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青玉笑道,“也不多,一个月十块钱。”

十块钱还不多?

和城里工人没得比,可他们这是在村里啊。城里喝口水都要钱,他们村里这没地方花钱啊。一年下来不就一百多块吗?

而且还是这一群娇滴滴的小姑娘。

比一个农村壮劳力赚的还多呢。

之前大家没想着自家人进厂子,是因为知道是知青自己开起来的。没立场去想。

但是这想法是随着诱惑而产生的。

工资的诱惑来了,脸面这事儿就能抛掉了。

然后就有人问苏青玉了,“青玉啊,你们这厂子还招人吗?咱家小山能不能去啊?”

其他人也眼巴巴的看着。

苏青玉笑道,“以后肯定是要招聘的,但是厂里招聘也有要求的,最起码初中学历,就算没学历,也要经得住厂里的招工考试。考的内容也和初中知识差不多吧。”

听到苏青玉这话,好多人都如同泼了冷水一样的。

他们可真没重视教育,能念个小学就不错了。

即便如此,大家还是让苏青玉回头招人了,打声招呼。

苏青玉也笑着应了。

到了县城下了车,李芳就问苏青玉,“咱真的要招工啊,那那些男知青咋办啊?”

苏青玉道,“我要是不为他们,我也不和队里人说这么多了。”

“啥意思啊。”

苏青玉道,“有了需求才有市场,没有需求,咱就制造需求。”

“……”

“先卖个关子,回头你就知道了。”苏青玉道。

这是她的第二计划,建设农村肯定少不了学校啊。现在大家不重视教育,队里连个小学都没,好多孩子都到了适龄儿童都没上学呢。这么多知青在这里,都是教师资源,不利用不是浪费吗?所以她现在第二步,就是把学校搞起来,一方面提升本地人的知识水平,另外一方面也解决其他知青的就业问题。

不过事儿还没成,她也不想让大家都知道她的想法,万一不小心泄露出去了,那不坏事儿吗?

十拿九稳再说。

其他人逛街的时候,苏青玉则是去了县里机械厂这边,想要再给单位增加一台机器。现在生意多了,就必须增加机器了。另外一方面,她也要利用这台增加的机器再增加两个工作岗位,用这个岗位,来让队里人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

苏青玉她们在县里逛着,苏爷爷和苏奶奶也在队里吹起来了。

吹牛这事儿是苏家屯大队社员们的基本技能。

一件普通的事儿能给吹出花儿来,更何况是苏家屯第一家厂子发工资这新鲜事儿呢。

苏奶奶也不说的那么直白,先从苏青玉孝顺她开始说,“我家青玉啊,太孝顺了,昨天一发工资,就给我钱,让我买东西吃。”

下面自然而然的就接话了,发工资了,这么快,发多少啊?

苏奶奶就开始吹了,发的可多了,比咱队里壮劳力发的还多。

然后说青玉说了,以后不止要发工资啊,还要学城里单位那套,发年节的福利呢。

这就是真正的工人啊。

这一吹下来,老人们可眼红了。

谁家还没几个年轻娃子啊,都是年轻人,自家连十分的工分都拿不到呢,人家这都拿起工资了。比壮劳力还用的多。

谁能不眼红啊。

就问起苏奶奶,能不能和苏青玉说说,把自家娃子弄进去。

苏奶奶心道你们想得美哟,我家孙子们都还窝着呢。

她道,“这单位都有规矩的,我们青玉说了,没知识的干不了这活儿,要学人家单位考试呢。”

“考啥啊?”

“那就不知道了,肯定是知识分子才能考的。”

作者有话要说:么么哒,明天见。

☆、第 28 章

不止苏家屯的工人们眼红厂里的岗位, 苏有福也眼红的不得了。

之前他觉得厂子不挣钱, 都还打着主意, 一直等着苏青玉主动求队里支持呢。

结果没等到苏青玉求助, 倒是等到人家发工资去逛县城了。

这下子他更显眼红那个厂子了。

能不眼红吗,他一个大队长说的好听, 其实工资也不高。要是厂子捏他手里,家里儿子和媳妇都能往里面安排了,而且那些想进厂里的人不也得给他送东西吗?

苏有福觉得不能等了,队里这边该伸手还是要伸手。

这毕竟也是队里的事儿。

没等苏青玉回来,他就找大队部的干部们开会说这个厂子的事儿,还像模像样的搞了个主题——苏家屯大队加米厂整改会议。

大伙儿一看这会议主题, 哪里还能不明白的。

什么整改啊, 人家那边厂子红火着呢,苏有福这是搞事儿啊。

在大队部里的都是苏家屯土生土长的人,当然也是为自己队里的社员着想的,要是能把厂子从知青那边搞过来, 那不是也是对其他社员有好处吗?但是现在当厂长的是苏青玉,那也是苏家屯的人,咱也不能不要脸的害自家人是吧。所以对这事儿有些不满, 在会议上也没发什么言论。

特别是苏小六这个记分员, 对苏青玉印象还挺好的。

等会议结束之后, 就写了个纸条子给了苏奶奶,让苏奶奶转交给苏青玉。

苏青玉倒是不知道这些事儿,她这边又从县里机械厂那边拉了一台加米机回来了。

大伙儿又用工资买了点需要的东西, 高高兴兴的坐着拖拉机,算得上是满载而归了。

从车上下来的时候,可把屯里其他人羡慕坏了。

“青玉啊,这是又要加机器啦?”

“是啊,厂里忙不过来,得加机器。这次要加两个工人名额,我们准备在屯里公开招聘,回头我们写了招聘要求,符合要求的都能来报名参加招工考试。”

这惦记了一天了,一下子听到这好消息,大家乐坏了。

“啥要求啊,你赶紧说说。”好些人等不及了,想早点回去和家里孩子们说说,让提前做准备。”

“具体的咱现在也不好说,但是最起码要中学毕业,能写会算。”

这一下子就排除掉好多人了,但是也有少数家里有念过中学的,立马就急匆匆的回家了。

厂里要招人的事儿,其他人也是刚知道呢。围着苏青玉道,“咱们厂里真要招人了?”

苏青玉道,“是啊,马上就要多了新同事了。”

“那其他男知青也能来参加吗?”

“当然,一视同仁。”

一些和男知青处的好的女知青也赶紧去通风报信了。

很快,队里人知道大队厂里要招工的事儿了。

苏青玉回到家里的时候,苏家人也问起这事儿。

苏青玉直接大方道,“中学毕业。能写会算。符合要求就去报名吧。”

苏卫民他们顿时蔫儿吧唧的。

满苏家也就一个苏卫华符合要求。

苏卫华眼巴巴的看着。

苏青玉道,“卫华是要去念书的人,当工人那是浪费时间。”

陈爱兰不赞同道,“还不知道啥时候能念呢。”

苏青玉想了想,道,“那卫华也去参加考试试试看。”

陈爱兰闻言就高兴了,“那,那你们考啥啊?”

这是想提前知道考题呢。

苏青玉有些累的打了个哈欠,“我这还没出题呢,出了也不能和你们说啊,我要说了,我这厂长也当到头了。人家去举报,一举报一个准儿。关键是以后咱全家人抬不起头。”

苏奶奶本来还挺支持让小孙子走后门当工人的,现在一听孙女这厂长不保,还得全家人跟着丢脸,立马不乐意了,“滚滚滚,整天没事儿找事儿。凭本事考去,为难青玉干啥?一个厂长换你们家一个工人,亏不亏啊?”

陈爱兰:“……”

苏青玉道,“要是能换我也愿意,关键是我要是当不了厂长了,卫华这工人还能当?”

那肯定不行啊。

陈爱兰也无话可说了。

回头就拧苏卫华的耳朵,让他赶紧回屋里好好学知识去。

在外面忙了一天,苏青玉也没多说啥,吃了饭就准备回去睡觉。

刚进屋里,苏奶奶就给她一个纸条,“小六儿下午送来的,给你的。”

苏青玉纳闷的打开看了眼,看到纸条上的内容之后,眉头就挑高了,脸上有些复杂。

苏奶奶道,“写啥了?”

“没写啥,就队里的通知,让好好管理厂子。”

“那就好。”苏奶奶就放心了,转身也回到屋里休息了。

等苏奶奶走了,苏青玉又打开纸条看了看,细细的品了品。

慢慢的表情也就放松了。

这个结果其实早就料到了。

大队,或者说苏有福想摘桃子,这是迟早的事儿。

一般来说,这种属于集体的企业,也是由上面组织管着的。厂长之类的人事任免权也都是在组织的手里捏着。

但是苏青玉这厂子很特别,从头到尾组织上面都没有掺和,所以所有的人事任免都是苏青玉自己捏手里的。

大队这边都没法插手进来。

苏青玉这边顶多是上交一部分收益给集体。

但是现在厂里才刚开工,她自然也没上交收益。

苏有福看不到好处,心里自然是等的着急了。

幸好她之前都报到公社那一层去了,苏有福想变动她这边的工人名单,那也是不可能的。

哎,苏有福这种人,真不能在上面了。

可惜现在还没到火候。还是得先把该团结的团结一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才能办大事嘛。

第二天一早,苏青玉就让高晓华他们去把招工的通告挂去大队宣传栏和厂门口那边,自己找了李芳过来谈话。

苏青玉直接道,“这次招工,男同志这边肯定要爆发点矛盾了。”

李芳道,“最近他们是挺浮躁的,张宇现在都管不了了。”

苏青玉背着手在办公室里走了走,“他们这磨的也差不多了,这样吧,趁着这次机会,先把他们归拢了。免得他们闹事,给大伙儿添麻烦。”

李芳惊讶道,“你这是打算接管他们了?青玉,虽然我很高兴你愿意给他们提供一些工作机会,但是我得说个实话,他们现在也算是包袱了。之前还能老实种地,现在因为女知青的改变,都很浮躁,地里的活干的也不得劲儿了。我怕他们不好管。而且给他们这么多人提供岗位,也不是个容易的事儿。”

苏青玉笑了,“所以啊,不能是我主动,我得让他们主动来找我管他们。李芳同志,这次你就配合配合就好了。”

……

招工通告挂出去之后,中午下工,好多人就知道消息了,都往厂里这边来了。

招工通告上面写的要求和苏青玉说的一样,都是要中学毕业,能写会算的。还要经过招工考试。

考试内容就是中学阶段的语文和数学,另外再加思想品德和□□。

光是学历就把好多人给难住了。

可不是谁家孩子都能念初中的,特别是前些年大家都饿肚子,天天饭都吃不饱了,谁家还送孩子去念书啊。

而且看到城里知识分子也来农村种地了,队里人就更不觉得念书有用了。

所以整个苏家屯,初中毕业的,满打满算的也就十多个,这还是苏青玉放宽了年龄限制的原因。

大伙儿心里有些不得劲儿,就找苏青玉说能不能放宽条件。毕竟咱都是姓苏的,可是同宗呢,不得照顾照顾吗?

苏青玉站在桌上大声道,“乡亲们,我这还是降低要求呢,城里招工,那都是要高中生和工农兵大学毕业的大学生的。咱这要求也够低了。再说了,我就算没有学历要求,不也是要招工考试吗,中学都没念过,咋考得了中学知识呢?”

“……”不考试不就成了?

“你们肯定要说我为啥要搞考试。为啥呢?我当然为了大伙儿好啊。”

苏青玉严肃道,“要不考试,那靠啥招工呢,总不能谁和我苏青玉亲,我就让谁进厂子是不是?那我这还招啥工人啊,直接让我家里几个兄弟进厂子不就完事儿了?要么说,谁给我苏青玉送了好吃的好喝的,我就让谁进?那其他家里拿不出东西的不就没机会了?我这是为了给所有乡亲们提供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机会,为了所有人好。在我眼里,都是我的亲人,我谁也不偏,都凭本事来。难不成你们还对自家娃没信心?”

听到苏青玉这么说,大伙儿就没法反驳了,这要是反驳了,不就是想走关系吗?

而且说起亲近来,谁又比得了有材家的几个儿子呢。不提有材家,还有别家呢。反正咋样也轮不到自己家。相比之下,还是考试更靠谱。

这下子还真怕苏青玉到时候有了私心了,大伙儿反而不打亲情牌了。又说是不是只针对屯里的,那些知青不参加吧。

那些知青可个个都是知识分子呢。

苏青玉看到人群中的开始着急的男知青了,回答道,“咋可能不让他们参加呢,咱则厂子就是知青名义建立起来的。按道理还得优先录取知青的,我现在也给咱队里同等机会,那可是为大家特意争取的。所以啊,大家都别想别的了,赶紧让家里符合条件的来报名。”

也来看通知的男知青们听到这话,觉得很有道理,本来就该优先录取他们这些知青啊。

于是等队里的社员们走了之后,几个男知青就跟着苏青玉进办公室,对苏青玉的决策表示不服气。

大伙儿都是知青,这厂子也是知青名义建立起来的,应该先安排知青啊。怎么能把队里的人也搞进来呢?虽然队里人肯定比不过他们,但是风险还是存在的。

苏青玉听到这话,直接板起脸来了,“我是太给你们脸了!让你们觉得自己脸够大了?!”

这话是在说的直白难听,让人措手不及。男知青们都懵了,没想到苏青玉就这么直接骂人了。这骂的还特别有水平。

这些男知青有些生气,“你怎么骂人呢,你自己刚刚也那么说……”

苏青玉嘲讽道,“那还不是因为你们太没用了,我要是不那么说,来个先声夺人,你们信不信这整个队里都要联名取消你们的考试资格。这厂子说的好听是知青办起来的,可挂的名字还是大队呢,属于大队集体财产!真要较真了,你们觉得你们几个,对抗的了队里?你们也能闹,但是闹大了,你们也别想得到好处,唯一的好处就是让女知青也跟着名誉受损,让队里有机会把这厂子收回去。”

男知青们:“……”

一听要受连累,啥关系也要靠后了,女知青们也对这些男知青表示看不起,“不要脸!”

男知青们这会儿也尴尬了,但还是硬着头皮道,“……都是知青……”

“都是知青,也没见你们拉拔一下女知青。再说了,我苏青玉是管女知青的,不是管着所有知青的。不想服从安排,还想让人给你们负责人生,你们像话吗?”

“不像话!”朱琳直接道。

“好了好了,青玉你消消气,是他们不对。让他们回去反省一下。”李芳赶紧让张宇带男知青们出去。别在这里惹人嫌。

再次在女知青这边受了挫折的男知青们灰头土脸的走了。

李芳也趁机跟着张宇他们一起过去。

☆、第 29 章

路上, 男知青们就在那边黑着脸背着手, 一脸郁卒。

作为男人, 他们的脸面真的丢干净了。偏偏还没本事反抗。

李芳道:“说实话, 我是和你们相处最长时间的,这次我也看不过去了。你们这到底是想咋样?”

张宇道, “他们这是想捡现成的。”

其他男知青们:“……”这虽然是目的,但是也得说的委婉点。

李芳道,“这便宜是没得捡的,这些岗位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当出开这厂子,青玉是到处奔波,说起来轻松, 做起来难不难你们自己清楚。就是当初我们这些女知青也是抱着没饭吃的风险拼一把的。你们说说, 凭什么就得处处照顾你们?”

这些话说的男知青们不好意思的抬不起头了。

“别说我不给你们机会,你们要想让青玉拉拔你们一把,就得服从她安排。她是个好领导,你们看看我们这些女知青, 跟着她走,日子是不是就越来越好了?”

和她同一批过来的吴华道,“让她管我们?”

李芳道, “咋了, 还不服气是吧, 人家青玉还不一定想管你们,管你们可没有任何好处,还一堆包袱。我这是看在张宇的份上, 才帮你们想办法劝劝她,要不然懒得管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