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婪的呼吸着床榻间阳光的气悉,这里连每一寸空气都是熟悉的味道,顿时觉得一颗心被什么盛装得满满的。

回家的感觉真好,不知为什么,沈茹月心里忽然就冒出这样的感叹。真好,又可以住回她嵌满琉璃瓦的丹霞宫,又可以躺在这张舒服的大床上,又可以和珠儿他们坐在桂树下喝酒。可明明那时候对这里的一切都满是愤恨与厌恶,只是经历了一些不同的事,就都不一样了。

人的心果然是最不可测的东西,自己的心尚且如此,别人的心又怎可估量,而他的心更是她从不能看透的。

思及此,原本灿烂的阳光却也忽的黯淡起来,只是心底的忧思还未来得及发作,便被推门而入的珠儿打断。

“我方才来看了几遭,娘娘都还睡着,现在可算是醒了,若再晚些,连午膳的时辰都要误了。娘娘快起来先喝些粥垫垫,其他的稍后就到。”珠儿一面说着,一面手脚麻利的放下尚冒着热气的粥食,淡淡的米香味顿时在寝殿里逸散开来。沈茹月这才意识到这一觉着实睡得久了些,现在当真有些饥肠辘辘,于是简单梳洗了一番,便倚在窗前食着清粥。

如此赏看窗棂上滑落的阳光,倚着秋日里清浅的薄凉,品尝香甜的清粥,忽然觉得生活若可以一直这样简单,倒也不赖。

然而这设想很快便被打破,因为侍从们一盘盘端上来,逐渐变成一大桌丰盛佳肴的午膳,因为珠儿口中透露的关于轩辕滟的消息。

“今日一早她就在咱们门口赖着不走,好在大王有令,娘娘近来身子虚弱,需要静养,任何人不得到丹霞宫打扰。她这才阴着脸离开,总算是没有闹腾。”珠儿说着,脸上尽是不削的表情。

“做得好,不能让她来。”沈茹月忽然接过珠儿的话,而后放下手里的空碗,起身道:“因为我要出去。”

虽然知道流觞是一片好意,怕她为这偌大的王宫中随处可藏的暗箭所伤,可是她却不愿为了躲避而将自己困在这一方宫室中,而真正的危险也不是藏身在此便可躲避的。要在这危机四伏的王宫中生存下去,最重要的便是要具备寻求自保的能力,所以沈茹月打算先去拜访袁乾,将许久未练的防身之术好生温习一遭。

这一温习就到了下午,回到丹霞宫时,太阳还未西沉,正化作一团火焰,悬挂在天边。沈茹月的心情则同这如火的骄阳一般灿烂,只因她今日与袁乾切磋之时竟有几次能够触到他的袖角,比起刚开始还未出手便兵败垂成,已是极大的进步。

看来这段时间虽不曾练习,但也终究没有荒废。沈茹月越想心下越得意,脸上不自知的便挂上了喜滋滋的笑意。

“何事让爱妃笑得如此娇媚,不如说来与本王同乐。”听到这声音,笑容便凝结在沈茹月的脸上。抬起头,果见一身绛紫龙纹袍的流觞自殿里行了出来,衣摆上精致的暗花随着他跨过门槛的动作泛起流光。

沈茹月慌忙敛了目,有些不自然的说道:“大王…怎么来了?”

“本王念着昨夜冷落了爱妃,今日自当补偿,于是同大臣们议完事便急忙赶了过来,哪知竟吃了回闭目羹。”流觞说着,一步一步向着沈茹月驻足的那处缓缓踱近,本是嬉笑的语调,却带来强烈的压迫感。

沈茹月下意识的后退,慌乱中抬眼,正触上璀璨如星的瞳眸,竟更加不知所措起来。

“不知爱妃今日去了何处,现下又是从何处归来?”说完这句,流觞已将她逼至墙边,再无可退。他抬手撑在她耳畔的墙面上,轻易便将她圈进自己的势力范围。

觉察到越来越浓烈,独属于他的气悉,沈茹月满耳听到的都是自己的心跳,却忽的不知哪里来的勇气,朝他吼道:“我不过是同袁将军学些防身之术,你何苦这样咄咄逼人。”说完这句话,她心下是越想越委屈,顷刻间竟红了眼眶。

“本王何曾咄咄逼人?”眼前的薄唇还悬着笑意,语调里夹了几分冤屈。

沈茹月被他这句话问得哑口无言。是啊,他只不过问了一句,倒是她自己,总是一遇上面前这个男人就不知所措,话还未出口便漏了陷。

即便如此,她却仍忍不住心里的酸涩,愈发委屈道:“我只不过想学些防身之术,只是不想面对危险时连自保的能力都没有,不想成为你的拖累,这样也有错吗…”她越说声音越小,再没有半分先前的气势,也愈加低了头,似恨不能学那鸵鸟埋进地里。

无比失落之时,却有温暖的触感落在他的发上,原是他以指插入他的发间,替她抚顺了一路被风吹乱的青丝。

因这暖意的感召,她才缓缓抬起头来,这才发现,原来那纤长睫羽下的瞳眸竟满载了温柔。与这一双眼眸相对,不知不觉间便有些痴迷。耳畔低喃的话语则更加蛊惑人心:“你若想学防身之术,我自当亲自教导。”

他说这话时靠她极近,难得不再淡漠的话语堪堪只落进她的耳朵里,湿腻而又温暖的呼吸还胶着在她的发间,一颗心却忽的为他这番柔软的话语安静下来。仿佛融化进这一番柔情中,沈茹月生出些许微醉之感,不自觉的竟由着他进一步靠近。

一阵咳嗽声却在这时自庭院门口的方向传来,流觞便撤离了环在她身侧的双臂,朝那个方向看去。如梦初醒的沈茹月慌忙理着身上的衣衫,只觉双颊灼热,绯红之色一直覆盖至脖子根。

来者是位眉眼俊秀的年轻男子,一身青衫质朴却带出些仙风道骨,身后跟着个褐色布衣的小童,背着药箱垂手而立。两人默然立在院门处,风拂衣带,颇有些不食人间烟火的气韵。

男子于是轻撩衣摆跪身行礼:“微臣参见大王、王妃。”

“薛爱卿来了,快平身。”看得出流觞对这个臣子颇为敬重,说话间亦比对旁的人多几分耐心:“这几日服了薛爱卿的药,本王颇觉神清气爽,该当重赏。”

得了流觞的赞赏,男子却未有多余的表情变化,仍然敛目而立,只恭敬道:“此药于伤处有益,大王还需记得每日服用。”说着他又拱了拱手,微躬了身子道:“请容臣下为大王查看伤处。”

“便在此殿内查看吧。”流觞说罢便往那殿内行去,沈茹月听出这两人说的正是流觞右肩上的剑伤,心下也正担忧,忙加紧脚步跟了进去。那位姓薛的太医“喏”了一声,也随着二人入了殿内。

当包裹伤口的布料被撤去,沈茹月不禁发出惊呼,几日前还久久不能愈合而血肉模糊的伤口,此刻却已收敛了七八分。创面虽有些狰狞,但显然是在痊愈,想来不出月余便可恢复如初。

“伤口已无大碍,大王只需静养即可。”薛太医一面自药箱里拿出药汁涂抹在伤口上,一面嘱咐着。其手法娴熟,很快便完成了包扎。此后又替流觞搭了脉,并提笔写下药方,递到小童手里:“微臣已依照大王的脉象对几位药稍作增减,这几日便按这个方子服用即可,若无其他事微臣便告退了。”

流觞也未多问,只点了点头算是默许。

待薛太医走后,沈茹月却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在屋子里来回踱了两遭:“想不到,真想不到!”

流觞见她这般百思不得其解的样子,也不起身,只抬眼笑道:“何事令爱妃如此为难?”

“想不到这薛太医医术如此高明,更想不到他这般年轻就有如此的造诣,我还以为宫里的所有太医都是和曹太医一样的老头子。”沈茹月一边说着一边行至流觞身边,俯身于他的右肩处端详,仿佛隔着衣料也能看到伤口快速愈合的奇迹。竟也顾不得被他伸手一捞便失了重心栽进他怀里。

流觞微微收紧了双臂,将下巴搁在沈茹月的肩上,于她耳畔低语:“薛皖确是个奇才,传闻它六岁便可识药材千种,八虽已能把脉诊病,如今进入太医院才不过月余,却已经把那几个老顽固通通比了下去,当真后生可畏。”

流觞说道这里顿了顿,复又道:“如此良医自不可埋没,这次上战场,那曹老头也终于不必老骥伏枥了。”

“上战场?”捕捉到他话语里微妙的信息,沈茹月忙转过头来一脸惊慌的与他对视。

暴露自她双眸中的忧虑与不安却似乎令流觞很是受用,只见他微勾了勾唇角,一张俊颜瞬间邪美到极致:“萧明玉亲自送到本王手里的城池,本王怎可不要。”七十、盈盈秋思(一)

得知流觞将要御驾亲征的消息,沈茹月又是一夜辗转难眠,凝视着那张收起暴戾和骄傲,宛若稚童般毫无防备的睡颜,脑中回荡的始终都是史料上字里行间透露的有关他的结局。

如此直至清晨方才半梦半醒的眯了一会儿,醒来时身边的床榻已没有热度,唯有那仿佛永远也挥霍不尽的阳光,铺天盖地的自窗外泼洒进来。

她在床边立定,便有影在阳光里勾勒出身形,而后随着她的脚步越拉越长。不知不觉步至庭院里,院子里的那棵桂树已有金黄现于枝叶间,若隐若现的气悉弥漫在空气里,逐渐盘绕上躯体。

迷醉人心的花香融化进充盈枝叶的微阳,仿若沉郁的酒气,渲染开来,模糊了树影。此情此景,凝望间,便有些痴迷。

“今年的丹桂开得似有些早。”携着暖意的声音极近的倚在耳畔,亦将她沾了秋凉的身子融化进更加温暖的怀抱里。腰腹间的双臂收紧,惊断了游离的神魂,仿佛有那么一颗石子被投进心底那一汪原本无波的深潭里。

沈茹月于是惊讶的回头,略挣扎了片刻,还是妥协的任由那胸膛紧贴她的背脊,他的心跳便也随着相触的地方延伸进她的心里:“今天怎么这么早?”

“难道爱妃不想希望本王驾临?”他将脑袋埋进她颈间,语调里带着宠溺:“我想你了,所以一下朝就赶了来。”后一句说得极轻,只落进她的耳朵里。

沈茹月觉得脸颊忽然有些发烫,却也不知该如何答他的话,于是立在原地,感受这片刻的温存,竟渐渐沉迷其中,直到忽然探至她眼前的锋利刀刃令她惊呼出声。

流觞也不知从哪里摸出一把匕首,握在掌中,递到她面前。见沈茹月一副惊魂未定的模样,微牵起的唇瓣竟有几分幸灾乐祸的意味。

沈茹月正待发作,却听他道来:“爱妃不是要学防身之术吗?不如趁此时切磋一番。”

见他的语调里满含轻视之意,沈茹月忽然间燃起斗志,也顾不得刚才被惊吓的愤怒,接过那精致的匕首,细细端详间又以措不及防之势突然向他袭去,怎奈却扑了个空。

已闪身至一旁的流觞仍挂着满脸笑意,又道:“本王不用手,爱妃若能以匕首触到本王一片衣摆或是一根头发,就算爱妃赢,如何?”

这话听到沈茹月耳中,全都是挑衅的意味,于是再顾不得寻找时机或是战术战略之类的东西,只朝着那人的身躯一通乱刺,然而无论是毫无章法,还是细心谋划,事情却总是那样巧合,总是在她就快要触碰到实体的时候便扑了空。

如此几十招下来,沈茹月已是气喘吁吁,匕首刺出去的准头也越来越差,可她却还是不屈不饶的向他扑去,甚至将整个身体的重量都压了上去。不出意料,又是在最关键的时候,衣袍在眼前一晃而过,而后便只刺穿空气。

这一次她却是拼尽全力,刺出的剑锋已无法收回,失去重心的身子直直向地面坠去。然而沈茹月甚至没有惊呼,只是闭上了双眼,最后却落尽了柔软的臂弯里。

“到底是袁将军教得太差,还是爱妃学的太差?”带着笑意的话语贴着耳畔传递而来,睁开眼,近在咫尺的瞳眸璀璨如星,透过那双漆黑瞳眸,她看到自己的倒影渐渐绽开笑意。

“你输了。”她说得满怀自信,得意的看着笑容在他的面上渐渐收起。“你还是用了手,所以输了。”

与她对视的目光却突然寒气逼人起来,然而托在她腰间的掌却不曾放开。沈茹月心虚的缩了缩脖子,心道这人也太开不起玩笑了,忒小气了些。却又思忖着该如何消解他的怒意,不至于让自己牺牲的太过惨烈。

出神间只觉脸颊上触碰到什么带着热度的东西,收回游离的目光才知是他落下的吻,这才知自己又着了那人的道,又听他笑着低语:“想不到爱妃如此狡猾。”

这所谓切磋便在沈茹月一再的落败,并且最终也输得极惨的情况下结束。换过衣衫的流觞一副神清气爽的表情,甚是受用的端起孟夏递来的茶盏,略品了一口,叹道:“舒展一番筋骨,果真畅快!”

一旁的沈茹月却是浑身散了架一般酸痛,只得窝在坐塌上,满腔怒火皆化作一脸怨怼,可怡然自得的那人却全然未有察觉。

直到品完那一盏茶,而宫内的总管高公公已在丹霞宫外诚惶诚恐的催促了几遭,流觞才悠然的踱至她身旁,俯身于她额际印上一吻,才转身离开。

流觞走后,以沈茹月所在之处为中心的那一片区域上方,似乎凝聚着一团散极强的幽怨之气,那怨气逼人,叫珠儿和孟夏都不敢靠近,只得在门口探了探脑袋,而后默默的退出屋去。

“哎呀,是大王的玉佩!”歇至午后,沈茹月的心情才稍好些,却听到隔壁传来珠儿的惊呼,于是略皱了眉头,步至门口,掀起帘子往外瞧。

只见珠儿手里握着一枚手掌大的龙纹玉佩,其上缀饰玄色的流苏,随着她将玉佩捻起的动作规律的摇曳着。而她面前的梨木长桌上摆着流觞早些时候才换下的衣袍。孟夏则一言不发的立在她身旁,也因她方才的大呼小叫而微皱双眉。

“发生什么事了?”沈茹月拢着袖子踏入正殿内,向珠儿询问道。

珠儿犹豫的看了看孟夏,吞吞吐吐了半晌,终还是低声答道:“是大王的玉佩,忘在咱们殿里了。”

沈茹月还当是出了何等大事,见不过是流觞落了东西,况且此刻她心里还对他存着怨怼,便随口道:“不过是个玉佩,晚些时候捎给高公公带过去就罢了。”

怎料珠儿却面有难色,直嘲孟夏挤眼睛。在她极力的怂恿之下,孟夏终于开口道:“娘娘有所不知,这块玉佩自肃国王族祖上传下来,象征着大王的身份,等同于国玺,是不可离身的。平日里大王也极小心,总是随身带着,想必是刚才更衣的时候伺候的奴婢一时粗心。”

“既然如此,便劳你亲自给大王送去吧。”沈茹月的目光落在珠儿的手上,凝视那枚不起眼的玉佩,确不曾想到它的重要性。

孟夏喏了一声,便伸手去取那块玉佩,然而才触上指尖,却被沈茹月再次打断:“等等,还是我去送吧。”她说着,自珠儿手中接过玉佩,置于掌心细细端详,同时迈开步子往殿外行去。

这几日,或许是受了流觞所谓丹霞宫主子病中不宜见客的托辞影响,亦或是躲避那些或嫉恨或谄媚的嘴脸,沈茹月自回宫以来的这几天都不曾踏出丹霞宫的大门。

眼下寻着机遇出来走走倒也惬意,况且她还花了好大一番唇舌才阻止珠儿和孟夏跟着同来,总算得以独自出来散心。

纵使打算忙里偷闲的去各处庭院逛逛,沈茹月也没有忘记先办完正事,于是拿着那块玉佩急急往宏肃宫赶去,却从守门的太监口里得知流觞在另一处偏殿里同大臣们议事,只得折回身子往那偏殿寻去。

她正凭着记忆,艰难的探着路,却在转过某个拐角时瞥见立在宫道上的两个身影。男子一身龙纹锦袍,玉冠束发,负手而立间萦绕于周身的尊贵与肃然之气令她不禁觉得有些陌生。身后跟着的一众侍从似因得了令而在远处俯首而待,不敢靠近。女子红衣盈盈,勾勒出袅娜的身形,低眉浅笑间少了凌厉多了温存。如此一双璧人,仿佛融入夕阳的画卷,着实可叹。

确认那两人正是流觞与轩辕滟后,沈茹月便立在原地,再也迈不动脚步。她竟第一次发现,面前相视而立的两个人是如此的相似,他们有着同样尊贵的出身,同样骄傲的性情。或许在固守门当户对的这个年代,如此的两个人才是携手走完一生的最佳选择。

意识到这一点,沈茹月只觉似乎有什么东西在刹那间盘上心头,而后越揪越紧,几乎令她窒息。她下意识的伸手去攥紧胸口,握在手里的玉佩便随之贴在了心口的地方,明明是沾染了掌心温度的玉佩,却为何将阵阵凉意传递进她的心里。

那两人并没有觉察到她的存在,依旧谈笑风生,看到流觞唇上微弯的笑意和轩辕滟愈发羞赧的表情,沈茹月只觉阵阵钝痛自心口深处传来。终于不忍再继续看下去,于是拼尽全力迈着沉重的步子背过身去。

前面就是回丹霞宫的方向,只要朝着那条路一直走下去就可以远离这里,远离他,远离一切她不想触碰的场景。

如此安慰自己,沈茹月深吸一口气,向前抬起脚步。

一步,两步,三步…

她却忽然停了下来,抬起原本低垂的眉眼,而后转过身去,挺起胸膛朝那愈发浓重的夕阳里走去。七十一、盈盈秋思(二)

“大王的玉佩落在丹霞宫了,听说这玉佩很是重要,臣妾便亲自送来了。”

沈茹月迎向驻足于夕阳中的男子,唇畔绽出盈盈笑意。笼罩在霞光里的眉宇在这瞬间呈现出讶异的神情,不必回头,她也可以清晰的感觉到另一边那绝艳女子的目光,是何等锋利。

维持着完满的笑容,沈茹月向男子伸出手,摊开掌心,展现出刻有龙纹的玉佩。自始至终,只凝视那一双流光炫目的纤长睫羽,和其掩盖之下,璀璨如星的双眸。直到他唇畔牵起微不可查的弧度,抬手至她的掌心。

她原打算待他把玉佩握进掌中便将手臂收回,却不曾料到同时被他握进掌中的还有她手。惊讶中与他对视,才发现原本就不甚明了的笑容里竟携了几分狡黠。

沈茹月微愠的yu抽回手,却觉包裹着玉佩的那只手一紧,反而被他禁锢得更深而不得解脱。不待她进一步挣扎,便听得流觞道貌岸然的语调道:“月儿来得正好,本王刚想起还有些东西落在丹霞宫里,正好同你一道去取。”

“你们几个护送轩辕公主回宫,不得有半点差池。”流觞一面向候在不远处的侍从吩咐着,一面已拉起沈茹月往丹霞宫的方向行去。

待一脸不甘的轩辕滟消失在身后,沈茹月收起维持了许久的笑容,揉了揉略显僵硬的面颊,对着只顾在前面赶路的流觞露出不满的表情。哪知他却全然不查,反而自顾自的笑了起来,仿佛是忍了多时。

“你笑什么?”沈茹月终于忍无可忍,怨怼的停住脚步,连带着仍被他握在掌中的手也拼命往回缩,奈何始终挣不过他,只得委屈的仰起头。

流觞转过身来,眸光忽然变得柔软。由浓重转为黯淡的夕阳流转于他的发梢与袖袍,闪烁最后的光芒。这一瞬又叫她忍不住痴迷,便忘了方才心底的那一点愤怒,只顾听着他微暖的声音在耳畔低喃:“你会这样吃醋,我很高兴。”

夜幕初临的风有些烈,拂起他的衣角与她的绞在一起,原本清明的心便不禁跟着混沌起来,微凉的发丝落在面颊上却带来温暖的触觉,似乎花了很长时间,沈茹月才意识到自己又受了那暴君的嘲笑。

然而一腔怒意却不知该如何发泄,反而将一张脸烧得通红,最后竟变成:“我才没有吃醋。”这样苍白无力的字句,直叫她把自己怨了一遍又一遍。

“想必孟冬已经回宫了,待他把那些准备妥当,你且随我去个地方。”不等沈茹月酝酿出其他的应对之策,流觞已颇为自然的转换了话题。

“孟冬回来了。”沈茹月显然被他的话语吸引了注意,彻底放弃了扳回一城的想法。

“正是。”流觞肯定的点了点头,拥过沈茹月继续向前走去:“原是有些事情交待他去办,而今万事具备,只待那一触即发之日,他自然便可回了。”

沈茹月侧过头去,正触上他举目远望的眸光,当明了他话语中所提及之事,他双眸里洋溢的自信却让她陷入惶惶不安之中。只是这一切却不知该从何说起。

回到丹霞宫时,孟冬已先他们一步抵达,正被珠儿拉着问东问西。殿中烛火摇曳,洋溢着令人心安的暖意。

袖中的手还被流觞握在掌心里,被他牵引着逐渐融入安详的画面,沈茹月有些失神,只觉空气里原本无处藏匿的薄凉,因这一幕而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自心底萌生的暖意。那感觉就像在外漂泊的人,终与家人团聚,而这个家正是他带给她的。

思绪漂浮间,孟冬倒是先看到了归来的二人,迎上来,撩起衣摆跪拜道:“孟冬参见大王、王妃!”

流觞忙叫他平身,又问他东西可有准备妥当。孟冬便转身自一旁的长机上取过一个葛草编织的篮子交到流觞的手上,因那草篮盖着盖子,也看不出里面装的何物。

沈茹月还未来得及询问,便已被流觞拉着出了丹霞宫,正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只听他俯身于她耳边道:“随我去个地方。”于是只得收起已到嘴边的疑问,跟着他行过宫道,穿过回廊,最后来到御花园中一处僻静的潭水边,方才停下。

沈茹月这才注意到孟冬竟没有跟来。只因流觞身为一国君王,平日里即便在宫外也必有一众侍从跟随,更不消说是在宫里,眼下忽然少了众人的喧嚣,只他二人独处,她反而觉得有些不自在。

下意识的攥了攥衣摆,忽觉被他握着的那只手一凉,只见他已将草篮放于潭水边的一株枯树下,继而从中取出两支香烛。

沈茹月微滞了片刻,虽还是不明其中用意,却也蹲下身去帮忙。待瞥见草篮中那一叠冥纸,才想起今日正是七月十五。然而于脑中搜寻许久,也不知到底是何人竟得以令身为肃王的流觞亲身祭奠,还要以如此掩人耳目的方式。

侧头看向流觞时,他已将香烛燃起,自入夜便愈演愈烈的风将烛火刮得纷乱。恍惚的光影于他眼中闪烁,碎裂成光斑,衬得眸子里倒映出的那棵枯木又添凄清。

携着寒意的风拂乱了他鬓角垂落的发丝,方才还一脸骄傲的君王,此刻却显露出悲戚的神色。这悲戚亦绞上了沈茹月的心,不禁随之生出哀伤之意,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他的情绪竟然可以牵动她的悲喜。

“嬛儿不喜欢吵闹,所以才不带无关之人来扰她。”流觞语调平静无波,却也透露出惋惜之情,更说中了沈茹月心底的疑问。“她本是肃国最受宠的公主,却不得已于幼年前往月国为质。”

原来流觞祭奠的竟是肃国的公主,他的王妹,只是堂堂肃国公主却为何不是在宗庙中接受供奉,而是于这枯木之下草草祭拜。沈茹月还未来得及追问,便听流觞继续道:“她是为国殉身的,只因其母淑妃获罪自尽于冷宫,却连宗庙都进不得。这便是朝堂争斗。”

他说着,回过头来与沈茹月对视,卷着冥纸的火焰映在他的双目中,衬得漆黑的瞳眸若深潭无底:“是我强迫你卷进这斗争中,你会不会…”

“我不怨你,这一切都是我自己的选择,我不怨你。”不知为何,那纤长睫羽下仿佛没有焦距的瞳眸,和瞳眸里微不可查的落寞与孤寂都让她失去理智,不等他说完便冲动的做出承诺,也顾不得这承诺将会带来的各种可能性。

凝视他略显讶异的面庞,沈茹月愣了片刻,终于缓缓伸出手覆在他的手背上,明明带着暖意的是他的掌心,却为何叫她心疼到髓骨里。

回握的掌心渐渐收紧,流觞将目光投向深潭边的枯木,似陷入回忆:“嬛儿同淑妃一样最爱雪梅,宫中本植了许多梅树,淑妃获罪后却都砍伐殆尽,独剩这一株,是她幼时亲手所种,只因枯萎多年,反而幸存下来…”

听流觞说着这番话,沈茹月的目光穿过被风拂乱的衣袍,忽然落在蜿蜒的火舌上,便再也不能移开。

那些雪白色的花朵似乎鲜活起来,却不是梅,而是雪。落在窗台上的雪衬托着屋里的暖意格外安详。

桌上的棋局才下了一半,身着朱色夹袄的少女握着棋子皱眉沉思,最终还是摇了摇头,笑道:“嬛儿甘拜下风。”

朱唇轻启的笑容清晰的就像棋盘上镌刻的纹路,下一刻却又在火焰和浓烟中变得模糊和扭曲。

窒息之感随之阵阵袭来,和蜿蜒的火舌一样纠缠而不得摆脱。沈茹月下意识的攥住自己的衣襟,大口的喘息,然而空气里夹杂的焦灼气悉却怎么也挥之不去。

“月儿,月儿…”流觞一遍又一遍急切的声音才终于唤回她游离的心神,待俊美的眉宇在眼前清晰,沈茹月下意识的便扑进他怀里。幻境里的一切都太过真实,真实得好似回忆。

“可是身子不适?”流觞关切的询问,却叫她不知如何叙说方才的感受,只得略点了点头,应了他的揣测。

“定是着了风寒,都怪我不该让你来这风口上,快些回去吧。”流觞说着,又将沈茹月拥紧,收拾了纸烛往回行去,只余下身后灰飞随风而逝。

燃烧殆尽的冥纸被愈演愈烈的风卷入半空,缠绕过枯枝,又落入另一个人的眸子里。远在南方的毓城中,也种着同样的梅树,精心培育的白梅在不和时宜的土壤中却开得繁盛,布满枝桠的娟秀花朵仿若从天而降的雪花,盈满眼帘。

雪梅树下的女子面容娟秀,一袭淡紫轻纱笼出双眸里yu语还休的忧愁。她只是静静立在原地,眉尖微蹙的凝视着手握冥纸的男子。愈渐浓重的夜安静至极,只听到烛火噼噼啪啪的声音,还有衣袖拂过冥纸的声音。

“世子。”当幽雅若兰的男子一遍又一遍重复焚烧冥纸的动作,瞳眸里却始终读不出表情,女子终于缓缓开口,半试探半犹豫的轻声道:“世子可信轮回之说。”

男子顿了顿手上的动作,却没有回答。

“当年从月国回来的宫人都说她们很像。”女子双眸中闪烁着微不可查的晶莹,似在陈述不愿接受的事实:“可她的容貌却又和那个人丝毫不差,她们两人是在同一时间同一间宫室里去的,如果说月国神官招魂之术属实,会不会…”未说完的话最终在男子渐深的眸色中戛然而止。

“锦素。”他唤她的名,以惯有的淡漠语调,却冰冷得仿佛锋利的刀刃。“我将你留在身边,正是因为你不多言。”

似被冰封的河流灌注全身,女子愣在原地,忽然觉得自己和他的距离在这一瞬间被拉得很远,以至于全然否定了这些年靠近他的所有努力。

七十二、战事又起(一)

入秋之后,层层积聚的薄凉便一丝丝融进空气里,连日子也被拉得越来越长,显得有些难熬。沈茹月本就极其畏寒,见廊下起了霜,便索性蜷在屋里不出丹霞宫半步。

如此度日倒也清静,自那日之后,轩辕滟后来虽到殿门前闹过,却也挨不过她充耳不闻的坚持,三两遭过后就断了。

只是流觞近段时日来得却更勤了,也不知避嫌,甚至连奏折都搬到丹霞宫来批阅。沈茹月自然而然的就将轩辕滟对她日益深厚的怨恨之情都算在了他的账上。

眼下才伺候他更衣出了殿门,沈茹月便缩着脖子往里屋跑,心底又开始琢磨着驱寒的法子。点上炭炉似乎不够环保,多加衣衫又显得太过臃肿,如此思前想后,还是煮顿火锅来的方便实惠。于是打发了珠儿去膳房相识的宫人那里要些食材,又让孟夏把去年用过的铜锅寻出来洗干净。

本来想一同准备却被珠儿拦住而最终无事可做的她便捧着热茶,蜷在坐榻上看着窗上凝结的水汽发呆。直看到微生出倦意,珠儿也抱着满满一篮子食材嚷着让孟夏搭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