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汗症又被称为‘末日病’。据说人只有在极端痛苦或者预感到即将发生巨大灾难的时候,才会偶尔发生这种病症。我国以前从来没有关于此病的报道,也查找不到相关的病史资料。但是一天之内,本市就有三人患上此病,而且三个患者都在差不多的时间和地点发病,这显然很不正常。”纳兰智敏望着他们,又补充了一句,“对了,据《圣经》上记载,耶稣基督被钉在十字架上之前,预感到危机来临,就流出了血汗。你们相信吗?”

第三十七章 感染源

“目前医学界对于急性病毒性血汗症尚无定论,比较权威的解释是,血液或血液色素混在汗液内,由汗液排出。原因可能是由于血管病变性破裂,或者汗腺分泌大量的色素脂褐质引起。不过也可能是其他疾病引起的并发症,比如鼠疫、血友病或严重精神疾病。”

一医院的血液专家卢教授向两位警探解释血汗症,但他的表述过于学术化,柯永亮听得直皱眉头。

卢教授看出警探没能完全理解自己的话,他换了比较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总的来说,血汗症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疾病。全世界关于这种病的报道都屈指可数。我刚才查了下资料,最出名的一次是1980年1月3日,美国东方航空公司27次航班上,有三个空中小姐几乎在同一时间出现了血汗症。”

“也是三个人?”梅婷说。

“没错。”

“为什么血汗症都是三个人同时患病?”

“不知道,也许是巧合。但这次的情况和美国的航空飞机上有所不同。那三个空中小姐是在同一架飞机上,有可能互相传染。但这次的三个患者,是在市区的不同地点发病的,而且三个人互不相识。”

“虽说是不同地点,但相隔很近,都是江北区,对吗?”柯永亮问。

“对。”

“而且发病的时间间隔也很短。”

“没错,这三个人几乎是在半个小时内被相继送到医院的。”

“血汗症的传染途径是什么?”

“皮肤接触。不过不排除其他传染途径。”卢教授说。

梅婷思忖了一阵,说道:“有没有这种可能,这三个人是跟同一个人接触之后,被分别传染上的。”

“有这种可能性。但问题是,如果是这样的话,传染给他们的这个人,肯定也患上了血汗症——这个人为什么没被送进医院?”

“也许他(她)只是没被送进这家医院?”

“不可能。这件事发生后,全市医疗系统都高度重视,如果在别家医院出现了血汗症患者,会立即通报出来。”

“那么,会不会是这个人刻意回避医院呢?传染给别人,也是他(她)故意为之。”柯永亮说,“就像一些艾滋病人,意识到自己没救之后,就用针管抽出自己的血液,注射给别人,报复社会。”

“我懂你的意思。”卢教授说,“但是对于血汗症患者来说,恐怕很难做到这一点。第一,这个人的脸上和身上必然渗满鲜血,以这种恐怖的形象走在大街上,很难不引起注目;第二,血汗症患者处于大量失血状态,身体虚弱,接近昏迷,几乎不可能支撑着走上街去。”

“血汗症能够医治吗?”梅婷问。

卢教授摇头道:“全世界都尚无有效治疗方法。一些西方国家甚至认为,这种病的出现是大灾难即将来临的征兆,是上帝给人类的警示和惩罚,不可能有医治的方法。”

柯永亮和梅婷交换了一下眼色。他们想起了耶稣基督和“末日病”。

片刻后,梅婷问道:“那么,从发病到死亡,一般多长时间?”

“看各人体质,快的话可能两、三个小时,拖得久一点的,也最多四、五个小时。”

“这么快?”梅婷惊愕地说。

“是的,我刚才说的美国的那三个空中小姐,被送到医院后不到两小时就死亡了。”

“那么这三个人也撑不了多久了?”

“应该是,”卢教授遗憾地说,“我们实在无能为力。”

柯永亮说:“这三个病人现在在隔离病房?”

“是的。”

“我想去看看他们的情况。”

“可以,请跟我来。”

柯永亮和梅婷随卢教授到了一间消毒室,在那里,他们换上了隔离服,戴上口罩和帽子,然后前往隔离病房。

此刻,隔离病房外面的走廊上围满了各家媒体的记者。他们举着照相机,排着队,依次通过隔离病房门口的玻璃窗口拍摄里面的血汗症患者。专家和两个警探费力地挤过人群,打开隔离病房的两道门,进入里面。

病床上躺着的女患者令人触目惊心。她裸露的脸和手臂上全是像汗水一样渗透出来的血珠,完全是一个“血人”。她已经陷入了昏迷状态,但看起来仍然十分痛苦。床单被血浸成了一片鲜红,血汗却还在源源不断地冒出来。此情此景实在让人不忍卒睹。

梅婷注意到,院方果然没有采取任何治疗措施。她说道:“就算治不好,好歹也应该想办法缓解他们的痛苦,或者尽量延长他们的生命吧。不能给他们输血吗?”

卢教授说:“不是我们不这样做,而是之前已经尝试过了——给他们输血的话,反而会增加血汗渗透的速度,根本无济于事。”

“那可以用纱布或别的什么东西绷住他们的脸或身体,不让血流出来吗?”柯永亮说。

“更不行,血液是通过全身汗腺渗透的。堵住某些部位,另外的部位还是会渗透出来。可总不可能堵塞全身汗腺吧,那样只会让他们死得更快。”

也许是听到了他们的谈话,这个躺在床上的女人竟然醒了过来,她睁开眼睛,模样简直像吸血鬼一样可怕。她惊惶地望着病房内的三个人,说道:“救救我…求求你们,救救我。”

梅婷难过地转过身去。卢教授也一脸无奈。柯永亮想了一刻,靠近病床,问道:“你能告诉我,你在出血汗之前,跟谁进行过皮肤接触吗?”

女人虚弱地说:“我的…父母,那是出门前。然后在早餐店,跟那里的店员也有接触。接着,一个女孩请我换零钱给她坐公交车…”

柯永亮眼睛一亮:“一个女孩?什么样的女孩?”

“二十岁左右…头发是往后梳,扎起来的,穿了一身白色的衣服。”

梅婷和柯永亮迅速对视了一眼,认为找到了重要线索。

接着,他们又到另外两间隔离病房,分别询问了那两位血汗症患者。果不其然,每个人都曾经跟这个穿白色衣服的女孩接触过,方式分别是换零钱、帮拿东西和借手机——都有皮肤接触。

“毫无疑问,这个女孩就是传染源。她是故意将血汗症传染给这三个人的。”柯永亮得出结论。

“但她本人怎么不是血汗症患者呢?而且,她为什么要对这些陌生人下手?”梅婷说。

“抓到她就知道了。这个人相当危险,绝不能任由她传播这种可怕的疾病。”

“你认为她是13班的某个人?”

“肯定是。”

“可我们怎么抓捕她?只要跟她接触,就会被传染上血汗症呀。”梅婷提醒。

“也许我们应该穿着这身隔离服去抓她。”柯永亮掏出手机,“总之,先把这个情况和那女孩的特征告诉纳兰局长吧,让国安部的人查出她到底是13班的谁!”

第三十八章 世界崩坏之前

上午,大本营的几个男生分别做着自己的事情。辛娜来后,杭一告诉她,自己选定了两个最有可能加入同盟的人,准备今天下午就去找他们。辛娜相信杭一的判断。她本想把季凯瑞的事告诉杭一,但犹豫了一下,觉得由自己去说服季凯瑞可能把握更大,便没有开口。他们聊了一会儿天,到中午了。米小路征求大家意见——出去吃还是叫外卖。

孙雨辰坐在客厅沙发上,用笔记本电脑浏览着新闻,说道:“叫外卖吧,随便什么都可以。”

“楼下有家排骨盖饭,可以吗?”杭一问辛娜。

“行。”

“我打电话吧。”米小路摸出手机。“叫几份?”

“只有五个人,叫五份吧。韩枫出去了。”杭一说。

辛娜问:“韩枫到哪儿去了?”

“不知道,说出去见个朋友。”杭一回答。

二十分钟后,送外卖的小伙子把五份香喷喷、热腾腾的排骨盖饭送来了。杭一冲楼上喊道:“吃饭了陆华!”

孙雨辰还在上着网,他的眼睛望着电脑屏幕,左手摊开,指头动了几下,放在餐桌上的一盘盖饭就慢悠悠地飞了过去,稳稳当当地落在他的手掌上。

辛娜看呆了,感叹道:“这就是传说的隔空移物吧,太神奇了。”

杭一摇着头说:“我们这几天都适应了。他坐在一个地方,手一招,水杯、食物、杂志什么的就飞过去了——简直呼之即来挥之即去。懒得不像话了。”

孙雨辰辩解道:“我可不是懒啊,我是在锻炼如何熟练掌握自己的超能力。况且我这超能力最大的优点就是——方便,干嘛不用?”

“听说他洗澡的时候还训练毛巾给自己擦身体呢,这画面你能想象么?”杭一低声说。

正在吃饭的辛娜扑哧一声笑了出来,赶紧捂住嘴。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陆华从楼上下来了,一脸兴奋的表情,他嚷道:“经过一上午的琢磨,我试出来了!原来我的超能力除了‘圆形防御壁’之外,还可以变成别的形态!”

几个人都望向他。杭一说:“‘方形防御壁’?”

陆华往上翻了下眼睛:“你就不能猜得更有创意一点吗?”

“你直接展示一下吧。”

陆华吸了口气,闭上眼睛。不一会儿,他的身体周围出现了一层光,紧贴、包裹着身躯,看上去就像整个人被镀了一层光膜。

这倒真让人有些吃惊。米小路问道:“这层光膜有什么用?”

“应该能防御所有攻击。”陆华说。

“你试过吗?”

“没有,我猜测的。”

“要不要马上试一下?”杭一说。

“可以啊。”陆华张开双臂,“你们试着攻击我吧。”

“我来!”孙雨辰显得兴致盎然,“随便攻击哪里都可以吗?”

“可以,来吧。”

孙雨辰盯着茶几上的一个玻璃烟灰缸,眼睛一瞪,然后猛地望向陆华。那个烟灰缸嗖地一下飞了出去,朝陆华的裆部砸去。“乓”地一声碎了,犹如砸在了钢筋水泥上。

“哇,厉害,果然能防御一切攻击。”孙雨辰说。

陆华却被嚇出了一身冷汗,涨红了脸说:“你非要攻击这里吗?万一有个闪失…”

“是你说随便攻击哪里都可以的呀,”孙雨辰耸了下肩膀,“我就选最脆弱的地方试试嘛。”

辛娜用手托住额头,米小路憋着没有笑出声来。杭一却已经笑得直不起腰来了,陆华狠狠瞪了他几眼。

杭一笑够了,见陆华的身上还笼罩着那层光膜,问道:“这种形态是不是没有圆形防御壁那么消耗体力?”

“对,这是最大的好处!”陆华说,“启动圆形防御壁,我大概只能坚持十分钟左右,但是防御光膜,我估计可以维持半个小时以上。”

“嗯,面积小了,自然没有那么耗费能量。但是,这个光膜只能保护你一个人,无法像圆形防御壁那样保护多个人呀。”杭一遗憾地说。

“每种形态各有利弊吧。”陆华说。

“也许你们的超能力,都有各种不同的运用,需要你们去进一步探索和发现。”辛娜若有所思地说。

“更别说‘升级’之后,又会多出些什么功能呢。”米小路说。

大家陷入了各自的沉思。

吃完饭后,孙雨辰继续浏览网上的新闻。突然,他眼睛一亮,看到一条最新的新闻,喊道:“喂,你们快来看。”

杭一等人走过去,孙雨辰指着电脑屏幕说:“最新的报道——今天上午,我市江北区突然出现了三名‘血汗症’患者。两女一男。目前三人都被送到了市一医院进行隔离治疗。血汗症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疾病,被西方国家称为‘末日病’…”

看完这则新闻,几个人惴惴不安。杭一皱着眉头说:“怎么会有这种可怕的病,以前从来没听说过。”

“这报道上说,世界末日来临之前,就会出现这种病——会不会是危言耸听?”辛娜说。

孙雨辰马上在google上查询了关于血汗症的一些相关资料,说道:“不,真有这种说法。”

陆华的脸色变得苍白起来:“我记得旧神曾说过‘世界崩坏之前’什么的,难道…世界末日真的快来临了?”

几个人对望在一起,感到有些惶惑。孙雨辰说:“看看电视上有没有相关报道吧。”

他用遥控器打开电视。这时,有人用钥匙打开了门,是韩枫回来了。

杭一问道:“韩枫,你看今天的新闻了吗?”

“没有,发生什么事了?”韩枫坐过来。

孙雨辰转换到某个频道,说道:“本市新闻正在播呢!”

电视中关于血汗症的报道,和网上的基本相同,只是电视画面中更加清晰地展示了血汗症患者的恐怖模样,那些不断浸出血珠、满脸鲜红的人看起来让人极度不安。尤其是听到“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发病的患者估计只能维持几小时生命”这一句,更是令人心中发憷。

新闻主持人建议市民们这几天尽量减少外出的机会,因为不能排除市区仍然有血汗症患者存在。如果发现了,必须立刻拨打报警或急救电话,绝对禁止跟血汗症患者接触云云。

看完了新闻,大家心里都有些沉重。隔了好一会儿,米小路说道:“幸好我们今天上午没出去,中午也是叫的外卖。”

“看来这两天最好都别出去了,”辛娜对杭一说,“说服那两个同学的事,往后缓一缓吧。”

“有这么夸张吗?”陆华说,“街都不能上了?”

“你倒研究出了‘防御光膜’,有恃无恐。”孙雨辰说,“我们可不敢轻易冒险。”

“我不是这个意思。新闻上不是说,就算发现了血汗症患者,只要避免进行身体接触,就没事吗?毕竟不是呼吸道传染或空气传染,用得着怕成这样吗?”

“可是你没听新闻里说吗?这三个患者都是在江北区发现的——我们现在就在江北区呀!能不小心点儿吗?”孙雨辰说。

“确实,这病是挺瘆人的,最好谨慎一些。”韩枫擦着额头上的汗,“你们怎么没开空调,不热吗?”

“热吗?我怎么没觉…”杭一望了韩枫一眼,表情凝固了。

“你干嘛这么看着我?”韩枫纳闷地问。

辛娜也向韩枫望去,目光刚一接触到韩枫的脸,立刻发出“啊!”地一声惊叫,从沙发上跳了起来。而这时,所有看到韩枫模样的人,都同时抽了一口凉气,惊骇欲绝。

韩枫愣了几秒,突然将手翻过来——刚才擦过汗的那只手上,全是血。

“啊…”韩枫只感觉一股寒意从脚底蹿了上来,冷汗直冒。他又用手擦了一下脸上的汗,拿到眼前一看,几乎昏厥过去。

杭一等人不由自主地朝后退去,尽量离韩枫远些。韩枫惊骇地望着他们,颤抖着站了起来,他看到了电视墙反光的镜面中自己满脸鲜血的恐怖模样,失声大叫道:“这…这是怎么回事?我刚才还好好的,怎么出血汗了?!”

“你刚才…到哪里去了?”陆华哆嗦着问。

韩枫此刻惊慌失措,完全无法做出冷静思考,说出来的话语无伦次:“我没到…我就是在,跟朋友…”

“别说了,快打急救电话!”杭一大声喊道。

第三十九章 新的受害者

身穿隔离服的医务人员用担架将韩枫抬上救护车,一路呼啸而去。杭一等人乘坐的士,紧跟着到了一医院。

韩枫被立即送进了隔离病房,杭一他们在走廊上,焦虑不安地踱着步。透过玻璃窗口看到的韩枫的模样令他们心悸胆寒,却又无能为力。

“怎么办?眼睁睁地看着韩枫死吗?”陆华着急地说,“这种病一旦发病,只能支撑几个小时!”

“我要是能想出办法就好了!”杭一烦躁地来回走动,心慌意乱。

辛娜说:“韩枫的家人还不知道这件事吧,我们要不要立刻通知他们?”

杭一停下脚步:“对,应该通知他们。但怎么通知呢?我们不知道他家人的联系方式呀!”

“韩枫的手机里一定有他父母的手机号。”

“没错,但韩枫现在在隔离病房里,手机在他的裤包内,我们怎么拿得到?”

“我们请医生让我们进去拿韩枫的手机吧。”辛娜说。

“医生会同意吗?”杭一没有把握。

“我去试试看。”辛娜注意到走廊尽头正好有三个穿着隔离服的医生,向他们走了过去。

“您好,医生,我是刚才被送进来的那个男生的朋友。您能让我进去跟他说几句话,拿他的手机跟他家人联系吗?”辛娜询问其中一位戴眼镜的医生。

那个医生毫不犹豫地拒绝道:“隔离病房严禁任何非医护人员进入,跟别说将患者的随身物品拿出来了。如果他之前摸过手机,就会遗留汗液在上面,其他人接触到,也有可能被传染!”

“那么,能让我们穿着隔离服进去跟他说几句话吗?”辛娜恳求道。

“我说了,隔离病房严禁任何非医护人员进入——你听不懂吗?就算他家人来了,也不能进去。”

辛娜没辙了,丧气地准备转身离开。突然,这个医生旁边的一个“女医生”问道:“你是辛娜?”

辛娜一愣,没想到这里有人会认识自己。

那个“女医生”摘下口罩和帽子,露出面庞:“你想不起来了?我们在你学校的游泳池见过面的。”

辛娜盯着她看了几秒,想了起来:“啊,你是当时那个警察。”她又望了一眼旁边那个“男医生”。“还有你…你们是警察,怎么会在医院?”

“当然是调查此事。”柯永亮也摘掉了口罩,问道,“刚才被送进来那个血汗症患者,是你的朋友?”

“…是的。”

“怎么你身边的人,好像都很容易遭遇不幸?”柯永亮意有所指地说。

辛娜抿着嘴,说不出话来。

梅婷朝柯永亮使了个眼色,示意他不要为难这姑娘。她问道:“你朋友是怎么被传染上的?”

“我不知道…”辛娜流下泪来,“他上午出去了,我们不清楚他跟哪些人接触过。他回来之后,大概只过了几分钟,脸上就开始冒血汗了。”

梅婷想了想,说:“我们能允许你进入隔离病房,我和你一起进去。”

辛娜不解地望着她,不明白警察的用意所在。“你们…”

“我只是想进去问问他,他之前跟哪些人有过接触。”梅婷说,“或者,你帮我问也可以。”

辛娜赶紧点头:“好的。”

梅婷望向专家:“可以吧,卢教授?”

“有你们的许可,当然。”

“那就麻烦您带我们去换一下隔离服吧。”

不一会儿,辛娜和梅婷患上了隔离服,朝韩枫所在的隔离病房走来。杭一等人差点没有认出她来。

“辛娜,你…是怎么做到的?”杭一惊讶地问。

“一会儿再跟你们解释。”辛娜说,随卢教授和梅婷一起进入隔离病房。

韩枫虚弱地躺在病床上,他的脸、手臂上布满血珠,衣服和床单已经被血汗浸湿了,一片殷红。辛娜的心一阵阵抽搐,缓步走到韩枫旁边。

“辛娜…”韩枫微弱地喊了一声。

卢教授在一旁小声提醒道:“他的失血量很大,随时都有可能昏迷,你要问什么,最好赶快。”

辛娜点了下头,俯下身问道:“韩枫,你告诉我,今天上午你跟哪些人有过身体接触?”

“很多…出租车司机、咖啡馆服务员…数不清了。”

“有没有比较关键的人?你跟谁一起喝咖啡?”辛娜问。

不知是由于失血过多,导致头脑不清醒,还是别的什么原因,韩枫缄口不语。辛娜凭直觉认为这里面可能有某种隐情。

“韩枫,告诉我,你上午到底跟谁在一起?”她再次问道。

韩枫半阖着眼睛,望了辛娜许久,刚刚张开口想要说什么,却闭上了眼睛。

“韩枫,韩枫!”辛娜急促地呼唤。

卢教授在她身后说:“不用叫了,他昏过去了。”

辛娜直起身子,显得忧虑而沮丧。梅婷拍了拍她的肩膀:“走吧。”

他们离开这间病房,辛娜在消毒室脱下了隔离服,她问卢教授:“医生,以韩枫的情况来看,他大概还能支撑多久?”

卢教授摇着头说:“他出血汗的速度似乎比前面三个病人更快,照这种情形,可能只有不到两个小时的生命了。”他略微顿了一下,“今天上午送来的三个病人中,已经有一个死亡了。”

辛娜双手捂住嘴,眼泪从眼眶中滚落下来。

梅婷把手挽在辛娜的肩膀上,柔声道:“和你的朋友们商量商量吧,看有没有别的方法能联系到他的家人。”

辛娜望着梅婷,点了点头,眼神中蕴含着感激。

辛娜离开后,柯永亮对梅婷说:“就这么让她走了?”

“还能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