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穿越五零年代当学霸上一章:第 34 章
  • 穿越五零年代当学霸下一章:第 36 章

“你这孩子,是不是学习压力太大傻掉了?”李振国在隔壁摊子上买了根糖葫芦给她,“吃吧,等会叫大哥哥去找人问问,看能不能买个猪头给你补一补。”

二哥真是不厚道,明明是他又想找点什么东西剖一剖缝一缝,又拿她做借口!李惜文翻他白眼,“二哥,买到猪头你敢把你的手捆起来,在猪头煮烂之前绝对不碰它吗?”

“不可能!”李振国拍李惜文的脑袋,“走,找大哥哥买猪头去!”

第81章 价值三百两黄金的资料

早饭后,李惜文拿着李春来发的票去买高级点心,排队的时候遇到了盛义芸。

因为李惜文之前拿出几百块钱轻轻松松,也因为她的“邻居哥哥家住在福山上”,盛义芸就觉得李惜文很合适接手她家另一个急着出国的亲戚的收藏,她和李惜文闲聊了半天,说:“我一位长辈亲戚从前读大学也和你一个专业,他要搬家旧书扔掉可惜,你要不要去看一看?”

李惜文现在最愁的是什么?就是本专业资料太少!她开心的连声答应:“要看要看,什么时候去看方便?我什么时间都有空的。”

“现在就可以去!”盛义芸也不买点心了,“走走走,带你去。”

盛义芸的这位亲戚年纪五十多快六十,住的是个大宅门里的三间东厢房。李惜文进了这个院子就知道老先生为什么会处理财产了。这个大宅门的西厢和正房大门上都贴着封条,从封条的内容上看,房主都被下放劳动改造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老先生和这样的人做邻居,估计不把累赘处理掉赶紧跑路,也是要去生产队放牛的。

老先生对盛义芸比较信任,但是嫌弃李惜文太小不能做主。盛义芸说了好半天他才勉强答应让李惜文在他的书房里挑几本旧书拿走。

李惜文进了这个书房感觉眼睛不够用,她自学不颠语和日尔曼语也有段时间了,这两种语言的书她都看得懂。她现在对机械设计也稍微懂了一点点,翻开几本书发现每一本对她都有用,她就决定:“这个书房里的每一本书我都想要,您愿意都卖给我吗?”

十几岁的小姑娘敢说全都要,那就有可能把他的收藏都买下来。盛老先生找了个理由把盛义芸支开,说:“三百两黄金,我带不走的东西都归你。”他咳嗽了几声,“旧书是不值这个价。但是我收集这些资料花费的时间和辛苦值这个价。”

三百两黄金是很值钱,但是李惜文想要一个分门别类整理好,超过一千本,时间跨度几十年,不颠语、日尔曼语和罗曼语三种语言的原版资料的好用书房,错过这次下次就没有机会了。

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料国家肯定有门路搞到,她私人别说花三百两黄金,花五百两都不可能收集这么齐全。

李惜文空间里别的不多就是黄金多,三百两她是花得起的。最重要的是,盛义芸现在不在场,这里又没有别的住户,她拿黄金和老先生交易不会有第三个人看见。

老先生走了她把东西收空间,什么痕迹都不会有,简单干脆省事。

李惜文没考虑多长时间就点头,“我回家拿钱。”

“你去吧。”盛老先生提出一个空行李箱,“我等您到今晚,过了今晚您不来明天也不用来了。”

李惜文出去转了一个多小时,在挎包里放了两块砖以防万一,在空间摆好三十根大黄鱼再回去。

盛老先生已经把行李都收拾好了,不多大的一个行李箱,里面除了毛巾牙刷和几包吃的就没有别的东西,空着的位子都是给金条留着的呢。

现在这个大宅院除了这位老先生和李惜文自己之外也没有第三个人。李惜文很放心的用金条换过砖头,二话不说就把金条掏出来,一根一根搁在圆桌上。

盛老先生还以为小姑娘会带着父兄来呢,就没想到人家就是用个斜挎包随随便便把三十根大黄鱼背来了。他惊讶归惊讶,把金条收进行李箱的手倒是又稳又准。收拾完了他把一串钥匙搁在圆桌上,说:“你把门锁起来,自己找人来搬吧。我走了。”

“您就这样走了?这屋子里的家具什么的怎么办?还有,我搬完了,钥匙交给谁啊?”李惜文觉得老人家太干脆了,她都有点接受不了。

“全都归你了,你愿意要就全部搬走,不想要就扔这儿吧。房子是国家的,下个月我不交房租房管所的人肯定会来收房子。”盛老头摇摇头,把箱子扣紧锁上,提着二十多斤重量的行李箱,潇洒的走出去了。

李惜文有那么一刹那怀疑这位老先生是盗卖别人的家当,不过她想一想还是决定相信盛义芸的人品,把三间房里所有的东西包括家具都收进了空间。

她把三间房的窗户关好,插销都插牢固,出来把门锁锁上之后,再用精神力动了一点小手脚,把挂锁的内部搞坏了。

然后她按着挎包出来,大大方方走进胡同里,很淡定的回去买点心。供应商店里的人已经换过了一轮,盛义芸已经不在,她安安心心的排着队,同时使用精神力翻看空间里的资料。

大部份书籍的封二都贴着藏书票,上面有扭来扭去的篆体私章,李惜文半猜半蒙,估计是盛洵藏书。一本很厚又很旧的工具书里有几张黑白老照片,照片有多人照有单人照,照片上的人物都很年轻,但是还是能看得出来出镜最多的那一位就是提走她黄金的盛老先生年轻的时候。

李惜文把照片啦,衣服之类的私人物品都清理出来,把一个很大的衣柜清理出来准备装这些私人物品——虽然未来她可能不会有机会把这些私人物品还给盛老先生,但是万一谁也说不准啊,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她就趁现在准备好吧。

李惜文的精神力在空间里既是她的手又是她的眼睛,她把衣柜里面的东西拿出来时发现这个柜子的容积和它的外面不相称,好像小一些。

显然这个柜子有暗格。

李惜文让她的精神力渗透进去,还真把三个暗格摸出来了。柜顶有一个长方形的暗格,中间还有两个很扁的暗格。三个暗格是封死了的,不把柜子拆掉,里面的东西根本拿不出来。

李惜文把这个衣柜翻来翻去的“看”,衣柜就是一个结结实实,朴实的连花纹都没有的柜子。拆掉了就不可能再拼起来了,但是木料都是上好黄花梨,囤几十年做手串也很好,她未来的儿孙里要是有谁不争气发福变油腻,她就赏他一串!

李惜文决定要拆衣柜就没纠结,买到点心就回家。

家里没有人,淘好的米还搁在锅台上。大哥留了一张字条在饭桌上,说35号院的王家的大小子肚子疼,李振国带着孩子去医院了,他让王小二带着他去家长单位通知家长去医院,叫李惜文中午不要等他们吃饭。

要是有电话也就是打个电话的事,联系不方便就是这么麻烦,跑一趟半天时间就没有了。

李惜文估计她大哥二哥要到天黑才能回来,她把院门拴好,去她卧室里把那个衣柜拿出来,用起子和小手锯又是撬又是锯的,先把柜顶卸开了。

暗格里是一捆用雨绸包的结结实实的东西。雨绸解开来是油纸,油纸里还有明黄绸布的包裹,把包裹解开来看,里面还有几个外用油纸,内用牛皮纸包裹的画轴,展开来看都是前清帝后喜容。

这个是过年挂起来拜拜的东西呀!前清皇帝跑外国去也有年头了,这些东西不带走也太不应该了。

李惜文以前是绝对不信鬼神的。但是爷爷和父母去世之后她就得到了空间金手指,她就有点信这个的,再投胎还带着上辈子的记忆和空间,还多了精神力金手指,她就更相信了。

她恭恭敬敬的给这几位拜拜,把它们卷起来放好。

中间的两个暗格拆开来,一个里面是一叠子奏折,一个里面是效忠的血书名单。

辛苦了大半天,收获就这个?未来不能捐赠给博物馆就只能在空间里占她的地方,连个小戒指的纪念品都不给,真是浪费表情。

李惜文叹着气把这一堆东西都收进空间,连剩下的几个大件家具都懒的拆了。

虽然物资供应紧张,但是过年谁都愿意吃顿好的,再加上有未来的亲戚符家和老邻居邢家走动,李家过年还是很热闹的,正月里拜拜年,逛逛公园,再给亲戚们写写信,一转眼就开学了。

李惜文拿到提前发下来的课表发现需要补充文具,就决定去镇上买。

自从去宁东的房子里拿过钥匙,李惜文没有机会路过宁东家,也就没有去他家看过。这次去镇上,文具店在镇子的那一头,李惜文就选了一条经过宁东家的路走。

小院院门是敞开的,二楼的阳台上晒着被絮。厨房那边的烟囱还在冒着烟。一个女孩子在院子里擦自行车,一个小男孩追着一条汪汪叫的小狗在院子里跑。

新住客的日子还蛮有烟火气的。

李惜文不知道住进来的人和宁东有没有关系,就算和宁东有关系也不是和她有关系,她不认识人家人家也不认识她,她直接就路过了。

宁东在兴华镇上的房子有人住了,那他在城里的房子当然需要去看一眼,写信给他的时候有个交待也好。

周六回家李惜文用买尺子的借口一个人出门,去看了一眼。

那栋房子现在还没有人住。

李惜文安心了一点,回家收拾了一些东西给宁东寄过去,在信里写兴华镇上有户人家养的一条小狗特别好玩,就是派出所后门那家。

这封信寄出去,李惜文觉得自己尽到了通知的责任就把这个事情放下了。

这学期的课表仍在残酷无情,虽然不需要再给老大哥们补课了,但是多出来一个书房的资料要学习,李惜文并不觉得轻松。

机械制图课把包括李惜文在内的所有同学都折磨得死去活来。为了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学习上,李惜文把回家的周期改成了一个月一次,现在每天也只肯睡四个半小时。她每天都觉得时间不够用,时间每天都跑的特别快,不知不觉又快要放暑假了。

盛义芸就没有和李惜文在路上遇到过,李惜文也一直没有去她们那边玩,她就提着一捆牛皮纸包的杂志过来找李惜文了,说:“我们家亲戚说是买卖不成仁义在,叫你白跑一趟不好意思,这几本杂志专程寄给你的。”

“啊。太客气了。”李惜文把杂志收下来,“老先生现在过的好吗?”

“很好的,都有心情给我们这些亲戚寄礼物了。”盛义芸凑过来看李惜文画的图纸,“你们的作业?感觉有点可怕。”

“何止是可怕。错一点就要全部重来,简直能让人崩溃。”李惜文把笔和尺子放下来,“义芸姐你坐,我给你倒水喝。正好聊天休息一下。”

“好呀。”盛义芸回头看看蔡雅萍的床,“雅萍什么时候回来?”

“她们教室比宿舍里安静,她都要拼到熄灯才回来。”李惜文洗手,烫杯子,给盛义芸泡了一杯茶。

确定蔡雅萍不会临时回来,盛义芸就放心八卦了,“纪丽君成绩太差,转系去读历史系了。”

“历史系肯收她吗?”

学渣不努力,到哪里都是学渣呀,李惜文觉得历史系有点倒霉。

“收的,她觉得在我们宿舍住的不开心,都搬去历史系的宿舍了。”盛义芸哼了一声,说:“我觉得我们宿舍的人包括陈建宁脾气都是很好的,也只有她事情多。学期中间说搬就搬,还说自己住的不开心,好像我们欺负过她一样。”

“可是她转去读历史,以后日子会轻松很多吧。”李惜文都有点眼红这种人了,“我现在压力大的有时候都不想上大学了。”

“你们华大的学习气氛浓是好事。我们平京大学闲人多,不是和学校、和教授过不去就是和同学过不去。有这样多的精力不好好把心思放在学习上,我也是服了他们。”盛义芸小声八卦:“还有一些已经毕业留校的同学,现在要喊人家老师了,也是很闹,什么事情都喜欢上纲上线,好多教授都倒了霉。”

“我们这边…有没有我也不知道,不抓紧时间作业根本写不完。”李惜文打了一个呵欠,“你们作业多不多?”

“多。不过我还应付得过来。”盛义芸有点不好意,“比我们高一级的一位同学在帮助我学习。”

“啊呀。要是和你一样读物理,那岂不是可以抄现成的作业了?”李惜文听出来了,盛义芸是来分享恋爱的喜悦来的,笑着问:“高年级同学脾气好不好?你解错题会不会骂人?”

“脾气很好的,其实以前我们两家就有来往,不过我也是上了大学之后才知道他也读物理系还比我高一级。”盛义芸有点娇羞了,“这个礼拜六纺织厂办集体舞会,外面的人也可去玩,你要不要一起去?”

李惜文对舞会不感兴趣,再说盛义芸明显是约了那位高级年男同学去跳舞要找一个电灯泡,她才不要去吃狗粮呢,她指指她画的图,“我的作业很多很多。”

“真是可怜。其实我们系主任都夸过你,你要是来学物理肯定没那么累。”盛义芸看看时间,“我不耽误你学习了,等暑假我再约你。”

“好呀。”李惜文拍拍那叠杂志,“老先生是你家亲戚应该也是沪城人吧,我看他住的那个大宅门,感觉他在平京住了不少年头呀。”

“他老人家留学回来就一直在平京生活了。原来有钱的时候天天请客高朋满座,看见喜欢的东西就一定要买,买来朋友要说喜欢他就随手给人家了。”盛义芸叹气,她爸爸也是这样败家的,“朋友介绍他买的东西他人家都不会还价,我们那次去你看见的那一堂家具,就是他一个朋友一万大洋卖给他的。他老人家越过越穷,想把那堂家具卖掉都没有人接手。不过他走之前应该是找到了一个冤大头接手,反正他现在在不颠国过的很好的。”

冤大头默默的决定,盛老先生的照片啦什么的,她就不还了。

盛义芸走了之后,李惜文把牛皮纸拆开来看见杂志中间一份数控卧式镗铣床的设计资料,就觉得她的三百两黄金花的不冤枉了。

现在的问题是,现在这个时代的高科技资料她是自己消化吸收了呢?还是上交国家?

第82章 仪式感

直接交上去当然不可能。

找个代理人交?自己交都不敢的事,也不能让别人代劳啊。

李惜文想想她去放牛的美好画面,默默把杂志和资料都收进了空间,连牛皮纸都没敢留在外面。

这么好的东西居然要吃独食,这是要从头领先同行,做行业大佬?

李惜文想像着未来大佬的风光翻阅资料,然而她的愉快心情都没有持续五分钟,她发现她未知的领域很多很多,只凭这份资料她想要私人山寨一台机床出来是白日做梦。

别的不说,首先钢材就要进口,国家都搞不到手的战略物资,她能搞得到手?

未来特别美好,然而只凭她一个人根本够不着。

明天就要交作业了,李惜文没给自己纠结的时间,她很果断的把资料放下来,继续画图。

虽然决定暂时不把资料上交,这个事情堵在心里还是很难受的。周六下午李惜文心绪不宁不能专心学习,她就给蔡雅萍留了个字条说她回家了。

这学期李振国开始在平医大附院实习,礼拜天基本上不回家。李振华也不是每周回家,这次就没回。

李惜文估计爸爸不是出差就是加班不会回家吃晚饭,她妈为了省事肯定也是在单位吃食堂。这么一算她要是回家就要一个人做饭一个人吃。她回家就是要求安慰的呀,她才不要一个人吃饭呢,她就干脆直接去了市图书馆找妈妈。

曹月英看见女儿当然很开心,再看女儿那个“我欠了全国人民粮票”的沮丧样子,又担心了,问:“你考试考到第二名了?”

“没有。我就是觉得很多知识,我再怎么努力我也够不着。我很着急,想找一个人帮助我都找不到。”李惜文也不嫌热,抱住曹月英的胳膊撒娇,“我觉得我太笨了,我的天份不够,凭努力已经没有用了。”

“你是不是把自己的目标订的太高了?”曹月英把小女儿的辫子扎起来,“不要着急,你才十六岁,我们慢慢来。”

这个没办法等,越等越落后!

上辈子她的祖国发展的很厉害了,都能琢磨移民火星了,可是中国生产的数控机床大部分仍然是过时山寨货,真正的、属于自己国家的技术很少,和先进国家比还是落后了一大截的。

这辈子华国南方经济发展很好,但是北方连县级公路都还是泥卵石的呢,在外国的工厂都开始用数控机床的时候,首都几个机械厂的工人都还在读扫盲班!

要是万一运动没有被蝴蝶掉,那就更追不上了。

李惜文无奈的叹气,“我知道急不来的,可是我就是忍不住着急。”

“人哪,有时候要认命。”曹月英掏出手帕给女儿擦汗,“晚饭我们去下馆子吧,上次胡阿姨请我去吃西餐了,我吃的时候就在想,一定要带小妹来吃一次!”

“妈妈!”李惜文又想笑又想哭,“这是一顿好饭能解决的问题吗?”

“吃过才知道能不能解决!”曹月英拉着小女儿的手,心里特别满足。

不知不觉小女儿都已经长得比她高了,又聪明又美丽,无忧无虑的去上大学,成绩还很好,她的女儿承载了她的理想,是她生命中最美好最光亮的那一部分,她真是愿意把这世上所有一切最好的东西都捧到女儿面前。

李惜文纠结了一下,觉得要是西餐好吃的话,她是不拒绝吃两顿的。

曹月英带李惜文去的餐厅叫秋明餐厅,类似李惜文上辈子的法餐。摆盘完美,餐具完美,烛台完美,味道么勉强极格。

不过生活就是需要这样的仪式感。李惜文把咖啡杯放下来的时候,心情真的是很美好的,笑起来都透着甜。

曹月英看女儿开心她就开心了,她笑的也很甜。

一位中年男士从李惜文身后走过来,看见曹月英暂停了一下,试探询问:“你是曹月英?”

曹月英愣住了没说话。男士肯定的自己回答:“你是曹月英!”

李惜文看看她妈,虽然在笑,但是有一点不想遇见故人的狼狈。她再看那位男士,心花从心底长出来,在眼睛里都怒放了!

“曹同学,好久不见好久不见!”男士热情的伸手,想和曹月英握手。

曹月英的反应就冷淡多了,笑笑说:“是很久不见了。”

男士没有得到预想中的回应,就想看和曹月英吃饭的是谁,他回头看见了李惜文,又愣住了,结结巴巴问:“这是…”

“我小女儿。”曹月英对李惜文说:“这是妈妈上中学时的同学,你喊他王伯伯。”

“王伯伯您好。”李惜文客客气气喊人,心里觉得这位王伯伯可能是想搬到她家隔壁住。

“长的真像你。”王伯伯一脸的回忆和惆怅。

“哪儿呀,都说她长得像我丈夫。”曹月英仍然冷淡,“我们要回去了。再见。”

“我正好也要回去,我送你们!”王伯伯看曹月英那样冷淡,笑眯眯和李惜文攀谈,“你和你妈妈十六七岁时的样子真像,你今年几岁了?”

“十七。”李惜文露出非常客气的微笑。

“上高中了吗?”王伯伯继续。

“上过了。”李惜文看见又有一位少妇和一位青年走来,提醒老王:“王伯伯,找您的人来了。”

“哈哈,和你妈妈一样聪明。来来来,老同学,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我爱人成玉敏。这是我的儿子王志浩。”王伯伯又向他的老婆孩子介绍,“这是我的中学同学曹月英,这是她的女儿,曹月英,令爱的姓名方便告之吗?”

“我丈夫姓李,我女儿叫惜文。”曹月英在成玉敏出现之后态度温和了一点,笑着说:“成同志你好。”

“你好你好。”成玉敏也相当热情,和曹月英握住了手就舍不得撒手,还和王伯伯娇嗔:“老王,你遇见了同学就站在这里说话呀!曹姐,我们坐下来,慢慢聊。”

“成同志你太热情了,下次有机会再聊吧,我们赶时间回家。”曹月英对李惜文笑笑,“今天带孩子出来吃饭也是因为她作业太难,急的心情都不好了,现在她心情好了就要回去赶作业了。”

“不会没有关系,让志浩教你!”王伯伯把自己家儿子拉过来,“志浩,你高中的知识没有忘光吧?”

王志浩很有点搞不清楚情况,但是他足够彬彬有礼,询问李惜文:“李同学有哪里不会的,告诉我,我看看我能不能帮你解答。”

“绘图作业,太难是因为手笨,不是不会写。”李惜文对小王也客气,“不敢劳您大驾。”

“不是高中生呀?”王志浩居然感兴趣了,“读大学了?什么专业?”

“机械制造,二年级。”李惜文对王伯伯笑笑,“很感谢您,但是我真的急着回去写作业了,再见。”

曹月英对一家三口笑笑,说告辞,搭着女儿到服务台付帐。

曹月英这么明显的不想搭理人的态度也阻止了老同学一家。反正她们母女推自行车的时候,那位之前说要送她们的王伯伯一家去了马路对面。

曹月英一路上都在沉默。李惜文就笑眯眯的看着她,看得曹月英忍不住了,说:“那个王伯伯呢,并不是妈妈的中学同学。妈妈是直接考师范的。当时他是师范学校的教员。我们比较说得来,他家里给他说了一门亲事,他回去想把包办的亲事退掉,但是再回来就带着妻子了。本来我师范毕业以后是可以留校任教的,我还是去了乡下。”

曹月英讲的很跳跃,但是李惜文可以脑补亲妈漏掉的情节,这就是一个天真少女遇到软弱渣男的故事,她给亲妈打个补丁,“对妈妈来说,那就是一个死人,对不对?”

曹月英想一想,笑了,说:“确实是这样。你爸爸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嫁给他我是很开心的。刚才我看见那个死人的时候,回忆自己十六七岁就觉得自己那时候有点傻。”

“我觉得爸爸和我们兄妹四个都应该感谢他的,感谢他结婚了。”李惜文挽住曹月英的胳膊,“妈妈,车子给我来骑,我带你回家。”

“好的。”曹月英放手让女儿接过车握把。

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只要可爱有趣,谁还没有过几个追求者啊。

李惜文觉得她爸爸妈妈的感情很稳固。她妈妈能把从前那段故事说给她听,其实心里就已经把从前放下来了。那个王伯伯,不管怎么样都还是个识趣的人,应该也不会对她妈妈有什么想法。就算还有想法,她妈妈没有想法,单方面那也白搭。

至于这个事情要不要让她爸爸知道。李惜文觉得她妈妈应该会说的,而且她妈妈自己说比她说更合适,她就把这个事放下来了。

她们到家的时候李大海已经回来了,不只自己洗过澡,还把曹月英和李惜文的洗澡水都准备好了,一看见母女俩就说:“我就猜是惜文回来了,你俩去哪里吃好的了?”

“去吃的秋明餐厅。还遇见一个老熟人了,我洗过澡再和你讲。”曹月英抱起衣服,和李惜文说:“你大哥哥出差了,今天不回来。你提水去隔壁洗吧。”

“好呀,晚上隔壁没有人,我就在隔壁睡吧。”李惜文善解人意,给她爸妈创造相处空间。

李大海出声想反对,被曹月英揪了一下就没声音了。

李惜文洗过澡把衣服洗干净晾起来,真的抱着她的枕头和毛巾被,带着一盘蚊香到了李春来这边睡。

李春来这边的房子离家里有点距离,就是有点动静那边都听不见的。所以李惜文把房门拴好,把盛洵家的那几件大家具都拿出来,用锯子把榫头都锯断拆成了板,又拆出来五个暗格。

上次李惜文抱怨没有纪念品,这次五个暗格里都是纪念品,而且全是皇室珍藏!

宁东的《平复帖》是镇国之宝,但是现在落到她手里的《快雪时晴帖》同样牛逼啊!

未来她把《快雪时晴帖》拿出来,还可以叫宁东把《平复帖》拿出来比一比到谁家拜祖师爷的书法家多。不用猜也是到她这边给王羲之磕头的书法家多嘛。

陆机虽然是个书法家,但是他书法家前面还有个文学家的称号,和挣到书圣称号的老王比,让书法家磕头的魅力还少了点。

和《快雪时晴帖》比金珠玉宝都是俗物,李惜文自问是个很俗气的人,所以她就收一收这些俗物,一个不少全放到她上辈子的首饰柜里去了。

盛老先生的十个大书架上除了书还有一些小东西,零零碎碎的,一看就是随手赏玩随手扔的。李惜文都有那一堆纪念品了,觉得老先生这些心爱的东西还是给他老人家保存起来吧,未来要是没有机会还给老人家,那她就以老人家的名义捐给博物馆。

第83章 决定

曹月英和李大海晚上睡觉之后是怎么说的这件事李惜文是不知道,反正早上她拿来下稀饭的除了煎饼和炒豆角还有狗粮,齁死她了。

放下筷子她就借口去看下的鱼笼子,离这对恩爱夫妻远远的。

李大海昨晚系在老柳树下面的鱼笼子被人动过了,系的绳结都歪到了一边,李惜文拿精神力去看,鱼笼子里什么都没有。

偷鱼就偷鱼吧,能把鱼笼留下来的真要谢谢他手下留情。

李惜文让她的精神力在荷花池子里扫了两个来回,挑数量最多的餐条扫了几斤进鱼笼子,提起来走人。

“餐条拿来我收拾,你把手洗一洗,去看看供应有没有。”曹月英把几张票和钱拿给李惜文,“你大哥哥总发这些,也不晓得他天天都在忙什么!”

李惜文拿到票看一看,鸡蛋票和糖票之外还有奶粉票!她不由问:“大哥哥怎么还有奶粉票,他的工作很危险的?”

“他没有讲过,听你胡阿姨讲话的意思,你邢家大哥哥就是受了伤不好再出差,才调到我们这边分局的。”曹月英把篮子给李惜文,“戴个帽子去,有什么买什么。”

“好的。我拿那个有盖的篮子。”李惜文其实更喜欢背篓,看不见里面有什么,她可以操作的空间就大一些。但是平京只有周边的农村背背篓,市区背背篓就有点醒目。

曹月英把有盖但是更重一点的篮子换给女儿,“要是鸡蛋看着不好,有人要换鸡蛋票就跟他换。有一张鸡蛋票要到期了。”

李惜文连声答应,把帽子戴上,提着篮子出门。

巷口的副食店门口排的队很长,大部分都是半大孩子。

现在的小妹姐不是从前的小妹姐了,初中生们不管有没有买过华大出的那两本复习精要,看见李惜文那眼神和看见教导主任没差,都要恭敬的喊一声“小妹姐”。小学生们还没有怎么被复习资料压迫过,喊小妹姐就要亲热一点。

李惜文跟领导视察工作似的,一路招呼过去。

有个搬来不久的阿姨问旁边的熟人,“这闺女谁家的呀,生得这样俊还是个孩子王?”

熟人跟她说:“李家的,华大的大学生,她参加编写的两本复习资料特别好,都卖到全国去了。我家二小子也买了,他说比他们老师讲还要好,新华书店里现在都不好买,托人都要排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