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穿成残疾大佬的冲喜新娘上一章:第 14 章
  • 穿成残疾大佬的冲喜新娘下一章:第 16 章

萧知此时已经没法回答他的话了,她就像是失去了灵魂似得,呆怔得看着陆重渊,除了重复那一句话,便什么都不会说了。

赵嬷嬷到底是经历过几回。

虽然此时心里也难受,倒还能撑着些,她一边应允李大夫的话,一边送人出去。

等走到门外,便听到李大夫悄声说了一句,“我在五爷身边这么多年,还从来没见过他情绪波动这么厉害,今日到底是怎么了?”五爷的性子,他们都清楚,对谁都看不上,也从来没把什么放在眼里过。

这次到底是因为什么才会变成这样?

他实在是想不明白。

赵嬷嬷听得这句,步子倒是一顿,她转身朝身后看去,看着那个呆怔在屋子里的女人,叹了口气,没有多说,只是同身边的李大夫说道:“现在最重要的便是照顾好五爷,让五爷能平平安安的醒过来才是正事。”

至于其他的。

现在再提也没有必要了。

李大夫闻言也没再说别的,只是摇了摇头,长叹了一口气。

外头两个人的说话声,虽然轻,可萧知还是听全了。

是因为她……

陆重渊才会变成这样。

萧知步子趔趄得朝人走去,等坐到床边,她想伸手去握住陆重渊的手,却又害怕会像刚才那样伤害到他,只能悬在半空。目光倒是一眨不眨地看着陆重渊,嘴里也不住念叨着:“陆重渊,你不能出事。”

要是陆重渊真得因为她的缘故,出了事。

她这辈子都没法安宁。

可不管她怎么说,床上的男人始终都没有什么反应,他像是睡着了,又像是失去了魂魄,无论她说什么做什么,都没有给她一个反应。

***

赵嬷嬷再度回来的时候,已经是两个时辰后的事了。

她的手里端着刚刚煮好的药,目光在看到坐在床前的身影时,脚步一顿……要说心里不恨萧知的话是不可能的,她不知道五爷和夫人到底是起了什么矛盾,可五爷变成这幅样子,肯定和夫人是脱不开关系。

他们这些人悉心照料了大半年,好不容易把五爷的病情稳定下来,没想到如今五爷又发病了。

以前不过是昏迷几日。

这次却严重的,保不准连命都保不住。

可看着她纤弱的身子坐在圆墩上,那双细白的手紧紧抓着五爷的手,嘴里还在不住念叨着“快好起来”的话,赵嬷嬷这心里的怒火却也消下去了几分。

叹了口气。

她重新提步走了进去。

等走到人身边,便轻声同人说道:“夫人,药来了。”

听到这个声音。

萧知倒是回过神,她转过一张满是泪痕的脸,看着赵嬷嬷,哑声说道:“嬷嬷,五爷他……”

赵嬷嬷一听这话,眼圈也红了起来,她把手里的药放在一旁,然后看着床上的男人,轻声说道:“五爷会好起来的,他一定会好起来的。”五爷这么多年吃了太多的苦,但凡上苍有怜悯之心,都不会舍得这样带五爷走。

抹了一把脸上的泪。

药还滚烫着,也不适合这会喂人。

她重新看向萧知,问道:“夫人,刚才到底是怎么回事?”按照夫人的性子,绝对不可能主动惹五爷生气,而五爷虽然脾气不好,但也不是随随便便就会发火的,所以她是真的奇怪,刚才到底发生了什么,才会让这两人变成这副模样。

听到这话。

萧知也没有瞒赵嬷嬷。

其实就算赵嬷嬷不问,她也是打算说的,刚才陆重渊说的那些话太奇怪了。

抹了一把脸上的泪,然后把刚才和陆重渊说得那番话同人说了一遍,说完,她就拧着一双柳叶眉望着赵嬷嬷,疑声道:“嬷嬷,五爷和母亲到底有什么纠葛,为什么我一提到母亲,五爷就会有那样的反应。”

她心里其实是有些明白陆重渊同她发火是因为她说的那些话。

但她却不明白为什么……

“原来是因为这个……”

赵嬷嬷似是恍然大悟,喃喃说了这么一句,迎向萧知疑惑的目光,她没有立刻开口,而是朝床上昏迷不醒的男人看去,低声叹道:“其实五爷以前不是这样的。”

作者有话要说:下章入v啦

希望小宝贝们继续支持啦,你们的支持才会让桃发…哦不,让五爷和知知的感情茁壮成长o(*////▽////*)q 下章的更新在22号凌晨,也就是周六凌晨,明天早上六点不更新,我多存点稿子放在一章,可以醒来再看,啾。

推荐一波完结文:《首辅大人宠妻日常》、《嫁给前夫他弟》

第24章

外头的风有些大, 廊下的大红灯笼被风吹得不住晃动, 就连窗外的树枝也被风打得不住发出“细细索索”的声音。

屋中的烛火倒是一点事都没有。

它们藏在那些绘着山水画的灯罩里,依旧挺拔得照亮这个室内。

赵嬷嬷自打说了那句话之后便没再发出声音。

萧知倒也不急,她坐在圆墩上, 那双清亮的杏儿眼循着赵嬷嬷的方向朝床上的陆重渊看去, 等着她继续往下说。

没过多久, 她便听到赵嬷嬷继续开口说道:“夫人可知道咱们侯府,只有四房那位爷不是老夫人所出?”

这事——

萧知是知情的。

她知道四房那位爷是以前的林姨娘所出, 甚至还知道一些其他的府中秘事。

当年她还是顾珍的时候, 可没少同陆家来往,甚至在掌管府中事务的时候也特地着人查了一番府中的事。

她知道那位林姨娘是老侯爷的心头宝,老侯爷还没死的时候,那位林姨娘和四爷的风头比老夫人还要盛。只不过后来老侯爷去世没多久,那位林姨娘没过多久也跟着去了, 再后来, 那位四爷也变得沉寂了下去。

可这好端端的——

赵嬷嬷突然和她提起这个做什么?

萧知也没问, 抬了那双略带疑惑的杏儿眼朝人看去, 等着人继续往下说。

赵嬷嬷却是又停顿了一瞬, 然后才继续往下说, “夫人进府的时间短, 知道的不全,老奴先给您说说以前的事吧。”她说这话的时候,面容不似平日那样老持稳重,就连声音也好似透着无尽的沧桑。

屋中的烛火因为燃烧的时间太长, 轻轻跳了几下,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而赵嬷嬷便在这样的声音里缓缓说道:“老夫人和老侯爷刚成婚的那会也是夫妇和睦、琴瑟和鸣,那时候,任谁见了都要夸他们一声感情好。”

“老夫人福气又好,嫁进府里没几年便先后生下两个哥儿一个姐儿,可就在太始十三年的时候,老侯爷突然带了两个人进门。”

想到那桩往事。

赵嬷嬷似是犹豫了一会才叹道:“那两人便是林姨娘和四爷。”

“那个时候,府里的人才知道原来老侯爷早在外头养了外室,并且还早早就生下了一个哥儿,只不过当初碍着家里的太爷和太夫人在,这才只能把人养在外头,等到太爷和太夫人去了,老侯爷便把人带进了门。”

“老夫人知道这件事之后,和老侯爷大吵了一架。”

“可人都抬进门了,再争吵又有什么用?林姨娘和四爷还是进了门,老侯爷更是日日宿在那处,半点也不把老夫人和几个哥儿姐儿放在眼里。”

萧知听到这些的时候,一双眉拧得很深。

她虽然知道老侯爷宠爱林姨娘和四爷,却不知道还有这样一桩往事,她向来看不起这样的男人,为了所谓的真爱,把自己的结发妻子和孩子扔在一旁不闻不问。

不过……

她皱了皱眉,她记得陆重渊是太始十四年出生的,也就是林姨娘和四爷进府的一年里。

似是知道萧知在想什么。

赵嬷嬷后头那句话便说到了陆重渊,“林姨娘和四爷进府的时候,老夫人其实已经有了身孕……也就是五爷。”

“那会老夫人心里虽然恨极了老侯爷,可到底多年夫妻,哪里是说断就能断的?那个时候老夫人便把希望都寄托在了五爷的身上,她以为只要五爷出生了,老侯爷就能像以前那样回到她的身边。”

“可是……”

这“可是”之后的话,她没说,萧知却已猜到了。

如果老长兴侯真得回到了陆老夫人的身边,又怎么可能会有林姨娘后来盛宠十多年的事?想来那个时候那位老长兴侯早就被林姨娘勾得昏了头。

可是这些和陆重渊又有什么关系?

陆重渊那会也不过是个孩子,就算没有老长兴侯的疼爱,不还有陆老夫人?她心下一个咯噔,隐约有个猜测,只是还不等她开口,赵嬷嬷便已就着之前的话说道:“老夫人怀五爷的时候,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五爷的身上。”

“可就连五爷出生,她也没等到侯爷过来看一眼,老夫人那会便明白了,无论她做什么都不能再让老侯爷回心转意了。”

“也是那个时候开始,老夫人跟变了个人似得……”

“甚至于,她把对老侯爷和林姨娘等人的恨意都加之在了五爷的身上,其他几个哥儿姐儿去老夫人那都能被老夫人夸赞,只有五爷……无论他做什么,老夫人都从来没对他青眼有加过。”

外头的风声还没消停。

而屋子里的烛火再经历了一轮的“噼里啪啦”的跳动声后,也逐渐变得昏暗了起来,赵嬷嬷的声音也因为这些陈年往事变得越来越低,“最开始五爷不知道这些事,成日往老夫人那边跑,他看老夫人夸大爷功夫好,便去找人教他习武。”

“他那会才多小的一个啊,一个人顶着大太阳扎着马步,回去的时候连站都站不稳,可就算再辛苦,他也从来没有退缩过,等学会马步,学会射箭,他高高兴兴跑去找老夫人,可老夫人……”

赵嬷嬷想到记忆中的那副画面。

五爷小小的人拿着一把大弓箭跑到老夫人的面前,兴高采烈得和人说:“母亲,我会射箭了,先生说我射的比大哥还要好。”

那会五爷满心以为只要超过了大爷,他就也能被老夫人夸赞。

可他等来的却只是老夫人的训斥——

“小小年纪只知道和兄长攀比,我怎么生了你这么个东西?还不滚出去罚跪!”

想到以前那些画面,赵嬷嬷还是忍不住热泪盈眶,她抹了一把眼泪,然后才略带哽咽得继续说道:“又过了几年,五爷长大了,也知道自己为什么不得老夫人的喜爱,他就像是突然变了个人似得,不爱往正院跑,也不爱同家里人说话,甚至变得不爱哭不爱笑。”

“再后来,他去了战场,军功累了一件又一件,官阶也升得越来越高,他变得比谁都要厉害,可名声也越来越难听。”

“外头的人都说他冷酷暴戾,是个不近人情的主……”

“可谁又知道这个不近人情的主,以前也只是一个想得到家人关注的孩子。”

“五爷他……”

赵嬷嬷哽咽了下,叹息道:“小时候受得苦实在是太多了。”

萧知怔怔得听着这些话,她已经忘记了说话,又或是,她已经不知道该怎么开口,她从来没有想过这样所向披靡的一个男人竟然有着这样一个悲惨的童年。

她转过脸,看着床上的陆重渊,好一会才哑声说道:“可不是还有其他几位爷吗?”

就算陆重渊不得老侯爷的看重,不得老夫人的宠爱,他不是还有几位哥哥和姐姐吗?难道就没有一个人帮他说一句话吗?

赵嬷嬷听到这话,却是长叹了口气,“家里几个哥儿姐儿年岁都要比五爷大不少,唯一一个差不多的,又是庶出的四爷……何况那个时候因为老侯爷太过偏心的缘故,其他几个哥儿姐儿过得也不算好,连老夫人都对五爷不闻不问,又遑论是其他的哥儿姐儿了。”

摇了摇头。

她把脸上的泪抹干净,这才继续同人说道:“这些年老侯爷和林姨娘先后去了,大爷又因病去世,老夫人大概也觉得自己以前做得不对,便想着对五爷好些,想着母子两人能够重归于好,可五爷的性子,您也知道……”

赵嬷嬷这话还没说完。

萧知便接了过来,她看着床上的陆重渊,低声道:“有些伤害一旦造成,哪里是三言两语就能回头的?”

陆老夫人现在年纪大了,倒是觉得以前愧对陆重渊,可伤害都已经造成了,哪里是说几句关心的话,做几件关切的事就能当做什么都没发生过呢?

她说这话的时候,目光始终都望着陆重渊。

好似能够透过赵嬷嬷的那些话看到了陆重渊的过去,看到他一个人站在大太阳底下扎着马步,咬着牙学骑马学弓箭,为得就是能像他的兄长一样得到一句别人的夸赞。

可他兴高采烈得拿着这些成果想给他最为敬重的母亲去看,最后却得到了什么?

一顿斥责。

一顿罚跪。

那个时候,他才多小啊,满心的欢喜被一盆冰水迎面浇下,还是来自最亲的人……那个时候的他,心里肯定很难过吧。

看着自己的兄长姐姐围绕在母亲的膝下,欢声笑语,唯独他一个人不能向前,那个时候的陆重渊是不是也会一个人躲在角落,独自哭泣?

萧知想到这些,心里竟然无端的生出几分愤怒。

林姨娘和四爷纵然后面结局再凄惨,总归也有老侯爷的真心疼爱。

其他几位爷和姑奶奶纵然那会不得老侯爷的宠爱,可还有陆老夫人替他们出谋划策,安排前程。

只有他……

只有陆重渊,什么都没有。

爹不疼,娘不爱,几个兄长姐姐也或许根本没把他放在心上,他明明也是陆家的主子,也是与他们有着血缘关系的家人,却偏偏活得像是一个局外人。

不。

他比局外人还要惨。

如果只是局外人,那么这些冷言冷语也不过是听着难受罢了,可偏偏说这些话做这些事的人是他的家人,因为是家人,所以这些冷言冷语就成了最厉害的一把刀,刺得人血肉模糊。

萧知其实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

她自打出生就受尽父母的疼爱,唯一的兄长也拿她当眼珠子疼,就连宫里的皇伯父皇伯母也拿她当女儿看待。

别说打她骂她了,就差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不。

这是以前的顾珍。

后来的顾珍,半年前的顾珍也曾经历过这样的事。

她也曾被最亲近的人伤害过。

陆承策。

那个和她青梅竹马长大,成婚两年的夫君,亲自检举她的父王谋逆,亲自领着圣旨去赐死她的父母,那个时候,她也像是被人拿刀刺进心肺似得,疼得难受。

大概是感同身受。

倒使她更能想象到陆重渊的心情。

萧知就这么看着陆重渊,伸出手,握着他的手,他的手很冷,手心手背都一样的冷,即便屋子里烧着地龙,即便这个温度犹如春日一般,可他还是没有一丝暖意,冷冰冰的,比外头的寒风还要凛冽。

不知道为什么。

她突然想起了那夜入睡时看到的陆重渊。

这个男人即便在睡着的时候,看起来也没有丝毫的安全感。其他孩子小时候都有父母的看顾,哭了闹了,都会有人上前照看。

可他呢?

他只有一群没有血缘关系的奴仆。

萧知突然有些心疼这个男人,即使他如今已经强大到什么都不畏惧了,可小时候来自家人的那些伤害却会成为他这辈子都不会忘掉的一根稻草。

这根稻草会始终压在他的心上,提醒着他以前那些晦暗的岁月,让他就连睡觉都无法真的安心。

起初她的手只是覆盖在陆重渊的手背上。

可这会,她却用尽全力,紧紧地握着陆重渊的手,她想把所有的力量都传递给这个男人。

只是不管她多用力,眼前这个男人还是没有丝毫声响,他仍旧无声无息得躺在床上,心里就跟被切了一个口子似得,又酸又胀,萧知泪眼朦胧得看着陆重渊,哽咽道:“如果我知道,我一定不会劝他过去的,都怪我。”

她错了。

她不该只想着自己,不该什么事情都没调查清楚就想着让陆重渊过去,这是陆重渊的死结,是别人不能触碰的地方。

怪不得他会说出那样的话。

他肯定以为她陪着他,对他好都是老夫人的授意,以为她是得了什么好处才会陪在他的身边……可其实,这也没错。

她的确不是心甘情愿嫁过来的,的确是想借用陆五夫人的身份。

她对他好,不是真的一点私心都没有。

虽然这段日子的相处让她感受到了陆重渊的好,也想过要尽心尽力对他好,可最初她接近他,的确是有私心的。

越想。

心里越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