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苏青玉同一批来的李聪道,“李芳同志,要不你帮我和青玉同志说说,我听她的安排,让她管管我吧。其他人我不管,我肯定是坚决服从她的领导的,绝对不会反驳她的意见,比你们女同志还要服从。”

这话说的特别不要脸了。

其他人看着李聪这瘦弱的小身板,干了一天农活就要死要活的样子,突然有些理解了。

张宇叹气,“我现在也管不了咱知青点这边的事儿了,我看啊,咱就直接让苏青玉同志接管你们算了。正好趁着今天这个机会回去开个会,投个票,要是大家都同意,就让李芳去帮我们从中说和一下。”

这次男知青倒是没说反对的话了。

别扭的点点头。

虽然让女知青领导是有点那啥,可人家有本事……

李芳哼了一声,“我可不一定能保证,只能尽量。”

会议的结果压根就没有任何悬念,本来就没人乐意接管这个烂摊子了,而且他们自己也经历了几次打击,知道自己是办不成事儿的,要想改变现状,只能靠女同志这边了。

这些年轻人们最近被磨的性子也没以前傲气了,有些能屈能伸,想着女领导也没啥,人家单位里面不也有好些女同志当领导吗?

他们要是进了厂子,苏青玉还是他们厂长,那也是领导呢。

而且这领导还不一定收他们。

张宇又当着他们的面好说歹说的让李芳同意去给他们说和一下,传达一下男知青这边的诚意。

李芳这才勉为其难的同意了。

从男知青点这边回来,李芳就去办公室找苏青玉。

苏青玉直接把高晓华和朱琳她们安排出去了,笑着拍了拍桌子,“怎么样?”

李芳笑道,“还能怎么样,一个个的和没头苍蝇一样的,现在都指着你给他们当领导呢。你看啥时候见见他们。”

苏青玉道,“不着急,得到的太容易了,他们就不知道珍惜。咱们要想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拧成一股绳子办事儿,那就得让他们绝对的服从组织安排。”

…………

一连几天,男知青们这边都没得到回信,都有些等不及了。

特别是随着秋收工作的繁重,更等的有些浮躁了,紧催慢催的愣是让张宇过来打听消息。

李芳这边给的消息是,苏青玉很忙,厂里招工出题,加上厂里也忙,顾不上别的。而且苏青玉也很犹豫。因为接管他们责任重大,而且也担心男同志们这边以后不会服从安排。到时候她费心费力的,还讨不了好处。

“得让人看到你们的诚意,写个保证书啥的,集体签个字,我再去好好劝劝。也别嫌丢脸,你们平时为了换个好工作,没少找队里干部说好话吧。”

“……”

说实在的,等这几天,大伙儿早就没了脾气了。

这会儿啥办法都行,只要能改变一下现状。“行,不就签名保证吗?也没什么。”

反正大家都签,一起丢脸。

张宇就给草拟了一个保证书,李聪积极的签上了自己的大名。张宇第二个签,其他人陆陆续续的也签了。张明犹豫了一下,想着这阵子连苏青玉的面丢见不到,干脆也签上了。

保证书的效果还是很不错的,苏青玉中午就回了信,说下午下工之后,让他们到厂里给他们开个会儿。

这对于男知青来说算是好消息了。下午饭都不吃了,一群人直接往厂里这边来。

让他们在外面排成两排,苏青玉才从办公室出来。

因为苏青玉之前骂过他们,这些男知青看到她了,还有些尴尬。加上苏青玉这阵子摆谱摆的挺好,他们面对苏青玉的时候,还莫名的紧张,就和见领导一样。

不过这次也确实是来见领导的。

苏青玉穿着军便装,戴着眼镜,衣服严肃的样子。她身边还站着朱琳这个给她端着搪瓷杯子的跟班儿,活脱脱的小干部样子,“你们的事儿,李芳同志已经和我说了好多次了。既然你们拿出了诚意来了,我之前的那些犹豫挣扎的心情也就不和你们再说一次了,显得我这个人矫情。我就说一个事儿,任何的组织,那都是要绝对服从领导,服从组织安排的。我这个知青组长虽然没啥权利,但是毕竟是你们选择了我,说明你们是承认我的领导方针的,那么希望,未来我的任何决策,你们可以提出意见,但是最终决策权还是属于我。你们对此有什么意见吗?”

男同志们都没说话,脸上有些红。

苏青玉道,“你们不开口,是有意见?”

“没意见。”李聪大声道。“鼓掌鼓掌,鼓掌支持。”

其他人没好意思开口,但是跟着李聪鼓掌了。

苏青玉道,“很好,既然这样,我就先说说我第一个决策,这次厂里招工的名额,我准备知青里面一个,大队里面一个。”

这下子男知青们都抬起头来了。

本来两个就很难争取了,现在就只剩下一个?

“不是凭本事吗?”有男知青喊道。

苏青玉道,“这才刚说好了,就开始反驳我了。你们能不能一次考两个都不一定呢,别小看队里的应届生,他们刚放下书本的,比你们这放下课本好几年的强多了。我这是为知青挽留尊严。”

“……”

“这个决策也是得到所有工人同意的。完全符合投票决定的原则。”

女知青们点头。

苏青玉给她们暗地里说了,如果好处都给知青们拿了,大队的人到时候肯定会闹,事儿闹大了,没准会影响她们厂子的现状。

所以她们现在让一个名额出去,那是为了所有人的安稳。

反正让的也不是自己的名额,女知青们当然没意见了。

苏青玉道,“我的第一个决策就是这个,你们要是有意见,可以不承认我这个组长的领导,但是也改变不了我的决策。谁要脱离组织的,举个手可以回去了。”

“……”

男知青们互相看了看,没一个人有动静。

毕竟脱离组织了也改变不了任何结果。这个招工名额也不一定能到自己身上来。到时候自己还得罪苏青玉了,以后任何机会都没了。

能屈能伸的男知青们默认了这个决策。

李聪再次用掌声表达了自己对苏青玉的支持。

苏青玉道,“很好,既然这样,就这么决定了。以后也希望大家多多指教了。对了,以后李聪同志就是你们那边的联络员了,我有什么事儿让他给你们通知,也希望大家不要为难他。团结就是力量,大家团结在一起,以后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听到苏青玉这话,李聪高兴的不得了。

感觉自己这马屁没白拍啊。瞅瞅,这不就有成果了吗?这个联络员不算什么,但是代表了苏青玉同志对他的看重。对他的认可。

“……”大家都看向李聪那狗腿子样子,暗暗抿了抿嘴角,看来女同志果然喜欢听好话。

光得到大家的会支持还不够,苏青玉还得得到大队这边的承认。这样才能成为整个苏家屯大队的知青头头。

苏青玉拿着保证书,去了一趟大队那边。

大队的干部们最近都也关注厂里招工的事儿呢,见苏青玉来了,还以为是商量招工的事儿,没想到人家这是被推举为知青领导了。之前只管女同志的,现在男同志那边也归她管了。

队里有干部打趣她,“青玉啊,这是越来越出息了。”

苏青玉客气道,“不不不,我这是沾了咱们苏家屯的光了,他们也是看我是当地人,这才给面子的。还是要靠大伙儿给我撑腰呢。”

大家听了哈哈笑。觉得苏有材家这侄女挺会说话。

大队长苏有福板着脸从外面走进来,听到笑声,脸色更不好了。

看到苏青玉了,就道,“青玉来啦。厂里又有啥事儿啊?”

其他人也没笑了。知道苏有福最近心情不好。本来是要想把手伸到人家厂里去的,结果人家突然要招工了。现在队里都惦记这事儿呢,偏偏青玉还搞了个招工考试,要公平公正公开,很得队里人的支持,所以苏有福暂时也没有伸手的机会。

苏青玉笑道,“大队长,倒是也没啥事,就是男知青那边都给面子,推荐我当他们组长,我这不就来队里汇报一下吗。顺便啊也想和队长说个好消息,我考虑到我们队里人总体文化水平不够,担心招工的事儿吃亏,所以啊,为我们争取到了一个名额。甭管他们考第几名,反正咱队里总有一个名额在的。”

听到苏青玉这话,其他干部们顿时看向她。

这队里当干部的家里孩子念书的偏多。所以报名参加考试的人里面,也多半是干部家里的孩子。

“青玉啊,这事儿定了?”

苏青玉道,“那可不,我可是咱屯里的人,总还要顾着点的。”

苏有福卷了一根烟,板着脸道,“也就一个名额。”

苏青玉道,“哎哟队长,您可别嫌少啊,这有了开头,以后机会不就多着吗?等过阵子啊,我们厂里还想搞榨油机回来,到时候还得增加工人名额。厂子越来越大了,工人越来越多了,这都是机会。”

苏有福听的心里痒痒,又觉得难受。

这厂子发展的再好,那也和他苏有福没多大关系。

倒是其他干部们很高兴,“青玉啊,你真有这个信心?”

“当然有了,我有屯里人的支持,我一直都有信心的。”

“好好好,就是要这样发展。给咱女同志也争口气。”妇联主任笑着道。

苏青玉笑道,“也给咱队里增加财政收入,我盼着年底效益好啊,队里有钱了,从别的队里弄头肥猪回来,大家都能多分点肉。”

这听着让人心里舒坦,大队干部们脸上喜气洋洋的。而且如今青玉做出来的成绩,也让他们没把苏青玉这话当大话听了。有本事的人说话,那是一口唾沫一个钉的。

苏有福:“……”一个个的真没出息,一点猪肉就高兴成啥样了。

☆、第 30 章

准备了几天, 队里的招工考试就开始了。

苏青玉没找人抄写试卷, 免得试卷泄露, 所以只给大伙儿一张白纸, 然后她当场出题。

男知青十四人,屯里七拼八凑的也有十七八个人。

一共几十人, 就在队里的广场下,一人搬个自家的小凳子当桌子。

考试期间,大队这边就让社员们不要去广场打扰大伙儿考试。

一直考了半天的时间,考试才结束。

考完之后,苏青玉连苏家都不回了,就在办公室里带着一群女知青批改试卷。

考试的结果早在苏青玉的预料之中了。

队里人确实考的不如知青们。

毕竟这些知青们好多都是高中生。优势太明显了。

知青里面, 考的最好的是李聪, 苏青玉倒是很满意,毕竟李聪这人思想觉悟还是很不错的。

屯里考的好则是苏卫华。苏卫华应届毕业的,知识还没扔,而且他也算喜欢学习的, 考这个结果也不奇怪。也很符合苏青玉的预期。

苏青玉看了看他的试卷,不准备让他当这个工人。

一来是卫华和她关系太亲近了,不管他是不是成绩最好的, 总会让屯里人有想法, 这样对后面的计划有些影响。二来是, 苏青玉对这个岗位还真的看不上。她为苏卫华规划了更好的未来。

虽然在这个年代,当工人是最光荣,最好的, 但是苏青玉知道未来的走向,知道知识的重要性。

苏卫华这个苗子,还是要送去念书比较好。上了高中,以后高考恢复了,考上大学的几率也更大。

渣爸那边的兄弟是指望不上了,卫华还是可以培养一下的。自家的亲人,培养好了,对自己总不会有坏处。

下午下班,苏青玉就让大伙儿登记成绩,自己回苏家这边。

苏家也下工回来了,看到苏青玉回家了,都眼巴巴的看着她。

毕竟一家人早就惦记着这事儿了。

苏卫华可是参加考试的,他在家里一向学习不错。所以苏家人对他还有些期盼。

苏卫华自己也很惦记。

苏奶奶问道,“青玉啊,结果咋样啊。”

苏青玉笑了笑,“我先不说成绩,我先问问卫华,是想当工人,还是想当大学生。”

“这还有选择的?”苏卫华问道。

“那可不,选择也是很重要的。”苏青玉道,“你自己想想,是在农村小厂当工人,还是以后出去当大学生。”

苏卫华认真道,“姐,如果能选择,我当然是想当大学生的。”

陈爱兰道,“青玉啊,咋回事,咋又提起大学生了?”

苏青玉笑道,“这次卫华是咱队里考的第一名。”

听到这个结果,一家人顿时乐开花,苏奶奶兴奋道,“真考了第一名啊,卫华还是不错的,有出息有出息。”

苏爷爷也很骄傲,“卫华还是很像我的。”

苏有材:“……”

苏卫华还是惦记着大学生的事儿,问道,“姐,你说的那个大学生咋回事啊。”

苏青玉道,“我一直惦记着让你去念高中的事儿,本来想着,我把厂子办出成绩来了,可以和公社争取名额,然后让大队把名额给你。没想到你现在这么出息,考了个第一名,我就仔细一琢磨,我都是厂长了,你这样有本事的兄弟啥时候当工人那都是没问题的,可过了年纪再去念书就不方便了,所以我想啊,用你这个名额和队里争取,让你去念高中。”

陈爱兰道,“这念书哪里有当工人好?”

“婶儿,你这就不懂了吧,这高中只是一个跳板,我是准备等小弟念了高中了,我爸那边就好运作,让小弟去念工农兵大学。这工农兵大学生,要么高中毕业,要么是有杰出贡献,要么公社有人的,咱家要啥没啥的,只能先让他念高中,这样我爸那边就好操作了。当初我二哥就是从高中被选去念的大学。”

苏青玉说这番话是闭着眼睛吹的,反正到时候都恢复高考了,用不着苏军强同志了。

但是苏家其他人不知道啊,听到苏青玉这么完整的规划,仿佛大学的名额已经拿在手里了,就等着苏卫华高中毕业就能去念一样的。一个个激动的不得了。

当工人固然高兴,但是工人哪里比得上大学生啊。

工农兵大学出来的,那是要在大城市当正式工,吃商品粮,拿铁饭碗的。

哪里是一个农村小工人能比得上的。

苏卫华激动的都说不出话了。

陈爱兰咽了咽口水,“青玉啊,你爸,真的能……”

“二婶,我大哥,我二哥,我姐,都被我爸安排的好好的呢,你还不信他的能力?”

苏奶奶道,“就是,我们有田那是顶出息的。要不是为了照顾我,我们青玉也得安排的好好的。”

苏青玉道,“我也是为了爷奶高兴,我知道爷奶最盼着家里孙子们出息啦。所以我愿意为了卫华操这个心。”

这可让苏爷爷苏奶奶欣慰极了,当老人的不就盼着下面孩子们互相拉拔吗,特别是孙女还是为了他们高兴呢。

苏卫华也感动的不得了,“青玉姐,你对我真好。”

“你可是我亲弟弟。当然得对你好。”

苏卫华控制了一下情绪才没感动哭了,“你也是我亲姐。比叶姐还亲。”

苏叶:“……”

有了苏青玉这个美好又看起来很真实的大饼,苏家人终于决定忍痛放弃这个来之不易的名额了。

后面的事儿还得苏青玉去运作。

第二天一早,苏青玉没有公布考试成绩,而是直接去了大队部这边。

苏青玉之前都打听过了,每年高中名额,都是公社分给大队的,也不是每个大队都有,这要看大队去不去和公社争取。

以前还会有争取的,后来看那些高中的也回来种地了,也就没在乎这个名额了。

特别是苏有福这样不重视教育的大队长,就更不用说了,能争取才怪。

当然,这也说明,如果大队能够去争取,一个高中名额是完全没问题的。

大队干部们刚上班呢,就看到苏青玉来了,问道,“青玉啊,你这一大早过来是有啥事啊,厂里今天不是出成绩吗?”

苏青玉道,“可别说了,我犯愁呢。”

妇联主任道,“咋回事?”

苏青玉道,“咱屯里第一名是我们家卫华。”

听到这话,其他干部们脸色就有些复杂了。

他们自家孩子可也有参加考试的呢。这下子自家不是没机会了?

苏青玉道,“可我不想我们家卫华来当这个工人,他年纪小,不合适。”

“……”

“是有些不合适。”有人附和道。

“可我婶儿肯定不同意啊,说卫华现在不念书了,不当工人,还能干啥?”

苏青玉道,“我一琢磨啊,咋就不能念书了?所以想来队里问问,咱队里有没有高中名额啊,我之前打听过了,好像很多队里也有高中生的,咋咱们队里没见着呢?要是能送我们家卫华去念高中,那这名额我就让他让出来了。”

听到这话,立马有人问道,“第二名是谁啊?”

苏青玉道,“哟,这还真没注意,我只看到我们卫华是第一名就急匆匆的回家和家里人商量了,要不中午你们自己过去看?但是这事儿要是中午之前定不下来,那就没第二名啥事儿了。”

“……”

能当干部,那也都是人精,知道苏青玉这是不乐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