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微坐下来,靠着石棺。

“我回来了…”

可你在哪里?

她摸着冰冷的棺木,眼泪一滴滴地落下来。

不知道过了多久,墓道里响起了脚步声。

有人停在外面,惊呼:“有人进了主墓室!”

明微撩起眼皮,看向墓室门口,果然看到了明宵那张脸。

差点忘了,这家伙也活了。

“哎,你怎么来了?”

她没理会明宵,只盯着门口,意料之中,看到熟悉又陌生的身影踏进来。

还是那身灰衣,头发胡须半白,可脸上的疤没有了。虽然年纪已经大了,但还挺拔如修竹,能看出年轻时的俊逸。

看到明微,他皱起眉头,说道:“怎么一个人跑来了?还擅自进了帝陵。那酒铺老板说的,就是你吧?”

明微望着他,自然而然用亲近的语气回答:“师兄能来,我不能来?你怎么能区别对待,爹!”

当她喊出爹的时候,心中震动了一下,生出微妙的感觉,却又觉得本该如此。

天算子明峥一点也不知道她心潮起伏,说道:“来就来了,偷偷进帝陵干什么?快出去吧,不要扰了先帝的英灵。”

明微心道,她就是来打扰先帝英灵的…

“真是任性妄为,听说有匪徒,你师兄赶去救你了。你倒好,自个儿跑这儿来。”

明微在心里嘀咕,凭她本事,还需要去救…

等等!

明宵就在这里,谁赶去救她了?

师兄…

这两个字掀起她还没来得及理清的记忆。

不对,就算师父救了明宵,也应该是他喊师姐,而不是她喊师兄。

可她的记忆里,自小就有这么一个师兄存在。

不是明宵。

他比她大了四五岁。

他叫什么来着?

似乎…姓杨?

“爹!”明微一把抓住明峥,“师兄是不是姓杨?”

明宵在旁边嘲笑:“明师姐,刚才进墓室的时候,你脑门给夹了一下?”

明峥倒是没笑她,只是疑惑看着她:“怎么了?”

“他…出身博陵侯府?”

“对。”

明微艰难地问出最后一句话:“他是不是…单名殊?”

这下明峥也忍不住了,伸手摸了摸她的额头:“你发烧了吗?连你师兄的名字都不记得了?”

他的手只在明微额头停留了一瞬,她已经像离弦的箭一样,冲出了墓室。

明峥莫名其妙:“这孩子,吃错药了?”

明宵道:“或许是看到我在这里不高兴吧!明师伯,我们探完了吧?什么时候回玄都观?我师祖想请你一起观星。”

明峥捋了捋胡须,笑道:“国师大人有请,岂能不去?收拾收拾,叫人把破的地方修一修,就可以走了。”

825章归来(结局)

黑暗的墓室里,明微拼命地奔跑。

关于师兄的记忆,一点点地翻出来。

他出身博陵侯府,却从小跟了师父。

他性格冷淡,不怎么爱搭理人,和记忆里的那个人完全不一样。

可…她就是知道,他就是…

前方传来脚步声,有人举着火把,慢慢往这边来了。

她转过弯,看到了火光,也看到了举着火把的人。

他和他长得一点也不像。

神情也没有半点相似。

看到她跑过来,他眉毛微拧,带着不悦斥道:“你做事能不能有点分寸?看到盗墓贼,不晓得通知守陵军吗?自己一个人瞎跑,万一…”

话没说完,明微已经扑了上去,紧紧地抱住了他。

后面的话,被他吞了回去。

“我回来了。”她紧紧贴着他火热的胸膛,听着有力的心跳,一遍遍地重复:“我回来了,我回来了…”

火把落地。

他的表情僵住。

直到她抬起头,捧住他的脸,露出笑来:“我回来了,让你久等了。”

他终于对上她的眼睛,张了张嘴,轻声唤出那个名字:“微微?”

“是我,就是我,都是我。”

杨殊终于有了表情,用力地狠狠地抱住了她,喃喃道:“你怎么才回来?你怎么才回来…”

五十多年,他等得都快绝望了。

“对不起…”

对她来说,只是一闭眼一睁眼的功夫,于他却是五十多年的漫长时光。

另一边,明宵关上了主墓室,陪着明峥往外走。

看到前面的火光,明宵笑着说:“明师伯,看来杨师兄已经找到明师姐了。我们可以回…”

去字还没说出口,转过弯就看到抱在一起的两个人。

明宵愣了一下,“啊”地叫出声,差点把手里的火把给甩出去。

“他们…他们…”他指着这两个人,都结巴了,好不容易把后面的话给补完了,“他们这是干什么?”

明峥也吃了一惊。

大徒弟和女儿的相处方式,他是知道的。一个总是冷冷淡淡的,不爱搭理人,一个嫌弃师兄性格古怪,不像活人。

早年他也曾起过心思,是不是给他们牵个红线成个家,奈何两个人都没那意思。

明峥也就随他们便了。

就这么着,两人都单到了现在。

现在可好,大徒弟都年过而立了,女儿也成了老姑娘,突然就看对眼了?

什么鬼!

不是撞邪了吧?

那边明微惊醒,松了手,有点尴尬:“爹…”

杨殊倒是一派镇定,捡起火把,向他点点头:“师父。”

手却握着她的,没有松开。

明峥没想明白,索性先放到一边,咳了一声,说:“都弄好了吧?我们先出去。”

师徒三个,连同明宵,回到酒铺。

在这里住上一晚,明天启程回京。

有明峥看着,他们俩自然不能住到一块,便坐在屋顶说话。

“你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

杨殊从怀里取出一块美玉,放到她手里。

“这是…玄冥玉?”

“嗯,就是你从永清公主手里抢来的玄冥玉。”

这块玉,是前燕皇室的珍藏,据说克制一切玄术。当初去北胡,明微从永清公主手里抢了来。后来,就被她留在了皇宫。

“玄冥玉到底怎么用,你也没有摸透,对吧?”

明微点点头。

事实上,玄冥玉的使用方法,早就失传了,连永清公主也不是十分清楚。当初她夺玉时,永清公主就在摸索用法。

“你走后,我把这块玉交给了师兄。后来,我重病临终,师兄带着玉回来了,说这其实是一件轮回法器。”

“轮回?怎么轮回?”

杨殊说了八个字:“收容魂魄,留存记忆。”

“师兄将我的魂魄,收在玄冥玉里。然后算好时辰,找到一个适合我转世的胎儿。他特意挑了博陵侯府,叫我全了与姑祖母的一段因果。等我满三岁,元气足了,他便将我接走,把记忆还给了我。之后,就将我送到了师父身边。”

“…所以,你是看着我出生的?”

杨殊点头。

明微掩住脸,忽然觉得好羞耻怎么办?

吃奶,尿床…都叫他看过了…

“师兄说,他不确定你会不会带着记忆回来,但总算是个希望。”他笑了下,“不过,没有记忆的你,可讨厌我了。”

“我错了。”明微低头认罚,“其实,没穿回去之前,我以为我这看谁都不顺眼的臭脾气,会独身一辈子的…”

“没关系,要是你独身一辈子,我就陪你一辈子。你是老姑娘,我是老光棍,最后一起变成老怪物。”

明微心想,幸好她带着记忆回来了。不然,他要抱着一个人的回忆,过一辈子了。

“对了,师祖在玄都观静修?回头去谢谢他。”

“嗯。”

小武听到敲门声,急忙去开。

“师父!师兄!你们可算回来了。跟你们说,师姐她…”

明微跟着杨殊进屋,翻着白眼问他:“我怎么了?”

小武轻轻打了下嘴,把告状的话咽回去,露出笑容:“没有,欢迎师姐回家。今晚要吃什么?”

明微丢开包袱,往椅子上一摊,开始点菜:“煎豆腐、八宝鸭、鲜笋鸡丝汤、再来一道无骨鱼吧?”

小武脸上的笑已经完全收起来了,冷冷道:“除了煎豆腐都不会做!你怎么不到折桂楼去点呢?”

那边杨殊放好行李,下楼来说:“师父,我们晚饭去折桂楼吃吧?”

明峥喝了口茶,点头:“行。”

“走吧。”杨殊往后一瞟。

明微已经蹦起来了:“走走走!”

小武看他们并肩出了门,下巴差点掉了,转头问明峥:“师父,他们俩怎么怪怪的?是不是独身太久变态了?我就说他们俩有毛病,一大把年纪了,一个不娶,一个不嫁,搞得我这个当师弟的,想娶媳妇都不好意思…”

“哦?你想娶媳妇了?”明峥撩了撩眼皮,看着小徒弟。

小武抓了抓头,有点不好意思:“有…一点点…”

明峥点点头:“没事,回头给他们办完婚事,你想娶哪家姑娘就说吧。”

然后他慢悠悠踱步出了院子。

留下小武张着嘴,好一会儿才醒过神来,急忙追上去:“师父?您这话什么意思?给谁办婚事啊?师兄什么时候有对象了?师姐又看上谁了?哎,告诉我啊!”

我跨过山和海,趟过时间的河流,终于回到你的身边。

——全文完——

后记

这个故事,想写很久了。

仙灵完结后,就想写它。但是因为一些原因,中间插了个队,写了天命。原因不赘述,天命的后记里已经写得很清楚了。

现在,我终于把它写完了,可以说一说它了。

这个故事,我写了大概三版的设定,改了七八次的主线。

写天命的时候,就把结局给补出来了,然后告诉朋友,我一定要把这个故事写出来。因为我把自己虐到了,怎么也得写出来虐别人。

当然,我其实是个很心软的人。所谓虐,只是中间的转折,最后还是要柳暗花明的。

在最初版的结局里,明微会死得更早。她回到自己的世界,从史书里一点点寻找他的痕迹,最后找到杨殊留给她的话。

这是我给你的盛世天下。

最后实在不忍心,杨殊要等待那么漫长的岁月,所以又给了他们十年。

原本,明微回来,还要偷进宫见儿子的。她站在丹墀上,对已经白发苍苍的儿子说,我能抱抱你吗?

但是这一段实在写不下去,感觉整个人都沉浸在这种情绪里,拔不出来。

身为母亲,没有什么比失去孩子更伤心。

所以也简化了,只让她看着已经老去的儿子,从自己眼前经过。

总之,故事就是这样了。

后期卡文,再加上篇幅不够,打赏加更没办法完成了,在这里统一感谢一下。

很庆幸,有你们的存在,让我能够继续写下去。

新书,大概会在四月底发。

或许要尝试一下新的写法,希望还能够让你们喜欢。

下本书再见。

番外福满天下

春风初至,大地一片新绿。

一名小道姑步履匆忙,进入供祠,躬身禀道:“师父,陛下来看您了。”

三清像前,坤道打扮的多福睁开眼。

她年已半百,然而功力深厚,并不见衰老。

脸上的胎记,经过长期服药,淡化得只留下浅浅的印子,看不大出来了。

她吩咐:“请陛下进来。”

“是。”

不多时,永平帝姜颐快步踏进来,唤道:“姑姑!”

多福坐在蒲团上并未起身,只示意小道姑再搬一个来,对他道:“陛下下朝了?今日政务不多吗?”

姜颐不像她这么平静,甚至可以说,有点气急败坏。

他叫道:“姑姑,你能不能不走?你走了叫朕怎么办?”

多福只是笑,指了指凳子,示意他坐下。

姜颐很想跟她闹脾气,可在她含笑的目光下,愤愤地一甩袖,坐到她面前。神情气呼呼的,脸上仿佛写着“你说啊,我看你说出什么来”。

多福接过小道姑递来的茶水,就像小时候一样,轻轻吹凉了才递给他。

待姜颐喝了几口茶,情绪逐渐稳定下来,她才开口:“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这道理陛下应当明白。我总有一天会离开你,不是现在,也是将来。”

姜颐听着这句话,脾气又上来了,将茶杯往地上一搁,气道:“所以你现在就要抛弃朕?”

多福失笑:“说的什么话?这怎么叫抛弃?”

“难道不是?”姜颐冲口而出,“娘是这样,爹也是这样,现在你也要…”

多福看着他的目光更加怜爱,说道:“你心里果然惦记着这件事。”

姜颐闭口不言,视线垂着,眉头拧得紧紧的。

“长安。”多福换了称呼,整个皇宫,只有她能这样叫皇帝,“他们都不舍得离开你,只是命数到了。还记得你娘临终前那句话吗?她撑了那么久,只是想多陪你一些时光,多给你一些爱。难道你心里怨她?”

姜颐的神情垂着头,闷闷说道:“朕知道的,只是…只是…”

“只是念念不忘。”多福温柔地看着他,“姑姑明白,你那时候太小了,可你现在大了啊!先帝走的时候,不是说了吗?他终于护到你长大了,可以放心离开了。父母子女,没有人能永远陪着你,便是夫妻,也有走得早走得迟,人生有相聚,自然有别离。你现在已经足够强大了,可以去面对这样的别离了。”

“可是…”他终于吐露,“我舍不得啊!娘走了,爹走了,连祖母也不在了,现在连姑姑你也要离开我了吗?”

多福笑了起来:“你已经有妻子,有孩子了。人生在不断地失去,也在不断地得到。何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