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今毫不在意:“怕什么?大不了,咱们就用最简单粗暴的法子。卫恒已调来京城,真到了万不得已的地步,直接反了他,不就行了?”

“…”

蒋文峰突然很后悔,那位卫恒卫将军,还是上次二皇子作乱的时候,他从兴州请来的。因立下这件功劳,调回来负责京城防务。

这下好了,自己这位老师早就惦记上了。

761章推断

为了早日回京,众人弃了车,快马回京。

以安王的骑术,这样日夜兼程,着实勉强,然而没有时间慢吞吞地坐车了。他只能咬着牙,顶着磨烂屁股的风险,往京城赶。

赶了好几天的路,安王渐渐习惯了。入了夜,一行人停下休息,他胡乱用过饭,便躺进帐篷,睡得人事不省。

明微身体已经养得差不多了,虽然跟着赶路,却比安王轻松。

“晚上这么凉,怎么还坐在外面?”杨殊走过来,解下外袍,披到她身上。

明微没有拒绝,看着火光道:“睡不着,索性出来烤烤火。”

她仰起头,看着头顶的树枝,风一吹,就有叶子落下来。

“时间过得真快,又到秋天了,一眨眼,这一年就过去了。”

杨殊捂着她的手取暖,哀怨地道:“是啊!一眨眼,我都一把年纪了,也没娶上老婆。”

明微失笑。她好好的在这感慨,他一开口就把气氛给破坏了。

杨殊唉声叹气:“好不容易,这回你没理由拒绝了,又出了这样的事。看样子,年内又不好成婚了。”

明微柔声道:“急什么?又跑不了。”

这句相当于许诺的话,让杨殊心情大好:“这回你总不会跑了吧?隐患都解决了,你也能留下来了。”

“嗯。”明微伸手接住一片落下来的叶子,“真是世事无常,来的时候,我从没想过,会留在这里。只是觉得,可能会需要很长的时间,说不定十年二十年…”

事实上,她不知道自己能留多久,一切端看天意。

“就是有点可惜,不能回去见师父和小师弟了。”

杨殊笑着说:“怎么就不能见了?等上几十年,不就见到了吗?对了,说不定你还能见见自己呢!啊,好想看看小时候的你是什么样子,一定很可爱吧?”

明微一开始是笑的,后来想到了什么。

“怎么了?”杨殊留意到了。

“按理,我留下来的话,活得够长就能见到自己,那么师父他…”

他回来的话,附在别人身上,不是也能见到自己吗?

那根用来镇魂的香木,在第二个故事里,是凭空出现的,明宵以为是师父提早拿回来的。既然她推断,那个师父没有未来的记忆,那香木会不会是师父附身的那个人给的呢?

明微想着想着,拿了根树枝,在地上比划着。

第一个时间节点,便是宁休遇到那位高人的时候。他制的箫和师父的手艺一模一样,明微有理由怀疑,他就是穿越后的师父。

第二个时间节点,是柳阳郡王案,永嘉八年。明三插手其中,以至于明家牵扯进皇权之争。

第三个时间节点,便是她到来的永嘉十八年,蒋文峰到东宁查案,以后的历史就被她改变了。

“你在算什么?”杨殊问。

明微把事情简单地说了一下:“我怀疑,当初送宁先生箫的人,就是我师父的附体之躯,在推算,师父到底是什么时候出事的。”

杨殊想了想,接过她手里的树枝,往前挪了挪:“你这里应该再加一个时间。”

“什么?”

“元康二十七年,夺嫡之乱。如果这时候他在的话,你说他会不会阻止这件惨案?”

当然是——会!

这一切的根源,始于思怀太子案。

只要阻止夺嫡之乱,北齐就会走向另一个结果。

思怀太子不死,当今便不会有机会,那么,后面发生的一切事情,就全都抹平了。

“起始时间,是元康二十七年。可以确定,这个时候,你师父还没有回来,所以没能阻止夺嫡之乱发生。”

明微点点头。

杨殊将树枝挪到第一个时间节点:“我师兄遇到你师父的附体之身,大概是十五岁,也就是永嘉五年。他没有交待任何事情,所以,这个时候他应该回来不久,可能只是怀着孺慕之思,见一见已经故去多年的师尊。否则,他知道我师兄壮年而亡,不可能没有任何交待。”

明微想了想,这个推断很合理。

也许那时候,穿越来的师父还想着,等时间到了再去救宁休,然而没来得及。

再说到第二个时间节点:“永嘉八年,柳阳郡王谋反案发。他知道明家是怎么倒的,如果他活着,肯定会去阻止。”

然后第三个时间:“永嘉十八年,按你前世的经历,这一次没有查到明家头上。但,这是明家翻身的最好时机,错过的话,就只能等案发的时候清算了。你师父要救明家,这个时候无论如何要现身了。他没有现身,进一步证明,他已经不在了。”

好了,事情已经清晰了。

明微的目光在几个时间节点间滑动,最后定在一处:“我师父是在元康二十七年到永嘉五年这段时间回来的。他出事,则是在永嘉五年到八年这一段时间。”

杨殊点点头:“你师父的转世之躯,应该只存在了很短的时间。”

“那么,怎么解释前世太子和信王的错位呢?”

杨殊不以为然:“我觉得,你可能想复杂了。太子那么个蠢货,被信王搞死不是很正常吗?也许只是重来一次,他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除此之外,第一个故事和第二个故事走向没有太大的不同,所以我觉得,你师父所知之事,应该没有泄露出去。”

“至于这一世嘛,多了个明宵,所以有了种种变数。也许就是明宵泄露了你师父的存在,使得他被人利用,才出现一个和你师父很像的影子。”

明微想起天成帝被附身的情形。青龙印章上面附着一丝游魂,所谓召唤认主,就是将那丝游魂唤了出来。

这说明,星宫存在这样的技艺:唤魂!

“有人把师父的记忆抽走了!”明微脸色变得惨白,猛地抓住他的手,“所以才会留有他的痕迹,却根本不像师父本尊!”

“别急。”杨殊柔声说,“这只是猜测,未必是真的。何况,你师父的真身不是还在吗?他会回来的。”

想到现在还活得好好的小明峥,明微勉强冷静下来。

“师父借由天行大阵,回到过去,进入第二个故事。然而他在永嘉五年到永嘉八年这段时间出了意外,只来得及留下香木。而这个举动,使我活了下来。”

“然后我回来了,明宵随之投生。在这一世里,师父不但被人暗算,甚至遭人利用。”

明微好不容易稳住了自己的心神。

“这一世的改变,是我带来的。因为我,师父才受到这些伤害…”

762章闹大

张倓没想把事情闹大。

对他而言,是不是大皇子搞的鬼,已经没有意义了,不如悄悄地查。

哪想到,事情还是闹大了。

他一到衙门,就听到两个小吏说话。

“真没想到,大皇子居然有这样的胆子。”

“是啊!这两年都没听说他闹什么夭蛾子,还以为收敛了呢!”

“可不是吗?我只听说,他几乎住在玄都观,天天给圣上祈福,结果一来就闹个大的。”

“人心不足啊!当过太子,怎么会满足现在这个处境呢?”

张倓叫住那两人:“你们在说什么?”

两个小吏吓得不轻,连忙请罪:“卑下再不敢胡乱议论了,请相爷开恩!”

“本相在问你们说什么!”张倓冷声。

咦?两个小吏狐疑地对视一眼,其中一个胆大些,回道:“相爷还不知道吗?黄院判已经找到了,他说是大皇子设的局,才叫他误开了方子。”

“你们怎么知道的?”张倓拧着眉头。他明明吩咐过,不要让闲杂人等接近黄院判。

“是…郭相爷那边传过来的。”

郭栩?!

张倓面色一沉,下令:“叫他来见本相!”

“是…”

张倓怒气盈胸。

这个郭栩,到底想干什么?居然把这件事宣扬出来,是要跟他作对吗?平日里倒不见他出格,对自己也是十分恭敬,莫非他…

张倓疑心起来。

这个关键时候,由不得他不疑心。

皇帝眼看着不行了,马上面临继承人的问题,牛鬼蛇神难免蠢蠢欲动。

郭栩很快来了。

他行过礼,问道:“张相有召,可是有事吩咐?”

张倓盯了他好一会儿,才问:“黄院判的事,是你说出来的?”

郭栩答得坦荡:“不错。”

承认就好。

张倓冷声问:“你想做什么?”

郭栩讶然:“张相此话何意?下官并不想做什么。”

“那你把这事公布出来?”

郭栩奇道:“有什么不对吗?难道张相并不想公布此事?”

他质问得太理所当然,以至于张倓愣了一下,仿佛自己的愤怒毫无来由。

不等他回答,又听郭栩道:“张相,这可是谋逆大罪!黄院判忽然开出那样一张方子,导致圣上一病不起。现在圣上是个什么状况,你我心里清楚。弑君之罪,岂容轻忽?难道你要轻轻放过?若是此事不查清,安王归来,如何交待?”

听到这里,张倓懂了。

“你这是急着向安王投诚?”

郭栩面露怒色:“便是张相身为前辈,也不能这样污我名声!圣上病因有疑,查清真相,难道不是臣子应有之义?”

看他正义凛然的样子,张倓差一点就信了。

这个官迷!眼看着要换新君,急着在安王面前表功呢!把皇帝发病的原因推到大皇子身上,安王继位就更稳了。

张倓跟他没话好说,本想把他打发了事,谁想郭栩不依不饶的。

“张相怎么不说话?若是下官做错了,您身为首相,不该指正吗?还是说,您真的心里有鬼?”

张倓被他撩起了火气,斥道:“郭栩,你少在这胡搅蛮缠!本相不公布,是因为目前的局势,没必要多添枝节。安王继位,不是理所当然的事吗?眼看圣上不好,这样的紧要关头,第一要紧的事便是稳定局势。现在公布此事,不但毫无作用,还引得人心浮动。”

若是以前,郭栩绝对不会和首相这样互别苗头,可是今天他打定主意了。

“您这话,请恕下官不能苟同!您可知道,大皇子自从知道圣上病重,便从玄都观回来,闹着求见圣上?毕竟是父子,您就这么肯定,陛下不会心软?若是陛下一时心软,召他进宫…”

“召他进宫也不能改变任何事!这两年,陛下一直在为安王打算,怎么会临时改变主意?”

郭栩冷笑:“一定要陛下改变主意吗?陛下现在说话困难,若是被他钻了空子呢?”

他说得意味深长,张倓听出来了,这是在暗指矫诏登位。

“陛下身边那么多人,怎么可能被他钻空子?”

“这可说不好。”郭栩不以为然,“毕竟他当了将近二十年的太子,谁知道宫里有没有他的暗棋?”

张倓无话可说。这么辩下去,他根本不可能说得赢。郭栩说可能会有,他怎么敢打包票?

郭栩趁机道:“何况,这事还没经过政事堂,就算您是首相,这么大的事,也不好独自决断吧?不如都叫过来,看看大家怎么说?”

张倓想弄死这官迷!为了攀上安王,真是脸皮都不要了!

偏在这时,外头来报:“相爷!大皇子听说这事,要自尽以全清名!”

“…”

张倓在心里骂了一声。

全是不省心的货!

大皇子设局黄院判,谋害君父的事,只几日便闹得沸沸扬扬。

张倓本想悄悄地查,却被郭栩捅了出去。

大皇子喊冤,黄院判也喊冤,上上下下,乌烟瘴气。

有人站大皇子,觉得他根本没必要做这样的事。

也有人站黄院判,他更没有必要拿自己的性命陷害大皇子。

一团乱中,所有人都盼着安王回来。

只要安王回来,储君的名分定下,这些乌糟事,就可以一把烧了。

事后,张倓越想越不对劲。

要说大皇子想借机上位,他还真不相信。

身为皇帝的心腹,他深知大皇子有多草包。

就凭他,都已经被废了,哪来的本事矫诏?

要是有,当初也不会被废了。

这事,看起来倒像是有人陷害大皇子。

可陷害大皇子有什么好处?把局面弄得这么乱,倒让安王成为众望所归。

——等下,安王!

张倓忽然想到,睡到一半爬起来,赶紧叫人来:“快!去接安王!”

把谋逆的罪名安在大皇子身上,彻底毁掉复立的路。现在只要安王回京,他继位的事就铁板钉钉了。

如果对方真的要捣乱,这时候定然会对安王下手。

然而,他还是迟了。

数天后,消息传到京城。

安王赶路太急,从马上摔下来,右腿折了!

763章刺客

刚接到消息的时候,安王心急如焚,赶着回京。

可越临近京城,他就越心慌。

“殿下,前面就是兴州了,过了兴州,很快就能到京城。”

听得侍卫禀报,安王心不在焉:“哦。”

侍卫没得到回应,只得再问:“离天黑还有点时间,我们是否再赶一段路?”

安王摆手:“本王跑不动了,先歇歇吧。”

侍卫看他没精打采的样子,不敢太过逼迫,只得答应:“是。那今晚就歇下了。”

“嗯。”

杨殊看他不大对劲,走过来问:“你这是怎么了?快到京城了,不高兴吗?”

安王满腹心事,正想找人诉说,正好他凑上来,便左右看看,拉他到僻静地方谈心。

“我现在回京,会马上立储,对吧?”

杨殊点点头:“应该是的。”

皇帝快不行了,最要紧的当然是立继承人了。

“我很害怕。”安王惶惶,“这事要是成了怎么办?”

“…”杨殊简直被他逗笑了,“别人怕登不上皇位,你怕自己成事?”

“哎呀你别笑!”安王扯着他,“先前我跟你说了实话,这个皇帝,我是真不想当。”

杨殊道:“那有什么办法呢?除了你没人了啊!下面倒有两位小皇叔,可他们才过十岁,无论怎么选,朝臣都会选你的。”

安王纠结了一会儿,问他:“那你呢?你打算怎么办?”

杨殊知道他问什么,但现在这个时候,他也答不上来。

“我不知道,只能是先回京再说。”

安王急慌慌的:“你怎么到现在还不知道?太子名分一定,你就成造反了啊!”

“是啊。”杨殊笑笑,“其实来之前,有人跟我说,把你弄死拉倒。这样的话,我就没有障碍了。但是…”

安王感动:“好侄儿!我就知道你是有良心的!”

“…”杨殊无语,“喂!没杀你就有良心了,你这人怎么这么容易满足啊?”

安王理所当然:“我本来就这么容易满足啊!”

杨殊懒得和他扯,只能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吧!叫我杀你,又下不了手,还能怎么着?回京再说了!”

安王思来想去,然而以他贫乏的知识,实在是想不出办法,只能作罢。

“好吧好吧,我又不想死,只能看着办了。唔,大不了我禅让,这个总是可以的吧?”

杨殊心道,哪有那么容易?登上那个皇位,便是他自己不想坐,别人也要他坐下去。

杨殊回来,明微问他:“安王和你说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