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娥却仍抱着敬安不动,敬安坐了,双手将她环抱入怀中,说道:“我不去,只陪着你,自此之后,哪里也不去的。你放心……”月娥闭着眼睛点了点头,此刻嗅到他身上血腥之气,忍不住又胆颤,伸手摸了摸他身,说道:“有无受伤?”

敬安说道:“不曾伤着。”月娥说道:“骗我?”敬安说道:“真的不骗,不信的话,我把衣裳脱了,你细细摸了就知道。”月娥苍白的脸颊之上,略见红晕,说道:“你真是坏。”敬安说道:“那你还喜欢么?”月娥垂眸,却说道:“我喜欢的。”

敬安心满意足,将人牢牢抱在怀中,脸上的笑意盈然,无法掩饰。两人相拥片刻,敬安心头一动,说道:“月儿,当时白衣庵中,究竟是发生何事?”月娥身子一颤,却不回答。敬安说道:“是否母亲欲对你不利?”月娥向着敬安怀中又靠了靠,身子发抖。

敬安心头已知八九分,见状心头一阵微痛,却又问道:“昨日你在我坟前,曾说过,母亲不爱我,想我……死……”她声音艰涩。月娥急忙摇头,说道:“没有,没有,我没说过!”一边摇头,一边松手,便向后退去。

敬安望着她仓皇凄然之态,微微一笑,说道:“自然了……我想也不会有此事,定然是我听错了。”月娥缩在床内,眼泪便自滚落出来,敬安伸手拉了她手臂,月娥一缩。

敬安将她抱过来,仍旧牢牢拥入怀中,才说道:“只不过,我听人说……她是最爱我,不要我死的,这却是真的了罢?”

月娥流着泪,微微点头,敬安笑着说道:“傻月儿,有你这句,我便足够了……”低头便亲过她泪痕遍布的脸,轻声说道:“无论你做什么,都是为了我好,天底下有个如此待我之人,我还能想什么?以后便同你好好地过日子罢,也不许你再离开我分毫,好么?”月娥将脸贴在他胸口,呜呜出声而哭,敬安抚摸着她瘦弱的背,说道:“乖,不许哭了,你心里爱我,我已经高兴都来不及……除此之外,什么都不打紧。”月娥泪流更急。

片刻洗澡水烧好,便有丫鬟来报,敬安说道:“知道了。”便将月娥抱起。月娥看不到,不知他要如何,便慌张说道:“做什么?”

敬安说道:“乖乖娘子不肯放我,我便同你一起去沐浴罢了。”月娥一怔之下,面红说道:“不要了。”敬安说道:“先前是你不肯放手,如今却是我不肯放手了,想不要,都不成。”笑意微微地,月娥虽看不到,却听出他言外之意,越发脸红。

敬安不由分说,用被子将月娥裹了,便抱入怀中,迈步出门,转了偏房里头,先坐了,抱月娥在自己腿上不放,一手把自己的衣裳褪了,铠甲落地,长刀落其上,发出铿锵声响,月娥看不到,只侧着耳朵听,到底有些紧张,手抖抖地,一边摸索着抱住敬安,却察觉他衣裳一点点单薄,最后竟摸到赤-裸肌肤。

月娥脸上滚烫,幸亏是看不到,不然的话,还不知怎地……敬安脱了自己的衣裳,便把裹着月娥的被子扯了,将她的衣裳也褪掉,月娥只穿薄薄一件里衣,顿时便寸缕都无,敬安低头,先亲了一回,月娥缩成一团。敬安因怕她冷,便抱着人,便入了浴盆之内。

热水漫上来,十分舒服,月娥忍不住叹息一声,敬安环抱了她,说道:“月儿,先前不是在问我受伤了无么?怎不摸摸看?”月娥低着头,哪里敢说什么,敬安的手在她身上周遭游走,于水中,感觉更是敏感之极,只好竭力忍着。

敬安向前一顶,说道:“怎不说话?”月娥说道:“别……”敬安低头便咬住她的耳朵,低声呢喃说道:“真想吃了你,你便再不可离开我了。”

月娥身如春水,敬安几番摆弄,借着水润着,便自冲入,一手揽着她腰,一手揉着胸前,十分狂浪快意,水花四溅,喘息声夹杂其中,月娥看不到,却也因此更敏感百倍,不一会儿便撑不住,软软倒在敬安怀中,任他为所欲为。

因昨晚上有过的,且又借着水滑,敬安也不怕伤了她,便大力抽动百余,终于贴在月娥背上,发了一回,又低头去吻住她的嘴唇,快意纠缠了一番。

月娥撑着精神,说道:“快些洗好,别闹了……”

敬安见她低垂睫毛,楚楚可怜,然而因一番欢好,白皙的脸上绯红翩然,他心头火热,哪里就肯放了,把人一抱,便转过来,硬叫她坐在腿上,到底又百般弄着出了一回,才叫她贴在自己胸上,停了。

月娥倒在敬安怀中,此刻身贴着身,毫无阻隔,她的手便轻轻摸过敬安身上,在胸口处,四处摸索。

敬安觉得她的纤手在自己胸上不停碰触,不由笑道:“月儿,你是在撩拨我么?我却会忍不住的。”月娥不语,手指掠过那一点硬粒,便摸到旁边的疤痕,摸了摸,才松了口气。

敬安起初不知她要如何,见她的小手覆盖着自己那先前在紫云县被箭伤的疤痕,才心头了然,便又将她抱了,握了她手,吻着说道:“别怕,我无事。”

两个耳鬓厮磨,洗了半晌,敬安又替月娥擦了身子,才抱她出来,先替她擦干了,又换了衣裳,自己也穿戴整齐了,才又抱着人,回到房内。

月娥得了敬安回来,虽则欢喜,但她到底身子弱,又被敬安缠着折腾了一阵,沐浴完了之后,便再支撑不得,便倒在敬安怀中睡了。

敬安将人放在床上,拉了被子好生盖了,正在痴痴贪看月娥,忽地外面有丫鬟来报,见敬安守着人,便低声说道:“侯爷,外面有人求见。”

敬安问也不问,只说道:“不见。”丫鬟面有难色,却仍说道:“侯爷,那人说侯爷同他是至交好友,多日不见,定然是十分想念他的,一听他的名字,即刻就会急着冲出去相见……”

敬安听了这话,一怔,问道:“这是何人,如此狂妄,是何名字?且说来听听。”丫鬟说道:“那位公子说自己姓唐……”话未说完,敬安一听,立刻自地上跳起,如风一样向外而去。

敬安出到外头,却见有个人端然稳坐,笑意浅淡,正端着一杯茶欲喝。敬安叫道:“唐锦似!”那人见敬安出面,便微微一笑,波澜不惊说道:“侯爷死而复生,还如此生龙活虎,可喜可贺,真是我朝奇事一桩啊。”

敬安到他跟前,说道:“住口!你为何会来此?我正也有帐同你算。”唐锦似说道:“侯爷有何账同我算”敬安说道:“是否是你救了月儿?”唐锦似便点头。敬安说道:“你为何不将她送回,却藏了她一年之久?”

唐锦似望着敬安,说道:“难道你不知其故?那样的话,倒叫我大失所望……世人都说谢敬安是能同我一争高下之人,如今看来……”

敬安望着他淡笑之态,眉头微皱,说道:“停……你知道多少?”唐锦似说道:“该知道的差不多都知道,不该知道的也都知道了。”说着,便又一笑。

敬安觉得他的笑十分碍眼,想了想,又问道:“此事你何时知晓?”唐锦似说道:“你在紫云屡屡遇刺,我便心觉古怪了,叫我说,你输就输在一个一叶障目之上……我是外人,倒是容易看破,你在局中,反而当局者迷。”

敬安后退一步,明白他果然早知所有,便说道:“你为何要帮我?”唐锦似说道:“别如此说,我并没想帮你,也没此闲心,只不过,是香叶寺主持觉得不妥,故而求到我家里,我才插手,至于小月儿,也是凑巧了,举手之劳……说来,是她自己争气,不然的话,我到了之时,她也不过是具尸骸了。”

敬安想来想去,不由地很是难过,问道:“她的眼睛为何……盲了?”

唐锦似说道:“中毒。”

敬安肩头微抖,想问,却又未曾出声。唐锦似说道:“你心里知道多少?”

敬安不语。

唐锦似打量他面色,说道:“难道你都知道了?”

敬安顿了顿,说道:“昔日他初次见了月儿,神色有变,到日后……我隐约知道月儿的身份为何,……然而我绝没想到,那人、她竟是、如此恨我。——天底下并无不是的父母,然而恨子女到那种地步的,大概绝无仅有……我只消将过往之事再好生想想,便有个大概。”

唐锦似微微一笑,竟有幸灾乐祸之意。

敬安正难过,见状怒道:“你笑什么?”

唐锦似说道:“我只是感慨,有其父必有其子,才闹出如此孽缘来,只不过,谢侯你运气实在是好啊,竟然有如许佳人,宁肯舍身拼命相救……啧啧,挂那如意结之时,我的心十分犹豫啊,——一想将来会被某个眼尖的看了去,窥破天机,我就心如刀绞。”

敬安又笑又恼,皱眉望他,半晌一笑,说道:“倘若不是因你唐家有那个变态古怪的规矩,我定然……哼……”

唐锦似转开头去,却问道:“那你日后当如何?”敬安说道:“昨日……他以为我真的亡故,哭的昏厥,……换了你,你会如何?”

唐锦似摆手,傲然说道:“万别说我,我同你却不一样。”敬安“嗤”地一声,说道:“你自然同我不一样的,如今我离了京,无人再能跟你相争了,想必你要回去得意了罢?”

唐锦似说道:“又有何可得意的?同你争,不是我的兴趣,我是同自己争。”敬安不解,说道:“你此话何意?”唐锦似说道:“要为相,我自会靠自己一步步夺得,在此之前,先在东海磨练磨练倒好。”

敬安闻言,笑道:“你竟不急,你们唐家那规矩,嫡子要谋了相位方可脱童子身,你别说你……”

唐锦似又扭过头去,说道:“你当谁人都跟你谢侯一般,游戏花丛么?”

敬安越发笑,拍掌说道:“如此说来,你尚是童子之身了?”

难得唐锦似面上微红,却哼道:“这个不消谢侯操心罢了。”

敬安将前恨消了,一时乐不可支,说道:“我也就这点放心,不然的话,你藏月儿一年,我却不会同你罢休的。”

唐锦似咬牙,说道:“这便是你对待恩人的态度?”

敬安说道:“你虽然救了月儿,却又不许她来见我,让我熬了一年多,也算是功过相抵。——且你还撺掇月儿,说这次我死乃是诈死,实在不可原谅。”

唐锦似哼道:“我平生最是正义,打抱不平的。你先前强迫于她,难道就如此轻易让你得了人,再说,你谢敬安若是那么容易就死之人,我倒要拍掌称快,赞叹我朝死了一个庸才,不用再总是碍我的眼了。”

敬安一拳过去,唐锦似伸手一挡,两人靠近,目光相对。

敬安邪笑说道:“我知道你是因自己无法消火,因此心怀嫉妒,只拿我出气。”唐锦似嗤之以鼻说道:“休要把人都想得如你般不堪。”

敬安说道:“月儿的眼睛如何才能好?”唐锦似哼哼两声,说道:“我怎知道,你那么能耐,自是能找到名医的。”敬安说道:“那我家之事……”唐锦似说道:“我没那么长舌。”敬安挑眉一笑,说道:“你在惹人讨厌之外,倒有几分意思。”唐锦似诚恳说道:“你在惹人讨厌之外,仍旧三分讨厌。”

敬安哈哈一笑,说道:“过奖过奖。”唐锦似谦虚说道:“彼此彼此。”

两个人嘿嘿一笑,此刻外面有人说道:“听闻阿秀公子来了么?”

电光火石之间,敬安撤手,唐锦似也重又负手独立,两人面面相觑,一个面色端然,一个温润如玉,似在娓娓相谈,气氛融洽之极,门口处,却是东炎迈步进来。

敬安昨日出战之前,便见过东炎,东炎自是一番惊喜,拼力拉着不放,恨不得也随他去战场才好,好不容易得了他回来,却听他去了内房,东炎就知道敬安去会月娥了。后来便听闻姓唐的公子上门,东炎便来看究竟。

三人相见,东炎同唐锦似又行了礼,说了会儿话,唐锦似便告辞离开,东炎同敬安相送了他,转身回来,东炎便称赞,说道:“果然是好人才,所谓:江山代有才人出。公子秀的气度,果真叫人折服,虽然是东海守将,难得竟一派儒雅,大有古贤人君子风范。”敬安笑而不语。

阿秀公子唐锦似这番来,将养在他家里的小哈也带了来,敬安回去之后,便见小哈正在拼命舔月娥的手,敬安上去,将它左推右推,推到一边,才把月娥抱住,躲开小哈。

月娥说道:“听闻阿秀公子来了?”敬安说道:“已走。”

月娥略觉惆怅,说道:“我竟没见他一面。”敬安说道:“他生得丑陋十分,不堪入目,恐怕吓到你,便一早走了。”

月娥噗嗤一笑。

敬安醋道:“难道你不信?”

月娥说道:“你说,我便信,只是,阿秀公子是我救命恩人,就算他奇丑无比,我也自是感激的,吓什么呢。……可惜不能见一见他。”

敬安仍醋,说道:“不许你见他,只许见我一个。”月娥笑着倒在他怀,说道:“好罢,不过你也只许见我一个,不许见其他女子。”

敬安同她相处以来,她从不过问他之事,这才也是破天荒第一遭,可见她真的爱他,故而敞心开怀才如此。

敬安笑着便亲,说道:“孽障,天地良心,自有了你,我谁也看不下去,你还担这心思,有空胡说这个,就同我再……”一翻身,将床帐子一拉,便将月娥压下。

那床底下,小哈本正目不转睛看,见敬安将帐子拉下,它便一歪头,可惜却看不到什么,便悻悻然地趴在地上,趴了会儿,忽地听外面隐隐一声吼,小哈十分兴奋,猛地起身,便跑出去。

床内,月娥说道:“小哈似跑出去了……”敬安说道:“我听得小暴叫,恐怕是去找他了……嗯……”便低吟呢喃。

月娥兀自挣扎说道:“快追回来,他们两个见了,定会打架,小心伤了……”敬安低喘,说道:“管他们去……不会伤的……嗯,自有分寸……”声音渐小,只化作一片销魂之音。

此役后,敬安重上书朝堂,言明迫不得已诈死诱敌之计,而此战一举歼灭匪众三千,至此之时,西北地方的大股匪众势力皆被扫荡一空。

皇帝见奏折,龙颜大悦,将以往“欺君”之罪不予追究。因敬安请旨要常驻西北,皇帝虽不舍,却只得封敬安为“西北侯”,衔领“兵马大元帅”,统领西北军马,固守边关。

东炎自回了京城,谢府事务,便一概移交东炎处置,东炎便担当了谢府族长之位。此后三年,大理寺正卿退,东炎便被擢升为大理寺正卿,一生端方耿直,明察秋毫,过手的案子,绝无纵枉之过,且又嫉恶如仇,从不徇私舞弊,就算王公大臣犯案,也定追究到底,百姓赞叹“谢青天”,正是了之良臣,一时佳话。

敬安人在西北,走马斗鹰,练兵排阵,又有佳人相伴左右,别人看着那西北地虽清苦,但只因两个厮守一处,却只觉甘之如饴。

小良自回北边,每年时常回来看望月娥,有时敬安便携着月娥去关东看他,会友。三年后,小良晋升关牧之帐下参军,后亦成亲。

有道是:

不是姻缘莫强求,姻缘前定不须忧。

任从波浪翻天起,自有中流稳渡舟。

—完—

番外之敬安篇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青玉案》

敬安最近总是重复做同样的梦,似梦,却又似非梦。

那年春日,敬安八岁,父亲带他出外游玩,行到一座寺院之中,迎面见一个儒雅男子,手中牵着一个娇娇弱弱的女孩儿走过。

父亲一见,便上前同那人寒暄,两个说的甚是投机。敬安无趣,便只打量那女孩儿,见她生得倒是极好,虽然年纪尚小,然而眉眼精致,宛如人偶一般,可见是个美人胚子,若是长大了,必定是倾国倾城之貌。

那女孩儿见敬安打量自己,她却害羞,便躲在那儒雅男子身后,敬安便听父亲说道:“这,便是令嫒?”那男子说道:“正是,她前些日子病了一场,在这庙里许了愿,是以今日特带她来还愿的。”父亲便点头,两人又说了一会儿,那男子才牵着女孩儿的手去了。

两人走后,父亲低头,问道:“敬安,怎地,莫非是喜欢楼家小姐?”敬安摇头。父亲问道:“长的极美,若是再大一些,怕就是这京城中的第一美人了,怎么,敬安不喜欢么?”

敬安说道:“再美又怎地,胆子太小,都不敢看我一眼的。”父亲哈哈大笑,说道:“女孩儿自是要用来护着的,要那么胆大作甚?闺阁里的规矩,是不得随意见男子的,避着你,那是她们的规矩。”

敬安霍霍挥舞着手中的木剑,不屑说道:“不喜欢便是不喜欢,再美也是不喜欢啦。”

父亲拉着敬安的手,带他看遍了寺院里的尊尊佛像。出来之后,却仍见那楼翰林领着那小女娃儿在外。

父亲便笑着说道:“敬安,你再看一看,这样的美人,你若想要,我便做主替你说亲,将来她便是你的……你若不要,以她这样的绝色,很快便成了别人的了。”

敬安抬眼,见那女孩儿正在低头看一枚风车儿,笑面如花,果然是美的惊心动魄,比花更娇。

那卖东西的女人有心逗弄,便递了个别样花色的风车儿过来,那女娃儿一惊,丢了手中的风车,便又躲在了楼翰林身后。

敬安看的皱起眉来,便又低头看自己手中木剑,说道:“不甚喜欢,谁爱要便是谁的去罢。”

父亲甚是惊奇,想了想,便说道:“那敬安喜欢何样的女孩儿?”敬安想了想,说道:“我不知。”父亲望着他,很是无奈。

敬安舞了两下剑,慢慢停下来,说道:“父亲,我现在不知,或许将来见到了,我便也知道了。”

父亲听了,哈哈一笑,仰头看天,若有所思,便说道:“既然如此,我便不再问了……嗯,敬安,我许你,将来你的姻缘,叫你自己去择,好么?”

敬安说道:“自然是好的!”便又缠着,说道:“父亲,何时才能给我真剑?我那一套四十八式的剑法已经练的很好。这木剑我用的厌了,又不能杀人,看的都烦。”

曾在万人丛中,看到那唯一一个。

敬安只以为大概是自己风流花心,于是轮到这一位……不料,兜兜转转,本以为触手可及之人,竟离得千里之遥,本以为自己施舍一点,她该感恩戴德,却没想到,她宁肯舍弃所有,千里而去,也不肯在自己跟前,享受那些他给的轻怜密爱。

他生平第一次失了算。

竟是为何?

敬安故地重游,风雪飘飘,那“良记”的招牌在风里滴溜溜地打转,雪片子拍在脸上,丝丝的冷,化成水,流下来,如泪痕一般。

敬安恍惚,忽地想到那一日,自己吃醉了,便倒在此,她择日便要嫁人,从此为他人妇,心头滋味难明。

那人自风雪中来,冲他伸手,说道:“侯爷……”

那张脸,如此相似……当时他恍恍惚惚看了半晌,总觉得很熟悉的脸,究竟是何人?敬安搜肠刮肚地想,终于想到了在某一年,父亲尚在之时,曾经指着那躲在楼翰林背后的女孩儿,说道:“敬安,你若是要,她便是你的妻子,你若不要,以她绝色,将来很快便是别人的。”

敬安释然一笑,说道:“原来是你。”

原来当时,他已经记起来。

酒后吐真言。

酒醒却全忘记,竟完全不记得,记忆之中,那极偶然的一次相逢。或许,潜意识之中觉得:若是想起来,会极可怕罢。

敬安自梦中醒来。

身边的人儿睡得正安稳,敬安伸手摸摸她的脸,如梦似幻,今夕何夕?

月娥惊醒,茫然问道:“怎么了?”

敬安望着她,说道:“月儿……”

月娥听他声音怪异,便说道:“怎地了?”

敬安想了想,终究说道:“没什么。”

月娥略觉不安,敬安抱了她,想想,就笑,说道:“我先前好像见过你……不过,又好像不是你。”

见到过她的样子,但是却,不是她。

绝对不是。

那个总是会躲在楼翰林背后的女孩儿,那个长大后果然就倾国倾城的女子,那个跟大哥有过婚约的楼家小姐,那个不知所终的楼容玉……

不是他怀中的人。

敬安抱紧了月娥,脑中所想,是她曾淡淡地躲开自己纠缠,是她飞起一脚伤了自己派去戏弄她之人,是她毅然断指相救于他,决然舍身引走贼人,是她不露声色地忍着不说,却暗地里走的无影无踪……

她总是不语的,却叫他暗惊心。

那白衣庵中事,他不问,她不说,倘若有一日她想说,他便只是听着。

像是她这样的女子,无论做出什么来,他都不会惊讶,他这一生也未曾想到,自己会如此眷恋一个女子。——当父亲再三问他要不要那个绝色的楼小姐之时,他对她毫无心动,甚至觉得那样娇怯的女子,连自己手中的一柄木剑都比不上!

怎会同她遇上,孽障,孽障,是自己的孽障,却害了她。

天南海北的大夫,或者被重金聘来,或者被武力抢来,如今,已经是第十四个。

敬安在边儿上,看的惊心动魄,见那银针,自太阳穴深深插进去,他坐立不安地,仿佛自己的身上被刺了针进去,恨不得就替了她。

真比自己挨一百刀都难受。

每一个,都会有这样那样的折磨,先前那十三个,徒劳无功,因伤了她,便被他好一顿打,驱逐出去,若不是她求情,以他的性子,干脆杀了也便罢了,谁叫这些庸医胡作非为,无功反而叫她受罪?

敬安总觉得是自己的罪孽,却都叫她来受了。——这感觉让他惶惶然地,甚至在抱着她的时候忍不住落泪,幸而她还看不到。

本来不想要替她医眼睛了,眼睛瞎了又怎样,还有他在,只要他在便可,他并没觉得眼瞎了的她有何不同,只是在望着她伸手摸索东西之时,会觉心酸。

月娥却只劝他不要气馁,一个接一个的大夫来了,又走了,敬安的耐心变杀性,杀性又被她笑着厮磨了去,复变作耐性,最后只是忍了心痛,伸手握着她手,在她受苦之时,叫她知道,他是明白的,且会跟她一起,永远跟她一起。

只是,心里仍痛,是他害她如此,他知道的,若是他一早放手,她必然会同苏青一起,白首齐眉,是他不由分说害了她。

他欠了她,她却仍旧要还债给他。老天的造化,何其古怪。

上元之夜,西北魁州城中,放灯大会,各色灯笼琳琅满目挂出,遍街都是,万民同乐,游走其中,笑语喧哗,不绝于耳。

敬安护着怀中之人,说道:“这一盏我却认得,应是鸳鸯灯,因一边儿一只鸳鸯,彩碧辉煌的,两只对着嘴靠在一起,你说是不是鸳鸯灯?”

月娥虽看不见,但听敬安说的活灵活现,她便自想到,掩嘴一笑,说道:“想必就是了。”

敬安搂了她肩膀,低头靠近她耳畔,说道:“倘若你不知是何样子,我可以……”月娥微怔,却觉得敬安在自己脸上亲了口,便又沿着脸颊向下,在她的唇上轻薄片刻,月娥虽看不到,却听到耳畔声音喧哗,刹那红了脸。

敬安离了她,才问道:“可知道是何样子了?便是如此对嘴着的。”

月娥羞得将脸埋在他的胸口,说道:“你好没羞,倘若被人看到怎办?”

敬安说道:“怕什么,夫君疼娘子,谁敢说什么么?”

月娥在这些胡搅蛮缠上面却是说不过他的,然而毕竟不是真的恼怒,便忍着笑,又爱又嗔地,反手轻轻捏了他的手一下,如此微小动作,惹得敬安满心甜蜜,低头又说道:“这灯会也无甚好看,不如我们且回府,做一对对嘴鸳鸯罢?”

月娥大羞,说道:“我还要看。你再说给我听。”

敬安叹一口气,说道:“我知道你是故意而为。”月娥微微一笑,却不说。敬安便又同她指点,看了会儿,月娥便要买那个双鱼灯,敬安拿钱,就去拿那双鱼灯,身后月娥拉着敬安的袖子,不知哪里冲出一人,将月娥一撞,月娥后退一步,待要叫敬安,却听有人说道:“你踩了我的鞋子。”月娥只得道歉,片刻时候,一股人潮席卷而来,嚷嚷着奔过,月娥扬声再叫敬安,声儿却淹没在人声鼎沸之中。

月娥跌跌撞撞,想站住脚,却又站不稳,被人潮冲的分开来,兀自拼命大叫敬安,一个趔趄竟跌倒地上,摔得极狠,竟跌在地上,半晌爬不起身,脑中一昏之时,却忽地想到他说道:“从此以后,别离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