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岚没法理清楚那个问题,索性把心一横,振振有词地分析道:“你不是说了,现在只有找人先提亲,才能让豫王知难而退。若是随便找个够得上侯府门第的人,谁知道他们品性如何,万一是个风流成性的,或者是心术不正,甚至养了一堆通房小妾的,那岂不是才出虎口又入狼窝。三殿下与我自小相识,彼此都最了解对方,反正你也没有心上人,不如就娶了我度过这次难关。婚后也不必有夫妻之实,咱们还是以兄妹之礼相处,日后若是谁另有所爱,再和离就是。”

安岚越说越觉得自己脸皮厚,连有没有夫妻之实都能拿出来说服他,可她垂着头自顾自说了一通,旁边那人却始终沉默着,过了不知多久,才听见李儋元似乎叹了口气道:“若你只是想找根救命稻草来摆脱豫王,我并不是个最好的人选。”

安岚转头不可置信地瞪着他,脑中被气得嗡嗡作响:自己放下自尊,开口让他娶她,而他竟然敢拒绝!

李儋元偏过头不敢看她的眼睛,胸口起伏渐重,苍白的额上现出道道青筋,似乎在努力压抑着些什么。

安岚捏起拳冷笑:“三殿下,你就这么不愿娶我?”

李儋元终于压下所有情绪,用一双平淡无波的眸子回望她道:“你可有想过,成为皇子正妃,便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若是真如你所说,太子未来会继位大统,而后大开杀戮,我一个人尚难自保,你做了我的妻子,必定会被置身更危险的境地。”

安岚眼中涌起雾气,打断他道:“你怎么知道我不愿?”

李儋元哽了一哽,倾身过去柔声道:“是我不愿。我不愿你为我遭受任何危险,也不想你为我担惊受怕,从此再无安宁。豫王他虽然心思深沉,却能护你一世周全,至少…”

他硬生生将后半句话咽下去,安岚却连追问的心情都没了,冷眼瞥过去,大声讥讽道:“这么说,三殿下倒是处处为我着想。看来只怪我是小人之心,还当三殿下是不想和豫王交恶,坏了你们的宏图大计。”

李儋元被她激得胸口一疼,咬牙忍下喉间翻涌的甜腥,这时,安岚扶着桌案腾地站起,冲他挑眉道:“三殿下放心,我便是找个阿猫阿狗成亲,也不会再妄想做什么三皇子妃。刚才的话,就当我是猪油蒙了心,请三殿下全当没听过罢了。”

然后她掏出几枚铜钱扔在桌上,转身就往外走,怕再晚一步,就会被他看出自己不争气的眼泪。

李儋元手撑着桌案,嘲讽地看着她扔下的那几枚茶水钱,原来只需要片刻,他们就能生疏到如此地步。

他眉间罩着挥之不去的阴冷,伸手将面前的茶杯狠狠拂在地上。想了想,又弯腰去捡,尖锐的瓷片很快刺破了苍白的肌肤,望着手掌中蜿蜒而下的鲜血,带着足以与服毒匹敌的痛意,李儋元突然生出股诡异的满足感。

这样,便算是为她出气了吧。

安岚一口气跑回了家,然后把自己关在卧房昏天黑地的睡了一觉,她实在不想给自己任何空隙去想今天发生的事,也不想让自己没出息地痛哭一场,因为不值得。

当琼芝把她叫醒时,房里已经点了灯,黄昏与新夜交替着爬上窗棱。安岚觉得全身酸软,按着额头被拖到铜镜前,迷迷糊糊看见自己被盘好个垂桂髻,才突然惊醒问道:“干嘛给我梳这个头?”

琼芝帮她梳好了头发,又自顾着给她挑着衣服道:“侯爷派人来请了你几次了,说让你醒了就去中曦堂用晚饭,还说今天来了客人,让我一定将小姐打扮好了。”

安岚这下可是彻底醒了,随手在妆奁里挑了对赤金银杏叶耳坠别在耳上,凉凉在心里想到:府里来了客人。这关头,还能有什么客人?

她想了想,嘱咐琼芝细细为她描画妆容,主院那边派人来催一概不理。就这么又过了约么半个时辰,安岚看着铜镜里那张艳若凝霞的女子脸庞,轻轻抬了抬唇角。

全怪自己太傻,娘亲早就告诉过她,这一世她不能再依靠任何人拯救,何必去妄想谁来提亲,能救她的只有自己。

既然豫王绝不可能放手,她唯有打起精神去斡旋委蛇,他对她有所图,自己又何尝不想从他身上知道所有真相。他们这一对“前世佳偶”,再加上个假模假样的谢侯爷,彼此心照不宣,全看谁能棋高一着,可自己毕竟活过两世,握着他们谁也想象不到的筹码。

中曦堂里,摆了满桌的菜肴已经凉透,谢侯爷憋着火让丫鬟把菜撤下,让李管事吩咐厨房再做些热菜送上来,然后就背着手在厅堂里打转。

相对于他的焦躁不安,豫王却始终悠闲地喝着茶,再捏着块栗子糕送进嘴里道:“侯府这糕点做的还真不错。”

谢侯爷白了他一眼,“那是你饿了。”

豫王拍了拍手里的糕屑,道:“侯爷何必着急,反正活生生的大姑娘就在府里,无非就是故意拿点小性子,拖一拖时间,还能跑了不成。”

谢侯爷想想就觉得发冷,“亏你还沉得住气。岚儿这丫头也不知道哪儿学的心计,竟骗过了我这么多年。连慈宁寺败露后,她还能编出一套说辞来拖着我们。到了这个地步,你以为她还会乖乖嫁给你。”

豫王眼里闪过丝玩味,“我早告诉过你,她到底也是姜氏后人,又被夫人带出府几年,不是在侯爷眼皮子下长大,怎么可能还是任凭摆布的乖乖女。不够这样也更有趣,侯爷尽管放心,不管她愿不愿意也好,她迟早要做我豫王的王妃。”

“王爷倒真是自信呢。”谢侯爷还未来得及回应,一个声音悠悠从外飘进,安岚踏着长廊下灯笼的碎影,缓步踏过中曦堂门槛,落落姿态地朝两人行了个礼。

豫王手里的杯盏轻轻落在了桌上,目光里带了毫不掩饰的惊艳,久久凝在她身上。他以往只见过她男装扮相,刻意的伪饰压住了她五官原本的姿色。今晚她穿了妃色蔷薇对襟衣,配着蜜粉色镶银丝长裙,发髻斜斜衬着芙蓉面,仿佛三春桃花盛开,一颦一笑间,藏着女儿家特有的媚态。

安岚往椅子上一坐,故作惋惜地对着还未撤下的冷菜道:“女儿想着要来觐见爹爹和豫王不敢失礼,打扮得久了些,可惜了这一桌子好菜。”

豫王走过去坐在她身边笑道:“有什么可惜的,古人云秀色可餐,本王今日才知是何意。”

他倾身过去,用深情的目光盯着她,安岚举起杯茶,遮住那道毫不掩饰的目光道:“王爷日日如此作态,不累吗?”

见她如此不留情面,谢侯爷轻咳两声道:“岚儿啊,王爷特地来找你,饿着肚子等了你快一个时辰。你可知道这京城里,多少闺中女子盼着豫王爷的垂青,可没哪个女子敢让他这么等。”

安岚眨了眨眼:“王爷刚才说秀色可餐,见我一面不就饱了,还需吃什么饭菜呢。”

谢侯爷被她噎得黑了脸,豫王却是大笑了起来,再靠过去一些,压着声道:“若是能这么看着你,看一辈子也行。”

第57章 赐婚

“若是能这么看着你, 看一辈子也行。”

豫王天生就是能将情话说得自然动听之人, 安岚与他做过十几年夫妻,又如何会不知。可当她听见这句话时, 还是手心一麻, 短暂地分了神。

那年新婚, 洞房之夜,他们喝了合卺酒, 羞答答对坐在床沿。安岚穿着龙凤吉服,脸颊被烛火映得泛起酡红,水汪汪的杏眸转来转去,终是含羞问道:“王爷老看我干嘛?”

李徽在喜宴上被灌了不少酒, 这时扯开了冠服的领子,人前的儒雅尽散,更现出几分狂放来,他笑着将下巴压在她肩上,柔声道:“想好好看你, 看一辈子。”然后,他轻执起她的手道:“还有,以后要叫我夫君。”

可那些,都已经是上辈子的事了。

安岚轻晃着手里的茶杯,让所有甜蜜的倒影散去。这一世,她绝不会再叫他夫君。

“岚儿, 今天王爷连夜赶来, 正是想商量你们的婚事。”

谢侯爷见她半晌不说话, 握拳咳嗽两声,反正彼此都心照不宣,干脆直接拉他们进入正题。

“婚事?什么婚事?”安岚装傻功力一流,又捂着肚子撅嘴道:“爹爹不是叫我来吃饭吗?女儿可真是饿坏了。”

若是以往她这么撒娇,谢侯爷的心立即就会软下来,可他刚知道自己这个女儿背地里是什么模样,被欺骗的愤怒感瞬间涌了上来,瞪起眼大声道:“你还想和我演戏到几时?”

安岚不气不恼,只冲着他微微一笑道:“说到演戏,女儿可不及爹爹的十分之一呢。”

“你!”谢侯爷被戳到痛处,正要摆出父威好好训斥她一顿,豫王已经抬手道:“侯爷还是催厨房快些上菜吧,可不能将岚儿饿着了。”

安岚板起脸对着他:“王爷与我既不沾亲也不带故,这么唤我我可受不起,还是直呼名姓比较好。”

豫王摸了摸鼻子:“谁说的,你我可还有师徒情谊,岚儿这么拒人千里,实在令为师伤心。”

安岚仿佛这才想起这件事,笑的一脸天真道:“师者父也,王爷若非要跟着爹爹叫我岚儿,不如让我认做干爹如何?”

豫王脸上的笑终于僵住,没想到这丫头没了顾忌,竟变得如此牙尖嘴利。他与谢侯爷对望一眼,三人间的气氛一度非常尴尬,唯有安岚始终镇定自若。幸好新做的菜很快被端了上来,谢侯爷大手一挥道:“先吃着,吃完慢慢聊。”

见安岚对那道酸笋乌骨鸡汤明显最感兴趣,豫王便替她将鸡肉从骨上拆下再去了皮摆在瓷碟里推过去,谢侯爷拊掌一笑:“王爷对岚儿果然上心,竟知道她最爱吃去了骨皮的鸡肉。”

豫王却有点发懵,他确实想要讨好她,理所当然就做了这件事,至于为什么,连他自己也不明白。

安岚埋着头吃菜,贝齿却轻咬着银箸,怀疑地揣测着:莫非他还能想起些前世的记忆。

三人都等得饿了,安岚又摆明不愿闲聊,这顿饭便吃的特别快,谢侯爷原本的心思就不在这里,只随意吃了几口填饱肚子,再耐心等着安岚渐渐不再去夹菜,便赶紧吩咐下人把菜撤走,又上了壶好茶,道:“好了,现在可以说说提亲的事吧。”

安岚抬起双杏眸,态度十分坚决:“我不是说了,除了段郎,我谁也不嫁?”

谢侯爷想到那个什么狗屁“段郎”就想骂娘,瞪着眼一拍桌案吼道:“到了这个地步,你还要撒谎骗我?”

安岚依旧是那副刀枪不入的模样道:“段郎也好,刘郎也好,反正女儿已经有了心上人,爹爹何必要棒打鸳鸯。”

豫王听到这句眉间一冷,指腹推着热茶推过去,身体也随之靠过去沉声道:“不知谢小姐的心上人,究竟是哪家的公子?”

“是哪家的公子都好,总之我敬他爱他,除了他谁也不愿嫁。”

谢侯爷实在听不下去,指着她高声吼道:“简直胡言乱语!你堂堂侯府嫡女,怎么能说出这么不知廉耻的话。”

安岚牵着衣袖站起,朝两人郑重行了个礼,道:“女儿早打定主意,只会嫁给自己心仪之人。若爹爹还在乎侯府名誉,在乎王爷如今的清流之名,便不要强逼着女儿出嫁。”

她脸上透着坚定,话语铮铮有声,豫王轻笑起来,撩袍站起,走到她身边道:“你这是在威胁我们?”

安岚露出个无辜的表情道:“我这人不懂绕弯,想什么便说了,怎么算威胁呢。”她转了个身对着他,乌溜溜的眸子绕着他打转,往他耳边凑近轻声道:“其实,我说要嫁心仪之人,王爷也并不是没有机会。”

这一刻,她仿佛又变成那只狡黠又娇俏的小狐狸,豫王看得心痒难耐,却只小爪尖都沾不到。以他的城府,如何会猜不到安岚用的是哪招。先强硬地封住他们强娶的路,再留下条蜿蜒的小道,诱他往那道上走。虽然道阻且长,她赌他一定会接受这挑战。

毕竟以他的骄傲,无非是多用些时间和心思,哪里会怕换不回一个姑娘的钟情。

于是豫王又笑了起来,伸手摘下她发髻上的步摇,如同信物般收进怀里道:“好,本王迟早会让你心甘情愿地嫁给我。”

安岚偷偷松了口气,她面上虽是云淡风轻,手心却早捏出热汗。对付豫王这样的人,进退都得小心揣度,狐狸遇上狼,只能恰当露出让他感兴趣的小聪明,才不至于被一口吞下。可若让他看出自己的全盘计划,哪还会耐着性子陪她周旋。

幸好今晚这一役,总归是她赢了。

安岚抬起下巴,莫名生出胜者的快意感,却不知她这般模样,看的豫王心旌神荡,忍不住想再靠近,安岚却身子一偏让出条路来,道:“这么晚了,王爷莫要惹人闲话,还是早些回去吧。”

豫王摩挲着怀里那只步摇,惋惜地叹了口气,往前走了几步,突然转头道:“对了,你什么时候再去酒坊,春娘可一直记挂着你呢。”

安岚的心念一动,那晚她冲动地说出春娘的名字,为此很是愧疚了一阵子。后来也曾找豫王旁敲侧击过,幸好春娘是京城里最红的舞姬,多少王孙公子为了她日日守在酒坊,只盼能成为她的入幕之宾。她根本不知那只狐狸的来龙去脉,豫王也不会为了一句失言就随意处置她。

如今听他提起,安岚倒是真是惦念起那位风情万种的异域女子,忍不住问了句:“王爷没有责罚她吧?”

豫王笑着转头,抛下一句:“你不去看着我,怎么知道我会不会责罚她。”

见他刻意卖了个关子才离开,安岚在心里翻了个白眼,又思忖着:也许她该找机会再去一趟酒坊,至少要给春娘道个歉才行。

这时,刚才回避到隔间,刻意留他们单独相处的谢侯爷走了出来,往椅子上一坐道:“怎么样,你们谈的如何?”

反正再不用装什么慈父孝女,安岚对着谢侯爷便坦然了许多,道:“爹爹不用再抱什么期望了,我是不会嫁给豫王的。”

谢侯爷被她气得不行,高声道:“豫王究竟哪点不好?想嫁他的人从城西排到城东,便是咱们侯府,能与他结亲也算是高攀。”

安岚定定看着他,突然轻抬了嘴角问道:“哦?京城的权贵这么多,爹爹为何独要攀上一个既无兵权也不管六部的豫王。莫非你们之间有什么协定?”

谢侯爷一惊,没想到她会问得如此直接,冷着脸偏过头道:“你知道些什么?”

安岚歪着头,语气里带了娇嗔道:“明明是女儿先问您的,怎么您倒反问起女儿来了。”

谢侯爷垂眸转着手上的扳指,似乎在想该如何作答,安岚双手搁在并拢的膝上,摆出一副乖巧模样,心跳却有些加快。她不知道这一次,会不会触到某些真相。

可过了会儿,谢侯爷抬起头冷静道:“我欣赏豫王的才学,想让嫡亲的女儿嫁给他,这算得上什么协定吗?”

安岚一阵失望,懒懒伸了下胳膊道:“爹爹若不想说,我便回去睡了。”

“等等。”谢侯爷犹豫了一会儿,见安岚已经走到厅门处,才倏地站起问道:“你娘的事,你究竟知道多少?”

安岚在心里冷笑一声,转身道:“我娘的事,爹爹一定比我知道的更清楚,何必来问我呢?”她又眯眼一笑:“爹爹如何答我,我便如何答爹爹,这样才算是子承父教呢。”

谢侯爷被她气得浑身发抖,可偏偏读不懂她的心,更奈何不了她。看着长女的背影轻松地走进夜色里,他突然想起和她有着相似身段的另一个人,那个人她真的死了吗,还是…只是摆脱他的一种手段…

谢侯爷久久呆坐在中曦堂内,直到寒露爬上脚踝,将他冻得一个激灵。他望着空荡荡的四周,揪住胸口衣襟长叹一声:也许,这就是她给予他的报应。

过了几日,皇城顶的琉璃瓦上刚映出浅黄色的微光,一乘罩了绸帘的软轿便被两个小黄门抬着进了午门。

两人脚步不停,沿着宽道朱墙,一路走到延禧宫前。其中一个小黄门恭敬地掀开轿帘,弯腰托着一只略显苍白的手腕将里面的人请了出来。

“你有空,就该多来看看朕。”成帝招呼宫女们上了一堆御膳房新做的药膳,笑眯眯地看着李儋元一样样吃下去,问道:“怎么样,我怕你嫌药味寡淡,特地让他们加了几样调味,怎么样,还合你胃口吗?”

李儋元怕拂了他的心意,露出欣赏的表情,胡诌着夸赞了几句,脑海里却短暂地分了个神:如果是她在这里,一定能说得绘声绘色,哄得父皇龙颜大悦吧。

父子俩就这么边吃边聊了一阵,李儋元接过内侍递来的茶漱了漱口道:“对了,皇兄最近如何?我见他许久没回国子监听学了。”

成帝提到太子就觉得头疼,冷下脸道:“你那个皇兄,就是仗着有皇后那群人纵着他。我罚他在宫里好好思过,他倒为此怨上了你那个皇叔,说什么也不愿再回国子监,只在詹事府请了少师来讲课。”

李儋元听完后,似是不经意道:“皇兄也到了成婚的年纪,我听母妃说,皇祖母想要将徐家的二小姐许给他当正妃。”

成帝早知徐太后有意将自己的表外孙女徐佩蓉扶成太子妃,点了点头道:“渊儿这些年胡天胡地,上次差点出了祸事将你也牵连进去,也该找个人管束他了。”

李儋元微微一笑道:“难怪我听人说,徐家嫡女世代为后,无论是后宫还是朝野都独得圣宠,是大越当之无愧的第一大族。”

他说的仿佛无心,成帝却听得心里咯噔一声。他早知徐太后为了提携自己亲哥那一房,一直想将徐佩蓉嫁给太子。可他如今对徐氏早有忌惮,上次借着太子的过错,刻意削弱了徐家嫡系子弟在朝中的权力。可如果再让徐氏嫡女做了太子妃,未来的后位岂不是又落在了徐家之手。

可若要给太子另选太子妃,只怕是过不了太后那关。

成帝正想到为难之处,李儋元却轻咳了几声,从怀里掏出张锦帕来。帕上绣着鸳鸯交颈而眠,旁边是一行娟秀的小字: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成帝托着那块帕子,看着眯起眼问:“这是什么?莫非是哪个女子给皇儿的定情之物?”

李儋元笑道:“确实是定情之物,可不是给我的,而是给七皇叔的。是我用了些法子,从临安府徐家二小姐那里拿到的。”

成帝一怔,这时突然想起在太后的宫宴上,那个徐佩蓉可是一直属意豫王的。再看这的情诗,徐佩蓉只怕是对豫王情根深种,打定主意非他不嫁。这倒是给他行了方便,只要他拿着这暗通款曲的情诗和信物,直接将徐佩蓉赐婚给豫王,太后就算不悦,也不好再说什么。

成帝边思忖着边将那锦帕叠好收起,又瞥向李儋元问:“这样东西,你是如何拿到的?”

李儋元回道:“我在国子监听学时,恰好撞见过这位徐小姐来找皇叔。那位徐小姐的神情动作,明显就是痴恋皇叔已久。儿臣观察之下,发现皇叔似乎也对她有意,可是碍于太后属意将她许给太子,不敢接受她的表白。”他叹了口气,继续道:“儿臣对七皇叔一向仰慕,实在不忍见他们有情人分别,于是便偷偷拿了他的玉佩,伪造了一封情信,再买通徐府的丫鬟送给二小姐,果然那位二小姐就递了这块锦帕来回应。我担心皇叔看到这块锦帕,想到求而不得之人会更难受,便直接来找父皇,想请父皇替他们做主。”

成帝听得龙心大悦,一抚掌道:“既然他们是郎情妾意,朕又怎么忍心棒打鸳鸯。你这个皇叔也早到了婚配的年纪,放心吧,朕会让太常寺给他们选个吉日赐婚。徐家的嫡小姐,和豫王也算是门当户对。”

李儋元轻松笑了起来,又道:“还请父皇早些赐婚下去。若拖得久了,让太后知道了风声,可就不好办了。”

当那顶软轿抬着他出了内皇城,别苑的马车已经等在东诚门外。蒋公公弓着腰走下来,扶着李儋元的胳膊带他上了马车。见他一上车靠着锦垫,胸口重重起伏,脸庞上写满疲惫,心疼地递上颗药丸道:“三殿下这两日都没睡好,一大早就赶着来见陛下,小心您的病…”

李儋元挥了挥手,轻松笑道:“蒋公公莫要操心,这件事总算能了结。今日之后,父皇就会给皇叔赐婚,她往后也不用再担惊受怕了。”

蒋公公长叹一声,心疼地替他揉着肩道:“三殿下这又是何苦,您背地里辛苦替她谋划,她不但不知道,反而还要怨恨您。”

李儋元想起那日安岚瞪着他,一脸倔强地说:“我往后便是嫁猪嫁狗,也不会妄想再做什么三皇子妃。”胸口被激起痛意,呛得他猛咳了几声,然后接过蒋公公递来的手帕按着嘴角道:“无所谓,我也不知道还能为她操心几年。她不想嫁人,我就帮她铺好所有的后路。若她有一天想嫁了…”他捏着帕子的手指一紧,粗粗喘息了一会儿,才哑着声道:“我便替她备好嫁妆,以父兄之礼送她出嫁。”

这番话里的痴意,连历尽世情的蒋公公都听得鼻间一酸,摇着头道:“您这是何苦…何苦啊…”

当两人回到了别苑,豫王府里,李徽正在书房写字,这时笔尖一僵,猛地抬头问面前的人道:“你说陛下要给我赐婚?”

“是啊。”那个被他安插在宫里的内侍点头道:“今早三皇子来找陛下,两人谈了很久。三皇子走后,陛下就让太常寺挑日子,我偷了个耳朵,听见他说要给您和徐家二小姐赐婚。”

豫王捏着手里的纸镇,重重往外一扔,冷冷道:“想不到,我倒把他给算漏了。”

他想了想,又向那内侍多问了几句,然后便打发他回宫里。他负着手站在窗前良久,终于勾起个凉凉的笑容道:“既然你要先发制人,就莫怪我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第58章 差错

成帝在赐婚前, 特地让皇后在怡和殿办了场宫宴。

宫宴请来不少与徐氏沾亲的命妇、小姐们, 想借着这热闹劲儿,先问一问徐佩蓉的心意, 再由皇后做主,当场给徐佩蓉和豫王赐婚, 只要生米煮成了熟饭, 太后也不好再追究。

徐皇后对这事并不太上心,徐佩蓉毕竟是太后那房的亲侄孙女,自家儿子要娶谁当正妃,她当然也有自己的计算, 只是这心思不能摆在台面上。如今能少了个徐佩蓉来争, 自然是求之不得。

当一群命妇小姐们被领着进了宫,怡和殿里早摆好了长桌的筵席,徐皇后穿着大红的凤纹通袖长衣坐在主位,目光扫过那群依次向她行礼的小姐们, 不得不承认, 徐佩蓉论姿色论规矩礼仪都是一等一的出挑, 这么想着, 倒觉得儿子失去这么个正妃有些可惜。

可徐佩蓉今日明显少了往日的倨傲,显得有些心神不宁, 向皇后行礼问安之后,便跟着母亲坐进席间, 娟帕在手里反复揉捏, 连指甲上蔻丹被蹭掉了一块也未察觉。

皇后正默默观察着徐佩蓉, 突然听见耳边响起个脆生生的喊声:“姨母。”

皇后一听这声音便笑了出来,转头便看见穿着鹅黄色宫装的俏丽少女,正是她亲姐徐夫人家的小女儿,钟毓秀。

徐夫人与皇后是一母所生,感情从小便深厚,后来嫁给了在关外立下赫赫战功的镇北将军钟立。钟毓秀今年刚及笄,一张俏生生的娃娃脸,笑起来梨涡漾漾,柳叶眉,丹凤眼,眼尾微微上翘,不笑时也像带着几分嗔意。将军府就这么个独女,各个都拿她当了掌中宝般宠着,加上钟毓秀性格伶俐,说话古灵精怪,十分讨人喜欢。

徐皇后一向最疼爱这个外侄女,这时招手让她挨着自己坐下,两人亲昵地低语几句后,皇后便被她逗得用帕子掩住嘴轻笑。

这时,内侍总管在殿外喊道:“陛下驾到!”众女们立即凛起了心神,眼瞅着一抹明黄色的袍角被簇拥着进了殿门,忙齐刷刷跪下问安。

成帝心情似乎不错,脸上始终带着笑,他在皇后身边坐下,又伸手示意她们回席上坐好,道:“今日就当作是家宴,无需这些拘礼。朕就当陪你们随意聊聊天。”

话虽这么说,毕竟是和皇帝同桌吃饭,那群常年待在闺中的小姐们,各个都拘谨起来,生怕哪样举止失了规矩,丢了家里的面子。成帝夹了块鹿肉咽下,突然转眸看向徐佩蓉道:“自从上次赏花宴,朕可有许多日子没见到你了。听你父亲说,你请了位女教习日日苦学,氏族家的小姐,像你这么用功做学问的可不多。”

徐佩蓉似乎有些惊慌,低头道:“谢陛下谬赞,佩蓉学得粗浅,谈不上什么学问。”

成帝喝了口茶,开始引向正题:“对了,朕听说你有位心上人,可是真的?”

徐佩蓉浑身都抖了起来,身子往旁边一滑,冲着成帝跪下道:“佩蓉还小,一心只想侍奉父母,不敢想什么儿女私情。”

她突然摆出这般阵势,让成帝和徐皇后都看得愣住,成帝放下银箸,冲她宽慰道:“你不用怕。你今年也快十六了,也到了该选夫婿的时候。若是真有心上人,朕现在可以做主,让你们有情人终成眷属。”

谁知徐佩蓉慌乱摇头,发上的步摇歪下来,一副梨花带雨的可怜模样,边哭边说:“佩蓉真的没有心上人,家母身体一向不好,做女儿的哪能狠心离开她出嫁。所以,求陛下千万莫要让佩蓉现在嫁人。”

成帝被她又哭又闹地拂了面子,心里很是不爽,正沉着脸要发作,又听徐佩蓉吸着鼻子继续道:“佩蓉知道,姑母家的毓秀妹妹,心仪三皇子已久,陛下若真要赐婚,还请成全他们!”

这下不光是成帝,连徐皇后都大吃一惊,脱口对钟毓秀问道:“她说的可是真的?”

钟毓秀也不懂为什么突然把自己牵扯进来,见所有人都在看她,害羞地把脸藏在皇后的肩膀后面,只露出一对怯生生的凤眸,眼下飞着红霞,轻轻“嗯”了一声。

徐夫人慌了,大声喊道:“秀儿,圣驾面前,你可不能乱说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