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岚微微一笑,坦然受了她这一礼,抬起下巴道:“妹妹最好记住,长幼尊卑这样的规矩伦常,是时刻要牢记在心中的。王姨娘也许忘了教你,可你不能这么放任自己的下人,不然若被外人听见,还不知会怎么笑话咱们侯府呢。”

安晴气得发抖,尊卑伦常这几个字,许多年就这么压在她身上,只要安岚还顶着嫡长女的身份,她就永远无法在她面前翻身。

安岚教训完这一通,也没兴趣欣赏庶妹难看的表情,带着琼芝直直走向两年多未回到的闺房里。

房间早被谢侯爷叫人给收拾好,安岚走进铺着锦被绫罗的房内,突然有恍如隔世之感。

前世她在这间房里足足住了十六年,享受过千娇百宠,被父亲捧在掌心,被继母和弟妹尊重呵护,一颦一笑都牵引众人关注。如果有人告诉那时的自己,这一切都是假象,她一定会不知所措,甚至崩溃痛哭。

可现在的她已经不同,这些她失去的,曾经被视为世间所有的依赖,突然变得无关紧要起来。她坐在窗边,摸出被她留在这里的妆匣,上好的檀木褪去华丽的外漆,终于现出苍凉的底色。

房门突然被人推开,安岚转过头,看见足足两年未见的爹爹站在门口,他和自己记忆中并无不同,只是嘴角褪去了笑容,剩下的只有疏离的威严。

谢侯爷也在打量她,他总觉得这个大女儿看起来很不同,尤其是和娇宠着长大的安晴相比,他心里短暂地闪过丝的愧疚,把兴师问罪的话语压了下去,先问了句:“安岚,你这两年还好吧?”

安岚垂眸没有看他,只是淡淡回了句:“都好,多谢爹爹记挂。”

这句话令谢侯爷愧疚更甚,就算和甄夫人有再多的龌龊,安岚到底也是自己的亲生女儿,可他又何曾真正记挂过她。他低头不自在地轻咳一声,走过去道:“这房里还缺什么,你尽管告诉刘管家,还有想吃什么买什么也尽管和爹爹开口。”

安岚轻轻摇头,咬着唇瓣似乎在压抑着什么,轻声道:“安岚什么都不要,反正也不过想回来看一眼…”她把最后两个字咽在喉中,偏过头掩饰般地摆弄着那个妆匣。

谢侯爷一时无语,想关心却觉得太过刻意,想质问又说不出口,这时王姨娘跟着推门进来,挑眉高声道:“哟,咱家这位小姐可回来了,你这次捅的篓子,可把我们给坑惨了。”

谢侯爷被提醒,也顺势问了出来:“对了,那郑公子,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又会牵扯到三皇子的?”

安岚脸上露出讽刺的笑,道:“爹爹觉得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吧,我也无谓去辩解。”

王佩娥见谢侯爷脸上怀疑更甚,又故意叹气道:“要说小姑娘真是沉不住气,那郑公子就算有什么错,何苦把他害成那副模样,还连累侯府和郑家交恶。幸好我与那郑夫人还有些亲戚关系,又帮你们说了不少好话,不然只怕人家护子心切,会把咱家和你们那庄子闹得不得安宁。”

安岚始终没有回话,只是低着头,指甲几乎要刻进那妆匣的木纹之中,王姨娘唱了半天独角戏,对方却一直不接招,心里生出些莫名的烦躁,正想扯着谢侯爷再好好质问几句,却看见那我见犹怜的小姑娘,杏仁似的眼眸里渐渐升起层水雾。

她开始觉得不对,可谢侯爷已经走过去温声道:“这是你家,你有什么委屈,尽管告诉爹爹。”

安岚一脸倔强,偏头用手背抹去眼角溢出的泪,哑声道:“爹爹何必说这些漂亮话。那郑公子拿着爹爹的手书对我们恶语相向时,爹爹可曾管过我委不委屈。他日日骚扰我,逼得我连门都不敢出时,爹爹可曾在我旁边?”

谢侯爷缩起瞳孔,立即从她滑落的衣袖里,看见娇嫩的手腕上留下的深深红印。他想象这伤是如何而来,顿时涌起些心疼,安岚毕竟才十四岁,被那登徒子纠缠时,该是多么恐惧。

于是他扼腕地一抚掌道:“爹爹不知道郑公子是这样的人,实在是委屈你了。”

安岚在心中冷笑,如果谢侯爷真的关心女儿,怎么会完全没在意过那郑公子的品行,只想着借这机会与郑家结交。可她并不点破,只是楚楚地压着下巴道:“女儿哪敢怪罪爹爹,我只是一直不解,那郑公子是个爱热闹、爱享受之人,为何一定赖到我们那乡野的庄子里去。”

她边说边用眼神淡淡往王佩娥那边扫,谢侯爷也不是蠢人,很快就想通问题的关键,他原本只想着王姨娘热情地牵线让郑公子住过去,是为了侯府的利益,谁知竟还存着如此不堪的心思。他想到所有祸事都是因此而起,气得狠狠瞪了王姨娘一眼,他能容忍她那些为了上位做出的小手段,并不代表他会由着她算计侯府长女的名节。

王姨娘被那逼视看得一阵心慌,正乱糟糟地想着如何应对,就听见谢侯爷冷冷开口,“如此说来,这全是你王姨娘的错,就让她给你好哈赔个不是吧。”

安岚眨了眨眼,叹气道:“爹爹也不用太急,我也没说一定是王姨娘的错,爹爹待会儿回去再弄清楚些,如果实在觉得需要王姨娘道歉,不如等到晚饭时再说吧。”

王佩娥藏在衣袖里的指甲快掐进肉里,到了晚饭时,自己一对儿女,府里的丫鬟、婆子可都少不了在场。她好不容易在这侯府里立下权威,现在让她当众给个十四岁的小丫头道歉,自己颜面何存。可谢侯爷已经点了点头,似乎故意想借此事给她点教训。她气得银牙都快咬碎,道:“岚姐儿可不能这么说,那郑公子一表人才,父亲又是朝中重臣,我是想着,如果能顺便撮合你们,和郑家结下姻亲,也是好事一桩啊。”

安岚故作天真地瞪起眼道:“可我娘说过,以色事人,注定只能仰他人鼻息,总免不了被轻贱。所以,安岚只能浪费姨娘一番心意了。下次再遇上这种好事,姨娘只管领回侯府,介绍给安晴妹妹就行了。”

这话听在王佩娥耳中,句句都是在讽刺她今日的不堪,气得几乎想大骂回去,可小姑娘笑得娇俏又无辜,仿佛只是无心之言,令她根本找不到理由发作。

“罢了。”谢侯爷似乎不想再继续纠缠这些事,对安岚道:“你先好好住下,晚上我会让你姨娘给你补个正式的道歉,都是一家人,也莫要再计较了。”

安岚乖巧地点头,又做出十分留恋的模样道:“爹爹待会会陪我一起吃饭吗?”她垂下眸子,用极轻的语调道:“我已经许多年,没有同爹爹一起吃饭了。”

谢侯爷心头一抽,柔声道:“你想爹爹陪你做什么,爹爹都会依你。”

安岚的身体微微一颤,前世,爹爹曾经无数次对她说出过这句话,带着笑的,无奈的,宠溺的…可这一世,他只说过这次,在她说出无数个引他愧疚的谎言之后。

她突然觉得讽刺,然后压下那抹隐隐的心酸,装出十四岁渴望父亲关爱的少女的表情,默默目送谢侯爷离开。

她一共在侯府住了两日,做足了乖巧女儿的模样,王姨娘和安晴安杰忌惮着谢侯爷,对她明里暗里的使坏咬牙忍让,可安岚还是觉得无趣,她想念不用挂着假面的庄子,也想念能让她自由肆意的娘亲,所以无论谢侯爷怎么挽留,她都坚持在第三天离开了侯府。

甄夫人听完她做的一切,笑着摸了摸她的头,突然问了句:“岚儿,你想回去吗?”

安岚想了想,轻声道:“我不喜欢那里,可你说过,我们需要回去拿回我们的东西,总不能便宜了王姨娘她们。”

甄夫人道:“我的女儿果然长大了,你放心,等时候到了,你迟早会回去。以后你的路,会比想象的更宽更广,没有谁再能挡住你的路。”

安岚看着母亲,不知道为何总觉得她脸上有些骄傲,却又带了些悲伤。想起自己与爹爹的那些虚与委蛇,内心还是有些难受,头靠在母亲怀里问道:“我不明白,为什么明明是亲人,却不能真心相待,甚至还要互相算计呢。”

甄夫人摸着女儿的脸道:“岚儿你记着,这世上并不是所有人都值得我们真心相待。真心对你的人,你也用真心回报。可对着想算计利用你的人,哪怕是有血缘亲情,也绝不能心软,那样的愚善,只会害人害己。”

安岚默默点头,将这告诫记在了心里,同时又觉得温暖欣慰。她这一世虽然少了安稳荣华,却得到了许多真心对待她的人,比如母亲,比如傅嬷嬷,比如肖淮,比如现在住在别苑那人。

后来的几日,她忙着帮甄夫人去找农户收租,还有城里的当铺生意,等想起时,才发现自己已经很多天没去看过李儋元了。

眼看这几日天气转凉,她便抽着时间去了趟别苑,开门的护院早已与她熟悉,可这时却露出神秘的表情道:“别苑里来了贵客,三殿下交代,如果她来了,就让她到客房里等着。”

安岚觉得好奇,别苑里向来没什么外人来,莫非是哪家的小姐,还需要避着她去见。她顿时起了玩心,故意乖乖走到客房,然后打发来伺候的丫鬟去倒茶,再偷偷溜到“贵客”所在的花厅外,刚到门口就听到一个温润的声音道:“皇侄今日身体不渝,我就不多打扰了。”

安岚顿时如遭雷击般呆住,这声音曾无数次在前世响在枕边,可她从未想过,这一世,她竟会提前遇上豫王!

第21章 秘密

上辈子初见,安岚是侯府里受尽宠爱的嫡小姐, 妆花褙子锦缎裙, 赤金玛瑙珠在手腕绕成一圈, 周身都透着华贵。

这辈子初见, 安岚刚去了趟农庄, 随意穿了套淡紫对襟襦裙,薄底软靴不小心踩进泥地,连带着裤腿都沾上道看的黄渍,她嫌麻烦不爱戴太多首饰, 想着是来见李儋元,只淡淡扫了眉, 敷了层薄粉。谁知造化弄人, 偏偏在她打扮最随意邋遢时, 遇上了她最想遇见那人。

安岚紧张地出了满身汗,突然开始后悔, 自己就该听李儋元的,好好呆在那房里别乱跑, 待会儿豫王出来见她这副模样, 只怕会把她当作不知哪儿来的邋遢村妇,连别苑里的丫鬟打扮都比她要端庄周正。

这时, 房里的说话声越来越近, 她几乎能听见门闩被拨动的声音, 一颗心快提上嗓子眼, 想象那人该是如何俊逸倜傥, 再低头瞥了眼裤脚上的污渍,一咬牙,转身就跑…

老天既然安排他们两年后在慈安寺相见,就是冥冥中在给她指引。也许因为今日这么糟糕匆忙的初见,她和豫王之间的缘分也会歪向自己无法预见的方向。

她如今已足够坚强,可和豫王曾经拥有的一切,是她前世仅存的美好记忆,她不敢冒险去毁掉它。

可她刚提着裙裾跑了两步,迎面一个小厮拎着桶水正好走过来,一见有人往这边跑,脚底打了个滑,那桶水整个翻掉,泼得安岚满脸满身都是。

那小厮认出安岚,吓得连声道歉,安岚一把捂住脸,很想现在脚底能出现个大坑,把自己全埋下去。可已经来不及了,李儋元正送豫王出门,两人很快被这边的动静吸引,当李儋元认出那个僵着背对着他们的人是谁,脚步慢下来,内心有种古怪的感觉在拉扯,正想叫豫王离开,可他已经走到安岚身边问:“刚才站在我们门外的人,是你吗?”

安岚正低着头,努力想把自己收拾得不那么难看,乍然听见那个温润声音在耳边响起,他站得那样近,口中的热气都扑过来,气息和语调全是她最熟悉的模样,曾在无数个夜晚让她安心沉溺。

安岚的唇开始发抖,一颗心又酸又涩,也不知该不该转身看他,可她很清楚,无论这声音曾对她说过多少缱绻情话,这一次,他是在质问她。

这时,李儋元在旁轻哼一声道:“她是我们府里的粗使丫鬟,大概是仰慕皇叔您的风姿,特地守在这偷看。”

这话刻薄得毫无来由,不过好歹是为她解了围,免除了细作的嫌疑。安岚不敢抬头,干脆配合着伪装羞怯,缩着脖子用掉落下发丝的遮住侧脸,祈祷他不要看清自己的容貌。可湿透的外衣被风一吹,令她不受控制地打了个喷嚏出来。

豫王笑了笑,找旁边的随从拿了张帕子递过来道:“你身上都湿了,快擦擦吧。”

安岚内心原本羞愤不已,可偷偷瞥见那张帕子,内心又升起些暖意,幸好,他还是她记忆里那个如柏竹质洁的谦谦君子。

灰扑扑的帕子,被捏在漂亮纤长的手指间,飞扬着搅乱了安岚的心,她正红着脸想去接,李儋元却突然上前一步,提前夺走那帕子揉在手心,冷冷道:“皇叔还是莫要乱施恩的好,免得这丫头会痴心妄想。”安岚被气得忘了伪装,抬头狠狠瞪了他一眼,然后才想起,如此这般,自己半张脸都会被旁边那人彻底看清。

四周的风声仿佛静止下来,安岚伴着耳边隆隆作响的心跳声,胡乱地想着:他会带着前世的记忆吗,会认出自己吗?还是,会如前世一般对她一见倾心?

可什么也没发生,豫王将手收回,冲李儋元说了句什么就转身离开,安岚在惊疑间飞快瞥了眼他的脸,仍是她记忆中的龙凤之姿,可那双眼里没有半点温度,深潭般的黑瞳里,装着只有她才能看出的不屑和凉薄。

“他已经走了,你还要在这站多久?”

最后将她从混沌中唤醒的,是李儋元那由始至终都蕴着不渝的声音,安岚想起他方才那一系列举动,顿时一阵气恼,正偏过头不想搭理他,肩上却被裹上件温暖的披风,那人的声音冷冷硬硬响在耳边::“进去换衣服,不然染上风寒我可不会分药给你吃。”

安岚转头看见李儋元失去常年裹着披风,脸被冻得煞白,满肚子的火熄了一半,不想让他陪着她再站在寒风里,拢着披风边往里走着边愤愤地问:“你为何…为何要在他面前那样说我?”

李儋元跟着她进了房,被暖融融的地面烘烤着恢复了些元气,懒懒靠在软榻上,眯眼道:“那我该怎么说?说你是他未来的王妃,今日特地来与他相见?”

安岚走到隔壁的暖阁里,换了身丫鬟的衣服出来,气势汹汹地瞪眼道:“我与他的事,我自己会想办法应对,干嘛把我说的像花痴一般?”

李儋元觉得这话硬生生把他隔成了个外人,胸口涌上团腥重的血气,搅得喉间又涩又痛,他把揉在手心的帕子扔出去,语带讥讽道:“行啊,你爱做王妃的梦,这张帕子就留着当定情之物好了。只可惜我那皇叔,平日里追着他的姑娘没上百也有几十,你以为他真的会把一个不知那处来的丫头放在眼里。”

安岚抱膝蹲下,看着地上那团揉着皱巴巴的帕子,刚才盘桓在胸口的情绪尽数倾泻而出,鼻子猛地一酸,竟掉下泪来。

那人是她成婚十余年的夫君,无论是一颦一动,每一个表情,全是她熟悉了千百遍的模样,可为什么临行前的那一瞥,又让她觉得如此陌生。

所有困惑难解的变化,只是因为她不再是锦衣华服的侯府小姐吗?

李儋元正猛灌了口茶,压下那股令他晕眩的不适,再抬头时,发现小姑娘蜷着身体,直勾勾盯着那条帕子,眼泪啪嗒嗒在地上晕开。

他没想到她会哭,全当是因为自己口不择言的那些话,撑着桌沿站起,替她把帕子捡起来,闷声道:“别哭了,我是胡乱说的。皇叔平时不爱管这些闲事,他既然递了这张帕子给你,说明也不是完全无视你。”

谁知安岚哭得更凶,豫王向来有宽和仁厚之名,这种随处可施的仁善她才不稀罕,她只是害怕,藏在那个温柔躯壳里面的人,还会是她熟悉的模样吗?

李儋元被她哭得手足无措,面前单薄的双肩抖得他心疼,想伸手去安抚,在空中停了一瞬,却还是屈起手指收回。

安岚自顾自地哭了一阵,突然发现身边的呼吸声越来越弱,猛地抬头,竟看见李儋元按着胸口半跪着,脸颊到脖颈都染满病态的潮红,羽婕半搭着,似乎马上要昏厥过去。

她吓了一跳,连忙搀着他扶到软榻上,又替他把衣衽拉松一些,焦急地问道:“怎么了?我马上叫他们送药过来!”

谁知她刚想站起,手腕就被一只冰凉的掌心握住,李儋元紧紧盯着他,哑声道:“没事…你不哭…我就没事。”

安岚心中一软,抹了把脸上的泪,蹲在旁边替他抚着胸口顺气,轻声道:“我没生你的气。”

李儋元似乎长舒一口气,然后迟疑了会儿,又道:“其实,你以前让我帮你嘱咐皇叔的事,我都替你说了,而且我告诉他,是我母妃娘家的一位表妹,因为仰慕他的学识,才托我带这些话。”

安岚仰头问道:“真的吗?那他怎么说的?”

李儋元见她眼皮还带着红肿,可瞳仁里瞬间盛满了希冀的光,内心不知是何滋味,偏头道:“他说很谢谢那位小姐的关心,也好奇你为何会知道他许多事,以后若有机会想亲自见一见你。所以你放心,他心里总是记得你的。”

他最后那句话说的极轻,却在安岚心中再度燃起团火:今日不过匆匆一瞥,也根本印证不了什么事,也许能提前认识三皇子就是他们之间的缘分,既是有缘,早一些晚一些,又有什么关系。

于是她决定把今天这插曲暂时埋进心底,待她及笄之后,总会有机会再遇见豫王,到那时就能试出他到底是真心还是假意。微翘起的唇角带出甜美的梨涡,仿佛雨后绽出的荷花初蕊,可李儋元却明白,他不是她心中的赏花人。

他深吸口气,微闭了眼,逼自己绕开这些乱七八糟的情绪,安岚却以为他还是难受,越发觉得担心,替他在身后塞好一个软枕,然后跑出去找蒋公公来替他喂补品。

李儋元睁开眼,看见她的裙裾在门沿处消失,沉着脸一挥手,不小心摔下了被豫王亲自送来的白玉纸镇。

雕成蛟龙状的纸镇摔得四分五裂,撒了一地的白玉石粉,仿佛日夜向前奔流的光阴,难以拼凑,绝不回头。

安岚在这光阴中长到十五岁,侯府派了人请她回去办及笄礼,可她想起那些繁琐的流程就头疼,硬是留在庄子里,只想让甄夫人他们陪她渡过这个重要的生辰。

甄夫人在庄子里养得这几年,褪去了做候夫人时的沉郁压抑,日日过得闲适而平和,丰腴的脸颊上时总着光彩,竟仿佛重回年轻时的娇艳模样。

她想着这日是女儿重要的成人礼,吩咐庄子里全挂上红灯笼,院子里摆了果酒、礼桌,最简单的仪式,只让让傅嬷嬷在旁唱礼,她亲自替为女儿添衣盘发,然后簪上一个雕了复杂纹样的碧玉簪子。

如此便算礼成,安岚饮了果酒,看着周围这些伴她长大的人们,心中莫名满足,摸了摸发髻,对甄夫人笑问道:“这簪子我怎么从未见过?”

甄夫人握着她的手,语气凝重道:“收好这簪子,过了及笄礼,你迟早要回侯府,记住,别轻易让外人见到这簪子。”

安岚眨了眨眼,不太明白母亲在说什么,她在这住的好好的,为何要回侯府。可甄夫人却没继续说下去,只是爱怜地抚着她的额发道:“你今日已算真正成人,可有些事,还是越晚知道越好。”

安岚被说得心绪纷乱,正想再追问,突然看见傅嬷嬷一脸紧张地跑过来,对着甄夫人耳边说了些什么。

甄夫人冷笑一声,然后对安岚道:“我临时有些事要办。对了,别苑那边送了东西过来,放在肖淮那里了,你去找他拿。”

别苑送来的及笄礼,是李儋元替她在关外各个藩国搜刮到的奇异香料,安岚打开香盒一个个闻过去,嘴角笑容渐深。这里面的许多香料,前世在宫里都算稀罕的,自己也是因着太后的缘故才能碰上一碰,也亏他能让人找的到。

她让琼芝把这些香都仔细收好,转头时,发现肖淮的右手始终负在背后,头垂得很低,似乎在犹豫什么事。

想着他那只受伤的手臂早就好全了,安岚歪头一笑道:“你有什么东西要送我吗?”

肖淮的脸上闪过一丝腼腆,把右手在她面前摊开道:“不是什么好东西,但是我亲手做的。”

骨节分明的手掌里,托着一把木头雕成的小匕首,小巧的刀柄被刻出一朵蔷薇,安岚看得眼前一亮,连忙接过来道:“这是你做的吗,真漂亮,我很喜欢。”

肖淮见她欢喜的表情不似作假,低头轻抬了下嘴角,他这礼物比起堆了满桌的香料实在寒酸,只想送给她防身用,幸好她还是喜欢的。

这时,安岚握着那把的匕首抬头道:“肖淮,我知道让你一直呆在这庄子里是太委屈你,不过你放心,你会是一只关不住的雄鹰,现在暂时蛰伏,可迟早,你会有展翅疾飞,傲视群峰的那一天。”

肖淮很想说他从不觉得委屈,想了一会儿,微微躬身道:“无论在哪里,肖淮会永远追随小姐。”

可安岚摇了摇头道:“我不想困住一只鹰。我还记得第一次见到你在侯府射果子,那年你才十岁,就已经能做到那样的沉稳坚毅。你的志向,也绝不止是跟在我身边吧。”

肖淮喉中莫名一哽,偏过头说不出话来,安岚压着被风吹起的裙裾,对他笑道:“肖淮,我说过当你是亲人,当然希望你能飞得更高。我会好好等着,等着你建功立业的那天。”

肖淮被她眉宇间激昂的光亮感染,胸口仿佛也燃起股热血,她想看他有一番作为,他便一定会做给她看。

那一天,肖淮什么也没说,只是如以往般沉默地点了下头,可在他心中,却从此立下一个无论艰难阻碍也必须达到承诺。

安岚与肖淮说完话,就回到房里翻书,她记得其中某几种香料,是具有神奇的治愈效果,只是需要辅以适合的药粉才能见效。她顺着记忆翻找了一阵,刚才被派去花厅打探的琼芝推门进来,小声道:“夫人在那儿见的,是王姨娘。已经呆了半柱香的时间了。”

安岚把书猛地放下,今日是她的及笄礼,王佩娥上次和她结了仇,想必是故意来给她们找不痛快,可母亲为何要背着自己去见她。

她想来想去,还是怕母亲吃亏,踮着脚跑到花厅外,正在门前踌躇究竟该不该敲门进去,突然听见王佩娥的声音在门前喊道:“甄月,你以为还能藏多久?等我拿到证据,迟早会戳穿你的真面目。”

安岚心头咯噔一声,连忙绕到旁边的柱子后,下一刻,就看见甄夫人一把推开门,浅浅挑起唇角转身道:“你若真有证据,早就拿去揭发了,何必还上这来知会我一声。”

王佩娥狠狠瞪她,可也说不出反驳的话,干脆抬着下巴,腰肢款摆走到甄夫人身边,侧头咬着牙道:“你等着吧,看你还能顶着这个身份嚣张多久。”

安岚扶着柱子偷偷往外瞅,看见王佩娥没讨到便宜,正气急败坏地往外走,身边竟没带着一个丫鬟。而站在门口的甄夫人,冷冷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拐角,才在眸间闪过丝忧虑。

傅嬷嬷从房里走出,刚开口叫了声,甄夫人便抬手阻止,然后朝左右望了望,转身把门再度关紧。

这次,无论安岚怎么努力偷听,实在是半个字听不清,沮丧地回了房里,把头上那支簪子取下放在手心摩挲,突然想起母亲那句话:“今日之后,你迟早要回侯府。”

她并没有说我们。

王姨娘找上门这件事让安岚戒备了很久,可转眼过了两个月,庄子里一切如常,仿佛结了厚冰的湖面,既看不出裂痕也生不了波纹。

可安岚却隐隐觉得,那藏在冰层下的黑暗,终会以让整块湖面碎裂的姿态倾涌而出,彻底倾覆这几年,她难得平静、安稳的人生。

但在那冰层被撬开之前,安岚能做得也唯有等待。她躲在房里翻看了许多医书,将李儋元送来的香粉配上药材做成了香球,然后装在盒子里,准备送到别苑里去。

她知道李儋元的病症是常年累积下,光是用药也断不了根,如若能时时带着着这香球调理,也许能治好他的气弱体虚之症。

她到达别苑时,正是初夏的晌午,家丁、丫鬟们吃了饭在犯困,恰好蒋公公去了宫里,安岚在这别苑几乎成了半个主人,他们索性连通传都省了,由着她自己找进去。

安岚一路走到暖阁门口,伸手推了推门,发现里面居然被闩住了。

她突然想起李儋元有个怪癖,隔月会有一天,他会遣走所有的下人,不让外人打扰,独自关在房里一段时间。她正准备转身去花厅等着,突然从门缝里闻到股奇怪的味道…

这味道令她皱起眉,怀疑是自己闻错了,再靠近门檐再一些,猛吸了下鼻子,顿时大惊失色,也顾不上叫人,用不知哪来的力气一脚把门踹开。

李儋元一身白袍端坐在屏风后,目光始终盯着手里的药汤,刚撩着宽袖准备把药往口里倒,却看见安岚就这么直直闯了进来,立刻沉下脸吼了句:“你进来干嘛?”

安岚来不及解释,直接夺过他手里的药碗,然后边转身把门关好边道:“阿元哥哥,这里面加了夹竹桃花籽,是□□,千万不能喝啊。”

扶在门框上的手指猛地僵住,安岚突然想明白了什么,转头看见李儋元脸上讽刺的笑容,瞪着眼往后踉跄两步,颤颤道:“你是…自己服毒?”

李儋元偏过头,重又拿起那药碗道:“你赶快出去,今天看见的一切,不许告诉任何人。”他被药碗遮住一半的黑眸染上抹阴沉,咬着牙道:“不然,哪怕是你,我也绝不会心软。”

安岚根本没把这威胁听进去,她压着痛极的胸口,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然后在他身边蹲下,按住他的手腕哑着声问:“你干嘛要这么做?”

李儋元不知哪来的力气,一点点抬起被她压住的手腕,迎着安岚绝望的目光,把那碗药给送了下去。

然后他斜斜靠下去,长吐出口气道:“你真的想知道?”

说起来,其实也不过是上演过无数次的俗套宫斗故事。李儋元的母亲端妃出生不高,但却是个绝顶的美人,据说她进宫后,几乎独得成帝所有的宠爱,连带着生下的三皇子,也因为长得像母亲,成了皇帝最疼爱的儿子。

可这位三皇子越长大便越显出过人的聪慧,五岁时就已经能做诗读史,皇后看着不学无术的太子,开始越来越难以容忍这种宠爱。

渐渐的,宫中有了成帝被端妃蛊惑,想要废长立幼的传闻。皇后的胞弟,当朝右相钟离带着御史们日日劝谏,终于让成帝不得不远离端妃所在的檀云殿,远离后宫,成日沉溺在政事中。

自那以后,三皇子就开始遇到无数意外,有几次都险些丢了性命。那位柔弱而美丽的端妃,这时才终于明白,帝王施予的宠爱一旦收回,只会换来更大的噩运。她没法靠自己保住儿子,除非这个皇子能彻底失去威胁。

于是李儋元在六岁时大病了一场,此后卧床足足半年,许多太医来看后都只是摇头,称这是胎毒之症,终生难愈。后来他的身体越来越差,连出门都显得困难,皇后亲自来看望过几次,也懒得再关注这个不知还能活几年的病秧子。

后来,人们开始遗忘这个深居寡言的病弱皇子,甚至没人记得,他满月时,成帝是如何大宴群臣替他庆贺;五岁做出第一句诗时,曾受到过怎样的夸赞与艳羡。

当房内那股苦涩的药味终于散尽,李儋元盯着身边始终在流泪的安岚道:“你现在明白了吧,帝王的宠爱其实就像一种诅咒,而冷落更是致命之毒,不幸生于帝王家,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活的比别人更长一些。只有熬过艰险,爬上九五至尊之位,才能做真正的胜者。”

“可你这样糟蹋自己的身体,万一…”安岚陡然想起前世的事,心疼地脱口劝道,后面的话却卡在喉间,不敢再说下去。

李儋元闭上眼,脸上现出抹悲凉道:“那也是我的命,怨不得别人。”

他突然弓起腰,似是在咬牙忍耐着些什么,哑声催促道:“你快走吧,待会可能我会毒发,那场面可不好看。”

安岚用手背揉了揉哭肿的眼,抬起头坚定道:“我不会走,我陪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