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穿成民国文豪的文盲妻子上一章:第 63 章
  • 穿成民国文豪的文盲妻子下一章:第 65 章

她知道在她们姐妹不在家的时候,杨哲思时不时地就会来拜访方氏,二人早已成为了朋友。

这次回杭县,林灯姐妹俩还专门买了些礼品去探望杨哲思。

杨哲思早已通过书信得知林灯已然中学毕业的事情,自是十分欣喜。如今见了面,她还是不禁一脸欣慰地看向林灯:“小灯,我早就知道你天赋异禀,却没想到你竟然如此优秀,用几年的时间便赶上了别人需要十余年才能完成的功课。”

林灯谦虚地说:“还是多亏老师您当年的帮助呀。”

杨哲思摇摇头道:“俗话说得好,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不是每个学生都有你这么聪明,还像你这么努力的。”

林灯摸了摸自己的脸颊,笑着说:“您再夸我,我可要不好意思了。”

林灼也在一旁开玩笑:“老师,您怎么光夸姐姐,也不夸夸我啊?我去年可是成功地跳了一级呢,也不比姐姐差许多吧?”

杨哲思摸摸林灼的头发,好笑地说:“那当然,我们小灼最棒了!”

说笑过后,杨哲思和她们说起了正事。

原来去年下半年,杨哲思夫家的老人去世了。处理完老人家的丧事之后,他们夫妻两个就在犹豫,要不要搬回上海。

毕竟当年他们选择从上海回老家,就是为了照顾杨哲思的丈夫解智渊的家人。

现在老人家都已经不在了,除了习惯之外,他们似乎也没有了继续呆在杭县的理由。

林灼一听,便不假思索地说:“搬呀!您要是搬去上海,咱们就能经常见面啦!”

林灯年纪稍长,考虑的自然更多:“老师,我也觉得您应该回上海。先不说您的娘家在上海,就说现在上海女性的工作机会也比杭县多啊。您这么会教书育人,不出来上班可惜了。”

杨哲思浅浅地笑了笑说:“要是搁在五年前,这个问题我就不会迟疑了。只是我的父母现在都已去世,我又是三十多的人了,难免会有些惰性。一想到搬回上海又要折腾,又要重新开始,就有些犹豫。”

就在林灯以为杨哲思会拒绝的时候,却听她话锋一转:“不过你们说的对,我读了那么多年书,就这么呆在家里做一个家庭主妇,偶尔给自己的孩子辅导辅导功课,是挺没意思的。我应该回上海,多和你们年轻人接触接触,也像你们一样,尽可能多的为这个社会做点什么。”

杨哲思这话若是放在林灯上一世生活的年代,恐怕要被人喷假大空,但在民国时期不一样。

这个年代的人充满了矛盾性。有的人自私自利,恨不得把“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写在脸上;有的人却好像是生来就有非常重的社会责任感,以为天下苍生贡献绵薄之力为己任。

杨哲思显然就是后者。

林灯真希望,她母亲方氏也能像杨哲思这样,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而不是什么都以“男人”为前提,以“男人”为优先。

不过她明白,每个人的选择或多或少都是由她的出身和经历决定的。杨哲思和方氏的出身和成长经历都不同,她不能对方氏要求太多。

她愿意等,等方氏像现在这样一点一点地转变……就算最后方氏也没有成为她所期待的那种母亲,那也没关系。

她会努力找出一套和方氏的相处之道,尽量与她和睦相处。

不为别的,只希望在那个遥远的时空里,也有人能尽可能温柔地对待她的母亲吧。

作者有话要说:本章掉落10个红包~

古怪

第一百一十六章 古怪

今年过年时, 林灯给父母分别包了个红包。

金额不大, 不过林远山和方氏都挺高兴,觉得女儿长大了,开始懂得回报了。

沈氏和黄氏却是难得的立场一致, 觉得林灯现在找了一个有钱人家,结果还是给得这么少, 实在是不地道。

林灼一听这两个女人讽刺自己的姐姐, 立马就不高兴了。

她正想出言还击,却听林远山说道:“不管多少,都是孩子的心意嘛。能看到回头钱, 我就已经挺知足了。”

林灯听了这话, 感觉真是活久见了,没想到林远山竟然会站在黄氏的对立面替她说话。

不过想想也是, 黄氏进门的时间久了,林远山对她的新鲜感迟早都会淡。

像林远山这样朝三暮四的男人,所谓的真爱就是个笑话。他能宠黄氏这么长时间, 已经算是不错了。

见林远山这么说,黄氏和沈氏都不敢再乱说话。

本以为这一茬就这么过去了, 谁知方氏突然对那几个妾室说道:“你们几个给我听好了,现在淑婉的婚事还没有定下,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外头, 你们都不许胡说。要是让我听到你们乱嚼舌根,别怪我不客气。”

听方氏这么说,不仅是沈氏和黄氏, 就连林灯都不禁诧异地看向方氏:“娘……?”

见方氏朝她点了点头,林灯忽然明白,方氏这是在维护她,怕这几个女人会给她来之不易的“第二春”捣乱。

林灯忽然有点感动。

像方氏这么软弱的人,难得硬气起来,不是为了自己,却是为了她……

不得不说,母女之情,真的是一种很简单却也很复杂的感情。

……

不知道是不是长时间没有生活在一起的原因,这次回林家,林灯和林灼姐妹俩都能感觉到方氏的一些变化。

不仅是林灯和方氏的关系有所改善,就连林灼和方氏也是破天荒地一次嘴都没吵。

林灼向来都是个吃软不吃硬的主儿,见方氏的态度有所转变,便不再像以前那样老是和母亲对着干了。

除了去陪伴林老爷子之外,姐妹俩一有时间就会去陪方氏说说话,或是拉着她一起去布庄查账、照看生意。

这些日子,方氏脸上的笑容明显多了许多。

不过方氏还是坚持不肯离开杭县,和他们一起去上海。

然而林灯他们现在已经习惯了上海的生活,在老家实在呆不久。

不到正月十五,林灯兄妹便以还要上班、上学为由,一起坐上了回上海的火车。

让他们没想到的是,林淑贤不知道从哪里来的钱,竟然和他们一样买了一等座的票,同一天回上海。

林灼见了,不禁小声跟林灯嘀咕说:“林淑贤现在过得很滋润嘛。姑姑家给的钱这么经花?”

林灯知道,林灼和林淑贤从小就不对付,就算她跟林灼说一百次“专注自身”,林灼也未必能听得进去。

她只能低声对林灼说:“你要是好奇,等回去之后问问姑姑就是了。”

回到上海之后,林灼果然去了一趟徐家,打探林淑贤的情况。

林灯则没有跟着她一起去。

马上就要开学了,萧凯也终于从北京回来了。

一个多月没见,林灯特别想他,几乎是迫不及待地想要见他。

在去找萧凯之前,未免自己会扑个空,林灯先给《文学月刊》编辑部打了个电话。

电话是谈聪健接的。

让林灯没想到的是,她自报家门后,还没来得及问萧凯在不在,就听谈聪健急切地说:“林灯,你快点过来一趟吧!”

……

对于萧凯和林灯在一起的事情,谈聪健一开始是非常不支持的。

那个时候,他对萧凯可以说是好话赖话都说尽了,可人家就是听不进去。

当初萧凯决定搬去北京的时候,谈聪健还以为他终于决定放下了。却没想到他和林灯两个异地而处了那么久,彼此之间的感情都没有消减半分。

谈聪健那时候就知道,这俩人八成是很难分开的了。

既然如此,他干脆不再去做那个恶人。

与其想着怎么拆散他们,倒不如想一想怎么保护他们。

尽管林灯和萧凯在他们各自的领域都非常成功,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不需要别人的保护。

比如此刻……当林灯推门走进萧凯的办公室时,她一时都不敢相信那个蜷缩在房间角落里的男人竟会是她心中无所不能的萧凯。

不过一想到刚才谈聪健告诉她的事,林灯便不觉得奇怪了。

他们刚刚收到消息,有三名北大学生在那场请愿中受了重伤,不久前在医院不治身亡。

那三名学生中有两名都是萧凯教过的,其中有一名他还非常欣赏。

林灯甚至还记得,萧凯曾经和她提起过那个学生的名字,说国家正是因为有这样的青年人,才充满了希望……

可是现在,那个青年人已经不在了。

想来此刻,萧凯一定是非常非常难过的了。

谈聪健看着萧凯的背影,叹了口气。

他与林灯对视一眼后,林灯朝他点了点头。谈聪健便走了出去,顺手把门带上。

“凯哥……”林灯走近他时,才发觉自己根本不知应该从何安慰他。

林灯只能蹲在萧凯身边,默默地抱住他,想要给他分享一点温暖。

察觉到来人后,萧凯抬起头来看向她,哑着嗓子轻声说:“灯灯,你来了。”

近距离看他时林灯才发现,男人不仅红了眼睛,还嘴唇发白,看得她心疼极了。

她不由自主地将人抱得更紧,声音极温柔极温柔地说:“是的,我来了。你心里有什么难过的,尽管可以同我讲。”

萧凯却没有说话,只是无声地将头埋在她的怀里,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仿佛倦鸟归巢,终于找到了栖息之所。

林灯看得出来,他很疲倦了。

直到这时她才真切地意识到,其实萧凯也只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而已。

许是因为生逢乱世,又聪明早慧、年少成名,他肩上的担子一直都很重。

所有人都只记得他面对黑暗时的犀利锋芒,可是没有人知道,他并不是天生勇敢。

他也有软肋,会心痛,会受伤。

林灯收紧双臂抱紧他,手心在他背上轻轻地拍着,低声安慰道:“我明白的,我都明白的……别太难过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走出这个房间后,她不会告诉任何人,那一日的傍晚,那个影响了一个时代的男人,曾经在她怀里发出压抑的哭声。

……

晚上回家后,林灯还在想萧凯的事。

这几天以姚启安为首的右-派文人正在报纸上对闻说等人进行猛烈的攻击,现在又遇到这样的事情……她不知道萧凯能不能承受得住。

就算她可以,可林灯不想看他那么难过……

就在她想着自己怎样做才可以帮到萧凯的时候,家门口传来响动,是林灼回来了。

林灯扬声唤道:“小灼?”

听林灼应了一声,林灯便走出房门,迎了上去:“怎么这么晚才回来?”

林灼边脱外套边说:“姑姑非要留我吃晚饭呀,还说叫你和哥哥明后天抽空去一趟呢。姑姑想你们了。”

林灯点点头,说了句“早点睡”就要走,却突然被林灼叫住:“哎,姐,等一下!今天我去姑姑家,听到了一个大八卦!”

“嗯?”看林灼这么兴奋的样子,林灯隐约猜到了什么:“是和林淑贤有关的?”

“是啊!我听宛娜表妹说,林淑贤好像谈恋爱了!上学期放假的时候,她看到一个年轻男人来接林淑贤呢!”林灼一脸了然的表情,“我就说嘛,她哪来的那么多钱在法租界租房子,还坐一等座,原来是有男人了。”

“二妹妹年纪也不小了,谈了男朋友也正常,不过……”林灯若有所思,“你刚才说,是宛娜表妹说的?”

林灼点点头:“是啊,怎么了么?”

“我就是觉得有点奇怪。以二妹妹的性格,如果谈了一个条件不错的男朋友,应该会迫不及待地让我们知道才对,怎么会一直瞒着我们?你看咱们过年在家的时候,她可是一个字都没提。”

“对哦!”林灼越想越觉得不对劲,“爹让她别上学了,早点嫁人的时候,她还说什么自己会努力的,一点都看不出来已经有了对象……”

林灼忽然想到了一个可能性:“会不会林淑贤找的,是一个有妇之夫?!”

毕竟有沈氏的例子在先,林灼很难不以恶意揣测林淑贤。

“有可能,但我觉得二妹妹和沈姨娘不大一样。从她来上海读书的时候我就觉得,她的心气可能比沈氏更高,未必会肯甘心给人做姨太太呢。”

不知道为什么,林灯总觉得这件事透着蹊跷,但又说不上来究竟是哪里不对劲。

林灼显然也有相似的感觉:“姐,我总觉得这个林淑贤在憋什么阴招。就在火车上,她看我们那个表情,让我感觉特别特别的不舒服!好像她知道什么我们不知道的事情一样。”

见妹妹也这样想,林灯不由神色凝重:“她自己的私事,我们可以不过问,只要她别招惹到我们头上就好。”

话虽如此,在这件事情上,林灯和林灼的感觉一样。

她们和林淑贤的恩怨,是从上一辈就积累起来的。

她们想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可看林淑贤这样子,她未必会这么想。

作者有话要说:本章掉落10个红包~

加更啦,多多留言哟!

坦露马甲

第一百一十七章 坦露马甲

林灯她们的直觉没有错, 林淑贤一回到上海, 便开始通过各种渠道去打探林灯的男朋友究竟是谁。

虽说她和沈氏心里都觉得一定就是萧泗没错了,但林淑贤不喜欢打没有把握之仗。

她需要把一切都打探清楚,再进行下一步的动作。

因为林灯提过, 她上班的公司是她男友家开的,所以林淑贤便集中精力去查星火电子科技公司的主人。

她非常迫切地想要得到一个答案, 可她自己的力量毕竟有限。

林淑贤就想到, 要不要去找姚启安帮她的忙。

可她转念一想,她现在还没有和姚启安确定关系,她怕姚启安会和林灯再有接触。

不说旧情复燃, 就说她和姚启安撒的那些谎……

林淑贤怕林灯会戳破她的谎言, 所以再三思量之后,她还是决定先不要冒险。

好在星火电子科技公司现在非常有名, 尤其是在电影行业,知名度非常高。

林淑贤费了些心思,总算打探出这家公司的靠山是萧家。

果然是萧家。

自己的猜测终于得到证实, 可林淑贤并没有多开心。

就像沈氏说的那样,她们母女一直都想在婚事上压林灯和方氏一头, 如果林灯真能嫁入萧家,那她们长久以来的愿望就要落空了。

林淑贤既想实现自己从小以来的愿望,又想要嫁给姚启安。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

让林灯与萧家无缘。

在她正式开始行动之前, 林淑贤先回了一趟徐家,让徐家所有人都知道林灯攀上了萧泗这个高枝。

在林淑贤看来,只有先将林灯高高捧起, 那样在她狠狠地摔下来时,才会更疼。

林春华夫妇得知林灯找到这么好的对象时,都高兴得合不拢嘴。

一个出于真心,一个出于利益。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都是真真切切地为林灯感到高兴。

徐宛昌听说之后,却是阴阳怪气地说了一句:“原来表妹这么有本事,难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