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苑娘当时没有听明白,只有无尽的委屈求全,让大家都好过,至于自己好不好过,后来都忘了,都想不起自己原本轻松的日子是怎么过的了。

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她所见过的妇者,十有八*九皆与她说过这句话,好像为女者,每个人都要忍辱负重才算正当,才叫识大体。

她原本过的不是这种日子,父母给她的从不是那种充满痛苦的日子,她嫁入常家后,成为了常家人想要她当的那个常家主母,从此面目全非,连父母再三跟她说过的话,她都忘在了脑后,忘了她有他们。

她不必如此的。

母亲送来的花,让苏苑娘轻松了不少,便连心中那种隐约说不来的痛苦也消失了去,第二日拿上杨家送来的帖子,去了杨家。

杨氏镖局里有位少爷的娘子喜得贵子,洗三请了苏苑娘过去观礼,换以往苏苑娘是不出门的,这次一想这位少娘子的丈夫护镖上京去了,其中还有她托他们家送去京城常家分家还有给兄嫂的一些东西,她固然送份重礼去也能表示一二,但不及本人到场。

苏苑娘一早就出门了,杨家的人没想到她来的这么早,还好昨天常府的人过来说她今天会到,杨家早安排好了杨家二嫂招待她,看到是常家的马车过来,杨家的下人连忙去叫主家,把杨二嫂匆忙喊了过来。

杨二嫂快步走到大门口,常家的马车正好停下,知春她们忙向杨二嫂请安。

杨家没那么大规矩,上下皆当自己是平平常常的普通人家,杨二嫂更是杨家家里最和气的那个人,看知春她们客气,连忙笑道:“小娘子们可别跟二嫂客气了,叫你们娘子下来罢,我好带她去吃点热乎的,这一大早过来,想来肚子空了。”

“欸。”

苏苑娘一下来,见到了以前没见过几次的杨家二嫂,虽没见过多少次,人她还是记得的,是她记忆中的故人,不由朝人笑了一下。

“二嫂嫂。”

这一笑,又甜又乖,杨二嫂心中一甜,一个箭步上前就去拉苏苑娘的手,“哟哟,小苑娘,你还记着你二嫂呢?”

“记得的,二嫂喜欢吃鱼。”

“还真记得啊?”杨二嫂迎了她进去,朝里面吆喝:“爹,娘,看谁来了…”

“呀?我女儿来了!”正堂大门出来的却是苏谶,他笑容满面走出来,背手站于大堂前,躬着身朝前促狭地道:“今日太阳是打西边出来了?我家乖女儿没大人带着,也知道自己一个人出来玩儿了?”

在场的人一听,皆哈哈大笑,苏苑娘也被老不正经的父亲逗的笑了起来。

那嫣然一笑,恰如骄阳花开,胜却人间无数艳。

第 81 章

“你爹和你娘一大早就来了, 快上去。”杨二嫂笑着催促。

屋里, 听着外面的动静, 端庄大方的苏夫人笑得眉眼飞扬,朝杨老爷杨夫人道:“亏我家儿憨, 若不早被他养出个小不正经来。”

杨老爷抚须, 含笑不语。

杨夫人则是乐开了怀。

她家老爷乃苏书圣至交, 他们家迁来临苏书圣亦助了一臂之力, 且从不挟恩图报,至今也无人知晓他帮过他们家忙, 平常两家当好友走动,于家中老爷来说, 人生得一知己足以, 对杨夫人来说,自家命运坎坷的夫君有苏谶这样嬉知怒骂自由于心的好友, 那也是万分珍惜的。

“像大哥也极好。”杨夫人乐道。

“唉。”一个家可不敢有两个, 一个就够了,苏夫人摇头笑叹。

这厢, 外面的苏谶带着女儿进来了,一进门来就喜道:“二娘, 快看看是哪家美貌的小娘子来了。”

苏夫人哭笑不得,看着进来的苏谶嗔道:“你这个人来疯, 来做客也不正经些。”

说罢,朝苏苑娘招手,“快来娘亲身边。”

可不能跟着父亲学坏了。

苏苑娘快步过去。

“来, 见过你杨叔叔和杨婶婶。”

“见过杨叔叔,杨婶婶。”

“乖乖乖,”杨夫人忙把早前备在手腕上的玉镯撸下来,拉过苏苑娘的手往她手中戴,“没什么好给你的,就捡了只玉镯,不是很好看,你莫嫌弃。”

苏苑娘看向母亲。

苏夫人啼笑皆非,朝杨夫人笑道:“你这是怎么回事?又不是打头一次见面,且她都嫁为人妇了,你还当她是小孩儿要用哄的呢?”

杨夫人见苏苑娘见的不多,早年是杨家要在临苏城立根本,家里里里外外都是她的事,也因着些别的原因,很少去苏家走动,后来杨家在临苏城打下了根底,这才跟苏家的来往多了一些,但那也是跟大人来往的多,小孩见的少,是以每次见苏家那个宝贝万分的小娘子,总要备着点礼物,如今天小孩儿成了常家主母,临苏城第一家的家主夫人,她今天能来杨家贺喜,怎么说也得给点。

“在婶婶心里啊,你就是年纪大了老了,也是小孩儿,别听你娘的,你收着,乖了,听话。”苏家小儿痴,杨夫人跟她说话会放柔些。

对大人千好万好,不如对他们重视的小儿好一点更让他们高兴。

“娘亲。”苏苑娘朝杨婶婶抿嘴笑了一下,看向母亲。

她以前当家里的亲朋戚友对她是自然而然的事,从没去想过,这些于她不是至亲的人对她的好,是回报父母对他们的情义才回馈到了她身上。

杨家与父母是至交,是以上辈子常伯樊就是封了整个城,杨叔叔和杨婶婶也千万百计把她送出去了。

“你叔婶对你好,你要记着,知道吗?”苏夫人摸了摸嫁了人还问她主意的憨儿的手,与她说完,朝杨夫人笑道:“这次就厚着脸皮收下了,下次可别了,都多大的人了,你下次还给,我可不依了。”

杨夫人回笑道:“她就是个可人疼的,要不是没招,我都想搭个天梯上去给她摘星星摘月亮的。”

“哎哟,才一些日子没见,你这能说惯道的嘴可比以前伶牙俐齿了,你这天天吃的不是饭,是蜜罢?”

“哪比得上姐姐,”杨夫人眉飞眼笑,“不说了不说了,我可不敢跟才女辩。”

“还挤兑我,你就说你贫不贫?”苏夫人笑着白了她一眼。

“不敢不敢。”杨夫人乐呵呵。

她们一来一往,说得乐不可支,苏苑娘看看这个,看看那个,看着她母亲的杨婶婶的你来我往,打心底地高兴。

原来母亲生前活的这么快活,她都不知道呢。

“苑娘,过来,跟爹爹和你杨叔叔喝酒去。”苏谶过来,看傻女儿看着人说话笑眼弯弯,有说不出的可爱,这厢招呼好友起来,不忘把女儿要带过去。

“她还没去看过家里新出来的侄儿子,你叫她过去作甚?”苏夫人笑骂道。

“我就带过去说说话。”苏谶一脸笑。

“不急,让他们爷仨去罢,小儿等会儿见也不迟,现在正在睡着呢,过去了也看不到什么。”杨夫人道。

“也好,去罢。”苏夫人是极愿意女儿跟在老爷身边走动的。哪怕女儿听不懂看不懂,外人看多了常出没在丈夫身边的女儿,不看僧面也要看佛面,真有事碰到了,看在她父亲的面子上也会多给她几分面子。

就是常家人门第高了点,不太把他们苏府放在眼里,一个个真当她儿是痴儿,抬起腿就敢在她头上踩一脚。

想及,苏夫人脸上的笑淡了些,看着女儿乖乖跟父亲和叔父去了,转过头,与杨夫人道:“你们啊,就是太宠着她了。我是担心她过的太顺风顺水,去了丈夫家,有什么不如意的,反而更难受。”

常家这段时日的事,杨夫人门儿清。常家家大,事也多,机遇也大,苏家的小娘子一过去就是一族的族母,她太年轻了,就是有苏府作为底气托着,也是震不住那家的人的。

她嫁过去,地位是有了,随之而来的事也是不断的。杨夫人作为过来人,哪有什么不明白的,这时候听出苏夫人的担忧,便安慰她道:“日子是过出来的,让她去过,有你们在旁边帮着,不会出什么事的。”

“但愿如此。”苏夫人忍不住叹了口气。

**

苏谶一大早的酒就是温一小壶黄酒,与友下棋,所谓早酒。有时有友到家来访,他就如此招待。

杨义知友习性,早早就在亭子里备好了薄酒和棋盘,就等他提出来,苏谶一说,他就领了人过去,路上看小侄女瞄了园子里的花几眼,便去摘了一朵开的最好的过来给了她。

苏苑娘不知刚正不阿的叔父还能有此举,好奇地看着他摘花回来,等到知晓花是给她摘的,不由惊喜交加,双手恭敬地接过花朵,朝杨义福了一记:“苑娘谢过叔叔。”

“收着就是。”苏谶与她道。

与夫人的谦虚不一样,苏谶在友面前一腔赤诚毫不假饰,见好友对女儿一样好,只觉得高兴。

“是,爹爹。”

“我家苑娘什么都好,就是乖了点,听话了点,说起来,我早年也是糊涂,要是把她弄到你家来学几年武,我现在也就不担心她在外面受欺负了。”苏谶回过头与好友道。

杨家家主笑了一记,笑而不语。

“怎么,你觉着我舍不得啊?”

“若是送来,只是磕着一块,我看兄长也定会带着府里老少过来讨要一个说法,我杨家门小,装不下那么多的人。”杨义笑道。

“你你你你…”苏谶笑着伸指连着点头,回头与女儿道:“看到了没有,别看你杨叔叔一脸正气,也不是什么正经人。”

是的,苏苑娘点头。

“你心里有数就好。”

“苑娘有数了。”

“说说,有什么数了?”

“杨叔叔跟爹爹是一样的人,”苏苑娘想了想,“是意气相投的良师益友。”

“我闺女就是会说话。”苏谶大笑,朝杨义得意道:“你何时见过如此貌才兼备会说话的小娘子,也就我苏谶生得出。”

“娘亲生的,爹爹养的。”见爹爹摒弃了娘亲的功劳,苏苑娘补道。

“儿,你还是别说话了。”苏谶头疼。

“是,爹爹。”苏苑娘听话应道。

“哈哈哈哈。”杨义应声开怀大笑,近墨者黑,近朱者赤,看来小侄女也跟她爹爹长得像的嘛。

**

杨家新生小儿上午吉时洗三过后,苏苑娘和父母在杨家用过午膳也没走。

这用过午膳,客人与主人家本要告辞就走,让主人家有个收拾好家里的时间,苏夫人是个通情达理的人,往常也就走了,只是好久没见到女儿,又不好把她带到家里去,便跟杨夫人通了个气,打算喝两盏茶,歇一歇说说话再走。

为免给杨家添麻烦,苏夫人带了女儿去了凉亭,母女俩刚坐下泡好茶,就听杨家过来人说常家家主老爷登门拜访来了。

“常老爷刚进的门,说是来贺喜的,我家十姐让我过来禀您一声。”杨家的老帮工道,他嘴里的十姐就是杨夫人。

“怎么来了?”苏夫人看向女儿,“你之前跟他说了?”

“说了,”苏苑娘点头,“我说要来给杨婶婶家的孙儿洗三添礼。”

“他没说要来罢?”

苏苑娘摇头。

“家里不是事多?”苏夫人知道黑木的事,自然也知道这次常家进京要是及时,等运作下来,常家就要出几个官员了。说起来女婿没跟着一道去这事颇让她惊讶,这次女婿要是跟着去,这常家为官之事就该十拿九稳了,但听老爷的意思,是女婿怕他一去,族里不稳,还会波及到女儿,这才没跟着一道去京城,是以苏夫人对女婿的那刚生起的不满就又下去了,只是有常家人刁难女儿,连带她对女婿也没有那么喜欢了。

苏家给的已经很多了,常家人不识趣,苏夫人万般劝解自己,到底还是难免对常家有所不满。

“是多。”

“那他来作甚?”

不是来逼着她跟父母把嫁妆要回去的罢?苏苑娘有些沉不住气,站起来跟她母亲道:“娘亲,我们回去罢。”

“回哪?”女儿的话让苏夫人错愣住。

“你回家里,我回常家。”

“现在?”

苏苑娘点头,“现在就回。”

“怎么就要回了?他都来了,你不见他就要回,苑娘,你跟娘亲说说,是出什么事了吗?”饶是苏夫人大风大浪过来是个沉得住气的,事情一旦涉及到女儿身上,这股气她就沉不住了,站起来朝贴身大丫鬟点点头,让她把下人皆带下去,对着女儿逼问了起来。

“没有,就是不想见他。”

“苑娘!”苏夫人加重了口气。

苏苑娘挽住她的手臂,“他天天缠人得很,我不想见他。”

“怎么缠人了?欸,苑娘,你可别跟娘使小性子,到底是为何不想见他?”苏夫人心想不知是不是女婿怪罪责骂了她家苑娘,才让苑娘不喜见他。

“天天缠,晚上缠,早上也缠,很缠人。”

苏夫人愣了一下,方醒悟女儿说的是什么,顿时气笑,捏着她的脸蛋斥道:“这周公之礼,怎么在你嘴里就成缠人了?你脑袋里想的到底是什么?”

“反正我要走。”

“不许,跟我去见他。”既然人来了,再好不过的机会,苏夫人还想当着面看看女婿对女儿怎么样,怎么可能放她走,当下拉着女儿的手就下了凉亭,“他都来了,我不见上一面偷偷摸摸地走,像什么话?你这傻孩子这一天到晚想的都是什么?怎地嫁了人,还跟以前一样由着性子来,我看他也是太宠着你了。”

“他没有。”苏苑娘沉默了一下,“娘亲,你也没有了。”

没有像以前那样宠着她,对她百依百顺了。

看来,她记忆里对她完美无缺的娘亲她记的不是很对。

“都让你反了天了你还说没有?”苏夫人气极,又去掐她的脸蛋。

是她记错了,娘亲掐她说她不是的时候太多了。

等到常伯樊见到妻子,就见妻子白玉一般的脸上,有半边脸蛋是红肿的,她就跟蔫了的花一样,垂着头没精打彩地跟在岳母身边,见到他,就抬头看了他一眼,头就又低下了,跟眼中完全没有他似地一样。

第 82 章

“孝鲲见过岳母。”见到她们, 常伯樊忙笑着跟岳母请安。

“怎地来了, 不是忙吗?”苏夫人笑容满脸,亲切至极,“别多礼, 都一家人,快坐。”

“是。”常伯樊微微一笑, 看了岳母身边低头不瞧人的妻子一眼。

“姑爷说是办完事正好路过杨家,想起苑娘今日在杨家做客就过来看看她还在不在,在就正好接回去。”常伯樊依言回来坐下之际,苏谶说道。

“常家主太有心了。”杨夫人一脸笑, 扶着苏夫人的手臂笑道:“姐姐快快坐下罢。”

苏夫人朝她笑着点头致谢,等到坐下, 接过杨夫人亲手端给她的茶,露出一脸慈爱朝女婿道:“你呀,就是太宠着她,这可不成, 她都是要当家做主的人了,你可别太顺着她。”

常伯樊微笑低头, 笑而不语。

“苑娘,去。”这厢, 杨夫人又端来了另一杯茶, 暗示意在苏夫人身边的苏苑娘给她夫君送去。

苏苑娘被杨婶婶叫了一声,抬起头,看着茶杯不明所以, 等顺着杨婶婶的眼神到常伯樊的身上,她顿了一下。

正当她伸手接过之时,常伯樊突然站了起来,朝杨夫人笑道:“杨婶这杯茶是给我的?”

杨夫人把茶杯送了过去,愣了一下,点了一下头。

“伯樊谢过杨婶。”常伯樊笑道,走过来一手接过了已到妻子手中的茶杯,另一手顺手带了妻子手腕一记,带着她往自己的座位走,边走边笑道:“过来接你,还以为你回了,没想到还在,正好,我也见见岳父岳母,今儿你可高兴?”

苏苑娘被带着往爹爹的方向走,见他们过去,爹爹笑着打量他们不休,笑得甚是开怀,她心思在她父亲身上,不由有些心不在焉,对于常伯樊的话只点了一下头。

高兴的。

不过几步路,过去后,常伯樊没坐,拉着苏苑娘到椅子前,“苑娘你坐下和爹爹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