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嗯。”郭栩心不在焉,连招呼也没打。

明微没在意,将竹篮放下,拿出里面的东西。

然后两个人搬炉子。

郭栩是被香味拉回注意力的。

一不留神,这两个人竟然开始吃锅子了!

他盯着桌上热汤翻滚的锅子,吃了个把月酱菜的嘴巴,不由自主开始分泌口水。

“来,吃这个。”杨殊夹出一块肉片,放到她碗里。

明微则夹了一根白菜还回去。

郭栩眼珠子都凸出来了,连风度都忘了,叫道:“你们哪来的白菜?”

“哦,”明微很淡定地说,“宗大公子忧心父亲,特意用木鸟运过来的。”

郭栩咽了咽口水。木鸟运不了多少东西,也就是说,只有少数几个人能享用。

为什么他不知道?这些人,瞒着他偷偷吃小灶!

不过,别说,加了肉还真是香啊!

这两个人,当着他的面,旁若无人地吃着锅子,还时不时给对方夹菜!

太过分了!

“那个…”郭栩清清嗓子。

没人理他。

“咳咳!”他加大音量。

杨殊终于瞟过来一眼:“郭大人,你喉咙不好吗?那边有热水,自己倒。”

“…”郭栩心里默念了几遍能屈能伸。他又不是没落魄过,当得了大尾巴狼,自然也装得了小绵羊,有什么了不起?

“还有筷子吗?”他理直气壮地问。

“哦!”杨殊恍然大悟,“方才郭大人在思索要事,我没敢打扰,就忘了这事。来来来,请用。”

郭栩接过碗筷,先从锅里夹了根笋,新鲜蔬菜的滋味萦绕舌尖,又脆又爽。然后吃了片肉,这肉略咸,应是行军口粮。不过,胡人本就擅长料理羊肉,味道倒是不赖。

郭相爷一言不发,埋头苦吃,一锅食物,最少有一半进了他的肚子。

吃完了还不够,又倒了汤,将冷馒头掰碎了泡着,一气囫囵倒进喉咙,舒服极了!

心满意足的郭相爷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将碗筷一搁,严肃正经地问:“杨三公子,你说那些胡人,不是雪狼部的吧?”

“那是当然。”杨殊说,“雪狼部的怎么可能跟我们交换东西。至于是哪个部的,我也不知道,本来换东西就是偷偷摸摸的,谁会隔着城墙聊天啊!再说,那个胡人只会几句中原话,能交流就不容易了。”

“好!”郭相爷抚掌,“把那两个小兵交给我,明天我来这里蹲守!”

杨殊道:“今天这么大动静,人家都吓跑了,明天肯定不会来了。唉,这么好的肉吃不着了。”

郭栩有点后悔,道:“多等几天,说不定对方也舍不得。”

他笑眯眯:“杨三公子,这事还请你保密,过后我自然会找宗将军交代清楚。”

“行吧,”杨殊没在意的样子,“不过我偷偷换肉吃的事,你可得帮我瞒着。”

“行行行。”郭栩只觉得这些天笼罩在头顶的阴云都散开了,心情好极了,说什么都应。

“先走了,你们抓紧时间休息,万一明天又攻城呢?”郭相爷摆出慈祥的长辈面孔,关切地说了几句,便离开了。

待他走远,屋里两个人对视一眼,齐齐笑了起来。

等了这么多天,可算找着方法暗示郭相爷了。

为了他的青云路,郭相爷一定会努力吧?

明微伸个懒腰:“顺便,给苏图分分心吧。要是他一直盯着,恐难成事。”

杨殊不乐意:“他觊觎你,你还去见他!”

“我又不觊觎他,你怕什么?”

“反正不开心…”

434章夜袭

郭栩开始了他艰辛的蹲守过程。

来换酱菜的胡人好多天没动静,他每天连城墙都不下,就蹲在那个位置。

胡人来攻城了,他不但不躲,还两眼放光,恨不得钻出头去喊一声:你们谁要换酱菜?累得保护他的小校一刻也不敢放松。

幸好冻了冰的城墙不好爬,齐军将士守得稳稳的,不然胡人爬上来,郭相爷的脑袋第一个保不住。

如此遵守了半个月有余,大概胡人也忍不住了,看看这边没什么动静,某天半夜,郭相爷又听到了仿佛般的粗哑嗓音…

山坡上,苏图远眺城关的方向。

两个月快到了,砾石坡的守军仍然有条不紊。

不愧是齐国最精锐的部队,宗叙的亲兵。

这让他的心思越发迫切起来。

有宗叙这样的人在,只要齐国朝政不乱,图谋南下,恐怕连白门峡都打不进去。而宗家世世代代镇守西北,听说宗叙的长子也颇厉害,等宗叙打不动了,他也该成长起来了。

这么一算,至少三十年,想都不用想。

但是,如果能在这一战里把宗叙弄死,形势就完全不一样了。

到时候他在此建起统一的政权,骤失统帅的西北军自顾不暇,哪里腾得出手来对付他?

若是能够在宗锐还没成长之前,想办法将他弄死,那么用不了三十年,只要十年,便能南下!

这些念头,在苏图心里翻来滚去,最后变成了灼热的渴望。

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了,如果不能在这段时间里弄死宗叙,就没希望了。

营地里传来喧闹声,苏图看了一眼。

不需要他问出口,亲卫巴东便派人去打听了。

过了会儿,有人来回复:“是格桑部和雄鹰部在闹,说食物不够吃了。”

苏图面上闪过一丝厌恶。

什么食物不够吃?早在动身前,他就下过令,每个部族带足三个月的军粮。何况格桑部和雄鹰部并不弱,还早早投靠了他,在这场内战中损失不算大,还没到精锐都吃不饱的地步。

他们这样闹,是在向他要好处。觉得自己是八部合一的大功臣,不甘心雪狼部凌驾自己之上,总想从他这里割点肉过去。

“去告诉他们,好好打完这一仗,乞胡部的牛羊再分他们一些。要是还闹,就给我滚!”

“是。”

不多时,营地安静下来。

巴东说道:“大汗,他们的胃口越来越大了,再这样下去,大头都让他们分走了。”

苏图淡淡道:“再忍个把月,先把大事做了。到时候他们要是还不收敛…”

他眼里露出杀气。

巴东明白了,高兴地说:“早该这样了。他们仗着自己功劳大,什么都要最多。凭什么啊!我们雪狼部的勇士,才是最大的功臣。”

苏图心不在焉地听着,琢磨用什么法子攻城。

攻城损耗本来就大,齐军还筑起了冰墙。胡人并没有太多的器械,单凭投石车,根本砸不开城门。

如果没有时限,只要一直拖着就行,没了粮食早晚守不住。偏偏他没有那么多时间…

一筹莫展的苏图,想着想着,看到城墙上好像起了骚乱。

他定睛看了一会儿,吩咐:“去看看,发生了什么事。”

不会是齐军内乱吧?那样的话可就是天赐良机了。但理智告诉他,这个可能性不高,宗叙的亲自领的兵,怎么可能会内乱?

这次巴东花了些时间才弄明白。

他回禀道:“听说是宗叙为了养伤,将权柄分给两个人。他那个姓杨的学生负责督战,另一位好像是齐国京城来的大官,负责后勤,两个人就给吵起来了。”

“吵起来?”

“对!听动静,好像是那个大官吵不过,也是,他一个文官,又是外来的,怎么可能争得过。”

苏图若有所思。

很快,苏图发现齐军改变了策略。

他们不再闭门不出,而是找机会突然杀出来。

轻骑突袭,本来就防不胜防,而且对方贼得很,不但时间选在半夜,而且杀一圈就回去,弄得胡兵恼火不已。

太突然了,每回还没准备好,人家就回去了。

巴东气极:“有本事就面对面打,这样突袭不是勇士!”他又疑心,“大汗,不会齐军想突围吧?先让我们习惯了,哪一天突然杀出去。”

苏图沉默良久,说道:“多盯一盯。”

“是。”

齐军仍然时不时半夜出来骚扰,他们慢慢习惯了这个节奏。半夜城门传来响动,负责巡逻的马上叫醒他们,这让胡兵们怨声载道。

总是大半夜来这么一遭,让不让人睡了?

他们应对得及时,齐军渐渐占不到便宜了。经常跑一圈,发现没漏洞可钻,就飞快地回城。

胡兵们一看,没什么事嘛,于是慢慢没那么警惕了。有时候,锣鼓都敲响了,也没人起床。

巴东气愤不已,跟苏图说:“这些人,真是不合格的战士。万一哪天他们来真的,睡着觉脑袋就掉了。”

苏图很淡定,一边用炭条在纸上画着什么,一边问他:“齐军那个大官,果然和格桑部联系上了?”

“是。格桑部那个老混蛋,总埋怨吃不好,他的部下就偷偷摸摸跟齐军换吃的。”巴东问,“大汗,要不要我们去警告他一声?”

苏图摇头道:“不用去,先盯着,我们现在有更重要的事。”

巴东不解:“还有什么事?”

苏图点了点画满了线条的纸:“你看。”

巴东凑过去,他认得出,上面画的是两军对阵,但这些线是什么意思?

“这是他们每次突袭的路线。”苏图一条条地点过来,上面标注着代表日期的数字,“每一天,他们都比前一天更靠近中军。”

巴东张大嘴巴,愣了一会儿才道:“难道他们想突袭中军?”

苏图摇头,端起奶茶喝了一口,说:“确切地说,他们的目标,应该是我!”

巴东先惊后怒:“他们想杀大汗?好大的胆子!下回我们埋伏起来,只要他们一出来,就砍了他们!”

苏图却笑了笑,盯着纸上的墨线,目光阴冷:“不,让他们来。想杀我,一定会出动最精锐的人手,这也是弄死他们最好的机会…”

435章邀功

杨公子和郭大人又吵起来了。

这回的起因是,杨公子抱怨天太冷,要皮子做新衣。

郭大人说他一点也不懂体恤部下,没看别人连旧衣都保暖吗?

杨公子就生气了,反讽郭大人收买人心,他自己的部下,还需要别人来打抱不平?

然后,两个人就被大将军请去了。

将士们很淡定,瞟了两眼就各自做自己的事去了。

这两个人都这么大了,成天为吃的穿的吵架,真是幼稚。听说他们吵架的起因,是不久前杨公子偷摸在角楼里吃锅子,让郭大人看见了。

还好有大将军在,吵就吵吧,不耽误军务就行。

那边杨殊和郭栩进了宗叙养伤的屋子。

郭栩先道:“我已经联系上格桑部的大汗,不过雪狼部最近好像盯他们盯得很紧。杨公子,你看…”

杨殊懒洋洋道:“我已经遵照郭大人的指示,天天晚上出去骚扰胡兵大营,这样还不够吗?”

有求于人,郭栩的态度特别好:“辛苦杨公子了,只是这事没那么容易。这些日子,本官冷眼旁观,发现胡主苏图十分了得,格桑部的动静,只怕瞒不过他。换句话说,我们只能在他眼皮子底下接触别的部族。此事千难万险,我们能利用的,只有苏图的一时疏忽。这是我们反守为攻仅有的契机,再怎么花心思都不为过。”

郭栩这辈子都没对武人这么客气过,甚至可以说是低声下气了。

然而杨殊只扯着嘴角笑了笑:“郭大人只需要出一个主意,我的部下可都是拿命在拼啊!这些日子,已经战死了好几个,本公子着实心疼。”

郭栩嘴角抽了抽,心里已经骂上了。

平时拿乔就算了,这是多大的事?如果他们真的做成了,西北起码二十年都不会有边患的问题!死几个人算什么?打仗哪有不死人的?何况这次的形势,不死光就不错了!

但是郭大人不敢拿出来骂。这个杨三,脾气乖张,得顺毛捋。

为了自己的升官大业,忍了!

郭栩露出诚恳的笑:“杨公子放心,这事要是成了,我定然上奏圣上,为你们请功。你想想,嘴皮子功夫本官能行,这杀敌的事,不还得你们来吗?这才是大大的功绩。如果真的做成了,公子说不定就能一举封侯,到那时候,你想回京,不就一句话的事吗?”

杨殊想了想:“有道理…”

郭栩再接再厉:“所以,公子就先忍忍,咱们要是一次做成了,就不用在这里苦熬了。唉,别说这日子你过不惯,我也过不惯啊!”

“行吧…”杨殊很勉强地说,想想又加上条件,“咱们可说好了,你要为我表功的。还有我那些部下,你吃着肉了,总得让他们喝汤吧?”

“杨公子这是说哪里话?要吃肉大家一起吃,怎么能让将士们喝汤呢?你放心!”

杨殊这才满意了:“这还像句人话。行,就冲郭大人这句话,本公子也只能拼命了。你说,要干什么?”

郭栩松了口气,提出自己的要求:“我与他们约了时间,准备冒险去敌营一趟。倘若有苏图盯着,这事万万不行。所以,还请杨公子搞一波大事,吸引走苏图的注意力,让他没有功夫盯着格桑部瞧。”

杨殊皱眉:“我们出城偷袭的人马,宜少不宜多。你想搞大事,这有点难。苏图手下那么多人,哪那么容易牵制住他?”

“所以才需要杨公子费心。”郭栩满脸堆笑,又问床上躺尸的宗叙,“宗将军,您说是吧?”

宗叙有气无力的样子,听到他的声音,勉强打起精神:“这确实是个很好的机会,冒再大的险,也是值得的。”

郭栩喜滋滋,到底是大将军,知道顾大局。

“杨公子,宗将军也这么说,您看…”

“行了行了!”杨殊嘀咕一句,“不是你拼命,说得轻松。”

“本官也要拼命啊!”郭栩一脸悲凄,“深入敌营,人家想砍脑袋,不过一个念头的事。杨公子,我冒的险可不比你小啊!”

杨殊想了想:“倒也是。”

他装模作样,冥思苦想了一会儿,道:“想牵制住苏图,那只有一个办法了。”

“什么办法?”

“去杀他!”

郭栩眼睛一亮:“好办法!”

“郭大人!”杨殊继续表达自己的不满,“你以为杀他很容易吗?苏图身边有雪狼卫,个顶个地勇猛。真要这么做,连老师身边的亲卫我都得借走。他们可都是大齐最精锐的战士,个个都是从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哪怕死一个,都是大齐的损失!”

郭栩连声道:“放心,本官一定为他们表功。活着升官,死了追封,能给的功劳都给!”

“这话是你说的。”

“我说的。”

杨殊叹了口气:“行吧。为了郭大人的事业,少不了拼一回了。”

“多谢多谢。”

商量完这事,从宗叙的屋子出来,郭栩突然愣了下。

什么叫为了他的事业,他只身入敌营,挑动胡部反目,固然是天大的功劳,他们领兵袭杀,难道就不是了吗?

算了算了,大概他们被文臣坑怕了,一定要个保证吧?

嗯,他老郭虽然是个官迷,可节操还是有的。该给他们的功劳,给他们就是了。

待郭栩离开,屋里忽然爆出一阵大笑。

宗叙爬起来,接过亲卫递来的帕子,擦掉脸上的白粉,笑着点了点他:“明明早就做了准备,还要让郭大人背这个锅。这份人情,他算是白欠了。”

杨殊收了笑,一本正经地道:“本来就是嘛,这些文臣,总梦想只身入敌营,一语退万兵,成就千古英名。其实哪有那么简单的事,没有武力在他们背后,谁会听他们的话?老郭又是个好名的,这事真成了,谁晓得他会不会为了青史留名抢掉将士们的功劳。文人一张嘴,那可厉害了,文章一写,传遍天下,都成就他一人的大义凛然,真正流血流汗的都成了陪衬。既然老师将部下交给我,我当然不能让他们落到这样的下场。”

宗叙欣慰:“你虽然总出些怪招,总算心术正,长公主和老侯爷没有白教你,老夫收你当学生也没有白收。”

杨殊正容道:“苏图很难对付,我料想,他可能已经发现了我们的意图。以他的野心,定然将计就计,反过来引我们入瓮。这一趟必是凶险至极,倘若我回不来,还请老师照应我那些家将。”

宗叙郑重应下:“你放心,只要老夫活着,一定护他们到底。”

436章真的

月黑风高夜,杀人放火天。

杨殊换好盔甲,对屋里两个人道:“成败在此一举,今晚我们要格外小心。完成任务固然重要,自己的性命同样重要。”

明微回道:“你在明处吸引注意力,会比我们凶险得多,自己更要小心。”

杨殊挑眉道:“放心,我才不会给你机会找别人呢!一定活着回来。”

明微失笑:“你这理由敢不敢让别人听一听?”

“有什么不敢?”杨殊理直气壮,“我就不信他们乐意头上绿油油!”

“…”宁休到底没忍住,翻了个白眼。

真是没脸没皮,这么大的事,就只惦记着绿不绿的。

“那我走啦,”杨殊依依不舍,到底还记得屋里还有个,随口问了句,“师兄,你还有什么话要交待吗?”

宁休冷冷道:“你们俩都说完了,我还有什么好说的?”

杨殊一点也听出他不高兴,或者听出了当听不出,笑眯眯地说:“那我下去集结了,等你们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