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敬茶礼没过多久,王姨娘就来她这里串门了,“二奶奶果然是官家出身,那通身的气派真真是大家风范。”刚刚喝了两口茶,王姨娘就开始冷嘲热讽起来,她们俩个斗了一辈子,看对方吃鳖是她们最大的乐事。

“是啊,官家嘛,自然是要忠君爱国清正廉洁的,论起金银来跟胡姑爷那样的商家没办法比。”你女儿嫁得再好也不过是商人妇。

“你还不知道吧?胡姑爷捐了个户部员外郎的闲差,虽没有实职,但好歹也是官身了,日后来往行走都是方便的。”大齐朝有的时候是会把某些荣誉职位卖给有需要的商家的,但是绝对不准许捐官做实职。

“哦。”孙姨娘一副眼皮都懒得撩的样子。

“唉,二爷啊,无论是人品、模样、学问都是头一份,可惜沾了个庶字,婚事上也是如此,要不怎么说是天妒英才呢——”

孙姨娘差点把手里的茶杯扔出去,“不会用成语就不要乱用,二爷还没死呢,天妒什么英才。”

“是我失言,是我失言。”王姨娘假笑道,“我前日啊听丫头们闲聊,倒是听说了一件大好事。”

“什么好事?”

“冯家的宝贝蛋冯寿山冯四爷的元配去了,正在寻继弦,冯家老太太可是说了,不拘什么出身,只要是身家清白、模样长得好就行——”

冯家——大齐朝只有一个冯家,也只有一个冯寿山,那是皇后的娘家,太子的外祖家,若是吴雅甚至是吴柔巴结上了冯家——孙姨娘眼睛直冒光。

“这种好事也只有紧着四姑娘了,她现在在太太那里可是头一份。”王姨娘伸出了大姆指。

“这种事还是要太太做主的,我们哪有资格在这里议论啊。”孙姨娘挥了挥帕子笑道。

又坐了没多大一会儿王姨娘就走了,离开孙姨娘的院子时不由得冷笑,孙姨娘最会装精明,实际上是个傻的,那冯寿山哪里是什么良配,她的吴佳就算是扔了喂狼都不会嫁给冯寿山,让孙姨娘扑腾去吧,没准还给太太提了醒呢,用一个庶女跟冯家攀上了亲,对吴家可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至于倒霉的是谁——反正轮不上她闺女就行。

孙姨娘没有心思再想十全九美的二奶奶的事了,一门心思想着冯家,但她对王姨娘还是有警惕心的,她知道王姨娘给自己通风报信未必有什么好心眼,要知道吴佳虽然年龄小,但是大家族的媳妇没了总要守一年的丧,到时候吴佳也算是勉强合适的——

如果真的是好事,王姨娘绝对不会告诉自己的。

她立刻找来吴承平问冯寿山的事。

“冯寿山?我倒是知道他,在京里是有名的纨绔子,只是有一面之缘罢了,长得倒是不吓人,但是名声却是大大的糟糕。”

“哦?我说真的是好事她不会这样巴巴的跟我说嘛。”

“只是这冯家的势力可以说是如日中天,四妹妹如果真嫁进他们家——”

“可若是个纨绔子,岂不是害了你四妹妹?”

“京里的纨绔子多了,在外面再怎么玩,到了家里还是要给正妻体面,四妹妹又是个通透的,两眼一闭让他玩呗,只要有个儿子傍身,左右少不了穿金截银,若是跟冯家搭上了——”吴承平的后半句话没有说,但是孙姨娘已经听懂了。

是的,只要跟冯家搭上了——

自己在吴家也就是仅仅在刘氏之下了,更不用说吴承平日后的仕途,吴柔日后的婚事了——只是可惜了四姑娘——

“能有什么可惜的呢,这官家的正妻,哪一个不是如此过活的,只不过有些人顾著名声在表面光罢了,内里也许还不如冯寿山呢。”吴承平此刻可没有想过吴雅怎么样,他想到的是搭上了冯家之后吴家会怎么样,他自己会怎么样——

“嗯——你说这事太太不会还不知道吧?”

“太太什么事不知道?刘家‘七舅舅’的商铺可是遍及天下,太太怕是一早就知道这事了,她让四妹妹认耿夫人做干妈,没准就是在给四妹妹增加份量——”

孙姨娘母子互视一眼,孙姨娘眼中闪过一丝不忍,但在儿子坚定的目光下,还是妥协了,雅丫头啊雅丫头,不是姨娘不疼你,只是你若是嫁进了冯家自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在姐妹们里是头一份,就算是日后吴怡都不见得比你嫁得好,你有美名有才名,世上本就无有男子配得上你,谁让你出身不好呢,委屈些就委屈些吧。

吴雅的婚事一

刘氏一直为吴雅的婚事烦心,她一开始相中的是曹淳,曹淳这孩子人品学问皆是不俗的,虽然因为身世而功利心重,但这在刘氏看来根本不算缺点,在刘氏的生命里功利心简直是伴随着她身边的每一个男人。

曹淳处事圆融,连带着把吴承业都教得比原来稳重得多,至少淘气闯祸知道避人使心眼了,也被影响的知道做学问了。

虽然是伴读的身份,满府的人没有不夸他好的,刘氏暗暗品着他,竟然比自家的三个儿子还像吴宪。

曹淳再长大一些历练几年,未来前途不可限量,再加上吴雅的通透聪明,对吴家来讲简直是如虎添翼,如果曹御史还活着,让刘氏把吴怡嫁给曹淳,她都是肯的,可是现在曹淳无父,刘氏觉得命数上总是差些,曹家也没落的可以,配吴怡刘氏觉得配不上,夫妻嘛,还是门当户对为好。

可是她连连透过几次话给宁氏,宁氏就不往这个话题上谈,再往深说脸上就有难色了,刘氏知道她的心事,曹家虽然现今没落了,可也是书香世家,让嫡长子曹淳娶庶女确实委屈了曹淳。

宁氏本人见过几次吴雅,对吴雅的印象还是很不错的,有一两次也是想要往婚事上引的,可是过几天再来就不是那个态度了,刘氏暗暗让秦普家的打探宁氏身边的人的口风,坚决不同意的竟然是曹淳。

这是个心气儿高的孩子,刘氏暗暗点头,心里觉得有些可惜,这事也就揭过去了,没有想到吴宪跟她也是一个想法,“曹淳这孩子真的是不错,人品学问都是顶尖的,不知订亲了没有?”

“还没有。”

“咱们家四丫头无论是容貌学问人品也都是一等一的,前日耿大人还跟我夸她字画双绝呢,说她给耿夫人画的小像非常有神韵,题的诗写得也好看。”吴宪原本对吴雅没有太深的印象,可是最近在他耳边夸吴雅的人太多了,他不由得也对这个庶女上心起来。

“唉,我也曾想过让把四姑娘许配给曹淳,可是几次跟曹夫人提起她都不往婚事上说。”

“你不如当面问问她,若是不成的话也就算了,现在求娶四丫头的人并不少,再慢慢挑好的就是了。”

“唉,四丫头差就差在身为庶女上了。”刘氏叹了口气,她怕这事当面提了,就成了吴家挟恩求报了,有道是低头娶妇,抬头嫁女,吴家的女儿还没有达到嫁不出去的地步。

“若是曹家嫌她是庶女倒也不难解决,过年开祠堂时把她写在你名下就是了。”这话要是关系差的夫妻,丈夫随口说把庶出女儿写到正室名下,肯定是要有一番争执的,吴宪夫妻感情好,吴宪才能不顾及的这样说。

“嗯,我再跟曹夫人提一次,不行我就考虑别的人家了。”刘氏确实没把这事当成一回事,她本来也有这样的想法,吴雅这孩子真的不错,人品学问都是顶尖的,写在她名下日后也只会给她添彩。

其实刘氏暗地里还在考虑一个人,那就是刘家四房的庶长子,她四哥生来体弱,四嫂也是个不康健的,两口子病病歪歪的十几年也没孩子,纳了个出身良家的妾,倒是进门就生了庶长子,只是那个妾不是个省事的,就算有老太爷和老太太的压制还是有些嚣张,老太太的意思是娶个懂事的儿媳妇,把那个妾往乡下庄子里一送就完了。

四房本身也是家财万贯的,她四哥身体虽不好却是个精明人,把分给他自己的那部分家业搞得兴兴旺旺的,那个庶长子刘氏也见过,人品相貌粗看上去还成,虽然姨娘嚣张他对嫡母还是恭恭敬敬的,再说了孝不孝顺主要看儿媳,以吴雅的聪明四房交给她也算是不错的。

只是刘家太复杂了,那个妾那么嚣张跟别人的挑唆也有关系,再加上上面的两重婆婆,就算是吴雅怕是也难应付。

再加上今天吴宪这么一说,刘氏也就断了这个想法了,吴宪摆明了想要让吴雅派更大的用处,刘家三代不出仕已经是定局了,嫁进刘家跟嫁进普通的乡绅家也没有什么不同。

次日曹夫人宁氏再来吴家,送了刘氏一双亲手做的千层底寝鞋,“绣鞋虽然好看,但是穿着终究不舒服,这寝鞋是用上等的棉步做的,舒服得很。”

刘氏一看这鞋就知道是花了功夫做的,针角细密不说,里面的衬布都是上等的松江白棉布,当即把脚下的鞋脱了试,“好,好,果然舒服得很。”刘氏点头微笑,曹淳在吴府寄居,宁氏每次来都不空着手,不是自家的新鲜特产,就是自己亲自做的鞋袜衣裳,礼物虽轻,但是情谊却是极重的。

“我只是估摸着你脚的大小,若是小了的话我再拿去改。”

“正好,不大不小的。”刘氏笑道。

“四姑娘来了。”珍珠进来亲自通禀。

宁氏脸略微僵了一下,吴雅这姑娘宁氏其实喜欢的不得了,恨不得娶做自己的儿媳妇,可是吴雅命太苦,生来是个庶女,曹家越是没落,曹淳也好她也好越是顾脸面,若是娶了个庶女进门,怕是要受尽亲戚们的耻笑了,再说曹淳自己也是不肯的。

吴雅今天穿了件白底粉花的窄袖收腰长袄,已经长成的少女身姿曲线婀娜,行走步态轻盈端庄,进屋行礼恭敬有加,并不因为曹夫人一身平常衣裳而带一丝的不恭敬。

“给太太请安,给曹夫人请安。”

“起来吧。”宁氏赶紧让她免礼,唉,吴雅这姑娘她也是越看越喜欢啊,可是终究是个庶女,“四姑娘真的是越出落越好看了。”

“她啊,整日只知道做学问,也不知道要好好的打扮,素来不喜花啊粉啊的,过于素淡了。”

“四姑娘正是是花儿一样的年龄,不打扮更显本色。”宁氏笑道,吴雅听着她们夸赞自己,只是低头不说话。

她知道太太为什么会叫自己来见曹夫人,自己的年龄也快要到了,对她来讲曹淳确实是比较不错的选择,所以她的行事也越发的小心了,连呼吸都不敢太大声。

“九丫头学背三字经,也不知道那几个小丫头念没念对,若是教错了可不得了,四丫头你去看看吧。”

“是。”吴雅起身施礼告退。

“真是个好姑娘。”宁氏看着吴雅的背影,忍不住赞叹道。

“是啊,只是可惜了出身,我跟我家老爷商量着趁着过年开祠堂,把她写到我的名下。”

“哦?”宁氏心思微微一动,写在刘氏名下就是嫡女了,就算是人人都知道她是姨娘养的,可是身份终究不同,可是一想到儿子听说吴家有意把吴雅嫁给他时那阴沉的脸色,宁氏不敢擅自做主,她自是知道儿子的心气儿的,如果自家老爷还在的话,曹家娶嫡次女吴怡也是可以的,可是自家老爷不在啊,有吴家的提携儿子的前程必是一片光明,可是——想到儿子的执念,就算心里再觉得可惜,宁氏还是决定不顺着刘氏的话题聊,“只是不知道哪个有福气的能把她娶了去,若不是算命先生说我家淳哥儿不宜早订亲,真想把她娶回去做儿媳。”

刘氏若是听不明白她的意思就是个傻的了,现在有了曹家的准话也好,她也能继续帮吴雅寻婆家,“倒是有几家提的,只是不是出身差些,就是人品差些,一家女百家求,总是要慢慢的调好的才行。”

“正是如此。”

刘氏跟宁氏又说了几句话,宁氏见刘氏有了倦意,就起身告辞了。

秦普家的在宁氏走后过来亲自替刘氏换下了见客的衣裳,“四姑娘多好啊,可是偏偏就有有眼不识金镶玉的。”

“曹家虽然现在是大厦将倾的样子,可是虎死神威在,他们自持着身份也是不错的。”刘氏说道,她虽也有些不悦,可也不算是多生气。

“七舅老爷那边商铺的信来了,据说冯家在满世界的替冯四找继弦,现在已经放出话来不拘嫡庶了。”主要是冯寿山的名声不好,他们家能看得上眼的人家又不多,那样的人家养的嫡女都是如珠如宝的养着,怎么肯送到冯寿山的手上去啊。

谁都知道冯寿山的原配是被他的那些姨娘男宠活活气死的,冯寿山最是凉薄任性,宠人的时候宠上天,连原配的夫人都可以当场折辱,不宠的时候就扔到一旁不管死活,就算是原配夫人也没得几天的宠。

谁家的嫡女愿意嫁给那样的人啊。

再说了他名声如此的坏,找这个的姑爷就算是巴结上了冯家代价也太大了。

现在已经放出话来说嫡庶不拘,这事倒是有转机了,不过是庶女,有得是人家愿意牺牲。

“这浑水我们不趟,咱们家支持太子是因为皇上,不是因为冯家,以冯寿山的人品,就算是把庶女嫁给他也难免落得个巴结奉迎的名声,若是有人打听咱们家的姑娘只说配不上就是了,不要得罪冯家,可也不必要巴结他们家。”

“是。”

孙姨娘在吴家这些年,耳目自然也是灵通的,更不用说吴雅身边的大丫环凤尾是孙姨娘的亲信了,她自然听说了刘氏想要把吴雅嫁到曹家的事。

在她看来曹家根本不算是良配,更不用说宁氏等于当面拒绝了刘氏了,她预料中的刘氏想把吴雅嫁到冯家的事却是一丁点的风声也没有。

她不由得暗暗的有些着急了,私下里给吴承平捎话,吴承平却只说自己自有主张。

吴承平早就料到了刘氏不会把吴雅嫁到冯家,至少不会主动嫁,之前王姨娘说的刘氏想把吴雅嫁到冯家纯属于骗孙姨娘的。

王姨娘算计的是孙姨娘主动做些什么牵扯上冯家,冯家娶了吴雅,吴家整体得好处,却没有想过得好处最大的是孙姨娘一系。

刘氏这人虽然精明,可是就是放不前首辅嫡幼女的架子,有的时候宁可不要里子也要面子,冯寿山的名字不好这一点,对刘氏来讲是致命伤,她怕是连边都不想沾。

孰不知现在京里的高门大户全都被惊动了,挑选最出色的庶女往冯老太太跟前送,人家就不顾及名声了吗?有些人无论是品级还是官声比老爷还要大呢。

吴承平表面上不出门户,可是他的同窗好友在京城的却是不少的,这些人耳目也灵通,也有知道他的心思的,正好想要背靠吴、冯两棵大树好乘凉,帮他打探这事的人并不少。

吴宪又准许他跟同窗好友互通书信讨论学问,他们传递消息更加的快。

吴承平想了想,把吴雅送给关氏的自画小像要了过来,夹在书信里递送到了京城,又在信里嘱托了一番。

吴承平娶亲之后便居住在吴府最外围的院子里,自有自己的小门可以出入,他跟京里来往书信又频繁,刘氏也没有太过在意,竟然让他把吴雅的画像给送了出去。

到了七月末,吴承祖的信来了,说现在京里都在传吴家又一位才貌双全的庶女吴雅,无论是相貌还是学问都是一顶一的好,吴雅所做的诗甚至被好事的文人刊印成册了,刘氏这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正经的官家女子哪有未嫁就出名的,这样引来的只能是狂蜂浪蝶,更不用说吴承祖在信里说冯寿山已经放出话来要娶吴大才女了!

甚至连吴老太爷都对把吴雅嫁到冯家有些动心。

刘氏立刻有些急了,若是吴老太爷在京里把吴雅订给了冯寿山,她在这里再做努力也是枉然。

她立刻写信给吴承祖,让他无论如何要把这桩婚事搅黄!

她叫人找吴雅来,正巧吴怡当时也有吴雅的屋子里,姐妹俩个就一起来了,还没等她们施完礼,刘氏就把一本诗集扔到了吴雅的脚边,“恭喜四姑娘了,四姑娘的诗集竟然已经出了。”刘氏现在想的是自己会不会是被吴雅骗了,吴雅也是个不安份的,想要信自己的才名出头,不怪刘氏多想,实在是吴雅的一兄一妹都太不让人省心了。

吴雅还在一头雾水呢,吴怡捡起那本诗集一看,立刻就有点额头冒汗,这可是风气保守的古代,年轻的未婚少女在诗上出了名可不是什么好事。

吴雅也认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立刻跪下给刘氏磕头,“求母亲救救孩儿,孩儿真的没有把诗稿给过外人,就算是送耿夫人小像上题的也是前人诗作!”

“母亲,四姐素来谨慎,绝对不会把诗稿交给外人的。”吴怡也替吴雅解释。

刘氏看她们俩个都不像在撒谎,心知这事肯定跟吴承平有关,“你把诗稿给谁看过了?”

“只有二嫂和五妹。”吴雅颤抖着手翻着那本薄薄的诗集,好像在翻自己的命运一样,她谨慎这么久,好不容易就要出头了,竟然在这种时候栽了这么大的跟头,在看到最后一篇诗时,吴雅闭了闭眼,那首诗是她送给二嫂关氏的,连吴怡都还没看过呢,二哥,你真的是我的好二哥!

“现在冯家四爷仰慕你的才貌,已经放出话来要非你不娶了——”

吴雅一听脚一软,如果不是跪着的,怕是要摔倒了,冯寿山的名声就算是她们这些闺阁女子也是知道的,那是京城第一纨绔子,更不用说他完全不顾理法伦常,折辱自己原配妻子至死的事了。

原配都是那样的下场,更何况是继室?

“女儿宁愿出家,常伴青灯古佛——”

“这事如果你祖父答应了,我跟你父亲都是没有办法的,你只管安静呆在自己院子里就是了,我会想办法的。”

吴雅眼前一黑,直接晕了过去——

吴雅的婚事二

吴怡陪着吴雅回了她的院子,吴雅进了自己的卧室就一头栽倒在床上不说话,只是默默的流眼泪。

“四姐你别哭,太太说这事她会替你做主就一定会——”

“我虽然知道二哥是个心大的,姨娘是个重男轻女的,却没想到他们会做得这么绝。”

吴怡低下了头,在现代时她虽然是独生女,可是也听说过有的家庭为了让儿子能上大学而选择牺牲女儿,像是这类牺牲女儿去巴结姻亲的事也不是没有,更不用说这是古代了。

可是刘氏这个嫡母都没有想过把吴雅嫁到冯家,吴雅的亲姨娘和亲哥哥做有这样的做为,实在是让人齿冷,这种事明明应该是嫡母做的啊!

“我们姐妹一场,你跟太太也是十几年的母女,太太一定不会——”

“若是老太爷在京里答应了亲事,太太又能如何?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我自懂事以来就知道自己是姨娘养的,天生矮人一头,谨小慎微才有今天,没有想到最后关头背后给我一刀的竟然是我的亲生姨娘——”吴雅坐了起来,“妹妹,我们姐妹一场,我走之后,太太一定不会放过姨娘和我二哥,我虽恨他们,可他们终究是——只盼你到时候说句话,看在我的份上,给他们条活路就是了。”

“事情还没到那个地步呢。”吴雅这么钟灵毓秀的人,被那样一个纨绔子弟糟蹋,实在是天道不公,吴怡不管怎么样也不会眼睁睁的看着她没了下场。

吴怡回了自己的屋子,抱着枕头捶了半天,“真的是狼子野心!”

侍书一直跟在她的身边,自然知道出了什么事,可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劝她,这种事能怪谁呢?怪吴承平不甘命运自作主张?怪孙姨娘利令智昏?怪刘氏心慈善虎为患?

“姑娘先消消气,别说亲事还没订下来呢,就算是订下来未曾迎亲也还有回旋的余地。”

“冯家现在权势滔天,若真的是冯家老太太作主要娶四姐,求了宫里的旨意,哪还有什么余地?”当今天子虽在盛年,可是谁都知道未来的天子是太子,各路官员巴结冯家还来不及,像是吴家这样肯为吴雅考虑不肯主动将她嫁进冯家已经是难得的了,若是旨意下来了,谁能为一个庶女出头?“为今之计只有自污。”

“自污?四姑娘一个女子——”

“我自有办法,拿笔墨来,我要给大哥和三哥写信。”

冯寿山自得了吴雅的小像就日夜看个不停,如此绝色的女子真的是世间少有,虽然是个庶女可是他素来是个任性的,只管自己喜不喜欢,哪里会管什么出身,更不用说这个女子现在名满京城,他虽学问一瓶不满半瓶晃当,但是朋友中有颇几个“风流才子”,都云此女是什么清照再世,若是真的娶回家,不用说别的,在朋友们面前那真的是非常有面子的事。

冯老太太对这事还有些犹豫不决,她虽然放话说庶女也可以,可是让宝贝孙子娶一个庶女——虽然是继弦她还是觉得有些配不上,在她看来自己的孙子模样长得好,人有聪明机灵,而且还孝顺,简直是世上最完美无缺的男子,娶一个庶女为正室实在是委屈。

但是这几日被冯寿山磨得有些动心了,吴家家声好,吴宪本身又步步高升,甚得帝宠,更不用说他是安亲王的连襟了,有这样一个姻亲也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老太太开始盘算使人去提亲了。

“提什么亲啊,入宫请姑姑赐婚岂不更美?才子佳人必能传成一段佳话。”冯寿山说道,单论长相他确实是一个美男子,只是这两年略有些发福,因为沉迷酒色眼睛浑浊不堪。

“你姑姑素来不喜你不长进,若是去求赐婚肯定又有话说,我可不愿意再因为你的事被你姑姑数落。”虽然是母女,可是有着君臣的名份,冯皇后对于老太太溺爱冯寿山是极为不满的。

“你去嘛。”冯寿山拉着老太太的手直摇。

“我们可是说好了,我若是去替你求你姑姑赐婚,你可不准再胡闹了,这次娶了亲,要收心好好过日子,多给我生几个曾孙才是正经。”

“是,老太太,我什么时候跟您撒过谎啊。”

冯寿山得了老太太的首肯,乐呵呵的出了门,他在汇源楼约了几个朋友吃饭,没想到一到汇源楼,迎面就遇上了吴承祖和吴承宗兄弟俩,京城的圈子本来就不大,这两兄弟跟他虽然没有什么交情,但是在很多场合见过面,也算是脸熟的,更不用说他已经决定娶吴雅了,对两个大舅子更是一看见就高兴。

吴承祖和吴承宗看见了他之后,互视一眼两个人脸上都带着笑,“冯公子,好久不见了。”

“两位吴兄!”冯寿山打了娶吴雅的主意,不顾自己比吴承祖还要大两岁,张嘴就称他们两个为兄。

“不敢不敢。”吴承祖连连摆手,“冯兄这是要往哪里去啊?我们兄弟正在跟几个朋友吃酒,不如冯兄也一起——”

“我也是约了朋友。”冯寿山往吴承祖出来的雅间一看,真没啥生脸,全都是京城圈子里的熟脸,“不如我们一起两桌合一桌可好?!”

“故所愿也,不敢请尔。”吴承祖说道。

“唉呀,别拽文了,就是说行是吧?来来来,我们一起吃酒!”冯寿山伸手揽了吴承祖的肩,一起进了包厢。

两边的朋友确实说起来都是熟知的,坐在一起没谈几句就亲如兄弟了,冯寿山来往应酬是把好手,在酒桌上人是极大方豪爽的,并不难相处,他又有意想跟吴家兄弟好好相处,自然是没五句话就推杯换盏互称兄弟了。

冯寿山的朋友王公子看见吴家兄弟就想到了京里流传的吴家的那位才女跟美女,他跟吴凤的婆婆王氏是亲戚,也是见过吴凤的,那位美女那怕有吴凤姿色的一半,再加上才华也是难得的了,“昨日我得了本诗集,听说正是令妹所做?”

吴承祖和吴承宗互视一眼,这是上戏肉了要,“正是。”

“不知道你那位妹妹长相如何?”

“这——”吴承祖一副为难的样子。

“这里也没有外人,说一说又能怎样?你们吴家的女子嫁人的几个,听说都是美女,怎么到了才女这里就不能说了呢?”

“我那四妹确实是个美女,只是说起来——”吴承祖打了个哆嗦。

“有什么不可说的吗?”冯寿山说道。

“唉呀大哥,这里也没有外人,说起来怕什么,谁要是娶了我那四妹,真真是锦上添花。”吴承宗说道,其实那怕是纨绔子弟子弟聚会,也不会多讲自己家的姐妹跟正室嫡妻如何,他们只会讨论小妾、花娘、戏子之类的,但是这次吴家两兄弟也算是豁出去了,拼了名声不要也要完成刘氏和五妹吴怡交给他们的任务。

冯寿山愣住了,他有些不懂锦上添花是什么意思。

“我那四妹五岁上得了天花,虽然是好了但是鼻尖上留了几个麻坑,虽然不大但也是白璧微暇,平日她出门都用脂粉遮了,知道的人倒是不多,只是她那性情实在让人受不了。”吴承祖说着摇了摇头。

“才女嘛,总有一些清高的。”那位王公子说道,其实说到脸上有麻坑他就有些对那位才女可惜了,不过也是情理之中,这世上哪有什么多的绝代佳人啊,都是书里才有的。

“她那不叫清高。”吴承宗说道,看众人的表情吴承宗就知道吴怡在信里提的法子有用,“她那是古板,自许是班婕妤再世,口必称规矩,就算是有十分的美貌也是万分的无味,一举一动如同牵线木偶,为人无趣得很,整日里抱着几本书,走路都不离书本。”

“是啊。”吴承祖说道,“幸好是我妹妹,否则真的要愁死了,她每日里都会催促我四弟、和五弟读书,说的话比八十岁的夫子还要愚腐…”

冯寿山听说脸上有麻坑的时候心思已经有些动摇了,一听说是口必称规矩头就有些疼了,美女不光要看长相,气质举止也是一等一的,他死了的那个原配就是个规矩大的,好不容易死了,他可不想再给自己找个亲妈回来。

“诸位慢喝,我家中还有事,先走了。”冯寿山匆匆离去。

没有注意到吴家兄弟互视时戏谑的眼神。

冯老太太还未等穿上进宫的大衣裳,就见自己的宝贝孙子急匆匆地从外面跑了进来,“不要去,不要去——”

“怎么?”

“祖母,我想了一想,我们这样的人家还是不要娶庶女为正妻的好,那怕是小门小户的嫡女呢,我这样的身份怎么能有一个做姨娘的亲岳母呢?”

冯老太太虽有些疑惑自己孙子主意变得快,但这事本来就是冯寿山求的,如今冯寿山说不许,她也就把这事给搁下了。

消息传到山东,吴雅从床上爬了起来,面向京城重重地磕头——

孙姨娘满心欢喜地盼着吴雅嫁到冯家,却没有想到得回的消息却是亲事被吴家两兄弟搅黄,心中极为不甘,“她就是不想看我们出头!”孙姨娘把帕子揉成了一团。

吴承平一拳砸在桌子上,桌上的茶杯摔落到了地上,他现在已经看清了,吴家是不能指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