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是送了些米面,如果省着点,完全够两人吃一个月的,可菜呢?就是再省,也不能顿顿不吃菜吧?曾经姥姥在家的时候,把自家小园伺候的挺好,可大家都知道那是曾经,现在已经离开了那个家,那些菜和她们也就没什么关系了。舅舅送粮的时候真给她们带了一些,可两把青菜能有多少?就是省着吃又能放上几天?而且伴随着做菜的问题,各种调料都成了问题。

看着闺女家的园子里荒草涨的老高,姥姥无奈的对丫丫道:“丫丫,明天早上姥姥去山上找些东西,丫丫能在家乖乖的等姥姥回来吗?”

她们村子北头有座山,虽然不太大,但里面还真有一些婆婆丁,黄花菜之类的山野菜,运气好还能碰到些蘑菇,头些年挨饿的时候,村里人没少上山里去找吃的,现在村里人的日子都好了,所以极少有人山上了。

上山?丫丫心中一动,她自从来到这个世界就没出过院子,就那么两次,还是走马观花,现在总算有上山的机会了,她可不能错过,想到这,她着急的拉着姥姥的手哀求道:“姥姥,丫丫怕,丫丫和姥姥一起上山,到时候丫丫自己走。”

见外孙女可怜巴巴的看着自己,姥姥有些心软了,这孩子生下来这么久还没出去过呢,再说要是去的时间长了,放孩子自己在家,她还真不放心,要不,就领着?反正就她们祖孙俩,能找多少算多少,不行就歇歇。想到这,她笑着摸摸丫丫的头同意道:“那好吧,丫丫可要说话算话,累了咱们就歇歇,不许让姥姥抱,那么远的道,姥姥可是抱住动的。”

听姥姥终于答应了,丫丫乐得一阵欢呼,而后忙点着小脑袋向姥姥保证。

当晚早早的睡下,第二天一早,祖孙俩带着个水壶,背了个竹筐,开始了她们的登山之路。

一路上,姥姥都在教丫丫认东西,虽然我们丫丫的心里已经是个成年人,但生在城里的她,对这些还真不太了解,所以,一个教的高兴,一个记的认真,没多一会儿,就来到了山脚下。

这五柳村后的小山叫做小青山,说它小,是因为它真的不大,但这对于从来没有看过大山的丫丫来说已经足够大了,山上的一切都让她觉得新鲜有趣。

“丫丫,跟着姥姥一起走,可不要四处乱跑,山上虽然没有野兽,但有时会有两条草蛇,别吓到你。”姥姥看着前面的路,习惯性的拉着外孙女的小手叮嘱着,可她这一番话,却把丫丫吓得寒毛直竖:蛇?好像会咬死人吧?她死了一次,可不想这么快死第二次啊。

“姥姥,蛇是什么,会吃人吗?”丫丫心里打颤,面上故作天真的问着姥姥,她是真想知道这蛇会不会咬死人,至少让她有个心理准备不是。

“呵呵,傻丫头,草蛇才多大?哪会吃人?只有你吓到它们的时候,它们才会咬你一下,没事的,不用怕。”姥姥嘴上给孙女解释着,眼睛却四处找着野菜。

虽然要进秋了,但山里野菜的种类还是很多的,没走多远,姥姥眼睛一亮,只见不远处的空地上长了一片小根蒜,这东西既能当菜又能做调料,村里人都很喜欢,想到这,她忙拉着丫丫紧走几步,蹲下身子开始挖蒜。

丫丫兴致勃勃的跟着姥姥挖野菜,可走了几个地方就累的走不动了,就她这小体格能走这么远,都是因为两人走走停停休息了很久,不然早就倒下了。见姥姥犹豫不决的样子,丫丫拉着姥姥的手道:“姥姥,你去找吧,丫丫不走,就在这等着,哪都不去。”

“丫丫,你真的能保证哪都不去?这山虽然不大,可真走丢了也不好找的。”姥姥有些犹豫,难得来一次,现在就回去,太可惜了。

“放心,丫丫哪都不去。”小丫丫点头保证,这山里有蛇,她绝对哪都不走。

姥姥再三叮嘱,才背着筐子快步离开,其实他们小时候都是漫山遍野跑着玩的,也没见谁家孩子出过事,可谁让她就这么一个外孙女呢?离了自己的眼就不放心。

见姥姥走了,坐到小树墩上的丫丫,把手指放到一棵落下的小根蒜上,暗暗想着——进去。

那棵还长在地里的小根蒜瞬间不见了踪影。

见到眼前的小根蒜不见了,丫丫同志差点就热泪盈眶了,想想她容易吗?得到空间这么久,终于可以有用武之地了,虽然只是放根蒜,但总算不用浪费了。她在舅妈家可是什么都不敢装,唯一的一次还只偷偷放了根葱,为的是看看这葱在里面能放多久?而后她惊喜的发现,她的空间总算不是太废物,至少那根葱,至今还完整无缺的保留在空间里,看样子大了后,实在没钱也可以倒卖水果蔬菜,不管怎么说,保存和运输的问题她是解决了。

心里自娱自乐着,她继续把身边一些认识的野菜,一棵棵的都收到了空间里,虽然从没想过要把自己的空间坦白,但谁知道这些菜什么时候能救救急呢?反正也不会坏,更让她暗爽的是,收进去的只是菜,没有任何泥土,一棵棵青绿的野菜落到一起,还真的很喜人呢。

发现周围的野菜都被她收没了,她开始抬头继续打量,想看看附近哪还有野菜,难得出来一次,多多益善嘛。

那是什么?

看到远处树上的东西,丫丫忍不住的咽着口水:天啊!竟然是棵果树?上面红红的大沙果怎么看怎么好吃,这要是都弄到自己的空间里,够她吃多久啊?顾不得许多,她打量了一下自己站着的地方,记住了位置,而后一路小跑的来到了树下,把小手放到树上就开始装树,结果,树还是那棵树,纹丝没动。

她不死心的试了又试,无奈的承认,她的破空间真的装不了这棵树,野菜能装却不能装果树,难道空间也搞种族歧视?

丫丫站在树下,小脑袋仰成四十五度角看着树上红红的沙果,看了一会,她伸出小手,把自己已然僵住的脑袋搬回原位,最后的确定,她还是够不着,别说爬树,她这小胳膊根本抱不住那有自己三个粗的大树。

气愤的伸出小短腿在树根上踹了几下,结果自己的小腿发麻,对方却连片树叶都没落,这差距,真的不是一般的大…

第 13 章

丫丫正对着树上的沙果望梅止渴,从果树的后面跑过来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那男孩看着比舅妈家的成子还要高上半头,只见他身上斜跨个破旧的兜子,来到树下没做停留,手脚并用,蹭蹭蹭的爬上了树,那灵活的手法,看的丫丫羡慕极了,她要是有这种水平,还用得着站在这干瞪眼吗?

那男孩速度很快,专挑大个的沙果摘,没一会儿,身上的小挎包就被他装满了,挎着个鼓鼓囊囊的布兜,也没有影响他下树的灵活性,他小心的用双手抱着树干慢慢地往下退着,退到树的一半,轻轻一跃,跳下了果树,而后满意的拍拍自己的小挎包,脚步轻快的路过丫丫的身边,走了…

她这算是被忽略了?丫丫现在有些怀疑,自己是不是正的很招人烦?小孩不是应该很喜欢和同龄人说话吗?而且,在这种地方看到一个陌生的小孩子,不是应该会主动询问一下吗?难道自己不是招人烦?而是没有存在感?

“丫丫,你在哪呢?姥姥回来了,你可别吓姥姥啊。”姥姥采完了野菜,回到外孙女等候的地方,却找不到孩子了?老太太顿时慌了,这孩子要是真没了,她可怎么找啊?

“姥姥,我在这。”听到姥姥的急切的声音,丫丫忙高声喊着,而后快步的跑了过去。

“丫丫,我的小祖宗,你跑哪去了,吓死姥姥了。”姥姥抓住孩子的手,打量着孩子的身上有没有被伤到。

“姥姥对不起,丫丫没有远走,就是看到那个了。”说着,她转身指了指不远处的果树,“姥姥,那是成子哥哥吃的果子吗?”有一次,成子也不知从哪弄来的沙果,和墩子吃的时候被她看到了,否则,她还真不好解释她为什么认识沙果。

姥姥一看,乐了。她刮着外孙女的小鼻子道:“你这小馋猫,姥姥说怎么没影了呢,原来是看到果子了?走,姥姥给丫丫摘果子去。”姥姥虽然也不会爬树,但不管怎么说她也是大人了,只见她拿了跟木棍在树上敲打着,熟透了的大沙果都落到了地上,乐的丫丫忙用小手去捡。

当然,暗地里还往自己的空间里装了一些,留着以后吃。

祖孙俩乐乐呵呵的背着一筐的战利品往回走着,刚进村,就听到远处有孩子的哭声。

两人好奇的往前走了几步,看到不远处有五六个小孩围到一起,似乎正在分着什么。

“我家今天喝的粥,我真的没有饼子了,呜——”一个长得胖乎乎,脑袋后面还留着个小辫的男孩,被几个孩子排挤到外围,此刻正干打雷不下雨的哭着,他一边大声哭,一边却睁着小眼睛,紧紧的盯着中间孩子手里的沙果。呜,他们都换到沙果了,就他没有,早知道今天早上的饼子他就不吃光了。

丫丫一眼就认了出来,站在中间的那个男孩,正是刚刚在山上摘沙果的男孩,怪不得摘了那么多,原来是和小朋友们一起分啊?不过为什么那孩子要被排挤在外面,他说的没有饼子又是怎么回事?

只见那个摘沙果的男孩,把兜里的沙果分了大半,而后他又从那些孩子手中,接过了对方的饼子或是窝头,满意的用另外一个布袋装好,这才抬头看着外围还在使劲哭着的小胖子,皱着眉有些不忍的道:“宝根,你说我这都和大家说好了,八个沙果换一个干粮,别的人都是这么做的,要是在你这破了例,大家心里也不好受啊。”说着,他还看了看四周的几个小孩,一脸为难的样子,只觉得给也不好,不给也不好,左右为难。

那宝根一听有门,忙用袖子抹了抹脸上根本就不存在的眼泪,急切地道:“那我下回补上不行吗?明天我就让我妈多放白面蒸馒头,明天下午就给你补上,我宝根说话算话,绝不撒谎。”

“可是,大家都是当时就换的,你这,这很不和规矩啊。”摘沙果的男孩还是有些犹豫。可以看得出,真的不是他不想同意,是大伙都看着呢,就这么答应了,他怕大家心里不舒服。

那宝根的脑子显然非常好使,见对方这样,眨着小眼睛急忙道:“那我明天给你两个,我后给的,我给你两个换八个沙果,你看好不好?”

“唉,好吧,你都这说了,我要是再不给你也太不够意思了,给,你的八个沙果,记得明天给我拿两个多放白面的馒头哦。”男孩笑呵呵的将剩下的八个沙果,放到了那小胖子的怀里,看到对方那高兴的神情,他似乎也感同身受的笑眯了眼。

不过这笑容落在丫丫的眼里,却怎么看都觉得有种老谋深算的兴奋?刚刚这小子摘沙果的样子她可是记在心里,神情专注,没有任何眼馋,也没有任何兴奋喜悦,就是在认真的完成一件工作,没想到,他真的是在工作,这么小就知道通过劳动以物换物了?

见那帮小子都乐乐呵呵一派融合的坐着吃沙果,姥姥也领着丫丫转身往家里走。

“姥姥,山上有那么多沙果,他们为什么要用饼子换啊?”那个小胖子还要八个沙果换两个多放白面的馒头?她上辈子白面馒头不值钱,这辈子的白面馒头可是急少见,不是家里没有白面,是舍不得吃,一般都留着过节或过年时包饺子用的,谁舍得蒸馒头啊?

“呵呵,丫丫你不知道,姥姥小的时候啊,我们经常上山,因为那个时候村里的大人也经常上山找吃的,但现在政策好了,几乎每家都有人在队里干活,再困难也不会饿肚子,能吃饱饭,也就没有人上山去找吃的了,时间长了,也都不放心孩子去玩了,唉,这村里啊,也就咱们祖孙俩还有时间上山吧。”

姥姥一声无奈的轻叹,听的丫丫心中难过,要不是因为自己,姥姥又怎么会这么大岁数还要上山找吃的?

“姥姥,刚刚那个男孩也上山了,我还看到他摘果子了呢。”怕姥姥伤心,丫丫忙转移话题,其实,她也对那个这么小就有经济头脑的孩子有些好奇。好吧,她经常忘了自己才是小孩,看到十岁往里的孩子,都觉得对方是小屁孩。

“那个男孩啊?”说到这儿,姥姥握着外孙女的手紧了紧,过了会儿才开口道,“那男孩的爷爷原先是咱们五柳村的,可后来他儿子有了出息,就把他接了出去,哪想到没出去几年,就又碰到批斗的事,嗯,就是他儿子媳妇都犯了错误,被抓了起来,好像连大孙子都被抓了起来,这一家就剩下他们这爷孙俩,在县里过不下去了,又回到咱们五柳村,头些日子,也就是你妈去世的前几天,他爷爷也走了,就剩下这孩子,唉,也够可怜的。”说着,她忍不住看了看自己身边粉粉嫩嫩的外孙女,人家那孩子都八岁了,还是个男孩,看样子脑子灵活也能想办法养活自己,可自己要是真有个三长两短的,她可怜的丫丫该怎么办?她才三岁啊?

第 14 章

“等丫丫大了,也把姥姥接到城里去享福。”拉着老人的略带粗糙的手,丫丫说着心里的期盼。她希望自己能快点长大,长大后好能照顾姥姥,让老人真的享儿孙之福,而不是像以前一样,为儿子家做牛做马,却得到这么个下场。

姥姥一愣,而后含着泪笑着道:“好,那我就等着丫丫孝敬姥姥,我们丫丫从小就孝顺,过年吃饺子都知道给妈妈,给姥姥。”

伪萝莉囧住了,那个事就不用说了吧?太丢脸了。

祖孙俩说说笑笑回到了家,姥姥先把丫丫的沙果洗好,让她在一边吃,又拿出个小盆儿准备把筐里的野菜摘干净,丫丫先把一个大大的沙果塞到了姥姥的嘴里,而后笑眯眯的过来帮忙,趁着姥姥中间出去的功夫,还把空间中的菜挪出来点。

看着地上一大堆翠绿的青菜,只希望这些菜能让她们多吃些日子吧。

每当做饭的时候,丫丫都会觉得,她那怕老婆的舅舅还是做了点好事,至少他往家里给弄了一大车的苞米秸等干柴,有了这东西,她们吃饭取暖都有了保障,否则,她真的要冒着让姥姥怀疑,自己是否被妖怪附体的危险,吐露自己有空间的实情了,她总不能看着姥姥那么大岁数,再去山上往回背柴吧?

万幸,她不用让自己做那种艰难的决定…

——我是分界线——

看着窗外落下了初冬的第一场雪,丫丫心中轻轻一叹。她发现自己自从来到这个世界,这叹气的时间是越来越长。

没有办法,如果她今天不是三岁,而是十三岁,也可以想想办法改变现状,可现在她太小了,面对困难除了叹气,似乎别无他法。

是的,她们又有困难了,姥姥病了,虽然算不得什么大病,但她真的很担心。姥姥自妈妈去世后就有些咳嗽,本以为是普通的感冒,而且在她们搬出来后也略有好转,两人也就没当回事,可入了冬后,姥姥的咳嗽是越来越重,白天时还好些,入了夜却要咳嗽好久才能入睡,两人的手里又没钱,想给姥姥治病都没有办法,到底该怎么办?

又长叹一声,丫丫再次怨恨自己的废物空间,虽然知道这么想不对,可她真的忍不住埋怨,既然给了她空间,为什么不是一个能治百病的空间?哪怕有次数限制也好,至少她能救妈妈,能救救姥姥,她现在就这么一个亲人了。

在丫丫抱怨连连的时候,不远处的罗家,也有人在不住的抱怨。

罗家齐用布头沾着水,轻轻地擦拭着自己手上的伤口,将上面的泥土擦掉后,把布头扔到水盆里,心疼地看着膝盖上的窟窿,难得一件补丁少的裤子就这么坏了,真是的,不就是想拽两个苞米棒子吗?又不是他家的,用得着这么卖力的追吗?要不是实在饿得慌,实在是没有办法了,他能去大队的后院拽干玉米棒子?

别人家的孤儿寡母,多多少少都能得到队里的关照,可他们非说自己根不正,苗不红,有个黑七类的爹?还说他也不是什么好柄,现在让他住在村里都是特殊照顾了,再想享用人民的财产?根本不可能。别说他们不同意,人民群众也不会同意。

他奶奶的,他不想骂人,可被这帮孙子逼的没办法不骂,他就想吃口饭不被饿死,有那么多的说道吗?

可骂再多也不能当饭吃,明天还要想想新办法,夏天的时候,他还能靠着点小聪明从那些孩子手里混点吃的,现在却只能硬挺,再这么下去,他非饿死不可。

狠狠地下着决心,罗家齐找出家里剩下的针线,小心的拿出一件破旧不堪的裤子,从上面剪下一块布,慢慢的缝补到自己的棉裤上。

从父母哥哥被抓的那天起,他就没有资格当孩子。从爷爷去世的那天起,他就没有任何人可以依靠。如果是性格懦弱的人,可能早就被别人鄙视的眼神吞没。可他不是别人,他是罗家齐,他想活着,他还没有活够,所以他不会哭,不会长时间的抱怨,只要有一丝机会,他都要坚强的活着,他要活着,一定要活着…

——我是分界线——

罗家齐双腿打晃,走了两步只觉得眼冒金星,他来到窗前,脸色发白的注视着外面,想看看有没有让自己活下去的机会。

他觉得自己这次是真的支撑不下去了。这是天要亡他吗?大雪封山不说,因为雪下得太大,所有的孩子都被家长圈在家里不让出来,他所有的活路都在山上和孩子们的身上,现在,真的没有他的活路了吗?

他的强睁着眼睛,不甘心的瞅着外面,他不想死,一点都不想死,他…那是?

看到远处的老太太,罗家齐眼中露出浓浓的希望:就是她,她是段永贵的妈,是那个胖女人的婆婆,但这老太太心眼好,为了自己的外孙女被那两口子赶了出来,她就是自己活着的希望…

想到这,他支撑着虚弱的身体,迈步出了房门,跌跌撞撞的朝着姥姥要去的方向走去。

要过年了,姥姥想让外孙女过个开开心心的新年,谁知道自己还能活多久?谁知道,下一次自己还能不能陪着孩子过个年?

压下心底的担心,姥姥想像模像样的和丫丫过个年,可家里没有红纸,任何新年喜庆的东西都没有,为了这,她跑去帮村头的老张家剪窗花,姥姥剪窗花的手艺在村里是最好的,各式各样的窗花由她来剪,绝对活灵活现,让人看着爱不释手。

剪好了窗花,她也不要别的东西,只想要两张红纸,回去也剪些窗花贴在窗前,让孩子高兴高兴。

那老张家家里条件好一些,为人也心善,见她就要两张红纸,还非给她抓了几块糖果,这可是极少见的,想到丫丫看着糖果吃惊的样子,姥姥只觉得这风也不大了,雪也不冷了,快步往家走着,只想回去看看家里的丫丫。

正走着,见前面有个孩子和自己一样也往西走,那孩子不知道是病了还是怎么了,走起路来东倒西歪,最后晃了几晃,竟然一头栽倒在路上?

姥姥急了,这大雪天的,这么大的孩子躺上一个小时就能没了小命,想到这,她快步跑过去,一把将孩子翻过来,一看,这孩子她认识,正是罗家那没人管的二小子,她顾不得许多,忙拍着孩子的脸叫道:“罗家小子,醒醒,醒醒。”

看着罗家小子面无血色,嘴唇发青,老太太知道这孩子是晕过去了,再这么耽搁,很容易就没了小命。

她蹲下身子,将这罗家小子背到自己的背上,试了好几次,才挣扎着站了起来,而后晃晃悠悠的把晕倒的罗家齐背回了自己的家里。

第 15 章

听到姥姥回来了,丫丫很开心的跑过去开门,可看到姥姥身上的人,却被吓了一跳。她那个年代哪见过这种事?极少数被车撞晕的也马上被送往医院,还会留在那等着她去看?

她惊慌的看着姥姥,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像这样面色面色发青,嘴唇发紫,昏迷不醒的不是应该送医院吗?背到家里还有救吗?

姥姥把孩子放到床上,喘了一会儿才说出话来:“丫丫别怕,小哥哥没事,他这应该是连饿带冻晕过去了,你帮哥哥盖上被子,姥姥去给哥哥弄点粥喝就好了。”这样的人,前些年没少见,饿死的都不知道有多少,这几年生活好了,饿死的人也没有了。唉,这孩子没人管,也够可怜的。

姥姥缓过劲来,起身去熬粥。

饿晕过去了?看着床上明显年纪不大的男孩,丫丫深深感到自己的幸福,至少,她还有姥姥,至少,她还有个家人。

清醒过来的罗家齐还没有睁眼,就感受到身下炕上传来的热度,他知道,自己安全了。暗暗紧握的拳头掩饰着心中的激动,能活着的感觉真好,哪怕胃里已经疼的麻木,可他至少还知道疼,他还活着…

一睁眼,罗家齐一愣,险些以为自己看到了年画上的娃娃,只见自己的身边坐着一个长相精致的小娃娃,大大的眼睛,长长的睫毛,粉粉嫩嫩的皮肤,连拄着小巴的小手都白嫩的可爱,这所有的一切都不是村里的孩子应该有的。

村里的孩子在外面野惯了,夏天被太阳晒的像个小泥球,冬天一个个冻的小脸通红,多数的脸上都冻膻了,鼻子下面挂着鼻涕,怎么看怎么脏,要不是为了吃的,他才不想和那些孩子打交道,天知道看着一个个小黑手拿过的饼子,他是怎么吃到嘴里的?

见姥姥口中的罗家小子醒了,丫丫紧绷着的心终于放松了下来,她真怕这个男孩就这么死到她的眼前,她已经认出,这孩子就是夏天时摘沙果的那个男孩,记得当时这个孩子爬起树来手脚灵活,换起果子来也绝不手软,刚刚看到他生死不知的躺在那,她怎么都觉得心里不是滋味,现在能醒过来,真好。

“你醒了?姥姥在给你热粥,马上就好。要不要先喝点热水?”说着,丫丫把姥姥之前倒好的热水递了过去。他躺了这么久身上还是冰冷的吓人,多喝些热的东西应该能缓和一点。

罗家齐见小丫头像小大人似的关心着自己,而后还给自己端来热水,冰冷的心渐渐暖了起来,他喜欢这个小家伙,白白嫩嫩的,好看不说,还知道关心人,如果…

“丫丫,小哥哥醒了没,呀,罗家小子醒了?醒了就好,醒了就好,来,奶奶给你热的粥,喝点粥,这肚子里有了吃的,就什么病都没有了。”说着,姥姥将手里的碗放到了炕头,伸手就想扶他起来。

“奶奶,谢谢你救了我,不用麻烦您,我自己能起来。”挣扎着坐起来,罗家齐又一次礼貌的道谢。他心中的感谢是真的,如果没有面前的老人,他应该早就冻死在外面了,但更主要的是,他要给老人家留个好印象,这么冷的天,如果不想办法留在这里,出去了怎么办?他不是还得被饿死吗?

“这孩子这么客气做什么,谁还没个困难的时候?来,先把这粥喝了,喝完粥后,再好好睡一觉,明天又是生龙活虎的棒小伙了。”姥姥伸手扶起罗家齐,而后将炕上的碗递了过去。

罗家齐低头一看,白米粥,里面竟然还有个蛋?他难得的有些感动,这老人的心是真的很好,只可惜,她没有个好儿女。

见那罗家小子都饿晕了,此时还能保持礼貌的慢慢喝着粥,姥姥的心里有些感慨:这罗家小子的爹,小时候就是一副斯文有礼的样子,村上人都说他将来会有出息,是有出息了,却又碰到这么个事,也不知道这人现在还有没有了?知不知道自己老爹已经没了?孩子孤苦无依差点冻死?

正感慨,转头见外孙女专注的瞪着罗家小子吃饭,姥姥怔了一下,而后笑着将外孙女搂到怀里道:“小馋猫是饿了还是馋了?姥姥也给丫丫煮了个蛋,一会儿就让我们丫丫吃。”要不是馋了,怎么能那么认真的看着人家吃饭?

丫丫闹了个大红脸,不依的拉着姥姥的袖子撒娇道:“姥姥冤枉我,谁馋了?我是担心哥哥。”她过了年就四岁了,终于不用再丫丫,丫丫的说话,腻味死她了。

小丫头撒娇的声音软软诺诺的,笑起来更是甜美可爱,罗家齐喝粥的速度慢了下来,因为他感觉那个小丫丫应该是更能让他温暖的东西,如果他每天把这么个白白嫩嫩的小娃娃抱在怀里,是不是就不会再冷了呢?而且每日里,听着她这软软诺诺的声音喊哥哥,是不是也不会再寂寞了?夜里有这么个温暖的小家伙陪着自己,是不是更不会被噩梦惊醒?

就这样,在这个再平常不过的一天里,罗家齐在能活下去的条件下,又有了新的目标——他想抱着这个小丫头取暖,他想天天听着这小丫头喊哥哥,他想把这瓷娃娃似的丫头带到自己的家里,占为己有。

他寂寞的太久了,他没有亲人,没有朋友,那些小孩都不敢和他做朋友,他们也不配做他的朋友,他讨厌那些孩子叽叽喳喳、又哭又闹、满脸鼻涕泪水的样子,他讨厌那些大人满脸鄙夷,好像他是个蛀虫的眼神,他怎么了?他做错了什么事?让他们如此对他?一个个满肚子的花花肠子,真当自己是什么好人?

可能有人会问,上次见面他怎么就没这想法呢?因为上次见面,他根本就没注意身边还有个人,他一心都扑在能让自己填饱肚子的果子上,每日里看到谁,想的都是这人能不能让他换点吃的,哪会注意身边有个小小的丫头?如果不是今天一睁眼就见到丫丫,可能走在大街上他都不会注意有这么个人。

当晚,是罗家齐从父母被抓后,过的最幸福的一晚,虽然没有实现把小丫丫搂到怀里取暖的愿望,但躺在热乎乎的炕上,听着身边小丫丫欢快的笑声,他觉得自己做的梦都是甜的。他要留下,一定要想办法留下,带着这个想法,他慢慢的闭上眼,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一早,当丫丫睁开眼的时候,发现炕上就剩下自己了,她套上了小棉袄,叠好了被子,坐在炕上开始发呆,不发呆她没什么可做的,这么冷的天,她连帮姥姥摘菜都要在屋里,要是把自己冻病了,那才是真的给姥姥找麻烦。

炕上的小丫丫轻轻一叹:姥姥的咳嗽好像更严重了,可能她老人家也在担心自己的病,要不是自己装天真扮可爱的逗她说话,她皱着眉在一个地方能坐一上午,到底该怎么办?这可恶的冬天到底什么时候能过去,如果到了夏天,姥姥的病是不是能轻一些?或者干脆就好了?

听到门口传来了脚步声,丫丫脸上的忧愁瞬间消失,转眼间换上欢快的笑容。

“呦,丫丫醒了?”姥姥见外孙女穿戴整齐坐在炕上,欣慰的笑了。这孩子就是干净利索,什么都不用自己操心。

“嗯,我起来了,正要洗脸呢。”丫丫天真的向姥姥邀功,期盼的等着姥姥的夸奖。

“呵呵,姥姥的小孙女真棒,快洗脸吧,咱们这就吃饭。”帮丫丫往盆里倒了些热水,姥姥把小饭桌放到炕上。天冷,屋里最暖的就是炕上,所以入了冬,祖孙俩就用小饭桌在炕上吃饭,这样饭菜也不容易凉。

吃饭?今天这么早?丫丫看看外面的天色,虽然每日里吃饭也不晚,但姥姥做完了饭一定会比这还要晚一些,今天怎么这么早?

门一开,罗家齐端着盘子碗走了进来,丫丫这回知道为什么吃饭早了,看样子应该是有人帮着做饭。

“哥哥的身体没事了?”昨天那么严重的样子,一晚就没事了?

“没事了,谢谢丫丫还惦着哥哥。”罗家齐将手里的东心摆放在桌子上,笑看着小丫头那红扑扑的脸蛋,怎么看怎么觉得喜欢。还知道关心自己?嗯,真是个好孩子。

“你哥哥可不像你这个小懒猫,早早的就起来帮我烧火做饭,比你有用多了。”姥姥逗着外孙女,想看到孩子撒娇的样子。

果然,丫丫嘟着嘴扑在姥姥的怀里,不依的道:“哥哥是大孩子了,丫丫还小呢,等我长大了,一样帮姥姥干活。”

“呵呵,好,我们丫丫不是小懒猫,姥姥等丫丫长大了帮姥姥干活。”姥姥笑呵呵的把外孙女搂到怀里,疼爱的在她小脸上亲了一口,怎么看怎么喜欢。

第 16 章

看着祖孙俩亲热的样子,罗家齐脸上带着笑,静静地站在一边掩饰着心中浓浓的羡慕,他不羡慕小丫头有姥姥疼,他羡慕的是姥姥能把白嫩嫩的小丫头抱在怀里亲。不过他不着急,昨天两人才刚见面,他急什么?他会慢慢地等着,等到丫丫放心的扑到自己怀里撒娇的那一天,等到把丫丫带回家的那一天,只要他活着,他相信自己都会等到的。

“呵呵,就知道撒娇,也不怕哥哥笑话。”姥姥照着丫丫的小屁股蛋上轻拍了一下取笑道。

“姥姥——”丫丫捂着自己的小屁股不满的叫着姥姥,有男生在,怎么能打淑女的屁股?

“丫丫很可爱。”罗家齐看着丫丫的眼神里带着暖意,看着这活泼的小丫头,他不但人暖了起来,心也暖了。

“好了,不逗我的宝贝孙女了,来,咱们吃饭吧,你小哥哥昨天也没敢让他吃太多,今天多吃点,姥姥做的东西多着呢。”姥姥边说着,边领着丫丫上了炕,然后招呼着给罗家齐盛饭。

好吃的是没有,桌子摆了小盆玉米面粥,十来个窝窝头,还有一些自家腌的小咸菜。

即使是这样,也让多日没吃到热乎饭的罗家齐心满意足了,对于他来说,能吃饱就是最大的满足,现在,能和小丫丫一起吃饱,就是最大的幸福。

嘴里喝着粥,他心里暗自盘算着,怎么样才能持续这种幸福,至少,要持续到明年开春。

吃过了放,看着丫丫拿个小帕子擦着嘴,而后像模像样的帮着把碗筷摞起来,罗家齐心里更是喜欢,他笑着把丫丫手里的碗筷拿了过来,轻声道:“哥哥收拾,丫丫去玩吧。”这么大的孩子都喜欢玩,他帮好几个孩子抓过青蛙,逮过麻雀,不知道小丫丫喜欢玩什么,明年夏天,他一定都给她弄来。

暗暗打着注意,罗家齐把碗捡了下去,不顾姥姥的劝阻,还就着锅里的水把碗都洗了,洗好了碗,扫完了地,又把院子里的雪都清干净,这才进了屋,不舍的和两人告别:“奶奶,谢谢您的救命之恩,我罗家齐要是还能活着,一定不会忘了您的大恩大德。”说着,他深深地鞠了一躬。

“你这孩子,奶奶都说你太客气了,这是干嘛?昨天那情况,谁看到能不救啊,你说你,唉——”姥姥急忙将他扶起来,而后摸着罗家齐的头,轻声叹道,“你走了,能去哪?家里没吃的了吧?还有柴烧吗?”姥姥心知这问也是白问,要是有吃的,有柴烧,又怎么能冻晕在外面?

罗家齐眼睛一红,却没有回答,只是故作坚强的笑着道:“没事的,您不用担心,我自己都活了这么长时间了,能照顾好自己的。”那眼里转着的泪水,让谁看着都觉得心酸。

至少,姥姥和丫丫是难受了。

姥姥是心慈面软,丫丫则是觉得同病相怜,她不知道今后的自己会不会和对方一样无依无靠,不是她心里诅咒姥姥,即使不为了自己,她也真心的希望姥姥能长命百岁,可姥姥这半年来瘦的厉害,她真的能活到自己长大,让自己孝敬她吗?如果不能,是不是这罗家小子的今天就是自己的明天呢?

即使知道家里的米面不多,她却仍是想帮他一把,她这省一口吃的,也许,他就能活下去,有的时候,人活着真的不容易。

心里是这么想,她却没有说出来,姥姥有姥姥的难处,自己并不知道家里的米到底能坚持多久,如果说了让姥姥难做,那他还是走吧,要是真的能让对方留下来,以姥姥的性子,一定会开口的。

果然,只见姥姥叹道:“唉,真是个懂事的孩子,只可惜这命,不说了,都不说了,孩子,要是不嫌奶奶家饭不好,就在奶奶家待些日子吧,至少把这大雪天熬过去再说,等天暖了,奶奶也就不留你了。”不管怎么说都是条命,救人救到底,不然不是白救了吗?

一听这话,罗家齐紧握着姥姥的手没有出声,只是紧咬着下唇不住的点着头,可他眼里的激动和喜悦却是所有人都能看出来的。

“太好了,哥哥留下来了,咱们家现在三口人了。”丫丫承认自己是在卖萌,不然还能怎么办,看他们继续一个伤感一个感动吗?看来,小还是有小的好处,至少装天真扮可爱,每次都成功。

听着丫丫的欢呼声,两个伤感的人都露出了笑容,不同的是,罗家齐的笑容还隐含着一些深意,因为他发现,小丫丫还是很喜欢自己的,这离把她带走的目标,更进了一步,算是胜利的开始。

今后的日子里,姥姥轻松了很多,有个半大小子在,好多事都不用自己亲自动手。

每天早早的,罗家齐就会起来取柴生火帮忙做饭,清理积雪打扫院子都不用姥姥动手,连洗衣服他都能帮上一手。最让丫丫觉得这孩子有心计的是,他吃饭都省着吃,她不知道对方在自己家里这些日子有没有吃饱过?一个半大小子,真的能每顿一碗稀粥,一个窝头就能吃饱吗?可他每顿都只吃那些,姥姥怎么让都不肯多吃。 丫丫不知道,如果自己处在这种情形下,会不会忍着饿不吃饱?但她却知道,这罗家齐的心思,真的很深。

眼瞅着后天就要过年了,舅舅拎着一小袋东西来给姥姥送年货,丫丫也是最近才知道,原来她和姥姥的户口本,每个月是可以领到一定数量的粮票和布票等供给的,没有在这个年代生活过,真的很不了解这个年代的事情,原先她还想着,没有食杂店去哪买那些零碎东西?现在才知道,原来这都是国家统一供应,太人性化了。

虽然明知道送来的东西比自己应得的差了点,被媳妇留了一些,但姥姥还是挺满足了,有了这一小块肉,年三十可以给孩子们包顿饺子了。

舅舅看着母亲不住咳嗽的样子有些不忍,有心想说什么,可想了想却没有开口,回去了不还是一样要咳嗽?还要连累他面对妻子的责骂?可能这个年都过不好。

看着儿子犹豫了一下,就起身告别的样子,姥姥咬着牙,带着笑送走了儿子,转身看着自家窗上的窗花轻叹:要过年了啊…

第 17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