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又非过年过节,谢氏进宫便显得十分稀罕。正因为这事儿稀奇,所以哪怕事隔多年,傅侯爷依旧记忆犹新。

他认为当初的谢氏进宫是为了丁治平,傅侯爷那会儿并不愿意管丁治平的闲事儿,白氏有本事使谢氏替她出面,他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权当不知。

可此时听傅明华话中意思,怕是当年的谢氏就因为宴中白氏一句无意识炫耀的话,使谢氏生了疑心。

那会儿傅侯爷所以为的谢氏进宫是为了女婿,现下听来,怕是谢氏有所怀疑,进宫与崔贵妃通了气。

他也并不是傻,只是缺了个人指点他一些。

傅明华将关键处点了出来,他略加联想,顿时冷汗淋漓。

从白氏院中出来时,外头太阳躲进了云层里。

傍晚时分,天气阴沉沉的,层层叠叠的乌云似是将天空都拉低,有种铺天盖地要压下来的感觉,使人十分烦闷。

外头天气闷热,每吸一口气都觉得心中燥热无比。

院中不知名的飞虫密密实实的,似是要下雨了。

五六月的天气,总是阴晴不定。

江嬷嬷还站在廊边,踮了脚往这里看,一脸焦急之色,盼着她归的样子。

看到傅明华出来时,江嬷嬷喜极而泣,冲了上来便拉了她手,深怕她吃了亏。

碧云等人含了泪,有些担忧,傅明华摇了摇头:“我没事。”

有事的不是她,怕是之前还满腔恶气的白氏。

江嬷嬷从袖口中取出帕子,压了压眼睛。

回了院中,碧蓝端来了泡好的茶水。

那茶是江陵太守王嵩所送的新采君山茶,味道甘冽,还带着春茶的香气。

傅明华小小的喝了一口,满嘴生香,便将杯子放了下来,揭了盖子,看着茶叶在滚烫的水中舒展开来,那情景倒是妙不可言。

“您怎么说的?”

江嬷嬷急着想知道事情的结果,她唯恐傅侯爷与白氏二人秋后算账,此时仍是惶惶不安。

“还能怎么说?”

第二百二十一章 离间

傅临钰有备而去,是亲眼看到谢氏的,又有昌平侯府白滔作证。

所以一开始江嬷嬷等人在提议说对此事抵死不认时,傅明华压根儿便没往这方面想过。

她闻着茶香,容貌在袅袅香气里显得有些朦胧不清:“就是我将母亲送出长乐侯府的。”

“啊?”

江嬷嬷一听这话,便如五雷轰顶,当下拍了腿:“您怎么能认?”

她急着要去找傅侯爷,想说傅明华救了谢氏,是自己撺掇的,傅明华却拉了她的手,温和安抚:“不用担忧,祖父是不敢说的。”

她向来不说大话,江嬷嬷对傅明华性格还是了解的。

听她这样一说,心里稍安,傅明华见碧云等人也是急得很,便将自己之前说的话,都捡了重要的说了出来。

江嬷嬷仍是忐忑:

“若侯爷不肯善罢甘休,那又怎么办?”

傅侯爷若不听傅明华威胁,一意孤行,到时闹到嘉安帝面前,江嬷嬷担忧傅明华会受影响。

长乐侯府的人利益为重,傅侯爷也不是没有可能将这事儿闹大,从而居中落得好处。

但傅明华与燕追定了亲事,几人都害怕到时会生出波折。

“他不会。”

她十分肯定,神态从容。

“皇上不容世家。”

谢家都知道居安而思危,感觉到苗头不对。

长乐侯府这样世袭罔替,嘉安帝又怎么会容得下另一个世家大族的雏形?

他不会给后世子孙留下这样一个祸患。

当初太祖册封之时,怕是早就对这一切心知肚明了。

他清除了一些世家,又册封了长乐侯府与定国公府。

至于四姓,树大根深,不是一两日能除去的,便唯有徐徐图之。

太祖留下这些,除了是对四姓有心无力,而对新册封的长乐侯府与定国公府,在傅明华看来,倒更像是,太祖养了两只猪,喂养到嘉安帝时期,交给儿子杀猪吃肉而已。

什么开国功臣,勋爵权贵。

最是无情帝王家,傅明华看着茶叶沉入水中,端起便又喝了一口茶水:“祖父没有明白这一点。”

傅侯爷抱持着以往的荣耀,向往四姓的荣光,却不知坐在天子位上的人,无论是谁,都会对他磨刀霍霍的。

哪怕就是不因为‘谢氏’之死,将来的嘉安帝也会因为张氏、李氏、王氏等,随意的名头而夺了长乐侯府爵位。

“皇上怕是对于母亲的死活,心知肚明。”却故意揣着明白装糊涂而已。

傅侯爷这样一闹,有两种结局。

“要么皇上念及当初太祖父在世时立下的功劳,对傅家网开一页,此事只是喝斥祖父无稽之谈,勒令他闭门思过。”傅明华说到这儿,垂眸微笑,那两排睫毛倒是长得又浓又密。

“那另一种结果呢?”

碧箩忍耐不住,见她说了一半之后便止住不提,不由焦急的问了一句。

另一种结果,便是嘉安帝有意斩草除根,傅侯爷不闹则已,一闹便会治他一个欺君之罪。

当初‘谢氏’下葬,因为是有朝廷诰命的人,傅侯爷还报进了宫里,宫中赏赐了物件陪葬的。

如今傅侯爷又说人未死,嘉安帝不趁机治他罪,将傅家连根拨起,实在不像是皇帝性情。

“所以祖父若是聪明,将这事儿藏着揶着还来不及,又怎么会上告天子呢?”

傅明华微笑着,看了江嬷嬷一眼:“找个人,将这话说给祖父听听。”

江嬷嬷心领神会。

只是碧云皱眉:“娘子觉得,这事儿背地里藏着的人,是谁呢?”

傅明华也在想这个问题。

虽说傅侯爷难成气候,但背地里有人针对她,若不将其揪出来,始终是个隐患。

她沉吟片刻,脑海里倒是有几个怀疑的人选,最终却想起了之前在谢家曾看到过的,崔四郎的母亲,大谢氏。

怀疑大谢氏也是有原因的。

大谢氏因崔十娘之故,对她颇为忌恨。

因为谢家与傅明华还有些利益牵涉,所以她出手便会有分寸,不会伤了谢家利益。

但是这事儿无论会不会牵连到谢家,说起来始终不好听,此事要是真是大谢氏所为,那么也是事出有因。

怕是她会觉得,燕追弃崔十娘而选傅明华,也有谢家支持的原因。

不论如何,也只是猜测罢了。

“先暂时将这事儿放到一旁。”她一双杏仁似的眼缓缓眯了起来,眼神幽深:“休息两日,我倒要见见容三娘的。”

当日凌无邪命人冲她动手,伤了碧云,已经与傅明华结下梁子。

她向来不爱多事,但不代表她就是怕事。

江嬷嬷几人明白她的言外之意,恐怕她是想要向忠信郡王府世子下手的。

“可是,您如今这情况…”

傅侯爷那边的事儿尚未平息,背地里想要整傅明华的人也未揪出来,这样的时候,实在不适宜再惹事。

碧云也是点头。

她的伤抹了太夫人所赏的膏药,好是好了些,但当时伤口砍得深,能捡回一条命已经是万幸。

太夫人赏的药虽好,但要想全将疤痕消了也是不可能。

傅明华却是低头一笑,伸手摸了摸自己梳起来的双髻:“我自有分寸。”

她都这样一说了,江嬷嬷等人自然便不多话了。

晚间江嬷嬷去办傅明华交待的事儿,不知傅侯爷是不是将话听了进去,还是自己想通了,‘谢氏’之死,最终还是不了了之。

府中没有人再提及此事。

至于白氏,傅侯爷只道最近心绪不宁,总是梦见早逝的傅老夫人向他诉苦,因此他命人将白氏送到了洛阳城十里开外一座‘菩提庵’中替地下的傅老夫人念经讼佛。

府中大小事务交到了姨娘吴氏手里,白氏归期不定。

碧蓝回来说道:“当日屋里夫人的哭声,院子都传遍了,可怜的是银红等人。”

傅侯爷听了傅明华所说的话,知道白氏坏了他好事,五内俱焚,偏偏又不能休了白氏,火大之下迁怒到白氏身边侍候的人身上,令人拖了出去打的打,卖的卖,将白氏屋中的人发落得差不多了。

第二百二十二章 如愿

屋里丫环被发落那一天,哭喊声一晚上都络绎不绝的,白氏院中的血腥气,数日都消散不去。

傅明华听了这个消息,微微笑了起来。

白氏出门的那一日,显得有些狼狈。

她原本看起来不过四十之数,可几日时间,却显了不少老态出来,她应该是连着几日都未睡好,眼睑浮肿而又松弛,抹上的脂米分也掩盖不住她难看的脸色。

傅明华过来时,她恶狠狠的望着傅明华看,身旁的丫环已经全部换过,都是些生疏的面孔,也不知是从哪儿寻来的,显得有些束手束脚的。

她恨恨的望着傅明华看,但似是学聪明了,并没有说出什么话来。

钟氏与沈氏都站在两旁,一副沉默恭顺的模样。

“我这一走,老三家的,要对这府上诸事多多费心,可能过个十来天,我便会回来了。”

白氏阴沉着脸,吩咐钟氏。

钟氏愣了愣,才一副隐忍的表情,应了一声。

她这一走,傅侯爷让姨娘吴氏接手府中的大小事儿,白氏怕是担忧自己回来时,府里再没有她一席之地了。

不过这是傅侯爷下的命令,怕是钟氏也难以插手。

只是白氏的命令钟氏也不敢违抗,就怕将来白氏难为她。

“府中大小事,你都操办着,不要出了纰漏。”

白氏又吩咐,也不管钟氏为不为难,钟氏忍了半晌,她仍是一脸的失望的走了。

这一趟傅侯爷并没有说让她多久回来,但是傅其弦续弦的日子就在七月,她期盼着在那之前,傅侯爷能让她回来主持大局的。

沈氏也懒洋洋的走了,钟氏领了傅明月几人,一脸的平静,仍维持着目送白氏离去时的姿势,眼里带着无奈之色。

当人儿媳便是这样。

傅明华宽慰了她一句:

“叔母还是早些回去吧。”

钟氏便苦笑了一声。白氏临到要走了,她自己不好过,也不肯使自己好过些,非要给她找个麻烦。

若是她与吴姨娘夺权,就怕姨娘向傅侯爷吹了枕头风。若是安份守已,白氏回来怕是要迁怒于她。

她叹了口气:“我知道。赵国太夫人身体还康健吧?”

“多谢您的关切,一切都还好。”

钟氏又拉了傅明月几人上前来说话,只是傅明华态度并不冷淡,却也不太热切,说了几句,才分道扬镳。

晌午后吴姨娘派了人来,说是对府中诸事十分生疏,怕是掌管不了大局,求她帮忙。

并让婆子送来了几把钥匙,应该是掌管府中库房的东西。

吴氏这是知道白氏回来会记恨于她,怕是傅侯爷并没有将白氏透露了他投靠容妃一事,她不明就里,害怕掌权以后白氏会找她麻烦,所以才想着将这烫手的山芋送到傅明华手里。

一来傅明华是府中嫡长女,在目前白氏离府,傅其弦又尚未续弦的情况下,沈氏早年丧夫,钟氏又是三房的人,唯有傅明华管理着这府中大小事儿是最合适的。

她许了三皇子为妃,身份地位都足够了。

再者未出嫁的娘子在娘家学着掌家理事,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傅明华又是白氏小辈,到时白氏回来无论如何也记恨不到吴氏身上去。

她倒是打着好主意!

傅明华笑着,让江嬷嬷将东西收了下来。

吴氏派来的人松了大口气,显然也是担忧她不收这东西,回去难以交差的。

看她将东西收下了,那婆子叩了个头:“姨娘跟前还有些事儿,老奴便先告退。”

晚上傅侯爷也没派人来将东西拿手,显然是默认了这一事实,也是准备给白氏留些脸面的。

第二日早上,府中接到了西都侯苏夫人的贴子。

西都侯夫人设宴于苏府,拜请洛阳城中几位夫人前去。

那贴子倒是精致,封了红绸子包裹着,上书:傅门大娘子敬启。

苏家得到消息倒是快,知道白氏一走,便将贴子名称换成是她了。

碧蓝看她手边茶水喝得差不多了,又替她添了一些,细声道:“一个半月前,西都侯府的人进京了,与卫国公府来往甚密。”

这是苏家即将要与贺府结亲的前兆。傅明华又喝了一口茶,拿起贴子反了一面,笑道:“那她可是如愿以偿了。”

她话里所指的‘她’,自然是一直爱慕贺元慎的苏氏。

碧蓝微笑着,点了点头:“怕是苏娘子听了您这话,定会开心。”

“奴婢也觉得差不多可以备礼。”

碧青也笑了一句,傅明华点了点头,想起苏氏那张对贺元慎执着而爱慕的脸庞,轻轻叹了口气。

若是苏氏当真心狠,贺元慎确实是她良配。

可她受儿女之情蒙蔽,对贺元慎付出真心,终有一日有她苦头吃。

府中这两日要裁制新衣前往苏府,因现在府里总事大权都摆在她手中,府里的管事也明白她身份,没有哪个敢难为她的,倒是傅明月几姐妹想要穿好看些,来寻她撒过几回娇。

到了苏氏设宴那日,来的人倒是极多,只是苏家早就已经在等着她,傅明华到了苏府时,苏家还专程派了人来接她,领她进内院去。

苏氏早就候了她许久了,一看到傅明华,便拉了她的手笑,一副有悄悄话要说的模样。

钟氏自然阻拦不得,她也要带着傅明月等人周旋在一群夫人之中,这会儿倒是盼不得傅明华先些离开才是。

“元娘,我的婚事要订下来了。”

苏氏领了她出了厢房,又折过几条弯曲回廊,才寻了个清静的地方坐了下来说话。

她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喜色,双眼都在发光,显然对于能如愿以偿与贺元慎订下亲事,她是满心欢喜的。

“是卫国公府世子?”

苏氏拼命的点头,一副骄傲的模样:“当然。”

“对了。听说你回江洲时,路途遇到了山贼,是也不是?”苏氏打量了傅明华一眼,却见她听了这话,依旧不惊不躁,甚至脸色都没变:“洛阳里是怎么说的?”

傅明华转过头望着她,含笑问了一句。

苏氏便弯了弯嘴角:“说是三皇子英雄救美罢了。”

第二百二十三章 来信

当日洛阳城外竟然发生了这样恶劣的事儿,燕追报到河南府后,便惊动了嘉安帝。

“皇上大怒,令人彻查此事。”

说着,说着,苏氏的目光渐渐便变得耐人寻味了一些:“元娘怎么回洛阳之后,没有向皇上告上一状?”

她话音一落,傅明华似笑非笑看了她一眼,看得苏氏有些心虚了,尴尬的伸手抚了抚鼻尖:“有什么不对吗?”

“告状有用吗?”

傅明华问了一句,苏氏便拉了她的手摇晃,一面撒娇讨饶:“算我多嘴,你别生我气。”

傅明华任她摇着,也不出声,只是望着她看。苏氏很快便败下阵来,目光不着痕迹的左右望了望,才凑近了傅明华小声道:“不瞒你说,我以前也是对你有些芥蒂的,季昭看你的眼神不大对头。”

她含着笑意,神情平静的说出这话来,垂下的眼皮挡住了她眼中的神色:“若是以前我肯定不会说。”

但现在大家各有归属,以往的那丝介意又觉得并不算什么了。

“当日洛阳城外出事之后,皇上便令人撤查,城中守卫更森严了些,如今洛阳里人人自危。”说到这儿,她抬起了头来,脸上带着笑意:“你猜怎么着?有一日容三娘钗发散乱,脸颊红肿从宫中出来,似是被人打了。”

苏氏突然笑出了声,拍着胸口,眼里带了几分狠色。

容三娘可是嘉安帝的娇客,这天底下又有谁敢轻易出手打她的?

怕是容妃也不能。

出手打她的,必然是嘉安帝!

至于嘉安帝打人的原因,傅明华也猜得出来,她与燕追都能凭借蛛丝马迹猜出背后原因,更不要提嘉安帝了。

容三娘犯了皇上忌讳!她实在是太蠢。成为了容妃手中的一颗棋子却不自知。

怕是时至今日,容三娘都会以为凌无邪向傅明华出手,是因为她的指使。

她看了苏氏一眼,苏氏倒也是聪明人,这件事儿一猜便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