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穿越五零年代当学霸上一章:第 23 章
  • 穿越五零年代当学霸下一章:第 25 章

王友贞到处借钱的效果还是可以的,最起码在熟人面前她为继子继续学业辛苦操劳的慈母形象是竖立起来了。

不过让她去李家送钱,她就不愿意了。

这种不愿意的情绪她说不出口,但是她自己很清楚,她不愿意看见和季淑芷有关系的一切,也不想接触让她想到季淑芷的人和事,包括李春来和李振国,一个她都不想看到。

当年吴世会季淑芷要去沪城开展工作,组织上因为季淑芷怀孕了有很多工作不方便做,安排她假扮季淑芷的妹妹做交通员。

季淑芷怀孕六个多月的时候,他们有暴露的危险,吴世会先转移去了港城,是她送季淑芷和春来去的齐市。她暗示李大海,如果有危险就请他们带着季淑芷和春来去乡下躲一躲,安全了她再来接季淑芷和孩子一起去港城。

她接到去港城的通知的时候起了私心,并没有去接人,而是自己一个人去了港城。在港城她的身份一直是妻妹。后来从俄国那边辗转传来坏消息,说季淑芷送李春来去俄国留学,母子都在路上牺牲了。她主动向上级申请以夫妻身份活动,组织上同意了,就这么和吴世会做成了夫妻。

她以为季淑芷和春来都死了,李大海被她暗示藏在乡下怕是一辈子都不敢伸头,不会有人知道她做过什么,她安安心心的做了吴世会的妻子,生了两个孩子。吴世会接到新任务去不颠国,她是想一起去的,但是在港城的那几年她忙于生活琐事,又有两个孩子需要照顾,没有学会说不颠语,去了也不帮不上忙,最后她还是带着孩子们先回国了。

有季淑芷的前例在那儿,她哪敢放心让吴世会一个人在资本主义的不颠国逍遥。她把冬来和燕来交给远房亲戚抚养,打出国申请报告的时候发现她又怀孕了,这一留下来就再没机会出去过。

吴世会去了不颠国就音讯全无,她带着静来生活一直很艰苦,连交给亲戚寄养的冬来和燕来都顾不上。去年初吴世会回来,她以为她的好日子来了,她主动说她去齐市找人,她也确实去过,住在吴世会父亲旧宅的人家说原来住在这家的人死光了,她就没有再去吴世会交给她的地址找李大海,直接回平京了。

她以为她避开了这一切,她失而复得的生活就安稳了,她就没有想到不只李春来活着,李大海一家和李秋来也活的好好的!

她和吴世会结婚是在季淑芷去世之后,是正大光明由上级领导撮合才结合的。除了没有接季淑芷去港城那件事她做的亏心之外,她并没有对不起季淑芷过。

可是她就是不想见和季淑芷有关系的人,尤其是现在,她的儿女都长大了懂事了,她更是不愿意李大海再出现在她的生活里。她必须是一个完美的人,完美的母亲。

王友贞思考了好几天,决定还是先避开李大海,等开学之后,她再去一趟学校,当着李振国的老师把这个钱交给李振国,无论如何也要先把李振国争取到她这边来。

王阿姨一天两天都没有来,李家人也没把她放在心上。

李振华和李振国辛苦了好长时间,总算把院子清理出来,可以种菜了。李大海在平京农业局接触到日光温室改良的调研项目,在家里和孩子们讨论一面坡日光温室可不可以在庭院搞。

李惜文看过资料十分赞成:“我们家院子这么大,可以搞可以搞。把裁成块的玻璃买回来,再买点木料,家里有砖有水泥,就我们仨都能搞出来。要是搞不成功,玻璃拆下来洗一洗收起来,咱们盖新房子也不用再买玻璃。”

这么一算帐,就算玻璃要花一些钱,但是成功了不只对李大海的工作有帮助,家里秋冬天还能吃上新鲜蔬菜。失败了也没亏损,毕竟盖新房子肯定要装玻璃窗的,在院子里做一个一面坡温室的玻璃都不一定够新房子用。

于是李家人在开学前的所有时间和精力都放在这个玻璃温室上面了。不只李振华李振国,连李惜文都在太阳底下晒成正在脱皮的小黑炭。赶在开学前,家里的温室总算收拾出来了。不过天气热,一格一格的玻璃窗实装没有问题之后又给拆下来收在了李惜文住的那个房间里。

李惜文去大学报道,行李看上去没有多少。

大哥背着当年在沪城买的旧木箱,里头有几套换洗衣服和洋铁瓶装的零食还有工具书什么的。二哥提着手拎包,里头装着蚊帐脸盆热水瓶什么的,还背着席子卷起来的薄被子薄褥子。李惜文只背着她的斜挎包,兄妹仨坐着那种顶上装大包的公共汽车,一路大颠到西郊的兴华镇,再步行去离镇还有一里多远的平京大学。

平京大学的大门是新建的,教学楼是崭新的,运动馆是崭新的。

宿舍也是新的,三层楼的女生宿舍楼外型相当精致,八人间的宿舍里头是四张高低床。李惜文的旧木箱都有点配不上新宿舍了。

李振华已经在平京大学学习生活了三个年头,认识的教职工很多,申请分配宿舍的时候有李振华和老师商量,李惜文要求住靠窗的上铺也给她安排上了。

把床和帐子铺好,再把木箱子放到床尾,有新帐子挡着,不上她的床是看不清楚她床上的旧木箱的。

李振华和李振国不好在女生宿舍多待,李振国放下东西就直接走了,他们平医大的一年级二年级在平京大学隔壁的华大读,三年级回城内的平医大本部,他现在回本部报名,还能赶得及回家烧晚饭。

李振华就和李惜文约定了午饭就用带的干粮顶一顶,下午三点他过来女生宿舍楼门口接妹妹,去镇上搭车的时候再吃一点回家。

李惜文把宿舍打扫干净,去水房打了两次水,洗过澡收拾清爽还睡了一小会,她这间宿舍才来了第二个同学盛义芸和第三个同学纪丽君。

盛义芸有沪城口音,圆脸浓眉齐耳短发,穿着大花的布拉吉和皮鞋,进门一看屋子里清清爽爽每张床都擦的干干净净,跟李惜文客气道谢攀谈。她带着一个铺盖卷和一个大个皮箱,睡的是另一张靠窗的上铺,李惜文帮她把皮箱托上了床铺。

纪丽君瓜子脸细眉毛长麻花辫,穿着白衬衫黑色百褶半身裙和带金属搭扣的黑布鞋,和室友做自我介绍的时候神情骄傲。和纪丽君一起来的人挺多,姥姥妈妈弟弟妹妹讲话也都是南方口音,还有一个提一网兜东西的阿姨,一个背铺盖提皮箱的沉默小伙子。

那个姥姥进门看见李惜文坐在靠窗的上铺床上,就指责她:“你是谁家的小孩这么不懂事,爬到别人家床上干什么?”

“老人家,这是我的床。”李惜文对老人家是很有礼貌的,尤其是这种一看爱管别人家事的老太太。一间宿舍要住六年,她一直保持好风度,不得劲的只能是老太太的外孙女不会是她是不是?

“哎呀,你几岁?”老太太啧啧,“小姑娘不作兴撒谎的呀。”

“老人家,逗您又没有人给我糖吃。我是跳级参加的高考。”李惜文看着老太太认真的说:“我爸说了,早一天大学毕业就早一天为党和国家、为人民做贡献!”

这话政治上很正确,而且还隐藏着她爸爸是大干部的意思。老太太本来找上小姑娘是看她穿的村挑软柿子捏,小姑娘似乎是个硬茬她就怂了。

刚才没什么存在感的妈妈笑盈盈赞成:“小同学的爸爸说的对!妈,你不要看人家小就以为人家是跟姐姐来玩的,现在的孩子呀,可聪明啦。关大姐,我们纪丽君是这张床,麻烦你把床铺一下。我们带姥姥参观一下宿舍楼。”

当妈的把孩子们和老太太都撮走了,剩下阿姨和小伙在盛义芸的下铺挂帐子放东西。

盛义芸一边收拾床一边对李惜文眨眨眼。李惜文也对她眨眨眼,大家都有点嫌弃纪丽君娇气,心照不宣。

眼看快到三点了小伙还在给纪丽君叠豆腐干被子呢。李惜文也不好为难人家叫人家出去,她从箱子里拿出她自己拼的夹被,用几个夹子夹在蚊帐上,把老土布的睡衣睡裤换成了蓝色工装裤和白衬衫。她把夹被拿下来的时候,纪丽君那一家已经转回来了,当妈的和几个小姑娘看着她那床夹被都是很感兴趣的样子,再看见李惜文的工装裤和纯白衬衫,纪丽君用力看了好几眼。可能是因为刚才她姥姥碰过软钉子的缘故,她没有说话。

李惜文下地换上白球鞋,把帐子理好,笑着和盛义芸说:“我家在平京,今天收拾好了我要回家住两天,正式开学再来。”

盛义芸说:“好的呀。你的热水瓶在哪里?后天早上我给你打开水呀。”

“不要麻烦啦,下午还能打一次开水的,我估计下午才到。”李惜文对她笑笑,又对纪丽君一家全体笑笑,把钥匙挂在脖子上开开心心的出来了。

三点钟外面晒的很,李惜文在门口张望好一会才找到藏在好远好远的花坛边边角的大哥,赶紧跑过去喊人。

“大哥,门口有树荫你不站躲这么远干什么?”李惜文去牵她哥的袖子。

李振华打开妹妹的手,“小孩子不要管太多,以后呀,不管是不是认识的女同学跟你套近乎…”

“我知道,不许占人家便宜,不许和人家说你的事情,不许跟人家透露我们的家庭情况。大哥,兴华镇上有什么好吃的?”

“有两个小饭馆还可以,等一等再去。”李振华拍拍他的那个大挎包,“我们先去买饭菜票,我跟你说啊,贫困学生可以申请每个月十四块五的生活补助,好多人都申请了。不过我和你二哥穿的不差,还半个月就收次包裹。我们就没有申请过补助,你也不要申请了。咱们家不占国家的便宜。”

调到平京来爸爸妈妈都涨了工资,就算没有卖鱼的钱打底,爸爸妈妈的工资供三个大学生也供得起,她们家确实没有必要占国家的便宜。

李惜文点点头。

李振华买到两扎饭菜票,分了一扎给李惜文。

“领补助的同学饭菜票是按月发。咱们就是自己买。”李振华把这些票都揣进挎包,“我以前一开学就把饭菜票都买够按月数好分开来放,按月取用。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有些人花钱都是没有数的,知道你条件好就好跟你开口借钱。这种人当然不能借。但是有些人确实有困难,该帮还得帮。不过不管怎么帮人家吧,自己吃饭还是要保证的,饭票菜票谁来借都不借。”李振华向妹妹传授他的理财经验,还怪得意的。

李惜文默默的点头,上了大学有这么个会过日子的大哥管着她,别人想问她借钱估计有难度,从早饭后妈妈数给她们仨学费和这个月的生活费路费零花钱开始,她大哥就没让她摸着钱!她现在衣兜里比脸还干净。

夏天三点多的太阳仍然很晒。李振华领着妹妹抄近路从平京大学和隔壁华大共用的新体育馆走,和一辆往华大方向开的公共汽车擦身而过。

这次不是顶着大包包的公共汽车了,这次是外形类似道奇长头的公交车,李惜文看见上辈子的熟车很感兴趣,一直盯着车头看。

李振华咦了一声,说:“小妹,你看车窗边闭着眼睛的是不是宁东家的亲戚,和宁东的照片有点像。”

下一眼李惜文就看见宁东了。寒假的时候宁东似乎还是少年模样,几个月时间他已经长成了青年,脸上棱角分明,就算闭着眼睛也显露阴郁。

宁东现在这个样子比寒假时总摆着嫌弃脸的那样子好看,不过李惜文还是更愿意看到宁东以前那个总摆嫌弃脸,其实是个无忧无虑少年的模样。

“宁东哥又给调整到了华大?”李惜文觉得华国的大学真能折腾,这都调整第二次了。

“估计是吧。做邻居早晚能遇上,咱们先回家吧。”李振华揽住小妹往镇上走。

平大和华大在兴华镇的这边,人大在兴华镇的那头。一辆公共汽车停下,一群二十多岁将近三十岁的干部背着行李卷下车,他们手里还提着包袱,提着藤编的或者竹编的行李箱,甚至还有人提着小皮箱,三五成群神彩飞扬,步伐矫健。

“人大今年的调干生真多。估计咱们学校文科院系也会有不少调干生。”李振华摇摇头,“我们宿舍楼的楼长怕是又要换。”

“为什么呀?”李惜文感觉她大哥似乎有点嫌人家调干生麻烦。她完全不懂什么叫调干生。

“念工农兵速成中学或者夜校出来,以同等学历直接来上大学的老大哥们啊,他们以前差不多都是领导干部,还有当县长的呢。他们来上大学都是带工资来的,老大哥们看我们这样从学校到学校的学生就像看小孩。”李振华无奈的解释道。

他很小的时候他爸爸妈妈就告诉他,他是家里的老大要担事,召开家庭会议他也有发言权。在家里他是可以当家的人,到学校来却被人当小孩指着教这样那样,他是真的不适应啊,要不是家教严格,他早就想对酷爱指手画脚的人说“关你屁事”和“关我屁事”了。

李惜文被大哥的样子也搞的有点紧张,说:“那我们工学院也会有调干生?”

“有也不多,调干生一般都是去读文学院和法学院。我们工学院和理学院的课程都有点难度。连保送生都是去上物理系的。”李振华摆出一本正经脸,等着妹妹来问他为什么。

李惜文真的很懂保送生为什么都是去上物理系,她上辈子就是那样上的物理系。她现在好忧伤,觉得自己深藏不露的那点小秘密被大哥发自内心的鄙视了。

第57章 礼物

李振华和李惜文到家的时候李大海和曹月英都还没到家。

李振国轻描淡写的和哥哥妹妹说:“王阿姨今天跑去我们学校给我塞生活费。我说家里负担重还要供四个亲戚上学,大哥和我父亲商量好了以后由他负担我的全部开销,叫她拿这个钱给冬来燕来添两件衣服,那钱我也没拿。”

“当着很多人面塞给你的?”李惜文真是笑出声来,“这位王阿姨是不是每天不挣一点面子她就全身难受?”

“有事没事总要折腾几下的那种人。她不来惹我就算了,惹我我就替她扬扬名。自己亲生的儿子衣服都没有的穿,她还要养四个亲戚,知道的人嘴上夸她人好,心里都要骂她傻!”李振国冷笑两声,“我父亲当年肯定是眼睛瞎了,才会和这种女同志结婚的吧。”

这位王阿姨确实不好评价,李振华干脆就不作声。

李惜文卷起袖子洗手,接替她二哥做饭。

李振华和李振国趁这个时间到隔壁院子洗澡。

曹月英回家一身是汗臭,坐下来就捶腿感叹:“今天出去办事,新参加工作的年轻同志要为国家省车费,来来回回都要走路,我跟着他们走路,真是吃不消了,小妹你一会给我写信,找你大舅舅帮忙,看看能不能买辆女式自行车。”

又有机会把空间的自行车拿出来了?

李惜文好开心,说:“先不慌写信呀。明天我们去逛逛百货大楼,再打听一下有没有组装车,要是有的话,就算贵一些,买一辆回来也有的骑。妈妈你觉得呢?”

“行!”曹月英捏着腿肚子,“其实找你大舅舅帮忙买,托人运过来还人情也不便宜。我们是在齐市的日子过的太舒服了。那会要是要买自行车,请你胡阿姨帮忙也不会太费事。明天我多拿一些钱给你,你看着家里需要的东西都买起来。”

“好呀。”李惜文答应的真是兴高彩烈。

李大海回家都已经七点多,他也是累的很,吃过晚饭冲了个澡就睡着了。

李振华和李振国怕吵到爸爸妈妈,拿着收音机去了隔壁院子听广播。曹月英有心叫孩子们明天早上多睡一会,睡觉前把她藏钱的铁盒子拿出来,数了三百块钱给李惜文才去睡。

平京最大也是最新的百货大楼有好几层,李惜文看得上,又是家里用得上的东西不少,但是没有票,而且也没有高价卖。李家兄妹仨揣着三百块进去又揣着三百块钱回家了。

李振华和李振国以前都听平京本地的同学说过组装自行车的事儿。但是当时并不知道今天要买自行车,他们也没有详细打听,现在根本找不到门路。

李振华就说:“我去找同学打听一下,不过不好空手登人家门的。小妹,家里有没有比较稀罕、又不是花了钱的东西当礼物?”

家里最多的是米面杂粮,但是这个送人就是很有诚意的礼物了,不合适。

李惜文想了半天也没有头绪,问:“你去找的人家有没有老人小孩?能帮我们换到自行车票或者买到组装车的人多大年纪,有没有特别爱好?”

“有老人,别的都不知道,不过我那个同学应该能帮忙问邻居或者朋友。”李振华的脸有一点点红,因为他现在黑,所以看不出来。

李惜文想了又想,从装糖的洋铁瓶里找出来几块糖饼,再找出来一把红枣和一把枸杞和两个罐头瓶子刷干净,然后她花了一个多小时熬出来红枣枸杞糖膏,晾温了倒进罐头瓶子里,又找来细麻绳和两张干荷叶,把瓶口扎起来。

“大哥拿去吧。”李惜文开心的拍拍手,“还好我过年的时候叫你们留糖饼了,不然现在想走个礼都没有办法。自己做的糖啊,没花钱。”

“那行,我现在就去!”李振华把三百块的整钱留在家,随身只带了两块钱,用挎包把两瓶糖膏装起来,快快活活的走了。

“和大哥关系很好的,家在平京的同学,二哥你听讲过?”李惜文有点好奇。

“没有。”李振国眼珠转来转去,“可能是女同学。”

“哎呀,那岂不是要,家里要盖新房子了?”李惜文眨两下眼睛就开始想像她的第一个侄儿或者侄女长得像谁,是很可爱呢,还是特别可爱。

“想什么呢!”李振国拍妹妹一下,“就算大哥找到了门路,今天也买不成车。今天没什么事情做,我带你去哪里玩?”

“好呀,我们去卖纸墨字画的地方看看,平京有这样的地方吗?”

“琉璃街呀,走走走,我们今天中午在外面吃饭。”李振国把三百块钱藏起来,再把三间卧房门锁都锁好。

琉璃街有点远,搭公共汽车还转了一趟车。

李惜文上辈子是逛过琉璃厂的,印象就是花花绿绿的仿古一条街,街两边的画廊都长着“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脸,老板一个比一个不爱搭理她这种俗人。

平京的琉璃街却是围墙圈起来的一大片地方,里面盖了一排一排的房子,这些房子年纪都不轻了,大部分门面都只是保持整洁而已。像李惜文记忆里的那种花花绿绿的门面只有两三家。

两块黑炭进了第一间门面就被百无聊赖的店员无视了。

现在的笔墨纸砚都是好东西,可是没有钱买。

被店员无视李惜文一点都不气恼,她气定神闲挑感兴趣的东西看。看完一家再进下一家。

每进一家店,都要被店员盯两眼,李振国开始还有点不好意思。

还好脸皮这个东西总是越蹭越厚,几次之后李振国就蹭出了厚脸皮,可以在店员漠视一切的眼神中泰然自若站在有过堂风的地方感受一下凉快。

逛到灰扑扑,却是一连三间门面的大店面的时候,李惜文看见了熟“人”。

齐白石黄宾虹李可染李苦禅张大千徐悲鸿潘天寿这些大师的代表作她在手断过不只一次的上次童年是有上过欣赏课的呀,现在她看见了风格类似、艺术水平相近的小鱼小虾飞虫、山山水水和蔬菜花果,她的心怦怦跳,她觉得她看见的不是艺术品,她看见的全是钱,是她上辈子拍卖一张出去就能在北京换一套房子的支票!

画轴上标着价格,几块钱一平方尺!这简直是钱摆在地下求你去捡!

也不需要买很多啊,买个一百七八十张放到空间收起来,过几十年等她成了老太太,孙辈们过来探望她,谁哄得她开心了,她就丢一幅随便什么给谁都能让谁在平京买个房!她这个老太太的晚年多美好!

李惜文是个行动派,她立即开始计算把这个这个和这个挑出来以后全都要需要多少钱。

李小妹,你在干什么?

李小妹,你想干什么?

李振国和几位店员大眼瞪小瞪对瞪了好几秒钟,在对方“不会遇到傻子了吧?”的目光中,选择强撑他妹妹,他移到有过道风的地方,顽强的摆出冷静脸,吹风。

宁东从二楼下来,第一眼都没认出来那块脱了皮的黑炭是李小妹。看第二眼他也没认出来,不过看第三眼他认出来李小妹额头上那一线浅浅的疤痕。

看第四眼,他从李小妹的眼睛里看出了“想要。”

他走过去拍拍李惜文的肩膀,“小妹,你在想什么?”

“宁东哥,好巧啊。”李惜文打过招呼继续数她未来要赏给儿孙的房子。

宁东看着李惜文这个过年数晒了多少腊肠的样子就觉得心情好,笑着和她开玩笑,“小妹,如果你的眼睛上写着字,左眼一定写着想,右眼肯定写着要。”

“不对,我额头上还刻着两个字。全部!”李惜文真是超兴奋的,开心的说:“连起来就是全部想要!”

“真贪心。”宁东总算看见李振国了,笑着打招呼,“二哥好啊。”

“宁东你好。”李振国笑的就不怎么愉快了,寒假的时候他是主要防守邢兰州,这个宁东跟他家小妹通了一学期的信,怎么就这么巧能遇到?也不能不防。

“全部都要没有可能,挑几幅,我送你。”宁东凑到李惜文身边,“这张虾趣图很可以的。”

“不要你送,我会自己买。再说只有小孩子才会老老实实的选,我已经是大人了,我只会全部都要!”李惜文开够了玩笑,快活的说出她的白日梦,“这些要都是我的多好呀。不要打醒我,让我做一会梦。”

就算是块脱了皮的黑炭,李小妹笑起来的样子真是开心,也让看见她开心的人也变得开心。店员们和经理都笑起来。连李振国都摇着头笑了。

宁东也笑了,他认真的考虑了几秒钟,说:“我买给你!全部都给你。”

李惜文的白日梦立即醒了,她转身看宁东,“你是不是也没睡醒?”

宁东拍拍她的头顶,和经理说:“高叔叔,麻烦你了,贵店所有的字画,都摘下来,全部给她。”

李振国过去把狼爪子从他妹妹的头顶挪开,“宁东,我妹妹喜欢,你给她买一两幅,我不会让我妹拒绝。全部,有点多。”

李惜文觉得宁东应该是在开玩笑逗她玩,她二哥这个反应有点过激了,她笑着打圆场,“我现在睡醒了。玩笑开一开,大家笑一笑好了。宁东哥,昨天我看你去的华大,你们又调整学校了?”

“是呀。”宁东也很有眼色,换话题聊:“你看到我怎么不喊我。”

“你坐在车上好像睡着了,我走路的,想喊车子已经跑远了。”李惜文去牵她二哥的袖子,“我们要继续逛了,宁东哥你忙。”

“好,二哥再见。开学以后我去找你玩。”宁东笑眯眯送李振国和李惜文出门,回来对高经理说:“全部都要,多少钱从你们要给我的那笔款子里扣。”

第58章 邻居

李振国很了解自己的妹妹,不觉得他妹妹会小小年纪就去找对象。妹妹既然主动避开了人家,他也就不说宁东,只说:“等二哥工作可以自己管钱了就给你买你喜欢的画。你不要随便收别人的东西。”

李惜文真没想过收谁的东西。她从一开始到现在都在想怎么把空间里的黄金拿出来换钱。不过二哥这样讲是为她好,她也不反驳,点点头,说:“我知道的。我不会随便收别人的东西。”

李振华拿回家两张,而不是一张自行车票。

“我同学的弟弟在派出所工作,他说最近抓到的两个卖组装的自行车其实都是卖贼赃,再说了,没有正式发票派出所都不会给办证上牌照。这一张自行车票是他们一个亲戚家的,要换五十斤细粮,大米白面都行。我就跟他们换了。我背大米送过去的时候,他们家隔壁的邻居看见,也说有自行车票要换大米…”李振华把两张自行车票摆在饭桌上,笑嘻嘻的说:“振国应该有一辆自行车,以后他在学校和医院来回跑可以节省一点时间多睡一会。所以我就换了。一共换给人家一百斤大米。”

李振国他们学校本部的学生宿舍区离教学区很有点路,离平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也很有点路,每天来来回回的跑很花时间。

这个情况李振国没有和家里人说过,曹月英和李大海都是不知道的。但是李振华去年去医大找过弟弟,他知道。之前他估计父母新调到齐市没多久,论资排辈等自行车票也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所以他没有跟父母提过。

搬家到平京来这十几天,爸爸不忙的时候会把自行车留在家里给他们骑,但是爸爸还是忙的时候多。李振华早就想和家里说想办法给李振国买辆自行车了,他想要避开李振国和爸妈说一直没找到机会。

所以遇到机会他就把第二张自行车票也换过来了。

曹月英知道平医大和医大附院之间有段路,但是实习跑医院是大五的事了,她暂时还真的没有把给李振国买自行车的事情放到购买计划里。

现在有了两张自行车票,又不是没有钱,早点买下来早点用也挺好。

曹月英就说明天早上上班她去开个介绍信再请一个小时的假,和孩子们一起去百货大楼买自行车,买回来好让他们上午去派出所办自行车证。

“我不要,我骑车还麻烦。”李振国感动的都想哭了。

“二哥你确实需要自行车都没有。那以后我们想要骑个车也不好有呀。”李惜文说服二哥的时候也想哭,她空间里的东西怎么就这么难拿出来?她还有机会拿出来用吗?

“买回来谁需要谁骑嘛。不然爸爸能走路他就把车子留在家里了,多一辆车子他也轻松点。”李振华给的理由李振国无法反驳。

买自行车是很重要的大事了。曹月英因为这样的大事找领导开介绍信请假,领导不只让办公室给她开了介绍信,还给了她半天的假。

曹月英开介绍信的时候就被热情的同事们指点过了,去百货大楼挑车、买车锁,排队交钱推车,去派出所办证、敲钢印、钉车牌一套做下来都很顺利。

中午曹月英带着三个孩子去单位的食堂吃午饭。她家的两辆新车固然引发了同事的羡慕,但是三个儿女摆出来,长得都好看,一问还都是大学生让领导同事们羡慕的眼睛都绿了。

图书馆的老馆长也姓曹,是一位年纪很大的温和长者,还特别跑来看曹月英的三个孩子,挨个问:“这是你们家老大,读平京大学啊?”

曹月英开心的点头。

“这是你们家老二,读平医大?”曹馆长看李振国,“了不起呀。”

曹月英特别骄傲的点头。

“这是你们家老三?也考上平京大学了…”曹馆长对于女孩子考上大学那是更加的欣赏了,“你们家闺女行!”

“这是老小。老三体育成绩好,去读军校了,暑假去实习没回来。”曹月英摸摸小女儿的辫子,笑的嘴都合不拢了,“我们老小体育成绩不行,拖了后腿,不然就能考第一了!”

居然还藏着一个上军校的!曹馆长真是很佩服这位从齐市调来的女同志,感慨:“曹月英同志,你为国家培养了四个大学生,我们要向你学习!”

食堂里全体同事都有,放下碗筷啪啪啪鼓掌。

曹月英骄傲的谦虚:“我其实也没有做什么,是孩子们自己努力上进。”

图书馆食堂的午饭有一荤两素还有一个汤,荤菜里的肉丝比头发丝粗不了多少还没有几根,但是总算有肉。炒芹菜一股药味,相当的难吃。

李惜文受不了那股药味,吃饭一点都不香。李振华和李振国也被妈妈的同事看得很不自在,吃完了饭就要跑。曹月英今天不用外出,就让他们仨把两辆自行车都骑回家。

上回家里买自行车是李振强擦洗车子,给链条上油,正钢圈紧辐条的,这回总算轮到了李振华和李振国安排家里的新车,他俩就在院子的树荫下面干活儿。

李惜文琢磨着明天要给学校的舍友带点零食吃,家里黄豆是很多的,油也有几十斤。她妈就是心里再有数,这段时间中午都不在家吃饭,以后估计她妈和她爸午饭晚饭都在单位吃食堂,那她用多少油她妈心里肯定没有准数。

所以她可以从空间拿一点油出来奢侈一下。她就放心的泡了三斤黄豆。趁着黄豆泡水的时间洗了几个空罐头盒拿去太阳底下晒。

李振华看见了问:“弄什么呢?”

“我要炒一点黄豆,我们带一罐去学校,也给爸爸妈妈留一点早上下稀饭吃。”

“我要带两罐,多泡点黄豆啊。”李振华说话的时候眼睛没敢看妹妹。

“好的。我给你和二哥各带两罐。”李惜文现在确定大哥昨天去找的是女同学了,要是男同学大哥哪会这样含糊不清的说话,肯定会明白讲给帮忙搞自行车票的同学带一罐。

那就再洗几个罐子呗。李惜文去厨房又往水盆里倒了一斤黄豆,又拿出三个罐头盒子去洗来晒。

黄豆总要泡几个小时,家里又没有什么事情做,李惜文把钓鱼竿找出来准备重操旧业,才出院门就看见周善学无头苍蝇一样从他们家那个院门出来往外跑,她就喊了一声,“周善学?”

“小妹姐!你们在家呀!”周善学跑过来,“李二哥在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