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明见樱娘往他嘴里喂东西,还有些不好意思哩,脸色泛着红,樱娘见他那模样咯咯直笑。

两人欢喜地回到家,伯明忙着找出那个破陶罐栽兰花。樱娘寻思着该用什么来插杜鹃花,在家里翻来覆去也只找到前几日办喜事的两个空酒壶,那就用这个来插花吧。

她插了一满壶放在自己屋里,再插一壶送到招娣的屋里。招娣瞧了笑道:“这种花满山都是,大嫂怎的折这么多回家。”

“好看嘛。”樱娘见招娣手里拿着针线,“你还真是快,布都裁好了,现在就开始缝上了。”

“嗯,再做几个晚上,这身衣裳就能做成了。”招娣还拿起布在身上比了比。

樱娘来到自己屋里,见伯明已经把兰花栽好了,陶罐就摆放在桌子上,瞧上去就觉得舒服,“伯明,咱们赶紧烧水洗个澡吧,闻着这花香倒是清爽,可是这满身臭汗太不适宜了。”

“嗯,赶紧的,趁娘还没回家,咱们就得洗完。”伯明匆匆跑去厨房烧水。

待天色稍黑下来,木匠已经收工回他家去了。伯明也已经洗好了澡,现在是樱娘在屋里洗。

樱娘在屋里边洗澡边忖道,想洗个澡都得趁婆婆不在家,搞得跟做贼一样,这叫什么事啊,想想都觉得好笑。

没过多久,伯明在屋外催道:“樱娘,你快一点,别拖太晚了。”

樱娘知道,伯明是怕婆婆这就要回家了,会嫌他们俩穷讲究。果然,待樱娘穿好衣裳,再把澡盆里的水倒掉,婆婆就挑着柴进院子了。

婆婆不知道他们洗了澡,但瞧见了家里的花。因为她进伯明的房找样东西,见桌上摆着兰花,还有用酒壶插的杜鹃花,忍不住撇嘴道:“叫你们在家歇着,竟然还跑山上去折花,穷讲究啥,搞得跟大户人家似的,把野花都当成宝。”

樱娘与伯明吐了吐舌,没吭声,看来婆婆是把“穷讲究”三个字当成口头禅了,无需太在意。

晚饭是樱娘与招娣两人抬着做的,她们让婆婆歇息着。待仲平哥仨回来后,家里又热闹起来,特别是得知伯明和樱娘、招娣都找到活干了,更是一阵喧闹。

吃过晚饭后,樱娘与伯明并没有与他们一起说笑,而是坐在自己屋里的桌前瞧着兰花,闻着兰花。

伯明闻着微微沁鼻的兰花香后,又凑过来闻闻樱娘,“这兰花的味道还会到处窜么,你身上好像也有清香味。”

“有么?”樱娘抬起胳膊闻了闻,“哪有?我咋闻不出来。”

伯明再凑鼻子闻了闻她的脖子,“有,若不是被兰花熏的,就是你本身就香。”

“讨厌。”樱娘捶了一下伯明的胸膛,“你竟哄人。”

伯明再抬胳膊闻了闻自己,“我怎么就没被兰花熏着,真的是你身上会散发香味。”

樱娘将脸凑到伯明跟前,“我也来闻闻你。”因为她凑得极近,她身上的淡香,还有兰花的清香,环绕着伯明。伯明身上有些发僵,特别是瞧着樱娘那粉润的唇,他特别想凑上去亲。

樱娘闻过他后,不经意碰到他那双朦朦胧胧的眼睛,心里咯噔一下,感觉自己被他这双眼睛迷住了似的,魂也被摄住了一般,竟然情不自禁地再凑近他一些。

伯明嘴唇动了动,再瞧着樱娘水灵灵的欲说还休的眼睛,想亲她的冲动已经无法抑制了,便伸出双手捧住她的脸颊,慢慢地贴上她的唇。

被他温热的唇这么一贴,樱娘的身子像被什么激了一下,伸出胳膊,紧紧勾住伯明的脖子,热烈地回吻他。

两人闭上眼睛,陶醉地缠吻着,虽然之前他们也吻过,但都没这次热烈,也没有这般沉醉。因为他们现在有了更多的交流,由最初那种如同一见钟情的感觉转变为现在浓浓的情意。

吻到激荡时,伯明抱起了她,来到床上。樱娘那双胳膊始终没有松开过伯明的脖子,她喜欢紧紧和他缠在一起的感觉。

当他们俩正在床上激烈时,院子里想起一阵倒水的动静。因为今晚他们俩上床的时辰有些早,其他人这个时辰都还在洗脸洗脚呢。

“伯明,你和樱娘怎么不来烧水洗脸?”杨三娘在院子里喊道。

伯明与樱娘正在这热烈着呢,听杨三娘这么一喊,他们俩一下停住了。伯明寻思了一下,大声应道:“今晚不洗了。”

“啊?不洗了?”杨三娘纳闷问道。

接着又听到薛老爹的声音,“你管他们作甚,不洗就不洗,一日不洗又不会死人。”

樱娘与伯明听了忍不住偷笑。

其实招娣是知道他们俩洗了澡的,下午他们俩忙着烧水倒水那么的大动静,她怎么可能不知道。只不过她心里也透亮,知道他们俩肯定是怕婆婆说,才提前洗的。所以她也一声不吭,假装不知道。

杨三娘嘴里还唠叨着,“前两日还穷讲究要洗澡,现在连脸都不要了。”

不要脸?伯明与樱娘羞赧地瞧着已经交叠在一起的身体,不要脸就不要脸吧,两人继续…

作者有话要说:亲爱的们,今天更了两章,大家给我撒个花花哟,最近留评好少,感觉好寂寞…好不幸福…

双双把家还

樱娘是在一阵极轻的脚步声中醒来的,她睁眼一瞧,见伯明正在给兰花浇水。

樱娘赶紧爬起床来,急问道:“现在什么时辰了?殷管家说辰时之前可就得赶到哩。”也就是说七点之前要赶到镇上,可是这里没有时钟,她每日都觉得过得稀里糊涂的,一点时间概念都没有。

“你别着急,天才刚刚亮。”伯明说话时朝她看去,见她正在往赤|裸的身上穿衣裳,赶紧又回过头来。

待樱娘穿好衣裳跑过来闻兰花香时,伯明轻轻推开窗户,好让兰花白日能晒一晒太阳。才推开窗户,就有一只彩色蝴蝶飞了进来。

伯明忍不住感慨道:“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

樱娘惊愕道:“你还懂诗?”

伯明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哪懂诗,只不过平时听师父讲经,他偶尔会吟几句诗,我就记下了。经书里也会有一些诗句的,不过很深奥,读起来也生涩,我都是一知半解。”

“那你会写字么?”樱娘又好奇问道。

“会一些,我还给师父抄过经书哩,只不过好多字都认不全乎。”

樱娘暗喜,只要伯明不是文盲就好,看来他懂得挺多,连经书佛理都懂,和这样的男人在一起好过日子。

“都起来吧,饭快熟了。”杨三娘又在院子里喊道。樱娘和伯明赶紧出去了,其他人也都陆续起床,洗漱吃饭。

吃过早饭后,伯明与樱娘、招娣三人一齐上路,高兴地往镇上去。

来到甄员外家的大院子时,已经有几十位男人整齐地排在那儿。殷管家正在点名呢,伯明赶紧跑了过去。

樱娘和招娣则去了旁边的小屋子里,三十位妇人也都到齐了。紧接着就进来了一位穿着紫色缎子衣裳的端庄妇人,她绾着干净利索的斜发髻,化着精致的妆容,耳朵上还戴着一对翠绿玉耳环,衣裳的领口和袖口可都绣着精致的梅花哩。

一看就知道她不是本地人,打扮如此讲究应该是从京城来的。甄员外以前在京城为官,樱娘猜测着此妇人肯定是甄员外从京城请来的。

果然,此妇人一开口便是京腔,“我姓姚,大家就叫我姚姑姑就行。你们都给我听好了,既然你们想干这份活,想挣这份钱,首先得把心思摆正了,不是随随便便学一学就能过关的。手脚笨拙的,脑子不灵光的,可别指望能蒙混过关。”

原来她是宫里出来的姑姑呀,看来一定是从皇宫司织局里来的。坐在下面的妇人们都被姚姑姑这等雍容气度、严穆神情与不容置否的语气给镇住了,刚才还在交头接耳,这会子腰杆都挺得板直板直,都不敢动弹一下。

就在此时,员外家的家丁们把织布机给抬进来了。要知道,这些妇人们可从来未见过织布机的,当一架架崭新的织布机抬进来时,她们是欣喜又紧张,这么高端的东西,她们害怕自己摆弄不过来呀。

姚姑姑可不是个拖沓之人,织布机一摆好,她就开始讲解怎么使用。因为她用的是京腔,而且用词也比较专用,除了樱娘,大部人都听不太明白。

最忧愁的是招娣,她是从山里来的,听永镇的人说话她都得仔细听着才能明白,而姚姑姑的京腔,她好多都听不懂。

之后姚姑姑再讲织布机是如何运作的,还走下来手把手的教她们。只是这种织布机可不是最原始的那种手摇式,这种机子块头大,也复杂,好多梭要穿来穿去。

这可是脚踏式的“三绽三线”纺织机,脑袋不灵光的怕是一时半会弄不明白的。

樱娘仔细瞅了瞅,就明白了这种机子的工作原理,好歹她是现代人穿过来的,这点原理还是懂的,何况她听姚姑姑的京腔太顺耳了。其他妇人们则乱成一团,急得满额头是汗。

招娣急得都要哭了,因为她们俩是相邻坐的,樱娘就凑过身来教招娣,被姚姑姑一声喝住了,“你很有能耐是么?今日你若是教她,那以后她的活都由你干好了!”

樱娘吓得身子一缩,只好回自己的位子上了。

这一上午只是学怎么将棉线装在织布机上,就这些招娣和其他两位妇人都没能弄利索。其实招娣手挺巧的,只是脑瓜子不是那么聪慧,她将棉线全给穿乱了。

到了午时,正要开饭的时候,姚姑姑将招娣和其他两位妇人叫了出来,“你们三人回家吧,以后不要再来了!”

这是紧张又害怕地忙活了一上午,连一顿饭都不给吃就赶人回家呀。招娣顿时眼泪婆娑,昨日还因找到了活干高兴得欢蹦乱跳,这下就被赶了回去,这得多丢脸啊。

樱娘想去安慰安慰她,又被姚姑姑喝住了,“吃饭!现在不吃,等会儿就别吃了!”

樱娘早就饿了,怎么能不吃饭呢。招娣与那两位妇人低着个脑袋一起出去了。

招娣走在回家的路上,可是足足哭了一路,泪水哗哗地就没停过。当她回到家时,公婆和木匠三人正坐在饭桌前吃饭。

他们见招娣眼睛都哭红肿了,就知道肯定是被打发回来了。瞧她那可怜的模样,薛老爹叹了叹气道:“快来吃饭吧,那织布的活哪有那么好干的,下午你就跟着我们去地里干活吧。”

招娣再瞧着婆婆,害怕婆婆因此而嫌弃她。杨三娘见招娣眼巴巴地瞧着自己,也明白她的意思,“叫你吃饭,你就赶紧来吃吧,磨磨蹭蹭的干啥?唉,这一日七文的工钱是指望不上你能挣了。”

招娣畏手畏脚地去拿玉米饼,再来桌前夹了那么两下菜,就赶紧去院子里吃。吃着吃着,她眼泪又滚出来了,怪自己怎的就这么笨,大嫂弄得那么好,她却怎么也弄不明白。一共也只有三个人被赶回家,其他二十七个人可都好好的留在那儿的,为何她就不能留呢。

她越想越伤心,再想到仲平晚上回来后得知了这件事,还不知会怎么看她,他会不会更加嫌弃她?他昨夜可是又没碰她的。想到这些,她的泪水都流到玉米饼上了。

此时的樱娘也在吃饭,她边吃边感叹甄员外真是个小气鬼,也不知这饭菜是谁指定这么做的,所谓的午饭就是一大盆窝窝头和一盘咸菜,再就是一大盆大白菜。

若是下人们自作主张这么做的,她倒觉得没什么,可能有人从中克扣钱了。若这是甄员外命人这么做的,她简直太瞧不起他了,好歹他是当过京官的吧,怎么把大家当猪养呢。

不过樱娘也确实饿了,她吃了两个窝窝头,就着咸菜再喝了一碗大白菜汤。因为叶子都被抢吃光了,等她来盛菜时只剩汤汤水水了。

这时有两位妇人抢了起来,“哟,你都吃三个窝窝头了,我才吃两个,这个给我。”

“谁先拿到就谁先吃,谁叫你吃得慢!”

眼见着这两位妇人就要吵吵起来,姚姑姑来了。她肯定是在甄员外家吃了好饭菜,容光焕发的。

她们见姚姑姑来了哪里还敢抢,盆里那最后一个窝窝头就剩在那里了,谁也不敢拿起来吃。

下午就开始学最简单的织布方法了。听姚姑姑说织布方法可是有十几种呢,最后她们要学的是最繁复的一种,得织出鸡尾纹、马尾纹或是各种云图纹和花朵图。

光听姚姑姑这么说着,大家都觉得脑袋大了,幸好是在半个月内学会就行了,否则就连樱娘这样脑袋灵光的都要打怵了。

下午又有一位妇人被姚姑姑赶回家了,闹得个个紧张兮兮的,生怕自己一个不小心就被打发回家。

樱娘是学得最快的一个,也织得最好的一个,她已经是高枕无忧了。姚姑姑见她学得快,对她的态度似乎比对其他人都要好许多。

傍晚时分,樱娘踩着欢快的步子准备回家,恰巧见伯明从镇北的一条山路下来了。

两人相伴着回家,一路说说笑笑,将各自这一日怎么干活的事都说给对方听。

“伯明,以后不管是谁先到路口,都在那儿等着,我们每日都一起回家好不好?”樱娘觉得这种双双把家还的感觉还真是不错。

伯明笑着点头,“嗯,咱们俩早上一起来,晚上再一起回。干一整日的活都见不着你,还怪…想你的。”说到后一句伯明的声量有点小,其实他这一整日都很想她。

“我也是。”樱娘笑盈盈地瞧着他。

这种互相表白的话似乎有些腻歪,伯明转移话茬,“你忙活了一日,累不累?”

“不累,干这个活不太费体力,就是手脚忙活些,比你开一日的荒可要轻省多了。”

“我也不累,就和在自家下地干活一样,反正我又不偷懒。咦?招娣呢?”伯明这才反应过来,早上招娣可是跟着一起来的。

樱娘就将招娣的事跟伯明说了,伯明听了为招娣感到可惜,接着又直夸樱娘能干。自己的娘子能干,哪个当相公的都会高兴,伯明则更甚。

两人开开心心地回到家,一想到招娣,他们俩赶紧收住笑容。招娣此时肯定正伤心,他们若是表现得那么欢乐,岂不是在招娣心口上撒盐?

作者有话要说:

尴尬死了

招娣见樱娘回来了,则更觉自惭形秽。她低着头腌咸菜,将晒干的榨菜往坛子里塞,再一层一层的加盐,根本不好意思抬头瞧樱娘和伯明。

樱娘也知道招娣心里难受,蹲下来和她说说话,“招娣,其实织布这个活也不是什么好活,每日要受姚姑姑的管教,干活时总得提心吊胆的,生怕弄错了招骂,哪有在家里干农活好。”

招娣知道樱娘是在安慰她,便抬头朝樱娘勉强地笑了笑,挤出来的笑容真的很不好看。

这会子仲平哥仨也回来了。招娣见了仲平就好一阵紧张,她放下手里的榨菜,双手在身上揩了揩,然后磨蹭到仲平的面前。

“怎么了,你这是?”仲平见她这模样,像是犯了大错一般。

“我…我把织布这活给弄丢了,姚姑姑她嫌我…嫌我笨,在吃午饭之前就把我赶回来了。”招娣觉得自己做错了事,所以想着先来认个错才好,可别等仲平来问她。

仲平听了先是一怔,半晌他才反应过来招娣在说什么,“哦,丢就丢了吧,以前家里没人去挣这份钱,不也过得好好的么。”

招娣听仲平说得似乎挺轻松,并没有怪她的意思,她心里才好受些,再接着蹲下来腌榨菜。

樱娘见招娣情绪放松了些,也就放心了,来到厨房舀水喝。杨三娘正在炒菜,见樱娘回来了,她乐呵地问道:“樱娘,听招娣说你手巧,脑子也活络,织布活干得好着哩,半个月后你肯定能留得下来。”

“嗯,应该差不多,只是工钱有点少,才七文的工钱。”樱娘喝了几口水,放下瓢,来到灶下烧火。

“七文钱已经不少了,大男人开荒累死累活才九文钱哩。伯明,你进来一下,我问问你,你中午吃了什么,吃得饱饭么?”

伯明走了进来,也是先喝半瓢水,“吃窝窝头、咸菜,还有大白菜。”

杨三娘听了蹙眉,“怎么就没个好菜,份量够么?”

“份量够,反正我吃饱了。樱娘说她吃的也是这种饭菜,吃别人家的哪能挑剔,不像自家可以炒好几个菜。”

杨三娘从锅里盛起一盘豆角炒青椒后,便来到墙角的一个小罐子里掏出两个鸡蛋,“我给你们俩一人煮一个荷包蛋吃。”

伯明见了觉得不太好,平时家里都不舍得吃鸡蛋,哪能就他和樱娘吃独食呢,“娘,要不就多煮几个吧。仲平他们在葛地主家吃得也不好,要吃大家一起吃。”

这时老三叔昌跑了进来,嘻笑道:“娘真偏心,还打算偷偷煮鸡蛋给大哥大嫂吃哩。”

杨三娘伸手敲了一下叔昌的脑壳,“胡说啥,娘怎么偏心了,总共才剩六个鸡蛋,咱家现在有八口人,一人连一个都吃不上,怎么煮?”哪怕现在有八个鸡蛋,她也不舍得全给煮了。

叔昌抱着脑袋直喊疼,“偏心就偏心吧,大哥你等会儿吃荷包蛋时,给我尝一口就行。”

杨三娘直轰他,“去去去,快出去,别捣乱。”

伯明寻思了一下,“娘,还是把这两个煮成鸡蛋汤花吧,每个人都能吃上几口。”

“对呀,我怎么给忘了,那就煮鸡蛋汤花。”杨三娘将鸡蛋小心翼翼地磕在碗里,蛋壳上留了一些汁液,她硬是甩了好久,确保蛋壳上不再剩一点一滴,才将蛋壳给扔了。

伯明忽而想起岳母养鸡的事,便道:“要不咱家也去买几只鸡崽来养吧。家里为我办成亲酒席,把几只鸡都杀了,若是不养鸡,以后就没鸡蛋吃了。”

杨三娘叹了一口气,“家里那点钱不是要给木匠么,你的工钱得一个月后才能领,樱娘得一个半月后才能领,待那时鸡崽都长大了,就怕不好买。”

樱娘在灶下问道:“能赊么?反正一个月后就有钱还了。”

杨三娘有些动心了,“要不等吃完饭我去问问你三婶吧,别人家的可赊不到。”

伯明听了欢喜道:“我现在就去做鸡笼,家里正好有散木头。”他跑去了院子,仲平也帮着一起做。

这顿晚饭因为有鸡蛋汤花,还有三盘炒菜,大家都吃得很开胃,幸好杨三娘知道大家干了一日的活都累了,做了好些玉米饼子,每个人都吃得饱饱的才放下碗。

杨三娘在收碗时还说道:“明日晚上我给你们做白面饽饽吃,咱家都好久没吃过了。”

薛老爹在旁回道:“早就该做了,家里来了樱娘和招娣,白面还没见你动过一次。”

杨三娘被薛老爹说红了脸,“不是我故意不做,是咱家就剩一袋子白面,还不是想留着过节或来客人吃么。”

杨三娘去三婶家买鸡,伯明和仲平在院子里接着做鸡笼,薛老爹抽着烟斗,叔昌和季旺在屋里下石子棋,樱娘和招娣在厨房里烧着一家子需要的洗脸水。

待杨三娘买了八只小鸡崽回来后,各自也都洗脸回房了。

樱娘与伯明之前接连三夜都缠在一起,这一夜他们只是搂着睡觉,因为干一整日的活确实累了。

没想到,今夜仲平这边房里却有了动静。招娣一开始还是坐在油灯下做衣裳,只是灯油太少,慢慢的都快烧干了,灯芯上只是闪着一丝幽幽的光。

仲平已经上了床,他见油灯已经昏暗成这个样子,根本看不清东西了,就朝招娣说:“灯都不亮了,别做了,把眼睛熬坏了可不值当。”

招娣揉了揉眼睛,确实感觉眼睛看得疼。这么晚了她也不好再去厨房倒灯油,只好放下了手里做了一半的新衣裳。

她来到床边脱衣裤,仲平也不看她,而是面朝里。当招娣爬上床,睡到床里边去时,仲平又翻了个身,面朝外。其实他不是嫌弃她,而是觉得面对面睡会很尴尬。

招娣瞧着他的背,睡得很不踏实,便壮着胆子问:“你真的…不嫌弃我么?”

前两夜睡觉,两人都是一句话都不说,就这么像挺尸一般,挺久了累了,然后就睡着了。仲平没想到招娣会这么问他,他一时不知该怎么回答。

招娣见仲平良久不回话,以为他就是嫌弃她了,她哽咽地说:“其实…那日你不该留我的,我长得丑,脑子又笨,到手的活都给弄丢了。你本来是可以找个比我强上许多的女人,只不过爹娘去晚了而已。若是现在你后悔了也还来得及,反正我们又没有…”

“没有嫌弃你,你不要瞎想。”仲平终于开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