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不得好眠,次日天还未通亮便听见外头有人叫门儿,将门板拍得砰砰响。

金玉从睡梦中转醒,咕哝着翻了个身,一面揉眼睛一面撑身坐起来,嘴里嘀咕:“今儿也太早了吧……”

阿九披了外袍下了床,趿拉上绣花鞋朝房门走去,开了门朝外看,见是一个年轻的女子,鹅蛋脸,肤色略黄,平平无奇的五官,眼中的神色却透出几分高傲的姿态。

见了她,那女子的眸中浮起几分惊讶之色,目光在她的身上一打量,问:“你就是那个新来的?”

阿九仿佛丝毫没有察觉这女人口中的轻蔑,面色仍旧沉静,只是眸光微动瞥了她一眼,“你是来干什么的。”

红莺没料到她会是这么个反应,心头霎时恼怒,抬高了音量道:“你这是什么态度?别以为听兰单独给你们辟了个屋子,自己就高人一等!不过一个做杂活的丫鬟,真把自己当回事了不成?”

听她这么一说,阿九起先没反应过来,细细一回味,心头又了然几分。

高门大宅里讲究多,下人们出身低贱,自然不能与主子们同住。在相府,除了伺候主子日常起居的二等丫鬟和近侍,其余人的住所都在距离主院最遥远的西院。她最初也觉得奇怪,自己和金玉都是三等丫鬟,照理该同其它人一起挤大通铺,却能有一间单独的屋子。

无论听兰是出于什么原因这样做,都足以令其它人嫉恨了。

所以说,这才是症结所在么?阿九心下好笑,暗道这些女人还真是将小肚鸡肠这几个字显露得淋漓尽致,竟会因为这么件芝麻绿豆大的事情就报复金玉,这么一想,也觉得那小丫头确实无辜。

她没有闲心和这个女人磨嘴皮,只是略抬了抬眼皮:“你究竟有什么事?”

红莺平日里仗着自己的姑姑是余氏,一贯在三等丫鬟里头横行霸道,哪里吃过这样的鳖?见阿九丝毫不把自己放在眼里,她气得双眼里都要喷出火来,叉腰厉声道:“脾气倒不小,你信不信我……”

“阿九,”金玉的声音从屋子里传出来,有几分嗡哝,“怎么了?外头的是谁?”

她略侧了侧眸子,“不认识。”

阿九……阿九?

一个极常见的名字,却令红莺面色微变。她目光再度回到这张精致的面孔上,神色中惊讶与疑惑交织。大人的手受伤,昨日曾指名要一个叫“阿九”的丫鬟去伺候,这件事传遍了府中上下,可谓人尽皆知。

阿九……难道就是这个丫头?可是怎么可能呢……一个新入府的,还是个做杂活的粗使丫鬟,怎么可能入得了大人的法眼?

一阵细碎的脚步声朝着门口的方向靠近,金玉打着哈欠走过来,一眼望见站在外头的人,登时睡意全无,一把上前将阿九往身后一拉,怒目而视道:“你来干什么?”大清早的就来寻麻烦,也忒缺德了吧!

红莺略皱了皱眉,心头疑窦丛生,“你叫阿九?哪个阿九?”

金玉见她神色狐疑,脑子里灵光一闪,回头朝阿九道:“你快回去睡会儿吧,大人手上的伤还没好,说不定今儿还得你去伺候。”

这话坐实了方才的猜测,果然是她。

红莺眼底急速掠过一抹惊惶,看阿九的眼神平添几分忌惮——大人向来不与人接近,能让她去跟前伺候,无论出于哪种缘由,将来都不能再小觑这个女人。

她抿了抿唇,也不再同阿九纠缠,只是道,“昨晚刮大风,树叶落得遍地都是,余嬷嬷交代了,让你们俩去清扫。”

金玉气得不行,“相府那么大,我们俩怎么扫得完?你们其它人呢?”

“我做什么活需要告诉你么?”红莺睨一眼金玉,语带鄙夷道:“赶紧吧,别磨蹭了。若是大人回来之前还没扫完,说不定今儿的两餐饭也没着落了。”说完轻蔑一笑,转身大步去了。

“……欺人太甚!”金玉狠狠咬牙,转头看阿九:“你怎么一句话都不说呐!人家都骑到咱们头上来了!”

她却答非所问:“大人不在府里么?”

“……”金玉愣了愣,又说:“听说昨儿宫里出了事,大人还没回来呢。”

阿九略思忖,微微颔首,“知道了。”说着就要回身往屋子里走。

金玉一把拉住她,“那咱们接下来做什么啊?”

她伸手指了指外头,理所当然道:“扫地啊。”

平花意

自太|祖皇帝始,高家的君王更替了十又好几代,掐指一算,大凉的江山绵延至今已经是第三百六十二个年头。

历代君主中,昏庸无能的有之,骁勇仁德的明君自然也出过,譬如史上著名的凉桓宗。桓宗有一副知人善任的好手段,擅长任人唯贤,有一套驭人的良方,大凉朝的万里河山在他手里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物资丰美,万国来朝,鼎盛一时。然而,物极必反四字,却似乎是历朝历代的命数。

君王一代代更替,到了桓宗帝的曾孙辈,大凉已经大不如从前。锦绣繁华的表象里头掩藏着拎不清的败絮。如今坐江山的是凉宣帝高程熹,一个资质平平的人,好女色,只在诗词歌赋上略有造诣,没有治国大方,偏偏又是先帝嫡长子,出身金贵,有最顺理成章的理由登上大宝。

皇帝昏庸,内有佞臣只手遮天独揽朝纲,朝廷官僚腐败,买官卖官之行日盛,外有敌国虎视眈眈伺机而动,千疮百孔的大凉朝,江河日下,岌岌可危。

杏月间,天上的太阳明晃晃的,紫禁城被晨曦的光芒勾勒出一道雄浑宏伟的轮廓,巍巍然立于天地,使人只遥观便能生畏。

后三宫的交泰殿中信步走来一行人,直直穿过东西庑,跨过基化门,从东一长街的那头徜徉而来。宣帝领头,明黄衮服上绣五爪金龙,金线在日光下折射出道道刺目的光。正值壮年,体态略微臃肿,白净的一脸皮肉,双眼下却有淡淡的一圈青黑,宣示着这个一国之君平日里的纵欲无度。

谢景臣走在皇帝左方,他身量颀长而挺拔,跟在皇帝身边缓缓而行,提步间拂动曳撒的下摆,水脚上的江牙海水在日光下璀璨生辉。微垂着头,面色恭顺沉静,浓密纤长的眼睫略垂,掩尽眼中色。

皇帝一面朝前走,一面比出只右手对他指点,口里赞许道:“昨夜余穆二人的乱党逼宫,万幸有谢相在,护驾有功。大凉有爱卿这样的贤才猛将,必定千秋万代。”

“臣不敢居功!”他躬身,双手托起来一揖,敛眸道:“臣有今日,全靠陛下一手提携栽培,陛下待臣恩重如山,如再生父母,臣为陛下尽忠,势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宣帝踱步朝前,日头很大,后头掌銮仪的内监们均是汗流浃背,却也只能咬紧牙关,又见皇帝突地住了步子,侧过身看向一旁的丞相,说出一句话来,“谢相说说,朕这个皇帝做得究竟如何?”

他因又揖手,温声如玉,“陛下才识渊博,学富五车,自然是千古难得的明君。”

凉宣帝略皱了皱眉,“朕既是明君,为何会有人逼宫造反?”

“那些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陛下何必为那些人伤神。”他唇角扬起一抹温雅的笑,声线朗朗:“陛下圣明,举世共鉴。”

皇帝闻言心头登时一舒,含笑拍拍他的肩,道:“爱卿为捉拿乱贼劳累整宿,辛苦了,回府歇着吧。”说完双手一负,迎着日光昂首阔步地去了。

“……”谢景臣垂着眸子道恭送,躬身揖手立在原地,待那行仪仗再看不见了,方才抬首缓缓直起身。

储秀宫方向,看来是又去温柔乡了。

他眼底幽深,唇角缓缓浮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一掸琵琶袖,回身绕过三屏风照壁,缓步踱去。微微抬眸看周遭的天地,这样一座偌大的紫禁城,金碧辉煌,朱红的宫墙,黄琉璃瓦鎏金宝顶,盘龙衔珠,恢宏壮阔。

巨型条石铺成的宫道,地上光整而干净,同着重台舃的足尖一般,不染纤尘。微光细微地流转,徜徉在那张如玉的面上,透出几分温暖如何的意态。谢景臣神色如常,目不斜视往前踱步,余光不经意一瞥,映入碧色宫装的一角,脚下的步子微顿,他略侧目,望见一个一身锦绣的少女。

十六余的年纪,容光耀眼,顾盼生姿。那双盈盈的眸子如含秋水,望着他,带着种娇羞而怯懦的韵味。

欣荣帝姬,宣帝和岑皇后嫡亲的闺女,颇受帝后喜欢,真正的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公主。

谢景臣揖手,“臣参见殿下。”

二八芳华,正是春心萌动情窦初开的年纪。他就在身前,莫名就叫人手足无措,胸口里的一颗心扑通扑通地狂跳,像是下一瞬就能蹦出嗓子眼儿。欣荣深吸了一口气,定下了心神才微微颔首,“相爷不必多礼。”

三步远的距离,他恭恭敬敬地应谢,复徐徐直身起来,低头看帝姬,旭日照耀下的薄唇噙着抹寡淡的笑意,淡漠而疏离,“公主要回宫么?”

欣荣点点头,笑道:“我刚才从坤宁宫回来。”

他闻言也没什么反应,唇角的笑意不咸不淡,又揖手道,“时候不早了,臣还有事在身,先行告退。”

她眼底的笑意骤然一僵。这人说话真是不给人留余地,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将一切后路都给截断了,摆明了不愿再同她多呆一刻。

欣荣瘪了瘪嘴,也不好再说什么,只颔首道好,“大人去吧。”

谢景臣揖手应个是,果然不多留,旋身大步离去。

帝姬的目光不自主地追着他的背影而去,那身影伟岸挺拔,逆光而行,说不出的风流。她怔怔的,看得有些痴了,身旁的丫头在边上喊她,“殿下,咱们回宫吧。”

她依依不舍地收回目光,略颔首,回身时又听见身旁的人开了口,似乎忿忿不平,压低了声音道:“殿下,您喜欢谢丞相这么久了,他是木头么?难道看不出来?”

“……”欣荣皱起眉,侧目瞪了那丫头一眼,“我看你是胆儿肥了,敢这么明目张胆地说谢景臣的不是,叫他听见不活剐了你!”

那小丫头被唬了唬,掩口怯怯道,“奴婢只是为殿下不值,您是堂堂的公主,金枝玉叶,何至于为了那么一个人伤心伤神嘛。”

闻言,帝姬更觉得心中烦闷,怏怏不乐斥道:“再多说一句,你就别跟着我了。”

谢景臣是何许人?她喜欢他,难道表现得还不够明显么?说什么榆木疙瘩,恐怕人家根本对她无意才是真的吧!

******

府里有专门清扫落叶的扫帚,枯黄的竹枝编成,捆了厚实的一把,从青石地上拂过去,发出飒飒的声响。

阿九的个子不算高,拿着长扫帚的姿态有很有几分滑稽,金玉在一旁看了捂嘴笑,戏谑道:“扫帚立起来比你高多了。”

她闻言也不生气,唇畔勾起个笑,一面专心致志将地上的落叶扫到一处,一面道:“这是什么话,扫帚这么长,立起来比我高很奇怪么?”说完抬起眸子看了金玉一眼,“不然你自己比比?”

金玉到底天真,闻言瘪了瘪嘴,直腰起来将扫帚一立,伸出个手比划比划,狐疑地嘀咕道:“还真是,这扫帚怎么这么高哪……”

阿九被她逗笑了,侧目看她,眼底掠过几丝狡黠:“天底下还有人和扫帚比谁高,我算是服了你了……”

日光倾泻,映亮她半边侧面,精致无瑕的肌理吹弹可破,色泽几乎透明。她是个美丽的女人,笑起来有万种风情,微风吹拂过来,撩动耳际的碎发,平添几分妩媚柔婉。

明明是极耐看的一张脸,映在他眼中却没由来的刺目。

谢景臣清冷的眸子半眯起,跟在他身旁的总管见状略琢磨,板起脸,上前几步朝着两个丫鬟厉呵:“嫌命长了么,见了大人还不过来行礼?”

这声音中气十足,两人被硬生生一震,回过眼来看,却见一个身姿清挺的男人在太阳下长身玉立,面上没有一丝表情,目光落在未知的远处,周身的气息内敛而冷凝。

金玉几乎看傻了,怔怔地愣在原地没有反应,阿九不着痕迹地皱眉,伸手扯了她一道跪下去,口里道:“奴婢给大人请安。”

“……”

闻声,谢景臣微微侧目,眸光在她身上流转一遭,最终停在一旁的扫帚上,微微拧眉,“你在这儿做什么?”

毫无症状的一句话,没有称呼也没有喊名字,让人一头雾水。阿九伏着头等了会儿,见他迟迟不再开口,只暗自估摸是在和自己说话,因硬着头皮恭敬道:“回大人,昨夜风大,奴婢正在清扫院中的落叶。”

清扫落叶?

他最爱洁,手腕被金蝎蛰伤,这几日都不能沾水,还得让这个女人在身边伺候。又扫一眼那双原本白净如今却沾上灰尘的手,语调沾上几分寒意,斜眼看姚束,似乎有些不悦,“她是谁底下的人?”

这话问得姚束大吃一惊。大人语调不善,隐隐有些不悦的意味。可是姚总管觉得莫名其妙,平白无故的,为什么呢?眼风扫过跪在地上的阿九,心头登时诧异——难道是因为这个丫头?

姚总管面上惊疑,迟疑了半晌方躬身揖手道:“回大人,阿九是余氏手底下的人……她是府上的三等丫鬟,照例也该做这些杂活的。”

他闻言薄唇微抿,略沉吟,徐徐吐出一句意味不明的话来:“她得在我身边伺候。”

姚束何等乖觉,甚至不消多忖便反应过来,连声道:“是是,奴才明白了,一定交代下去。”

谢景臣面上仍旧没有一丝表情,只轻嗯了声便头也不回地走了,经过阿九身旁时却目不斜视地撂下一句话来,淡淡道,“将身上都洗干净了,到我房里来。”

声音不大不小,却足以令在场的每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姚束看阿九的目光变得微妙,连带着金玉也很震惊地望向阿九,压低了声音讷讷道:“大人要你去他房里呢!”

还要将身上洗干净了,真是令人浮想联翩。

然而,金玉浮想联翩的对象仍旧没太大的反应,只是很正经地颔首,话说出口,颇有几分义正言辞的意味:“因为大人有好洁之癖。”

风尘仆仆从紫禁城里赶回来,除了使唤她,还能有什么好事不成么!

难将息

大人发了话,阿九也不敢怠慢,同金玉交代了几句便拎着扫帚回屋,半道上将好撞见从浣衣房那头出来的红莺同杨柳,两人瞧见她,颇阴阳怪气地啧了声,“不是让你和金玉扫地去了么,怎么,趁着没有人盯着想偷懒?”

谢景臣在等,阿九自然没有闲工夫同这两个女人闲扯,是以她眼皮都没抬一下,步子微转想绕过两人。

孰料红莺一侧身,挡住了去路,“问你话呢,聋了么?”

阿九只得停下来,仍旧不看她,垂着眼帘冷声道,“大人还等着我去伺候,若是他怪罪下来,恐怕你担待不起。”

听她口里提谢景臣,两个女人的脸上不约而同地划过一丝诧异,红莺侧目看了看杨柳,眼神上一番来往,也不敢再拦她,忿忿不平地甩了甩袖子让到一边。

阿九无视那四道带着敌意的目光,直直朝前走,经过红莺时微微一顿,目不斜视道:“有些人不是你能轻易招惹的。”

红莺登时气急,这是威胁她么?也不看看自己算什么东西,在她面前耀武扬威起来了?她蹙了眉头恶狠狠剜一眼阿九,“怎么,你唬我么?”

“我只是好心提醒你。”

轻描淡写的几个字眼,阿九说这句话时语调平静,并没有丝毫的装腔作势。有时觉得这女人真可笑,活脱脱的跳梁小丑,平日里在三等丫鬟堆里作威作福惯了,便不知道天多高地多厚。她挑起半边嘴角,伸手将一旁的女人推开,看也不看两人,径自提步去了。

红莺被那股力道推得一个踉跄,险险扶住杨柳站稳,看向那道略显孱弱的背影,目光能喷出火来,只觉怒不可遏:“真是天大的笑话,一个刚入府不久的黄毛丫头,仗着能伺候大人便以为能飞上枝头不成?”

杨柳却很是狐疑,皱着眉头道:“不过也真够奇怪,平白无故的,大人怎么偏偏要这丫头服侍?”

“那又如何?”红莺却满脸不屑,切齿道,“一个做杂活的丫头,难道还能平步青云。”

凉国之内谁人不知谢相阴狠歹毒。大人一贯是喜怒无处,言谈日易,今天能赏识你,明天照样能让你粉身碎骨死无葬身之地。在他身边伺候,说来也没什么值得人羡慕的,将脑袋系在裤腰带上的差事,生死都没个准头,是好是坏,谁说的清呢!

相府中设有专供下人沐浴的混堂,男女各一间,不太大,在柴房的右手方,同阿九的屋子离得很近。

她将扫帚同簸箕归置到一处,又从柜子里翻出了干净的换洗衣裳,复匆匆往混堂赶。洗完看一眼天色,日头已经当空,不由暗骂一声糟糕,提了裙摆便往北主院赶,小跑间足下生风。

忽地,一阵莫名的寒意从足底窜起,在顷刻间席卷过全身。阿九身形一顿,仿佛是压抑不住一般,口里溢出一声痛苦的呻|吟,勉强在廊桥上坐下来,双臂不自觉地收拢将自己抱紧。

冷,前所未有的冷,寒冷噬骨。

阿九浑身瑟缩着抱成一团,面色在刹那间变得无比惨淡,上下牙齿在打颤,磕磕碰碰地发出声响,她皱眉,狠狠咬紧牙关。

不知为什么,她能极其清晰地感觉得到,那阵寒意是自蛊虫而来,那只寄存于她血肉中的金蝎。

这样的寒冷,仿佛全身都浸泡在冰雪中,这滋味难以言表,简直苦不堪言。阿九的嘴唇都冻得发乌,竭力忍耐着这几乎要让她晕厥的寒冷,不知过了多久,就在她神识开始模糊的前一刻,那股寒意终于渐渐淡退了下去。

全身的力气几乎都被人抽走,她几近虚脱,却也不敢休息,咬咬牙,撑着廊柱站起身,继续往北主院走。

乍暖还寒时候,早先还见太阳明晃晃地挂在头顶,人穿过荷风四面亭时抬头望,几丝乌云从另一头飘过来,遮住了金乌,挡住了日光,天已经阴下去了。

耽搁了太长时辰,她顾不上其它了,疾步入玉兰门,门口守着的锦衣卫这回没有拦她,见她进来只是侧目看了一眼,任其一路畅通无阻地上台阶,轻叩菱花木门。

“砰砰砰--”

三道声响,不大不小,却听得阿九有些不安。自己让里头那位等了这么久,她倒是不介意他会不会动怒,她怕的是被怒火波及,那恐怕就不太妙了。

她略靠近了一些,侧耳去听房里的响动,等了半晌也不见回音。她微微蹙眉,正迟疑着要不要再敲一回门,里头终于传出一个清漠的嗓音,声线平缓,听不出喜怒,仿佛沾染着深秋的寒意,“谁?”

阿九因隔着门板答:“大人,是奴婢。”

里头的人略沉默,道,“进来。”

阿九应个是,吸了口气敛敛神,推门走进去。她洗了发,来不及擦干便随意拿根簪子挽起来,一路火急火燎往这方赶,此时一阵凉风从北方吹过来,居然冷得她一个哆嗦,鼻子一痒打出个喷嚏来。

阿九有些懊恼,自己今日是怎么了,竟接二连三地出错。发力地握紧双手,尖锐的指尖陷入掌心,蔓上丝丝痛楚。再抬眼看房中的人,谢景臣已经换下了公服,只着一袭秋色的寝衣,端坐在宝椅上,背对着她,教人看不见他面上的神色,似乎对她的冒失没有什么反应。

她略缓一口气,旋身合上房门,上前朝他规规矩矩地行个礼:“大人。”

闻言,谢景臣将手中的书卷缓缓合上,眼帘微掀,朝她睨了一眼,淡淡道:“看来你将自己洗得很干净。”

他说话总是这样,教人无法从中洞悉半分。阿九垂着头微微皱眉,思索一瞬儿复恭谨道:“奴婢来迟了,望大人恕罪。”

谢景臣哦了一声,嗓音低沉,声调尾端有轻微的上扬,身形微动,斜斜倚上椅背,目光在她略显苍白的唇色上掠过去,唇尾漫上一丝笑,说:“蛊毒发作了?”

她不言声,算是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