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亦锋笑的眼角出了皱纹,一齐抱着俩孩子,又贴脸又亲脸儿,爷仨头对头亲的不得了。

而他此刻越是感到满足幸福,心里越是真心感谢毕月。

媳妇能选择来他这艰苦的地方,放下很多事情打算随军半年,比起他啊,要对家庭付出的太多了。

毕月在见到楚亦锋后,连续傻眼了好多次。

她带着俩宝目睹了上千名优秀士兵真的在热火朝天挖战壕。这可是优中选中的兵啊。

楚上校解释道:“到前线边境作战的部队,都要到我们这进行秘密封闭性站前强化演练,我现在就负责给他们挖坑设置障碍。看到了吧?真不是不接你。”

毕月还没等说点儿啥呢,一歪头就看到她给楚亦锋买的吉普车,车身全是泥点子从远处疾驰而来。

明白了,她出钱送的礼物,现在成了公用的了,谁逮谁开。

毕月又在王大牛的带领下,开着车东拐西拐一路跟着三轮侉子,终于到了她的“家”。

她家住在管店镇。

毕月觉得这地方比村子大不了多少。

她家在一个四层小楼里,附近的五栋都是随军家属。

部队没有家属区,那训练基地是保密地方,就给家属院儿安到这了。

而她家是一楼。和对门的邻居还没等打招呼呢,房门打开就看到屋里只有一个铁架子双人床,四个板凳一张圆桌,以及地上堆放的几个麻袋。

毕月不可置信,她探头又认真扫视了眼这四十多平的小屋,真的没衣柜?

俩宝表情更是有些复杂。他们有些嫌弃有些懵,还有些不知所措。小龙人扯着毕月的手仰头问道:“妈妈,住这?”

小溪想哭还有点儿闹觉的模样,小拳头揉着眼睛低头道:“妈妈我不要。”

正所谓破家值万贯,毕月撸袖子干活。她劝俩宝的话就是劝她自己:面积小不怕,温馨就行。屋里破不怕,家里有爸爸妈妈和宝宝们就好。东西少不要紧,我们用勤劳的双手一样一样置办齐了,而且还能全都摆上我们喜欢的。

第六八五章 小军嫂(二合一大章)

毕月家四十多平方米的屋门大敞四开,有闻声赶来的几名军嫂正站在门口笑呵呵看着她.“你说这王大牛同志,转头没影子了。各位嫂子慢待了哈。那咱们自己介绍吧。我叫毕月,是楚亦锋的爱人,那是我家俩孩子,小溪和小龙人,大名这个叫楚沅溪,那个叫楚栖梧。”

“呀,这是龙凤胎?他们多大了?”

毕月拍拍女儿肩膀:“告诉大娘,你多大了?”

小溪手上还拎个红礼帽,仰着头嫩生生回道:“我两岁多丁点儿。我弟弟也是两岁噢。”

弟弟小龙人就跟没听到别人提他似的,比起姐姐看起来要显得漫不经心。

他也不跟人说话,谁问他话也不回答,在左找右找寻摸笤帚,觉得家里好破啊,他心情很差。既想姥姥又想念在大屋子里踢皮球。

三十多岁的妇人眼角有好几道笑纹,能看出来平常也爱说爱笑,特别会说话道:“这俩孩子是真聪明啊。像,太像了,连聪明劲长的好都随楚旅长。你可有福了弟妹。

说实话,我第次见到楚旅长,你猜我怎么着?

我还想呢,这要什么有什么,年纪轻轻的是咱们这把手,那娶的媳妇不得跟天仙似的啊。

结果你瞧瞧,真照我猜的去了。

当天楚旅长走了,我跟我们家老马打听,难怪了,你是真能耐啊,你比楚旅长还不是般人,跟我们能样吗?

今天咱姐妹儿再见面,我是真愿意看你。

你可不就是天仙,还生俩小天仙。看看这俩孩子,比我家那臭小子强多了。”

毕月虽然常听夸奖的话,可这么直白的夸奖,她听的少,整不会了,呵呵笑道:“嫂子,咱都样的,我哪有什么不般。来,各位嫂子咱进屋。”说到这,忽然想起没沙啊。

“不坐了,在家天天坐。弟妹,你瞧瞧我,都差点儿忘了。”

女人拍大腿:

“我住你楼上,我爱人是参谋长马中平,我叫孙桂香。明白了吧?

妹子,咱楼上楼下住着,小楚和我们家老马还都班子成员,甭跟嫂子客气。刚搬来缺什么少什么到楼上去取,跟自个儿家样,啊?”

啊,毕月也明白了。

人家说的多清楚,这位军嫂是官太太,丈夫级别跟楚亦锋差不到哪去,不是般军嫂。

所以她家那点儿事儿,比如公公是将军,楚亦锋年纪轻轻上校有背景,她这个妻子是富婆,还度被传是女富,人家都知道。

“行,嫂子,到时候免不得麻烦你。”

其他几位还有对门二营长的妻子张娟听的都有点儿糊涂,张娟不停地透过窗户看院子里的红色吉普车。

不过她们也不需要知道毕月具体咋回事儿,照样得热情。

不冲别的,就冲丈夫都是楚亦锋的手下,毕月再年轻、再看起来不服众吧,那也得表现的上赶子些。

就在这几位说话时,有名看起来四十岁左右的军嫂,人没进楼栋声音先传来,并且是提着堆东西现赶过来的,大嗓门豪爽的主动介绍自己道:“我是太欢迎你来啦。我是宋瑞生的爱人,我姓崔、崔永娥。你从老宋那论叫我嫂子也行,咱们自个儿单论叫我崔姐也行。”

宋瑞生?这不是政委嫂子吗?

上面恐怕是觉得楚亦锋官位虽高,但年龄太轻,给配了个经验足、年龄长的政委。所以这位嫂子年龄也大。

更巧的是,那政委家生的也是双胞胎,对儿女儿,在这滁州市现在住校念高,她听楚亦锋电话里提过。

当时楚亦锋说:那对儿漂亮的姐妹花是被宋政委捧手心里长大的,还语气怪可惜的跟她抱怨过:“要是能让生,咱再生对儿姑娘多好。”

毕月和屋里几位军嫂起迎崔永娥进屋:“嫂子,早就想跟您见面呢,咱今儿可下见到了。”

这位比起参谋长妻子要实在的多。

那位是话多,说的大方,听的心里痛快。

这位政委媳妇是干实事,拎着四个白瓷脸盆,个暖水瓶,腋下还夹个搓衣板,两手拎的满满的进了屋。

“你们几个也在呢?咱们这都得好好相处,尤其你们几个离的近的,住栋楼的。桂香,弟妹缺什么少什么帮着忙活忙活。”

“那是当然,还用嫂子嘱咐吗?咱这关系可不比般人。总共就这几栋家属楼,说是亲如家都不夸张,哈哈。”

崔永娥笑的连连点头,这才认真上下看看毕月,还细品了品,她更知道毕月是位传奇人物了。

今日见面就觉得就算不冲楚亦锋,也要跟毕月处好关系。

这么年轻,那么大成就,跟这样人能认识那都是运气。

等礼拜天的,得让她那俩闺女姗姗和娜娜见见这个婶子,跟这样的人说话办事长见识:“嗯,你跟小楚是真般配啊,你们两口子,优秀对优秀。行了,以后有的是机会唠嗑,我也不多说别的了,晚上去我那吃饭,我这就回家做饭。对了,这些东西你收着。”

毕月脸色微红:“这?”

“甭跟我客气。我也没什么能拿的。弟妹啊,知道你条件好,可这算嫂子的片心意。你是不知道,前几天听到你要来的信儿我就预备好了,给你买了几个脸盆和暖壶,别嫌弃就行。”

“行,那谢谢嫂子了。我这正需要着呢,楚亦锋太不靠谱,你看看屋里,让大家坐坐的地方都没有。”

毕月身黑色天鹅绒运动装,接过东西任由崔永娥拍她胳膊亲密道:“瞎客套啥?走了,晚上去吃饭。”

其他几位虽想帮毕月收拾来着,可几个麻袋打开,看袋子里的东西,生活必须品有,贵重物品贴身衣物也有,那就不是外人能帮的。

再加上俩娃有点儿闹腾,毕月陪她们说话就顾不上俩宝,大家也就又说几句客套话走了。

恰巧王大牛也回来了。脸的灰儿,有点儿内疚的解释道:“嫂子,真不赖旅长。赖那家具店做事太脱,到现在还没给运来呢。”

“咋回事儿?”

王大牛开始絮絮叨叨地主动说了起来。

毕月这才明白。

这些家属们有的条件好,个别家的家具是自个儿花钱在镇上订做的,需要等段日子。但大多数都是买二手家具。

新成立的部队,什么什么都没有,别说家属区给配备了,就是营房都缺东西。

关于家具这块,楚亦锋事儿多,或许觉得她也事儿多,听说她要来不想对付,就跑到明光县定了堆家具,有衣柜、办公桌、沙、孩子们的床。

但前两天下大雨,战壕让他们挖的,算自个儿挖坑埋了自个儿?反正般人来不了,连她的吉普车底盘都能刮掉漆,谁爱来?

再都土路没有大马路,人家不爱送,这不就耽误了。屋里空荡荡的。

“我催了,刚打完电话,说明天送来。”

“我这不有大哥大吗?你跑哪打的电话?”

“啊,我忘了。”王大牛不好意思的挠挠脑袋,还笨手笨脚的帮俩宝洗手。

毕月又问:“房子都这么小面积吗?”

“不是。刚分房子那阵儿,旅长说谁来你们都不能来。他就让大家伙自个儿挑房子,这是挑剩的。”

王大牛觉得自个儿说的这话没水平,又急的补充道:“嫂子不是般人啊,你忙。别说旅长没想到了,我都不敢想,这得损失多少钱?呵呵,反正我们真是没想到,主要是不敢想。早知道…唉,弄的现在就剩两套了,都这么大面积的。政委说要给你串房子,旅长怕影响不好。”

毕月点头,那样做是影响不好。

别人家在这住两年了,她来给人撵走,那成啥事儿了:“大牛,你去忙吧。我刚才认识好几个嫂子,有事儿我喊她们,家具没回来也就铺铺床洗漱下,没什么活干,你放心忙去吧。”

而这天晚上,哪是两家聚餐,就毕月带着俩宝去政委家吃饭,政委宋瑞生也没在。

四个菜,俩宝拿出专属他们的卡通饭盆,吃饭相当痛快,吃的还挺多,备不住是觉得别人家饭菜香,吃完就躺人家沙上睡着了。

崔永娥抱着小溪,看起来很稀罕,睡着也不撒手,直抱着。还小声跟毕月唠嗑道:“给军人当家属不容易,更不容易的是孩子们。

你说不在爸爸跟前儿吧,弄的跟没爹的孩子似的。甭说家长会了,时间长了,孩子们很容易跟爸爸生分。这方面我太有经验了。

可你说跟来了吧,又太遭罪。

你看我家就是。我家珊珊和娜娜在沈阳学习非常好,那时候老宋在沈阳军区。

前年,没办法了,老宋还舍不得我家那俩丫头,调令来,我们娘仨就都跟着调这面儿来了。

我以前好好的出纳工作没了,到了这地方,弟妹你也看到了,比村子大不了多少。

就趁个小学还有铁路通火车,说给我安排到铁路去上班,小两年了,到现在也没个消息。

我个有班的人,被折腾的丢了工作受委屈倒不怕。谁让咱找的是军人?得可他来。

但我家那俩姑娘得折腾啊。没招了,在滁州念初中高中都是住校,周只能回来趟,教学质量也比沈阳差远了。我都怕将来考不上理想的大学。

更不用说你了,千里迢迢带着这么小的俩孩子过来,你还不是般人,那么大的公司,能放心吗?你这直在都生活,得需要多大的勇气来这小地方。”

毕月点头。她来虽说是有原因的,但更多的原因也在于孩子们,很平静道:“我家这俩正是认人的阶段,嫂子,他们不记得爸爸。他走就是半年年。我就想啊,此时不来啥时来,我怕我越来越忙。很想单独找段时间给他们个正常家庭的生活。就这么想的,咬咬牙也就来了。

我觉得吧,他们成长的关键阶段,我放下再多东西都值得。

毕竟其他方面,任何时间段都能去做。

就是孩子们,错过了就错过了,忽然间就会长大。去年啥话都不会唠,今年能说长句子,还经常说些让我都稀奇的话。鬼精鬼精的。”

崔永娥挺感慨、挺欣赏的语气:

“弟妹,难怪你能干大事儿,确实跟我们不样。就凭你这能想开的劲儿。真的,换我我做不到,跟我们挣工资还不样,你这天时间就得少挣别人半辈子吧?半年,唉。是啊,错过了就长大了,到底哪多哪少,做什么是值得的,大多数人是想不开看不透的。”

毕月笑了:“嫂子,咱们还是有随军的条件在这摆着,不是那么犯愁生活,有多少军嫂想来都来不了,没那个条件。我就经常这么劝自己。”

“好妹子,你性格是真好。”

“不好,好啥啊?我脾气急。我们家楚亦锋脾气更急。不过他跟我提过好多次,说得亏有个好脾气的政委大哥,开展工作很顺利。”

俩个女人第天见面就掏心窝子唠嗑,很有眼缘,句句说大实话,无须藏着掖着。

俩人又开始聊军区的事儿,什么营房环境和蓝军红军。

崔永娥介绍的很全面:

“你是不知道啊,咱们住这地方就算不错了。那营房都不能保证二十四小时通电通水通暖,你想想条件得多艰苦?

连门诊部都是才设立,好几千人才派来俩军医,还有女的,医术根本不行,是上面领导家的小姨子。

要我说,也真是难为小楚和我家老宋了。

刚成立的部队就是条件差,跟以前呆的军区没有可比性。他俩什么都得张罗,大事小情都得操心。

今天你看到了吧?你家那位亲自上阵,带队挖战壕呢。以前我们家老宋还带队盖房子呢。

这要在以前军区可能吗?什么都是齐全的,撑死个营长就够了。”

毕月听的也挺唏嘘。旅长挖壕沟,政委盖房子,真是没哪个部队像这里这么惨了。

崔永娥又小声道:

“还有我刚到那阵儿,上面还没下令保密呢,弟妹你猜营房在哪?就在荒山野岭山沟里盖的。

有次我钥匙落家去找老宋,到了那瞧,啧啧。石头砌墙,茅草盖的顶,那居然就是营房。”

“上面不给转点儿资金啊?怎么这么艰苦?”

“哼,艰苦?更艰苦的是训练。你瞧瞧,人家队伍还没来呢,这都几点了,不回家吃饭,忙忙到半夜。等人家红军来了,得什么样?”

毕月听崔嫂子唠嗑,这才又知道,“红军”就是外来实战训练的部队。而所谓“蓝军”也就是这个训练基地,用大白话讲,就是给人“红军”陪练的,长年累月的陪人练。

比如人家红军要到边境作战或者上战场前,都得来这和蓝军对打,最少三个月,正常是半年,像考核似的合格了、打赢了再去前线。

她家楚亦锋干的活就是,直陪着对打,年年如此。苦的就是来支队伍当“红军”,蓝军立刻进入全封闭模式,三五个月不回家在模拟战场上。

毕月嘴里苦:难道她带孩子们来了,还有可能半年见不到孩子他爹?我天,那她来是干啥的啊?

孩子他爹是晚上十点半才进的家门,鸟悄趴在床边,对着两个孩子脸蛋儿人亲口。

洗手洗脸也不敢使劲撩水,谁让房子太小呢?

洗完楚亦锋把搂住了媳妇的腰,而毕月在给他做饭:“别闹。”

男人嗅着女人脖间的味道:“媳妇,你怎么就这么好呢?”说完还笑了:“瞧这样人缘也挺好。谁给的面条和菜?”

第六八六章 四口之家四十平(大章)

这天晚上,吃完面条的楚亦锋,洗漱完站在床边思考怎么睡觉的问题。 要依他的意思,半年不见了,当然是想急三火四搂媳妇了。虽然有俩孩子在,干点儿啥是奢想,那搂着亲两口总行吧?

可他自己瞧着都叹气。四口人总共就张铁架子床,俩孩子还太小,别睡熟了掉地上。

想跟媳妇亲热那点儿事儿,怎么也得等俩宝小床到位的,最起码敢错开眼睛放心了。

就这样,小两口只能隔着儿子闺女小声用气息唠嗑,还怕吵醒孩子们。

楚亦锋双手枕在脑下,他望着棚顶先出声道:“到了这,跟家里是比不了的。委屈点儿吧月啊,嗯?为了我。

你是不知道,我有多高兴你能来。

以前不敢想,也没想过。天南海北的,毕竟你手头上的事儿太多。觉得谁来你都不能来。

所以啊,弄的我今天见到你和咱家这俩小机灵鬼,明知道都到了,还有那么瞬觉得跟做梦似的。”

说到这,楚亦锋歪头望向给女儿盖被子的毕月,还伸出胳膊,像是又想帮忙,又看起来是想拉毕月的手。

毕月抬眼看了下楚亦锋,就看他那眼,楚亦锋就把拽住了毕月的手。

俩人对视了数秒,刚要异口同声对彼此说点儿啥,小龙人拧个眉头翻了个身,小溪踹了脚棉被。

俩人也不敢吱声了,等孩子们重新睡熟了再想说点儿啥,刚才对视间暗潮汹涌的情愫早已降了火。

“明天家具到,你要是没空,派几个人过来摆放。”

“那是必须的。”

毕月又嫌弃地看了眼窗户:“连个窗帘都没有。家里肉啊菜啊水果什么的,管啥东西也没有。刚才崔姐给拿的挂面。我明天带着他俩去趟市场。实在不行去趟县里,看看缺什么少什么起拉回来。”

楚亦锋补充:“嗯。大米白面豆油都看到了吧?放在墙角那,我还在家具店定了橱柜,就你家过去那种碗架子。这地方也没有好东西。

你就记住了,抬不动干不动别逞强,等我回来再收拾。

你要是买东西多,临到家前也给我来个电话。

月啊,不着急,来都来了,慢慢置办。家家都是步步这么过来的。

不过你前阵儿跟我说真下定决心要过来,我问房子,还别说,那阵儿真上火了,还以为爹娘得跟来呢。

这几栋楼就剩这两户,那个面积跟这样,还在顶楼。给我愁坏了,都来那住哪啊?撵谁换房子都不好。”

楚亦锋说到这顿,语气还挺庆幸唏嘘:

“得亏没带爹娘来。对了,媳妇,娘让你…媳妇?”

半夜十二点多了,开车来的毕月早人困马乏睡着了。

楚亦锋也给毕月拉了拉被角,还欠欠地掐了下毕月的脸蛋儿。

他今天带队,没陪着毕月回来认家门,别看他人在外,可那颗心却跟长草了似的。坐在临时指挥棚里,喝口茶水都如坐针毡。

就这情况,这条件,他还没有时间跑县里镇上将东西买齐全,怕毕月进屋就炸毛,二怕毕月心里对他失望不满。

三还怕毕月带俩孩子到了新环境会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