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来也是当初制定律法的官爷没想到这个时代就有如此大胆的女子,这一块便成了律法的空白。虽说这个时代讲究人治,但律法上没有相关规定的话,就算姜家找上门来要与她扯官司,夏君妍也是不怕的。

更何况柴县令好歹也算是熟人,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想要混下去,除了本事外,关系网也是很重要的一环。趁着莫大哥和好心的柴县令都在,和衙门上下打好关系也是为以后铺一条路。

第二天清早,夏君妍挣扎着从床上爬起来。穿好衣裳正打着哈欠,听到院子里有稀稀疏疏的水声,推门一看,姜小莲正将水泼在土地上压灰尘,又将晾了一夜的衣裳收。

“掌柜的起来啦,我这就开门去。”姜小莲手脚颇为麻利,不一会儿便将衣裳叠好,便将院角的小门打开了。

夏君妍活动了下手脚,此刻天才刚泛亮,原本有些杂乱的院子已经被归置的十分整齐,姜小莲应该似起了有段时间了。自从穿越后夏君妍睡觉时一向都是浅眠,很容易就被惊醒,而姜小莲这一番动静她都没醒,显然对方是考虑到她还在睡,一切都轻手轻脚的,直到听到她屋里有动静后,才开始洒水压灰。这份仔细的心思,让夏君妍颇为感慨。

钱贵也来得早,夏君妍刚把面条下进去,这小子闻着儿就来了。本就是要卖朝食的铺子,宽粉细粉以及凉面馒头包子都是现成的,蒸好了起锅,钱贵也不客气,用筷子串着一个白面馒头,端着一碗面便去了后院大家吃饭的小厅里了。等到安大娘带着长生和小玉来了后,姜小莲这才去了灶房拿吃的。

“小玉也来了,家里岂不是就大叔一个人了?如今正农忙,大叔一个人忙得过来吗?”夏君妍朝着小玉悄悄比了个手势,这丫头总算是把安大娘给磨动了。小玉心里正高兴,碍着她娘在身边也不好多表露,便只坐在默默啃着馒头,和夏君妍两个打着眉眼官司。

安大娘道:“我不把你大叔伺候好了,哪敢这样大大咧咧的来镇上。家里的地让咱们村的老黄头种去了,你大叔只管看着就行。”

夏君妍颇为诧异,没想到一段时间没回村里去,安大娘家都成富农了。清晨正是忙碌的时候,大家也不在多聊,便各自忙去了。

这铺子原先是卖杂货的,夏君妍盘下后特地将灶房的面积增大了,此刻和安大娘小玉三个人一起待在这里也不嫌挤。她更是朝着小玉招了招手,小玉心领神会,趁着安大娘没甚精力关注这边,不知不觉便和夏君妍站在一起,二人压低着声音说些小话。

夏君妍道:“你倒是有些本事,竟还是将大娘给说动了。”

小玉飞快抬头看了一眼她娘,这才说:“这事儿不是我说动的。是我娘自个儿说你这里招了个来路不明的丫头,她一天到晚都在灶房里忙,也没时间注意那人,让我过来帮忙盯着些。”

“大娘也太仔细了。”夏君妍叹道,“那个姜小莲手脚麻利,你瞧我这院子归置的多整齐啊。”

“我娘说了,知人知面不知心,小心些总归没错。”小玉心情不错,不愿与夏君妍在此事上多做纠结,转而说起夏君妍分银子的事。“你可不知道,我娘和长生将那二十五两银子回家后,爹爹的眼睛都直了!起先还担心你舅舅赔了这么大一笔银子不会善罢甘休,后来听说这是衙门做主让他赔的这才安了心。哼,要我说,衙门判的还算轻的了。你想想,万一你舅舅的诡计要是得逞了,你一辈子的名声可都毁了,说不得以后只能仰仗着他过活,就连这正间铺子要都被他夺去!”

夏君妍不由多打量了一眼小玉,这丫头在她的印象中一直都是温温和和的,这才过了几天呀,怎么也变得泼辣起来了,便劝道:“你这般戾气太重也不好,大娘知道肯定要拘着你重学女德。”

谁料小玉道:“我可算是想通了,就是因着我以前性格儿太好了,我娘总担心我受欺负。只要我自己变得爽利些,就像你这样,看谁还敢欺负我!”

夏君妍默默和面…

这绝对不是她带出来的风气,安大娘要是知道了小玉是这样的想的,会不会直接劈了她。

“你也甭担心。”小玉瞧见夏君妍那小模样便知道她心里肯定在嘀咕,安慰道,“我娘她自己也说你有时候说的话挺在理的。就拿我们家把地给老黄头种的事儿来说吧,我爹原本不打算让老黄头来的,只想着大家都是街坊四邻,我们又不是什么员外家,哪有把地租出去给别人种的道理。当时我娘可说了,那老黄头家的地都当出去了,也没个进项的活计,咱们把地给他种,也是给他谋了一条生路。又说这银子赚回来就是花的,家里以后肯定还要买地,到时候她在镇上来帮厨,家里只有我爹一个劳力,不雇人那地咋办?”小玉说着,一想到了当时爹娘拌嘴的模样,不由一笑,“当时说的爹爹硬是什么脾气都没了。”

“大娘还说自己不会经济之道,真是太谦虚了。”夏君妍佩服安大娘这果断的劲儿。说不定在奋斗几年,安大娘家也能成为一个小地主了,若是在书院读书的安大大郎在争口气,考上个功名,安家就能直接飞跃成缙绅阶级中的一员。

到了快晌午的时候,衙门的吴大来了。说是今儿县令老爷想要尝尝夏掌柜的手艺,他们这些个捕快们也算是借着县令老爷的脸面,混顿口福。

夏君妍顿时眉开眼笑,连忙将吴大客客气气的请到铺子里小坐,“您放心,我这儿的味道绝对好!”您先做着歇一会儿,等下我和钱贵两个一起将菜送到衙门里去。”

“那就有劳夏掌柜了。”吴大也是办差当中,不能久留。谁料夏君妍拿了一个罐子出来,“这是自家酿的些小菜,不值几个钱,吴头来一趟也不容易,带回去当个零嘴。”

吴大也不推辞,笑道:“夏掌柜太客气了。今儿这菜好好做,说不准明天县令大人来要来尝尝的。”

吴大刚走,夏君妍便赶紧去了后院将昨晚就相好的菜单与安大娘和小玉说清。让安大娘先紧着做衙门的菜,其他人的倒是暂时可以交给小玉来试一试,又喊上了钱贵,让他去拿食盒。

与柴县令这样的流官要打好交道,但和像吴大这样的本地捕快更要套好交情,毕竟他们都是地头蛇,只求这些人不上门找麻烦便是好的了。

夏君妍回到整理了一下衣着,今儿衙门第一次订菜,她这个当掌柜的必须亲自去,以表诚意。终于将一切打理妥当后,去了前院等着钱贵将食盒拎出时,见门外突然来了两个年轻女子,看那穿着应该是镇上大户人家里的丫鬟打扮。

其中年纪稍大些的女子环顾了一圈,对着店内的嘈杂显然有些不满,却也没多表露出来,耐着性子道:“请问,这是夏记食铺吗?”

“是啊。”夏君妍道,“二位是来吃饭吗?”

“我们家夫人久闻夏掌柜厨艺,听说有夏掌柜这儿有几道新菜,便命我们前来买些回去。”

“原来是这样,二位稍坐片刻。”

夏君妍连忙清了一张桌子出来,那两名女子对视一眼,那桌子和凳子方才被几名男子用过,她们这样人家出来的丫鬟,怎么可能去坐,简直就是丢人!依旧是年纪大些的丫鬟道:“不用了,我们站会儿就好了,还请夏掌柜快些。”

正说着,钱贵从后院拎着两个超大食盒出来了,嘴里还嚷着:“姑奶奶,咱们赶紧走吧,免得菜凉了就不好吃了。”

那丫鬟立刻道:“夏掌柜要出门吗?”

“是啊。”夏君妍接过了一个食盒,手里一沉,颇有些分量。

“这可如何是好,我们夫人说了这菜只要夏掌柜亲手做的。”丫鬟蹙了眉,“夏掌柜这一去得多久才能回来?”

夏君妍和气笑道:“约莫一刻便能回了,二位稍等,我去去就来!”说完,便嘱咐长生好生招待,趁着自己还有力气,赶紧朝衙门而去。

那两名女子眉头紧锁,年纪稍小的那个待夏君妍走远这才道:“哪有把客人冷在一边的掌柜,真不知这夏掌柜是怎么做生意的。这里铺子竟然连个雅间也无,她自己抛头露面也就算了,还当全天下的女子都与她一样吗?”

“秋儿莫恼。到底只是一个女掌柜,咱们忍耐些也就是了,办好夫人交代的事才是正理。”

那叫秋儿的小丫鬟闷声点头,心里却对这夏记食铺有些不满了。

第四十七章 丫鬟

不到一刻,夏君妍果然回来了。脸上泛着微红,略略喘匀了气,那二人依旧是站在铺子们角处,桌上摆着两碗茶也没动过。

大户人家出来的就算是丫鬟心气儿也是这么高啊。夏君妍心中掂量了一下,要想发展高端客户,改进店内装修的事儿也该提上日程了。

“让两位姑娘久等了,真是对不住。”连忙和气道,“不知是哪府的夫人看上了小店的菜肴,贵府上又要些什么菜色呢?”

年长些的丫鬟从袖子里拿出名帖递过去,不待夏君妍翻看,直接道:“云安陈府。掌柜的只需将拿手小菜拿上三盘便可。”

夏君妍还是第一次看到古代的名帖。这名帖用的纸略硬,白底下藏着暗花,古代纸贵,她教钱贵识字都只是用沙盘来演示,而顺滑又藏有暗花的纸的制造工艺很不简单,她这次真的是遇到大客户了。

这名贴写的颇为斯文,上书哪府何人,中间写着所为何事,最后落款,皆是蝇头小楷,那字看起来虽秀气但也隐约有些风骨。

“二位稍等,我这就去备菜。”说着,接过了她们的食盒,赶紧去后院了。

“果然是没见过世面的,瑞珠姐姐,你可瞧见她刚才那神情得了么,不过是张帖子…”见夏君妍离开,秋儿终是忍不住掩面讥笑,“拿在手里跟宝贝似得。”

瑞珠微微横了她一眼:“莫要无礼,这夏掌柜一个女子开铺子也不容易,不识得几个字也是常理。”

“还是瑞珠姐姐心细,直接报了名号,不然那个夏掌柜怕是拿着名帖两眼一摸黑。”秋儿说着,不由瘪了瘪嘴,“真不知夫人为何非要尝这份新鲜,这种小门脸的东西能吃么,干净么。”

叫瑞珠的是府里的大丫鬟,比秋儿到底经得住事,虽然心里看不起夏君妍,但面上还是沉稳多了。此刻听到秋儿连夫人的吩咐都开始编排上,立刻道:“夫人的事也是你能议论的么?夫人想吃什么咱们便去寻来,哪有你说话的份!”

见秋儿闭了嘴,瑞珠这才柔和了神情。这丫头仗着嘴巧伶俐,在夫人身边讨了不少好处,这几日被夫人略夸了几句就不知道自己有多少斤两了,真是见识浅骨头轻的妮子!不过这样也好,她瑞珠在夫人身边得地位也不会被这种妮子给动摇。

夏君妍去了后院,围上围裙净了手,这才去了灶房。正挑着食材,小玉瞧她手里的名帖不由叹道:“这纸真漂亮,阿夏,上面写的什么?”

“这是镇上书院山长夫人的名帖,听闻我这儿有几道新鲜小菜,便下了帖子,让丫鬟带几样回去尝尝。”自从不在限制麻婆豆腐的外送后,夏君妍倒是已经接到几份外送的订单了,略想了一下,说道:“那就麻辣豆腐,玉子豆腐,再加一份鸡丝冷淘吧,反正这陈夫人也是吃个新鲜。我我记得那书院的陈山长喜欢吃清淡的…”

小玉颇为好奇:“你怎么知道?”

“陆晨山说的。”夏君妍还记得陆晨山不止一次的抱怨先生都快素的跟兔子一样了,吃什么饭啊直接啃草算了。

结果这名字刚一出口,小玉顿时躲到一边去洗菜,也不再搭话了。夏君妍猛地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叫你说话不过脑子,小玉上次是为什么回去的,要是再多说几次,小玉估计一辈子都被安大娘拘家里了!

夏君妍也挺无奈的,这时代的女子拘束太多了,她身处的位置还只是一个西南小镇,小玉也只是一个农家女,若是真是一个大户人家里闺阁小姐,指不定要被拘成什么样子呢。万幸的是这里的女子不用缠足,夏君妍心中顿时念了好几声的阿弥陀佛。

几样吃食很快便装进食盒。因是送到山长府上,她还特地摆了盘,毕竟对方是读书人,讲究个文雅。拎到前厅,“让二位姑娘久等了,这菜得趁热吃,凉了就不好了。”

瑞珠掀开盖子仔细看了一遍,见无任何差错,这才又盖上,付了银钱便走了,再无多说一句。

“啧,那就是大户人家出来的,瞧那眼睛都看瞅到填上了。”钱贵搭着抹布过来,望着缓缓离去的马车,啐了一口,“呸,还不是伺候人的,真拿自己当半个小姐了!”

“管那宽作甚。”夏君妍不客气的敲了他一下,“以后凡是这样的人进店后,都得客气些。”

钱贵郁闷道:“姑奶奶,你也太小心了,何必上赶着给这些不长眼的好脸。”自从跟着夏君妍混以后,他是眼见着他家姑奶奶从一个小食摊子的摊主成为了一家铺子的掌柜,镇上各大酒楼饭庄的大掌柜是眼睁睁的瞧着食客都往夏记涌却无半点法子。

“咱们开门做买卖最重要的就是赚钱!但凡像是刚才那样的什么都挂在脸上的丫鬟,都是眼皮子浅骨头轻的人,你只要稍稍顺着她们说几句好听的就能将她们的银子哄来了,又何必与银子过不去呢。”

钱贵仔细想了想,觉得夏君妍说的在理。当初在赌坊时,凡是那种进门就开始吆五喝六的人往往都是输得最惨的,赌坊的庄家也是最爱这样的赌客;反而那种处处都对你客客气气,哪怕对方是个小伙计也不随意发火的才是最不好对付的人。

见铺子里一切井井有条,夏君妍也趁机偷会儿懒。姜小莲的到来让所有人都轻松了一截,夏君妍再也不用担心碗没洗干净了;钱贵和长生擦桌子用的抹布,永远都有一条干净的放在那里等他们去拿;后院的安大娘和小玉也不用分心去洗菜了。

“到底是个姑娘,就是心细。”这是钱贵的评论。

“看得出来是个做惯活计的,要不是逃家,倒也是个好姑娘。”安大娘还是带着一丝谨慎。

夏君妍美滋滋的数钱,心道这杂役真是顾得太值了!

众人一直忙到晌午都快过了,这才轮换着回到后院吃饭。姜小莲则将上午劈好的柴归置好了,才净了手走来盛饭。她在这铺子干了一天活,虽没去前面,但那热闹的声音在后院都能听得清清楚楚,尤其是正中午吃饭的时辰,整个铺子热热闹闹的,听起来格外喜庆。

夏君妍将西湖醋鱼端上桌后,大家便可以开始吃了。

姜小莲哪里见过这样的做法,夹了一块鱼肉,刚放入嘴中,嫩嫩的鱼肉与鲜浓的酱汁瞬间征服了所有的味蕾。

“为什么店里没有卖这道菜?”姜小莲小声问道。

“菜谱卖给聚福楼了,所以也只能私下做做。”夏君妍似想起了什么,突然道,“倒是可以做做鱼丸和鱼糕。”热腾腾的鱼丸砂锅,下一把大白菜和香菇进去,那叫一个鲜啊。

姜小莲默默吃着饭。

姜家在寿桥村也算是富农了,每隔十天就能吃顿肉,隔几天会做一蒸笼白面馒头和大米饭,但对于吃食上的讲究也到此为止了。夏掌柜鼓捣出那麻辣豆腐已经令她大吃一惊,但豆腐到底是寻常食材也容易得到,可这鱼…

姜小莲也是下过厨的,这道鱼的味道在她们镇上也不曾有哪家酒楼做出过。虽然她今天才开始帮厨,但此刻桌上的菜,竟没一样是她以前在家里或是在镇上吃过的味道。这位年轻的女掌柜不仅会将菜肴调出各种新鲜的味道,而且她还会看账本,听那高个的伙计说夏掌柜不仅识字更会写字。

在姜小莲的印象中,只有那大户人家嫡出的小姐才会被教经济之道,这样嫁到婆家后也能立刻掌家,不至于被负责采买的下人糊弄,也只有那样的小姐才会被教导识字写字和家传菜谱。但这夏掌柜的来历在云安县上也不是秘密,她是从乡下村子里来的。姜小莲叹口气,夏掌柜会的那些东西应该都是她自己想法设法学来的吧。可惜了,没能托生到一个好人家,不然凭借夏掌柜的手段,当个主持中馈的主母也是绰绰有余的,这或许就叫命吧。

“今天正好是逢单,记得早半个时辰打烊。”夏君妍用完了饭,对着钱贵和长生嘱咐了一声,便将守在前面大堂里的安大娘换回来。

姜小莲正纳闷,却见钱贵苦着一张脸与长生小声道:“上次我哪几个字还没写好,你写的怎么样了?”

长生一脸小得意:“我自然是不错的,我娘说了,等过了年就让我去开蒙。钱贵哥,阿夏姐早说你聪明,就是不用心,当心扣月钱哟。”

“写字?”姜小莲有些犹豫,轻声道,“掌柜的要教大家写字吗?”

“当然!”面对新人姜小莲,钱贵立刻摆出老资历的模样出来,“姑奶奶说了,不能做睁眼瞎。万一以后自己买个什么要立凭证,若连字都不会认,凭白让人给诓了去,到时候说理都说不清了。”

“掌柜的懂得真多,她爹爹是秀才吗?”

钱贵挠挠头,就夏老爹那德行,他实在是不敢将夏姑奶奶的英明神武套用在夏老爹身上,便道:“姑奶奶的爷爷早年间在南边是做大买卖的人,只可惜后来家道中落了。不过没事儿,咱姑奶奶这劲儿都是跟他爷爷学来的,以后肯定也是个大掌柜。”

“原来是家学啊。”姜小莲万分佩服。

此刻陈府,陈夫人正品着夏君妍颇为得意的那道麻婆豆腐。

“难怪那群小子私下里说自己都快成兔子了,偷偷吃这个味儿,再吃书院里的饭食,可不就成兔子了么。”陈夫人莞尔一笑,倒是个下饭的菜。

瑞珠伺候着陈夫人用完午膳,又陪她去花园子散步消食。陈夫人轻声问道:“你们去食铺可有为难人家?”

瑞珠笑道:“奴婢谨记着夫人的话,对那夏掌柜一直都客客气气的。”

陈夫人点点头:“虽说你是伺候我的,但万万不可仗势凌人。这夏记食铺的菜虽然简单,但那味却是难得。等歇了晌,你再去提一盒来。”

陈夫子早年间中了举人,又在外做了几任官,因年纪大了不想远离家乡,便回了云安镇上办了书院。这书院原本是陈氏族学,因陈夫子的原因,他回来后也开始对外招收一些学生。镇上凡是有些家底的人家,都知道这位陈夫子的能耐,纷纷想把儿子送来进学。陈夫子也是好性,只要儿郎本身不错的,也不问对方是否能出得起束脩,一律都收了。

直到陈夫人见学生实在太多,才提高了门槛,免得让陈夫子过于劳累。而像陆晨山这样的,则完全是走后门进来的。就他那跳脱的性子,陈夫子是一万个看不上。但书院既然是开在云安县内,自然也要与云安衙门打好关系。陆晨山的舅舅毕竟是云安县衙的师爷,父亲又是卖官盐的,便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好在陆晨山虽顽劣,但当着夫子的面还安分守己。可这几天,每到晌午用膳的时辰这小子便不知偷溜去哪里。陈夫子一打听,原来是家里的小厮特地送了吃食来,他自个儿躲去吃独食了!

如此娇惯,陈夫子当即就气得不轻,将陆晨山找来一阵臭骂:“你来书院是来读书的还是来吃饭的?贪嘴至此,干脆回家去吧!”

陆晨山心里那叫一个冤枉。这几天他都有好好念书,课也不逃了,作业也都好好写了,就因为吃个饭就要被退学了吗?心里越想越不是滋味,心道夫子是个油盐不进的,干脆去走师娘的门路。

陈夫人听得后也是哭笑不得,不由道:“你就缺那一味么?十日一旬假,回家吃也一样啊。”

陆晨山沮丧着脸,将那“兔子论”说了一遍:“夫人,民以食为天啊,我又不是吃的山珍海味,都是一些家常小菜罢了。况且那夏记食铺本就生存艰难,我这也是做好事啊。”

陈夫人有些好奇:“吃饭还是做好事了?”

陆晨山立刻将夏君妍一介孤女无依无靠的情况与陈夫人说了一通,以证明自己去那不仅仅是吃饭,更是怜惜孤苦之人,以此升华到他吃的不是饭,而是良心的这个层面。

“罢罢罢,听你这么说,倒是引的我也想尝尝了。”陈夫人见他那一副苦瓜样的胖脸也乐了,“此事我自会去与山长说,你且安心念书,万不要在生事了。”

陆晨山见陈夫人答应了帮他劝夫子了,心里的大石头也终于落下来了。离开的时候不由擦了擦汗,夏钱串子啊,求求你一定要把夫人的胃给征服吧,这样小爷我也不用在书院里当兔子了!

就在陆晨山的满心期盼下,陈夫人隔天便打发了丫鬟去夏记食铺提菜了。

夏君妍还不知道自己已经被陈夫人被惦记上了,到了下午又看见那个年纪稍大些的丫鬟来了,心中一阵欢喜——她的菜应该是得到陈府的认可了。

瑞珠这次是独个来的,再见到夏君妍时语气客气多了:“夫人很喜欢掌柜的这几道菜,命我来再提些回去,还望夏掌柜多多辛苦了。”

“不辛苦不辛苦。”夏君妍依旧和气道,“食客至上,夫人吃得满意我就很高兴了。”

依着晌午的菜色做了一份,夏君妍又格外加了一道炖豆腐送去。这菜名字听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却是一道大菜。正好夏君妍今天煮了鸡汤,这道炖豆腐的汤底便是那煨好的鸡汤,又加了竹笋与五花肉进去丰富口感,套用一句广告词来说便是:简约而不简单!

“俺们在外面都闻到香了,夏掌柜的,你又在做啥好吃的呢?”前堂的食客们不由搁下了筷子,那鸡汤的香味止不住的往外飘。

夏君妍熬汤是用特制的土吊子,这锅鸡汤晌午开始熬,细熬慢炖了两个多时辰,此刻的味道正香浓。原本是要留着晚上打烊后给大家伙儿打个牙祭的,不曾想这陈府的丫鬟来倒是巧。

瑞珠将食盒接过,虽隔着盖子,但那香味还是止不住的往外冒。心道这夏掌柜虽然是个商家女,到还算有几分能耐。

等她再回去的时,却见秋儿守在府内垂花门处。

“好姐姐,这会子夫人可见不着你,先拎到膳房吧,那的灶眼也没熄正好把菜放上面热热。”

瑞珠心中不悦,脸上依旧淡淡:“夫人在作甚?我出去是夫人吩咐过得,如今回来了,也得回夫人一声才是。”

秋儿拿着帕子掩嘴笑道:“姐姐回来是从角门回的,没见着正门哪儿停着好几抬轿子呢。夫人这会儿正和镇上几家有些脸面的娘子小姐说话。自打老爷开了书院,那些个娘子也鼓着劲儿地想将自家闺女送到夫人这里来。”

瑞珠瞧她这模样便知这妮子肯定没少收那些娘子的银子。

堂屋旁的报夏厅内,柳氏正带着陶玉瑶陶玉欣前来拜访陈夫人。

“虽然女子无才便是德,但到底也不能连两眼一抹黑,连《女则》都不会读。”柳氏浅笑道,“夫人学问高,听闻夫人要办女学,这可是一件大善事啊。我这两个闺女虽说是愚笨了些,但好再也乖巧,在家里也胡乱识的几个字,夫人若不嫌弃,不妨指点一下她们。”

早年间和陈夫子在州府当官的时候,陈夫人也跟在他身边。州府的大家族里会特地将德高望重的夫人请到家里教导小姐,而家世差些的,也会凑钱办一个女学,也是由辈分高学问好的夫人来教。这其实也算是一种变相的镀金了,说亲时一打听,这位小姐原来是某某夫人教出来的,那礼仪学问肯定是没得挑。而这时代有学问的人都希望能当个山长,将来桃李满天下,也算是一代宗师了。陈夫人虽是女流,但自幼饱读经书,也是存了这样的心思。见云安县上教育体系落后,也有意做一件大事。留芳青史这样的美名,不仅男人想要,有心气的女人同样也是想得。

柳氏的眼界还没有这么高,但她知道陈夫人是大家子出来的,闺女能让她指导一两分,将来说亲的时更容易了。这是摆在眼前的好处,没理由不争取一下。

陈夫人品着茶,仔细打量着陶玉瑶与陶玉欣,两个姑娘皆斯斯文文的,看的出来在家里也是有教过些礼仪。只是办女学是大事,硬件条件都没有办好,现在招学生还太早了。便与柳氏客气了几句话,让她莫要心急,将来女学办起后,定会告知府上。

今天虽然没让陈夫人当即收下闺女,但柳氏自信在这云安县上比她闺女还要优秀的姑娘也只有那些缙绅家里的小姐了。更何况儿子陶世海在书院里表现一向不错,兄长都如此,其姐妹肯定也是不差的。

第四十八章 买地

送走柳氏和其他几位娘子后,陈夫人微微缓口气。她办女学,更多的是要讲经明理,虽然学生是闺阁女子,但格局也不能只在后院那一亩三分地上。结果刚透了口风,镇上的娘子们虽说是十分热心,可每个人等门后透着那目的都是为了闺女以后能找好婆家。这个目的不能算是不正当,但陈夫人念了多年书,心情偏浪漫,如此功利的目的被那些娘子们毫不掩饰的表露出来,总令她有些不快。

此刻陈夫人坐久了,站起来走动一二,又问道:“瑞珠回来了吗?”

秋儿连忙道:“瑞珠姐姐怕菜凉了,便先去膳房了。”

陈夫人吩咐道:“等老爷回来就摆膳吧。”

书院与陈府相距很近,骑上驴子一来一去只需几刻钟。最近因陆晨山的问题,气的陈夫子好几顿也没吃好,这小子一向跳脱,原本还以为他转性了,没想到又出了状况。本来打算今天就在书院用过晚膳再回来,但陈夫子打发了小子让他回家用,陈夫子自然不会拂掉夫人的面子。

等饭食摆上桌,那红彤彤的麻婆豆腐让陈夫子想不关注都没办法。

“这不就是把那小子馋住的豆腐么!”陈夫子脸上不悦,“夫人要替他说情不必用此方法。”

陈夫人笑道:“多大年纪了,还和那些毛头小子计较。年轻的儿郎哪个不贪吃些,你也尝尝,这豆腐味儿不错,辣度适口,口感也滑嫩,正下饭呢。”

陈夫子虽闷闷不乐,但也给面子吃了一口。然后,表情就有些微妙了…陈夫人笑而不语,他们这样的人家讲究食不言,吃饭就吃饭,不谈其他,倒是省心。又给陈夫子添了一碗炖豆腐,连汤汁带豆腐盛在白瓷碗中,还未入口,鸡汤的鲜味已经扑面而来。就着陈府厨子做的几样小菜,不知不觉,陈夫子吃完了两碗饭。

所谓吃人嘴短,虽然这菜不是陆晨山做的,但到底也是因为他才晓得有这样一个食铺,陈夫子的心情就更微妙了。

“能将寻常的豆腐做出如此味道,也算是不容易。”陈夫人浅笑道。

“乡野之味而已。”陈夫子品着茶,今天吃的有点多,等会儿得多走动一下,“就是尝个新鲜,明日可不能这样胡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