说道。

“毕竟是大家伙的东西,不问明白了就去摘,总是不太好的。既然大家伙儿都没啥意见,那我可就让孩子们去了。”志新摆了摆手,让文翰领着弟弟妹妹们去掐参籽去了。

一下午的功夫,大家又掐了一百来丈,然后志明就领着大家去江边把参籽搓洗出来。由于参籽已经熟透,所以搓洗的非常快,没多会儿,他们就端着白白的参籽回参场子了。

接下来的几天,孩子们一心的扑在了拦参籽上头,一天也就能拦二百多丈,后来连静雅和静娴都去干活了。大家一共用了八天,才算是全都弄完了。所有的参籽全都晒出来,竟然比自己家留的参籽多了两倍,这下子连老爷子也都惊呆了,“哎呀,可是没想到,这拦参籽竟然能弄这么些啊,这要是让村里人知道了,还不得后悔啊?”

陈氏瞪了老爷子一眼,“你以为这是容易的活儿啊?你看看,咱们家八个孩子,全都动手,这还用了七八天呢。谁家有咱家这样的条件,离着近便,人手还够的?他们爱眼馋就眼馋呗,大不了明年咱们不弄了还不成?”

静涵笑着看爷爷奶奶两个人斗嘴,知道这是奶奶心疼他们了。静涵心中暗想,等秋天棒槌起了,我再让你们知道这看参其余的好处,到时候你们就会更庆幸当初选择上山来看参了。“爷爷,明年咱们家是不是可以多要点参土啊?这么些参籽,可是能撒不少呢。咱家应该趁着这个机会,多栽些人参才对。”

老爷子听了静涵的话,低头沉思了半晌,这才说道。“唉,你说的也对,可是要多了参土,咱们就得多往上交棒槌啊。一丈参土要四斤,这些参籽,最少还得要十来丈,那咱们家就剩不下多少棒槌了。”老爷子有些心疼往上交的那些棒槌。

静涵在心里暗骂这个朝廷的政策,一亩地能开出来参地大概六十六丈,一丈参土竟然要交四斤鲜人参。这四斤鲜人参最少也能卖一两多银子,要是想去年许家卖的价钱,就是二两多。这也就是说,一亩地就得要六七十两甚至百两银子才行。天老爷,这也太狠了吧?静涵心中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想办法挣钱,然后自己家买林子种人参。这样即便是交税,也不会像现在这样,把参农辛辛苦苦的血汗全都交给了朝廷。

“爷爷,你得这么想,等到这一茬参籽长成棒槌,不是也能多卖不少钱吗?咱们这几年在山上住着,侍弄棒槌方便的很。不趁着这个机会多栽点,等到再过几年,哪里还有这样的机会了啊?咱们总不能在山上看参看一辈子吧?”静涵把其中的一些利弊一点点的讲给屋里人听。

志新听了女儿的话,不由得点点头,“爹,静涵说的对。暂时看着是艰难了些,等到咱们把棒槌起了,就能多卖好多钱呢。我看这样能行,爹,咱们不如听静涵一回?”志新看向老爷子。

老爷子沉吟再三,终于下了决心,点点头。“成,咱们就拼一回。这么些年了,一直都是这么小打小闹的,这样子,哪辈子能够挣大钱?就是这头两年,可能咱们要吃点苦了,毕竟手里不会有太多的钱,挺多地方也就是能省就省了。”老爷子参种了一辈子的人参,一直都是种这些,从来就没敢想往大里干。可是这种参的,有哪一个不想着自己家能够有好几百丈的棒槌,秋天起货的时候用成车的往家里拉呢?

静涵一听爷爷这么说,忍不住笑了,“爷爷,哪里就能艰难了?不说别的,咱们一年不还有看参的三十两银子么?另外,我看今年咱们种的地还不错,粮食啥的应该缺不了太多,这样吃的上头也不用太愁。今年大哥一直往镇上的酒楼送鱼和蝲蛄,一个月除了买东西还能剩下个六七两的。再加上我们几个还跟着三叔去挖药材,秋天还能去捡核桃松籽啥的,也多少能有进项。冬天里不是还能打猎的么?这山里可比咱们村子强多了,猎物自然也多的。爷爷,这么想的话,咱们一年就是不算卖棒槌的钱,也能剩下不少呢。是不是啊,奶奶?”静涵一点点的把账算给大家听。

陈氏瞅了静涵一眼,忍不住扑哧一下笑了。“就你个人精,小嘴巴巴的,把家里的账算了个透。对,你说的没错,咱们家这阵子真的攒下了些钱。秋天卖了棒槌,先把林家的五十两还上,非亲非故的,不好用人家钱太长时间。慧心那里,就得先等等了,要不咱家就缓不开了。”

天色不早了,大家一看事情商量妥,就各自回去睡觉。志新和志明先去参场子里遛了一圈,这才回到今年新盖的房子里头,睡觉去了。

如今已经七月末了,离着起棒槌没多长时间,这个时候,最是要当心的。有不少的小偷,都会在这个时候来参场子偷人参,以前老刘头看参的时候,就有被偷走棒槌的时候。所以许家这个时候是特别的在意。每天晚上,志新、志明,就连老爷子和文翰、文成都要出去遛串儿。好在他们在山上也有不短的日子了,参场子里的地形都熟的很,即便是天再黑,也能走的很稳当。老爷子和文翰一组,志明和文成一组,志新自己,这样分成三组,轮换着遛串儿,一旦发现有事情,就敲响铜盆,家里的人听到了,会全都出去的。

参场子里原本养了两条大狗,后来志新又要了两条小狗,如今也长得不小了。这几条狗平日里拴着,晚上遛串儿的时候,就会撒开。这样要是发现有问题,光是这几条狗也能管点用的。

这是看参人最难熬的一段日子,等到村里人把做货的棒槌都起走,才能算是结束。

从七月末到八月初,一直都是晴天的,直到了八月初五这日,开始有点阴天。到了傍晚就起风,而且有越刮越大的趋势,戌时初,就开始下雨了。这样的天气,更是得注意,不是有句老话叫做偷风不偷月,偷雨不偷雪么?外面这风雨交加的,可不是小偷出没的最好时机怎么的。

老爷子躺在炕上,听着外头的动静就有点睡不着了。

“你这是咋了?翻来覆去的,还不赶紧睡点觉,一会儿还得起来遛串儿呢。”陈氏听到老爷子有动静,就问道。

“你听听这外头,风可挺大。这样的天,最是危险,我有点睡不着啊。”老爷子低声的说道。

“行了,你先睡会儿吧,你和文翰是亥时起来遛串,再不睡,可就没工夫睡了。”陈氏劝道。

老爷子静下心来,慢慢的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