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奇纨绔少爷/穿越之纨绔少爷上一章:第 152 章
  • 传奇纨绔少爷/穿越之纨绔少爷下一章:第 154 章

“活不成了…吾命休矣!”方铮一张脸扭得像苦瓜,哎哟直叫唤:“温森,快!弄担架来,还有,买一口上好楠木棺材,给我准备后事,风光大葬,就葬韩三小姐的闺房里…”

温森没理会方铮满嘴胡说八道,吩咐俩侍卫一左一右架着方铮,光景就像俩武警押着被吓瘫软的死刑犯似的,一行人浩浩荡荡向知府衙门走去。

李伯言得衙门衙役禀报,言道钦差大人不知受了何等严重的伤势,竟被侍卫们抬回来了。

李伯言大惊失色,脸色都吓白了。他是苏州的知府,钦差大人在他的地界上出了事,别说乌纱帽了,小命都难保啊。

衣冠都来不及整理,李伯言奔丧似的抢出了知府衙门,一见方铮软蔫蔫的被侍卫抬着,不由放声大恸:“方大人!方大人您怎么了?下官才一天没见着您,您怎么就变这样了?天不长眼,方大人英年早…”

“闭嘴!你哭丧呢?老子活得好好的,你咒我?”方铮大怒。

情知江南税案跟李伯言密切相关,方铮对他也没了好脸色。

李伯言急忙闭嘴,乖巧的闪到一边。

方铮一瘸一拐进了衙门大堂,大堂颇为整洁,两侧整齐的沿墙放着几块“回避”“肃静”的木牌,和升堂时衙役们用的风火棍,正对着门的大案上,搁着一筒令签,还有传说中的惊堂木和一排笔架。大堂正上方高高挂着“明镜高悬”四个白底黑色大字,整个大堂虽看着简陋,却充满了赫赫威仪和凌人的气势,令人望而生畏。

方铮打量着大堂,心里有些意动,传说中的衙门啊,坐上去拍拍惊堂木,众衙役使劲捣鼓着手里的风火棍,低声唱喝“威武”,自己当了这么大的官儿,还没试过升堂的滋味儿呢…

斜睨着眼睛,不怀好意的瞟着身后的李伯言,方铮开始挣扎,反正这家伙也是个贪官,要不,我就在这儿把他审了算了?也好过过升堂的瘾…

挣扎了半晌,方铮终于还是悻悻的放弃了。

税银一案,实在太复杂,而且必须秘密进行,不宜声张,堂而皇之的升堂,未免太过引人瞩目,委实不妥。

李伯言紧跟方铮其后,显得有些诚惶诚恐,见方铮斜着眼不怀好意的盯着他,李伯言一惊,接着朝方铮干巴巴的笑了笑。

穿过大堂,触眼便是一片茂密葱郁的庭院,庭院内栽种着十几株松柏,苍劲耸天,颇为雅致。

大堂后侧是押签房,衙门内的小吏办公之所。

方铮昂然跨了进去,吩咐随从侍卫守在门外,押签房内只剩他和李伯言二人。

李伯言恭谨的站在方铮身前,不时抬眼偷偷瞟了瞟方铮的脸色,见他脸色沉静,丝毫看不出端倪,李伯言心下不由有些忐忑。

方铮进门后,拂了拂下摆,然后坐在一张文案后,清了清嗓子,随即满脸笑容,望着李伯言笑道:“李大人,呵呵,…吃了吗?”

李伯言一楞,马上回道:“承大人过问,下官吃过了。”

方铮不高兴的一皱眉:“吃过了?你怎么就吃过了?”

李伯言脸色一苦,莫非我吃饭还得先问过你不成?

“喝酒吗?”方铮又笑眯眯的问道。

“喝…平日喝得不多,酒量尚浅…”李伯言有些迟疑,这位钦差大人怎么回事?为何老问一些不着边际的话?

方铮笑道:“本官今日运气好,弄到一坛花雕,啧啧,地窖下埋了十几年,香醇得很呐,李大人,本官请你喝几杯?”

李伯言陪笑道:“大人有此雅兴,下官当舍命陪君子。”

方铮两眼一亮,大声吩咐侍卫将酒呈上来,此酒正是他从韩府带出来的那坛毒酒。

李伯言愣愣看着这坛酒,神色颇为平静,一丝异相未露。

方铮斜眼看着他,心下有数,看来韩府毒酒一事,李伯言并不知情,由此可知,那幕后之人只是单纯的胁迫李伯言,并未将其当作心腹。

方铮笑着给李伯言满上酒,朝他眨眼笑道:“李大人,这酒可是百年难得的好酒,不但入口舒爽,而且回味良久,包管酒到命除,实在是居家旅行,杀人灭口的理想工具,来,李大人,尝尝,很美味的…”

说着方铮端起酒碗,送到李伯言面前。

李伯言心情本就忐忑,又听方铮说什么杀人灭口之类的胡话,心下不由愈加惊疑,恭谨接过酒碗,手有些颤抖,却迟迟不敢喝下去,只是带着几分心虚的望着方铮。

方铮见他不敢喝,于是笑了笑,道:“李大人,喝吧,这可不是一般的绍兴花雕,只消喝过一口,保证你比成仙还舒爽,至于味道嘛…”

方铮朝他神秘的挤挤眼:“…谁喝谁知道。”

李伯言见方铮一脸诡异的笑容,顿时觉得头皮有些发麻,这次钦差大人下江南来干什么,他比谁心里都有数,同时,他比谁都心虚,摆在明面上,这件案子就是他和另外五府的知府做下的,现在钦差一副笑眯眯却又仿佛在打着坏主意的模样,还殷勤的劝他喝酒,他怎能不心虚?

“方大人,这…这酒…”

方铮眨了眨眼,笑道:“这酒是好酒,而且跟别的酒不同的是,它还会冒泡泡哦…”

“冒…泡泡…”李伯言额头开始冒汗,结结巴巴道。

“来,我来给你演示一下…”方铮劈手接过他手中的酒碗,然后缓缓朝房内铺就的青麻石地砖倒去,一线晶莹的酒落在地上,溅起几朵小小的酒花。很快,青麻石地板开始冒出一缕青烟,被酒溅到的地方就像被硫酸泼过一般,咕噜咕噜泛起了一大片白色的泡泡,最后,一股难闻的恶臭渐渐升起,在房内蔓延开来。

李伯言面色苍白,睁着两只惊恐的眼睛,擦着汗讷讷道:“这…这是…”

方铮将酒碗搁在案上,然后又倒满,笑眯眯的瞧着李伯言,道:“怎么样?好玩吗?跟可口可乐似的,哦,不知道啥叫可口可乐吧?好东西呀,喝了包治打嗝,来,李大人,尝尝…”

李伯言面色愈发苍白,见方铮端着酒碗,脸上带着几分阴森森的冷笑,不由惊恐叫道:“不…方大人,下官不喝…”

方铮将酒碗凑近他唇边,不高兴道:“哎,我堂堂钦差敬你酒,你不喝就太不礼貌了,来,听话,乖,把这碗酒喝下去,啥烦心事儿都没了,多好,酒能解忧呀…”

“不,方大人,方大人…下官并没得罪您呀,方大人手下留情…”

方铮一手端着酒碗,另一只手不由分说便捏住了李伯言的两颊,把他的嘴挤成一个漏斗状,然后便欲往他嘴里灌毒酒。

“啊——来人啊!杀人啦!”李伯言惊恐大叫,声音凄厉无比,脑袋还不停的左摇右摆挣扎。

“哎,你就不能好好配合一下吗?这么好的酒,洒了多浪费,乖乖喝下去,包你羽化飞升,登临极乐,岂不比做个小小的五品知府强上许多?”方铮捏着他的双颊,一边还温言细语给他做思想工作。

“不,不,方大人,钦差大人!下官错了,我错了!我再也不敢了…呜呜,大人,饶了我吧…”李伯言痛哭流涕,他见方铮面带冷笑,目光中不时闪过几分阴寒之色,心下立马明白,这位钦差大人不是在跟他开玩笑,若再不识时务,恐怕他真会把这碗毒酒灌进自己嘴里。

方铮见李伯言哭得如此伤心,不由踌躇了一下,皱眉问道:“如此珍贵的好酒,你真不喝?”

李伯言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不时还嚎啕两声,以示他对这碗毒酒毫无兴趣。

“…再考虑考虑?”方铮不死心的劝道。

“不,方大人,您若真要下官死,还是一刀杀了我吧…”李伯言大哭道。五十开外的人了,哭得像个被家长揍了一顿的孩子。

方铮将酒碗重重朝文案上一顿,冷眼望着李伯言,“知道这酒的来历么?”

李伯言一边擦泪一边摇头。

“哼!这酒是韩家的。”

“什么?”李伯言抬起头,震惊的望着方铮:“韩家为何…”

“知道这酒本来给谁喝的么?”方铮眼中寒意愈盛。

李伯言摇头。

方铮跷起大拇指,指着自己的胸口,悠悠道:“给我喝的。”

李伯言大惊,不由自主站起身,惊道:“什么?不可能!韩家不会这么做!”

“坐下!”方铮按住他的肩头,把他压回椅子上,然后道:“我与韩家无冤无仇,韩家当然不会这么做,韩竹自己也不知道这是坛毒酒,这摆明了就是有人要害死我,顺便陷害韩家…”

“方大人,这,这与下官又有何关系?”听到方铮说有人要害死他,李伯言顿时脸色变了,随即眼中闪过几分了悟,心虚的低下头去。

“装,你继续装!信不信老子现在把整坛酒都灌你肚里去?”

想到自己差点丧命在这坛毒酒上,方铮心中不由又升起了怒意,来知府衙门的这一路上,他也渐渐理清了思绪,这坛毒酒,包括他离京之前在府里被人用蝎子蛇暗袭,种种迹象表明,这事儿跟江南税案有关,幕后之人要他死,只有他死了,江南税案就无法再查下去了。

胖子刚登基,身边信任的大臣只有他一个,如果他死了,京城朝堂必将引起一番惊涛骇浪,那时朝堂上至皇帝,下至大臣,目光都会集中在他的死亡原因,追查凶手,以及他死以后,朝堂的势力该如何重新布局瓜分,那时胖子想必已急得焦头烂额,哪还有闲暇去理会江南的税案?趁着朝堂大乱的功夫,幕后之人的后招恐怕也会相继使出来,韩竹分析得没错,幕后之人倾吞这么多银子,绝不可能是留给他自己养老,必有更大阴谋。

想来想去,原来自己的性命,对朝堂甚至对天下来说,已变得如此重要,方铮大怒之余,不免又有些许得意,两种情绪同时衍生,在心中此起彼伏,很纠结。

李伯言见方铮脸色阴晴不定,一会儿扯着嘴角得意的笑,一会儿又咬牙切齿怒气冲冲,两眼瞪得溜圆,目光空洞的盯在前方某一点上,整个人看起来就像个疯子一般,李伯言慌了神,从钦差大人说的这番话来判断,他肯定已知道了些什么,多半与江南税案有关,若再不老实交代,恐怕他的下场绝对会比喝下那坛毒酒更凄惨。

“方大人…下官,不,犯官有罪!”李伯言当即站起身,面色惨白的跪在方铮面前,神情满是绝望,低垂着头,像只蔫鸡一般,一动不动了。

方铮听他自称“犯官”,情知他已认罪了。

其实事情到了这一步,他早就应该认罪了,李伯言虽然身为五品知府,可包括他在内的六府知府,在这件惊天巨案当中,只不过是六个被人操纵挟制的可怜虫而已,大家心里都有数,东窗事发只是迟早的事儿,他每天在煎熬中生活,早就做好了认罪的准备,甚至隐隐盼望着有人来抓捕他,因为他实在受够了这种被人胁迫,生不如死的日子了,不如索性被朝廷砍了脑袋痛快。

方铮掩住心内的狂喜,表情依然淡漠,他知道,李伯言认罪并不代表什么,指使胁迫他的幕后之人才是最可怕的,李伯言充其量只是那人放在台前让他抓的一个靶子而已。

“你有罪?说说,你有什么罪,本官见你眉目清正,相貌堂堂,一副大义凛然的模样,怎么看也不像有罪的样子呀…”方铮冷哼道。

李伯言面容浮上一层绝望的死灰色,浑身不住的颤抖,嗫嚅了好一会儿,这才开口,声音嘶哑道:“犯官上任苏州知府四年多来,连同江南其他五府知府,一共倾吞贪墨江南应缴国库税银两千多万两…犯官之罪,罪无可恕,只求钦差大人看在犯官主动坦白的份上,放犯官全家老小一条活路,如果…如果可以的话,也请钦差大人救救我那年纪还不满二十的小儿子,犯官这里给您磕头了!”

方铮神色一凝,沉声道:“怎么回事?你小儿子怎么了?把整件事详细说出来,不许有一字虚假错漏!”

李伯言苦涩的笑了笑,张嘴便待言语,谁知方铮却忽然道:“打住!你等会儿再说,我去安排一下…”

说完方铮站起身,将押签房的所有门窗都关紧,并大声呼喝站在门外的禁军侍卫,命他们严密戒备,将整个押签房的屋顶,附近的制高点,以及所有容易攻击的地方全部团团围住,不准任何人进出。确定万无一失后,方铮这才拍了拍手,满意的坐了回去,望着李伯言微笑道:“好了,你可以说了。”

李伯言目瞪口呆,愕然道:“方大人,这…这是何意?”

方铮嘿嘿一笑,道:“本官是谨慎之人,法不传六耳,呵呵…”

心下不由暗忖,电影里举凡身怀巨大秘密的人,每次一张嘴准备将秘密说出来时,不是中了暗箭,就是中了毒针,反正都是话没出口就嗝屁了,无数反面教材摆在前面,本少爷可得小心着点儿,你灭了李伯言的口无所谓,万一你丫准头不好,暗箭却射中了老子,老子冤不冤呐?

李伯言不解的看了方铮一眼,随即苦笑摇头,事情走到今天这个地步,他觉得自己算是彻底解脱了,只消将此事的始末说出来,便等着被押入大牢,秋后问斩,身外之事,已没什么值得他关注了。

“五年前,犯官由吏部发文调派,刚刚上任苏州知府,上任之时,倒也踌躇满志,欲一展胸中抱负…”李伯言的声音嘶哑而低沉,毫无情绪波动,如同在诉说着一件与他无关的事情,只是表情不时闪过几分悔恨和绝望之色。

两盏茶的时间过去,李伯言便将事情诉说得差不多,贪墨税银的过程,倒也与韩竹所说的差不多,方铮默默思索了一阵,觉得他说的应该是真话,到了他这一步,实在也没有说假话的必要了。

“你是说,从你被人胁迫后,每个月都有人要你划拨一笔银子到一个不出名的商号内?你就是以这种方式将税银送给胁迫你的幕后之人吗?”

李伯言苦涩的点点头。

“每个月要你划拨多少银子?那个商号可有名称?还有,结帐是刷卡还是付现?”方铮步步紧逼道。

“啊?”李伯言愕然抬头。

“咳,说错了,你送去的是现银,还是银票?”

“每月要我划拨的银子不少,有时候六万两,有时候八万两不等,那个商号名字很普通,名叫‘隆德商号’,由于每次送去的银子数目巨大,若给现银的话,太过引人注目,我便将银子全都换成了大额的银票送去…”

“隆德商号?”方铮摸着下巴想了半晌,终于肯定道:“嗯,果然很普通的名字…”

瞧着李伯言灰败的脸色,方铮皱了皱眉,忽然道:“哎,有件事我有点好奇,你每次将税银送给那人倾吞后,便回衙门篡改帐簿,户籍,人口等等资料,将帐目做得平平整整,可是…我华朝每一府的土地,人口还有户籍基本都是固定,流动性并不大,你这帐簿到底是怎么改的?我估算了一下,如此大的亏空,除非你治下的子民都死了一大半,才堪堪与帐簿上的税银持平,哎,老李啊,你到底怎么做的帐啊?我很好奇,来,教教我,教会了我请你喝花雕…”

方铮前倨后恭,这会儿又亲热的勾着李伯言的肩膀,将他从地上拉坐到椅子上,满脸讨好的朝他笑。

活到老学到老,如何做假帐可是一门大学问,自己学会了窍门,没准将来贪银子的时候用得着…

李伯言苦涩的笑笑:“其实说穿了不值一提…犯官篡改的帐簿上,对农户以及土地收成,人口等等,其实并未作多大的改动,朝廷这些年大战不休,国家人口锐减,正是对人口问题特别在意的时候,犯官怎会犯如此明显的错误?实际上,犯官所改动的重点,乃是…商税。”

“商税?”

李伯言点点头:“对,商税,江南之地繁华,尤以苏杭为最,苏州境内富商云集,财主成群,每日货物银钱流动巨大,我华朝商税大致分两种,凡行商行销货物,每千钱课税二十,叫‘过税’;凡城市商人销售货物,每千钱课税三十,叫‘住税’,…犯官胆大妄为,私自将商税翻了一倍,由于商人地位低卑,碍于知府官威,往往忍气吞声,再说以江南的繁华程度,纵是交了如此苛重的税银,他们亦有些赚头,所以这几年下来,倒是无惊无险的过来了…”

李伯言说完,老脸布满羞愧之色,低着头看也不敢看方铮。五十开外的年纪晚节不保,如今在一个年轻人面前亲口道出以往种种不法之事,试问谁能不羞?

不过李伯言明显是多虑了,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碰到了一个毫无是非观念的钦差大人。

方铮听过他的犯罪细节后,两眼发亮,拍着桌子大声赞叹道:“高啊!老李啊,您是高人呀!太厉害了,一个月随随便便就能捞几万两银子,靠!难怪别人都说当京官没前途,此言果然不虚,回头我得让皇上给我外派个什么官儿,甭管它二品五品,能捞银子就行…”

“啊?”李伯言猛然抬头,满脸错愕的望向方铮。

这…这钦差大人莫非在说反话讥讽于我?可是…他两眼都冒绿光了,那模样不像是讥讽呀…这世道怎么了?

李伯言错愕的表情还没褪去,谁知方铮忽然神色一凝,眼睛恶狠狠的盯着李伯言,阴森道:“慢着!老子忽然想起一件事…”

“何…何事?”

“我方家商号好象在这苏州城内有分号…”

“如…如何?”

“这么说,你丫肯定也讹诈了我方家商号的重税…”

“啊?”李伯言大惊失色。

“啊个屁!”方铮忽然翻脸,一脚踏上椅子,朝他伸出右手,大怒道:“敢讹诈我家的银子,胆子不小哇!…赔钱!快!赔老子一百万两,不然老子跟你没完!”

第三百一十章 伯言认罪(下)

李伯言被凶神恶煞的方铮吓到了。

脑子出现短暂的空白后,终于结结巴巴道:“赔…什么钱?”

方铮恶声道:“你讹诈我方家商号,难道不应该赔钱吗?”

李伯言欲哭无泪:“…”

现在到底谁讹诈谁呀?刚见这位钦差大人时,他还觉得方铮人模人样,挺像那么回事,没想到一提起银子,此人便彻底换了一副面孔,现在的方铮,除了身着官服,还有哪点像朝廷钦差?

擦了擦汗,李伯言觉得此刻自己像只被狼爪子狠狠按住的小绵羊,这只狼正对着他大流口水,随时一口把他吞掉…

“方大人,犯官…犯官没钱啊…”李伯言苦苦哀求,现在的他很狼狈,有种刚离虎口,又落狼窝的悲怆感。

方铮不信:“没钱?骗谁呢?你贪了那么多税银,就没自己私下留一点儿?我不管啊,你讹了我家银子,现在给我老老实实吐出来,否则我把你家抄个底朝天…”

说着方铮嘿嘿笑道:“抄家可是我的拿手本事,想不想见识一下?保证你家干干净净,家徒四壁,比水洗过还干净…”

李伯言楞楞不语,眼神却开始闪烁。

方铮见状,愈发肯定这家伙贪了不少银子,贪官都这模样,当初自己被先皇揪住时,比他还心虚。

亲热的勾住李伯言的肩膀,方铮开始做他的思想工作:“钱财乃身外之物,你又何必如此执着?佛曰:‘放下银子,羽化升仙’…”

“佛…曰过这句?”李伯言迷茫了。

“当然曰过!…你就当他曰过!”方铮顿了顿,接着道:“这句话就是为了告诉世人,不要在意那些阿堵物,因为它们很肮脏…嗯,但我是个不怕脏的人,来,把银子都给我…”

李伯言犹豫不决。

“快点啊,不给我就抢了,你当老子吃素的?别敬酒不吃吃罚酒,老子今天差点被你那幕后的大老板给毒死,难道你不应该给我点儿精神损失费吗?”方铮露出了狰狞的面目。

李伯言望着方铮一副凶神恶煞的土匪样儿,浑身不由自主哆嗦了一下,出身文人的他,这时也忍不住在心里骂了句粗话:娘的!这是钦差大臣,还是棒老二?

人在屋檐下,李伯言无法反抗,只好咬了咬牙,将手伸入怀中,掏出一大叠银票出来。

方铮大喜过望,飞快劈手夺过银票,看都没看便塞入了自己怀中,出手之凌厉,反应之灵敏,直追江湖武林宗师。

收好了银票,方铮看李伯言更顺眼了,妈的!随便唬他几句,他居然真掏银子,看来官当得越大,胆子也越小,回京城后吓唬户部尚书杜松君去,估计那老家伙这些年捞了不少银子…

欣喜的拍了拍李伯言的肩,方铮夸道:“老李,你可真上道!其实你早也该看开了,以你现在的罪名,砍你十次头都不冤枉你,还留着银子有何用?这玩意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索性让我帮你花完得了…”

李伯言一听“砍头”二字,两腿顿时一软,老脸霎时布满了悲怆和绝望,眼泪止不住的掉落下来,哭得肩膀一耸一耸的,很是伤心。

尽管早已明白自己的结局,可从别人嘴里说出来,又是另外一回事了,谁愿意死?贪官们之所以贪那么多银子,就是因为想活得更好一点,谁希望自己被押上刑场被刽子手一刀给喀嚓了?

方铮冷眼看着李伯言,心中说不上是鄙夷还是怜悯,这是一个可怜的人,官当大了,却中了别人的圈套,像个木偶似的被人操纵胁迫了四年,税银被别人拿走了,黑锅却让他背上了,棋盘里,他就是那颗弃子,除了用他换取一些利益外,根本毫无用处,临了被幕后之人一脚踹得远远的,不再管他的死活。他这辈子算是完了…

换个角度想想,其实谁都有可能是别人棋盘上的棋子,就算方铮他自己,当初对付潘尚书,对付太子,数度出生入死,几番命悬一线,那个时候的他,不照样也是先皇棋盘上的一颗棋子吗?只不过先皇还算仁厚,对他这颗棋子恩宠有加,所以他才以弱冠之年,便官拜二品,爵封国公,立足朝堂顶峰,享尽无上荣耀。

很多时候,人的命运是早已注定的,方铮不是那种能逆天的人,他没那本事,也没那么大的志气,他一直很懒,懒得情愿被人当作棋子,只要能让他舒舒服服享受生活,纵然是做别人的棋子又何妨?若都想做那下棋的人,这世道岂不是全了套?

见李伯言哭得凄惨的模样,方铮叹了口气,有心想饶他一命,可江南税案实在太过惊人,而包括李伯言在内的六府知府,是胖子直接点了名的,也就是说,他已经上了胖子的黑名单,方铮纵是想饶他,恐怕也没那么容易。

待李伯言情绪稳定下来,方铮道:“好了,咱们接着谈正事吧…”

李伯言吓得一抖,脸上泪痕还没干呢,便立马苦着脸道:“方大人,我真没钱了…”

方铮不高兴的道:“谁跟说这个呢?正事!继续交代你那令人发指的犯罪过程,以及如何从一名清正廉洁的清官,变成了丧心病狂的贪官的心路历程…”

李伯言嗫嚅半晌,叹了口气,道:“…方大人,犯官出身寒门,当年苦读十几年,才堪堪中了举,后来又中了进士,官场多年摸爬滚打,才爬到如今这五品知府的位置上,而且还是全华朝最为富庶的苏州知府,这其中除了韩家帮我在朝堂上下打点,使了银子外,犯官本人的努力也是必不可缺的,犯官一直以来都想做个为国为民鞠躬尽瘁的好官,可是…”

李伯言神色忽然变得愤怒,死死攥紧了拳头,声调嘶哑道:“…自从落入那幕后之人精心设计好的圈套后,他便毁了我的一切!我的亲人,我的孩子,还有我的前途,甚至我的性命,都被他毁得干干净净,我…不甘啊!”

“你送银子的那家隆德商号,如今可还在苏州城内?”方铮冷冷问道。

李伯言苦涩摇头:“没在了,半个月前,那个商号忽然一夜之间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从那以后,也没人再要我送过银子,一切就这样飞快的消失了,如同做了一场梦一般…”

半个月前…

方铮摸了摸下巴,仔细的回忆了一下,那时胖子在京城刚好跟他提起下江南的事,这么快苏州便得到了风声?

紧接着,方铮悚然一惊,如此说来,就连京城皇宫大内,都已布下了那幕后之人的眼线,所以他才能第一时间得到消息,这么从容的将隆德商号撤出苏州城,留下一个罪无可掩的知府大人让自己去抓…此人到底是谁?他的势力未免太恐怖了吧?

情知事态严重,方铮一颗心提了起来,不行,得立刻通知胖子,让他把皇宫内的太监宫女们逐一排查一遍,身边潜伏着敌人的若干眼线,谁能睡得着觉?谁知道那些眼线会不会忽然变成刺客杀手?世道赚钱不易,一人打两份工,领两份薪水也不算稀奇…

皱眉看着李伯言,方铮沉声道:“还有什么有价值的线索吗?”

李伯言想了想,苦涩摇头。

他只是一颗棋子而已,棋子永远不必知道太多的,幕后之人看来对这些摆在明面的犯官很是提防,根本不会留下线索让方铮顺藤摸瓜抓到他。

“你从没见过那幕后之人?每次都是他派人来与你联系吗?”方铮不死心的道。

李伯言点头道:“那人从没露过面,而且与我联系的人,口风也很紧,我几次三番想从他嘴里打听点什么,都被他识破,他与我说话很简洁,只是吩咐我什么时间到什么地点,送多少银子过去,然后就走,行踪非常隐秘。”

“我在京城听说,此案牵涉了江南某些世家,此言属实否?”

李伯言苦笑摇头:“我也不知,这几年来,我所做的事情,便是默默为他们贪墨税银,日夜为自己的前程和性命揪着心,根本没能力,也没心思去关心其他,江南世家是否涉案,我完全不知道。”

方铮相信他说的话。

既然幕后之人敢把李伯言留在衙门随便他抓,就认定了李伯言不会知道任何有价值的东西,李伯言充其量只是一件作案工具而已,案子做完了,工具便随手扔在了作案现场。幕后之人留下李伯言的性命,从另一种角度来看,仿佛是在嘲笑方铮,或者说抱着猫抓耗子的态度,笃定方铮破不了此案,最后只能将这明面上的几位知府逮进京城交差,此案便草草了结。

气愤啊,太看不起人了!方铮捏了捏拳头,眼中不由升起两团怒火,放蛇下毒害我不说,居然还调戏我?除了自己几个老婆,天下谁敢这么干?

斜眼瞟了瞟默然不语的李伯言,方铮没好气道:“你还真是无私奉献啊,这几年埋头贪银子,两耳不闻窗外事,跟你寒窗苦读时一样专心,真了不起…哎,你贪了这么多银子,晚上睡得着觉吗?睡眠质量怎样?”

李伯言垂着头,低声道:“像婴儿般睡眠…”

方铮大惊:“不愧是经历过官场风浪的,这都能睡得着!”

李伯言沉默半晌,道:“半夜经常醒来,哭一会儿再睡…”

方铮:“…”

第三百一十一章 疑窦

李伯言认罪了,但方铮知道,他的认罪对整件案子并没有起到多大作用。无可否认,李伯言是件可悲的作案工具,他的人生显耀一时,却在最光辉的时候堕入了地狱。

李伯言跪在押签房的地上,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的求方铮救他小儿子一命。

原来幕后之人为了让李伯言对他伏首听命,不敢有二心,于是将他年仅不到二十岁的小儿子掠走,留下新婚妻子和不满半岁的待哺孙儿,整个李府陷入一片愁云惨雾,全家人终日以泪洗面,却不敢对外人稍提一字。

“都是你自己造的孽!你还有脸哭!”方铮狠狠瞪了李伯言一眼。

连家人都保护不了,还有资格做男人吗?

命侍卫摘去李伯言的乌纱顶戴,剥去官服,收押入大牢,李伯言神情颓丧,面色苍白,任由侍卫将他架走,始终不发一言。

其实他和方铮都知道,人质落到那幕后之人手中,恐怕已是凶多吉少。李伯言这个五品的知府他都说弃便弃,毫不留情,更何况他的小儿子?

押签房内只剩方铮一人。

方铮坐在黄梨木制的太师椅上,怔怔不语,今日李伯言交代的这些东西太过平常,对侦破此案基本无甚大用,方铮静静坐着,脑中不停回忆着李伯言说的话,理清思路的同时,他想从中找出一些有价值的线索。

以那幕后之人的举动来看,他的目的估计是要在这江南之地把自己杀了,否则他不会又是放蛇又是下毒,自己运气好,两次都躲了过去,可下次呢?下次他还会出什么阴毒的法子来谋害自己?自己还会有那么好的运气吗?

至于李伯言和其余的五府知府,幕后之人并没杀他们灭口,目的其实也很简单,在杀不了方铮的情况下,他把这几颗弃子留给方铮,是想方铮就此罢手,把这件案子了结,毕竟从明面上来说,贪墨倾吞江南税银的罪魁祸首便是这六府的知府,如果方铮识趣的话,只消一声令下,命各地影子将其余五府知府抓起来,此案已经可以完美了结了,罪犯已被抓,吏部很快会派遣候补官员来接替六府的知府之位,从此江南又是一片繁华强盛,歌舞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