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轻,吵醒了就睡不着了。”胡氏随口应着就走开了。

时辰确实太早,直到大山和他哥把早饭做了,春联贴好,一家人围桌吃早饭时天都还没亮。

吃过饭后,各自去屋里将自己再打扮齐整一些,之后大山将他爹背到堂屋坐上方,胡氏和丁香坐两旁,三人边嗑瓜子边喝茶候着拜年的人。大山和魏大海就得出门拜年了,还要邀上魏矮子。

别人家像他们这样的年纪,都是带着一群孩子出去拜年,可他们一直是三个大男人相伴出门,不要说村民们暗地里笑话他们家一直不添新丁,就连他们自己都觉得有些抬不起头来。

魏大海今日状态似乎好些,虽然守了一夜,但想到家人同意他娶海棠的事,不管海棠会怎么选择,他也算是有一丝希望,何况他叔一夜醒来几次,每次都给他鼓劲,他对海棠是否中意他之事也没之前那么悲观了。

丁香瞧着大山和他哥这对兄弟走出门的背影,她脸上情不自禁微微带着笑意,暗想这对兄弟长得如此高大挺拔,为人也都实诚肯干,踏实过日子,不像有些人好吃懒做还好高骛远只会冲自己的女人发火。他们兄弟俩有如此品格也是公婆教养得很,公婆可有很大的功劳呢。

这样的爹娘,再养出这样的两个儿子,又都勤劳稳重,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还有什么遗憾呢?她嫁给大山应该算是有福气了吧,虽然大山总说娶了她是他魏家的福气,其实丁香越来越觉得,嫁给大山是她此生难得的福气呢。

没等多久,村民们陆续来拜年了,个个来到他们家都挪不动步了,虽然早上都吃了饭,可这时顶着撑破肚皮的风险大家也要在这里吃些喝些。大多数人羡慕他们家把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了,也有人说是丁香做豆腐的功劳,还有极少数人背地里说丁香不会过日子,花钱大手大脚迟早要把家给败光。

胡氏哪有心思管别人心里怎么想,见谁都说丁香可能是害喜了,她要等着抱孙子呢。每来一个人拜年,她都跟别人说这事,还每说到这事她就笑得合不拢嘴,她也不担心丁香没怀上,村民们以后会笑她盼孙子盼出毛病来了。

丁香在旁咳嗽提醒,胡氏听到了就收敛一些,可每当有人带着孩子来拜年时,胡氏一看到孩子就忍不住大嗓门地跟大家说丁香的事,还说她的孙子肯定要才有才、要貌有貌。

丁香算了服了,也懒得提醒,只管给人捧吃的、倒茶水。

魏老爹知道丁香在想什么,小声笑道:“丁香,你别介意,由她说去,我听着心里也舒畅呢。”

到了半上午时,屋里已经挤满了人,丁香发愁这么多人耗着不走会不会把家里的东西给吃光,没想到紧接着就有人跑来大呼小叫的。

“丁香!丁香!我家凉丰镇的侄子刚才来拜年,说有几户人家托他来打听消息,问孟家村的海棠到底许没许人家,她怀里是不是南公子家的娃儿,好像他们几家想过段时日去你家提亲呢!”

来者平时最喜欢八卦,他侄子只不过随口提提,他就火急火燎来跟丁香说。

屋子里的这些人此时热闹开了,都谈论着海棠的事,要不是有丁香在此,肯定听不到一句好话。可是当着丁香的面,又得知海棠竟然有人想娶,便只能捡些好听的话说了。

“丁香,你姐还真是有福气,都怀上娃儿了还有这么多人惦记着呢。”

“是啊,虽然说那些想提亲的都是休过妻或是亡了妻想续娶的,好歹这些也都是正经人家,比燕子岭的男人还是强不少的。”

“就是,这些男人年纪是大了些,都三十好几了,可三十好几对于男人来说也算是正当年,下地干活一点儿也不比小青年差呢。”

丁香算是听出来了,就那些货色的男人想向她姐提亲,这些人都觉得很惊讶,觉得海棠不配有人提亲。他们见丁香脸色不是太好看,又都上赶着夸她和海棠起来,说海棠能被南公子看中表明她有本事,还说孟家的姑娘就是不一般,个个贤惠能干还长得俊。

屋里挤满了人,还你一句我一句,吵得乱糟糟的。

胡氏现在有些糊涂了,本来她不希望儿子娶海棠的,海棠要是能嫁给别人应该算是好事,可她这时却很矛盾,怕海棠真的不肯嫁给她的大儿子而答应了别人的求亲,这样她的儿子伤心且不说,她自己也觉得有些可惜,毕竟儿子难得动一回心啊。

魏老爹冲胡氏小声道:“看来这事得抓紧,别让他人抢了先。要不趁明日丁香和大山去孟家村拜年,你和大海也跟着去?”

胡氏本想一口否定,可听着屋里人议论这些,她只好硬着头皮点头了,点头后她忽然又道:“还是等大海拜年回来商量一下吧,他若是同意,就听你的。”

就在这时,不知哪个在门口瞧见了啥,突然跑到魏矮子家门口去,紧接着一屋子的人全都跑过去看热闹了。

丁香实在好奇,站起来踮脚看。

胡氏说道:“你想看就过去看嘛,老二不是和大海大山俩一起拜年去了么,难不成他一人先回来了?”

第八十七章 出乎意料

大过年的,村民们个个都爱凑热闹,哪里有热闹就往哪里钻。

丁香还没明白过来,不知村民们都涌到二叔家门前作甚,但又不好意思跟着大家围过去。

胡氏才不会顾及这些,人还未到魏矮子家门口,她就大声嚷了起来,“老二,这是咋回事,你就拜年回来了?”

胡氏边嚷边走过来,魏矮子家大门被村民们围得严严实实,他根本没听见他大嫂的问话。倒是村民们笑着应道:“胡婶子,你快来瞧,魏矮子大年初一不忙着拜年,竟然把吴家村的寡妇给领回来了,还有一个拖油瓶呢。”

胡氏惊了一下,赶紧拨开人群钻了进来。她打量着拘谨地站在堂屋中间的那位寡妇,还有一个正在拼命吃糕点的七岁左右的小男娃。

这位寡妇三十岁出头,可能是操劳过多,又没有丈夫疼受,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老几岁,大家明的都叫她珍嫂子,背地里就喊她为珍寡妇。她虽然比魏矮子小上五六岁,但因她长得显老,又相貌平平,大家觉得她这模样与魏矮子倒还挺相配。

胡氏嗫嚅着嘴,心想老二也太心急了,这位寡妇又不是长得花容面貌怕被别人娶了去,他干嘛着急在大年初一就把人家领来呢,而且带来的娃儿还跟几年没吃过东西似的。

可仔细一想,海棠肚子里的娃儿还没生,就有人惦记着想娶她,无论想娶她的男人都是什么货色,但有一点不能怀疑,那就是现在的女人不愁嫁,啥样的都有男人要。

胡氏暗自叹着气,寻思着老头子刚才要她和大海明儿个与丁香、大山一起去孟家提亲,看样子还真得去了,若是不去,海棠嫁给了别人,将来大儿子打光棍她会于心不安的。

魏矮子忙着给寡妇倒茶,给男娃拿吃着,然后就那么尴尬地看着这对母子。珍寡妇开始拘谨,毕竟有这么多人围在门前看热闹。不过当她喝了几口茶后,就进了卧房,收拾收拾,魏矮子平时懒得很,屋子里乱七八糟,珍寡妇可有的忙呢。

魏矮子搓着手红着脸说:“现在我也是有婆娘有娃儿的人了,往后过年家里就有人味儿了,哦不…不是往后,是现在!来来来,都进来,坐会儿嗑些瓜子。”

魏矮子招呼大家进屋,但只有少数与他年纪相仿的人进去了,还向魏矮子拜年,并站在房门口对卧室里的珍寡妇拜了年,然后坐下来说说笑笑,当然不乏一些祝福之语。

但是,大多数围观的村民看完热闹就走了,接着去拜年,边走还边对珍寡妇和她的娃儿评头论足,津津有味。

魏矮子赶紧给留下来的几人生一大盆火,他忙活的同时瞧见胡氏还在,支支吾吾地说:“大…大嫂,我这…这是听大哥的话才…才把珍娘和强仔领回家的,明日我还会和他们一起去娘家拜年。大哥说了…过安稳日子比什么都重要,我就…”

“好了,我这个当大嫂的不会反对你领女人回家的,反而还会祝福你,希望你们好好过日子。只有把日子过好了,村民们才不会笑话你。”

胡氏一说完,珍寡妇立马从屋里跑了过来,亲切地喊着大嫂,看来她在屋里收拾东西也听见了魏矮子和胡氏的对话,哪里敢怠慢,就连忙跑出来喊大嫂。

珍寡妇喊完大嫂又把她的娃儿拉到胡氏面前,催道:“快叫大娘!”

这位男娃儿虽然嘴馋贪吃,但也嘴甜,抬头笑眯眯地看着胡氏,连喊了两声,“大娘!好大娘!”

本来胡氏的面色有些紧绷,毕竟凭眼缘她不是很喜欢眼前这对母子,可是珍寡妇和她的孩子嘴这么甜,都笑盈盈地看着她,对她似乎毫不陌生,转眼之间就把她当成亲人一样。

胡氏的心似乎被他们母子暖暖的笑容给融化了,也绽开了笑脸,直点头道:“嗳,嗳,娃儿乖,没事就到我家去玩,我家就在你家对面。”

珍寡妇现在不急着去屋里收拾东西了,而是拉着胡氏坐下来唠家常。胡氏平时话不算多,没想到与珍寡妇聊起来竟然一点儿也不觉得烦。

聊了好一会儿,胡氏突然想起一事,问魏矮子,“你不是和大海、大山一起去拜年的么,怎么一个人去了吴家村,大海和大山呢,拜年拜了一上午,也该回来了吧?”

魏矮子见大家都接受了他领寡妇母子回家,此时自信了许多,之前尴尬的红脸现在却是一脸的光彩,神采奕奕的,谈笑之间声线十分响亮。

“大嫂,我以前年年和大海兄弟俩出去拜年,总有人笑话我是千年光棍,这个年不拜也罢。大海和大山家家都得拜,就连新成家的那几户也都要拜,估摸着也就这个时候才能回到家。”魏矮子也没想到,自己之前不敢做的事今日冲动的做了,却让自己扬眉吐气了,至于别人心里怎么想或背地里如何议论他都不管了。

直到现在他才发现,原来行动永远比较在心里纠结要强,还为之前犹豫那么久,让自己苦了那么久而后悔呢。

胡氏也不在这儿久留了,赶紧回家看看两个儿子回来没有,好商量明日去孟家提亲之事。她才回到家,大海和大山就齐齐回了家。只是大海脸色不太好看,刚才已经有人告诉了他,凉丰镇有几户年纪稍大但家境还不错的男人想娶海棠。

魏大海听说这事,心里根本无法平静。他既害怕海棠真的会瞧上那些男人,也担心海棠为了躲他最后会无奈地选择嫁给那些人。

当魏老爹说让他明日去孟家提亲时,魏大海真的有些不敢。胡氏刚才与珍寡聊了一阵,觉得娶别人睡过的女人也没啥,只要不往那方面想,日子照样能过得好。珍寡妇如此懂事懂礼,又好相处,相信海棠也不会差到哪儿去吧。

胡氏就把自己的想法说了,还说会待海棠的娃儿如亲孙子或亲孙女,只要娃儿姓魏,她就会真心真意把娃儿当成自家人。

大山和丁香听了都挺惊讶,他们没想到娘的态度转变这么快,或许她是真的害怕儿子娶不到女人,害怕海棠会嫁给别人吧。

胡氏说完,大山和丁香又轮流劝说,之后魏老爹又是一番苦劝,魏大海实在抵挡不了全家人的攻势,最后点头了。有全家人的鼓励,他也暗自给自己打气,心里似乎没那么害怕了。

下午,一家人忙着备提亲之礼,既不能太隆重吓着海棠,但也不能送得太轻让海棠和她爹娘觉得魏家不够重视,备礼还真的挺费脑筋的。

次日吃过早饭后,他们四人就出发上路了,大山背着篓,篓里是他和丁香送给娘家的一些礼,而魏大海则挑了半担提亲礼。从家门出来时,魏大海脑子里就一直乱乱的,想象着海棠见到他的各种神情。

半担东西并不重,可他一会儿就大汗淋漓的,这是越想越紧张的后果。胡氏见大儿子在寒风中都能出大汗,还以为他是最近吃得少身子太虚造成的,她可想不到儿子会紧张成这样。

丁香在想,魏家如此诚心诚意,她姐应该不会拒绝的吧,女人都很心软,会不忍心让魏家人失望而归的。

孟贵和何氏见到亲家母和魏大海惊讶不已,他们知道女儿女婿肯定会来的,但是亲家母和魏大海完全没必要来呀,即便要来也会等孟家请他们过来坐客吃饭才来呀,他们完全不知道胡氏和魏大海的来意,见到他们送半担子礼更是莫名其妙。

丁香正要说婆婆和大伯子的来意,紫葵却上前来打量着丁香,神秘兮兮地说:“二姐,听说你怀了娃儿儿是么,真的假的,我瞧着怎么不像呢?”

丁香笑道:“你这是听谁说的,这消息传得也太快了吧,吴大夫只是说我有七成把握是怀孕,可没说我一定怀上了。”

胡氏一听到有人提这事就兴奋不已,抢着说:“吴大夫说有七成把握那就离十成不远了,肯定是怀上了娃儿,我们魏家总算是添新丁了!”

胡氏说这话时还不停地打量站在远处的海棠,特别是海棠的肚子,心想海棠肚子里的娃儿若是跟着姓魏,魏家也算是添新丁了吧。

孟贵和何氏听说二女儿可能是怀了孕,而且胡氏如此开心,他们也跟着笑呵呵的。大女儿未婚而孕对他们来说是灾难,但二女儿才成亲不久就有了喜信,对他们来说就是大喜事啊。

大家都在热闹地说着丁香的肚子,连大山也控制不住一会儿说丁香这两日爱犯困一会儿又说丁香吃饭菜胃口不是太好,这可都是怀孕的先兆啊。至于向海棠提亲之事,一直没机会说。

魏大海压根没敢进屋,一直在孟家新房屋的各间房转着,表面上他是在欣赏孟家的新家,其实他是不敢面对海棠,怕海棠不够热情的眼神会让他打退堂鼓。

尽管孟贵和何氏以及紫葵都不知亲家母和魏大海来此的目的,但海棠还是能猜得出一二的。她也不敢看魏大海,她虽然心里很坚定,不想嫁给魏大海成为魏家的拖累,不想让魏家成为村民们耻笑的对象,可是寻思到魏大海是真心待她好,她又有些动心,有些不舍。

大家热闹地说了一阵,然后坐下来喝茶吃东西,这时丁香觉得该是提正事的时候了,“爹、娘,今日…”

丁香才说几个字,正欲向爹娘提魏大海来此想向姐姐提亲之事,家门前却来了一个人!

何氏腾地起了身,“丁香,你等一会儿,门口来的是何人,好像没见过。”

紫葵嘴里含着糖,唆得正欢呢,她听到她娘这话,伸着脖子往外一瞧,直接吓得她把脖子缩了回来。

“紫葵,他是谁呀,你认识?”丁香问。

紫葵并不作答,而是慌忙跑进了她的屋子。现在孟家住着新房屋,有三间卧房,孟贵和何氏一间,海棠一间,紫葵一间,现在住的可不是羞得无处可躲的柴房了。

紫葵吓得躲了起来,她如此之举让丁香和海棠都有所察觉,特别是见到来者长得玉树临风,潇洒俊逸,也颇具才子之质,她们猜想这位应该就是紫葵和灵芝心仪的男子吧。

之前凭丁香的想象,这位男子肯定是狂妄自大又高高在上的模样,傲娇得叫人不忍直视。可经亲自目睹之后,丁香不禁在想,紫葵上回说那些是不是太夸张了,这位男子那神态瞧起来还挺谦逊的呀。

“伯母好,请问这是孟紫葵的家么?”男子彬彬有礼地问。

何氏有些迷糊,心想怎么会有如此干净且相貌堂堂的男子认识她家那个粗枝大叶又粗暴的三女儿呢。

“你…你是在问孟…紫…葵?”何氏一字一字地问,想认真地确认一下,怕来者弄错了。

男子很肯定地点头,“对,我是来找紫葵和灵芝的,我是梧桐书院的书生,平时得她们俩不少照顾,便过来看看她们。”

“哦,哦,是…是这样呀。”何氏发懵了,书院里的书生不都是很矜持么,怎么还主动上门来看望平时干活打杂的丫头呢,更何况…今日是啥日子呀,可是女儿女婿来给岳丈家拜年的日子,好像不适合看望友人,更不适合看望丫头吧。

孟贵走了出来,对何氏说:“你愣着干嘛,这大过年的,来者都是客,赶紧请进来吧。”

“哦,是是是。这位公子哥,快快进来喝口茶吧。”何氏将男子迎进门,然后大声喊道,“紫葵!紫葵!快出来给这位公子沏茶,人家亲自登门是来看你和灵芝的。”

大山见这位男子进了门,立马大笑了起来,“子佑!你…你…你怎么来了?”

这位叫子佑的男子见到大山,也是一脸的惊讶,“大山兄,你怎么在这里?”

大山骄傲地说:“我来给岳父岳母拜年呀,这是我的娘子丁香!”大山指着丁香说,大山那神态好像迫不及待地想让人知道他有丁香这样的娘是多么幸福的事。

子佑忙向丁香微微鞠躬,温雅地笑了笑,“嫂子果然百里挑一,大山兄能娶到如此之妻当真是有福气呀。”

丁香暗笑,这位子佑可真会揣摩人的心思,他明显猜到大山是何心态,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大山嘿嘿直笑,这确实是他想要的回应啊。

第八十八章 胡氏心急

丁香没想到大山竟然与这位来者相识,还称兄道弟的,似乎十分熟悉。

不仅丁香没想到,就连大山也没想到,原来被紫葵传得那么一个又傲娇又怪异可人缘却出奇得好的人竟然是南子佑。咦?大山忽然觉得有些奇怪,南子佑和南云阳都姓南,他们之间莫非有啥关系?可是没听人说过呀,南子佑和南云阳也都从未说过彼此,或许只是巧合吧,天下姓南的人多着呢。

说起南子佑,大山对他印象还真的颇深。两年前,他跟着他叔叔去南子佑家盖灶房,说是灶房,其实比平常人家整个家都大出许多。那时因南子佑家赶工,便请了两位泥匠师傅来干活,一位是魏矮子和,还有一位是凉丰镇的。

都说一家不请两位师傅,怕彼此有矛盾,果不其然,魏矮子与另一位泥匠师傅意见不合,不肯干了。后来南家只好让魏矮子把大山留下帮忙,因为他家真的很着急,想在小年之前盖好灶房来祭灶王爷呢。

大山就这么留下来了,在南家足足干了一个多月的活。也就是在这一个多月里,他与南子佑认识了,南子佑那时在凉丰镇一家私塾读书,可能是那位先生不好,南子佑极少去私塾,平时太闲,只好找大山玩。

可是大山要干活,所以平时也就是边干活边聊聊,只有下雨天两人才能出门玩,把几个邻镇都逛遍了,哪个镇有什么山什么洞都一清二楚。大山跟着他还学会了下棋呢,也认识了一些字,学写了自己熟悉的人的名字。

据大山所知,南子佑也并非多么不可一世,他只不过是十分自信而已。出生在那样的殷实之家,又饱读诗书,还生得一副好身骨,一张好面宠,想不自信都难啊。

南子佑的言行举止虽然傲娇了些,平时也爱捉弄人,但他对自己瞧得上的朋友都十分真诚,喜欢帮忙,或许这就是他人缘好的缘故吧。

大山暗笑,以前南子佑只是在几个镇里或是县里闲逛,听紫葵说他现在居然背起行囊走天下了。以前他在凉丰镇的私塾读书,旁人是隔三差五不去,他却是隔三差五才肯去,没想到现在到了梧桐书院,倒也肯好好读书和做文章了。

紫葵闻言却不肯出来,海棠只好代劳,为南子佑斟茶,并为他搬了一把家里最好的椅子。丁香则去紫葵屋里哄她,人家大老远的来一趟,紫葵不出来见一面不太礼貌吧。

南子佑见海棠斟茶,见她与紫葵有几分相像,想必眼前的就是紫葵的大姐。他自然要恭恭敬敬地与她打招呼,便轻轻点头,并给她一个很养眼的微笑。

胡氏见状紧张得很,她虽然听说过凉丰镇的南家,但并不知南子佑是谁。她以为此人只是借着来看紫葵的理由瞧瞧海棠的,难道穿得如此体面又有着这等好样貌的男儿想娶海棠?

她着急了,她不知道海棠到底哪里值得这样的男儿求娶,可她为了大儿子着想,也不能让海棠与别的男人接触呀。

她赶紧走上前,“哟,这位公子哥,你与我家大山看似挺熟的,那你应该也认识我大儿子魏大海吧。”

胡氏说着还将魏大海拉了过来,南子佑以前从大山嘴里听说过魏大海,那时魏大海的未婚妻刚逝,大山为哥哥忧愁,难免与南子佑说了这些,当时大山还想让南子佑帮忙为哥哥找个好姑娘呢。

南子佑站起来朝魏大海点头,“大海兄,久仰了。”

魏大海苦笑,“我一个泥腿子,哪里配得上‘久仰’二字。”

胡氏却不想听他们这些客套话,直接说:“我今日和大海一起来亲家可不仅仅是陪大山一起来看望他的岳父岳母,而是想亲上加亲,来为大海提亲的。”

孟贵和何氏一怔,你望着我,我望着你,怔了一阵,何氏问:“亲家母说要亲上加亲为大海提亲?亲家待丁香宽厚,倘若我家再嫁一个女儿到你家,我也是乐意的,只是…”

她这一句“只是…”可吓坏了胡氏也惊着了魏大海,胡氏在想,难道亲家觉得我家大海配不上你们家的海棠,他们俩名字里都有一个“海”字,这不是缘分么,何况她怎么都觉得是海棠配不上她的大儿子大海呀。

魏大海心里陡然一沉,心想完了,海棠不乐意本就让他够伤心的了,倘若她的爹娘还不乐意,岂不是雪上加霜,他真的没戏了?

何氏见亲家不高兴,将孟贵往前一推,“你跟亲家母好好说呀,咱家紫葵年纪还小,而且近来在梧桐书院干得正起劲,她…还不想许配人家呢,何况她比丁香年纪要小,若是许配给大海,那她岂不成了丁香的大嫂,如此一来,适合不合情理,辈分乱了,称呼也乱了,别人会看笑话的。

胡氏急道:“我们不是来向紫葵提亲的,大海想娶的是你家的海棠!”

“海棠?!”何氏和孟贵同时一惊,嘴里也不由得喊了出来。

“怎么,你们都不乐意?”胡氏实在搞不懂他们俩这表情是啥意思,似乎还真有点不太乐意,但更多的是惊讶。

胡氏绷住了脸,真的不高兴了,心想你们惊讶啥,难道这几日来向海棠提亲的人多了,你们见我带大儿子来凑热闹一时反应不过来?或是觉得我家大海配不上你家海棠,因为来提亲的那些人家都是大户人家?

胡氏再瞅瞅坐在那儿悠闲喝茶的南子佑,还真为自己的大儿子捏了把汗。要是此事不成,大儿子又会自暴自弃多久?

何氏和孟贵两人在交流着眼神,其实他们不是不乐意,而是一直认为孙鸿将来必定会娶海棠的,否则海棠这次也不会去县里与孙鸿一起住,还见过孙鸿的新娘。他们哪里知道那是一个骗局,还满心欢喜等着孙鸿混出名堂,两年后迎娶海棠呢。

可他们夫妇俩不能把海棠与孙鸿的事说出来,但又不能拒绝胡氏的好意,所以此时很为难。

海棠红着脸低着头进了她自己的屋,她猜想的事已经由胡氏提了出来,她不好再呆在大家面前的了。即便她不想嫁给魏大海,不想给魏家带来流言蜚语,但她心里还是很感动的,近来她一直被人骂被人瞧不起,而魏大海能喜欢上她,他还带着他娘亲自登门来提亲,海棠真的觉得这都是她的福气。

但她觉得自己消受不了这福气,她坐在自己屋里抚摸着高高凸起的大肚子,她都快当娘了,她怎能领着孙鸿的骨肉嫁到魏家呢,那不是给魏家蒙羞又是什么?她闭上眼睛,深深叹了一口气,她不会再多想了,之前已经做好了打算,等娃儿生下来喂他吃几个月奶,娃儿一旦能喝粥她就入尼姑庵,从此守着木鱼枯灯过日子。

何氏和孟贵通过眼神交流已经有了一致的意见,何氏一脸的抱歉,小声道:“亲家母,我家海棠能得你家大海亲睐,真是我孟家的福份啊。只是…你也知道我家海棠情况,我们不想害你魏家呀,海棠还有一个月就要生娃娃了,要是同意你家提亲,你们怕是再难抬头…抬头做人了。”

胡氏听到这话心里还挺舒服,心想你们也知道丢人呀,既然你们觉得海棠够丢人的,那我魏家来提亲你们还是赶紧同意了吧,便道:“亲家公、亲家母,你们能为魏家考虑这些,我真的很欣慰,看来你们也早已把我们当成一家人了。今日我能带着大海来登门求亲,就不会在意那些闲言碎语,我家老头子说了,日子是自己的,不是过给别人看的,只要儿子开心娶婆娘生娃儿,其他都不算什么。”

胡氏觉得自己这话说得可大气了,亲家应该赶紧点头同意了吧,可是孟贵和何氏仍是一脸的纠结。

胡氏心里有些恼,但脸上仍然带着些许笑意,“亲家母,我听说了,凉丰镇有几户人家也想来提亲,可是那样的人家你们可不能考虑,亡妻带着一堆娃儿的或是休过妻的男人嫁不得,海棠要带自己的娃儿,哪有空伺候别人,给人当后娘可不是件易事。”

她说完这些睨了南子佑一眼,接着道:“至于那些有才有貌有家世又年轻的小伙子,你们就更不能答应了,你们仔细想想,那样的男儿娶啥样的姑娘不行,干嘛要你家的海棠,肯定居心叵测!”

何氏和孟贵听胡氏这话有些迷糊,哪里有什么有才有貌有家世又年轻的小伙子向海棠提亲?但胡氏之前入的那些话他们夫妇倒是听得很明白,可是他们更希望海棠嫁给孙鸿,毕竟海棠怀的是孙家的骨肉,将来两人成亲养着自己的娃儿这才叫名正言顺。

更重要的是,他们觉得已经与孙家议好的事是不能反悔的。

大山见岳父岳母面露难色,而他娘脸色更不好看,他哥一脸的黯然,他也不好胡乱插嘴,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恰好这时丁香从紫葵屋里走了出来,丁香劝不动紫葵,又想着姐姐和魏大海的事,就赶紧出来了。大山迎上去与丁香耳语一番,丁香很是惊讶,她没想到南子佑一来,婆婆竟然当着外人的面将提亲之事说了出来,但随即丁香就猜测到了,婆婆肯定是看到南子佑来感到了威胁,所以都不等南子佑走就将这件大事提了出来。

丁香觉得这事终于拉开帷幕了,她小跑着过来,将何氏和孟贵拉进了他们的屋,她要把真相告诉爹娘。此事关系重大,不能让他们当爹娘的再被蒙在鼓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