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泷往后靠在椅子上的软枕上,望着窗外,道,“恐怕夫人也是有几分意动的,不然按照夫人的性情,根本就不会这般烦恼。”

李清珮道,“赵爷,您说的是甚么?”

“夫人,你且好好想想。”赵泷说完就不再开口,自己斟了桃花醉,陪着李清珮做的奶豆腐,慢慢的品味了起来。

李清珮却是有种被人看透的感觉,可是她并不觉得尴尬,反而有种和赵泷很是贴近的心情,就好像两个人就变的十分的亲密一般。

赵泷的很对,她就是心动了,原本她以为自己想过就是如今这般清闲的生活,她也过的很惬意,可是那天在庄子里遇到秦王的时候…,她忽然就生出几分不甘来,等着母亲提议了重新参加科举的事情,她虽然知道这件事已经不可行,但还是心动了。

好一会儿才道,“妾身想又怎么样呢?像妾身这般身上有了污点的人,是如何也参加不了科举的,即使参加了也会被人嗤笑,成为笑柄。”说道这里嘲讽的笑了笑,“让赵爷看笑话了,我实是有些痴心妄想。”

“如果有人推举你呢?”赵泷目光柔和,含笑说道。

作者有话要说:晚安。:)

第15章

四周静谧,李清珮似乎听到胸口咚咚的心跳声。

赵泷闲散的坐在镶嵌云石的透雕荷花纹太师椅上,一举一动之间说不出的洒脱自在,就好像是对于他来说,这天大地大,却是没有什么事可以难住他。

湖边的风吹在窗棂上的天青色的纱帐上,鼓起漂亮的波浪来,就如同李清珮此刻的心情,怎么也没办法平静下来。

“赵爷…”李清珮艰涩的开口,她抬头,看到赵泷露出鼓励的神色来,含笑的看着她,就如同一个久未见面的老友,又或者包容小辈的长者,可以成为你温暖而厚实的后盾,安抚住你焦躁不安的心。

“您要给妾身写推举函吗?所以妾身还能参加科举?”李清珮终于还是问了出来。

赵泷声音不高,但是充满了坚定的沉稳,“不是我写的是,是原礼部尚书沈从泽的推举函,足矣了吧?”

礼部原本就管着科举的事宜,能做到尚书,本就不同凡响,更不要说这个人还是那位大名鼎鼎的大儒沈从泽,能得他的推举函,别说是礼部,就是士林里也会给她保留几分体面,那她以后的路会顺畅很多。

参加科举之人都需要得到推举函,她以前在学院的时候都是学院的老学儒来写的,而除了这些,能得到德高望重的之人的推举函,那自然是不同的,而这位沈从泽早就不管朝廷之事了,又是有名的清流大儒,能让他写一分推举函,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莫名李清珮就是觉得赵泷并非虚言。

李清珮低下头来,心里涨满了不知名的情绪,她从来没有因为自己委身给人做妾而自卑过,如果时间倒流,她还是会这般选择,但是…,这不等于她可以无视旁人的视线,可以无视这个朝廷的规矩。

因为逆流而上,实在是太艰辛了。

她不像是那位圣尊皇后,勇敢的改变了这个世界的规矩,她自信没有那样的魄力,可是现在,眼前这个不过几面之缘的陌生人却是给了她从来没有过的期盼。

赵泷又道,“想就去做,当年圣尊皇后不知道提拔了多少女官,其中身世不如你者大有人在,你可见后世有人因此对那些女宫非议?”

“你这般年纪,如此样貌,正是大好年华之时,何必要躲在这偏僻的乡下蹉跎岁月。”

“难道你还想要把下半生委身给男子,浑浑噩噩的过一生?”

“你曾经在十五岁时候得中过禀生,这可不是旁人可以做得到的。”

赵泷好像天生就知道如何掌控旁人的情绪,一句接着一句,激起了李清珮少女时期的热血来。

“赵爷,您和妾身不过几面之缘,为何要帮妾身?”李清珮虽然热血沸腾,但是并没有失去理智,反而越发的冷静。

赵泷暗道,真是个机智的姑娘,要是旁人这时候早就忘记了一切了,她竟然还会问缘由,犹豫了下,还是决定坦白,道,“见了夫人,我瞧着有些眼熟,问了才知道故人之女,我曾经跟李唐先生学过字。”又道,“今日之事,你且回去想想,沈从泽沈老先生和我家很是有些渊源,写个推举函不过举手之劳而已。”

李清珮记得很清楚,父亲李唐因为体弱没办法研习苦读参加科举,但是却不肯放弃,倒是练就了一手好字,从小就不知道多少人会来拜见,只为求字,偶然的一次叫微服私访的圣上瞧见了,求了字回去挂在御书房上,那之后更是名声大噪,一时风头无限,会让赵泷这种世家子慕名来学也是常理之中。

来的时候心事重重的,走的时候却是两样的心情,李清珮被王总管送到了门口。

“夫人,今日真是多亏你了,老爷总算是吃了些东西。” 王总管说着叫人递了个瓷罐给李清珮,“这是今日喝的桃花醉,老爷让小的给夫人带些许回去。”

李清珮倒也没有推辞,叫一旁的彩蝶收了瓷罐,斟酌下,道,“妾身瞧着你们老爷倒是喜欢妾身做的吃食,要不明日妾身再做一些送过来好了。”

赵泷让她回去好好想想,但是李清珮知道…,她其实早就做好了决定,只是那时候条件不合适,现在有人为她推平了路上的屏障,她又为什么要退缩?就像是赵泷说的那般,靠着男人过活一次就够了,难道还要继续靠着?

这世上总有人想要捧高踩低,却鲜少有人这般雪中送碳,她总是想为赵泷做点什么,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王总管笑的眉开眼笑的,显得十分开心道,“那敢情好,小的瞧着就算是同样的法子,厨房也做不出来夫人那般的味道来,正担心,既然夫人先开了口,那小的就不推辞了。”然后认认真真的给鞠躬,道,“多谢夫人了。”

王总管心里别提多高兴了,虽然今日做的有些明显了,但是看老爷和李夫人那般愉悦的相谈,他就觉得十分值得,正想着如何找借口继续让两个人来往,没想到李清珮倒是主动提及,他自然是万分高兴,决定继续推波助澜。

更不要刚才听说这位李夫人居然在十五岁得中过禀生,虽然也有那天生卓尔不凡的神童十一二岁就能考中,但那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都是规规矩矩的寒窗苦读,而在这些人当中,能十五岁就得中,算是佼佼者了。

兴许可以从支持这位李夫人读书,延伸到关心国事,那他们老爷是不是就会改变心意,回到宫中了?

王管事不敢想,他只能尽力而为…,以前是觉得这位夫人多事,但是现在却是希望越多事就越好,不然哪里能勾起他们老爷的心绪来。

出了赵府的门,李清珮没有马上回府,而是去了旁边农户家中,按道理家中常用的蔬菜瓜果应该从庄上拿来吃,只是因为他们家离庄子有些远,所以更多时候就在旁边农户家中购买。

那农户见到李清珮亲自过来,很是有些受宠若惊,因着往常都是他早上赶了骡车送过去,只在第一天给李清珮这位主家磕过头,后面自然是不曾见过,这会儿见她走来,款款如仙子下凡,就是低着头不敢直视,也是能感受到她的美貌出众来,怪道这附近都传遍了,说是来一位天仙一般的美人,许多人都会借故到这边来走走,想着能不能遇到,一睹芳容。

李清珮逮了一只老鸭,那农户送到府里去,之后就起身去了通州镇上,因是下午,几乎没什么客人,李清珮一进去就引得小二频频注目。

“这位客观,您看您要点什么?”

“我要这些…”

李清珮买了笔墨的纸张,并许多科举需要的书籍,之后让彩蝶装到了马车上,那小二啧啧称奇,因为李清珮买的书从小孩子读的三字经到策论,一应俱全,一看就是没读过书的样子,如此对着而一旁的同僚小声低估道,“明年就是六年一次的科举了,这生意又是好做了,不过也多了这位夫人这般的人,总以为买了许多书就能装到脑子里去,人倒是挺美,就是这脑子恐怕不太顶用。”

李清珮正转身,听到这话颇有些哭笑不得,一旁的彩蝶来了脾气,道,“瞎说什么呢,我们夫人可是禀生,晓得不?”

彩蝶也是路上听李清珮提起来才知道的,心里诸多佩服就不说了,正是憋着不知道到跟谁讲才好,这会儿正是逮到了机会。

那小二吓的脸色发白,这可是一个大主顾并且还是一位秀才,别是给气走了,忙点头哈腰的赔不是,道,“小人有眼不识泰山,居然没有认出秀才娘子来,真是该死。”又道,“主要是秀才娘子实在是太过美貌,让小的难以相信,居然有人可以这般才貌双全,这才误会了!”

秀才分为三等,这禀生就是优等的学子。

小二这话说的十足油腔滑调,但也有几分真心在,不过好在李清珮今日心情好,这是五年来从来没有过的畅快,就好像被人插上翅膀可以飞起来一般,笑着摆了摆手,“常言道,这祸从口出,以后不可这般背着人嚼舌根了。”付了银钱就上了马车。

回去的路上见有个绸缎庄,想起母亲郭氏和弟弟半旧的衣裳来,家中也有不少料子,不过因为是她的,多是鲜亮的布头,没办法给弟弟和母亲做衣裳,下了马车又搬了许多尺头到车上。

一路满载而归,到了府邸已经是傍晚了。

刚走到门口就看到弟弟李念正东张西望的,瞧见李清珮眼睛一亮,道,“姐,你到是去了哪里?”

李清珮叫人把买的东西卸下来,道,“怎么,可是有事?”

李念急道,“娘从中午开始就没用过饭了。”

俩个人正说话,李清珮准备先去看郭氏,结果一抬头就看到冷着脸的郭氏不知道何时已经站在了门口。

她看着丫鬟搬下来的尺头,脸色铁青道,“是谁叫你去买这些的?不过才五年,你就忘记了你父的谆谆教导,正经的科举不去考,偏偏学会了搔首弄姿,烟视媚行!”

作者有话要说:推下我基友的文呀,坑品有保障,文笔又棒棒哒!

《当时明月在》作者楼海

【成人版文案】

时隔多年,董小姐再度归来,

云焕因此有两大烦恼,

一是有关于他渣男的讨论又一次要卷土重来,

二是董小姐身后还跟着一个小女孩。

【校园版文案】

明月看上了邻系的学霸云焕,

传闻说他看似谦虚温和,实则高傲冷漠,

明月壮着胆子给他发短信:

听说你聪明绝顶,不仅学习好,体育也很棒,

你有没有空晚上来我宿舍教教我,我的睡衣是蕾丝的哦。

云焕: 好啊。

明月: ??

第16章

“烟视媚行?”李清珮突然间笑了笑,只是那笑容没有愉悦,反而全是心酸的嘲弄,“娘,你的女儿给人做了五年的妾,可不就是烟视媚行,只学会了如何讨好男人,要不然,哪里来的银子寄给你们。”

“不成器的东西,你就是这样报答娘的养育之恩?”郭氏眼中暴风雨一般的怒意,又痛又是难过,抬手朝着李清珮打过去…,李清珮却是不躲,直挺挺的站着,一副要挨打的模样。

到底是自己的女儿,如珠如宝的养大,又如何真的下得去手,郭氏的手到了李清珮的脸颊边就停了下来,李念一开始目瞪口呆的,这会儿终于反应了过来,及时的上前拉住郭氏的手求道,“娘,你怎么要打人呀,这是姐姐呀,您在苏州心心念念的想了许久的姐姐!”

李清珮见弟弟李念红了眼圈,弯腰去扶李念道,“念儿,你起来,母亲要责罚我,你挡着做什么。”

“你这逆子,还不给我走开!”郭氏气的狠了,上前去拽李念。

“姐姐有什么错!”李念第一次这般大声的喊道,说完就像是害怕一般有瑟缩下身子,但是看到李清珮眼角挂着的泪珠,和她伤心难过的模样,忽然间就又鼓起了勇气,小小的身子挡在了李清珮的前面,道,“娘,你要打就打我,都是我资质愚钝,朽木不可雕,读不成书,没有办法给娘争气,只得让娘又要逼的姐姐去重拾书本,如果我哪怕有姐姐一半的聪慧…,娘你怎么这般狠心!”

李念到底是孩子,说完就委屈的呜呜哭了起来。

“你们如今真是大了,一个个的,知道忤逆娘了。”郭氏颤抖着身子,指着两个孩子骂道,“好好,以后我就没当没生过你们这俩个孽畜。”

郭氏说完就扭过头走了,那步子又急又快,显得很是不平静。

李清珮原本想着告诉郭氏自己准备参加科举的消息,想着她一定会十分高兴,可谁知道,当郭氏说她搔首弄姿的时候,她就觉前所未有的委屈,而且还是来自于自己的母亲,那种伤心简直无法言说。

晚上李清珮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怎么也没办法睡不着,原以为会还在生气,恼怒郭氏的口不择言,可是脑子里却是一遍又一遍的想起小时候郭氏对自己的疼爱来,家中虽然有仆妇,但是她和父亲李唐的衣服鞋袜,倒是郭氏一针一线缝出来的。

后来家道中落,宅子也卖了,郭氏起早贪黑的做活儿,可是无论是怎么样,却从来没有喊过一次累,不像是有些父母,会觉得自己太辛劳,有时候会拿孩子出气。

郭氏或许不够温柔,感情内敛,但也绝对是一个好母亲。

李清珮又想起,自己得中禀生之后,回到家看到被病魔折磨的骨瘦如柴的郭氏来,那时候是什么心情?

就好像是天要塌了一样,别说是给人做妾,估计只要能救活母亲,卖了自己也是甘愿的。

而如今,两个人都好好的,她也得了自由身,何必为了一点事情去争吵?李清珮决定明天就跟母亲好好说道说道,把这些年来的心里话都跟郭氏说说,她决定委身给秦王作妾之后,母亲就没跟她说过一句话,两个人到到现在还没敞开心腹说过话。

正在她在这边想事情的时候,彩蝶蹑手蹑脚的走了进来,靠在帐幔上,悄声说道,“夫人,舅老爷在外面呢。”

李钦佩听了就坐了起来,披上了外衣,拢了拢发鬓,道,“叫他进来吧。”

李念耷拉着脑袋,无精打采的跟着彩蝶,坐在架子床旁边的红漆楠木交椅上,只在彩蝶给他上茶水的时候点头示意了下,就全无话了。

等着屋内只剩下两个人,李清珮摸了摸他的头,道,“可是身子不舒服,怎么还不睡?”

“没。”李念低低的应了一声,也不说话。

李清珮就静静的等着,她犹记得李念小时候还是个十分活泼的孩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就变的这般沉默寡言来。

“姐。”李念终于抬头看了眼李清珮,见她含笑的看着自己,立时就有了勇气,道,“我今日忤逆了娘,是不是太不孝了?”

对于一个一直习惯性听从母亲话的孩子,李念今日的举动确实是有些超出平常了,李清珮不是不感动的,虽觉得母亲过于苛刻,可是总还有人愿意护着自己,让她倍感欣慰,只是她忽略了李念还小,又是第一次跟母亲顶撞母亲,心里是何等的恐慌和害怕。

李清珮道,“姐觉得你并非忤逆母亲。”

“什么?”

“并不是为人父母者就全是对的。”

这话可谓是大逆不道,又或者太过惊骇世俗,李念震惊的看着她,“姐,您这话可是…”

李清珮安抚着朝着李念笑了笑,道。“那你觉得姐姐就是母亲说的那般不堪吗?”

“自然不是!”李念的大声的反驳道,“姐姐是最好的。”

“你看,你也知道母亲说的并非是对的。”

李念一时语塞,又或者用他如今的思维,根本就不知道如何应对,一边是他敬重的母亲,另一边也是极为敬佩的姐姐。

“那我且再问你,如今你知道母亲说的不对,那你以后就不敬重她了吗?”李清珮又问道。

“不会,母亲永远都是念儿要孝顺且敬重的人。”

“如此就是了。”李清珮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父母也不一定都是对的,我们为人子女,这时候就需要帮父母去纠正,只是这并非就说我等不敬重他们。”

李念转不过弯来,静默了片刻道,“姐姐的意思就是,姐姐现在不生娘的气了?”然后目光亮晶晶的看着李清珮。

李清珮一时无语,顿时啼笑皆非,道,“好家伙,原来念儿这是在给姐姐下套呢。”

李念脸腾的就红了,无措的搔了搔头,道,“姐姐,念儿不是故意的,念儿的其实想说…”

李清珮见他实在是恐慌,忍不住笑着摸了摸他的头,道,“姐姐原本有些生气,只是有念儿护着姐姐,姐姐就不觉得难受了。”

李念脸还是红着,刚才是觉得慌乱,不知所措,这会儿则是害羞的,道,“姐姐,其实娘她一直都念着你。”

“娘说的是不对,可是娘真的…,好几次夜里,娘看着北边就默默的不语,我知道那是娘想你了。”

“你寄来的银子娘分文未动,一直都存着。”

“那你们在那边怎么过活的?”李清珮就猜出来郭氏可能没有用她寄过去的银子,不然也不会瞧着这般寒酸。

“娘绣活儿很好,进了一个针线班子,每日都有活儿做。”李念说道,“我平日里帮着人抄书,也能赚一些笔墨的银子。”

李念说道这里,眼睛都亮了起来,道,“念儿开始就按照书铺子里的要求抄,后来念儿发现许多人看完又折旧卖给书铺,念儿就想着能不能租借书籍买卖。”说道这里小心翼翼的瞧了眼李清珮,见她并无生气的样子,实在是憋不住,继续说道,“念儿就在给书铺抄书的时候多抄几本,然后租借给书院里的人来看。”

“那次,一个月赚了一两的银子!”

“不过很快就被娘发现了。”李念沮丧的说道,“娘责罚了我一顿,一个月都没都没有跟念儿说话。”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李念不适合念书,不等于做不好别的事情,道,“念儿,你速算学的如何?十六加六是多少?”

这时候九九乘法还不是每个孩子都会的东西,寻常人要是能会两位数的算法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李念几乎是马上就回答道,“是二十二。”

李清珮这下对李念有些刮目相看了,惊喜的说道,“念儿真是了不起,这都是谁教你的?竟然就想出这种法子赚钱。”

“姐,,你没觉得念儿不学无术?”

“怎么会。”李清珮道,“姐姐觉得念儿做的很好。”

李念长期压抑自己,按照郭氏要求的路子认真读书,但是每次看到枯燥的诗经,都会觉得索然味,不过要是换成术算,打算盘,他就兴致勃勃的,觉得有趣极了,可是这话他不敢对郭氏讲。

郭氏唯一的期盼就是他能像姐姐那般,十五岁就得中禀生,然后考中状元,得以延续父亲的遗志。

李念没有想到,这会儿夸奖他的竟然考中秀才的姐姐,一时只觉得有些五味杂陈。

两个姐弟一时说了许多话,半夜各自睡去,却是从来没有过的亲密,第二天一早,李清珮起了个大早,去了如意居,却是看到李妈妈,急匆匆的过来说道,“夫人,老夫人怕是病了。”

作者有话要说:晚安,:)

第17章

李清珮让李妈妈去喊郎中来,自己则进了屋子,见屋内窗门紧闭,显得有些暗沉,皱了皱眉头,起身去开了窗,清晨裹着晨露的秋风就这样吹了进来,一扫屋内的沉闷气息。

郭氏躺在床上,显是一夜未睡,面目憔悴,更让李清珮心惊的是她眼角的皱纹,就好像突然间老去了十岁。

“娘,你是哪里不舒服?”李清珮坐在了床沿上,柔声问道。

郭氏低垂着眼睑,答非所问的说道,“你出生的时候,娘和你爹已经成亲三年了,之前有人说你爹体弱,没办法孕育,也有人说娘福薄,进门前克死了你祖母。”

“娘…”

“娘和你爹不知道多欢喜,你爹光是想你的名字就用了许久,反反复复的去改。”郭氏道,“你出生之后,尿布都是你爹给你换的,后来又手把手教你写字,如珠如宝的养大,就差捧在手心里,就是为了让你去给人做妾的?

郭氏最后的声音拔高,很是尖锐,“我们李家世代,清清白白的,却是毁在你的手里。”

“我道你怎么想的,觉得自己并非做错,可是你当时有没有问过娘,愿不愿意拿自己女儿的清白去换一条命?”

“娘不愿意!”

“娘死了又如何,只要我们清清可以堂堂正正的活着,不受人指点,娘就是死也瞑目了。”郭氏都么刚强的一个人,这时候也禁不住泪流满面。

李清珮瞧着,眼泪倏然就流了下来。

“娘,那你有没有想过女儿?”李清珮哽咽道。“难道女儿就能眼睁睁的看着娘去死?”

“您走了,女儿和弟弟怎么办?您就没想过我心里多难受?”

“就是再来一次,女儿也不后悔!”

“死容易,活着才是最难的,您就光想着成全您的清白,好堂堂正正的去见爹,难道就没有想过苟活下去,仅仅只是为了女儿和弟弟,您就是受不了一点委屈?”

郭氏震惊的看着李清珮,似乎第一次认识到女儿一般。“娘是为了成全自己?”

一时间屋内寂静无声…,恰好李妈妈带着郎中过来,见这般进来不是,不进来也不是,还是李清珮看到,转过身去,擦了擦眼泪,又收拾了一番,就对着外面道,“李妈妈,你请郎中进来吧。”

李清珮一开始颇有些担心,怕是母亲不高兴诊脉,毕竟刚才两个人谈的不太愉快,甚至是可以用决裂的形容,但是意外的是郭氏一句话都没说,旁人叫她做什么就做什么,郎中只说是郁结于心,开了方子就走了。

之后郭氏就一直不说话,给药就吃,饭也不会落下,但就是不肯理人,李清珮一开始也有些着急,后来见郭氏气色渐好,倒也把提着的一颗心放了下来。

李清珮不后悔自己这番话,两个人早晚是要敞开心扉去谈,一件事总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站在郭氏的立场,自然是宁可死也不愿意用女儿卖身钱来救命,更何况郭氏对她期望甚高,承载了太多的东西…,而站在李清珮的立场,母亲就要病故,她就是卖了自己也要救母亲。

两个人不过立场不同而已。

不过李清珮这几天也没闲着,想要重新参加科举,有许多事情要做,首当其冲就是要拿到推举函,如今对李清珮来说,不仅是科考资格的问题,且有了沈从雅的推举函,她就可以无视自己曾经妾侍的身份。

赵泷倒是痛快,说让她等等,最多不过半个月天就给她送来。

李清珮算了算还需要多久科考,重新排了个学习计划表,每天都按照那个作息严格执行。

当然,即使这样她都不忘两件事,第一件事就是每天去看看郭氏,见郭氏依然不跟她讲话,但是慢慢的开始吩咐李念去做一些事情,也就放下一颗心里,第二件就是抽空给隔壁赵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吃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