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秋俯到杏月耳边:“周大爷人面儿极广,在孟县还有海去城都打听过了,那帮人竟是一点踪迹都寻不到,我越到后头越觉得,除了那头不会有别人,只是奈何不得人家位高权重,周二爷已然吃了大亏,我不想再连累了周家,所以并不肯说出来。”

“你做得对,”杏月点头道:“这事莫急,想来丽秋有了身子,那人看在孩子份上,暂时也不会多为难她,你也知道,我们是太子爷这头的,这笔账咱先记下,回头一定帮你想办法救出丽秋。”

云秋一脸信任地拉住杏月,“这事我就指望着你们了,以后我便跟着姑娘和杏月,”说着,云秋哀叹一声道:“我家夫人命苦,怎么就遇上了四爷那种男人,也不知她现在如何了?”

****

冯玉儿听了杏月的禀报。

“有问过是怎么回事吗?丽秋怎么会被四皇子看上?”

她跟在徒元徽身边不少日子,得知徒元徽是重生后,又最防备四皇子徒元晔,心里可能猜测徒元晔就可能是日后的皇帝。

这样又心机手段的人,怎么会去抢一个东宫出来的宫女?难道是为了东宫的秘密?

杏月说道:“云秋和我说,说原本也以为四皇子是想拿住丽秋和她利用,可是很快就发现不是这样,云秋说…丽秋小时候…小时候救过还未过继给皇后娘娘的小四爷,那会儿他都差点病死了,丽秋当初遇上,以太子的名义叫了太医…”

冯玉儿手微顿,说道:“倒是没想到还有这样的缘分。”

也算是孽缘了,今生,徒元徽和徒元晔绝对是不死不休。

事实上,上辈子没有冯玉儿,徒元徽没有重生,徒元徽为了太子妃打发了侍妾,原本也没赶走丽秋和云秋,但是太子妃霍嫣进门后,知道丽秋可能是徒元徽在书房的通房丫头,也让打发了出去。

只是不像这次打发,而是让她立刻嫁了人,丽秋和周云勤还是有缘分的,在京城见了一面,然后丽秋主动提出人,霍嫣自然也成全了。

周家因为太子被废一家子死的死散的散,丽秋也和周云勤一起自尽了,倒是她们的小女儿周慧充入了宫廷为奴。

徒元晔登基后不少年,偶然瞧见宫奴周慧,周慧和丽秋很相似,便纳为了贵人,一直宠幸有加,后来还给周贵人寻了族人,元宵佳节还允许其和贾元春一起省亲,不同贾元春失宠而死,这后面这周慧更是成为了太后,这又是一代传奇了。

霍嫣心慕徒元晔,徒元晔宠爱周慧,宠爱后来的贾元春,让霍嫣一直妒火大烧,临死前还对太子说可恨徒元晔只看上贾元春和周慧两个贱婢的话来。

只是,那时候徒元徽被废,完全不知道周慧是故人之后了。

这边冯玉儿说着丽秋,徒元晔正心烦着丽秋的不识抬举。

这时候宫里又派了人过来四皇子府寻人,原来是皇后昨晚又病倒,这会子急着想见徒元晔。

等徒元晔匆匆赶到坤迎宫,刚站在寝宫门槛外,便瞧见正苦哀哀躺在床上的皇后,一副无精打采模样,口中还在不停地哼哼。

徒元晔并未立马进去,知道他这母后又是要向他诉苦了。

“儿啊,你怎么这会子才到,是不是连你也嫌弃我了?”皇后冲着从外头进来的徒元晔伸出手,口中抱怨道。

作者有话要说:接下来就不写丽秋和徒元晔的故事了,这样安排是为了快结局时的引子,到时候还会提一下,如果很想看这两个,文章完结后我再写这两人番外 晔的故事了,这样安排是为了快结局时的引子,到时候还会提一下,如果很想看这两个,文章完结后我再写这两人番外

第0070章

徒元晔坐到皇后床边,明知故问道:“母后又是哪里不舒服,可请过太医来瞧?真不行,儿臣给您再带几位京城有名的大夫过来?”

皇后听到这宽心话,眼泪便有些止不住,“这宫城内外,真心惦记为娘的,也只有我儿元晔了,那起子没良心的,从上到下一个个盼着我早点死。”

“母后不可妄言,”徒元晔忙制止她,“这宫中之人本就良莠不齐,难免有一两个不合您心意,您凡事还是要想开些,勿须自寻烦恼,若有不喜欢的,大不了躲开些罢。”

“本宫乃一国之母,如何有躲着别人的道理?”皇后气道:“那个狐狸精魅惑皇上二十来年,别以为本宫不知道,她一直恨本宫挡了她的道,没让她得着机会当皇后。”

徒元晔今天心中有些不耐,盖因为自己本身烦着事,还是忍着劝道:“既知道人家想抢您皇后之位,您更该硬硬朗朗地活着,让他们的如意算盘落空才好。”

皇后立时又哭了,说道:“我是想好好活着,耐不住有人背地里尽打鬼主意,在后头放冷箭也有罢了,皇上还偏听偏信,竟是帮着外人对付我,这到底让不让人有活路了!”

几句哭诉之后,又说起自己好心替徒元徽挑选秀女,结果反遭皇上一顿训斥,甚至直接命她不许再插手选妃之事。

说到最后,皇后咬牙切齿地告诉徒元晔,“当日只有本宫和那女人在场,难怪她一直装乖,老在怂勇本宫拿主意,谁成想竟是设下陷阱让本宫去跳,她然后再到皇上跟前挑唆,说本宫选的人不成样子,害皇上又恨起了本宫。”

徒元晔心更烦躁了,这事都说了好几回了。

他自是知道皇后看人的品味,从她送给自己那几名妾侍身上便看得出来,怕是挑出来的秀女实在入不得皇上的眼,又要和甄贵妃斗气,可想而知,更不堪入目,才把人给惹急了。

只这话徒元晔也不好明说,便只好劝道:“母后,那是他们没眼光,您送我那几名妾侍极是听话乖巧,儿臣便很满意,如今既然人家不领情,您索性撒手不管,还乐得清闲自在,少受那些气。”

这话立时让皇后心情好了不少,说道:“也是,太子自小也没把本宫当过嫡母,本宫何必巴结着他!”

“早听说这一回太子爷已然表示,他的太子妃绝不选高门之女,”徒元晔好笑地道:“这位爷行事倒是不同一般,弄得不少权贵之家颇有微词。”

皇后顿时来了劲头,说道:“最颜面扫地的是李相,当日人人皆以为他做定了太子爷的老丈人,结果却被摆了一道,”皇后凑近了些,低声道:“外头有传言,太子风流无羁,对李家二姑娘是始乱终弃,这一回那丫头怕是连嫁人都难了,有命妇过来说了,人如今还在府里寻死觅活呢!”

徒元晔在心中冷笑,徒元徽不是自命清高,瞧不上世宦大家吗,他便拭目以待,看徒元徽到底如何一步步地把那些高官显贵全得罪光,若徒元徽玩得不尽兴,他不介意在后头推波助澜。

在徒元徽跟前,徒元晔吃过不少暗亏,他后来总结过,还是自己有些急于求成了,徒元晔决定要改变策略,这二年他不妨韬光养晦,静待时机,只求一击即中,到时候自己一发难,直接让徒元徽永不得翻身。

“儿啊,”见徒元晔似乎有些走神,皇后拍了拍他搁在床边的手,犹犹豫豫地道:“要不你下回见着皇上,帮为娘解释一下,我是真心替太子着想,娶妻自当娶贤,家里养那么多狐狸精,可不是骚得慌!”

“母后,儿臣得空一定向皇上禀明,”徒元晔笑着宽解,“趁这几日得了空,您好好休息,把身子养好了,才有本钱和那些人斗。”

皇后又被安抚住了。

徒元晔走后,希望皇后能长些日子再找他诉苦。

***

苏州府这一头,冯家夫妇便是再舍不得,也只好赶紧为女儿准备行装,贾敏得着消息,也拖着病体过来帮忙。

贾敦很是过意不去,并不肯让贾敏动手,只扶她在一张软和些的椅上坐下,道:“敏妹妹一向身子不好,人能过来,已让我们全家感激不尽,可不能劳累着你。”

“是啊,小姨母陪着我娘说说话吧,我这头也没什么好收拾的!”冯玉儿也在一旁道。

贾敏上下打量着冯玉儿,只一会子眼圈倒红了起来,对贾敦说道:“玉儿才回来不久就又要离家,当真舍不得,当日头一眼瞧见这孩子,我便打心底有些亲近,只觉得自己若能得这样一个女儿,一辈子也不遗憾了。”

“小姨必会心想事成的。”冯玉儿忙安慰贾敏。

贾敏想起自己没缘分的儿女,这时候不免咳嗽几声。

这时有仆妇在外头道:“夫人,荣国公府来人了。”

贾敦和贾敏免不得对视一眼,贾敏也显得有些意外,娘家派人去她家不奇怪,但是来大姐姐家里…见贾敦面色一紧,安抚道:“既是娘家来的人,大姐姐,我便陪您一块儿出去瞧瞧,玉儿你先待屋收拾着。”

待到了外头,贾敏问仆妇:“可知来者何人?”

“说是姓赖,国公夫人身边的管事嬷嬷。”

两人立时都知道是谁了,这赖嬷嬷当年陪着史氏嫁到贾府,可说是国公夫人身边第一得意人,自来追随主子左右。

以前她也来过苏州府,皆是代表贾府来瞧病中的贾敏,只没想到今日她却是到了冯府,怕是史氏有什么话要带给贾敦。

见到贾敦和贾敏一块出现在厢房,赖嬷嬷倒似吃了一惊,不过毕竟在贾府浸淫了不少年,很快便恢复平常神色,分别和贾敦和贾敏见过礼。

“赖嬷嬷大老远的过来,实在辛苦了。”贾敦命人上过茶,便笑着道。

“姑奶奶客气了。”赖嬷嬷背挺得直直地坐在椅上。

贾敏知道这妇人必是有备而来,见贾敦又不问,便问道:“不知嬷嬷此来所为事?”

赖嬷嬷放下茶盏,道:“两位姑奶奶,老奴是奉了国公爷和太太之命,来向咱府里姑奶奶传话的。”

“您请说吧!”贾敦也不得不开口。

“听说您家大姐儿找回来了?”赖嬷嬷问贾敦。

贾敦明白这事贾府迟早会知道,便也不藏着掖着了,回她,“正是。”

“国公爷和太太借着别人的嘴得知寻回了外孙女,虽都觉得是好事,只心里着实不舒服,”赖嬷嬷扫了贾敦一眼,口中带着责怪道:“这么大的事,姑姑奶奶都不知道往府里报个信,未免有失规矩。”

贾敏赶紧笑着解围,说道:“这也是不久前的事,倒是没来得及说,我也知道的。”

赖嬷嬷又抿了一口茶:“国公爷后来在京里无意中听到,冯家大姐儿这一回本被太子爷圈在应选名册当中,后来大姐儿还退了选,若非这次皇家没注意这事,你这可是欺君大罪…太太让老奴来问问,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贾敦低着头说道:“是我们俩口子舍不得丫头,这才办出的糊涂事。”

“姑奶奶,这以后做事还是多思量些,太太的意思,您们自己不知轻重,连累了女儿不说,少不得还会带累贾府几百号人,”赖嬷嬷冷声道:“太太说了,你们要是不会教养女儿,就将大姐儿接回贾府,让她这当外祖母的帮你们管管。”

“赖嬷嬷,这可是大好事啊!”贾敏见贾敦似乎有些受不住,不由抓住了贾敦,然后说道:“大姐姐和大姐夫可不得高兴坏了,”没过一时,她倒是又有些遗憾,说道:“哎呀,我怎么给忘了,大姐夫刚接到旨意,这回赶着送大姐儿进京应选呢,刚好冯家和烨大哥有交情,林夫人也要回京,明儿就一块上路走了,到了京里也住林府。”

“姑奶奶您说的林夫人是?”赖嬷嬷半信半疑。

“东宫詹事林文烨林大人。”贾敏回道。

贾敦这才安抚下来。

***

“国公爷,妾身求见!”这日荣国公贾代善的书房外,史氏笑呵呵地招呼了一声。

见着史氏一脸笑容,贾代善放下手中羊毫,不解地问道:“夫人,何事这般高兴?”

“自是有值当高兴的事,”史氏上前道:“说不得咱们金陵要出一位皇后娘娘了。”

“此话怎讲?”

“内务府前日来人,我们史侯府最小的女儿被人一眼相中,要去京里参选太子妃了!”史氏免不得畅想道:“这三丫头要是一飞冲天,咱们贾府不是也要跟着沾光。”

贾代善不免有些疑惑,说道:“不是选妃都好久了吗,怎么还有女孩被推举上去?”

史氏凑近道:“有传言说,是皇上不满意前头那一批,所以派内务府下来另选,三丫头您也是见过的,以她那般人品,有谁比她更合适当太子妃?二弟是从三品刚好在太子圈选的官位之内,我嫂子也去寻甄贵妃的门路了。”

“倒是一桩喜事。”贾代善随意应付了一句,便继续低头忙自己的,他这般冷淡,并非不给史氏面子,只因心里装着事,实在没心思管别人家女儿的婚丧嫁娶。

前段时日,贾代善因为儿子贾赦之事,着实被皇上大骂一通教子无方,随后太子爷又找了他去,并没说别的,只来了一句,“若要人不知,除非已莫为,贾公当是明白孤的意思。”

轻飘飘一句话,把贾代善的冷汗都吓出来了,疑惑他贾府打算左右逢源的小心思,竟是被太子爷知道了?

自回到金陵,贾代善除了又狠狠揍贾赦一顿,警告他若是再和那些敢与太子爷做对的人来往,立时将他赶出家门,更看重已经不住夸太子的贾政。

剩下的时候便老在琢磨,到底太子爷有没对贾府生了疑心。

“对了,赖家的从苏州府回来了,”一提到贾敦,史氏心里头着实不高兴,勉强笑着道:“按照您的嘱咐,自是好好训了大姐儿,只是有一事,我得提前向您通个气。”

“说吧。”贾代善只好又重新打起精神,因着贾敦是他在未娶史氏之前所生,史氏一直耿耿于怀,鉴于这是自己年轻时犯的错误,贾代善自认有愧于史氏,因此便是再心疼自己长女,对于史氏一些行径也并未加以阻拦。

史氏恨恨地道:“您上回说,冯家私撤大姐儿应选名牌,我着实生气那两口子不懂礼数,居然敢坏大姐儿的前程,当日您也同意了,咱们把大姐儿接回贾府教养,省得这两人糟蹋了孩子,可没成想…”

贾代善看向史氏。

史氏硬撑着笑道:“恭喜国公爷,说不得您还会有个外孙女能当上良娣呢!”

“怎么回事?”

“赖家的见着了您外孙女,长得据说不错,而且进京去太子爷心腹中心腹林詹事府里住着,太子爷为着林詹事的忠心,少不得会点选了您外孙女。”

“唉,瞧着冯继忠那蠢样,”贾代善直摇头,“还有敦儿也是个没主张的,他们大姐儿又能好到哪里去,不指望,不指望!回头大姐儿落了选回来,还是接到咱府里。”

史氏觉得这话着实中听,说道:“妾身也是担着心呢,所以特意嘱咐我娘家三丫头,到京里见着大姐儿,照应着她些,该点拨的尽管点拨,也不巴望大姐儿成龙成凤,只别丢了咱贾府的脸便是。”

心里头,却打着让三丫头让这冯家大姐儿入不了选才好。

***

辞别父母之后,冯玉儿带着杏月和云秋,便随秦业往京城而去,这一路倒还顺利,没两日,一行人已快到京城。

瞧了眼愈来愈近的城门,杏月将身子收回马车里,小声一句:“也不知太子爷会不会亲自来接咱们姑娘。”

冯玉儿睨了她一眼:“胡说些什么呢!”

“这可是有几个月不见了吧,我不信姑娘心里就不惦记着,”杏月朝她扮了一个鬼脸,“在我们跟前您还装什么矜持。”

旁边云秋也捂嘴闷笑。

杏月捅了捅云秋,说道:“太子爷如何喜欢姑娘的,我们几个,谁人不知?”

冯玉儿斜了两人一眼:“不许胡说。”

马车这时停了下来,林家的嬷嬷就过来说道:“姑娘,到了林家了,因为路上耽搁了,在林家梳洗过后,一会到城门口,会有人来接您直接进宫,您的丫头杏月和云秋现在林家住着带,待您这头事情完结,再送她们过去和您会合。”

刚才还开开心心的杏月,这一会眼睛便有些红了,也不管秦业在外头催,拉住冯玉儿好一顿嘱咐,最后才道:“姑娘,那宫里您也吃过教训,可千万多长心眼,我不在身边,您得自个儿照顾好自个儿。”

冯玉儿好笑地点点头。

云秋也小声说道:“姑娘一定防着些,宫里人一个比一个的厉害,可别随便什么人都信。”

“好啦!你们该走啦!”冯玉儿见着这两丫头快哭了,就开始赶人。

杏月和云秋完全明白,强忍着下车去。

***

梳洗过后,林家的马车将冯玉儿送去后宫城门口。

到了城门口,果然有人迎候,在外头问清了冯玉儿的姓氏籍贯,看了户籍,又有苏州府负责护送的官员递上名牌,和两相交接完毕,随后便有人押了冯玉儿的车往宫城的方向而去。

车越往前开,冯玉儿的心越跳个不停,这每走一步,冯玉儿的手握得更紧一些。

冯玉儿进到宫里,别的人都经过从头到脚一大堆查验,但是冯玉儿只是在帘子后呆了合适的时候就极其顺利地通了关。

皇后被皇帝骂了,这事自然也不会被交给皇后,甄贵妃向来聪明,自然不沾手,别的秀女到还罢了,太子亲自圈的三十六位秀女,她半分不碰,都让东宫的掌事姑姑何姑姑安排。

所以,冯玉儿才这般过去了。否则以冯玉儿这非姑娘之身,怕是还没进走两步,便会被人以亵渎皇家的罪名给活活打死。

初选过去,别的秀女又要见一遍甄贵妃,但是冯玉儿这个被太子圈选过的秀女直接被带去了一座叫静逸轩的宫殿,因着前段时间的选秀已经有了秀女进宫,所以等她进到里头,也算是来得晚了,这宫里头住了很多秀女。

冯玉儿倒是颇受优待,被安排进单独一间屋,待有宫女送来热水饭食,冯玉儿忙谢过,此时天色已然暗沉,她休整了一下,便自歇下不提。

第二日一早,便是教引嬷嬷领着秀女们教授宫中礼仪,大概见冯玉儿是新来的,少不得先到的姑娘要排挤她一下,也因为她太过漂亮,总是会生出是非。

但是冯玉儿也不会闹事,别的,在这里暂时忍忍又如何?

皇家选的媳妇,可不会是事件主角。

这样过了一两天,随着又有新人通过甄贵妃拣选陆续到来,宫里人更多了。

第0071章

宫里秀女多了,到晚上,冯玉儿这儿也来了一个麻烦,有嬷嬷领着一个女孩儿到了冯玉儿的屋,说是新来的,要与她和住。

那女孩一脸的矜持,尽等着人侍候,没想到宫里人挺善解人意,嬷嬷主动将她床上的褥子换成了全新,宫女连净面的活都帮她做了,到真是殷勤得紧。

嬷嬷带着宫女临出门时,还一个劲地奉承:“史姑娘,有什么吩咐您不必客气,贵妃娘娘叮嘱过老奴等,一定不能委屈您。”

这位史姑娘“嗯”了一声,随手从荷包里取出些碎银扔到桌上,“以后用得着你们的地方多了,拿走吧,不必客气!”说的虽是场面话,可这语气显然高人一等得很。

冯玉儿当做没瞧见,这样人,少交际才是最好的。

谁知道人家掸眼过来,很带几分居高临下地问:“苏州府冯家的大姐儿?”

冯玉儿微笑点了点头。

“知道了,去睡吧。”史姑娘看了她好一会儿,只蹦出六个字,什么也没说,便回自己床上睡了。

冯玉儿眼中一闪,此人显然认识自己,而且很刻意要过来和她同住,她家里应该和在甄贵妃面前说得上话。

倒是需要偷偷查查了。

这日,一众秀女被带去了御花园。

说是众位秀女学习规矩疲惫,便让她们赏赏御花园的景色,秀女们一般而言聪明得不少,这会儿一个个规规矩矩,彰显自己的端庄之风。

她们来这儿赏景,只怕是她们是别人的景。

若是太子爷…她们岂敢不好好表现。

嬷嬷们都守在通道一侧,完全不干涉她们,时间短了都还好,大家都保持最端庄最完美的仪态。

时间过去了一个时辰,便大部分的人也松懈下来。

然而这时候,嬷嬷依旧没有让路并领她们回去的意思,这会儿大家也想着看看御花园的景色,或许,这是很多人这辈子只能来一次的地方。

冯玉儿一直坐在角落,虽然她本身因为容貌十分引人注意,不过她的家世不过是六品,到也没有多少人将其放在眼里,在这里有很大一部分目光瞄准太子妃的位置的秀女来说,这冯玉儿就算入了选,也是做妾的,她们犯不着去招惹,她比其他和自己竞争太子妃位置的要来得弱多了。

高假山亭子上,过了这么久,太子徒元徽并没有出现,弘圣帝摇摇头,看了旁边的甄贵妃一眼,说道:“老三来了吗?”

甄贵妃笑说道:“刚刚来人禀报,他被小十六缠住了,说小十六要过来看秀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