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阿娆此时还不知道自己已经被传成了“祸国妖姬”一类的人,她揉了揉眼睛,小小的打了个哈欠。

一回生二回熟,三回……三回接受还算良好?

总之第三次侍寝后,阿娆总算在太子上朝离开前就醒了过来,帮着孟总管服侍太子更衣。

换上一身玄色的皇太子朝服后,周承庭只是随意的负手而立,神色也并不冷硬,那不怒自威的气势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带着上位者天生的端肃,教人生出敬畏来。

这是作为国之储君的周承庭,襁褓中失去父皇母后,在叔父别有用心的“教导”下,没有长歪了便是难得,如今这般出色,简直是奇迹了。

阿娆望着他,本就有的距离感愈发显得遥不可及。

“身子不舒服就再去睡会儿。”此时阿娆眼中高高在上如同神祗的人,本要迈出去的步子又收了回来。他居高临下的看着阿娆,淡淡的道:“辰时去给太子妃请安就好。”

男子的声音低沉富有磁性,语调称不上温柔,可话却分外熨帖。

那一刻他不再像是天上的神明,而是真真切切的一个人。

阿娆俏脸微红,没有拒绝他的好意,福了福身,应了声是。

太子虽然看起来对她总是淡淡的,这三日相处下来,她却觉得太子是个好人。她初次承宠,虽然先前那两位嬷嬷教导她如何让太子满意,可疼起来竟都忘了大半,表现并不好。

然而太子并没有因此把她退回去,后两日也是只要了一次便放过了她,阿娆在松了口气的同时,又暗暗生出别的忧虑来。

她不像是太子妃,要做太子的贤内助辅佐太子,她本就做着以色侍人的事,不能在这上头讨好太子,恐怕……

送走了太子后,阿娆没什么睡意,想着尽快把送给太子妃的香囊绣完,马上准备要送给太子的香囊。

还没等她找出绣线来,只听有人来通报,说是让她去太子妃处。

阿娆忙梳洗更衣,带着结香去了太子妃殿中。

等她到时,姜妙已经梳洗更衣完毕,正端坐在软榻上等着她。

“奴婢给娘娘请安。”阿娆不知姜妙找她何事,行礼后便站在一旁,等着姜妙说话。

“今日你随我去坤正宫给皇后请安。”姜妙见阿娆明显紧张起来的神色,道:“不用担心,至多不过是有安贵妃等人在,她不会怎么样的。”

阿娆有些不明白,自己在太子身边都不算正经妾室,自是没资格给皇后请安……

姜妙倒也没瞒阿娆,直言道:“不用担心,这虽是皇后派人传话,我也正有此意。”

连续三日太子都召了阿娆侍寝,除了看在自己的颜面外,对阿娆总该是满意的。既是如此,又碰上皇后宣召,姜妙干脆准备直接在皇后面前给阿娆太子妾室的身份。

才人和选侍自是有些难度,品阶最低的淑女还是没问题的。

太子已经把阿娆收用了,这等做顺水人情的小事,想来皇后不会拒绝。

故此姜妙把自己的打算对阿娆直说了,还教导她如何在皇后面前谢恩,如何周全礼数云云。

“娘娘,您不必如此为奴婢费心。”阿娆知道后宫中的情形,不想让太子妃有丝毫为难的地方,忙道:“奴婢有娘娘撑腰,谁还敢小瞧了不成?”

姜妙笑着拍了拍她的手,道:“倒也不全是为了你,这里头还有太子的体面呢,你只管跟着我就是。”

听了她的话,阿娆只得答应下来。她学东西很快,嬷嬷们教过一遍礼数便都能记住,且并无生涩局促的感觉,举手投足间的动作落落大方。

姜妙满意的点点头。

既是去见皇后,姜妙又命人拿出准备好的衣裳给阿娆换上,穿得过于清淡朴素,在皇后面前就失礼了。

一切收拾妥当后,她带着阿娆去了坤正宫。

***

坤正宫中。

自从安贵妃以下,宫中有品级的妃嫔都要来皇后宫中请安。往日里皇后心情好,不过几句话就打发她们走了;若是心情不好,长篇大论的训话也是有的。今日皇后却是格外的和颜悦色,留她们多说了好一会儿话。

众妃嫔心中犯了嘀咕,却不得不打点起精神来,应对皇后的问话。只有坐在皇后左侧下首的安贵妃面上始终挂着温婉的浅笑,不急不躁。

见她这幅与世无争的模样,王皇后就恨得咬牙切齿。就是那张柔弱又人畜无害的脸,迷惑了皇上,分明是个诡计多端的心狠手辣的主,却时常被人当做小白兔一般。

不过……今后就由不得她事事顺心了。王皇后端起茶盏掩去唇边的冷笑,神色纹丝未变。

当太子妃姜妙到了坤正宫时,一众妃嫔总算明白了缘由。

尤其是见到姜妙身后跟着的阿娆,有人更是毫不掩饰的露出惊讶之色。

身段纤细婀娜,该丰满的地方却是鼓鼓囊囊;虽然只是低着头,可那半张侧脸足以证明她的美貌。

她跟在姜妙身后向皇后跪地行礼。

“起来罢。”王皇后迫不及待想见一见是何等绝色能将一向不近女色的太子迷住,她声音中透着一丝不易觉察的激动,道:“抬起头来,让本宫瞧瞧。”

阿娆依言起身抬头。

王皇后见了,瞳孔猛地一缩。

怎样的绝色还不足以让掌管着三千佳丽的皇后动容,只是这阿娆那楚楚可怜的气质,倒是像极了安贵妃,甚至比刚入宫的安贵妃,还要更胜一筹。

那双秋水般的眼眸纯净,显得格外惹人怜爱。偏生微微上挑的眼角又流露出不自知的妩媚,不经意间便勾人心魂。天真和妩媚两种截然不同的气质毫不违和的出现在同一个人身上。

她不过是略施脂粉,穿着比寻常宫人略好些的衣裙,便已经叫人移不开眼。

若是盛装华服——王皇后的心猛地一沉,或许该庆幸,这样的人先给了太子,否则在宫中必成祸害。

“不错。”虽说王皇后不喜阿娆的容貌,可想到太子妃和阿娆是她能打击安贵妃的绝佳人选,好歹从牙缝中挤出一句夸奖来。

安贵妃倒是泰然自若,脸上温婉的笑容丝毫未变。待到王皇后说完,她也笑道:“真是个漂亮的孩子,不仅模样好,性子瞧着也是温顺柔和的。”

她的夸奖就真心实意多了,可王皇后听了却心里不舒服。阿娆和安贵妃有些相像,本就令她不快,而安贵妃一定也听说了阿娆的来历,却还能体面周全的夸上一句。

不得不说,王皇后和安贵妃两人高下立现,也难怪王皇后一直视安贵妃为眼中钉。

站在下首的阿娆在心中默默的想着,神色却始终都是恭谨安静,虽然只是静静的站着,仪态却是落落大方,称得上赏心悦目。

姜妙贵为太子妃,虽说这一屋子的妃嫔,她需要主动行礼的只有王皇后,安贵妃也不过需要打个招呼罢了,其余妃嫔还要赶着向太子妃问好。

“有母后的话,我就放心了。”姜妙见状,微微笑道:“殿下身边需要个贴心的人,我觉得阿娆合适,就让她先去过去服侍。我见她果真勤谨,便想着给她个封号,也好名正言顺的服侍殿下。”

这本是极寻常的一件事,更何况太子至今没有子嗣,主动为太子纳妾,只会显得太子妃贤惠大度。即便王皇后是太子的亲娘,也没什么好挑剔的。

还没等王皇后有所表示,安贵妃倒先笑道:“娘娘,这个主意好。太子妃如此贤淑,是您的福气。”

王皇后不由皱了皱眉。

她还没有发话,安贵妃这样说有些越俎代庖的意思了。可偏生她还说是自己的福气,若是自己认真计较,倒显得小气。

这个安氏总是如此,回回刺得她难受,却还让人挑剔不出什么来。

不对。王皇后忽然察觉,险些被安贵妃骗了过去。安氏一定是想让自己心里不快,从中作梗,让安远侯府正室一派削弱实力,好让侧室强大,将来支持她儿子——

安氏果真是好心机。

“这倒是个好主意。”王皇后心中早就有自己的打算,这回安氏也不能扰乱她。“庭儿身边,是该有个知冷知热的人。如今你也很该有个臂膀,协助你打理东宫。”

姜妙忽然有了不好的预感。

“不若早些把太子嫔的人选定了,也好双喜临门。”

作者有话要说:评论日渐消瘦~小仙女们安排一下呗~(づ ̄ 3 ̄)づ

☆、第12章 第 12 章

王皇后这是在提出交换条件。

要想给阿娆封号,对等的就要她和太子松口,答应由皇后主导挑选太子嫔。

姜妙脸色微变,王皇后也太会得寸进尺了!

太子身边添个妾室再寻常不过,尤其是淑女这样低品阶的,根本无需皇后点头。可她若有心变着法的阻拦,倒也真的难办。

太子大婚三年无子,本就给了王皇后最好的借口,纳太子嫔也是情理之中。不过太子嫔身份不同,仅次于太子妃,若是太子登基后,顺理成章要成为贵妃的。

历来太子嫔都出自世家,其中不乏高门贵女。姜妙倒不是拈酸吃醋容不下人,这事一旦由王皇后经手,怎么会选择对太子有助力的世家女?只怕是想往东宫安插钉子罢了!

可名义上皇后为太子母后,她要插手此事,连静安长公主也只能说皇后慈爱,挑剔不出差错来。

姜妙自入宫起就想到会有这么一日,只是没料到王皇后会如此急切。

“母后说的是。”姜妙此时也不能直接拒绝,否则不贤良的帽子扣下来,更给了王皇后发挥的余地。她唇边露出浅淡的笑容,柔声道:“只是到底还要看殿下的意思。”

王皇后露出慈爱的神色,温声道:“那是自然,此事要从长计议。得闲时本宫自然要把庭儿叫过来商议,总得选个合他心意的人才是。”

姜妙笑盈盈的点了头,心中却是将王皇后骂了几百次。

选太子嫔的事其他一众妃嫔自是没有参与的份儿,唯一能说得上话的安贵妃却是识趣的含笑看着,不发一言。

众人不约而同想起王皇后家族的适龄女子,倒不知她想把哪一位嫁入东宫。

说完了正事,皇后即刻叫大家散了。端坐在凤位上的王皇后,终于露出心满意足的神色。

***

被王皇后摆了一道,姜妙回来的路上脸色都不大好看,只是顾忌着阿娆还在身边,怒色没有完全表露出来。

“娘娘不必气恼,奴婢能服侍在您和殿下身边,已经是奴婢的福气了,那些虚名奴婢并不在乎。”回到太子妃寝殿,阿娆轻声劝道:“您也不必向皇后妥协。”

宫中的情形阿娆早就听说过,如今见了,才愈发觉察出太子妃的处境不易。

她当真不在乎当太子身边有品阶的妾室还是没名没分的宫女,只要太子妃能少受些气恼,太子和太子妃夫妻恩爱,她身份如何,她是真的一点儿都不介意。

姜妙听她的话发自真心,懂得顾全大局,心中觉得熨帖之余,又有些苦涩。

是因为自己阿娆在被迫留在东宫,永远失去离开的机会。本想护得阿娆能在东宫有一席之地,这才短短几日便遇上了难题。

“如今倒也不仅是你封号的事。”姜妙叹了口气,有些事也没想避讳阿娆。她拉着阿娆在身边坐了,才道:“我入宫三年无子,皇后早就蠢蠢欲动,如今不过是给了她借口罢了。”

阿娆听太子妃如此轻描淡写的说出伤心事,心中也替她难过了起来。

“你也不必为我伤心。”这样想着,阿娆面上就带出了心中所想。姜妙瞧见,反而笑着劝她道:“即便我育有子嗣,皇后又会说太子是国之储君,不宜子嗣单薄,或是说东宫庶务繁杂,需要有人帮我。只要她愿意,缘由总是能找的。”

姜妙怕阿娆太往心里去,又安慰道:“今日这事与你无关,王皇后是冲着我和殿下来的,你不必自责。”

阿娆忙点了点头,既是太子妃不想让她担心,她自然要领情。

“娘娘,若是没有别的事,奴婢先告退了。”阿娆看出此时太子妃心烦意乱,便提出要先回去。

姜妙应了,再次叮嘱让她别放在心上,这才放了她离开。

回了宜芝院,见时候还早,阿娆预备把结香、芳芷和施东施海叫过来说话。芳芷是珊瑚前日送来的人,太子妃给她的四个人终于都到齐了。

这三日她过得有些浑噩和恍惚,这四个人拨给了她,她对四人竟也没腾出功夫来说话,对他们更是了解甚少。

可还没等阿娆让结香叫人,帘子一动,忽然露出一张英俊的面容。

阿娆几乎自己眼花了。

她忍住想要揉眼的动作,忙从软榻上起身。“奴婢见过太子殿下!”

来人竟是周承庭。

他事先没有让人通报就过来了,倒没有半点打扰人的歉意。阿娆倒是吓了一跳,当然这里本就是东宫,太子想去哪儿都可以。

“见到孤很意外?”周承庭挑眉,见了自己阿娆可没半点惊喜,全是“惊”了。

太子殿下纾尊降贵的到她的小院来,必然不是跟她闲话的。阿娆很快反应过来,忙道:“当然不,太子殿下有事吩咐奴婢就是了,不必亲自过来一趟。”

周承庭不置可否的看了她一眼,虽是头一次来,却没有半点陌生的感觉,自然的房中软榻上坐了。

“说说,今日在皇后宫中,她们都说了什么?”周承庭终于说明了来意。

见他问此事,阿娆才放下心来。太子的消息果然灵通,才在坤正宫发生的事,太子立刻就知道了。

可阿娆还是有些困惑,太子直接去问太子妃就好,为何还要辗转问到他这儿?

如果眼睛会说话,眼前的人就是在无声的询问。周承庭轻咳一声,道:“孤担心太子妃受了委屈不肯说实话,你要说实话。”

阿娆放下心来,没有隐瞒的将坤正宫发生的事一五一十告诉了周承庭。

周承庭听罢,脸上的神色倒是一如往常,细看去才能发现,他眼底浮着淡淡的讥诮。

王皇后这一手够恶心人的,可阿娆自知没有资格去跟太子说安慰的话,说她不在乎封号,也太把自己当回事了。故此几次欲言又止,还是住了声。

太子会不会觉得她是个麻烦?如果不是她,只怕太子还不必即刻就面对皇后的刁难。

想到这儿,阿娆愈发忐忑起来。

“孤知道了。”周承庭看到阿娆低下头,突然出声道:“你去告诉太子妃不必放在心上,孤自有办法。”

“奴婢知——”阿娆本能的去答应时,忽然察觉到有些不对劲儿。

这话本该太子亲自告诉太子妃罢?为何还要她在其中传话?

阿娆甚至有种荒谬的想法,莫非太子也是在让她别担心?是这个意思?

她偷偷抬眼看去,只见太子一如既往的淡然自若,往日让阿娆不安的神情,在此时看来却格外让人安心。仿佛天塌下来,他就是个子高的那个人,只是静静的站在那儿,就能撑起天地。

“孤去见静安长公主,告诉太子妃不必等孤用午膳。”周承庭说完,便转身出了门。

阿娆忙应了一声,跟在后头送了出去。

回来对上结香、芳芷等人的目光,都是没有掩饰的雀跃。

虽然眼下自家主子还没有封号,可太子亲自过来坐一坐,这便是无上的荣耀了。

阿娆只得在心中苦笑一声,她们还不知道她惹出的麻烦呢。罢了,又何必让人多跟着自己担心?

她吩咐一声,便依言去了太子妃殿中。

***

静安长公主府。

因周承庭是微服到访,姑侄两个屏退了服侍的人,单独在公主正殿中说话。

“庭儿,你想说的姑母都知道了。”静安长公主脸上透着薄薄的怒容,她冷笑一声道:“王氏也太急切了,这就等不及命人给我传话来,说是要给你选太子嫔。”

周承庭淡淡一笑,道:“姑母不必动气,不过是我收用了个宫女,她便要见缝插针的塞人。”

静安长公主有所耳闻。

“传说中是个绝色美人,把你迷得神魂颠倒。”长公主嗔了一句,道:“究竟是什么回事?”

这样的流言她自是不肯信的,偏生周承庭一本正经的点头,道:“空穴来风。”

长公主挑了挑眉,说他胖还喘起来了。

“我想给她个封号。”周承庭丝毫没提姜妙,只是道:“起码也得是个才人、选侍,王皇后才来了这么一出。”

她听说太子收用这个人是太子妃带进宫的宫女,论身份,封个淑女才是合情合理。

“王皇后虽说要选太子嫔,她心中谋划的恐怕不是这个。”周承庭正色道:“太子嫔的家世起码要过得去眼,皇后舍得把这样人丢出来做弃子?”

“侄儿想着,她要的就是我拒绝,她再退一步,说只选个才人给我,我便完全没有拒绝的理由。”

静安长公主眸光微闪。

原来如此,一向又蠢又坏的王皇后,难得聪明了一回。

作者有话要说:口嫌体正直的太子殿下上线。

☆、第13章 第 13 章

“你预备怎么办?”静安长公主沉吟片刻,问道。

周承庭勾了勾唇角,淡然道:“那我就如她所愿,选个太子嫔好了。”

他的话音未落,长公主就皱起了眉。

太子嫔的人选她心中已有打算,决不能如此轻率的决定。

她叹了口气,道:“当初你说要娶阿妙为太子妃,我虽知道她并非太子妃的最佳人选,却还是帮着你去皇上面前说话,你可知道原因?”

周承庭忙笑道:“自是姑母疼侄儿。”

“别在这儿插科打诨。”长公主竖起食指在虚空中点了点他,道:“镇日里就会说些虚头巴脑的。”

其实周承庭的话也不算错,她对皇兄留下来的唯一血脉自是百般呵护,尤其是在外头刚强冷硬的周承庭肯在她面前服软,静安长公主着实投入了不少的心血。

她直言道:“阿妙的外祖陈家对你父皇忠心耿耿,家中男丁又多为国战死沙场,哪怕安远侯三心二意,陈氏和世子的心却没有变过。即便是世子殉国,安远侯府明显要倒向安贵妃,咱们绝对不会做出薄情寡义之事,你要娶姜妙姑母自是支持。”

“阿妙这孩子,性子要强,人也心善,是我自小看着长大的。”长公主露出回忆的神色,“当初陈老夫人带着她和姜知越常来公主府,和你表弟表妹们玩得都很好。”

周承庭神色微黯,姜知越做过他的伴读,他自幼同他们兄妹相熟,想来亦是伤怀。

“姑母,侄儿想答应皇后选太子嫔,是有缘故的。”

周承庭在长公主身边低语了几句,她当即脸色微变。“庭儿,你就不怕养虎为患?”

他笑了笑,神色中透着运筹帷幄的自信,道:“姑母放心,侄儿自有分寸。”

***

坤正宫。

王皇后正想着哪日把周承庭叫来说添人之事,忽然有内侍气喘吁吁的进来通报,说是太子殿下来了。

“倒是给本宫省事了。”王皇后面上浮出一抹得色。

任他太子再有手段又如何?原先还能以太子妃为借口,夫妻恩爱不想往身边添人。是他自己色令智昏,收用了那个绝色宫女,往后就没办法拒绝她送人了。

王皇后自以为十拿九稳,往日里数次想插手东宫失败的经历更燃起了她的斗志,这一回她非得成功不可。

“儿臣给母后请安。”很快周承庭便进了正殿,因王皇后急切,甚至都没让他等,即刻便请了进来。

王皇后此时对周承庭倒是十足的热情,见他来了忙起身招呼他坐下,柔声道。“庭儿过来了?快坐下。”

不知道的人,还要以为王皇后是他亲娘!这状似无微不至的关怀和亲昵的姿态,往日里都是在一众命妇和皇族亲眷面前惯常表现的,私下里倒还少些。

有事献殷勤,倒也合情合理。

周承庭惯来不喜和她表演母慈子孝,对待名义上的母后,面上恭敬礼数周全也就罢了,冷淡疏离些也没人能挑剔出错处来。

“儿臣回东宫后,听阿妙说母后想为儿臣选太子嫔的事。”周承庭神色淡淡的,开门见山道。

王皇后看着他冷峻神色、越来越像先帝的眉眼,心中习惯性有些发慌。

许多时候连皇上都拿太子没办法,周围朝臣那么多双眼睛盯着,又有静安长公主为首的皇室宗亲护着,随着太子渐渐长大,连皇上都有种力不从心的感觉。

“没错。”王皇后始终面上带笑,道:“还没恭喜太子呢,身边添人这样的喜事,也该早告诉母后才是。太子妃今日过来请安时才说了这喜讯,母后措手不及,都忘了给些赏赐。”

周承庭挑了挑眉。

哪怕是赏个簪子,也代表皇后承认了阿娆的身份。王皇后还没等到交换条件,怎会做这样的事?

“是儿臣疏忽了,还望母后不要怪罪。”周承庭不以为意,道:“儿臣喜欢阿娆,不忍她没名没分的跟在儿臣身边。故此想跟母后说一声,该给她个选侍的封号才是。”

选侍?

王皇后神色微变,太子倒是会狮子大张口。

她不置可否,只是笑道:“太子身边本该多添两个服侍的人,早些生下子嗣,也让母后跟你父皇放心。”

王皇后本意给太子个台阶下,只要太子答应往身边添个选侍才人之流,她就答应给阿娆淑女的封号。

“当然,母后所说甚是,儿臣也是该选太子嫔了。”周承庭偏要提,道:“如此便请母后替儿臣费心太子嫔的人选。”

王皇后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

周承庭会这样听话配合?除非太阳打西边出来!

见他的神色不似作伪,王皇后不得不相信。难道他是当真喜欢那个叫阿娆的,为了抬高她的身份,宁愿接受自己塞进来的太子嫔?

一贯稳重练达、冷静自持的太子,会在女人的事上昏了头?

原本计划以退为进的王皇后,感觉自己的计划全部被打乱了。她还真没有合适的太子嫔人选,选侍、才人之流的人选倒是一抓一大把。

“阿娆身份低微,只怕就封淑女,不太妥当罢?”皇后试探着问道:“母后看还是先封个淑女妥当。”

周承庭笑而不语,态度很坚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