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春只觉得荒唐至极,眼看就要吃到嘴里的鱼肉,怎么肯轻易放弃,怒声道,“你是何人?赵巧儿乃是我未过门的媳妇。”

徐青云眼也不抬,“不过就是一百两银子的事情,我替巧儿妹妹还你就是。”又转过头对着徐二娘道,“婶子,我对巧儿妹妹自是真心爱护,婶子如果把巧儿给了我,我定是让她不受一点委屈。”

事情到了个这个地步,徐二娘已经是猜出了大概,如果说今日一定要定下婚事,比起元春徐青云当然更加合适,且不说门当户对,徐青云对巧儿却也是真心,这也算危难见真情,这孩子,她也是看在眼里,对于品性还是放心的。

虽然郑寡妇也是不省心的,但是徐青云和二狗子又是不同,徐青云在外学了一身的本领,又是个有担当的,只要是他打定了主意,郑寡妇是插不上的手的…,但是婆婆毕竟是婆婆,自古都讲究以孝为本,巧儿嫁了过去,总是要受些委屈…,也罢,今日这番总比嫁给元春要强上很多。

徐二娘沉吟半响,叹了一口气道,勉力点头,“随你吧。”

徐青云听了自然高兴,规规矩矩的磕了三个响头,徐二娘半身坐起,受了礼,又对徐青云说道,“我家巧儿,年龄尚小,这婚事我看还是要等一等。”

“这是当然!”徐青云想当然的说道。

元春一看大势已去,已经是有些气急败坏,“徐青云!赵巧儿…,你们?”

徐青云皱了眉头,走到了元春的前面,他动作飞快,一下子就抓住了元春的手臂,“元掌柜,你可还有话要说?”

元春的手臂被他捏的动弹不得,只觉得疼到骨头里去了,又见徐青云神色凌厉,如出鞘的一把宝剑,令人胆寒,他也是个知道的进退的,无奈的说道,“没有…,把银子还来,我就…走。”

云起

徐二娘在仁义馆住了几日,伤势渐好,赵巧儿不知道谭仁义用了什么草药,不管对其人品如何想法,这医术却是拔尖的,又过了几日,徐二娘伤口已经开始结疤,她心里放心不下家里,就收拾了东西准备回去。

徐青云也是个会来事的,早早预备好了马车,来接应她们。

徐二娘越发的觉得徐青云做事有分寸,是个不错的女婿人选,只是赵巧儿的婚事定了下来,赵秀秀的婚事还有没有一点眉目,她心中焦急,却也无可奈何。

赵巧儿坐在马车内,有些坐不住,东张西望,过了一会终是忍不住撩开布帘,看到徐青云宽厚的背影,正坐在车夫旁边,一副沉稳的摸样,不知道怎么地,心里如喝了蜂蜜水一般甜蜜,她想这是不是就是恋爱的感觉?

徐青云回头,刚好和赵巧儿对视,看到她眼中的情意,不禁心中柔软,也冲着她微微一笑。“可颠簸的厉害?”

赵巧儿摇了摇头,“小哥哥,还有多久可以到。”

“快了,在走二里地。”

不过一会就到了沙河村,徐青云把徐二娘一家子安顿好,就回到了家中,他想着既然已经回来了,就赶紧叫媒婆去提亲,虽然这婚事已经是板板钉钉的事情,但是三书六礼总是不能少的。

此时郑寡妇正在屋内试着自己新作的衣裳,是用绛红色的细棉布做成的襦裙,她左看看右看看,心里越发的喜欢,忽见徐青云走了进来,忙笑道,“儿啊,你买得布料,这颜色真好看…,不过,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穿上绸缎的衣裳,据说拿绸缎摸在手里柔滑,穿上身上又贴身又轻薄…”

徐青云皱了皱眉头,想说点什么又放弃,忽又想起婚事,忙正色道,“娘,我跟你说个正经事情。”

郑寡妇见徐青云面色认真,这才依依不舍的把新衣换了下来,“儿啊,什么事情?”

“我看上了个姑娘…”

徐青云的话还没说完,郑寡妇的就高兴的说道,“这是好事啊,快说,是哪家的姑娘,娘这就是给你提亲去。”

不知道为什么徐青云忽然有点羞涩了起来,只是他很快稳住情绪说道,“是赵家的二女儿,赵巧巧。”

“什么?你是说那个徐二娘那个赵家?”

徐青云点了点头,“事不宜迟,娘赶紧去找李媒人提亲吧。”

“天杀的,我记得那赵家二丫头才不过十岁,你说不会是他家的大丫头,赵秀秀吧。”

“是老二,赵巧儿,不是十岁,是九岁。”徐青云面不改色的说道。

郑寡妇脸色的表情可谓精彩,一会青一会白的,不过一会脸上现出愤怒的神色,“娘不同意,那巧儿不过才九岁,你要等到何时?你不着急洞房,我还着急抱孙子呢,在说她家的名声也委实不好。”

徐青云早就料到郑寡妇不会轻易答应,他清了清喉咙说道,“娘,这些年来青云对娘好不好?”

郑寡妇不安的看了眼徐青云,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突然一问,想想这几年徐青云虽然不在身旁,但是从来没有少过她银子花,只要是得了空必是回来看一看,也是难得的心意…,她脑子一转,又想到,难道徐青云的意思是…,自己不同意就带着赵家丫头去怀远县快活,不管她了不成?这可不行,好不容易把徐青云留下来,她可不能功亏一篑,急忙点头说道,“好,自然是好极,我儿是个孝顺的。”

“我六岁被你卖给人牙子,后几经生死,等能赚些银子,就和师傅告了假,回家探您…,银子更是没有少过,儿子,这一次没有什么想法,只想娶个自己喜欢的媳妇…,好好过日子。”

郑寡妇见她说起被卖之事,心里心虚,便说道,“儿啊,娘当然是希望你能娶个喜欢的…可这赵家姑娘确实是…”

徐青云定定的注视着郑寡妇,眼中少见的认真,迫的郑寡妇更加不敢直视,她心中暗恨,也不知道才几岁的丫头耍了什么手段,果然赵家没有一个是好货,只是徐青云这话都说到了这份上,显然已经是无法改变主意,还不如成全了…“好吧,儿啊,娘可都是为了你啊…”

徐青云脸上这才有了缓色,“娘,那你明天就去把这事办了,我过几天就要回去了…”

“这么快就回去了?”郑寡妇有些害怕的问道。

“娘,别担心,我这次回去是跟师傅辞别,总是要得到他老人家的同意。”徐青云安抚的说道。

“好好,娘这就给你做饭去…,不,这就给你去找媒人去。”郑寡妇高兴的大笑道,虽然上次徐青云同意要留下来,但是她一直担心反悔,今天说了这话,她就放心了。

“还有娘,不许索要嫁妆…”徐青云郑重的说道。

郑寡妇撇了撇嘴,不甘心道,“总是…,不能太寒酸吧。”见徐青云皱起眉头,急忙点头道,“好好,娘知道了。”

徐青云见郑寡妇如吃了定心丸,似乎忘记了刚才的反对,乐颠颠的出了门去,无奈摇头,只是他可能想不到,郑寡妇看似同意了婚事,却是给他送来一个大的“惊喜”

李媒婆收了银子,第二天就上了赵家的门,赵巧儿一边感叹徐青云的办事速度,一边把人领进了屋内。

“婶子,喝杯茶吧。”赵巧给李媒婆端来了茶杯。

李媒婆笑着接过,一双细长的眼睛笑眯眯的看着赵巧儿,转过头对徐二娘说道,“这丫头长的真好,怪不得有人要迫不及待的来提亲。”

徐二娘脸上也露出笑容来,“这丫头野的狠。”

赵巧儿知道她们有些话不方便在自己眼前说,就找了个借口,走了出去,她拿出了针线,坐在院子内,一点点开始绣着手帕,看似安静,其实心里好奇死了,不知道那李媒婆是怎么跟徐二娘说的,她秀一会就朝着屋内看一眼,只是离得远,她们又说的小声,根本听不见。

赵秀秀洗了衣服回来,见赵巧儿这幅摸样,心中好笑,“巧儿,你怎么了?”

“李媒婆来了…”赵巧儿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这么快,看来徐大哥可是心急呢。”赵秀秀捂着嘴笑道。

赵巧儿对着赵秀秀撒娇道,“姐,你可别取笑我了。”

“哎呦,害羞了?”赵秀秀敲了敲赵巧儿的头。

“才不是呢,我就是好奇。”

正在俩姐妹说笑的时候徐二娘把李媒婆送出了房门,只是徐二娘的脸色看起来有些难看,似乎遇到了什么难事,李媒婆则是一脸的笑容,似乎非常高兴。

看着李媒婆越走越远身影,赵巧儿拽了拽徐二娘的衣袖,“娘,李媒婆是不是说了什么让娘不高兴的话?”

徐二娘叹了一口气,目光似是悲伤又似是欣慰的凝视着她。赵巧儿被看的摸不着头脑,心里却是有了不好的预感。

太阳渐渐落下,压在地平线上,带出一点点朦胧的橘红色光芒,村里的男女老少们忙碌了一天的地里活,各自回到家中。

于老爹忙了一天,带着几个儿子一进家门,就看见家里的老五,二狗子呆呆的坐在院内,不说话,也不看他们,似乎已经沉浸在了自己的世界当中。

于大郎走了过去,“五弟,我们回来了。”

二狗子转过头看着于大郎,眼神空洞,好一会,似乎是恍然大悟一般说道,“大哥?你怎么不去地?”忽又看到傍晚的天色,“原来已经是晚上了。”

于老爹看了二狗子这副摸样,心中大急,“五郎啊,你这到底是怎么拉!”

二儿媳妇周氏帮着于二郎拍打身上的灰尘,眼角撇到于老爹焦急的摸样,心中一动,走了过去“公公,还是不是忘不了赵家的姑娘。”

于大郎听到后也是心焦不已,“这都多长时间了,从过年后总是这样,连牛车也不赶了,整日发呆!娘也是,哪里也不让五弟去。爹,这样不行啊,总是要想点法子。”

于老爹听后点了点头,“是得想点法子。”随即对着屋内喊道,“老婆子!老婆子!”

张氏在大儿媳妇佟氏的搀扶下了走了出来,一副憔悴的摸样,“他爹,你回来了。”

于老爹生气的说道,“老婆子,五郎的事你这就不管了?整天把他关在家里,这孩子不定要傻了。”

提到儿子,张氏也是一肚子的委屈,谁知道他是这么倔强的,非要缠着她再去赵家提亲,她不同意,就这样僵持的闹着,最近更是得了呆症一般,话也不愿多说,总是呆在院内发呆,她这头疾还不是因为这事犯的,“我能有什么法子,非要嚷着娶赵家那个小骚蹄子,呸,那赵家是什么东西!”

二狗子忽然跳了起来,他脸上的表情狰狞凶狠,似乎根本神志不清,走到了老娘张氏的前面,“不许你骂秀秀!”

张氏虽然刻薄但是对自己儿子却是心疼,见二狗子这一副吓人的表情,眼眶一下子就红了起来,“五郎啊,你这是怎么了,我是你娘啊!”

于老爹在一旁急的直跳脚,“造孽啊,造孽啊!这可如何是好。”

二儿媳妇周氏面上一副担忧的样子,其实心里高兴得狠,特别是看着平常一副母老虎的张氏难过的样子,她假装劝着二狗子,煽风点火道,“五叔叔,你怎么要打婆婆啊,就为了一个没了清白的女人?”

二狗子眼睛瞪得老大,脸上表情更是狰狞,“你个贱妇!秀秀是好的,她没有失了清白。”说完一个抬手就要揍周氏。

于大郎急忙拦在了中间,“五弟,不要在闹了!”

张氏已经是泪流不止,“我苦命的儿啊,都是那个小贱/人!”说到这里,忽然站了起来,“不行,我要去赵家问问,怎么教的女儿,把我儿迷城这副样子,今天一定要讨个公道。”

“娘,你不能去。”于大郎忙上前拦住张氏的去路。

这一下闹的家里鸡飞狗跳好不热闹,于老爹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心烦的不行,“都别闹了!给我安静!”

众人一下子沉默了下来,于老爹清了清喉咙说道,“老婆子,你明天找媒人去赵家提亲!说我们出双倍的聘礼!”

“他爹,这可不行…”张氏气得跳了起来,连声阻止道。

于老爹厉声说道,“我说行就行,不就是个丫头,只要五郎喜欢…”随后又似乎想到了什么,对着大儿媳妇周氏说道,“这是你婆婆不乐意,还是你去办吧。”

周氏被婆婆张氏刀子一样的目光看的害怕,只是公公的话又不能不听,左右为难。

于老爹怎么会不知道她的顾虑,瞪了眼张氏,对大儿媳妇周氏说道,“我让你去办,你就去,听见了没?”

周氏只好点头答应。

暗计

天刚蒙蒙亮,赵巧儿就醒了过来,她揉着犯困的眼睛,迷迷噔噔的穿上衣服,推开了房门走了出去,凌晨的天气还有点冷,空气中泛着湿漉漉的冷意,院内站着一个身影,正在收拾着东西。

“姐,你这么早起来了?”赵巧儿走了过去,见赵秀秀在把昨天卤好的肥肠和鱼圆分别放到了双肩背的篓子内,

“我也是刚起来,饿了吧?”

赵巧儿摇了摇头,帮着赵秀秀一起整理,“不饿呢。”

两个人动作很快,不过一会就弄好了,原来这一日正是赶小集的日子,从昨天开始两姐妹就没有歇着开始弄要卖得东西,自从那痞子来索要大伯的欠条款之后,家里连续的出事,到现在几乎是没有一个铜钱,赵巧儿想着要赶紧赚钱才是。

收拾好东西,徐二娘赵宝生也醒了过来,在乡下生活,她们早就习惯了早起早睡。

几个人围坐在一起吃着早饭,早饭是赵秀秀做的鱼圆粥,其实就是粥里放了些鱼圆而已。

赵巧儿看看天色,似乎有些晚了,便着急了起来,“姐,咱们快走吧,别又找不到好位置,我昨晚做了两个饭团,实在饿极就在路上吃饭团吧。”

赵秀秀点了点头,拿起碗三下两下就把剩下的粥喝光,站了起来,“嗯,走吧。”

两个姐妹一个人背着一个篓子,沉甸甸的篓子背在两个芊细身影上,带出厚重的压迫感,徐二娘有些心疼的看着两个孩子,在朦胧的凌晨中,消失在了路口。

赵巧儿早就习惯了这一条路,两个人说说笑笑路上倒也不寂寞。

“巧儿,你看那是谁”赵秀秀看到一个身影对着赵巧儿抿嘴笑着说道。

这条路是刚好路过徐青云的家,赵巧儿抬头一看,只见半人高的墙院内,徐青云正身姿轻盈的练着剑,“姐,你又取笑我!”

两姐妹的说话声音引起了徐青云的注意,他停下来抬头一看,赵巧儿正背着有身体一半大的篓子站在墙外,他微微皱了眉头,快步走了过去。

“这是要去哪里?”徐青云用手拭了下汗水说道。

赵巧儿见徐青云擦汗的样子,忙拿出这几天秀好的手帕,这是她专程给徐青云秀的,“小哥哥,这是我做的手帕,你拿过去用吧。”

手帕是白底绣着鸳鸯,显然是用了一番心思,徐青云心中柔软,接了过来,“还没说你们这大清早的要去哪里呢?”

“我们去集市上卖鱼圆和肥肠。”

“县里?”

“不是,是小集市,走过去大约一个时辰就到了。”

徐青云看了眼赵巧儿,“别走,等我一会。”

不过一会,徐青云就换了身青色的圆领长袍走了出来,他腰上配着长剑,步伐矫健,看着自有一股威严,他见赵巧儿看着自己入迷,一副呆呆的样子,好笑的说道,“我送你们去集市。”

“小哥哥,不用了,我和姐姐走了好几次了,一点事也没有。”赵巧儿不好意思的说道。

徐青云根本不听,他强行把赵巧儿身上的篓子摘了下来,又对赵秀秀说道,“秀秀姑娘,你的也给我拿着吧。”

赵秀秀急忙摇头,“一点也不沉,我背的动。”

徐青云怎么肯,说了几次,赵秀秀只好无奈的摘了下,递了过去。

徐青云拿着两只篓子走在前面,赵家姐妹跟在后面,赵秀秀拽了拽赵巧儿的,悄声说道,“徐大哥,对你可真好呢,以后肯定是个好相公。”

赵巧儿有些美滋滋道,“那是,姐,我也给你找一个这样的相公吧?”

赵秀秀脸色黯然了下来,“我现在什么也不想…”

赵巧儿一阵沉默,现在赵秀秀的婚事不仅是徐二娘的烦恼,也成了她的烦恼,到底要怎么办才好呢?眼看时间一点点的过去,明年赵秀秀就到了十四岁,那时候就更不好找了。

忽然赵巧儿感受到身旁赵秀秀身体僵硬了起来,“姐,你怎么了?”

只见对面来了一辆牛车,此时牛车上一个男子正呆呆的注视着赵秀秀,那么专注,那么的认真,带着无尽的情意。

原来这不是别人正是二狗子,于老爹怕他总呆在家中,真的憋出什么病来,今日特意嘱咐他出门去,没想到这一路上竟然遇到了赵秀秀,他真是喜出望外。

两个人隔着一段距离,两两相望,眼中尽是离别后的思念。

赵巧儿暗叹了一口气,走到了徐青云的跟前,“小哥哥,我们去那边小溪处吧,我想洗洗手。”

徐青云如何不知赵巧儿的心思,爱怜的摸了摸她的发丝,点了点头。

“巧儿,别走!”赵秀秀抓住了赵巧儿手臂,脸上露出坚毅的神色。

“姐…”

“我们走。”赵秀秀似乎是下了狠心,看也不看二狗子,抬脚就走。

二狗子慌乱的从牛车上跳了下来,他几步走到了赵秀秀的跟前,“秀秀妹子,你别走…”

赵秀秀毅然冷着脸,“别挡路。”

二狗子被赵秀秀的冷漠弄的很是伤情,他鼓足了勇气说道,“我爹说,这几天就找媒人去你家。”

赵秀秀神色一动,不过一会又恢复了冷漠,“不可能的,你家就是来几十次,我娘还是不会同意的。”

赵巧儿手被赵秀秀抓得有些生痛,只是她忍着没有说话,她知道这一刻,赵秀秀的心比她更疼…

做菜方子的泄露并没有影响到赵家姐妹的生意,鱼圆和肥肠依然卖得很红火,几乎不到中午就卖了一空,赵巧儿细想了下原因,那元春是在县里酒楼卖,她们呢是在这小集市卖给附近的乡民,这样一来其实客户群不同,所以并没有影响。

赵巧儿数了数铜钱,这一次足足赚了八十个铜钱,三只鸡,可能是上次赶集因为徐二娘的病没有过来,老顾客门上次没有吃到,所以卖得更好。

过了几日,那于家果然叫了媒人过来提亲,不过这一次没有叫王媒婆,因为上次的不愉快,于家和王媒婆已经成了水火之势。

赵巧儿看着再一次上门的李媒婆,不知道怎么地,心里觉得好笑,这两个姐妹都叫一个媒婆给说了亲事。

因着上一次赵巧儿的婚事,徐二娘对李媒婆倒是客客气气,当李媒婆说道是给于家五郎提亲来了,徐二娘也没有生气,只是很平静的拒绝了。

李媒婆大约明白徐二娘的心事,劝慰着说道,“你家大丫头,如今是…,已经没有好人家了,二狗子的娘虽然是个刻薄的,但是总归是知根知底,都在一个村里,万一有个什么,也好歹有个照应。”

徐二娘沉吟了一下,摇了摇说道,“这婚事我还是不能答应。”

“再拖下去,明年就是十四岁了,这好的小子都叫人定了下来,难道你要你家丫头去做填房?”李媒婆实事求是的说道。

徐二娘又如何不知道李媒婆的意思,她从远处问了几家,有几个倒是不错,但是嫁了过去,几年也见不上一面,光听媒婆说是不错…,如果是不好的呢?她因着女儿名声不好才托人去远处问,别人家的儿子愿意娶这,是不是也是因为有着不好的隐情?

李媒婆见徐二娘神色有点松动,急忙趁热打铁的说道,“于家说了,只要你家肯答应,可以出两倍的聘礼,看看…,这是多看重你家的丫头。”

“两倍?”

“可不是,我看啊,于五郎是个最小的,家里多疼老么,你家大丫头嫁过去了,未必过的不如意,再说那于五郎对你家丫头…,咳咳,我是说于五郎很是中意你的家丫头,婆婆要是出来刁难,总是有他护着。”

徐二娘又想起于家张氏的嘴脸,听说他家的媳妇连饱饭都没得吃,“不行,我还是不能同意。”

李媒婆无奈,只好起身告辞,徐二娘送出了门去。

赵巧儿见李媒婆和徐二娘的神色,就知道这婚事定是没有谈成,她趁着徐二娘没有注意悄悄的跟了出去。

“婶子,慢走!”赵巧儿终于在下一个路口追上了李媒婆。

“哎呦,巧儿姑娘!”李媒婆含笑的说道。

赵巧儿缓了口气说道,“婶子,我娘是不是不同意我姐姐的婚事?”

李媒婆点了点头,“是啊,我看这于家这次真是诚心的来求,连聘礼都肯出两倍。”

“婶子,其实这婚事也不是不能成。”

李媒婆眼睛一亮,“巧儿姑娘,你说说如何能成?”

“我娘不就是担心于家张氏吗?婶子就道于家说…”赵巧儿悄声的说道。

李媒婆神色犹豫,“这能行吗?”

“婶子,行不行总要试一试,你不也说于家这次求得诚恳?除了这个没有别的法子了,如能同意,我娘没了顾虑,兴许就是点头同意了。”赵巧儿驻定的说道。

李媒婆想着这丰厚的媒人礼,终是下了狠心,“行,你回家等我消息吧。”

礼物

天气很热,赵巧儿在湖中游了一会就上了岸,她把抓好的鱼都放到了瓮中,数了数,一共抓了五条,“哎,鱼是越来越少了,估计都被我抓掉了。”

肚兜湿漉漉的贴在身上非常难受,赵巧儿走到了旁边一人多高的草丛中穿脱下了肚兜,擦拭了下,换上了干爽的衣服,她暗暗想,还好自己才九岁,这要是在过了明年就不能这么来捉鱼了,总是被人看见不好。

换好衣服的赵巧儿拎着瓮,走出了湖边,她那一天跟李媒婆说的事情不知道怎么样了,这过了好几天也没见有什么回应,难道是于家不肯答应吗?

其实也不是很过分的要求,如果于家真是有诚意的话,也不是难题…,她其实更加担心即使于家答应要求也只是表面功夫…,只是现在死马只能当活马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