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九接过面具看了几眼,却见这傩面具画的是傩婆,生得宽脸长耳慈眉善目。她也没有多想,径自将面具覆在了脸上,戴好了回身看,却见背后站着个青面獠牙的人,当即被吓得后退一步。

面具后头溢出一声低笑,他摘下面具,露出一张眉目似画的脸。她抚了抚心口,声音从面具背后传出去,有些沉闷,埋怨道:“这上头画的是谁,怎么这么吓人?”

他笑容寡淡,将面具重新覆上,过来牵了她的手往集市走,边走边道:“钟馗,驱邪的凶神。”

缓缓朝前走,一路都是鼎沸人声,花灯照亮了整个京都的夜色。阿九这回没有挣扎,乖乖任他牵着,掌心里泌出了几丝细汗,她感到紧张,迟疑了一瞬才反手去握他的手。带着薄茧的掌心,即使是盛夏也有些冰凉,她的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他掌心的纹路,相携而行。

阿九侧目往身后张望了一眼,忽然朝他道:“大人,你出个门儿都得派那么多人跟在后头保护,可见仇家多如牛毛吧。”

这是在损他坏事做绝?他的目光从面具背后投过来,睨了她一眼又收回去,缓缓道:“你这算冷嘲还是热讽?”

她瞪大了眼睛连连说没有,摆手义正言辞道:“没有这个意思,我只是关心大人嘛。你什么人物,位高权重,真要出了差池我可担待不起。”

这话还真是怎么听怎么别扭,他一个大男人,何时轮到她来操心安危了?谢景臣扫她一眼,也没有说话,只是拉着她的手从主街里穿过去,绕进了一条清净的巷道里。人声远去,身上的那股不适总算减轻了几分,他转过眼来看她,沉吟了一阵才道:“方才太吵了,不好说话。”

阿九后知后觉,这才想起他不爱与人近身的毛病,霎时感到古怪,歪着头问道:“你不喜欢人多,那为什么要带我来看花灯?”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找罪受么?

他没搭腔,牵了她的手缓缓往前踱步。漆黑的夜里,隔了不远便是煌煌灯火,然而人声却莫名地空远起来,这条巷道仿佛成了一处世外桃源。抬头看,一株花树长了老高,花枝从围墙上方伸展出来,红艳艳的花瓣在月色下几近透明。

岁月静好,有种细水长流的意态。她心头动容,侧目看他,映入眼中的却只有一张钟馗傩面具,长了两角,狰狞骇人。她有些失落,张口正要说话,他却先她一步开了口,语调漠然:“从这条巷口出去,前头就是菜市场。”

她迟迟地说个哦,“菜市场又怎么样?”

“菜市场就是断头台。”夜风拂过,他的声音沉闷得有些阴森,徐徐道:“如今夜这样的盛会,免不得会叨扰阴灵。”

没由来的,背上的汗毛居然根根乍立起来。阿九侧目看四处,目之所及都是乌漆墨黑的一片,前头似乎是家酒肆,白幡子在风中飘来荡去,诡异可怖。她浑身有些发凉,然而很快镇定下来,转头对他怒目而视,“大人邀我出宫,就是专程来吓唬我的么?”

真是个令人失望的反应。寻常姑娘被唬住了便往人怀里钻,她倒好,直杠杠地来质问他,果然是个不开窍的榆木疙瘩。谢景臣换上一副怅然若失的目光望向她,摇头感叹:“你果然不同寻常。”

要是听不出他语气里的挖苦,那她就真成傻子了。阿九有些气恼,自己分明是个极有智慧的人,怎么这段日子老是犯傻被捉弄呢?果然锦衣玉食的日子不能过久了,不光消磨斗志,连脑子都得出毛病!

她咬咬下唇,伸手将脸上的傩面具摘了下来,拉着脸子闷声闷气道:“我原本就和那些娇滴滴的女孩子不同,你才知道么。”

他诧异地转头看她,只见月光照耀下,那张小脸上头阴云密布。看出她不高兴了,他也伸手摘下了面具,回身将人抱进怀里来,抚着她的长发道,“怎么生气了?”

其实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为什么觉得难过,自己都说不上来。阿九透过他的肩膀仰头看天,镰刀似的月亮挂在头顶,月光白惨惨的,就像半边苍白的人脸。没由来的想说说话,她因沉声道:“如今人人都喊我帝姬,喊我殿下,其实只有我自己知道,我是破庙长大的乞丐,连爹娘是谁都不知道。”说着一阵失笑,合了合眼道,“说来真的要谢谢大人,如果不是你,我活不到现在,就算长大成人,或许也会被卖进窑子里。”

他的声音贴着耳垂响起,有些森冷,有些沙哑,“别说了。”

“我至今都记得第一次杀人的感觉。”她的脸色出奇地平静,漠然道,“十岁的年纪,在相府的暗室,那孩子如果活着,可能比我大个一两岁。”

几十个人,每天送进来的吃食只有一个馒头,人人都想活命,她其实没有别的选择。都是十来岁的孩子,对生与死还没有什么具体的了解,直到饿得前胸贴后背,直到饿得站不起来,才意识到了食物的重要。最初只是扭打,撕咬,到最后的残杀,她无数次濒死,也无数次从濒死的边缘活下来。

老天对她很残忍,有时又狠仁慈,在那样的境况下,一个又瘦又小的小姑娘能够捡回一条命,着实匪夷所思。

他侧过头亲吻她,薄唇轻轻落在柔嫩的面颊上,带着安抚的意味,缓缓道,“我从不后悔将你带回京都,也庆幸当初是你活了下来。”

阿九缓缓合上眼,她是个信命的人,也许一切都是早就注定的吧。从他救下她的那一刻起,从她到相府的那一日起,都是命数。

双臂抬起来回抱他,她猛然想起了钰浅的话,心头突地一沉。忐忑是必定的,然而犹豫也不过眨眼之间,她转过头,带着某种目的的,试探着吻上谢景臣的唇。

他顺水推舟,俯身全然地迎接她。月色迷人眼,他的气息淡雅芬芳,萦绕在唇齿间,引人如梦。

不同于过去的几次,这回的亲吻柔和细腻,他成了最好的情人,缱绻温婉,每一个举动都能融开一江春水。

忽地,他移开了唇,阿九微滞,目光迷茫地望着他。他的眼神透出几分熟悉的陌生,凑近她的耳畔,凉声道:“我很想知道,你究竟更喜欢他还是我?”

52|4.13都家

他?阿九怔了怔,疑惑地抬眼看眼前的人,“你说什么?他是谁?”

他一哂,墨玉似的瞳仁映出她茫然的脸,手略抬,冰凉的食指轻轻点在她的眉心处,神色淡漠:“一个身体里是两个魂魄。阿九,我和他相比,你更喜欢谁?”说着稍停,他的眸光忽然黯下去,阴恻恻道:“或者说,你更希望谁永远消失?”

这番话教人困惑,更教人毛骨悚然。她一愣,只以为他又在耍什么花样来捉弄自己,因蹙着眉摇晃他的手臂,不悦道:“你究竟是多无聊,以逗弄我为乐么?”

那人没有言声,只满眼阴鹜地觑着她。

是时狂风大作,不远处的几株树被风吹得东倒西歪,暗色的影子投在地上,张牙舞爪,就像山野精怪。

阿九这才意识到了一些不对劲,慌慌张张松开手,往后错开几步。抬眼看他,月冷如霜,那副眉眼同容颜还是原来的模样,清漠孤高,一如既往,可隐约又有哪里不同。哪里不同……究竟哪里不同?她细细端详这张脸,在目光对上那双眼睛时觉出了端倪。

依稀又能看见那个菩提树下的怪人,着戏服,涂彩面,口里低吟经文,衣袂飘飘,人鬼莫分。

冷汗浸出来,刹那间将小衫尽皆打湿。她喉头在发颤,双手垂在袖中紧紧收拢,用力到骨节泛青。他说谢景臣,可他自己不就是谢景臣么?一个身体两个魂魄,这又是什么意思?过去以为那怪人是谢景臣假扮的,几次三番地戏弄她,这会儿才发现不对劲--这两个难道不是同一人?

事情实在太过荒谬,阿九感到前所未有的混乱,皱紧了眉头看他,满脸的警惕神色,“你不是谢景臣?”

他半张面孔都隐在晦暗处,斜眼看她,唇畔一丝轻笑诡异阴森:“原来你一直将我也当作他,还真教我伤心。”

果然如此。阿九惊呆了,脑子里莫名其妙就蹦出了“鬼上身”三个字来。之前就觉得他不人不鬼,难不成是借尸还魂?心头波涛汹涌难以平复,她微掩着口骇然道:“你是哪里来的孤魂野鬼,敢附在丞相身上?”

不是说高官都是文曲星转世么,可见这鬼怪的法力还挺高深,连文曲星都不是对手!

这逻辑还真是令人瞠目结舌。他听她一番胡言乱语,只觉得太阳穴隐隐都作痛,抬起手来摁压眉心,微合着眸子缓缓道:“那日在相府你遭人追杀,若不是我,你恐怕早死了。将救命的恩人称作孤魂野鬼,谢景臣就是这么教导你的?”

阿九面色一滞,似乎不好意思了,嗫嚅着道:“知道你法力无边……”说着稍停,心头又开始打鼓,复又惴惴道:“其实我心中还是很感激你的,可是你什么时候现身没个准数,难免令人受惊吓嘛。”

年轻的小姑娘想象丰沛,怪力乱神样样都是张口就来。他感到无奈,曲起食指点了点额头,徐徐道:“我不是孤魂野鬼,也没有无边法力。我与谢景臣共用一副躯体,身世际遇也尽皆相同,也可以说,我是另一个他。”

不是借尸还魂,也不是鬼上身,而是另一个谢景臣?不解释还好,真是愈说愈让人混乱。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可阿九不是见多识广的人,甚至有些孤陋寡闻,眼下的事情完全超出了认知,所以万分地困惑不解。

脑子里疑云密布,她合着眸子使力地揉太阳穴,试着将他自相矛盾的话语串联起来,思索了一阵儿方沉声道:“绕来绕去大半天,所以说你们还是同一个人啊。”

道理说不通,他也懒得解释了。时不待我,每回现身都是风檐刻烛,这些年来,谢景臣一直在竭力压制他,甚至是抹杀他的存在。人都是自私的,渴望将一切据为己有,不愿与人分享。独占躯体,身份,权力,还有这个叫阿九的女人。

可目前看来,情势对他不利,她面对谢景臣时的模样和现在判若两人,这和预计的大相径庭,为什么?

心头一沉,他眼底的阴沉愈演愈烈,半眯了眸子觑她,声线冷冽:“你还没有回答我,我与他相比,你更爱谁,更希望谁永远从世间消失?”

这话听得人不舒服,有种咄咄逼人的意味。阿九拧起眉,愈发觉得这人是个疯子,一面朝戒备地往后退,一面道:“爱是什么,我谁也不爱,你要我怎么回答呢?更何况你们本就是同一个人,根本没有分别。”

“你并不善于说谎。”他言简意赅,唇角勾起个冷笑,目光锁住她的眸子,锐利如刀箭,要将人一眼洞穿。真是个木讷的傻子,一切都写在脸上,还以为能自欺欺人。看来什么都不必问了,显而易见,答案不是他,而是那个比他更加残忍无情的人。

事实摆在眼前,无遮无掩,居然教人不敢直视。胸口的位置扯着生疼,他皱起眉,不明白到底哪里出了差错,脚下一动,步步朝她逼近,“当初谢景臣罔顾你死活,是我救了你,你不是时常到菩提树下等我来么?”

忽然头痛欲裂,知道另一个人快要夺回掌控权,他有些狂乱了。眼底隐隐萦着一抹赤红,上前捉她的手腕,力道蛮横,箍得她手腕发青,“阿九,你喜欢的怎么会是他,从始至终都该是我才对!”

她吃痛,心头没由来地一阵慌乱,咬紧了下唇奋力甩手,边挣边道:“你弄痛我了,快放手!有什么话咱们好好说!放开!”

这时候的挣扎无异于火上浇油,他笑起来,夹杂几丝自嘲的意味,“你很嫌恶我么?那不如将我当做他如何?就如你所说,原本我们就是同一个人,你与他再亲密的事都做过,多这么一件也无妨吧!”说完将她拉近怀里来,俯身便要去吻她的唇。

阿九心头慌乱不已,挣扎着躲避。然而他的唇欺上来,像一场狂风暴雨,啃咬她的唇瓣,痛得她皱起眉,口里溢出破碎的嘤咛。两个吻相距不过片刻,却是真正的天差地别。真是个疯子,脑子有毛病还是怎么,之前还柔情蜜意,陡然便成了这副凶恶的样子!

她感到委屈,抬起双臂用力推搡他,最后逼急了,居然狠狠一巴掌掴在那如玉的左颊上。

清脆的声响平地乍起,波浪滔天的湖面重又归于死寂。

谢景臣平静下来,阖着眸子一阵沉默,良久才睁开眼,望向阿九。云层翻涌过来遮住了大半月光,她就站在不远处,广袖底下的双手交叠在一起,木木地看着他,白皙的小脸上神色惊惶。

他感到心疼,目光落在她微红的眸子上。近日以来,情况愈发地不受控制,那人方才又现身了,还对她做出了那样出格的举动。神智是清醒的,可是身体不受控制,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她受委屈。走过去,伸出双手想揽抱她,却被她一个侧身躲开了。

心头突然空荡荡的,像缺失了一块东西。他皱起眉,尽量使语气听上去柔和,道:“方才吓到你了?”说着又对她伸出双臂,轻声道:“到我这儿来。”

阿九还是没有动,仍旧一脸怪异地望着他。从前就觉得他难以捉摸,经过方才那一出,她觉得自己愈发看不透这个人了。人活在世上总会戴着面具,可谢景臣一人便有千张面目,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他?

她不过来,他只好轻叹一声自己过去。伸出双手搂她的肩,试探着将她嵌进怀里来。这回她没有再反抗,却也没有回应,垂着双手倚在他胸前,不言不语。他轻拍她的背脊,沿着发丝缓缓抚过,沉声道:“事到如今,我也没什么可对你隐瞒的了。你如今该相信,过去并不是我成心戏弄你。”

脑子里是一团乱麻,让人无法思考。她觉得不开心,噘着嘴口里哼哼两声,怏怏道:“由不得人近身,动不动就变成另外一个人,谢大人身上的怪毛病还真是多!”

他听了不以为意,垂下眸子看她,眉目间神色坦荡:“我自幼在毒物堆里长大,修习蛊术二十来年,留下的毛病倒确实不少。”

原来是练蛊落下的病根,这倒是令人唏嘘了,只听说修道之人五弊三缺,没想到练蛊术的人也差不离。阿九口里闷闷地道个哦,仰起小脸看他,面上一副悲天悯人的神态,皱眉道:“怪可怜的呐……”

他也挺配合,闻言怅然地叹口气,一面牵着她往前走一面颔首,“的确,我也觉得自己可怜。满朝文武中,与我岁数相近的都有了家室,孩子都遍地跑了。”话音落地,带着几分伤春悲秋的意味,他稍稍一顿,侧目审度她脸色,缓缓道,“不过也不是不治之症,只是懒得费神费力,真要治愈可能也不难吧。”

这番话真是古怪,前后有什么关联吗?她琢磨了好半晌,终于隐约明白过来,因转过头看他,眉头皱得紧紧的,歪着脖子道:“大人觉得自己娶不到老婆,所以想将不由人近身的毛病治好么?”

他点头,顿住步子替她戴傩婆面具。双手绕过去,微凉的指尖不经意间拂过小巧的耳垂,专心致志地系绳结。她个子矮,脑袋整个埋在他胸膛上,声音从面具后头传出来,嗡哝的,语气却有些怪诞:“大人不是说喜欢我么?我能与你近身就好了啊,其实也不是一定要治好吧!”

半晌没有回应,埋着头,又看不见他的表情,她有些着急,忽然听见他胸腔里头轰隆隆地闷响,登时气愤不已,推了他一把道:“我说错了么?有什么好笑的?”

抬头看时他已经戴好了青面獠牙的钟馗傩面,脸上的神态尽掩去了,只听见他说没有,语调柔缓,“你说得极是,并不一定要治好。”

这才对嘛。阿九满意地颔首,同他手牵着手往前踱步,眸子一扫,这才发现他正带着她往市集去。她皱起眉,伸手拽他的袖子,口里道:“大人不喜欢人多,市集上最热闹,为什么要过去?”,

他伸手揉揉她的头顶,缓缓道:“这个时候不比方才,半数人潮都散了,我陪你去放河灯许愿。”

从巷道里绕出来,仍旧是一派的火树银花张灯结彩。花灯会已近尾梢,之前那番人山人海摩肩接踵的盛况去不复返,然而街上仍旧有戴傩面的行人,或男或女,持红线提花灯,在灯火煌煌中穿行而过。

阿九不是一个喜欢凑热闹的人,而处在这样的环境中,难免受到感染。过去的十几年都暗无天日,从未接触过这样的缤纷斑斓,她由他拉着往前走,不时往四处张望,忽然头顶上方巨响传来,原来是一朵极尽绚烂的烟火绽了开,照亮了半边黑夜。

一行戴面具的小孩子从她身旁跑过去,成群结队,人手一支冰糖葫芦,清脆的笑声荡染开,如风动银铃。她唇角弯了弯,目光追着那些小小的身影过去,愈行愈远,最后转过一个街角从视野中消失。

回过身来抬眼看,却见他正一言不发地盯着自己,她微愣,“大人看我做什么?”

他没言声,只是别过头,视线落向别处,握紧了她的右手径直朝前走。不知过了多久,拂过耳畔的风沾染了水汽,吹过人的皮肉,凉意沁心,带着几丝泥土的味道。

这个时辰,错开了一众年轻男女,河面浮着大片五彩的河灯,光影交织,熠熠生辉。一个暗卫不知从哪儿钻了出来,恭恭敬敬呈上了河灯,身形微闪又没了踪影。两人陷入冗长的缄默,谁都不说话,摘下了傩面,自顾自将手里的荷花灯放到水面上,小小的两只船灯便随波逐流,渐渐同万千灯潮融汇到了一处,徐徐朝河的下游飘荡去了。

河风吹面而来,阿九环抱着双膝蹲在河岸边,转头看谢景臣,只见他临水而立,皓白的直裰在夜色灯火中格外醒目,四方巾后头缀着的软巾条也聊聊缥缈,恍惚间有种乘风归去的况味。

她拿一只手托着腮,忽然开口打碎了寂静,“大人今年二十五么?”

他回过眼来觑她,微微拧眉:“为什么忽然问这个?”

她没答话,小脸上若有所思,扳着手指挨个儿地数数,未几方惆怅地嗟叹,摇头道:“大人闭月之貌天人之姿,没想到都二十五了。”说着稍停,仰高了脖子打望他,伸出两根食指交叠在一处,惊乍乍道:“大人长了我整整十岁哪!”

这是什么口吻,二十五在她眼中很老么?

阿九正想站起来,可蹲得太久膝盖发麻,压根儿使不上力。她没辙,只好可怜兮兮地望向他,伸出右手,柔着嗓子喊了声大人。

她是软糯的声口,说起话来轻声慢语,像往人心湖上扔了颗石子。他无可奈何,只好过来扶她,拎着那只细胳膊轻轻一提,不费吹灰之力便将人拉了起来。

谢景臣垂着眼帘俯视她,半眯了眸子凉声道:“话都到嘴边了,别只说一半儿。二十五如何,长你十岁又如何,你想说什么?”

她正弯着腰揉膝盖,压根儿没听出他语气不善,随口便道:“哦,也没什么,只是有个说法叫老牛吃嫩草,我忽然想起来了而已。”

老牛吃嫩草?这是哪门子荒谬的言论!他简直气结,捉了那纤细的腕子将她拉到身面前来,沉下脸道:“你什么意思,今儿个必须给我说清楚。”

“……”只是随口说说,至于这么较真儿么?阿九觉得他小题大做,皱起眉头不甘示弱地和他大眼瞪小眼,“这么急赤白脸的做什么,我说是大人了么?举世皆知,谢丞相乃当今第一美,风华绝代,干嘛对号入座?”

好啊,变着法儿损他年纪大,损也便罢了,她还不承认!他心头不悦,睨着她道:“这段日子嘴皮功夫见长,已经不晓得天高地厚了。”

她歪着头打量他的面色,忽然一笑,眸子弯成两道月牙,两手拉着他的大袖摇晃,柔声道:“大人还当真了么?大人神容玉貌冠绝当世,不会有人介意你年纪大,而且你真的不显老嘛,看上去也就只比我大一点。”说着还伸出小拇指,比划细微的差距。

谢景臣发力地揉摁眉心,这丫头尤其擅长越描越黑,压根就抓不住重点。什么是不介意不显老,简直要将人气死。然而丞相毕竟是丞相,即是天塌下来也能眉毛都不动一下。他很快平静下来,面沉似水,拉着她打道回府,斜眼觑她道:“这样无法无天,谁给你这么大的胆子?”

“不是有大人给我撑腰么?”她窝进他怀里去,吊着他的脖子往上蹦,一口亲在他的脸颊上,晶亮的眸子定定望着他,忽然笑嘻嘻道:“大人,我体内的金蝎蛊,你打算怎么办呐?”

53|4.13堵家

爱情啊,它到底像什么呢?是寒冬腊月的第一抹曙光,拨开阴云与凄苦,光线是明艳的,能直直穿透过皮肉,筋骨,直达冰凉的心底。又是天边一片云,左右都是身不由已,风止而聚,风动而去。

花灯节那晚就像一个梦,旖旎美好,仿佛逃离了紫禁城,挣脱了一切禁锢与枷锁,摆脱了所有的利与欲。然而脱离红尘也不过一夜,回了宫,发现梦终究是梦,醒过来,又是青天白日下的红墙碧瓦,恢弘磅礴,冷血无情。

乞巧节就在第二天了,碎华轩的庭院中安放了拜七姐的案台,上头摆着香炉和不少瓜果,只等喜蛛在瓜果上头结了网,便算功德圆满,帝姬得巧。

阿九坐在窗下修剪花枝,似乎百无聊赖,只好抬眼去看院中。外头的宫人们穿梭不息忙忙碌碌,忽然背后有人喊殿下,转头一看,却是金玉捧着个紫檀木奁子眼巴巴地瞧着自己,愁眉苦脸道:“殿下,明儿就是乞巧节了,可咱们这只喜蛛老是织不成网,这可怎么办?”

她面上不以为意,将剪子放到桌上道,“织不成就织不成吧,也没什么大不了。”边说边端起茶盅抿了一口,劝慰金玉道:“天底下乞巧的女子多不胜数,七姐一个神仙,哪儿能都过来呢?”

金玉朝她翻个白眼,将手里装了喜蛛的奁子放到桌上,回过头道:“七姐顾不顾得过来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明儿一入夜,宫中女眷就都要拿着自己得巧的喜网去慈宁宫给老祖宗过目。”说着一停,她摆出副恨铁不成钢的神态,朝阿九道:“我说殿下,您怎么就这么看得开啊,真甘心被欣荣帝姬比下去么?”

她两手一摊,“不甘心有什么法子,喜蛛不给面子,我还能逼着它不成?再者说了,你怎么知道欣荣的喜蛛就一定能织张漂亮的网出来?”

真是让人无言以对。金玉扶了扶额头,摇着头道:“完了完了,往常多机敏的人,近日还真是越来越傻。殿下,你以为人人都像你一样老实么?要得巧多容易,动动手脚不就行了!”

那丫头说自己傻,阿九也没往心里去,只是不愿意再争论了,因随意地摆摆手,道:“你都说容易了,那又何必来问我?怎么让喜蛛结网,我的确一窍不通,你赶紧自个儿动手脚去吧。”

这可真够新鲜的,自己的事情自己不操心,应了那句老话,皇帝不急太监急。帝姬敷衍得很明显,就连金玉都一眼就瞧出来了。她瘪起嘴心头狐疑,上前几步围着阿九转个圈儿,半眯起眼,抚着下巴道:“殿下,自打花灯节过后你就总发呆,我看你还是如实说了吧,是不是对谢大人春心萌动了?”

她唬了一跳,心头有些发虚,刻意板起脸道:“你闲得发慌还是怎么,老跟我打听这些东西,我看你才春心萌动!”

金玉对她的训斥充耳不闻,大摇大摆走过去,弯下腰细细端详她的脸。阿九被看得不自在,伸出双手覆上两颊,蹙眉惴惴道:“干嘛这样看着我?”

“眼神飘忽目光闪烁,说对谢大人没意思,你骗谁呢?”金玉搬来个杌子,挨着她旁边儿坐下来,摇着她的手臂兴冲冲道:“花灯会好玩儿么?我都好几年没逛过花灯会了,殿下快给我讲讲嘛。”

阿九歪着脑袋认真回忆了会儿,终于沉声道:“很热闹,到处都是戴着傩面具的人,大街小巷张灯结彩的,有很多人去河边放荷花灯,还有焰火……差不多就这样吧。”

金玉大失所望,啊了一声道:“这就没了吗?怎么和我当初见识的不一样,没有看见演杂耍的么?会吐火的那种?还有踩高跷的,几丈高呢!”

这回倒是阿九啊了一声,讶然道:“还有人会吐火啊?”说着稍顿,复又唉声叹气道,“大人不喜欢人多的地方,我们没怎么在市集上逛……”

那丫头琢磨了老半天,终于憋出一番话来,挑着眉道:“分明说是看花灯会,结果却没在市集上逛?我看哪,大人醉翁之意不在酒,根本就是想找个机会和殿下你单独相处吧!”

阿九张口正要说话,外头却传来阵急促的脚步声,有几分慌张无措的意味。心头隐隐升起股不祥的预感,她沉下脸,眼风一扫朝金玉打个眼色,那丫头心领神会,立时从杌子上站起来,低眉垂首端立到一旁。

门上珠帘一挑,于穆匆匆而来,风风火火慌慌忙忙。入殿时脚步不稳,砰的一声撞倒了殿中的金丝珐琅炉,祛暑的冰块散了一地,在猩红的毯子上化成水,晃眼望去就像是血渍。

于公公喊一声殿下,嗓门带颤音,匍匐在地上瑟瑟发抖,汗水顺着脑门儿往下落。

忘记花灯会,忘记那真假参半的一夜,阿九面无表情,又成了碎华轩中高高在上的欣和帝姬。于穆是司礼监才分到碎华轩中的掌事太监,在宫中多年,也是见惯了风浪的人物,鲜少有这样慌张失态的时候。她从圈椅上站起来,上前几步凛眸道:“于公公,什么事这样惊慌?”

于穆狠狠叩了个头,额贴着地道:“殿下,大事不好了!起先老祖宗在英华殿礼佛,不知怎么就晕过去了!目下情形不大好,殿下还是赶紧去慈宁宫看看吧!”

阿九面色大变,也不问许多,转头吩咐金玉道,“备辇,即刻便随我去慈宁宫。”

葛太后晕倒在英华殿,无疑是晴天一道霹雳,将紫禁城上下都给劈得头昏眼花。太医院里炸开了锅,当值的不当值的,全都脚下生风往慈宁宫赶。英华殿的大德们也拉开了阵仗诵经祈福,敲木鱼同念经的声音相交织,大如惊雷,一直绵延上九重天。

内廷大乱,驾辕的太监似乎也失了分寸,御辇在宫道上颠颠簸簸。阿九埋着头细细思忖着,愈想愈觉得事情蹊跷,面色也越发凝重,望向钰浅道:“好端端的,老祖宗怎么会晕倒在英华殿?左右都是死人么,知道太后身子不适,还让她去礼佛?”

钰浅便说:“老祖宗向来身子健朗,谁料到会出这样的事?不过殿下也不要多心,太后年岁已长,难免有些小病小痛。”

话这么说没错,可阿九还是觉得不对劲。她是个警惕的人,经历了太多阴谋阳谋,所以变得格外敏感。之前皇后发难,突如其来,究竟是不是受人指使还未可知。若真有背后主谋,那么十有八|九就是太后。现今又闹出这么件事,难免教人生疑。

她略沉吟,试探道:“这么大的事,可知会了谢丞相?”

“并没有,听说是老祖宗的意思,不愿惊动朝中臣工……”话说了一半儿却没了下文,钰浅惊愕地瞪大眼,怔怔地望着阿九。

她挑眉道:“你也看出端倪了?”

钰浅的面上惊疑同惶恐相交织,四下看一眼,复压低了嗓子道,“殿下是觉得老祖宗她……不会吧……”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无论如何,凡事多长个心眼儿总不是坏事。”阿九唇角挑起个寡淡的笑意,扶了扶发髻,伸手撩开窗帘子,探首一望,将好瞧见小李子猫着腰跑在边儿上,因沉声说:“快出宫去请丞相,就说宫中出了大事,我请他来。切记勿惊动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