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又让您受累了?”

“又说这种话?”太太嗔一声,“为人父母的,哪个不受累?你要是心疼娘,就照顾好自己。厨房里温着小米粥,让人盛一碗?”

杨佩瑶乖巧地点点头,“好。”

没多大时候,春喜端着托盘进来。

杨佩瑶就着咸菜勉力喝了大半碗粥,再吃不下去了,斜靠在靠枕上,愧疚地说:“本来打算陪娘逛街的。”

太太笑道:“我又不缺衣裳,逛不逛没什么,就是找个由头出去松散松散。倒是你,我看你夏天病那一场,身子一直没回复过来,等病好了,让大夫开个调养的方子,好生补一补。”

杨佩瑶本说不麻烦,可想起自己身体确实不如杨佩珍康健。

这几个月,她大大小小病过好几回,而杨佩珍连声咳嗽都没有。

每次生病都连累太太辛苦。

便答应着,“好。”又笑着说:“我们学校话剧社排演的剧目可能要公演,到时候我陪娘去看吧。”

太太很稀奇,“在剧院演?”

杨佩瑶道:“校庆那天演出过,还上过报纸,被剧院看中了,明天先试演,如果效果好就公演…高敏君在里面有角色,呼吁我们大家都去捧场呢。”

太太笑道:“那敢情好,到时候一定去看。”

说会儿闲话,春喜把药送来,杨佩瑶捏着鼻子灌下去,佯称想睡觉,让太太回房休息。

可等太太离开,她却睡不着,脑子里不由自主想起程先坤。

看下表,已经八点多。

想必已经吃完饭,开始到哪间夜总会跳舞了。

自己这一病,省得高敏君替自己找借口了。

也不知他们在玩的时候,会不会想起自己来。

胡思乱想一阵儿,倒真的睡了过去。

再一觉醒来,已是天光大亮。

杨佩瑶身上轻省了许多,只是鼻子有些堵,说话囔囔的含着鼻音。

二姨太昨天仍旧去听了戏,正跟三姨太点评,说花旦还行,小生的扮相太差,嗓音也不嘹亮,远不如锦葵戏院的小生。又抱怨袁锦葵许久不登台,早晚把老主顾都得罪了。

三姨太笑道:“桂香姐听完袁老板的戏,别的小生都入不了眼了,今天上午葵青戏院排戏,说不定袁老板能亲自上台?”

二姨太撇下嘴,“现在多半是他徒弟演,他一年登不了十次台,是不是他得瞧运气。”

这时,电话铃声响了。

杨佩瑶见两位姨太太聊得热闹,过去接起电话。

听筒里传来杨佩珊独有的大嗓门,毫不客气地说,“找三小姐。”

杨佩瑶轻笑,“大姐,是我,你最近好吗?”

那边似乎顿了下,才回答,“还好吧,跟以前一样。”很快转了话题,“瑶瑶,我有一帮朋友都想买我这种裤子,但是静海的百货公司没有卖的,你帮我们买几条,尺寸跟我差不多,大一码小一码都可以,买上十几条给我邮寄过来。价钱我照样给,亏不了你。”

杨佩瑶又问:“要什么颜色?”

“随便,你看着买。”急匆匆地挂了电话。

二姨太听说是杨佩珊的电话已经在旁边等着,没想到杨佩珊没说两句就挂了,便问:“佩珊说什么了?”

杨佩瑶摇头,“只让我买裤子,还没来得及说别的。”

二姨太悻悻道:“这孩子,风一阵雨一阵的,好容易打个电话回来也不多说两句。”一边嘟哝着,仍然坐回沙发。

杨佩瑶无奈叹气。

先前那条裤子,因为袁俊杰不看好,总共只做出两条来,并没有拿到百货公司买,杭城都没有,静海肯定更没有。

这会儿杨佩珊特地打电话来要,又联想到姚蜜穿的燕尾服,杨佩瑶觉得小批量做些出来,应该会有市场。

遂拿起电话拨通顾家。

是顾夫人接的电话,声音温柔慈和,一听就听出来了。

杨佩瑶笑着介绍自己,“顾夫人您好,我是杨佩瑶,请问顾二哥在不在?”

“是三小姐?”顾夫人的声音里充满了喜悦,“阿平这会儿不在家,有什么事情可以让我转告吗?”

“我想跟他商量做裤子的事儿。”

“啊,这种事儿可能我说不清楚,还是你们当面谈为好,阿平今天说不准几时能回来…不如这样,三小姐明天放学来家里吧,我让阿平在家等着,我也有阵子没看到你了。”

杨佩瑶犹豫会儿,想到电话里谈总不如当面谈更清楚,便应道:“也行。”

顾夫人非常开心,“那顺便在家吃饭,让小静把咏薇和上次那位高小姐一起叫着,咱们早点开饭,吃完饭你们早点回家。我有道拿手菜,冬瓜酿丸子,做给你们尝尝。”

杨佩瑶完全没法拒绝…

作者有话要说:未来婆婆要出马了…

小天使们别担心,瑶瑶目前有些迷茫,毕竟从没有谈过恋爱,但是她会非常慎重的。

第49章 宴客

顾夫人那么雍容优雅的人愿意亲自下厨, 她实在说不出拒绝的话。

而且又不是单请她一人。

只得答应了。

转天课间的时候, 高敏君神秘兮兮地告诉杨佩瑶,“有两个消息, 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 你想先听哪个?”

杨佩瑶歪头笑笑, 微阖下眼, “好消息, 先让我心里有个底儿。”

高敏君振奋道:“我们的剧目通过了, 这个星期六晚上和星期天的下午演出, 剧院决定不要场地租赁费, 但是演出收入五五分成。”

杨佩瑶不太懂五五分成是多还是少, 但想到演出便有钱赚,应该算是好事。

接着又问:“坏消息是什么?”

高敏君神情立刻垮下来, 愁眉苦脸地说:“程先坤受伤了。”

“啊?”杨佩瑶手一抖,手中的钢笔差点摔在地上, “怎么回事,伤得严不严重?”

高敏君“噗嗤”一笑,“知道你肯定会担心。他骑脚踏车穿巷子时, 不知从哪里蹿出个半个小子把他给撞到了,伤得不重,就是崴了脚,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星期六我们吃完饭就散了,不过他星期天瘸着腿去看我们演出, 还提出许多建议…”说着双手合十,用话剧中夸张的语气道:“我根本没想到他能去,他真的太好了,太令人感动了。”

程先坤肯定是看出高敏君急切的心情,才勉力去的。

他就是这种特别能体谅别人的人。

杨佩瑶说不出心里是种什么样的感觉,片刻,不无担心地说:“崴脚要多休息才好,来回走动不容易康复。”

“就是呀,”高敏君接茬道:“我们也劝他,这一星期要好好养伤,星期六的时候再聚。前天你们一个病一个伤,都没玩痛快。”话音刚落,又懊恼道:“星期六晚上要演出,差点忘了,这怎么办?要不我请你们看话剧,看完之后再一起玩儿?”

杨佩瑶笑着摇摇头,“算了,话剧更重要。而且我答应陪我娘给你捧场了,到时候家里人都会去。”

“对,话剧更重要,那就再约时间。”高敏君拍板决定。

正说着话,校工站在门口喊道:“杨佩瑶,有信。”

杨佩瑶赶紧过去接在手里。

信皮是用米白色纸笺糊成的,右上角一丛墨色兰草,正中用钢笔写着,“武陵高中高一二班杨佩瑶”的字样。

字体很陌生。

而且信封里鼓鼓囊囊的,不单是纸,应该还有别的东西。

杨佩瑶疑惑不已,拿铅笔刀裁开信封,从里面落出一片红叶。

是一片小小的艳红的槭树叶子。

打开信纸,开头四个字,“佩瑶,你好”。

杨佩瑶很快想到什么,赶忙翻到第二页看署名,果然是“先坤”两字。

脸莫名就红了。

信上问她病情如何,康复没有,又写道:“时值秋去冬来,正季节交替之际,万望以身体为要。昨夜风急雨骤,天明雨停,见院中树上红叶犹存,灿烂可喜,遂摘一片,代为探询。”又附诗一首,“无以当所寄,遥寄一枝秋!”

看样子是星期天写的信,上面只表达了对她的问候和挂念,只字未提他崴脚受伤之事。

高敏君瞟着她脸色问道:“是不是程先坤写的?”

杨佩瑶点点头,“探病的”,把信纸给她看。

高敏君没看信,却拿起红叶端详片刻,感叹道:“他真有心,考虑得这么周到。”

确实有心,而且是太有心了!

平常的男孩子哪里会有这么细致体贴?

就像杨承灏,已经成家好几年了,还是跟没长大似的。

正好上课铃声响了,杨佩瑶轻轻舒口气,将信收了起来,认真听课。

中午吃饭时,顾静怡提起请她们到家里吃饭的事。

白咏薇不确定,“昨天程记者提出几条建议,我们要重新排练,下午未必能按时放学。”

《罗密欧与朱丽叶》共分五幕,之前在校庆演出时,为了节约时间,有几处场景进行了压缩,换成中文后,被压缩的地方要补充回来,整个剧目大概要一个半小时。

就算下午未必排完整场,但是只有活动课的四十五分钟肯定不够。

高敏君也是这种情况。

顾静怡看向杨佩瑶,“你呢?”

杨佩瑶笑道:“我当然要去,一定要去。”

下午,白咏薇跟高敏君果然没有按时放学,杨佩瑶独自跟着顾静怡到了顾家。

顾夫人主要目的就是请杨佩瑶,对于其他两人的缺席,只温和地表示了遗憾,“真是不巧,选得时间不对,改天再请她们。”

却是热情地对杨佩瑶道:“阿平去接唐先生,稍坐会儿就到了。”

话音刚落,客厅门口就出现了两人的身影。

唐俊杰依然是西装马甲配西裤,戴鸭舌帽,年轻时尚,跟阳光俊朗的顾平澜站在一起,非常养眼。

杨佩瑶几乎想吹声口哨,只可惜不会吹。。

唐俊杰跟顾夫人打过招呼,迫不及待地朝杨佩瑶走过来, “杨小姐,我受你的启发,最近画了这些图稿,正想跟你商量。”

说着从公文包里拿出一摞纸。

杨佩瑶无比惭愧。

这厚厚的一摞不是草图,而是正经八百标注好各处尺寸的设计图,立刻就能裁剪出来加工制作。

可见唐俊杰最近真是下了工夫。

而她却荒废掉许多光阴。

所幸,杨佩瑶是专业出身,先前也用过许多心思,跟唐俊杰讨论完他的设计图之外,又提出自己的想法,“我把这几套服装留在元旦时候推出,主色调用嫩粉、天蓝、草绿等清新的色彩,以彰显春意。与之配合的可以做一系列活动,诸如时装秀,或者举办以春天为主题的书画大赛。时装秀未必一定请明星,在校学生、公司职员都可以参加,获奖者可以赢得适当奖金、购物券等等。五月份,我们发布冬装,同样举行活动以作宣传。”

唐俊杰立刻表示赞同,“可以在报纸上征选模特儿,收取少量的报名费,从中选出二十人穿上我们的服装进行展示,这样能够最大程度地推广我们的产品。”

杨佩瑶连连点头,忽然又想起话剧社的演出,“剧院要卖戏票,电影院里卖电影票,能不能跟他们商量一下,在票子后面印上新安百货的名头?”

顾平澜忙不迭地赞成,“这个主意好。”

一边说着一边运笔如飞在本子上做着记录。

三个人时不时提出新鲜想法,彼此又互相补充,提出更可行的建议。

杨佩瑶时而蹙眉思索,时而拊掌叫好,完全沉浸在这种思想的碰撞之中。

顾夫人看着她精致的眉眼,生动的表情,越看越高兴。

尤其,她明明是美的,却仿若不知道自己的美,更加让人喜欢。

禁不住对顾静怡道:“你觉得三小姐怎么样?”

顾静怡微愣,“挺好的,我们关系一直不错。咏薇之前看不上她,现在跟她也是朋友了。”

顾夫人压低声音,“我是说,跟你大哥般不般配?”

“娘——”顾静怡深感无奈,“您就别乱点鸳鸯谱了,这都哪儿跟哪儿?差到十万八千里了。”

顾夫人不服气,“怎么就不行?”

顾静怡道:“要说是二哥吧,还有那么一两成希望。我大哥…您又不是不知道,上次她们几个来试衣裳,都说以后看到大哥能躲多远就躲多远。今天就是因为大哥不在家,我才请她们的,要不然,再弄得那么尴尬,我都不好意思让人来了。”

顾夫人抿抿唇,有心替长子分辩几句,又想不出合适的话。

再往茶几旁的三人看过去,杨佩瑶正扳着手指头不知道在数什么,对上她的视线,杨佩瑶立刻弯起眉眼,甜甜地笑了下。

笑容直入人心,贴心贴肺的。

顾夫人心里熨帖得好似三伏天喝了碗冰冻酸梅汁,从里到外畅快,低低嘟哝声,“我就是要把她娶回家。”

不知不觉,天色已暗。

顾夫人上前催促,“菜都准备好了,天也不早了,先吃饭。”

唐俊杰跟杨佩瑶是客人,连忙起身道好。

顾平澜头也不抬地说:“娘,你们先吃,不用管我,我赶紧整理一下,免得待会儿忘了。”

顾夫人嗔道:“这不是让你陪着唐先生吗?你不吃,唐先生一个人怎么吃?”

唐俊杰连忙道:“没关系,我自己会吃。”

杨佩瑶跟顾静怡忍不住笑,唐俊杰这次反应出话里的歧义,红着脸解释,“顾夫人,您不用管我,我今天收获很大,不吃饭也很满足。我跟平澜在茶几这边吃点就行。”

顾夫人笑道:“那你们随便,我们先吃了。”亲热地拉起杨佩瑶的手走到餐桌前。

下人们顺次把饭菜端上来。

菜式并不多,四菜一汤,都盛在甜白瓷的容器里,非常精致。

尤其是冬瓜丸子汤,里面白的冬瓜、红的枸杞,再飘着几片绿油油的韭菜叶子,令人看着胃口就开了。

最让杨佩瑶感到舒适的是,顾家的饭碗都不大,即便盛满了也不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