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月心底再次浮现那句话:要丈夫没啥用。上次还是生孩子时这么想过。

第六六九章 四章合一(为盟主缘起缘灭不由人+2)

小溪和小龙人一听要吃饭了,都仰着胖脸儿瞅毕月。

现妈妈不是太高兴,俩胖娃娃还你瞅我我瞅你,像照镜子似的对视一下。

梁吟秋眼睛里都是笑意,她家宝宝们现在啥话都听得懂,还会看人眼色了,比他们父母强百套。

“走,跟奶奶洗手吃饭饭去。”

毕月叹口气起身去了厨房:“有剩饭吗?给他们烫蔬菜瘦肉粥。”说完就要转身进屋。

刘婶儿赶紧叫住:“亦锋不让喂剩饭。他都是给现熬的。”

毕月微皱下眉,脚步顿住。打开碗架子懒得废话。哪那么多事儿?

“亦锋让今天给做豆腐汤,每天都得换花样,我这锅里炖着呢。那剩饭不行的。”

毕月面无表情看刘婶儿。

刘婶儿现在也不知道是因为啥,有点儿害怕毕月。解释道:“真是不能重样。亦锋在家这段日子,他也不让我插手。红薯粥,南瓜羹,奶油蘑菇汤、玉米糊,虾肉泥,猪肝粥,鸡肉丸子汤,今天起早去买的豆腐说要…”

毕月听到亦锋俩字就生气。态度比以往差了很多,一摆手:“那快点儿吧。”

她没像往常似的觉得感动之类的,倒觉得都是假的,一切都是假的,那当爸爸的就是假模假样。

真关心孩子们,儿子头撞那样,就是有天大的委屈是不是也得赶紧抱着去医院?你大人心情重要孩子身体重要?

明知道家里就一台车,她那公司又不像四海集团要啥有啥,才起步。订的那些车都没到不知道吗?

男人口口声声说他们难,难个屁。到关键时刻总比女人要潇洒。人家可不管你那事儿,抬腿说走就走,心大心硬着呢。甩手掌柜说的就是男人那个群体!

毕月越想火气越大。

她此刻甚至无法理智分析,把楚亦锋以前对孩子们的好,通通全都否认,极其情绪化。

俩小人儿刚刚还特别依赖毕月,现在又特别烦毕月。

才多大个娃,往椅子上一坐,双双拧眉头看毕月。一会儿不让吃,一会儿拿着手绢擦,老是打乱节奏。吃饭这么重要的事儿,妈妈这是要干嘛?

毕月…“妈喂,不能抓,手上都是细菌。”

梁吟秋其实也不赞同,边给老太太扒蒜瓣边埋怨她儿子道:“就小锋惯的。他没回来前,我喂饭老老实实等着,也不像别人家那孩子直躲,咱家俩宝吃饭最省事儿。他这一回来,随便让抓,一抓抓满脸满身,那也不卫生啊。”

楚老太太却一摆手:“月啊,你别管他俩,抓去呗。我现你们可真是,啧啧。整俩孩子都不知道怎么摆弄了,哪那么娇性?那亦清那阵儿不就我给带的?只要不玩尿不吃屎,想咋招咋招。”

梁吟秋马上皱眉看婆婆。你说这吃饭呢,婆婆说屎。再说亦清那阵得遭多少罪,得亏小锋那阵她不忙了。

“你瞅啥。”老太太还振振有词道:“你不上班是咋的啊?我不说你知道啊?”

毕月眼睛闪了闪。

刘婶儿也赶紧岔开话题道:“咱家孩子都聪明。前天开始练拿勺子了,就是他们不懂往嘴里塞。每次吃完饭,亦锋都给他们换衣服洗衣服,擦擦洗洗的。他说麻烦是麻烦了点儿,是要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不让拘着他们。”

毕月把包子馅扒拉出了点儿,放孩子们面前,又把炖的豆腐块用盘子装了小半盘放俩孩子面前:“那抓吧。”

楚老太太仰脖给刘婶儿一个赞赏的眼神。对,多夸夸她孙子,不是就会乱脾气,在家没轻了挨累。以前放假回家那都一天天不招家呢,现在真不错了,谁叫都不出门。

小溪和小龙人也高兴了,捏着豆腐块一块接一块往嘴里塞,哪块捏的劲道大了,全是碎末还知道裹手指头不浪费食物,俩孩儿就差趴那舔桌子了。

四个小胖手还紧忙活,不忘捡起包子皮时不时咬一口,借借味儿。

吃的那个香啊,表情格外认真,眼里也没别人了。

尤其小龙人,头上顶个包,一脸豆腐渣子。

毕月看的都直咽吐沫。

你说她和楚亦锋都不是啥爱口腹之欲的人,可她生的俩娃也不知道随谁了,打小胃口就好,体重一直是同龄小宝宝中那最高一格,差点儿没飚出线。

有点儿担心这么个吃法,别把脾撑坏了。

自从楚亦锋回家,她都撒手有一段日子了,问大家:“最近他们食量多少?一天吃几顿?”

梁吟秋边吃饭边回道:

“八点半吧,有时候一碗粥一碗面条,现在给蛋羹不行了,看那样像是吃不饱。中午十二点刚过,呵呵,咱家小丫头可聪明了,她要饿了就指饼干盒子,女孩儿就是早知道事儿。能吃六七个饺子?面条什么的都能吃一整碗了。

下午睡醒还得吃水果,一人吃两块饼干,不是小圆豆了,那不够。我看亦锋给做的手指头那么长的饼干。

等晚上你也知道,还跟咱们正常吃饭。逮什么吃什么也拦不住啊。什么都想抓一把。

你爸啊,以前就喜欢吃一个粒儿是一个粒儿的米饭,现在跟着改了。”

毕月听的直拧眉。

啥?楚亦锋刚在家多久啊,给孩子们喂的食量上升成这样了?

要知道这么俩个小人儿,比一个成年减肥的人吃的都多。小身板能受得住吗?

“一天还喝四顿奶?”

梁吟秋点头:“还得用勺喂口干奶粉当零食吃呢。呵呵,偶尔还要半杯果汁,不给都想得慌。你说他们是怎么记得住的呢?你姐和亦锋小时候就没长这吃的心眼。小肚子不大,跟无底洞似的。”

“妈,不能给脾撑坏了吧?”

楚老太太一脸无语看毕月。

她以前觉得吧,孩子们在孙媳手里时还真挺好。

因为毕月心大,性格也比一般心细的都强,又当爸又当妈,该咋是咋,从不这事儿那事儿。

这怎么一撒手不管了,还学的不放心这个不放心那个呢?啥心理呢?还不如让月丫头自个儿带了。

“你个操心命。我跟你说月啊,一家一个养孩子法。不能照书本那么整。

就小锋事儿够多的了,愣是给规定吃饭时间我就看不

第六七零章 过渡的挺好

有首歌是这样唱的:

爱了也好,恨了也好,乱了也好,散了也好,只想问我对你好不好。

来了也好,走了也好,疯了也好,痴了也好,其实你给我一点也不少。

我们都太骄傲,太在乎谁重要;比较那付出,只有增添了煎熬。

其实我愿陪你耗到老,和你哭又笑就好。

进入了婚姻少了风花雪月,多了爱要慢慢嚼,慢慢嚼,慢慢嚼…

偌大的床上,毕月和楚亦锋面对面的躺着,不过今天他们中间隔着两个孩子,他们爱情的胖结晶们。

楚亦锋会小心翼翼观察毕月的脸色。

刚才媳妇哭了,一把推开他跑卫生间去了。

而他被两个孩子绊住了脚。

孩子们都慌了,麻麻怎么哭了?可想而知,他比孩子们还慌神。

等他媳妇从卫生间出来,除了眼睛红了些,最可怕的是看不出生气了,该怎么着怎么着。

楚亦锋真心觉得,毕月不如跟他又喊又闹呢,这也让他心里太没底儿了?

没底儿到不敢提要求,不敢送孩子们下楼,不敢不依着毕月,不敢像一进屋似的耍无赖往媳妇怀里钻。

总之,敌不动我不动。

台灯关了,屋里刚变黑那一瞬,楚亦锋伸长胳膊隔着俩孩子够毕月,拽到被头往上提了提:“媳妇,晚安。”

冬日的早上五点多钟,外面天还略黑着。

毕月起夜坐起身,拧开台灯一瞧愣了:她儿子呢?儿子他爹呢?又赶紧看卫生间,那里也黑着呢。

等她披件外套小心翼翼打开卧室门时,就看到了走廊里站着的爷俩。

楚亦锋身上的衬衣乱七八糟,睡裤还有一条腿在膝盖上卷着,光脚穿拖鞋。也不嫌冷。

他在抱着小龙人慢慢晃悠着身子。

孩子的身上裹着毛毯,毛毯都快要拖到地上了。小家伙看起来已经趴在爸爸的肩膀重新又昏昏欲睡了。

那爷俩就那么彼此依偎着,大男人抱着小小男童。

男人似是在安抚孩子放心睡吧,有爸爸在呢,还歪侧头和孩子贴了贴脸,摸了摸小龙人的头。

不知为何,毕月觉得昏黄灯光下这一幕,特别感动她。

她装作从未出现过一样转身回了屋。

等一个半小时后,一家四口的房间彻底热闹了。

这个大叫着喊:“妈妈,内。”毕月赶紧给闺女泡奶粉。

那个拉了尿了还咯咯笑,楚亦锋赶紧给扛卫生间收拾。

年轻的一对儿父母,此刻双双没有在外人面前的光鲜亮丽,穿着随意,头型随意。

他们也很勤快,争着抢着,有条不紊的伺候俩小祖宗。

梁吟秋进来都有种插不上手的感觉。

毕月还听到楚亦锋,在对尿尿的儿子教导道:“它叫小鸡,小鸡咕!也叫牛,小牛,哞!”

她一脸无语的摇晃奶瓶。这不是混淆孩子思维吗?

结果洗的香喷喷的小男娃,头顶个大包,他又姐老大他老二了。横着走路费劲巴力挪到毕月面前,对他妈妈大叫了句:“汪汪!”

毕月当即没心没肺的笑出了声。

等楚亦锋做好宝宝们的饭上楼时,就看到毕月在扒他儿子怀里的皮球,正打着商量呢:“这不能咬。乖,听妈妈话,也不能抱。都是细菌,吃了肚里长虫。踢的,这么踢,你看妈妈。”一使劲,拖鞋甩到楚亦锋脚边。

毕月单脚独立,无辜的瞅着小龙人。

楚亦锋捡起他媳妇拖鞋给扔了回去,就觉得毕月可笨了。

二话不说,他从孩子后面俩手夹起,给提的高度正好是孩子的脚放皮球上,他就开始架着孩子移动踢球。

“哇,飞起来了。”

小龙人在爸爸怀里嘎嘎嘎笑的不行。

几次来回走廊屋里带球奔跑,等楚亦锋再让孩子重新自个儿玩时,只看小胖娃砰一脚就给球射了出去。小家伙也终于明白不是抱着,是踢,这么踢。

毕月看着一愣一愣的。抿抿唇,她闺女呢?

她也架起头戴蝴蝶结还沉醉在自己美貌里的小溪,如法炮制。

饭桌上,俩胖娃娃四只小胖手紧忙活开始了。

小溪一巴掌就插在了饭碗里,掏起就往嘴里送。

小龙人含蓄一些,用手指抠,嗦的手指啧啧出声。

俩小人不愧是龙凤胎,又同时放弃粥碗,拿起喷香的土豆饼就咬。

楚亦锋一脸幸福。

他愿意做饭就是为了看这一幕,就觉得费心思做饭根本不辛苦:“爸爸做的好不好吃?”

俩小娃不搭理他。

他还厚脸皮对对面的毕月笑道:“等什么时候咱闺女儿子能给我竖大拇指了,咱俩也算熬出头了。”说完给他媳妇也夹了一筷子菜。

毕月看孩子们的眼里充满笑意,点了点头。

楚老太太和梁吟秋对视了一眼。瞧瞧,就这么好了。所为说,得亏她们这些外人没瞎掺和。

楚老太太甚至在大家伙都笑呵呵时,她还叹口气:唉,夫妻夫妻,都是稀里煳涂的过一辈子,不能太计较。白瞎她这一宿都没睡好。

毕月在外人眼中又开始不敬业、很低调了。

她从俩宝整一岁那天开始,每天只去公司三个小时,要么一上午要么一下午。精简一些非常重要必须得她本人处理的事情。

本来到了年根底儿,各种会议,各种商业性聚会特别多,她却几乎没怎么露面。

先是孩子们过生日这天,她出乎楚亦锋意料去而复返,挽袖子道:“做蛋糕呢?他们能吃吗?”

“不能。今儿去你家,咱大家伙吃。”

“他们过生日就瞅瞅啊?闻个味儿?”

“对。”

毕月笑了。

楚亦锋瞟了眼笑意暖暖的媳妇,用下巴一点:“打仨鸡蛋。蛋清蛋黄分离。”一错眼的功夫又急道:“嗳?那盆是湿的,你得用这盆。算了,那鸡蛋留着炒菜。”

毕月笨手笨脚在帮忙。

没一会儿厨房里,男人又嫌弃女人搅动没力气,撵她进屋:“你别帮倒忙了。”

女人骂男人:“你怎么那么事儿。”

他们做好了蛋糕,又拎着一堆东西抱着俩穿皮草大衣的娃娃们去了毕家。

这迟来的说到就到,毕家热闹了。

俩宝过生日这天,毕家新买那大号圆桌上有蛋糕,有锅子,有十个菜,有茅台。照相机没事儿就咔咔两声拍几张,龙凤胎撒着欢的指这个要那个人来疯。(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六七一章 “省亲”

这次毕月回娘家,总共在娘家发生了以下几件事儿。

一是她发现娘家大冬天的突然出现一个火炕。据说是忙活好几天。又是她舅,又是狗蛋儿也上的,再加上她爹当主力,光是为了烧干就连烧了好几天。

哪屋有火炕呢?就是连着客厅那里屋,以前小叔的、后来她坐月子那屋,铺着炕席,热气腾腾。

俩小胖娃娃被烫的走路直颠儿脚尖。刚一上炕都茫然地瞅爸爸。楚亦锋就笑呵呵站在炕边拦着,怕他们掉下来。

毕铁刚给出的解释是:“去年开春那阵儿,俺俩宝就遭罪了。这扯不扯呢,屋里比外头还冷。今年姥爷给搭个火炕,等别人家没暖气了,咱家宝儿们搁家可劲儿淘,不怕了。”

二是毕月真嫉妒啊。她娘见她都不亲,见到俩孩子就差抹眼泪了。

你说刚几天没见面啊?搂完这个亲那个,嘴里口口声声念叨着:“想起姥姥喽,姥姥的心肝们。瞧瞧俺龙龙,姥姥没看着就是不行,脑袋都撞个大包。”

吓的毕金枝赶紧给她嫂子不停使眼色,就怕楚亦锋多心。

这给毕月酸的,直拧眉看她娘。不知道的以为她抱孩子们一年回趟娘家呢。

吃饭的时候,毕月更是得压着火气。

你说不大的俩孩子可会找撞腰杆的人了,真知道到了姥姥家能上天。指盘子要吃的,椅子都坐不住。

全家人除了她,全都依着,包括楚亦锋。就恨不得让俩宝盘腿儿坐桌子上供着。这给她气的,在她表妹付娟看的一愣一愣的表情中,经常呵斥俩娃:“再闹!等回家的,妈妈揍你们啦?”

三是跟姑姑、舅舅舅妈问起房子的事儿。问他们满意吗?他们频频点头。她舅妈还让表弟对她说谢谢。毕月板起脸来:“干嘛呢舅妈?可不能让我弟有心理负担。他刚多大?

再说我给你们先垫着。等房价涨起来再买就不合适了。有些地点就凭京都这发展速度,你想买也没地方了。

我小叔这事儿一出,我就知道一点,咱全家要齐心,到啥时候亲戚也比外人强。你说那时候,咱家要各个有本事,那能一样吗?”说完还摸摸表弟的头。

舅舅家这小子长的虎头虎脑的。

阴差阳错,毕月几次回老家都没见过这表弟,这是第一次见。和问付娟一样问弟弟道:“来京都上学啊?天天陪你爹娘好不好?”

“姐,那我姥爷咋整?”

毕月看着舅妈那一脸欣慰笑了。

四就是她问毕金枝来不来京都。

毕金枝回答的很微妙,絮絮叨叨道:“我那养殖场光秃秃的,扔了倒没觉得可惜。你妹妹大了,也不能老当小镇姑娘。有这条件,倒是来这面好。就是有仨人一直跟着我尽心尽力的,我这一走,他们吃啥喝啥?还能找着活吗?”

听听,想找活谁找不着?再说不仨人吗?有俩人说了名字,另一个谁啊?

毕月觉得,要是以前的她,得烦姑姑够没出息的了。都看见那一幕了,捉奸在床,你还天天见不膈应吗?

可她听娟子跟她说了种种,还有上回她怀孕回老家也亲眼看到了。

没生娃的人,大不了从头再来,男人不有的是?

可生了娃吧,“孩子他爹”这四个字不能轻易换人。这也算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是不是优点不知道,就知道不到万不得已宁可都选择忍,没谁说离婚就离的。

而毕月更明白的是,她姑和付国经历了那些年很困难的日子,说一千道一万,就是还有感情,要不然也早换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