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会儿见她被官差送回,纪家人也没多问,只厚厚谢了两位官差。

至于文如,明微只说她是书院的同窗,今天太晚了,要在家中住一宿。

纪大老爷和夫人都是心大的,都没多问。

纪凌却是个心细的,叫过明微,到一旁问话。

明微回答:“这其中缘由,说来复杂。表哥信我,这事我会处理好的。”

纪凌道:“表哥怎么会不信你?不过,你的同窗都是官家小姐,怎么会贸然住到别人家?要是这里头有什么麻烦,你大可叫表哥帮忙。”

明微含笑:“我知道表哥待我好。只是这里头的缘由,我也没弄清楚,先跟她问明白,再与表哥说。”

安抚好纪凌,她领着文如,进了自己的屋子,便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承恩侯府不是说你走失了吗?”

听得这句,文如“哇”一声大哭起来。

198章替换

从文如断断续续的描述里,明微终于听明白发生了什么事。

文家确实丢了小姐,但丢的人并不是文如,而是文莹。

那天晚上太乱,文如被送回侯府,才知道三姐丢了。

后来,家里一团乱,她也顾不得去上学。

就这么过了两天,文如才发现不对劲。

她院里的婆子,竟然不让她出门。

文如心急,叫丫鬟出去打听文莹的事,结果打听到了一个惊人的消息。

承恩侯府宣称,走失的是文四小姐文如,而不是文三小姐文莹。

文如傻了,她好端端的在家,怎么就走丢了?

她是个莽直的人,竟然冲到承恩侯夫人面前质问。

结果,被长嫂拉到屋里,说了些话。

从嫂子嘴里说出来的字字句句,对她来说,如同五雷轰顶。

“四妹妹,你从小丧父,在族中饱受欺凌。家里将你接来,给三妹妹作伴,这些年三妹妹有什么,你就有什么,我们对得起你。现在三妹妹有难,到你报恩的时候了。”

明微蹙着眉,问她:“所以,他们宣称走失的是你,为的是隐瞒文莹的消息?”

文如抽噎着点头:“他们说,三姐的名声要紧…”

明微冷笑一声:“她的名声要紧,你的名声就不要紧了?”

文如低声道:“伯父想将三姐嫁给太子…”

“…”明微揉了揉额头,简直无语,“你们这些勋贵人家,到底想些什么?当初太子选妃,没择中你们家,还弄不明白圣上的意思吗?那会儿选不中你们,这会儿也一样。”

太子已经二十有四,早在八年前就成婚了。择的是翰林家的小姐,可惜太子妃没福,前年去了。于是,又要再择一次妃。

明微也是不懂这些人。历代以来,后族总想将自家姑娘再嫁进皇家,但这种行为,恰恰是皇家最反感的。

外戚势大,别说皇帝不乐意,太子也不乐意好不好?

文如一脸茫然:“太子对三姐很好啊!”

“她是太子的表妹,能对她不好?”明微冷笑,“表妹和妻妾不一样,一旦成了他的妻妾,就是另一副样子了。你等着,就算太子推辞不过,顶多纳进府而已,绝对不会叫你们文家的小姐当他正妃的。”

文如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该说什么。

“而且,你们承恩侯府也太看得起自己了吧?你们目前得势,但能跟手握大权的朝臣相比吗?太子担心自己位置坐不稳,只会选朝臣家的小姐为正妃,选你们?多此一举!”

明微有点头疼,她忽然觉得,自己不该把文如带回来的。

可想想,当时文如那个样子,她不带回来,又能怎么处置?

小姑娘之间欺负来欺负去,这些都是小事,总不能因为这个,看着她流落街头。

“所以你就逃出来,自己找文莹?”

文如咬了咬唇:“我…反正我的名声已经坏了…”

被嫂子教训了一通,文如失魂落魄。

她也是家里的姑娘啊,就因为父亲死了,便不值钱了吗?要这样为姐姐牺牲。

闷坐了一晚上,她穿了丫鬟的衣服,下定决心,偷溜出来。

既然在家里眼里,三姐才重要,那她就找回三姐!

在长乐池问了半天,一点消息也没有。她在路边坐了很久,决定拿自己当诱饵。

于是她专门挑僻静的小路走,想引那些拐子来拐她。谁知道,拐子没来,倒引来了二流子。

“…”明微忍不住道,“长乐池丢了人才多久?蒋大人刚刚上任府尹,遇到这种事,能不加大巡逻力度?那些拐子,现在都在躲风头,谁会出来拐人?你简直就是…”

明微简直不想说她了。

文如低着头,眼圈红红地任她教训。

她本来就是一时冲动,这会儿悔得不得了。

“好了,今晚你睡这里。明天我叫人送你回侯府。”

文如听得这话,忙道:“我不要回去!”

明微冷冷看着她:“我舅舅只是国子监司业,只会教书育人,不懂朝政纷争,我不会让他掺和进去的。何况,你不回去,又能做什么?你是能脱离承恩侯府,还是要把这件事嚷得人尽皆知,叫别人知道,丢的是文三小姐,不是文四小姐?”

文如设想了一下,打了个冷战,喃喃道:“那样的话,伯父会打死我的…”

“你知道就好。”明微想了想,软了语气,“你也不必这么绝望。如果文莹真的出了事,难道还叫太子娶她?说不定,到时候你能捡个便宜。别想了,休息吧。”

多福不在,正好她的床给文如睡。

等她睡着,明微到隔壁屋顶坐着,吹响了哨子。

一个不起眼的黑衣人,轻巧地跃进院子,向她行礼:“姑娘。”

明微本想叫杨殊探查一下承恩侯府的事,想到他的尴尬身份,又把这个念头去了。

不管他私生子的身份是真是假,文家对他心存戒备是事实,何必让他再搅和进来。

她挥挥手:“没什么事,你去吧。”

黑衣人也不多问,低应一声,重新消失在黑夜里。

杨殊这时正在府衙。

明微要查丐帮,蒋文峰也要查,他必须协调双方,免得出现冲突。

他到府衙时,蒋文峰正在用饭。

“这么晚才吃饭,府尹大人可真忙啊!”

听得他的声音,蒋文峰搁下碗筷,起身行礼:“公子怎么来了?要不一起用个饭?”

杨殊摆手:“早就用过了,过来问点事情而已。”

蒋文峰便叫侍从奉茶来。

两人出了同一趟差,也是极熟了,杨殊开门见山:“那些尸首,到底怎么回事?”

蒋文峰道:“查不出身份。”

都成了白骨,当然查不出身份。

“招魂了吗?”

蒋文峰笑道看向他:“公子想叫明姑娘帮忙?”

杨殊点点头:“说不定能找到线索呢?”

蒋文峰轻叹一声,说道:“不得已,也只能请明姑娘帮忙了。这些人,全都死于非命,尸骨的来源是同一个,如果不找出源头,以后不知道还会死多少人。”

杨殊点头称是,又道:“丐帮那边,你们查了吗?”

199章太子

盛夏的天,说变就变。刚才还闷热不已,一声霹雳过后,便风声四起,眼看就要落下雨来。

万大宝走出明光殿,看到殿前的身影,快步走了过去。

“太子殿下,”他笑吟吟地施礼,“陛下有请。”

太子姜盛面带微笑:“有劳公公。”便举步往殿门行去。

姜盛今年二十有四,是皇帝的元后嫡子。他相貌堂堂,双目炯炯,与太祖皇帝有几分相似,且性格平和,谦和有礼。

这样一个太子,无论皇帝还是朝臣,都没什么可挑剔的。哪怕皇后已逝,姜盛这太子之位也稳如泰山。

姜盛进了明光殿,低头叩拜:“儿臣叩见父皇。”

皇帝搁下手中朱笔,含笑道:“平身,赐座。”

姜盛谢过,在锦凳上坐了,听皇帝问他:“这么晚了,盛儿来有什么事吗?”

姜盛双目微垂,看到屏风后似有一双绣鞋,心微微一沉,说道:“是文家表妹的事。儿臣本不该这么晚还来打扰父皇,然而表妹迟迟未能归家,承恩侯老夫人一病不起,京兆府又一直没有消息,故而儿臣特来请旨。”

皇帝点点头:“原来是这样。老夫人的情况如何?”

姜盛答道:“倒不是什么大病,只是老夫人年纪大了,儿臣不免忧心。”

听他这么说,皇帝很欣慰:“老夫人是你外祖母,你忧心理所应当。不过,寻人之事,蒋卿不是抓紧办了吗?你要请什么旨?”

姜盛道:“蒋大人少年英才,只是他才接手府尹一职,就出了这样的事,难免手忙脚乱。儿臣这边探得消息,表妹失踪一事,极有可能是京城丐帮所为。父皇也知,丐帮早已是京城一害,可惜历代府尹都未能将之清理干净。儿臣斗胆,想请父亲降旨,容儿臣就此事彻查。”

顿了下,他续道:“京城勋贵无数,各势力错综复杂。蒋大人虽然能干,毕竟只是一介文臣,未必顶得住那些压力。若有父皇旨意在手,儿臣以皇子的身份办差,大可以雷霆之势,将之一扫而尽。这几天,儿臣只要一想到表妹可能遭遇的事,便心如刀绞。只盼日后,再没有女子遭到这样的命运。”

皇帝露出笑来:“你有这份心,朕甚感安慰。”

听得这话,姜盛心下一松,以为自己所求十拿九稳,谁知皇帝下一句便是:“不过,这件事朕已有安排。蒋卿有难处,朕明白,已叫皇城司辅理,你忧心的问题不会发生。”

姜盛怔了一下:“父皇…”

皇帝摆摆手,不给他说话的机会:“好了,夜已深,你回去安歇吧。”

说着,重新提起朱笔,批阅起奏折来。

姜盛无话可说,只得起身告退。

出了明光殿,外头已是大雨如注。

万大宝追上来:“太子殿下,雨势太大,不如您到配殿休息一会儿再走?”

姜盛淡淡道:“不用了,一点风雨而已。”

那边已有宫人送了雨衣来,姜盛穿上,便踏入雨幕,大步往宫门而去。

他面上平和,心中却如同雨势一般,激流汹涌。

已叫皇城司辅理,不就是交到姓杨的手里吗?皇城司的一把手,是皇帝身边的一个老人,这几年身体不好,早就不大理事了。姓杨的明面上只是提点,实则一手把控。

父皇到底在想什么?皇城司的职位不是很高,却是天子耳目,不受任何人辖制。他就这么信任那小子吗?

姜盛眼中一片阴霾,不禁想起幼时。

他六岁父皇登基,便封为太子,一直以为自己是父皇最爱的孩子。

哪怕父皇与母后感情淡薄,但对他从未冷落。别的皇弟皇妹,没有哪一个能分走他的宠爱。

这种情况,不知道什么时候变了。

博陵侯府的姑姑,经常带幼孙进宫,那小子生得好,谁见都爱得不行。

他比那小子大了不少,又是叔叔辈,当然不会与他争宠。

可后来才发现,自己想错了。

他想起八年前。

母后身体不好,终于卧床不起。

他日夜侍疾,眼见着母后精神萎靡下去。

母后性情温和,一辈子不争不抢,哪怕父皇盛宠裴贵妃,她也不急不躁。

可是那天晚上,母后回光返照,却又哭又骂。

哭着说父皇冷心冷情,结发二十年,却毫无夫妻之情。又骂裴贵妃,不知廉耻,竟然勾搭丈夫的舅舅,甚至进宫为妃,还生了个野种。

姜盛惊呆了。

那些事,从来没有人敢在他面前说。

他看着一向慈爱温柔的母亲,咒骂着那个野种。

那天,他终于明白,父皇为什么那么宠爱那个小子。

他不是他的表侄,而是他的弟弟。

真是…叫人恶心。

后来他才知道,这个秘密,在勋贵间早就不是秘密了。

可这件事他不能理,不能问。

这是父皇的丑事,他这个当儿子过问,是什么意思?

但他还是不忿。

以前,父皇再宠那小子,也不过宠只小猫小狗。他现在大了,再宠下去,谁知道会把什么职司交到他手上。

“殿下。”

姜盛站在宫门前,抬起头,眼里露出从不现于人前的阴狠:“回宫!”

第二天,明微去上学的路上被劫了胡。

她问来接人的雷鸿:“你们终于要招魂了?”

雷鸿没有否认,笑道:“有劳明姑娘。”

“可我要去书院…”

雷鸿说:“小事而已,我们会帮忙请假。”

明微点点头,坐上了马车。

不多时,马车直接驶入府衙。

她跟着雷鸿进入停尸房,看到已经一具具收拾出来的骸骨。

府衙的仵作不是吃干饭的,几百具的骸骨,能拼出来的都拼出来了。

她讨了手套,仔细看了几具尸骨,说:“手艺不错。”

雷鸿道:“他们几天没睡,才拼出来的。这几具尸骨,死的时间接近,方便姑娘招魂。”

明微没有马上动手,而是提出要求:“我想先见一见蒋大人。”

“大人这几日比较忙,姑娘若是有事,不如与我说?”

明微摇头:“这事,一定要与蒋大人说。”

200章殊途

“明姑娘。”蒋文峰还是抽空见了她。

明微行过礼,问:“大人这是几天没好好休息了?”

蒋文峰笑道:“衙门的事就是这样,一阵一阵的,全赶在一块了。”

明微点点头,没有多管闲事,开门见山:“大人希望我给那些尸骨招魂?”

蒋文峰颔首:“我们已经查明这些尸骨从何而来,只是这些人的身份无从确认。如果姑娘能够招到她们的魂魄,告知一些线索,此案的罪证就容易收集了。”

明微道:“大人的意思,我明白了。不过,在此之前,我想见一个人。”

“姑娘请说。”

明微却不答话,只盯着他的袖子。

蒋文峰被她看得有些不安,伸手抓住了袖口:“有什么不对吗?姑娘为何一直这么看我?”

明微忽然问:“蒋大人年已而立,可有妻室?”

蒋文峰沉默了一会儿,答道:“本官原有一房妻室,只是早年外任,她染病而亡。”

“这么说,蒋大人现在中馈无人?”

“是。”

明微就道:“大人年纪轻轻,又身居高位,没人打理中馈恐有不便。不知大人可曾想过续弦?”

蒋文峰仓促地笑了笑:“明姑娘怎么突然问这个话?”

明微端起茶来,啜了一口,慢慢说道:“如果蒋大人目前没有人选的话,您看我合不合适?”

蒋文峰大吃一惊:“明姑娘!”

明微面带微笑,毫无羞涩:“大人您看,您经常碰到一些古古怪怪的案子,我恰好可以沟通阴阳,助您一臂之力。”

“这…”

“每回这样来请我,总有些不大好。这次我舅家不知,下次早晚会知道。我一个没出阁的姑娘家,总是往你们府衙也不好。如果您娶了我,这事就方便了,无论何时何地,您需要我就可以帮忙。”

她说得顺溜,蒋文峰一时不知该怎么回答。过了会儿,才想起来:“明姑娘,这恐怕不大好。你知道,杨公子对你…只怕他要不喜。”

“这与他何干?”明微笑吟吟,“婚嫁之事,你情我愿,第三人喜或不喜,有什么要紧?您也知道,杨公子他是不可能娶我的。且不说杨家的门第我高攀不起,单说他那个克妻命,我还想多活几年呢!”

“我…”蒋文峰道,“我比姑娘大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