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穿成民国文豪的文盲妻子上一章:第 33 章
  • 穿成民国文豪的文盲妻子下一章:第 35 章

萧凯有点意外地看了林灯一眼:“林小姐刚来上海不久,就已经知道了复旦?”

林灯愣了一下才想起来,复旦是震旦的人出走后所创立的“光复震旦”的学校,目前的规模和名气肯定都是不如震旦的。林灯初来乍到,的确不应对复旦有所了解。

她咧开嘴巴傻笑了一下,赶紧替自己找补起来:“额,我其实不清楚啦。我只是觉得萧先生的能力这样出众,去的学校肯定不会差的吧……”

萧凯听了,不禁嘴角上扬:“谢谢你林小姐,你也是很会夸人呢。”

……

不知不觉中,咖啡已经快见了底。

林灯一会儿用小勺子一点一点地挖着芝士蛋糕的边缘,一会儿抬眼看向萧凯:“对了萧先生,我有一件事想麻烦你。我刚来上海不久,对上海的情况不太熟悉,现在还寄住在亲戚家,不是很方便。我们兄妹三个想自己租个房子搬出来住,不知道你能不能给些建议?”

其实林灯进门之前就已经想明白了,萧凯和她不是一个阶层的人物,问他这个问题恐怕并得不到什么有用的答案。

不过经过和萧凯的一番谈话之后,林灯想要和他做朋友的决心已经越来越坚定了——毕竟她是要改变萧凯命运的嘛!要想有这个机会,前提可不就是要先和他做朋友?

至于怎么才能和这位大文豪做朋友……林灯觉得很多时候并不是彼此都客客气气的就能成为朋友。

想要建立联系,甚至是羁绊,互相亏欠可不就是最好、最顺理成章的方法吗?

所以林灯还是选择向萧凯求助了。

萧凯在听了她的问题之后,并没有露出为难或者不耐烦的神色来,而是认真地、细细地问了林灯一些有关租房的问题。

林灯一一答了之后,最后他要了林灯的临时地址,说他认识一个房屋介绍人,明天就让人上门找她,带她去看房。

可以说是十分令人惊喜了。

“谢谢萧先生!”林灯真心实意地说。

不知是不是因为小小年纪就离了婚、经营铺子、还来到外地闯荡的缘故,林灯向来表现得要比同龄的女孩儿早熟一些。

可是现在事情还没有办成,她就这么高兴,萧凯见了忍不住唇角上扬。

原来她还有这样纯真、甚至是小孩子气的一面呢。

“林小姐不用客气。”鬼使神差地,萧凯温柔地对她说:“不如以后,你就叫我萧凯吧。”

作者有话要说:本章掉落10个红包~

我快气死了!!!对不起昨晚等更的小天使,我本来设置好11点59存稿箱自动更新的,结果早上才发现没发出来!我坚持了这么久的六千全勤也没了,真的是要吐血啊啊啊啊!!!

入学考试

第六十三章 入学考试

坐在神坛最高处的真·国民级偶像亲自开口让你叫他的名字, 这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如果让林灯回答的话, 那就是心脏在停跳了几秒之后突然间爆掉,好像随时都要跳出来似的。

她可以……直呼他的名字了吗?

在二十一世纪,直呼男人的名字非常正常, 根本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情。

可是在这个时代,人与人之间的界限泾渭分明, 尤其是几千年的“男女大防”还没有根除, 除了家人和关系很好的人之外,男女之间都是称呼彼此为x先生、x小姐。

林灯感觉自己和大文豪做朋友的计划真是进展的意外的顺利。

“萧、萧凯?”

林灯试探性地叫了一声之后,就见萧凯含笑朝她点了点头。

唔, 好苏……

林灯忍不住抿着嘴笑:“那你也叫我林灯好了。以后我们就是朋友啦。”

萧凯微笑着说好。

两人的咖啡喝完之后, 不知是因为蛋糕没有吃完,还是没有谈够, 没有人主动说要走。

刚才服务过他们的那个女服务生又走了过来,收走了他们的咖啡杯。

等她走后,林灯小声问他:“萧凯, 你认识她吗?”

“算是吧。我们编辑部离这里近,这两个月我常来喝咖啡。”

“那你知不知道, 在这里工作有什么要求啊?”

萧凯闻言,不禁有点意外地看着她:“你想找工作?”

林灯诚实地点了点头:“上海的物价太高了,我想赚些钱补贴家用。”

她刚才想过了, 这家咖啡厅看起来很高级,消费高,员工工资应该也不低。

当然, 如果可以的话,林灯也想找个比咖啡馆侍应生更体面的工作。只是这两天她找房时顺便看了些招聘广告,发现很少有招女性工作者的正经单位。就算有,要求也不低,基本要有小学或者中学学历,而林灯现在什么文凭都没有。

萧凯露出疑惑的神情来:“你和姚启安离婚,他没有给你足够的赡养费吗?”

萧凯和姚启安过去是同事,所以姚启安的经济条件,萧凯大致心中有数。

姚启安虽不如他家底丰厚,但安置前妻的钱总该是有的。

听萧凯提起姚启安,林灯突然感觉有些不好意思。

说起来这还是她第一次从萧凯口中听到姚启安的名字。

瞧姚启安提起闻说时的态度,他们两个的关系应该是很差劲的。

萧凯没有因为她和姚启安的关系而对她产生偏见,真的是很难得了。

“给了,不过我要是在杭县生活的话还好,在上海……钱实在是不禁花啊。”林灯说完,忽然想起什么,连忙补充道:“啊,那个什么,我不是在跟你哭穷,想躲过这顿咖啡哦。请客的钱我还是有的。”

萧凯好笑地看着她说:“放心,我不会误会你的。”

其实萧凯刚才心里就在想,姚启安应该多给林灯一些赡养费的。据他所知,姚启安并不是没有钱,只是有很大一部分钱都花在那个云青青身上了,所以手头才不是那么宽裕。

萧凯心里虽然这样想着,却并不想轻易在人背后对人加以评判,哪怕那人是向来与他不和的姚启安。所以他也就是在心里头想了想,并没有对林灯说出来。

听萧凯这么说,林灯就放心了。

只是想起找兼职的事情,她忍不住叹了口气道:“这年头女人找个工作可真难,要求比男人多多了。”

萧凯怕林灯误会自己瞧不起她没有文化,所以说起找工作的事情来时,萧凯斟酌着措辞道:“这年头女性找工作的确不容易。据我所知,就是在这里工作,也要会说英文才行。林小姐你……应该还没有学过英文吧?”

林灯心想她不仅学过,还学过十几年呢……只是林淑婉的确是没有接触过英文的,哪怕是她请了杨哲思做老师的时候也没有学。

主要是因为这年头的小学不教英语,要中学才开始学。如果连国文都不会,就要求学英文的话,就显得本末倒置了。

“我是还没有学过。”

说出这句话时,林灯不禁苦恼地用手支起了下巴。

这也就是说,在这样的咖啡馆里打工的女子,还得有中学学历……

好难啊。

萧凯见她发愁的样子,不知为何突然间就是很想帮她,甚至想过借给她一些不急着还的钱也是可以的。只是顾虑到林灯毕竟是姚启安的前妻,怕事情万一传出去了对林灯不好,萧凯才没有贸然提出给她经济支援的事情,只是宽慰她说:“别着急,你现在的钱应该还够花吧?等你顺利入学之后,再想想办法,总会解决的。”

林灯点点头,现在也只能如此了。

……

连点心也吃完之后,林灯觉得今天聊得差不多了,就起身准备去前台结账。

结果让她没想到的是,店员竟然告诉她账已经结过了。

林灯一愣,下意识地看向身后的萧凯,又转过头问服务员:“什么时候结的?”

刚才她和萧凯一直相对而坐,期间萧凯并没有离席的啊?他是怎么悄悄把账给结了的?

女服务生挤出一个笑容道:“您点单的时候,萧先生就示意我记在他的账上了。”

“记账?这样也行?”林灯哭笑不得地看向萧凯,轻声埋怨道:“你干嘛呀,不是说好了我请的吗?这样我好尴尬。”

萧凯听出她语气有点急了,立即解释道:“你这不是刚来上海吗?作为东道主,理应我请。”

林灯不禁露出愁容:“那我都欠你两顿咖啡了,怎么好意思呢。”

萧凯浅浅一笑:“林小姐刚刚不还说我们是朋友了?朋友之间,又何必在意这些小节呢。”

林灯下意识地回怼了他一句:“那你刚刚不还答应以后就叫我名字的吗?怎么又叫我林小姐?”

萧凯一怔,似乎是没想到她竟如此巧舌如簧。

他的目光飞快地掠过一旁的女服务生,然后转过身背对着柜台对林灯低声道:“这不是有旁人在吗?我怕对你名声不好。”

“我若是在意那些,也就不会从杭县来上海了。”两人边往咖啡馆外走,林灯边道:“先不扯这些。萧凯,萧先生,我们虽是朋友,但也没有我一直麻烦你的道理。如果你一直不让我请的话,我可是会怀疑你歧视女性,认为只有男人才能买单的哦。”

萧凯无奈地笑了笑,一副败给她了的表情:“好吧,那下次,你下次再请,好不好?”

“那就这样说定了哦。”林灯含笑给予他眼神警告,“下次我们换一家咖啡厅,我来买单,你不许动手。”

“好。”萧凯答应她说:“我保证不带钱包。”

林灯还是不放心:“也不许记账。”

“好。”

柔和的夕阳下,林灯看着身边男人英俊的侧脸,有一种在梦中的感觉。

百年之前的文坛传说,正在温柔地和她说“好”。

她也太幸运了吧。

或许是因为今天的谈话进行得十分愉悦,林灯的心情非常之好。直到回到家后林灯才后知后觉地想起来,他们找房子的事情还没有解决呢!

看着林修诚和林灼提起这事时苦恼的样子,林灯犹豫了一下,还是没有把她找萧凯帮忙的事说出来。

在她看来有异性朋友很正常,可这个年代的人是怎么想的,可就不好说了。

……

晚上林灯和林灼一起复习功课,为第二天的入学考试做准备。

说是一起复习,其实就是林灯单方面辅导林灼。

林灯自己没有什么太需要复习的,所以见林灼看起来很紧张的样子,便主动去帮她。

第二天上午,林灯难得在家里见到了她的便宜姑父徐信良。

让林灯感到意外的是,平日里都十分忙碌的徐信良竟然亲自载着她们姐妹两个去考试。

车上,他欣赏地看了看坐在一旁的林修诚,又瞄了眼坐在后座上的林灯姐妹俩,感慨地说:“读书好啊!能读书好!我小时候就是家里太穷了,不然怎么着也得读上几年书的。对了阿诚,你是日本哪个大学毕业的来着?”

“京都帝国大学。”

“有出息,有出息啊。”

林灼听见徐信良这么说,忍不住问了一句:“姑父,徐宛昌……表哥,他不也是大学生吗?”

提起儿子,徐信良似乎并不怎么骄傲:“嗨,他啊,在国内读了个不入流的学校,学的还是什么电影,不务正业,怪没出息的。你们以后可别学他!”

林灼突然有点好奇:“学电影?他是演电影还是拍电影啊?”

“我也不清楚,反正整天游手好闲的,毕业这么久了也没个工作……”

在姑侄几人的闲话家常中,风华女校到了。

一位学校提前安排好的老师带着他们走进了一间办公室。简单地聊了聊之后,便给她和林灼一人发了一张卷子。

她们的情况早在她们来上海之前,林春华就已经来帮她们和校方沟通过了。

所以现在拿在林灯手里的是高小六年级的卷子,林灼拿的是高小两年级的卷子。只要她们能顺利通过考试,新学期开始之后她们就可以直接从下一学年,也就是七年级和三年级开始读了。

其实如果可以的话,林灯并不想读什么七年级。不过这年头如果没有高小毕业证的话,就没有办法读中学。

好在风华女校是小学部和中学部都有的。只要她顺利完成这一年的学业,拿到毕业证,之后她便可以到中学部就读了。到那时候她自然可以再跳级,不过那都是后话了。

作者有话要说:本章掉落10个红包~

考入女校

第六十四章 考入女校

拿到卷子后, 林灯飞快地扫了一眼, 发现题目对她来说并不算难。但对这年头的六年级学生来说,难度似乎不低。

也不知是上海的题目就是比杭县那边的难,还是校方在刻意刁难, 想让她多读两年书。

那名姓李的中年男老师很快就通过实际行动给出了林灯答案。

姐妹俩做卷子的时候,就听那个李老师压低声音对一旁的徐信良说:“徐先生, 你这两个侄女以前在老家的时候, 从来都没有上过学的吧?请人在家教了教而已,就能直接上三年级、七年级了?是不是太过勉强了啊?”

那李老师可能是讲课讲惯了,嗓门不小。就算刻意压低了声音, 林灯姐妹俩还是能听个八九不离十。

果然, 听李老师这么说,原本便不是特别自信的林灼转过头来, 担忧地看了林灯一眼。

由于她们正在考试当中,林灯不好说话。于是她便无声地向妹妹举起拳头,示意她加油。

林灼紧抿着唇, 神情严肃地点了点头,不再去管那李老师说些什么了, 低头继续做卷子。

林灯却是留了只耳朵听着。

只听徐信良笑道:“哎呦,李老师,你不知道我们家里的情况的啦。我这位老岳父可是正儿八经的进士出身, 有文化的咧。两个侄女虽然没有在外头上过学,但是遗传她们祖父,聪明的很。不信你问问我这大侄子——他也可有文化了, 他是那个什么日本帝国大学的毕业生呢!”

原本李老师听徐信良提起什么进士的时候还有点想笑,可是在听说林修诚是从日本回来的留学生后,李老师原本歪斜的身子站直了,有点好奇地看向林修诚:“你是留学回来的?”

见林修诚点头,李老师又问:“国外怎么样?听说日本特别发达,是真的吗?”

林修诚无奈地低声道:“李老师,我妹妹她们正在考试……”

李老师听了,讪讪地摸了一下鼻子,不再说话了。

林灯和林灼答完国文之后,李老师收走卷子,又将数学卷子发给了她们。

刚才她们写国文卷子时,李老师在旁边看了看,发现姐妹俩答得都很好。尤其是林灯,字迹非常娟秀。林灼的字倒还能看出些初学者的样子,不过上三年级已经完全够格了。

不过嘛,这年头最难的不是国文,而是数学。

由于过去几千年来科举考的都是四书五经,所以很多人对于数学先天就不重视,认为算数、记账都是伙计干的,对读书人来说并不重要。

许多文学、历史大家,高考数学甚至会考零分。不过现在大学都是自主招生的,所以就算极度偏科,只要其他科目成绩突出,只要被学校看中,还是可以被破格录取。

长此以往,很多人对于数学就越来越不重视了。

先入为主地,李老师觉得那么多本校的学生都学不好数学,这两个“乡下”来的女孩儿,数学肯定学得不怎么样。

他边给两人判国文卷子,边想着一会儿该怎么拿着数学卷子劝说学生家长,让他们不要冒进,先从基础开始学。

结果卷子收上来之后,李老师就是一呆。

他还以为两个女孩儿多多少少会空几道题的呢,没想到她们竟然全都答满了——这是怎么回事?!

李老师在心里安慰自己说,答满了不要紧,可能是乱写的呢?

他先拿起林灼的卷子开始看,结果越看越心惊。

林灼虽然有算错题,不过基本的解题思路都是对的。

再看看林灯的……

字迹工整,思路清晰,和他手里的答案几乎可以说是一模一样,堪称完美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