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我要做大买卖。”屠苏神秘兮兮的说道,桑落虽然不太理解,但是不妨碍她忙前忙后的跟着,因为她从小就是屠苏的小跟班,习惯成自然。

屠苏的准备工作快做好了,桑落的“地下”工作也初具成效。

这几日,村里开始流传着各种各样的八卦版本。首先,便是那是陈寡妇的。人都说寡妇门前是非多,这陈寡妇的是非自然少不了。但是,陈寡妇此人不像林氏那般外刚内柔性真孤直,她是外滑里奸,口蜜腹剑,还喜欢装纯装可怜,动不动就哭天抹泪寻死觅活的。而且还喜欢到处传人是非。为人作风也不好。这次她终于尝到被人议论的滋味。

午饭时间。

正午的春阳暖暖的照在人们身上,关河村的村民像往常一样端着稀饭揣着窝头,往村中央的打谷场上席地一蹲,边吃边聊。

“听说了吗?陈寡妇跟那关富关贵材有一腿?”

“真的假的?”

“当然是真的。”

“有人瞧见他们俩人拉扯着进了后山的树林。”

“关富家的那头母老虎不闹翻天才怪。”

“哼哼,等着瞧吧。”

“知道咱村里为啥总少东西吗?是南头花大婶那不成的儿子何虎干的。”

“那倒有可能,那小子从小偷鸡摸狗不正干。”

“嘿嘿,我还听说,那何虎跟陈寡妇也有一腿,嘻嘻…”

这流言是一环套一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真假难辩,有鼻子有眼,甚至连时间地点都有。在如此劲暴的新八卦面前,关屠苏家的那点陈年老事也没多少人关注了。即使有人提起,人们也懒得听了。

“哎哎,我听说关厚齐又跟厚勤家的来往了。前天有人看见关家的大丫头端着大海碗跟厚齐送吃的呢,那香味老远就闻到了,啧啧…”有人不识时务的提起这个话题。

听的人一脸的不以为然,撇着嘴接道:“这有什么奇怪的,人家孝顺自家亲爹呗。”

“你说那屠苏到底是不是厚齐的种,你瞧那眉眼真有点像…”此人试图进一步挖掘真相。

“你傻呀你,关厚齐跟关厚勤是一个老祖宗,没出五服的堂兄弟,本来就有点像,那关家大丫头是随她曾祖父,不信你且问问村里的老人是不是?”

“可是当年…”那人不甘的说道。但没人接她的茬,这八卦跟新欢类似,旧不如新。此时人们的注意力都放在了陈寡妇和关富的桃色新闻上。中国人最不缺乏的就是想像力,只可惜他们没用到正地方。

这样的言论到处都在流传。林氏不大和人来往,每天只是带着两个儿子埋头干活。自然不太清楚这些混话,更不会想以的是自家女儿所为。这些日子倒是清净了不少。

两日后,屠苏将一切东西准备完毕,只欠东风。

当天晚上,屠苏绞尽脑法,在不铺张浪费的情况下做了一顿丰富的晚餐。

爆炒猪肚,红烧肥肠,清炖猪骨等等琳琅满目一大桌。

“嘿嘿,这饭吃起来怎么样?”屠苏满脸期待的问道。

“好吃好吃。”关毛嘴里塞得鼓鼓囊囊的说道。

“不错。”相比之下,关文的吃相要文雅多了。

“姐姐,你这手艺真好。”

“娘——”屠苏看着林氏。

“嗯,还行。”林氏淡淡的说道。不过,屠苏看出她脸上的表情像是很高兴。屠苏趁此机会说出自己的想法:“我想明天去镇上卖些吃食,你们看行不行?”

林氏把眼一瞪:“才老实几天又皮痒了是不?”

“娘,就让姐姐去吧,我陪着她。”桑落赶紧帮忙说话。

“不行!‘林氏态度坚决。

关林县距离关河村二十多里,沿途有一半是山路,而且路上有时不太太平,几年前庙会时甚至走失了几个女孩子,有人说那些女孩是被拐卖了也有人说是被山贼抢走了,总之是越传越烈,于是那些附近村庄的人家便不再放心让女孩子单独出去。

“那我跟着别人一起去总可以吧。”屠苏死缠硬磨,决不放弃一丝机会。就算磨不成,她明天也要偷着出去。

“你跟着谁去?”林氏也明白自己女儿的性子,是属于不撞南墙不回头的那种。再一想,她小小年纪就开始想着挣钱,心里也不由得柔软起来。声音也不似方才那般生硬了。

“要不,我送她去。”关毛恋恋不舍的停下筷子顺口接道。

“我也可以。”关文自然也不能示弱。

最后商量来商量去,林氏只好同意让关毛跟着去,想想又不放心,又让关文也跟着去。

第二天一大早,天刚蒙蒙亮,兄妹四人就摸索着起床穿衣,收拾东西。

好在大部分东西昨晚就收拾好了,于是关文推着小推车,关毛挑着担子,屠苏和桑落在旁边扶着,四个人兴冲冲的朝镇上去了。

第十一章试卖

此时是早春二月,春寒料峭,晨风凛冽彻骨。屠苏缩着脖子,忍不住加快步伐。关毛挑着担子大步流星的走在前面。关文屠苏桑落四人弯腰用力推着车子紧随其后。四人说说笑笑,大概走了一个多时辰,才到了镇上。

他们跟着人流来到了最热闹繁华的吃食一条街上,发现好位置都被人占了。四个人找了半天才挤上一个不太起眼的位置上。四个人把东西架好,把炉灶小心翼翼的抬下来,将里面的碳占燃上,这碳是屠苏花了一点钱卖来的碎碳。而这个不伦不类的炉子是屠苏花了很多心思才拼凑成的。她不敢问林氏要钱,只能动用关厚齐给的那五十文钱。

等他们把一切布置停当,街上的人流开始多起来,小吃街上也随之喧闹起来,有那头脑活络的小贩开始张口吆喝起来,卖烧饼的豆花的糕点的,是应有应有,让人目不暇接。油锅滋滋作响,阵阵香气扑鼻而来。食客三三两两的来来去去,屠苏眼气的看着别人不停的忙活收钱,再看看自己冷清清的摊子。心里一横也开始大声吆喝起来:“哎——各位,停一停,看一看啦。油炸糕,又香又甜,不好吃不要钱;香馄饨,馅多皮薄,吃一碗想两碗…”屠苏的声音开始很小,后来是越来越大。那词也是成套成套的。面子在生存面前顶个毛!

渐渐地,摊子前聚起了不少人,但大多数还是看热闹的。众人好奇的围观着议论着,这个时代虽然对于女子很宽松,但是大部分女孩子还是矜持的。像屠苏这般当街吆喝生意的还很少。众人见是四个孩子在卖吃食,个个眼里掩饰不住的惊讶。但更多的还是不信任——谁知道他们做的能不能吃呀。

屠苏吆喝了半天,嗓子都干了,也没人买,眼看着日头越升越高,兄妹四人不禁有些气馁,早上上路时的兴奋劲一点点的消磨。关毛干脆往地上一蹲,瞄了一眼滋滋作响的油锅,吞咽了一下口水试探着说:“朝食吃得早,这会有点饿了,不如咱们…”他想吃的是,既然卖不掉,咱们干脆就全吃了吧。

他的话没说完就被桑落给狠狠的打断了:“你想得美,这都是钱!咱们谁也不能吃!”桑落是十足的小守财奴。屠苏本想松口,最终忍住没开口。好吧,她的本钱不多,忍吧。

桑落停了一会又接着说道:“哥,我有一个想法,如果你实在饿了——”

“我实在饿了,”关毛的眼中又忍不住放出了期待的光芒。

“你就多闻闻这油锅,多看看这炸糕就当自己吃了。”

“…”关毛无语的翻了个白眼,继续蹲在地上看蚂蚁搬家。

过了一会儿,关毛终于找到了新的事做,他指指前方路口:“你们看,那儿围了很多人。”

屠苏掂起脚尖看了看,只看到一群官差耀武扬威的走在大街上,手里拿着几张画像,在人流最多的地方停下来张贴画像。人都有看热闹的天性,关毛也不例外,他起身随着人流挤了过去。桑落虽然也想去,但她很担心做生意的事,所以强忍着没去。屠苏看没人光顾,又把炉子里的碳取了出来,只留了几块维持着火气。

到底要怎么办?难道就这样灰溜溜的回去?如果今天赚不到钱,下一次出来就没这么顺利了。毕竟她占着家里的两个劳动力,还浪费着粮食和油,却一个钱没卖,这怎么说得过去?屠苏正低头沉思,忽听得有人说话:“小姑娘你这个卖的是什么?”她急忙抬头,原来是刚才贴画像的一个衙役走了过来。

“回官爷,这是,这是炸油糕和煮馄饨,挺好吃的。”桑落一看来人穿着官服,舌头不禁有些打结。

“官爷,你要不要来一碗尝尝?”关文急忙接过话说道,态度比桑落镇定了许多。屠苏了看了看来人,心中暗叫不好,这个衙役不会是来吃白食的吧。

屠苏笑笑问道:“官爷,我这炸油糕是二文钱一个,三文钱两个。馄饨是野猪肉馅的,四文钱一大碗,三文钱一小碗,您要多少?”

那衙役看屠苏故意跟他强调价钱,把眼一瞪,不耐烦的挥挥手:“少废话,每样来份。大爷我又不是不给钱!”

屠苏一面忙碌着一边说道:“瞧您说的,我一看官爷您这高大威风的气度就知道是个大方正直的人,怎么可能会不给钱!我再眼拙也不会看差了这点。”高个衙役有点诧异的看了看镇定自若的屠苏,目光闪了闪说道:“小姑娘,你胆大很大嘛,一点也不怕我?”

屠苏把包好的馄饨拿出来放到锅里,继续说道:“不是我胆大,而是官爷您身上有一股浩然正气,让人觉不出怕来。”

“哈哈,小姑娘很有意思嘛。”衙役哈哈大笑着。不过关文还没有对他放下戒心。

馄饨很快煮好,桑落接过来滴上一点麻油,放到面前的小桌子上。衙役坐下来,哧溜哧溜的吃起来,接着炸糕也好了,放到白色的粗瓷盘子里,看上去金黄酥脆,让人很有食欲。

关毛看够了热闹往回赶,一看一个皂衣官差正大马金刀的坐在自家摊前吃东西。眼中顿时闪过一丝紧张和愤怒。屠苏怕他误会,远远的就招呼道:“大哥你回来了,你看吧,今天终于开张了。”关毛听妹妹这么说,稍稍放心下来。那衙役吃到一大半时,听到同行叫他,他应答了一声,随手掏出六文钱掷到屠苏面前,抹抹嘴说道:“嗯,你这饭还凑和。”说完快步追赶同伴去了。

桑落急忙把钱把怀里一拢,拍着胸口说道;“我的心一直提着,生怕他不给钱。”关毛关文一起释然笑笑。古语说民不与官斗,如果对方真不给,他们还真不能拿对方怎样。

“这还剩了半碗怎么办?”桑落心疼的看了看桌上的半碗馄饨有些犹豫。

“放那儿吧。”屠苏说道。

接着,又陆续来了几个食客。四个人开始忙碌起来。桑落负责收钱,关毛否则端碗,充当店小二的角色,关文则给屠苏打下手。随着客人的越来越多,桑落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特别是晌午的时候竟然连卖了二十多碗。

大多数客人都吃得干干净净,也有少数人剩个碗底。桑落舍不得倒了,一点一点的折攒到一起。到最后连汤带水的竟有一大碗。桑落看着可惜,她主张四人分吃。屠苏觉得别扭,她可不想吃别人的剩饭。“先放那儿,过来吃饭。”屠苏招呼道。四人一人一大碗馄饨,一张杂面烙饼。

关毛这会得了空开始滔滔不绝的说起他刚才的见闻来:“唔,你知道那帮官差手里拿的是什么吗?我告诉你们,那画得是一个白面书生,上面还说谁抓着那人,就赏银千两!千两唉——”关毛夸张的说道。屠苏随意问道;“那人是干什么的,江洋大盗还是采…”她本想说是采花贼什么的,话到嘴边又觉得不妥遂咽了下去。

“都不是,我刚刚听那识字的人说,是因为那人意图行刺左丞相王大人的千金…”屠苏淡淡应了一声,管他什么左丞相右丞相的,跟他们又有什么关系?自己不过是一个衣食忙碌的小民罢了。

“你说我们若是捉了这人,该多好,呵呵。”关毛傻傻的笑道。

关文忍不住打击他:“你想得倒美,那个人若是好捉,还用得着这么悬赏吗?”

四人正说着话,却没注意到角落里一个长得瘦瘦的小男孩,正咬着手指头,怯怯地看着几人。一双清澈的眸子流露着期待的光芒。桑落吃完饭便开始收拾碗筷,准备洗碗。那小男孩终于忍不住开口恳求道:“姐姐,不要倒掉,这碗饭给我好吗?我和奶奶已经两天没吃饭了。”

桑落闻言,手上的动作为之一顿,她抬眼打量了几眼小男孩,和气的说道:“行,给你吃吧。”

小男孩得到允许,急忙蹲下来吸溜吸溜的喝汤,又吃了几个已经泡烂的馄饨,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吃了一半,他便坚定的停下来,抬头问道:“哥哥姐姐,我能把饭端走吗?”

桑落笑道:“小家伙,你自己吃了还不够,怎么还要端走呢?”

小男孩澄澈的眼神蓦地黯淡起来,嗫嚅着说道:“我奶奶还没吃…”

“去吧,拿去吧。”屠苏答应道。

小男孩登时又雀跃起来,他起身颤巍巍的端起碗小心翼翼的往家走去,走了几步又回过头大声说道:“哥哥姐姐,我叫狗蛋,我以后会报答你们的。”

桑落接道:“报答就算了,记得把碗还回来。”狗蛋笑笑,继续小心翼翼的往回走。

大约一顿饭的时间,狗蛋抱着空碗就跑回来了。

“姐姐,我奶奶说你们是个好人,一定要报答你们。她躺在床上起不来,一定要让你们去一躺。”

屠苏和关文对视一眼,说道:”不用了,你告诉你奶奶就说那是剩饭,本来要倒掉的。叫她不用放在心上。”

“不,奶奶说一定要你们去。”狗蛋固执的答道。

“那你们就去一趟吧。”屠苏指指桑落和关毛,两人只好跟着狗蛋一起去。关文和屠苏看看材料所剩无几,便开始着手收拾东西准备回家。

桑落和关毛很快就折了回来,两人将大致情形诉说一遍:原来这狗蛋就住在离食街不远的狗尾巴胡同里,自小父母双亡,和奶奶刘氏相依为命。平日祖孙俩就靠着刘奶奶一个人做些浆洗之类的粗活维持生计。谁知,前两天刘奶奶又生了重病,卧床不起。祖孙俩便断了生计。那狗蛋原本想当街乞讨,又拉不下脸,正好见到屠苏他们,便有了方才那一幕。刘奶奶拉着桑落和关毛好生一顿感谢,但自家家徒四壁又没有什么报答的,又想到他们家离关林镇颇远,来回不方便,便想出了让他们把做饭的东西放到自己家的主意。

桑落这么一提,屠苏也觉得是个好主意。兄妹四人稍一商议都觉得可行,收拾妥当后便推着小车挑着担子跟着狗蛋去他家。一进院门,屠苏发现这个家比他们家还破。一个极小的院子,里面有口井,井边还种着几垄半死不活的蔬菜。院内共有两间小矮房。刘奶奶趟在床上指挥着姐弟几人把另外一间小屋给收拾了放罢东西。四人在里面又呆了一会儿才出来。

“这下,我们就能多拿些东西了,明天就可以多做几种吃食。”屠苏边走边说着新的计划。她走到路口时,无意中一抬头看到了墙上的画像。不由得愣住了:那画上之人,她竟然觉得似曾相识——是她当日和孙胖子打赌时遇到的那个男子!

第十二章生意

这个念头只在屠苏脑海中闪那么几下,便自动沉了下去。其他三人只顾兴奋的议论着今天的生意,谁也没有注意到她那一刹那的恍惚。由于是轻装上路,所以比来时快了许多。回到家时,天还没黑。四人又一起去地里找林氏去了。

桑落和关毛最是藏不住话,不等林氏发问,他们便把今天的事情叽里呱啦的诉说了一遍。林氏听完也没说话,只是点点头说道:“行了,你们去地头歇着吧,我把这点刨完就回家。”毛硬把农具抢过来替林氏干活。其他人也在一旁干些力所能齐的小活,众人说说笑笑的,时间倒是过得飞快。等到天色擦黑时,一家人一起扛着农具回家。

回到家后,屠苏忍着肉痛,故作大方的把今天所卖的钱拿出来交给林氏。林氏倒也是大方的人,她只拿了一小部分,说道:“这钱既是你们挣的,就先存着吧,不要乱花就好。”屠苏见状急忙把拳头舒了回来,脸上带笑,说道:“放心吧娘,我不会乱花的,我想留着做本钱,以后挣更多的钱。然后买头牛,盖新房子,天天让您吃香喝辣使奴唤婢。”林氏听到她的雄心壮志,忍不住笑了起来。

关毛关文两个见不苟言笑的娘亲笑了,也跟着愉快的笑起来。一家人竟比从前融洽了许多。

吃过晚饭后,屠苏和桑落又开始为明天的生意做准备。反正现在的天气很冷,东西做好也不会坏。林氏也不做针线了,破天荒的帮着两人做起来。有了她的加入,屠苏姐妹轻松了许多。

“娘,明天我们两个去就行了,也不用拉东西了,干脆让两个哥哥在家帮您干活吧。”屠苏想了想说道。

林氏想了一下,摇摇头反对道:“不行,你们两个女孩子哪行,万一碰上个地痞恶少什么的怎么办?”屠苏只好不再提此事。

第二天,兄妹四个商量了一下,决定让关毛留下来。关毛虽然不大乐意,可他又想着林氏一个人也着实太辛苦,最后只好顺从的留下来下地去干活。

兄妹三人用过朝食,披星戴月的往镇上赶去。他们赶上狗尾巴胡同的狗蛋家时,发现院门竟然是开着的。屠苏以为是进了贼,不由得一阵紧张。就在她胡思乱想的当儿,只听狗蛋打着哈欠问道:“门外是关姐姐吗?你们快进来吧。”屠苏赶紧应了,推门进去。就见在朦胧的晨光中,狗蛋正抱着破被子歪坐着,屠苏抱歉的说道;“狗蛋,害你起来那么早。”狗蛋不在意的摆摆手说道:“没关系的,奶奶说你们肯定来得早,所以让我先起来等着。”屠苏心里一阵感动,上前揉揉小狗蛋的头笑道:“姐姐今儿给你做好吃的。”

狗蛋认真的摇摇头:“奶奶说了,你们也挺不容易的,只要有客人剩下的给我们就行。”兄妹三人进屋给刘奶奶打了个招呼,把东西搬了出去。临走时,刘奶奶给了他们一把钥匙,这样以后就不用狗蛋等门了。

由于今天来得很早,街上的人不是很多,他们自然占了个好位置。三人布置妥当,就开始有条不紊的忙碌起来。有活面的有捏馄饨的,洗菜的。配合越来越默契。

太阳升起来,淡薄的雾气慢慢散去,金色的阳光撒在街上。路旁的店铺开始开门做生意。小商小贩们也精神抖擞的忙碌起来。

今天的生意竟比昨天还好。兄妹三人跟打了鸡血似的,干得越发起劲。屠苏娴熟的吆喝着,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食客。

过了晌午,客人少下来后,屠苏便让桑落先去给刘奶奶和狗蛋送去吃的。三个人闲下来,歇口气准备好好吃口饭时,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却来了。

这人正是屠苏的死对头——大胖子孙平安。

半月不见,这孙平安似乎比以前更胖了些。他双手抱肩,小眯缝眼不善的打量着屠苏,凉凉的说道:“喂,关屠夫,你怎么改行了?”屠苏狠狠瞪他一眼,一语双关的说道:“那是因为没有肥猪可宰了呗。”说话时她还故意咬重那个“肥”字。孙平安当然明白她的意思,一张白胖的脸腾的一下红了。他梗着脖子吼道:“关屠苏,你就厉害吧,你以后别想嫁出去!”

关屠苏挑挑眉毛:“这又关你何事!”

桑落哧的一声笑道:“难道,孙小哥你改行当媒公了吗?”

关文稍微厚道些,他知道这小子就是嘴损了点,心地倒不坏,因此便没有像两个妹妹那样,而是客气的让道:“孙小弟,你坐下来尝尝我们家的小吃怎么样?”孙平安不屑一顾的说道:“哼,饭如其人,她做的肯定难吃。”

屠苏不客气的损道:“我正好不想喂猪。”这一说又让孙平安跳了起来。关文又把他重新摁坐下。屠苏耍嘴皮子的同时手上也没闲着,很快便下了一碗馄饨,孙平长很傲慢的挑起一个馄饨,勉为其难的吃了下去。

一边吃还一边说:“要我说你们兄妹四个也就文兄你厚道,今儿个我就看在你的面上吃下去罢。”关文眨眨眼说道:“孙小弟你这话有失公允,其实我的两个妹妹为人也是很好的。”孙平安不赞同的冷哼一声。他吃馄饨的时间,屠苏又烙了一张葱花鸡蛋饼。

孙平安接过来也一并吃了。吃饱喝足后,他抹抹嘴装作很勉强的说道:“嗯,马马虎虎能入口。”屠苏也不理她。

孙平安又跟关文东拉西扯了一会儿,最后拍拍屁股走人。桑落顿时急了:“哎,姓孙的,你怎么光吃饭不给钱哪!”孙平安头也不回的说道:“小爷我是那种人吗?少不了你的饭钱!”

桑落还想再说什么,被屠苏用眼神制止住了。关屠苏觉得这孙胖子就是人别扭了点,倒也不像那种吃白食的人,估计是出门没带钱。

果然,没多久就有一个伙计匆匆忙忙的赶来,送上十文钱,别附五斤白面。

屠苏把钱收下,面粉又退了回去说道:“饭钱就这么多。其他的请收回吧。”

那伙计又推了回来一脸为难的说道:“还请几位务必收下,不然我回去也难交差。我们小东家说了,这面先寄在这儿,他会时不时的来吃一顿。”屠苏只得收下。

屠苏看着这几斤白面,心里又有了主意。她让关文去药店买了一点明矾,准备明天炸油条。因为她早上抽空将食街大致逛了一遍,这里还没有这个东西。

到了下午,街上的行人散去,他们也收摊回家。

路过那幅悬赏画像时,屠苏状似不经意的问关文:“二哥,你说咱们要是能捉到画上这人,咱家岂不是就发大财了?”关文同情的看了妹妹一眼,伸手摸摸她的额头说道:“大白天的做什么梦呢!”

屠苏皱皱眉头:“你别不信,说不定我真能找着。”

屠苏说这话的时候,猛然感到背上有一道冷光刺过,她下意识的回头,背后除了熙熙攘攘的行人别无异状。但她仍觉得如锋芒在刺。关文也感觉到了妹妹的异常急忙问道:“怎么了?”屠苏摇摇头说道:“没事没事,我可能是脑子馄饨了。”关文和桑落又一齐笑起来。

三人把东西放到刘奶奶家,又给祖孙两人带了点吃的。便带着必要的工具回了家。

晚上数钱时,一家人更是喜笑颜开。林氏的眉头也舒展了不少。屠苏仍然是上交一部分,大部分留下来做成本。

晚饭时,他们家很难得的吃上了白面烙饼。

林氏指着案上刚出锅的烙饼对桑落说道:“去给后院你奶奶家送些。”桑落一听当时就炸毛:“她算哪门子奶奶,凭什么给她吃!我不送!”林氏把眼一瞪:“让你送你就送,哪那么废话,娘不想让别人说咱们不孝顺。”

屠苏连忙打圆场:“娘,依我看也不能送。你想啊,本来二婶三婶就看不得咱们过好,眼下这青黄不接的,突然送上白面饼,她们肯定以为咱们赚上大钱了,说不定又生出什么妖蛾子来。还有,奶奶那人您也知道,就算我们送了,她就能说我们孝顺了吗?难道娘以前不孝顺,可她不照样歪着嘴说东道西?再者,奶奶家不比咱们家,兴许她还看不上这些呢,何苦去讨个没趣。”屠苏一番话说得有理有据。林氏遂打消了这个念头。其实屠苏心里想得是,那个奶奶对他们家这么刻薄,她有好吃的宁愿喂狗也不给她!没办法,她这人就是这样,一向主张以德报德,以怨报怨。圣母?谁想当谁当去,别找她!

一旁的关毛关文和桑落两眼亮晶晶的看着屠苏,就差点击节赞赏了。唉,明明是不舍弟送东西,可是说起来却是冠冕堂皇的。桑落暗暗记在心里,决定以后再遇到类似的事也学姐姐以理服人。

第十三章黄金双枪

次日一早,屠苏兄妹三人仍旧像往常一样去镇上。

支了油锅,将桌椅家么搬出来。屠苏一面指挥着桑落和关文,开始揉面。这面是昨晚林氏临睡前用米酒发上的,今早发得正好。屠苏先拽下一块当老面头以便下次发面,然后揉面时再加入适量食盐和明矾进行揉和,最后将发面切成两根手指般长的长条,把每两条上下叠好,用窄木条在中间一压,交叉着拉长放入热油锅里去炸。

油锅滋滋作响,白面在油锅里翻了个滚,然后慢慢上色,慢慢地变成好看诱人的金黄色。桑落手中握着大长筷子,时不时的翻一下,不一会儿一根金黄酥脆的油条就出锅了。香气飘得老远。屠苏不由得吞了下口水,她突然对这个前世时避之不及的东西产生了食欲。真是谗太久了。

屠苏慢慢转移目光,她还是先想着怎么卖出去吧。她清清嗓子吆喝道:“停一停看一看了,新鲜吃食,又酥又香名叫黄金双枪…”

“姑娘你这东西叫黄金双枪?”

“对啊,你看这颜色金黄金黄的。”

“多少钱一根?”