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不住想起廖世善来,她已经是收到那边的来信,说廖世善已经启程回来了,按道理快了,但是越发的脑心挠肺的的难耐。

那些乡绅等余青许久了,只是真人远比传闻中还要出众,一时众人觉得就跟见到仙子下凡一般,话都不敢大声说了。

作者有话要说:偏头疼,什么都写不出来,我强忍着写完了,真的不想断更的,抱歉。

第96章

第九十六章

以前都暗自嘲笑过廖世善,果然是泥腿子出身,不过一个没了清白的女子,就当做宝贝一般的,如今还让她管着军中的事物,而且还听了她的话,居然讲究男女平等,让女人也读书做官,这显然就是被女人迷昏了头。

只是如今一见,只觉得他们这一生都白活了。

什么叫国色天香,什么叫倾国倾城,恐怕说的就是眼前女子,眉目如画,窈窕的身姿,身上就好像度了一层金,圣洁不凡,他们都战战兢兢的站着,说话都不敢大声了,怕是吓到对方。

早知道余开这个女儿是茂林第一美人,但茂林才多大?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不过巴掌大的地方,就算被称作第一,也不见得会美到哪里去。

但是这一次见到了都是十分的惊愕。

其中也有人见过余青,自然知道余青容貌出众,但是这一次又觉得不一样了,这个人言行举止,就像是换了一个人一般,气度从容,言语落落大方,堪称大家典范了。

如此如果原本还带着几分轻视的心,这会儿统统都收起来了。

茂林人的顽固在余青的意料之外,虽然不敢对花祁的等人如何,但是总是无形的隔出一个隔膜来,那种感觉处处都在,不像是宁谷郡的百姓那般,只要是军营所需,都会毫不犹豫的站出来支持协助。

就是谈起军中人也都是一副骄傲的神态。

余青就想着从乡绅这边下手,这会儿花祁和郑春之也在一旁坐着。

自从陆春之赢了箭术的比试,大家再去看他就不一样了,有才能的人总是会被人推崇,再说郑春之给他们长脸了,昆鹏那么猖狂,却是输在郑春之手下,想想就觉得很是痛快。

很快余青就任命他为军中参将,时常在一起商讨事情。

郑春之和余青想象当中不一样,余青还道是个世家出身的人,就算是如何的有才华,也少不了固执的门第观念和重男轻女。

后来发现,自己当真是片面了,郑春之见地十分的尖锐又明智,都是超脱这些条条框框的,他的高度,就是余青自认为受过现代教育也望尘莫及。

晚上郑春之就让人给余青送了个文章,这是当初他考了探花郎的文章,写的就是如何的治国。

虽然十分的委婉,但是隐居经典的写了许多前朝政令上的失误,因为过分的仁政导致贪官污吏的横行,百姓们民不聊生,皇亲国戚百无禁忌的欺辱百姓,吞食土地等等,就差说这是亡国之兆了。

余青当时就想,之前郑若梅还说郑春之是因为男生女相,容貌太过出众才被皇帝划掉了第一名,这会儿看完文章却是觉得,恐怕是因为这个文章写的太过犀利了原因吧?

再然后余青就看到了郑春之的字,山中…

余青这才想起来,后世出了一位名相,就是叫郑春之字山中,这个人一开始默默无闻,是到了将近五十岁才开始大放异彩的。

那时候暴君廖秀章已经死了,皇后扶持年幼的皇帝登位,百姓的怨恨,朝中的不稳定,那些残余势力的冒头,没有了廖秀章残暴的压制,几乎都涌现出来,处于四面楚歌的状态,皇太后乌有渝就找到了闭门在家中教书的郑春之,请他出山,原本郑春之是被廖秀章厌弃的人,当时郑春之不肯违心的夸赞廖秀章,还说他残暴,惹怒了廖秀章,差点就死了。

好容易逃过一劫,却是被廖秀章下了旨惨遭宫刑,不能人道,要是旁人早就羞愤自杀了,郑春之却是坚强的活着,终于等到了这个机会。

后世的繁荣,建文之制的产生,不管是乌有渝这个皇太后的慧眼识英雄,还是郑春之,都缺一不可。

只是郑春之毕竟是伤过根基,不到六十岁就去了,后世许多人都说,要是郑春之还在的话,说不定会成为最为盛世的朝代,十分的惋惜。

如果说顾芳是出谋划策的大谋士,那么陆春之就是实行和定制政令的能臣。

那天晚上,余青兴奋的一夜没睡,早上醒来再去看郑春之就觉得,怎么看怎么欢喜,弄得郑春之还当自己做错了什么,战战兢兢了半天。

郑春之的想法是要尽快在茂林笼络民心,那就需要打破原有的阶层,就比如那些一直不肯归顺的乡绅,至于老百姓,谁给他们吃饱饭就认谁。

主要是那些乡绅起头在作怪,毕竟说起来,茂林大部分的耕地和店铺都掌握在这些乡绅的手里,恐怕这其中还有周平山暗中的指使。

余青就让郑春之主持这件事,她相信郑春之的能力,肯定可以做好这件事,但是郑春之不知道。

郑春之听到余青让他全权处理,很是惊愕。

“夫人肯信我?”

这时候的郑春之还是弱冠的男子,没有历经苦难,甚至经过宫刑的涅槃,还是稚嫩的热血青年,之前还活在父母的家族的护佑下,第一次为了母亲的不平,走了出来,其中的忐忑也是自是从来没对别人说过,但是不等于没有。特别是娘子对他的不理解,让他很是苦恼。

谁知道余青居然这般信任他,让他简直就是受宠若惊,他又听余青说道,“你之前给我看的文章很好,受益匪浅,我没法给你施展抱负的平台,但是总会越来越好,如今不过两个郡县,以后则还会多,茂林虽小却是我们的根基,需要郑先生多费些心思了。”

当时郑春之难以掩饰的激动神态,让余青知道他肯定会全力以赴的。

穿越过来的福利就是让她提前知道了这些能人,几乎拥有了帝王最为重要的识人之能,简直就是作弊器。

但是这不等于可以高枕无忧,余青现在想起当初自己贸然来找廖世善的事情来…,就觉得十分的危险,毕竟是史记和真正的历史还是有些差距的,她却自信的找了过来。

好在赌对了,之不过那是运气好,以后还是要谨慎才对。

余青全程都没有说话,全权让郑春之处理,那些人听闻郑春之居然是出自京城的名门郑家,就对他高看了几分,又听说他是旧朝的探花郎,就越发尊敬了起来。

那之后郑春之再去谈事情就方便许多了,大家虽然不喜,但都是听从了。

余青不得不感叹,就算是旧朝覆灭,士绅的影响还是一直在,真想打破这些,只能重新建立新的王朝,不过那是以后的事情了。

在郑春之的全面干涉下,又有乡绅家里的子弟陆续进入军营,茂林城里终于有人开始入伍了,就连女兵也多了不少。

花祁高兴的不行,当初她镇守茂林,简直就是焦头烂额,比起管束百姓的事情,她更喜欢带兵打仗,见郑春之做的井井有条,就很是配合他,这让郑春之心里生出几分感概来,当初在郑家的时候,他能力出众,但是想替祖父主持庶务,还是被人阻挠,要打十二分的经历来应付。

但是在这里,余青的全然支持,花祁毫无芥蒂的配合,都让他有种如鱼得水的感觉,这种滋实在是太过畅快。

虽然不过一个小小的郡县,但是他却觉得这才是他的开始,他可以按照他曾经希望的方式管理,一切的规律都是按照他的想法来定制。

不仅是茂林,还有宁谷郡,等着以后还有很多郡县,然后甚至廖世善大业有成…郑春之不敢去想了,一时心潮澎湃的不行,越发尽心尽力。

等着余青知道的时候,郑春之已经在原来旧朝的律法之上涂涂改改,改编适用于他们的律法,余青简直目瞪口呆。

陆陆续续的余青这边终于把上次损耗的人给补上了,但是兵力还是太少,也就二万人的样子,比起辽王又或者江南的三大家族还差的太远,但是面对杨九怀和郝谦就搓搓有余了。

只等廖世善回来就商议扩充的事情。

刘义坚不在,管着军需的刘忠庆就忙的不行,如今兵力比起以往可是扩了好几倍,好在他找了不少帮手,青学堂陆陆续续的有人学满出来,就被抽到军中,正是帮着刘忠庆。

比起男人,刘忠庆更喜欢交给欢女子,对着余青说道,“以前还觉得男人才能堪大用,如今看来也是我目光短浅了,其实女子更为合适,要不说以前在家中都是女子管家不是?”

毕竟是余青的外家,自然是更加的支持余青才是,所以刘忠庆又开始觉得女子读书参军过于的激进,但既然是余青的决定,就要努力的接受它。

慢慢的当周围所有人都觉得合适理所当然的时候,刘家人也都觉得这事应该了。

刘忠庆把事情交给了副手,就准备去做生意,虽然余青这会儿富得流油,但是带兵打仗就是烧银子的事情,更何况余青这边对死去的兵士的家眷,包括无所依靠的灾民,都是给予充足的补助。

刘忠庆觉得需要未雨绸缪,更何况如今茂林是他们的,更利于做生意,不像是以往,出门就要通过泉州。

天气渐渐的暖和了起来,春耕也都开始了。

余青算了算廖世善归期也就是在这几天了,虽然让自己不要急切,但还是派了人在路口等着,只要有了廖世善的消息就通报给她。

作者有话要说:亲们,晚安。

第97章

第九十七章

昆鹏虽然输了,倒也很快就平静了,失落之后反而是敬佩的看着郑春之,夸赞了好几次,对于他们的羯族来说,有实力才是值得被尊敬的。

余青想着到底是以后的后夏之主,也是十分的礼遇,走得时候送了不少的礼物。

昆鹏出了宁谷郡就往南而去,并没有回西北,对很是不解的随从说道,“阿爸每次都这样,不就是想让我回去成亲?”冷哼道,“我才不上他的当,见过天仙般的廖夫人又如何能将就。”

“少族长,那咱们去哪里?”

“去江南呀,据说江南多繁华,女子又美貌可人,还有最好的杭绸,就是那种摸着丝滑的布料,以前阿妈最喜欢这种了。”

随从很是无奈,但是也知道鲲鹏的性子,从小就是这样,想一出就是一出,按照族长的话就是没有个正行,而偏偏这人却又十分的出众,武艺智谋都是顶尖的,行事又大胆果决,但凡想要做的事情就没有做不到,无人能比,族长好几次都想把继承人换成其他的儿子,最后发现居然一个都比不上昆鹏。

只好一边咬牙切齿的骂,一边又舍不得,很是矛盾。

十几个随从一路跟随者昆鹏,护着他进入了江南,结果在湖州境界遇到了事情,越是往南走,他们的面容就越发的成为的焦点。

北边因为和漠北交接,经常可以看到混血,也能看到胡人,许多汉人都习以为常,但是江南却是不一样,像昆鹏这种眼睛的颜色就很少见。

所以昆鹏为了减少麻烦就从山路走,可以绕过哨卡,结果就在湖州境界,突然遇到了几万的军士。

那些人驻扎在郊外的山脚下,似乎要急行军,昆鹏是个好奇的,忍不住偷偷去探查,等着回来的时候脸色有些不好看。

“少族长,可是那些兵士有些不对?”

昆鹏说道,“足足有六七万的兵力,却不是湖州的,行囊里还带着夹棉的军袍,恐怕是朝着北边去了。”

江南的春天来得早,这会儿许多人都已经穿上了春衫,唯有北方还在穿夹棉的衣裳,这猜测并不是空穴来风。

那随从说道,“少族长,他们去北边做什么?难道想要攻打辽北?”

昆鹏却道,“不是,辽北之前还有个屏障…”

那十几个随从也跟着昆鹏在俘虏营里待过,听闻惊愕道,“那不是夫人那边!”

“是呀!”

那随从就露出担忧的神态来,他们在军营了呆了不少时间,当初是昆鹏想要了解下汉人是怎么训练兵士的,结果参军没多久就当了俘虏,那实在是憋屈,但是看管森严,也跑不出去,他们少主武艺出众当然可以想办法溜出去,就是不舍得他们这些随从,只好呆着静观其变,准备慢慢想办法。

再后来就觉得日没有那么难熬了,大概是虽然没有以前在军中那般,但是只要自己肯努力打猎,也是能糊口,当然恐怕最让他们觉得自在的是那些管教的态度,虽然是俘虏,但是从来没说随意欺辱,也没有打骂的事情发生,甚至还会定期给他们授课,引经据典的讲一些故事,比如汉人最喜欢的那些忠孝故事。

恐怕平日里最喜欢的就是在演武场旁边做事,看着那些英姿飒爽的女兵们如何的操练,那是一种别样的风采,又看着那位美貌惊人的廖夫人如何的和蔼可亲。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他们少主就有了旁的心思。

“如果真的是冲着廖夫人去的,廖夫人这一次恐怕根本没办法抵挡。”兵力一向是秘密,但是昆鹏可不是寻常人,从平时人数里就判断出个大概来,“估摸着也就是一万多,加上茂林那边撑死二万的兵力,上一次是仗着我们这边没有猛将,又利用了轻敌的优势,好容易险胜,这一次可就没那么容易躲过去了。”

“少主,我们就不管了吗?”

“你想怎么样?”

那随从有些赧然的别开脸,总觉得昆鹏的目光太过犀利,说道,“廖夫人对咱们有恩,是不是要知会一声?”

昆鹏却很从容的说道,“走,咱们再去探查一番。”

***

周平山震惊的看着杨九怀,说道,“大人,您这是疯了不成?答应他们事后就送两座城池,那是我们的根基!”

后宅里发生了那么多事儿,特别是唯一的儿子死了,杨九怀心里都不好受,看着要比以往萎靡了一些,如今王姨娘虽然对他依然温柔体贴,但是每次只要看到王姨娘就会让他想起死去的儿子来,就不爱去了,至于齐氏…,杨九怀以前还觉得齐氏端庄贤淑,但是慢慢的就发觉不是那么回事儿。

齐氏把后宅的事情安排的妥妥当当的,又对他体贴入微,也应该是满意的,但是两个人之间总好像是隔着什么,没有那种亲密劲儿。

后宅空虚,杨九怀就有些郁结,有一天晚上,居然下意识的喊了余含丹的名字,这让他吓了一跳,他不明白,那个愚蠢又自负的女人,怎么会让他想起来?

当然很快的杨九怀就不去想这些了,他觉得就算是心中欢喜谁,那也应该是像余青这样才貌双全的才是。

杨九怀道,“我现在还能怎么样呢?你不是说廖世善已经逃了回来?等着他回到宁谷郡,如今这样的形式,还有我们的活路?恐怕下一步就是商议如何攻打锦州。”又道,“廖世善那个人你不是不清楚,最是护短,知道我们趁虚而入,少不得要提着刀来算账。”

周平山去辽北的半路上就接到了线人的消息,知道廖世善已经返回,急急忙忙的又往回赶,“所以我们不是联合了郝谦?大人您后面有齐家,身后有郝谦,到了关键的时候再去想办法不是,也不是没有余地!”

“郝谦总是支支吾吾的,我不相信他,他还勾结余青,攻打锦州不是?要不是咱们留了一手,在锦州预存了一万的兵力,这会儿早就败了。”

魏珍抓了他献给余青,要不是当时余青刚刚惨胜,已经经不起再一次的打仗,再加上周平山手上有一万的兵力,余青怕是杀了他激怒周平山,来个鱼死网破,到时候就是两败俱伤,恐怕也不会轻易的放了他。

杨九怀继续说道,“先生,你还没看出来,这个廖军就是我杨九怀最大的绊脚石,一旦赢了他们,我才能施展拳脚。”

周平山沉默了下来,每次只要遇到廖军,他们都会输,次数多了,以后兵士们看到廖军就会下意识的绕道,长此以往,那还得了?以后还如何成就大业?

这会儿借了齐家的兵去打廖军,虽然要送两座城池,但就是像是杨九怀说的那样,只要赢了廖军,他们就在无束缚了。

周平山一想到打败了廖军,居然觉得连呼吸都顺畅了起来。

这才知道,原来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廖军已经成了他们的不敢言说的压力。

杨九怀又道,“你知道这一次他们派了谁来?”

“莫不是甘卓志,甘将军吧?”

杨九怀兴致勃勃,说道,“就是他!”

“要说谁还能跟廖世善对峙,也就是甘卓志了!”周平山高兴的说道。

甘卓志也是一名猛将,身材高大健壮,擅长用枪,武艺高强,当初齐家能在江南散架占据一方势力就是因为有了这个人,甘卓志是齐家的养子,后来还娶了齐家的女儿,对齐家也是死心塌地的。

两个人越想越是觉得兴奋,又在一起商议了许久,等着晚上杨九怀回了房间,原本想去齐氏的屋里,她最近刚刚有了身孕,见到他就惊慌的不行,生怕碰自己,弄得杨九怀也没了妻子有孕的喜悦。

他像是那样饥不择食的人?

余含丹就不会,她无论什么时候看到他都是满脸的喜悦,那样发自内心的…杨九怀猛然的摇头,想着自己真是疯魔了,居然又想起余含丹来。

在门口站了一会儿,杨九怀就去了王姨娘的屋里。

王姨娘清减了不少,但毕竟经过事儿,也多了一份成熟的妩媚来,很是殷勤的伺候着杨九怀,到也让杨九怀十分的满意。

一番云雨之后,王姨娘不顾不适,跟下面要了水来,亲自给杨九怀擦拭,弄得杨九怀晕晕欲睡,想着到底还是冷落几天,就知道小意温存,女人还是要适当的放一放,比如齐氏那边,他准备这段时间就不过去了。

然她知道被丈夫冷落是什么心情。

王姨娘就说起最近的天气来,不知道怎么就转到了文墨身上,说道,“夫人觉得男女有别,不能去参合周先生的事情,但是妾身却是觉得,周先生虽然是幕僚的身份,对大人来讲却是亦师亦友的身份,和旁人不同,既然是大人的老师,那自然是长辈,太多的虚礼也是没必要,我就让厨房多留意周先生的吃食,妾身记得他肠胃有些不好。”

杨九怀道,“还是你细心周到,夫人那个人…”杨九怀到底是没有在王姨娘前面抱怨齐氏,虽然心中诸多不满。

“我这一看就发现不对劲儿来,大人,周先生身边不是有个文墨伺候着?怎么就不见了踪影,难道说是做错事被发卖了?”

“别胡说!他去办一件重要的事情。”

“什么事呀,还需要文墨去?”

“去了一趟江南,好了,你别问了,多派两个周到的丫鬟去伺候周先生就是。”杨九怀已经不肯在说了,转过头就睡了。

唯独留下王姨娘露出若是有所思的神情来。

作者有话要说:亲们晚安。

第98章

第九十八章

顾芳是在一个小镇上被诊出有喜脉的,其实甚至都不需要郎中的确诊,刘义坚就已经有猜测了,只是不敢肯定而已。

这个孩子来的太突然了,又是在这样的时候,显然不是时候。

郎中是留着山羊胡的中年男子,对刘义坚夫妻俩说道,“胡闹,这时候如何还能骑马赶路?需要坐胎,不宜出行。”

这是他们第一个孩子,两个人又是拖到了近二十才有了孩子,自然是十分的期待,心中的喜悦之情溢于言,可是他来的太不是时候了。

刘义坚道,“要不跟将军说下…”

顾芳却是拒绝道,“不行。”

廖世善到了小镇上,准备稍加补给就出发,等着到了街上就看到用兔绒做的小兔子,是个十一二岁的女孩在摆摊。

他驻足,想到了余青,总觉得她会很喜欢这样的东西。

女孩见廖世善身材高大结实,又是佩戴武器,人站过来就已经把整个摊位都笼罩住,很是害怕,战战兢兢的不敢说话,见他盯着那小兔子看,就主动拿了出来,说道,“这位爷,这是小的做的,你要是觉得还算尚可,就送给您可好?”

只求这赶紧拿了东西就走。

廖世善摸了摸,觉得毛茸茸的,想来余青会喜欢,又看到旁边有个黑色的小老虎,应该是用狐狸的毛做的,微微发黄的颜色,眼睛鼻子都做的活灵活现的,也不用他去拿,只扫了一眼,女孩就麻利的拿起递了过来。

廖世善看这一对,兔子给余青,小老虎自然是给儿子的,在他宽大厚实的掌心里,静静的躺着,简直可爱的过分。

满意的收了起来,问道,“一共多少银子?”

女孩没想到廖世善还问价格,但是也知道不过随便走个场子而已,这种人怎么会给钱?道,“送给您了。”

廖世善看了眼旁边放的牌子,一个物件换一斤米,他对身后的随从说道,“拿粮食来。”正好他们已经换好了粮食,那兵士就提着十斤的米给廖世善,道,“将军,最少的就是这个。”

廖世善就直接把这一袋十斤的米放在了摊位旁边,说道,“给你的酬劳。”

那女孩看着沉甸甸的米简直不敢置信,忙不失迭的解开,看到里面白花花的稻米,一时以为眼花,使劲儿的揉了揉眼睛,稻米特有的香食物香味充斥着鼻腔,让她神情恍惚。

自从乱世之后她有多久没看到这么好的稻米了?一时抱着那米舍不得放开,激动的对着廖世善喊道,“大人,多谢你!”

廖世善头也不回的摆了摆手就走了。

女孩红着眼圈去收了摊子,又背着稻米离开,却还是追过去,正好抓到一个兵士,问道,“兵爷,敢问你们是哪里人士?这米给多了!”

“我们将军给的,就拿着吧,小丫头快回去吧。”

女孩站在原地,忽然就觉得自己之前看错人了,一直都以为那些兵都跟土匪是一伙儿的,专门欺凌百姓,结果别说是他们将军,就连这个兵爷也都这么和和气气的。

廖世善去的时候,刘义坚整合顾芳吵架,这还是颇为难得的事情,要知道刘义坚向来以顾芳为首是瞻,而顾芳又是个聪慧的人,很是知道如何让刘义坚高兴,两个人彼此谦让体贴,一直都是亲密无间的,恩恩爱爱。

走近才听到,“不行,郎中说了要静养,你不能再跟着我们一起骑马了!”

顾芳却是说道,“这不是你说了算的事情,我顾芳还没沦落让旁人替我做决定。”倨傲的和刘义坚对视,毫不退缩。

刘义坚快气哭了,说道,“你就不能像寻常女子,这时候以孩子为重?”

廖世善听了几句就明白,其实他之前有所感悟,顾芳着神态样子真就是像是有了身孕,如今显然是已经确诊了。

而有了身孕的女子,当然不能跟以往一样骑马奔驰了。

这就说明,顾芳不能跟着他们一起回去了,显然顾芳很不放心余青他们,一定要坚持一起回去,这才是两个人吵架的原因。

果然又听顾芳冷冷的说道,“我原本就没想过成亲,就是怕像如今这般,为这种事情所累,你难道也希望我像个寻常女子一般,在家生子,教养子女,照顾公婆,才算是美满不是?我这一身才华就埋没在后宅当中?刘义坚,我到没想过,你居然还存了这样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